人文类近代国际关系史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课件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课件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课件一、教学内容1.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2. 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脉络。

2. 掌握汉唐丝绸之路、宋元海外贸易、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3. 分析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演变的原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演变的原因及影响。

2. 教学重点:汉唐丝绸之路、宋元海外贸易、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重大事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特点。

2. 课堂讲解:(1)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贸易商品、文化交流等。

(2)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讲解广州、泉州等港口的海外贸易发展,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鸦片战争: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南京条约的内容。

(4)甲午战争:阐述甲午战争背景、过程、马关条约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当时的历史人物,如何应对近代中国面临的对外关系挑战。

4.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汉唐丝绸之路、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的选择题、简答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关于宋元海外贸易、甲午战争的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古代中国对外关系: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宋元时期:海外贸易2.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汉唐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2)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3)论述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答案:(1)汉唐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⑤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二战后的总体特征是从两个阵营到三 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趋 势发展。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 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 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 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 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发展 面临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2.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 基本特征
①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 舞台,而欧洲大国之间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 殖民霸权的激烈角逐和斗争,又是近代各时 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具体可分为三个阶 段: a.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 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 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 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关 系,主要包括:
1.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殖民
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斗争. 斗争. 2.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 2.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 局的演变等内容。
1.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
①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16 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
③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经历了由两大阵 营到三个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的趋势。二战中,传统的欧洲强国英、 法、德或削弱或战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 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 的国家。美苏矛盾尖锐,国际关系日趋紧 张,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 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 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 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 极化趋势。
③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
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 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向帝国 主义的过渡而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 比,造成了它们之间新的矛盾。实力与 所占殖民地成倒挂情况。根源于普法战 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 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俄奥矛盾不 断加剧。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优质课件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优质课件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到近代的对外关系,具体内容涉及教材《中国历史》第五、六章。

其中包括: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对外交流;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与使节往来;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与鸦片战争;以及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与民族觉醒。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脉络,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

2. 分析我国古代到近代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提高历史思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把握各个时期的特点。

重点: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以及近代的鸦片战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教学视频、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盛况。

2. 讲解:详细讲解汉唐、宋元、明清、近代各个时期的对外关系,结合地图展示相关事件。

3. 例题讲解:以闭关锁国政策为例,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2. 内容: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对外交流宋元时期:海外贸易、使节往来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鸦片战争近代:半殖民地化、民族觉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作用。

分析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请谈谈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答案: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外部威胁较小。

影响有: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科技、文化相对落后。

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为民族觉醒奠定了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到近代的对外关系。

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大纲及书目课件

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大纲及书目课件
年第6期。
八、失去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关系
❖ [美]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版。
❖ 林孟熹:《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 王宁:《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美关系的研究》,《历史研究》
1997年第2期。
三、教学要求和学习成绩评定
❖ 本课着重于专题性的讲授,要求预读重要参考书, 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一、课程简介教学目的
❖ 讲授有关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基本史实,探讨近 代中国政府与民众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 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交往与相互影响的历史。
❖ 涉及修约建交,官员互访,派遣使领等外交方面。 ❖ 涉及疆界、军务、贸易、税务、路矿、传教、办学
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关系史的基本史实、发展脉络 和特征;对影响近代中国与国际体系交往的各种变 量有所了解;
❖ 掌握近代中国在国际化进程中逐渐建构民族国家的 历史进程;
❖ 探讨中国由传统独霸东亚的天朝体系, 与以西欧“民 族国家”为基本单位发展出来的国际体系遭遇、 冲 突, 以及被动地被纳入国际体系的历史。
二、大纲
序、研究历史与现状
❖ 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2006年 ❖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 ❖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__20 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
❖ 黄修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中共中央党校出 版社1989年版
❖ 向青等:《苏联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 《现代稀见史料书系》东方出版社2004年 ❖ 王明:《中共五十年》 ❖ 张国焘:《我的回忆》 ❖ 李德(奥托·布劳恩):《中国纪事》 ❖ 盛岳:《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 ❖ 王凡西:《双山回忆》

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高效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高效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1

历史 必修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 览
专题归纳·多视角解 读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检测·大通关演 练
1.政策和宗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杰出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形成“万隆精神”。
历史 必修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 览
专题归纳·多视角解 读
专题检测·大通关演 练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历史 必修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 览
专题归纳·多视角解 读
专题检测·大通关演 练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览
历史 必修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 览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thank
you!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新中国刚刚成立;资本主
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
独立自主的外交
新中国成 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
政策,确定了“一
立初期 亚非国家独立;美国敌
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
边倒”等方针
视、孤立新中国
议、万隆会议
历史 必修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时期
国内外形势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 览

两极格局解体 结盟政策;对外开放
护世界和平
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 认识

2017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共122张PPT)

2017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共122张PPT)

(7)评价
• ①积极:迎来了战后,即20年代国际关 系的“相对稳定”,欧美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②消极:没给世界带来长久和平;列强 仍剥削、压迫落后国家,并没改变世界 的基本格局。
2.雅尔塔体系
(1)背景: • ①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 德、意战败,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实力 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壮大 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 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美苏由 战前盟国变为战后敌人,它们按自己的 战略意图建立了此体系。 • ②二战前后,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 猛烈冲击旧的国际殖民体系。
• 本专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板块,在高考试 题中一直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以上对高考 考情的分析,我们认为2008年的高考备考复习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 1.夯基础。由于国际关系史头绪复杂,史 实众多,首先应准确地再认、再现其中重大的 历史事件和史实,这是备战高考的基础。 • 2.抓重点。综合科考试是突出重点的,所 以应抓住一些重点知识进行分析、迁移。如抓 住重要国际关系概念,理解其含义,利用本专 题知识多作整理与比较,以真正理解其内涵与 外延;抓住战争这一环节,掌握与其相关的人 物、事件、现象与结论,并注意分析其原因与 影响等。 • 3.搞串联。要注意中外国际关系的复习,特别 是要结合时政热点知识,以突出重点,并注意 与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的联系、渗透,以应对 综合科考试。
• 6、一战后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法德之间 美日之间矛盾 • 7、20世纪30年代-二战期间世界各国 同法西斯的矛盾 • 8、二战后初期—两大阵营的对峙 • 9、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美苏 争霸
知识归类:(二)
殖民主义扩张史

中考历史第二部分专题探究专题四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课件

中考历史第二部分专题探究专题四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课件

结束标志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败,协约国胜利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新式武器 坦克、潜艇、飞机、毒气
原子弹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
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世 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
影响 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是 口卷入其中
德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 其他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扩军备战
视,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返回子目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同盟国(德、意、奥)和协约国 轴心国集团(日本、德国、意大利)和
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返回子目录

中国现代的对外交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
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战后,美国成为世界 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变化
上军事、经济实力最 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
形成背景 (2)战胜国要求重新 强大的国家,称霸的 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
移,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 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
形成
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 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
背景
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 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
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 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
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也是 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高三一轮专题复习:人民版 高中历史 2019-2020 必修一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共20张PPT)

高三一轮专题复习:人民版 高中历史 2019-2020   必修一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共20张PPT)

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 声明》。声明指出:…… 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 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 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 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 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摘编自人民版教材
找找《中日联合声明》和《中美联合公报》有什么不同?
10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 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 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 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独立
3.“一边倒”
3.美国敌视中国
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参加日内瓦会议。 4. 参加万隆会议。
70年代
改革开 放后
成就之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
背景:
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国内即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
目的: 为处理同周边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
首次提出: 1953年中印就西藏地方问题
发展:
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 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
意义: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超 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志着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主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
(1)包容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 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A.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
D
B.反霸维和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
C.文革 “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

现代国际关系史-PPT精选文档

现代国际关系史-PPT精选文档
现代国际关系史
毛锐
山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第六章 50-60年代 美苏关系的初步缓和与危机
一、东西方关系的第一次缓和
1、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
向斯大林遗体告别 的人们排成延续6 英里的长队
苏共20大:三和战略
在1956年2月14日至25日举行的 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中,赫鲁晓夫重申 了苏联共产党对不同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国 家之间和平共处政策的支持,否定了列宁关 于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的理 论,并且认为,在一些国家通过议会的道路 可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二、第二次柏林危机
1、50年代后期的苏联
2、柏林危机再起

3、赫鲁晓夫访美 1959年5月11日,四大国外长会议在日内瓦开幕。 日内瓦四国外长会议虽未达成任何协议,但这次会 议被认为是西方国家向苏联作出的妥协。然而美国 有更深一层的考虑。艾森豪威尔获悉赫鲁晓夫想到 美国访问,认为这是打破美苏僵局、软化苏联的好 机会,他当时向国会领袖表示,他要作出一番巨大 的个人努力,以便在卸任之前,把苏联领导人哪怕 软化一点点。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左),奥地利外交部长菲格(中),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挥手者)向人们展示条约。
3、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
1955年7月18日,四国首脑会议在日内瓦 开幕。这是自战后以来的第一次四国最高会 议。出席四国会议的首脑是:美国总统艾森 豪威尔、英国首相艾登、法国总理富尔、苏 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和苏联部长会议主 席布尔加宁。会议的议程是:有关德国、欧 洲安全、裁军和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接触,等 等。
1955年6月7日,在四国首脑会议召开之前, 苏联向联邦德国政府发出照会,邀请阿登纳 总理访苏,以便商谈实现苏联和联邦德国之 间的“关系正常化”。 这个照会是苏联政府第一次直接发给联邦 德国政府的照会,意味着苏联从国际法上对 联邦德国政府的承认。这是苏联政府当时采 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外交行动。

g1第一讲步入近代国际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开端及开始前世界状况讲诉课件

g1第一讲步入近代国际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开端及开始前世界状况讲诉课件
(2)关于“核心国家的实力与影响力如 何”:
• 十六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达到极盛,是巴尔干半岛 和东地中海(相当于现在的中东)的征服者。 • 然而,从此以后帝国由盛而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各地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从来是不 平衡的,而这样的不平衡性往往引发矛盾和问 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思路——
三十年战争前欧洲(主要是西欧)的 状况(即三十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三十年战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的签订
战后的欧洲状况 (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状况)
一、三十年战争前的欧洲状况
(即三十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三十年战争”前夕,欧洲各方势力之间矛盾错综复杂, 战争早已迫在眉睫。理顺这些矛盾是本节的重点和尤其是 难点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部分 1500年前后的世界 一、转折时代的欧洲秩序 (不平衡性)
此时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正走向衰落,但欧洲(主要是 西欧)各国正处于一个转折时代,这个时代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
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地理大发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文艺复兴运动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
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意义——
1、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开始衰落。 2、英国积极加快殖民步伐: (1)在北美洲东部建立了许多基地,为 后来建立13个殖民州打下基础; (2)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致力于开辟 东方市场和侵略印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如何解释“商业战争“的产生
“商业战争”产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分别解释: • 1、欧洲自“中世纪”以来封建大国之间的王朝战争连续 不断,这类战争的目的是扩张领土、奴役更多的臣民和榨取 捐税。从16世纪开始的商业战争是战争的形式。 • 2、英国、法国、荷兰向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位挑战而 发起了“商业战争”。

资料-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

资料-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

主要体现在:
第一 大量开采贵金属。 黄金白银的开采是大西洋市场建立的发动机, 它不仅带动了相关的农副产品的生产,产生 对劳动力和手工业品的巨大需求,而且刺激 了大矿山附近城市的兴起。
第二 建立种植园。 这是殖民主义者从掠夺转向生产,把美洲 纳入世界市场的又一重要行为。
第三 贩运黑人从事奴隶劳动。 把非洲拖入大西洋市场,由非洲直接向西印度群 岛及美洲大陆输出黑奴的南大西洋贸易体系逐步 确立。
16世纪东方市场 发育的另一方面 是西班牙人在美 洲与菲律宾之间 建立起来的贸易 关系。
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大西洋市场和东方市 场的初步建立,不仅促使了世界上原来 互相隔绝的地区的沟通,而且进一步扩 大了世界市场的外延;世界各地区沟通 联系,加速了整体性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加强了欧洲与世界各地区的 联系,开始了欧洲对美洲、非洲、亚洲 大规模的殖民掠夺,对欧洲的发展起到 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第四,和约缔结之后,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16世纪的东方市场主要指葡萄牙人经好望角在远至香料群岛 和日本之间的广阔海域内建立起来的市场,也指西班牙人在
美洲通过菲律宾而与亚洲发生经贸往来而形成的市场。
葡萄牙建立东方市场 主要是运用暴力控制 印度洋,把东方的大 批香料和其他产品运 往欧洲。葡萄牙人还 在东方从事转运贸易, 用赚取的利润购买东 方的物品运回西方。
近代早期的欧洲殖民扩张活动始于16世纪上半期,经17世纪到 18世纪中叶形成一套完整的殖民统治制度。欧洲的殖民扩张以伊比 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为典型。16世纪上半期,葡、西在夺取 海外殖民地的活动中已存在着尖锐矛盾。教皇子午线规定葡萄牙向 东扩张、西班牙向西扩张,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两大殖民帝国。 葡、西殖民帝国的兴起,是16世纪中期以前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 的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课件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课件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到近代的对外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中国历史》的第七章“古代对外关系”和第八章“近代对外关系”的相关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影响,唐朝的对外交流,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以及近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重大事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到近代的对外关系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

2. 分析我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的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近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对外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重点:古代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流、明朝郑和下西洋等对外友好交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历史》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对外关系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古代对外关系内容,强调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流、明朝郑和下西洋等重大事件。

3. 例题讲解:分析唐朝对外交流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带来的繁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古代对外关系中的三个重要事件,并进行点评。

5. 讲解:过渡到近代对外关系,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事件。

6. 例题讲解: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讨论近代对外关系中的两个重要事件,并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古代对外关系: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流明朝郑和下西洋2. 近代对外关系: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影响。

(2)分析唐朝对外交流的原因和表现。

(3)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答案:(1)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2)唐朝对外交流的原因:国家统一、经济繁荣;表现:与日本、朝鲜、印度等国的友好交往。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堂PPT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堂PPT
– 18世纪为其经典时代的国际关系若干根本游戏 规则,他们建立在所谓“贵族国际”共同价值 观和伦理观基础上
– 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奋斗 – 海权对陆权的遏制 – 民族主义
32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 4.拿破仑战争的根本地缘政治结果和国际 力量格局结果
• 权势向欧洲两翼集聚,国际力量分布构造 依此走向极化,甚至出现了我们时代超级 大国的雏形
– 英国 – 俄国
33
关键词
德约 兰克 国际体系 中世纪国 际秩序
代史学研究的首要科学方法——对史料的 批判性考证 • 兰克史学的重要缺陷
12
第四节 国际关系史学根本方法与国际关 系史料
2.国际关系史料基本分类和主要类别史料例 解
– 未刊档案史料 – 已刊档案史料 – 官方史 – 公开文件 – 回忆录、书信集、已刊日记、当时报刊报道或
评论等 – 第二手资料(书籍和文章)
政治理念;国策构想;价值取向 • 路易十四欧洲霸权图谋的三大目标
26
第四节 路易十四法国优势的起落和 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凸现
• 3.路易十四称霸图谋的反复失败和英国世 界性权势的勃然兴起
• 法国优势造就的一个空前庞大的海陆帝国的前景 终于招致了英国为首的反法大联盟,及西班牙继 承战争;《乌德勒支和约》确认均势原则为欧洲 国家处理欧洲事务的指导思想
28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 1.已有的、新兴的和未来的“洲级大国”: 英俄美
• “洲级大国”是指规模近于大洲的巨型国 家,或者如地缘政治思想大师麦金德在20 世纪开始时所说,是“基于半个大陆的资 源之宽广基础的巨型强国”。
29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在雅各宾派执政末期特别是在督政 府时期和拿破仑执政以后,法国便逐步走 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三 反对欧洲势力的武装干涉
法国的和平防御的方针和“不干涉”外 交原则并未消除欧洲国家对法国革命的敌视。 1791年8月27日,普、奥发表了准备干涉法国 革命的《匹尔尼茨宣言》。1792年4月,法、 奥战争爆发,7月,普鲁士加入对法战争。9 月,法军取得瓦尔密大捷,普奥同盟的干涉 遂告失败。
产 阶 级 革 命
为 深 刻 、 更 为 彻
命 、 北 美 独 立 战
是 继 尼 德 兰 革 命
年 法 国 大 革 命
二 法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法国资产阶级提出了“主权在民”、 “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宣布“普遍和 平和正义原则为法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 则”。
面对欧洲封建君主国的武装干涉,法 国基本上执行了打退武装干涉者以保卫革 命的反干涉主义原则。
第四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的 冲击
一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震撼欧洲
影关法国涉英系系国一围治引 底争英的
响系国争法国的的迅系绕者起 的后国爆
1789
格大夺国领内中速列法的了这 资更革发
局革欧革导容心成的国恐欧次 产命洲命的从,为外大慌洲革 生对霸和反此欧欧交革。各命 了欧权英法转洲洲活命欧国横 深洲的国同入国国动展洲封扫 远国斗与盟了际际,开列建欧 的际争法干由关关法了强统洲
一 法国在欧陆霸权地位的确立
17世纪下半期,法国发动了一系列的对外战争。
第一次 是“遗产战争”(1667—1668年)。 第二次 是对荷兰的战争(1672—1679)。
第三次 是对“奥格斯堡同盟”的战争(1688—1697) 结果,法国确立了在欧陆的霸权地位。
二 英、法两国的争霸混战
从17世纪末起,英、法矛盾日趋尖锐, 并贯穿于整个18世纪。通过西班牙王位继 承战争,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
二 英国革命期间奉行的对外政策
革命期间,英国分裂为以国王为代表和以议会为中心的两个 阵营。双方各自派员遣使奔赴欧洲,寻求可能的援助和支持。 议会采取谨慎而且灵活的外交手段,为英国革命争取了一个 有利的国际环境。


英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不参与欧洲的 的
事务。克伦威尔一方面渴望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
二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外交政策 战争期间,美国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 进行孤立英国的外交斗争。
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先后对英作战,
俄国发起成立了武装中立同盟。
三 美国独立后与法、英关系
独立后,美国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力 图避免与法、英等国的正面冲突。第二 次对英战争后,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控制 和渗透,确保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 完整
恢复与大陆国家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关系;另一方面,
英 国
又极力夺取海洋霸权,英、荷之间发生了第一次战 外
争。

四 复辟时期的英国对外关系
这一时期,英、荷矛盾更加尖锐,并最终导致第二次 和第三次英荷战争。在同荷兰争夺海洋霸权的同时,英国 也同欧洲其它强国进行了角逐。
第二节 18世纪欧洲列强争霸活动的加剧
英国成为欧洲的霸主。
三 普鲁士的兴起
18世纪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仍处于分裂 状态。其中,勃兰登堡在对外扩张中日渐强 盛,并于1701年成为普鲁士王国。
四 俄国的崛起与北方大战
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脱贫致强,其势力 伸展到北欧、东南欧和中欧。1700年,俄 国和瑞典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北方战争。
随后,俄国稳固地成为欧洲的一个强国。
五 波兰三次惨遭瓜分
波兰曾是17世纪的强 国,到18世纪衰落下 来。18世纪的最后 30年,俄国、普鲁士 和奥地利合伙瓜分了 波兰,改变了东欧的 政治地理形势。
第三节 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 18世纪中期以后的北美局势
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推行 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 的强烈反抗。1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 爆发。
《近代国际关系史》 多媒体教学课件
老师主讲
第二章 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国际关系的运行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国际影响
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的反响
1640年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是继尼德兰革命之后的又一次资 产阶级革命,强烈地震撼了欧洲 的封建势力。法国、西班牙、德 意志诸邦以及荷兰等国分别作出 了不同的反映。但是,当时正值 欧洲三十年战争的末期,所以欧 洲各强国都无力干涉英国革命。
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处死后,法国与 欧洲诸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1793年春,欧 洲诸强组织起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军节节败 退。雅各宾派取代吉伦特派执政,并迅速扭 转了战场形势,1794年法国军队转入战略反 攻,并再次占领了比利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