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备考指要
散文阅读专题三:概括内容要点-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散文阅读总复习(全国通用)
题型二:概括文本主旨
“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情感态度概括 和主旨概括。这两者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 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 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能力
典型例题:李万华《雨水》
整体内容概括“三方法”
1.“关键整体结合”法。即抓住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 文眼等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文句,解答时二者要有机结合。 2.“段意串联”法。即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这种 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 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 3.“因文而异”法。写人记事散文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 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写景状物散文一般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 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议论说理散文应 看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专题三:概括内容要点
考情分析
“要点”即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 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归纳内容要点就是用自己 的语言对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筛选与提炼、总结与把握、加工与转化。 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种题型:特定指向信息概括题、整体内容概 括题。
题型一:特定指向信息概括
“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 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 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散文阅读策略
散文阅读策略散文阅读注重考查与文本知识的衍接,其考查内容都能在文本中寻出影子,考生解答此类型题目时,应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文章主旨,进行归纳概括,并运用一些技巧进行表达。
1.策略之一:整体阅读文章,把握主旨考试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强调事例阅读。
解题时,首先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辨明是托物言志,还是阐示人生哲理?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明白了,思路清楚了,才知晓每一段、每一句在整个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主旨是一篇文章的举目之“纲”,其主题思想往往是散文的灵魂所在,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感受到了文章的沉思深意。
这样考生在答题时不致于偏离原本的文意,不使答案散形离神了。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形散神聚”,抓住了散文的主旨大意就是抓住了散文的“神”。
2.策略之二:依据题目信息,抓散文的筋骨散文鉴赏是一种整体训练,所以文后的题目不是孤立命制而是相互联系的。
考生读题时一定要整体研读,把各题干之间的暗示信息利用起来,而不应看一道题做一道。
现在的命题趋势是主观性表达简答题增多,但有一点不变的就是题目的设制层层相扣,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往往逐层加深,这就需要考生在留意试卷题目时予以特别注意。
考生在看到题目时不要急着去做题,在接触题目之前,先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
开头、结尾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同学们应当一字一句重点研读。
另外散文创作往往由形象到概括,由表象到本质,叙述描写是它的血肉,抒情议论是它的筋骨,所以鉴赏分析散文一定要紧紧抓住那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因为它们通常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妨用笔画一画以方便回头寻找。
这样有重点的圈画,便于再读时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更可节省时间去认真细致地答题。
3.策略之三:依据提供题目,潜心领悟精彩语句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和理解上。
高考散文阅读备考指要(三)
高考散文阅读备考指要(三)答题模式概说一.信息筛选概括命题方向(结合新语文活页筛选概括要点题目的答题方法与步骤)【解题指津】①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和概括的内容是什么。
②找出相应的阅读区域,划出相应的句子或段落。
③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恰当整合,准确表述。
答题模式:列出词语、短语或分条陈述。
★★★理解文章的主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学会概括此类试题的本质就在于对原文信息的筛选提取整合加工,所以必须明确信息筛选的基本步骤:信息指令(试题)—信息区间(范围)—筛选—提取—加工—整合—输出(答题)(一)方法点拨1:文章主要内容、语段内容、概括…的含义[ 问答形式1]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本段的内容是什么?思路:第一:题目或开头段提出的问题,答案在正文部分找,注意每段的中心句或段末总结句第二:指定在某文段里找答案,答案一般在其出处的后边。
[答题步骤](1)找到问题的出处并标明;(2)支起架子——“……表现在:……;(3)在出处的后边寻找答案;(4)分序号①②……,答要点,注意字数例题:1.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
(6分)答案:①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诗句。
②想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诗句。
③想到在屈原馆中另辟闻一多纪念室。
(意思答对即可)2.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1)作者对屈原“旷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答:⑴忧国忧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
(2)引发作者对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答:⑵①少年时代爱读《离骚》,感慨不已。
②青年时代聆听闻一多讲授《离骚》,加深了对屈原精神的理解。
③五年前瞻仰屈原纪念馆,心灵再次被触动。
(意思答对即可)3.“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请分点概括出使作者不敢大声呼吸的几种笑的具体内容。
答:①当一位亲密的朋友说出冷酷无情的话时,我们只好莫名其妙地笑。
②当我们向尊敬的人倾诉悲苦,他却轻描淡写地加以应付时,我们只好无聊赖地笑。
中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备考策略探究
()词语的表 达作用 ,要结合 2
语境或主题 思想来 回答 , 要答 出该词 语对表达作 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 的 作用 , 时也要考虑词语对描 写意境 有 或人物性格 等方面 的作用。 ()体现词语 的准确性 或生动 3
性。
因为散文中的 “ 情”通常是文章组织
开头 :总提 、总领全 文,开启下 文 ( 出下文) 引 ,设置悬念等。
中间 :承接 上文 , 启下 文 ( 开 引 出下文) ,承上启下 ( 过渡) ,为下文
点 睛的效果 。 ()描写 :可使人 、景 、物再 3 现得 栩栩如 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什 么特点 ? 突出表 现什 么情 感 ( 性
线 。找线 索 的方 法 常见 的有 以下几
种:
下三个方面来思考 。
1 .找到文 中的 中心句 和暗示 主
注意 :如果 知道该词语 的原始意 思解释 , 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
的含义。
题 的提示语 、关键词 ,从中概括文章
主题 。
1 .要注意 文章标题 ( 的标题 有 直接揭示线索 ,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 因素) 。
心 声 ,表 现人 物性 格特 点 。心理 描
作铺垫 。埋下伏笔等。
结尾 :总结上文 ( 全文 ) ,照应 开 头 ;独立成段 ,使 文章戛然 而止 ,
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自 环境 描 然
意味绵长 ,发人深思 ;卒章显 志,意
味深长 ,引起读者的深思。 5 .赏析句子。
试 的角度来看 , 这一块也是学生丢分 比较严重的地方,为此笔者结合 自己 多年 的中考命题经历及学生答题 的误 区,就中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备考 策略略作探究如下 。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散文:整体阅读指导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散文阅读备考1.依据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倾向,我们并不能就此断言散文阅读不会出现在2023年的高考试题中。
近两年,仍然有省市考查的是散文阅读,这些省市的命题特色有可能会被全国新课标卷借鉴吸收。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仍然要对散文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鉴于此,我们近年来独立命题的部分省(市)的试题为例,来阐释散文文本考查的相关内容,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考情。
2.散文文本命题的特点——(1)选材:以中国散文为主。
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2)题型:不管是小说阅读,还是散文阅读,题型都应该包括一道单项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
其他省(市)独立命制的试题一般设置4~5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全是主观题,有的试卷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再加上若干道主观题。
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四选一或五选二)、简述题、探究题(发表自己看法之类的题目)居多。
高考备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高考散文阅读解析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李心雨散文考查,在历年高考全国卷中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很高。
近5年的高考,2017年课标全国卷卷考了散文,尔后3年,课标全国卷都没有考过散文。
而2020年高考,新高考卷考了散文游记《建水记(之四)。
作为新高考第三批试点省份,广东明年的高考题型将参照今年的新高考卷。
所以,我们有必要将课标全国卷和新高考卷进行对比分析,并就今年的新题型对散文的考查方向进行大体地梳理。
一、大处着眼——2020年课标全国卷和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综述1.多维细目表2. 考查内容的特点选材上:以中国小说和散文为主,外国小说为辅。
篇幅上:小说以中篇节选与短篇小说并重,散文选择的是游记。
人物选择上:主人公大多平凡而典型,他们身上具有夺目的闪光点。
主题上: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小说多展现普通人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可贵品质,散文则贴近当下的现实生活、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
3. 新高考卷的变化和课标全国三套卷相比,新高考卷是稳中有变。
“稳”体现在:文章的字数基本相当,都是1600字左右;考查的重点内容没有太多变化,主要涉及理解词句内涵、分析作品结构、赏析表现手法和精彩语言等考点;考查素养也基本相同,主要突出审美素养与思维素养,淡化表层理解的权重,突出深层理解和高阶思维。
“变”主要体现在:(1)文体不同。
课标全国卷三套,考查的都是小说,而新高考卷考的是散文。
(2)题量增加。
课标全国卷设3道题,新高考增加1道,设4道题。
(3)客观题增加。
新高考卷从整体来看,客观题减少,而现代文阅读的客观题不减反增。
(4)命题角度增多。
课标全国卷的客观题将内容和艺术特色综合在一道题里考查,而新高考卷则是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各设一题。
二、小处着手——六大高频考点,攻坚击破散文是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的文体,具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散文主张“大实小虚”,即在保持题材大体真实的前提下,可以虚构某些细节,乃至某个次要人物。
尽管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 文学类散文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如何读懂散文一、掌握散文文体知识1.散文的基本概念现代文学中,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除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2.散文的文本特征(1)形散神聚现代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形散”是指:①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丰富奇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②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借景抒情;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
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
“神聚”,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的“神”整体统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常见的线索:①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线索;②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③以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2)意境深邃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便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二、散文阅读方法第一步,关注标题(对象)①明示写作对象或内容;②提示阅读线索;③明示或暗示文章的主题。
第二步,概括内容①标记各段落序号;②概括各段落内容。
第三步,梳理思路1.把握线索①寻找作品的线索;②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③注意文中议论、抒情句。
高考散文阅读备考资料(教案)
高考散文阅读备考资料(教案)章节一:散文阅读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散文的分类和常见形式;3. 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和高考要求。
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散文的分类和常见形式;3. 散文阅读的重要性和高考要求。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2. 讲解散文的分类和常见形式;3. 强调散文阅读的重要性和高考要求。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学生能够列举出散文的分类和常见形式;3. 学生能够说明散文阅读的重要性和高考要求。
章节二:散文阅读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2. 提高散文阅读的准确性和理解力;3. 培养散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2. 提高散文阅读的准确性和理解力;3. 培养散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步骤:1. 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2. 练习运用阅读技巧阅读散文;3. 分享阅读心得和经验。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2. 学生能够提高散文阅读的准确性和理解力;3. 学生能够培养散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章节三:散文阅读实例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高考散文阅读真题;2. 理解真题中的考点和答题技巧;3. 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教学内容:1. 分析高考散文阅读真题;2. 理解真题中的考点和答题技巧;3. 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教学步骤:1. 讲解高考散文阅读真题的类型和特点;2. 分析真题中的考点和答题技巧;3. 进行真题练习和解答。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分析高考散文阅读真题的类型和特点;2. 学生能够理解真题中的考点和答题技巧;3. 学生能够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章节四: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2.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条理性;3. 培养答题的策略和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2.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条理性;3. 培养答题的策略和应变能力。
散文阅读专题四:分析思路结构-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散文阅读总复习(全国通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汴京的星河叶文玲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
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
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
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
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
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
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
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
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
名师高考语文阅读技巧指津:技巧之“水到”,阅读之“渠成”
名师高考语文阅读技巧指津:技巧之“水到”,阅读之“渠成”从2017年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由之前的二选一改为必做题后,北京和天津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连续三年都考散文,而2017年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分别是林徽因的《窗子以外》和李娟的《我们的裁缝店》,均属于散文。
这些优美的散文读着轻松,可是试题想拿高分却是不易。
散文阅读要想读懂读透,持续的阅读积累固然必不可少,但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对于备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寻线索,理文脉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能够把散的“形”聚拢在一起,必然是有一条或几条贯穿始终的线索的。
只是这线索有时候如雨后的阳光明晃晃地挂在文章显眼的地方,如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父亲的背影”便是全文的线索,作者行文时围绕其组织材料;而有时候这线索却如云遮月,需要我们拨开云雾,用心去体察,如同样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线索就需要我们细心琢磨,除了作者的游踪这条线,还有一条“淡淡的忧愁”的情感线贯穿始终,理清后一条线索显然对我们理解作品深层次的情感更有帮助。
散文的线索有“物”“事”“景”“情”等,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在初读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寻找。
读文章时要重点关注题目和文章中的高频词,文章的线索很多时候就藏在这些关键信息里。
比如2019年北京卷所考查的散文《北京的“大”与“深”》,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大”与“深”就是其中一条线索,只是随着行文的推进,“大”与“深”的含义又有了不同的变化。
理清散文的线索,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也是拿到高分的途径,因为高考散文阅读设题有关“线索”的分析是一个常考题。
如2018年北京卷散文阅读篇目是苏童的《水缸里的文学》,试卷的第21题为:“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寓意:水缸与“我”童年密切相伴,是“我”童年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水缸引发了关于河蚌故事的论述,激发了作者诗意的想象,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方式;因为小时候物质所限,作者渴望但无法阅读儿童书,水缸刺激作者的想象、智力;水缸是作者童年时期的记忆,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留了“我”奇迹般的创造力。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材料来自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占了一大半。
从选材看,内容广泛,涉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从题型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百分之七十是主观题,选择题占比不多、填空题更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2024年的散文命题,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如赏析题、微写作等。
从命题角度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5个左右,赋分15-20分,个别地方甚至更高。
考点一、散文的标题【设题形式】1.如何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3.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为什么?【答题要点】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3)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2)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
(3)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4)主旨上:点明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情感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手法上: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7)效果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 拟写标题的方法(1)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拟写;(2)抓住文章的核心事物拟写;(3)抓住文章的核心事件拟写;(4)抓住作者的情感拟写;(5)抓住文章的线索拟写;(6)抓住作品反复出现的内容拟写。
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备考指要_f693
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备考指要高三2010-11-10 01:07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备考指要【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高考现代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2、指导学生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信息的整合及其表述。
【情况分析】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努力。
经过对学生调查,发现现在学生阅读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文章。
由于读不懂文章导致阅读题回答不出来。
这也是高考阅读得分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高考命题的趋势就是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多年来一直是公认的高考中最难把握的部分。
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两点较为主要:一是文学作品阅读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答题既涉及理解、鉴赏,又涉及表述,训练很难系统适度;二是命题的文本选用没有客观标准,难易的差异很大,题目的设置与表述也缺乏科学的规范,设题指向多有不明。
结果学生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拿不到分,导致许多师生对此采用了“放弃训练、考试撞运”的态度。
这不仅影响高考成绩,更影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唯其如此,对高考散文阅读的认识,在复习中就显得更加重要。
【教学方法】练习巩固法【学法指导】系统掌握散文阅读的一般常识,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巩固提高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6教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考点解读;2、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语言修辞3、课堂训练。
【教学内容】一、考纲解读1、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提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能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现代文阅读(散文)考情分析与方法指导-【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四川单招(中职类)语文备考专项复习
现代文阅读(散文)考情分析与写作方法指导一、考情分析根据近几年高职单招的情况,预测职教高考会对现代文阅读进行考查,主要通过散文和小说两种体裁进行考查。
散文阅读要求考生能够理解重要句子在散文中的含义,能够理解和把握散文中重要文段的内容和作用,能够准确区分散文问题,理解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够掌握散文的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
因此,在备考高职单招考试中,考生应该重点注意对散文各题型的练习以及解题技巧的运用、总结。
二、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指、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
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
三、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四、散文分类1、记叙性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感悟。
2、抒情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最后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3、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
情感的抒发侧重于理智,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五、散文的阅读方法1、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
2、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
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
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备考指要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最不能丢的是“文中”这两个字。
我们知道,词语有基本义、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附加义等。
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它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
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示例】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
(4分)参考答案: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解析】。
“午”在文中的实指义是时间——“下午”“午后”,这是明的。
但是还应向深层发掘,文中还有暗寓,指荷的生命状态。
联系全文,筛选相关词语,如“喧哗”“寥落”“喧嚣”“安静”“第二年再来接唱”“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等。
最后精心提炼,组成答案即可。
2.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参考答案:(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
(2)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3. 文章开头说:“我真正接近鹰,是在西藏阿里。
”如何理解其中“真正”二字的含意?(2分)参考答案:过去见到的都是空中翱翔的鹰,只认识到鹰的一面。
这次近距离见到从湖里上岸,爬行到山顶腾飞的鹰,对鹰有了全面认识。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指的是这些句子对于文章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文中大致有下面四种情况:一是揭示作品旨意、作者观点的句子;二是关系文章脉络、结构层次的句子;三是富含人物情感意蕴、人生哲理的句子;四是使用艺术技巧、修辞手法的句子。
“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当然也不是指文字本身直接传达的表面信息,而是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隐含意义、比喻意义等,不同的是,“含意”有时还包括作者的意图、感情等,内涵更为丰富些。
这里的理解,就是要通过读和思的活动对一定的句子加以认知,并借助一定的语言,将读与思的结果表达出来。
可以说,理解文中句子含意,是跨越时空与作者心意相通。
因此,忠实于原文,解读作者,不作凭空臆想,这是理解其含意的基本要求。
【基本思路】(1)找准重要句子中的关键词(词组)(2)据关键词特点指向还原①表达还原比喻修辞,要透过喻体寻找本体,明确其本质含意;比拟手法,要找准比拟双方的共同点;双关修辞要着力探寻双关义所在;夸张手法,则需要回归现实性表达。
表达还原适用于运用了修辞格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具有含蓄、不易理解的特点。
②根源还原根源还原适合于主旨句和关键句的理解,这些句子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特别难懂的地方,但是它关联着全文或者上下文的语境,因此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凡是句面意思不问“为什么”就会使读者感到费解和猜疑的句子,均应在上下文语境中寻求原因,融入答案。
(3)把握情感取向,提炼哲理内核。
重要句子中除了关键词的可供还原的本质意义和根源意义之外,超脱于表面句意之上的情感、情怀与观念、态度是我们在解释句子含意的时候必须关注的点。
遗漏这点,就可能因为没有把握句子的深层含意而导致丢分。
【示例】1.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参考答案:“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解析】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喻体“底片”及“冲洗”在句中的临时义,即可得出答案。
2.“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
”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参考答案: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3.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
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
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
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
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根据上下文,解释“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的含意。
参考答案: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解析】本段主要写阳关的自然风貌,“绿色的海洋”的本体就是“宽广的绿色林带”,“突然闯进”暗含了作者的惊喜。
4.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
我在梳头时发现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
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
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
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参考答案:梳下来的白发让我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解析】这句话中的“它”指代上文“我”梳头时发现的那一根白发,是那一根白发“刺痛了我的眼睛”,而“白发”代表着岁月的流逝,自然引发了作者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
5.怎样理解“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在文中的含意?(4分)参考答案:我要尽情的享受今年北平的春天。
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
三、作用、好处类题型解题思路(一)文中某一部分的作用第一步,写明内容上的作用,即其本身是什么意思。
(论证观点、阐明事理、增强说服力,深化或启迪,抒发什么感情)第二步,写明结构上的作用:照应前文或题目、过渡、铺垫、为下文张本、引出下文等。
第三步,有无艺术效果:丰富文章内容、文化氛围,文学底蕴、增强可读性,文采斐然等。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①环境本身(勾勒……环境,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以景衬人正衬——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
反衬——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
③结构:过渡、铺垫、为下文张本、引出下文等。
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三)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插入史实:①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②具有例证的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②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四)引用某一内容的作用①引用的内容表达了什么(证明了什么观点,阐明了什么事理,揭示了什么内涵,表达了什么情感态度等)②结构:过渡、铺垫、为下文张本、引出下文等。
③表达效果:丰富文章的内容(内涵);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趣味性、感染力;增添文学色彩、诗意、文化气息(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增强文化底蕴等。
(五)散文标题的作用①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②表达作者主观的情感和态度;③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④作为文章的线索或结构思路;⑤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六)人物形象作用从三个方面来思考:1.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对其他形象塑造的作用;2.从结构上来看,与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3.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对文章主题表现的作用。
具体来说,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主人公、次要人物、线索人物。
这三类人物形象的作用也不尽相同:1.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2.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结构上前后关联;3.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烘托、线索、揭示主题的作用。
(人称、叙述顺序、表达技巧的作用见复习资料。
)四、鉴赏语言特色——散文语言的鉴赏角度1.从用词遣词的角度鉴赏用词之美。
炼字: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等。
叠词:①使语言更生动形象,从而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③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④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
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化用成语:使文章富有文采,更具内涵。
2.人称变换美。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亲切自然,生动真实,如亲临其境。
第二人称兼有拟人味,语言生动,便于直抒胸臆、直接对话,便于交流、拉近距离,给人以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的角度自由地叙述,自由灵活。
3.句式多样美(音韵之美)长句:流畅匀称,层层修饰、表意严密。
短句:简练精美,语言轻快、活泼、流转、自然。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长短相间,整散结合,使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韵美、感染力。
复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4.从修辞的角度鉴赏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更准确鲜明、生动有力,使情感更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5.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1)直露与含蓄直露: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意,而多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艺术技巧。
(2)质朴与华丽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
华丽(典雅):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
(3)庄重与诙谐庄重: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诙谐: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4)简洁与细腻简洁:语势流畅,多用短句。
细腻: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
6.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
口语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平易朴素;书面语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