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合集下载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总结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总结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总结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总结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红红楼梦人物分析一、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例如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

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

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

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

”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其次,有两段关于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1.众人见黛玉时对她的年龄、举止言谈、身体面庞和风流态度的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人物分析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表情以及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作者曹雪芹出身于十分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因政变而家道中落,曹雪芹的一生恰恰经历了这个衰落的过程,从侯服玉食的贵公子,落魄成为贫苦的寒士。

这种天堂地狱的变化,使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怀有不满与批判的态度,从而创作了举世之作《红楼梦》。

小说《红楼梦》中纯熟的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惟妙惟肖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刻画都相当精彩,不仅是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被选用为中国高中必选课文,而且整部小说的汉语运用也是最佳典范。

《林黛玉进贾府》是介绍《红楼梦》整部小说的典型环境描写,通过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踏进贾府时的情景,以黛玉的见闻第一次对贾府做了直接叙述,全书的序幕部分。

作者通过黛玉之眼抛出了贾家的重要人物以及贾府气派的环境,同时也是主人公林黛玉与贾宝玉第一次见面的描写,可谓是《红楼梦》整部小说得以展开的精妙之笔。

作者以林黛玉进贾府大院的游踪为线索,让读者了解了《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特征,同时也逐渐推出了贾府中几个主要的人物。

在林黛玉与贾府双方见面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双方对彼此的观察巧妙地展现了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

对于这些主要人物的出场方式匠心独运,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浓墨重彩,各有千秋,十分精彩。

作者将每一个人物最本质的外形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并且同时体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

本文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便对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一、机变逢迎——王熙凤作者采用了别具一格的手法来描写王熙凤的出场,并且对这一人物的肖像描写相当成功,是《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最精妙之处。

曹雪芹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采用了工笔式的重彩细绘,同时也是整部小说中最为精妙的一笔。

出场曹雪芹先写王熙凤的声音,以声音出场的方式独具匠心,爽朗的笑声体现了王熙凤直爽的性格。

《林黛玉进贾府》详细的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详细的人物形象分析

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 貌相宜”(清·李渔)。
• 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 珠宝玉一身的妆饰,暗 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侧
面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 与其说是褒赞,勿宁说
是贬谪。
精选课件
7
分析: “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丹唇未启 笑先闻”的描写,对表现王熙凤还起什么作用?
方法提示: 把握关键词
例如: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 煌、威不露、笑先闻
人刁钻狡黠,阿谀
奉承,见风驶舵没
有多少文化知识,
但年轻貌美、 背景
显赫, 做事心狠手
辣的封建大家族掌
权少奶奶形象.
精选课件
16
人物形象
林 黛 玉
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 后来到外婆家的,虽然 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 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 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 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 句话,多行一步路,唯 恐被人耻笑了去。
性格:体弱多病 举止不俗
娇美多情 聪慧灵秀
精选课件
26
通过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正面描写和他人的观察等肖像描写的侧面烘托塑造了一个谨慎 自尊、聪明懂礼、聪慧灵秀、细心多虑言行得体、娇美多情、多愁善感体弱多病 的封建社会中的贵族小姐。
精选课件
27
精选课件
28
贾 宝 玉
精选课件
29
对宝玉的描写 主要有三个重点:
王 熙 凤
精选课件
1
王熙凤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画的是“一片冰山,上面一只雌凤”。 喻贾家的势力不过是座冰山,太阳一出就 要消融。雌风(王熙凤)立在冰山上,极危 险。
“凡鸟”合起来是“鳳”字,点其名, 又比其才能杰出。这里反用“凡鸟”说 “凤”。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第一篇:《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福建仙游一中林加发摘要高中教材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表现了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三个主要人物。

本文分别从时代背景、人物关系、人物描写、判词解读等几个方面对其形象性格作细致分析。

关键词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人物形象正文《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必修③第一单元第1课),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它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作了细致的描绘。

文中的环境描写突出了贾府的气派。

本节主要来探讨文中的人物描写。

文中提到的人物繁多,但写得最详细的是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三人。

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他们的形象特征。

一、在时代背景中了解人物性格王熙凤贾府的实际掌权者、破坏者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由盛转衰的过程。

这个封建大家庭制度严明、等级森严,表面上仍十分牢固,甚至还很繁荣。

但生活上铺张浪费、穷奢极欲,导致其很快走向衰亡。

贾赦、贾珍、贾琏等难辞其咎,但王熙凤才是最大的推手。

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掌权者,她既是贾府的维护者,又是贾府的破坏者。

她紧抓权利不放,维护贾府的既有制度和表面繁荣;同时又中饱私囊,当贾府的蠹虫,是这座大厦倒下的最可怕内鬼。

《红楼梦》中探春说道:“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便是最好的注脚。

贾宝玉、林黛玉追求自由、平等,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同时还描写了宝黛爱情。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青年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开始产生,在贾宝玉、林黛玉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他们渴望:自由恋爱(爱情理想),不参加科举考试(事业理想),平等对待丫环、消除等级区分(人际理想)等。

但封建家长制最终扼杀了他们的理想。

其实封建家长制曾是宝黛爱情的“温床”,但最终成了“王母”。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中学语文论文《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沈彩云《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的一篇节选课文,它让我们对《红楼梦》中的几位重要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王熙凤泼辣、狡黠,精明干练又光彩照人;林黛玉柔弱、敏感,处事谨慎又神采怜人;贾宝玉率真、多情,随意洒脱又处处惊人;文中对王熙凤的形象塑造重在服饰的渲染,对林黛玉则重其心理与神态的刻画,而对于贾宝玉可谓是出神入化,曲尽其妙。

描其服饰,绘其神态;述其狂语,叙其行动;褒其怪异,赞其张狂。

让读者在贾府众多面目中不得不对他多一眼关注,多一份思考,也多一份欣赏。

贾宝玉无疑是这一节选部分的中心人物。

对初到贾府的黛玉来说,这位未曾谋面的表哥早已熟知于心,她常听生前的母亲说这位表哥憨玩异常,极恶读书,又常在内帏厮混。

当她去拜见二舅舅时,与王夫人有几处对话。

王夫人对她的嘱咐中,其他姐妹仅寥寥数语:“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

”而对宝玉,这个让他疼爱(因为是她的儿子)又头疼的宝贝疙瘩却让她始终挂在嘴边,一言其“孽根祸胎”,再称其“混世魔王”,又进而数落其异常行为:“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

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

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

所以嘱咐你别睬他。

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言他。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此一个玩世不恭的儿子却成为她与黛玉交谈的中心,就连贾府的家长或权威人物贾政也不过聊聊一语而过,可见其特殊地位。

文中对贾宝玉的出场描写也极为详尽:“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其中“宝”“珠”“玉”“金”等显示富贵气象的词语在这一段服饰描写中多次重复出现,既而再次出现依然不惜笔墨:头戴“大珠”“金八宝坠角”,身上佩戴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

(完整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完整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三课时一、分析人物性格一、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例如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

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

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

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

”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其次,有两段关于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1.众人见黛玉时对她的年龄、举止言谈、身体面庞和风流态度的描写。

2.宝玉见黛玉时,对黛玉的外貌、神韵的描写,运用对偶、比喻等手法,以华美对称的语言,写出了宝玉眼中所见的黛玉的娇容。

表现黛玉的共同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浅析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浅析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浅析摘要《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这部著作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一部巅峰之作。

作者曹雪芹出身于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之后由于家庭衰败而尝尽了生活的悲苦。

之后他以矢志不移的毅力,历经了十年终于创作了巨作《红楼梦》,这部著作被称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其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林黛玉的见闻,描写了贾府的富贵与繁华,并刻画了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形象。

本文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便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人物形象《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作者曹雪芹出身于十分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因政变而家道中落,曹雪芹的一生恰恰经历了这个衰落的过程,从侯服玉食的贵公子,落魄成为贫苦的寒士。

这种天堂地狱的变化,使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怀有不满与批判的态度,从而创作了举世之作《红楼梦》。

小说《红楼梦》中纯熟的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惟妙惟肖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刻画都相当精彩,不仅是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被选用为中国高中必选课文,而且整部小说的汉语运用也是最佳典范。

《林黛玉进贾府》是介绍《红楼梦》整部小说的典型环境描写,通过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踏进贾府时的情景,以黛玉的见闻第一次对贾府做了直接叙述,全书的序幕部分。

作者通过黛玉之眼抛出了贾家的重要人物以及贾府气派的环境,同时也是主人公林黛玉与贾宝玉第一次见面的描写,可谓是《红楼梦》整部小说得以展开的精妙之笔。

作者以林黛玉进贾府大院的游踪为线索,让读者了解了《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特征,同时也逐渐推出了贾府中几个主要的人物。

在林黛玉与贾府双方见面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双方对彼此的观察巧妙地展现了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

对于这些主要人物的出场方式匠心独运,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浓墨重彩,各有千秋,十分精彩。

作者将每一个人物最本质的外形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并且同时体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作者曹雪芹出身于十分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因政变而家道中落,曹雪芹的一生恰恰经历了这个衰落的过程,从侯服玉食的贵公子,落魄成为贫苦的寒士。

这种天堂地狱的变化,使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怀有不满与批判的态度,从而创作了举世之作《红楼梦》。

小说《红楼梦》中纯熟的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惟妙惟肖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刻画都相当精彩,不仅是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被选用为中国高中必选课文,而且整部小说的汉语运用也是最佳典范。

《林黛玉进贾府》是介绍《红楼梦》整部小说的典型环境描写,通过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踏进贾府时的情景,以黛玉的见闻第一次对贾府做了直接叙述,全书的序幕部分。

作者通过黛玉之眼抛出了贾家的重要人物以及贾府气派的环境,同时也是主人公林黛玉与贾宝玉第一次见面的描写,可谓是《红楼梦》整部小说得以展开的精妙之笔。

作者以林黛玉进贾府大院的游踪为线索,让读者了解了《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特征,同时也逐渐推出了贾府中几个主要的人物。

在林黛玉与贾府双方见面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双方对彼此的观察巧妙地展现了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

对于这些主要人物的出场方式匠心独运,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浓墨重彩,各有千秋,十分精彩。

作者将每一个人物最本质的外形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并且同时体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

本文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便对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一、机变逢迎——王熙凤作者采用了别具一格的手法来描写王熙凤的出场,并且对这一人物的肖像描写相当成功,是《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最精妙之处。

曹雪芹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采用了工笔式的重彩细绘,同时也是整部小说中最为精妙的一笔。

出场曹雪芹先写王熙凤的声音,以声音出场的方式独具匠心,爽朗的笑声体现了王熙凤直爽的性格。

之后,作者借用黛玉的心理活动对凤姐进行描写,从黛玉观察到众人敛声屏气,恭敬严肃,想究竟来者是何人,这么没有礼貌?作者通过众人对王熙凤的反映来表现她的性格特征,使得王熙凤的形象更加突出,同时也体现了她因为受老祖宗的宠爱而有权力,在贾府拥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浅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浅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浅析作者:周潭仁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98期《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详细描述了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为故事做了草蛇灰线的铺垫。

人物依次出场为:林黛玉、贾母、王熙凤和贾宝玉。

一、体弱多愁、容貌清丽、多才敏感的林黛玉林黛玉是金陵十二衩雙首之一,贾母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的独生女,六七岁时丧母,十岁时因为林如海身体不好,公务繁重,无暇顾及,加上贾母思念贾敏,爱屋及乌,心疼黛玉,故派人接到贾府抚养。

贾敏生前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所以林黛玉带着敬畏之情走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在贾府生活都是小心谨慎。

“步步留心”是林黛玉在贾府的行为准则,从初到大观园至哭死在潇湘馆,都没有违反过这个信条。

在此期间,林黛玉作为旁观者,非常清楚贾府的诸多弊端,但始终没有公开说,只私下和几个要好的稍微说说而已。

她对探春主持家政就大加赞赏,认为只有改革,贾府才能延续繁华。

林黛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林黛玉体弱多愁,容貌清丽,举止不凡,谈吐不俗,是一个美丽而且有教养的女子。

当贾母问林黛玉吃什么药时,她把三岁时癞头和尚对父母说的那段话复述给大家听,这也可见林黛玉心地很直,也说明她把贾府当自己家,认为贾府的人就是自己家人。

林黛玉年纪虽小,但很懂人情世故,关键时刻该说什么话,该怎么做,把捏得很准。

当邢夫人苦留她吃饭时,他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到了王夫人住处,众嬷嬷让林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王夫人再三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了……黛玉方告了坐,坐了。

(完整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完整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宝黛初会
宝黛初会便都感到似曾相识、息息相通。黛玉
一见到宝玉就感到:“好生奇怪, 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 何等眼 熟到如此?”宝玉看了黛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虽 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两人初会 就产生了一种互相熟识的心灵感应。 作者这样写, 一方面是来自 第一回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 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初会时的心灵感应,表现两人感情上为默契,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张本。
3.两首《西江月》:
怎样理解这两首《西江月》?
⑴词中所展示的人物思想性格和形象。
思想性格:生活“潦倒不通世务”,却钟情于 女孩子,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 “行 为偏僻”,常常“有天无日”地批驳不合理的现象,讽刺那些热 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 “国贼禄鬼之流”,反对“男尊 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 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怕读” 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具有莫大权威的《四书》之类的“文 章”,却对《西厢记》 《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的书视 如珍宝,这些都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可见“顽劣”“乖张”─ ─叛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三课时
一、分析人物性格
一、林黛玉: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 兄弟扶持, 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 才去都中投奔外家, 依傍外祖 母及舅氏姐妹”。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 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 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 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 地疼她, 宝贝儿似的待她, 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 待人处事始终 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林黛玉进贾府》之人物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之人物分析
知己关系
林黛玉和贾宝玉在思想、性格、审美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彼此理解、 互相倾诉,是彼此的知己。
03
命运共同体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的悲欢离合、生死相依,深刻反
映了《红楼梦》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王熙凤与贾母的关系
孙媳与祖母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对贾母尊敬有加,时常陪伴在贾 母身边,照顾贾母的生活起居。
王熙凤
精明能干
王熙凤管理家务,处理各 项事务,都表现出极高的 能力和才干。
机智过人
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处 事圆滑,常常能够巧妙地 化解各种矛盾。
心机深沉
王熙凤工于心计,善于谋 略,常常为了达到目的而 不择手段。
贾母
权威地位
保守思想
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威,她的决定和 意志对整个家族有着深远的影响。
贾母深受封建礼教影响,对家族传统 和规矩极为重视和维护。
追求自由
贾宝玉渴望自由自在地生活,他不愿意被家族和社会所限制,常常 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一面。
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1 2 3
机智过人
王熙凤是一个机智过人的人,她善于察言观色, 能够迅速地判断出别人的想法和意图,从而做出 相应的反应。
精明能干
王熙凤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精明能干, 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事务,是贾母眼 中的得力助手。
高的文学造诣。
自尊心强
林黛玉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她不 愿意接受别人的轻视和侮辱,对 于贾府中的一些人和事常常表现
出不满和反感。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叛逆不羁
贾宝玉在性格上具有叛逆不羁的特点,他不愿意接受封建礼教的 束缚,对于家族和社会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
善良多情
贾宝玉是一个善良多情的人,他关心他人,尤其是女性,对于林黛 玉等女性角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关爱。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

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母亲贾敏是贾代善和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篇1《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的一篇节选课文,它让我们对《红楼梦》中的几位重要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王熙凤泼辣、狡黠,精明干练又光彩照人;林黛玉柔弱、敏感,处事谨慎又神采怜人;贾宝玉率真、多情,随意洒脱又处处惊人;文中对王熙凤的形象塑造重在服饰的渲染,对林黛玉则重其心理与神态的刻画,而对于贾宝玉可谓是出神入化,曲尽其妙。

描其服饰,绘其神态;述其狂语,叙其行动;褒其怪异,赞其张狂。

让读者在贾府众多面目中不得不对他多一眼关注,多一份思考,也多一份欣赏。

贾宝玉无疑是这一节选部分的中心人物。

对初到贾府的黛玉来说,这位未曾谋面的表哥早已熟知于心,她常听生前的母亲说这位表哥憨玩异常,极恶读书,又常在内帏厮混。

当她去拜见二舅舅时,与王夫人有几处对话。

王夫人对她的嘱咐中,其他姐妹仅寥寥数语:“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

”而对宝玉,这个让他疼爱(因为是她的儿子)又头疼的宝贝疙瘩却让她始终挂在嘴边,一言其“孽根祸胎”,再称其“混世魔王”,又进而数落其异常行为:“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

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

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

所以嘱咐你别睬他。

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言他。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此一个玩世不恭的儿子却成为她与黛玉交谈的中心,就连贾府的家长或权威人物贾政也不过聊聊一语而过,可见其特殊地位。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题《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黛看(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熟悉课文情节、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王熙凤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2、了解《红楼梦》塑造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全面把握王熙凤的复杂性格教学难点体悟王熙凤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分析王熙凤的艺术形象《红楼梦》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最高峰。

前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部书的主要内容,熟悉了小说中所营造的典型环境——贾府的基本情况。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什么呢?文学是人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优秀作品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林》写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的概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发展的帷幕,虽是节选但主要人物形象已得到鲜明的体现。

据电脑统计,《红楼梦》全书所写的人物男278人,女247人,共525人。

如果将书中涉及的所有人物都计算在内,则总计:男495人,女480人,合计975人。

其中有姓名称谓的732人,无姓名称谓的243人。

而这么多人物又不是千人一面,作者对众多人物的描写的方式多种多样,绝不雷同;我们节选的这一课描写最精彩的人物当属王熙凤和贾宝玉,这节课我们就通过“黛看”来品味一下这份精彩。

(一)王熙凤是贾府中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因此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可谓不遗余力。

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中王熙凤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明确:1、出场时间:黛玉进贾府后,首先与贾母相见,然后又与贾府众女眷,如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一一相见。

贾母正在与黛玉谈话之际,王熙凤出场了。

2、这样精心的艺术安排作者是用心良苦。

林黛玉进贾府之人物性格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之人物性格分析
林黛玉听母亲曾言“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这些侧面描写说明宝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叛 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 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 地位。
出场时的肖像描写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 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分明是一个眉清 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不但看不出 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眼熟亲切。
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
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
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
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
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
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
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
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
出场后语言行动描写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摔玉——平等的民主思想
作者一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她与黛玉 的心灵相通;二是极力表现宝玉的骄横不羁。
两首《西江月》的描写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时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此处用了寓褒于贬的手法,以封建正统人物的口 吻贬斥贾宝玉,实际上却是他叛逆性格的写照。
贾宝玉
贾宝玉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生来就与众不 同,“衔玉”而生。“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 命根子,然而贾宝玉并不看重“通灵宝玉” , 骂之为“劳什子”,“狠命摔去”,表明他不 愿顺从封建家长的意志,抗拒他们强加给自己 的枷锁。他是贾母的心头肉,是贾家光宗耀祖 的希望,但他不愿受封建正统思想束缚,怕读 圣贤文章,不去追求功名利禄。不顺从封建统 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 他便有自己的为人经世之道,不愿被封建制度 所管制。所以他在《红楼梦》中是精神上的自 由人。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获奖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获奖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获奖林黛玉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她是贾府的亲戚,被书中描写为一个美丽、聪明、敏感、柔弱的女子。

林黛玉以其鲜明的个性、深情的形象、复杂的情感以及她与贾府其他人的关系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以下是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林黛玉的外貌被描述为美丽动人。

她的皮肤白皙娇嫩,眉梢微蹙,眼含秋波,嘴唇微启,红血浮动。

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她的美貌和灵动的特质,使读者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林黛玉的聪明和敏感使她在贾府中脱颖而出。

她对文学、音乐以及其他高级文化的造诣深厚。

她能够以字画、诗词展示她的才学和心灵的细腻。

她敏锐地察觉周围的变化和人们的真实意图,能够以她的智慧看透世俗的虚伪和伪善。

这使得她与众不同,成为贾府中受到赞赏和尊重的人物。

然而,林黛玉也有着复杂的情感,这使她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她深爱着贾宝玉,但是因为身世的残酷现实和自身的矛盾而导致了她内心的痛苦和苦闷。

她一方面表达出对贾宝玉的真挚感情,另一方面又对贾府的伪善和虚假感到愤怒。

这些复杂的情感使她成为一个真实且令人心疼的人物。

最后,林黛玉与贾府其他人的关系也成为她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与贾宝玉的深情厚意充满了整个小说,他们的爱情被描写得令人动容。

她与贾母、贾政等其他家族成员的相处也揭示了家族内权力和争斗的复杂关系。

她的遭遇、她的情感以及她与其他人的互动为整个故事增加了紧张和戏剧性。

总的来说,林黛玉通过她的美貌、智慧、复杂的情感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她的形象展示了一个真实、深情而又复杂的女性形象,使得她成为了《红楼梦》中最有魅力和吸引力的人物之一。

(完整版)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之贾宝玉

(完整版)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之贾宝玉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 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这句写其眉目最为精彩:眉间目际,情思飘飞,动 人心魄。这里的“风骚”与凤姐的“风骚”不同, 这是一种潇洒飘逸、无拘无束的气质,既表现着宝 玉的聪颖多才,又代表了他“痴”的一面。他的“ 痴”,主要表现为用尽心力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包 括爱情、青春、生命乃至自然万物;对美与自由的 欣赏与崇拜,正因为追求自由,宝玉对世俗的功名利 禄毫无兴趣,反抗礼教的束缚,成了贾府这个“诗礼 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叛逆者。
③、第三句,这里的“无能”指不善
钻营求取功名,必是不肖子孙。
④、第四句,忠告富贵人家子弟,不要 向他学习。
评 点
说宝玉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 以封建卫道士严厉的口吻告诫子弟, 用世俗眼光批判宝玉,似贬实褒,巧妙 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似嘲
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
林黛玉进贾府
人物形象分析
宝玉
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具有反
宝 抗封建束缚,厌弃功名利禄,要求自由平等的 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
玉 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作为《红楼梦》中的第一主人公,是曹雪
芹满怀理想和激情、倾其心血和才力创造的既
丰满深刻、又生动鲜明艺术形象;是中国文学
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 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亲切 感,一见如故,心灵相通。使用 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宝玉外貌描写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 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 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一、分析人物性格
一、林黛玉: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 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例如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 “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

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

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

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
《四书》。

”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黛玉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其次,有两段关于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1. 众人见黛玉时对她的年龄、举止言谈、身体面庞和风流态度的描写。

2.宝玉见黛玉时,对黛玉的外貌、神韵的描写,运用对偶、比喻等手法,以华美对称的语言,写出了宝玉眼中所见的黛玉的娇容。

表现黛玉的共同点: 美貌多情, 体弱多病。

尤其怕“哭”与“泪”,不但照应第一回中的“木石前盟”,又为以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二、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

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展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1. 写出场:
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

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实在是“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 你管叫他‘凤辣子' 就是了”。

“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2. 绘肖像:
不但具体细腻刻画人物外部特征,而且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头飾饰
厂服饰服饰集珍宝珠玉于一身——贪婪与俗气(内心世界的空虚)
I 服
装肖像描写T
梢眉”三角眼”
貌美丽外表 --- 刁钻
狡黠(本性)
“粉面”
“丹唇”
3. 见黛玉:
通过她的言谈举止表现她的感情的变化,反映她的内心世界。

先是恭维(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不惜恭维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
继而拭泪(提到黛玉母亲, 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 抢先“以巾拭泪” )
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
感情的转变)
小结: 入木三分描绘了王熙凤“察颜观色,机变逢迎”一一得宠原因。

4. 回王夫人:
一笔带过,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察颜观色,机变逢
迎,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

三、贾宝玉: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

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以下分三个描写重点来分析:
1. 出场前:
侧面介绍一般人对宝玉看法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
(贬斥态度)。

王夫人: “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黛玉: (听母亲说)“衔玉所生”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小结: 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2. 肖像描写:
反映黛玉的客观观察: 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亲热感。

使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3. 两首《西江月》:
怎样理解这两首《西江月》?
⑴词中所展示的人物思想性格和形象。

思想性格: 生活“潦倒不通世务”,却钟情于女孩子,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行为偏僻”,常常“有天无日”地批驳不合理的现象,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 “国贼禄鬼之流”,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 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怕读” 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具有莫大权威的《四书》之类的“文章”,却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的书视如珍宝,这些都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

可见“顽劣”“乖张”一—叛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宝玉形象: 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而是“于国于家无望”的逆子贰臣。

作者对宝玉的态度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

⑵该词作用。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
神。

他的“愁” 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 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 “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小结全文:
一、围绕中心描写: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

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二、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

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
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惜春等只作集体介绍。

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

三、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宝黛初会
宝黛初会便都感到似曾相识、息息相通。

黛玉
一见到宝玉就感到: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
如此? ”宝玉看了黛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

”两人初会就产生了一种互相熟识的心灵感应。

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是来自第一回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初会时的心灵感应,表现两人感情上为默契,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张本。

在初会时,宝黛虽然感情相通,想法相似,但表现却不一样,黛玉见宝玉是一“惊”,而宝玉见黛玉是一“笑”,一存于中,一发于外。

这不同的表现来源于他们不同的地位所产生的不同心理。

黛玉是听惯了别人对宝玉的评论: 惫懒、懵懂、顽劣……可是今日一见并非如此,自然“便吃一大惊”;再说黛玉初到贾府步步都要留心,所以虽然一“惊”,但只是“心下想”,不敢轻易说出口来。

而宝玉则不同,在贾府中他是娇纵惯了的,所以直言不讳,即使贾母说他“又是胡说”,他毫不在乎,仍然说下去
二、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题
2、课外选读《红楼梦》部分章节,或者阅读《红楼梦》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