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是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的内容,本课时通过设计探究实验,进一步理解酶的三大特性,不仅巩固了第1课时酶的作用与本质的内容,也为后面学习ATP的合成与分解、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重要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酶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但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更深入的认识酶,还存在一定的障碍。由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知识方面: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总结出酶的特性及影响酶促反应的条件,并能分析和应用。

2、能力目标:主要是通过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能够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同时,学生能够亲身体会科学发现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明确了教学目标,不难得出本节的重难点。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酶的特性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将酶特性的探究定为本节课的重点。课程标准同时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严格缜密的思维,但是这对高一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将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作为本节的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说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

1活动探究法: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做实验探究酶的特性,亲身体会科学发现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

2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转变,即: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学生先

在小组内合作,自学探究,然后再小组汇报,交流展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拉开了本节课的教学的序幕。

上课一开始,我便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过氧化氢的实验,比较3、4号试管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依据是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很快能说出结论是酶的效率比较高,并且说出了各种原因。就在同学们议论纷纷之际,我给出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此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收敛,很快就知道是因为3、4号试管的自变量不同,才导致不同的实验现象。那么其他酶是否也具有高效性呢?引导学生设计简要实验探究唾液中的淀粉酶是否具有高效性。

考虑到学生现有的水平,我给出了以下提示:实验中要遵循以下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等。在我的提示下,他们分组讨论,给出了实验方案。

就在他们为自己的设计方案开心时,我突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淀粉酶能水解淀粉,能否水解蔗糖呢?

学生的好奇心陡然而生,同时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小组自发地进行讨论:淀粉酶应该不能水解蔗糖,最后他们准备用实验来检验自己的

推测。

通过上述实验,大家明白了酶还具有专一性。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的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酶的特性,而且掌握了探究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那么,人患感冒发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原因是什么?

通过图片展示列出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让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酶温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画出温度与酶活性的关系图像。接着让学生思考酶的活性除受温度影响外还受哪些条件影响,此时我出示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受pH影响资料,学生提出受pH的影响,接着让学生自己画出两者间的关系图,并根据图示分析不同pH对酶的影响。最后,让学生总结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条件,即酶的反应条件比较温和。这与日常生活中有联系呢?学生议论纷纷,整合学生的例子如下:洗衣粉需要在温水中使用水果、蔬菜在冰箱中能够保鲜,都是因为酶的作用条件。这体现了生物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我的教学过程说完了,那么我设计的教学理念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说一说我的理念。

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带领同学们认识酶的特性,这不但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其科学素养,而且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通过实验探究以及生活体验,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地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最后希望大家每天都健健康康的,不感冒不发烧,因为这样才能吃好饭。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酶的本质和特性

酶 一、酶的本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选择性的特殊蛋白质。按其组成的不同,将酶分成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两大类。例如,大多数水解酶属单纯由蛋白质组成的酶; 黄素单核苷酸酶则属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的结合蛋白酶。结合蛋白质中的酶蛋白为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为非蛋白质部分,两者结合成全酶,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 二、酶的形态结构 所有的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按照酶的化学组成可将酶分为单纯酶和复合酶两类。 单纯酶分子中只有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 结合酶分子中则除了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还有非蛋白成分,如金属离子、铁卟啉或含B 族维生素的小分子有机物。结合酶的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统称为辅助因子(cofactor),两者一起组成全酶;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如果两者分开则酶活力消失。非蛋白质部分如铁卟啉或含B族维生素的化合物若与酶蛋白以共价键相连的称为辅基(prosthetic group),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不能使它们与酶蛋白分开;反之两者以非共价键相连的称为辅酶(coenzyme),可用上述方法把两者分开。辅助因子有两大类,一类是金属离子,且常为辅基,起传递电子的作用;另一类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起传递氢原子、电子或某些化学基团的作用。 结合酶中的金属离子有多方面功能,它们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有的可能在稳定酶分子的构象上起作用;有的可能作为桥梁使酶与底物相连接。辅酶与辅基在催化反应中作为氢(H+和e)或某些化学基团的载体,起传递氢或化学基团的作用。体内酶的种类很多,但酶的辅助因子种类并不多,常见到几种酶均用某种相同的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例子,同样的情况亦见于辅酶与辅基,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均以NAD+作为辅酶。酶催化反应的特异性决定于酶蛋白部分,而辅酶与辅基的作用是参与具体的反应过程中氢(H+和e)及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运载。 酶属生物大分子,分子质量至少在1万以上,大的可达百万。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酶所催化的反应物即底物(substrate),却大多为小分物质它们的分子质量比酶要小几个数量级。 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只是酶分子中的很小部分,酶蛋白的大部分氨基酸残基并不与底物接触。组成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存在不同的功能基团,如-NH2。-COOH、-SH、-OH和咪唑基等,它们来自酶分子多肽链的不同部位。有的基团在与底物结合时起结合基团(binding group)的作用,有的在催化反应中起催化基团(catalytic group)的作用。但有的基团既在结合中起作用,又在催化中起作用,所以常将活性部位的功能基团统称为必需基团(essential group)。它们通过多肽链的盘曲折叠,组成一个在酶分子表面、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孔穴或裂隙,以容纳进入的底物与之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这个区域即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而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功能集团则在形成并维持酶的空间构象上也是必需的,故称为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对需要辅助因子的酶来说,辅助因子也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酶催化反应的特异性实际上决定于酶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催化基团及其空间结构。

优质课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宗健康山东省福山第一中学 一、教材分析 “酶的特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科书分子与细胞(必修1)》(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与分析”三大内容。其中“酶具有高效性”的内容,在前一课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学生已自我构建。有关“酶具有专一性”的内容,隐含着同一种酶对不同底物的作用和不同的酶对同一种底物的作用的内容,对于这一内容,只要引导学生对前一节所学实验就底物和酶进行改变,通过亲自实验及分析,很容易突破。因此,“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而这一内容所包含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既是前面所学的“酶的作用与本质”知识的延续和进一步理解,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素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素养非常好的内容,对学生学习与研究生命科学的兴趣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结合初中学习的人体内消化酶知识,学生已具备了以下与本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即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然而,对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还缺乏理论性的指导,有关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特别是细节问题:如底物的选择、指示剂的运用等,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此采取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结合的教学设计思路来突破这一困难。 三、教学设计思路 酶的特性这一节的教学,是在对酶的作用和本质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对酶的催化作用做进一步的认识。由于本节课内容与生活贴近,实验性强,所以本节课内容适宜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亲历”。通过钻研教材,我挖掘了较多的探究内容,对于酶的专一性,课本是以呈现的方式给出,为了使学生从“听和背”中解脱出来,我设计了专一性探究实验。 我的设计思想就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做科学”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全盘接受他人的结论,真正从“听和背”中解脱出来,实现

酶地特性-教案设计设计

课题:酶的特性 〖课标与教材分析〗 “酶的特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的内容。本节课在高中生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必修1中的“蛋白质的功能”等知识为基础,为以后学习必修1中的“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必修2中的“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必修3中的“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以及选修部分等相关内容打下基础。 本节基本知识相对比较简单,但其潜在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对照实验规范、变量分析能力和生物学研究思想的领悟是本节关键。这些都是新课程中探究性学习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非常必要。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了解较少,但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催化剂”“新陈代谢”“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等基础知识。然而,有关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此采取议论加引导的教学设计思路来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酶的特性。 2、能力目标 进行相关探究实验设计,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及设计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及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酶的特性 2、难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设计。 三、教学策略及方法 老师讲授;学生探究;小组讨论及师生讨论。 四、教学用品 多媒体教室、一袋加酶洗衣粉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1 min的视频“福缘地生物酶洗涤剂宣传沙画”,导入新课,酶是什么,有什么特性? 学生活动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酶?学生畅所欲言,人人参与。 图片演示:如加酶洗衣粉、多酶片、生物酶牙膏等。 学生活动2:5分钟预习课文并思考(1)我们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哪种水(如凉水、温水、沸水)浸泡好呢?(2)高烧时为什么人往往没有胃口? 多媒体演示:课堂评价(竞答) 科学家不断探索,不断实验,共同努力终于揭开酶的“面纱”。 请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学生分组竞答。 教师活动:指定小组回答,教师评价学生从来源、功能、本质等方面给酶下了一个较完整的定义,表述很准确,小组加10分。 学生活动3:快速齐读,圈点画批。 酶是活细胞产生(来源)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本质)。 酶的催化功能与无机催化剂有什么不同呢?举例说明 (一)、酶具有高效性 资料1:在研究酶性质的过程中,科学家通过整理大量的实验数据,发现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分析资料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回顾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放小视频,通过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学生得出酶具有高效性。怎样设计实验证明酶的高效性?

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

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 摘要: 采用分光光度法, 对板栗仁多酚氧化酶( PPO) 的催化特性、最适波长、最适反应时间、最适温度、最适pH 值、热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同时研究了Vc、EDTA、NaCl、柠檬酸4种添加剂对板栗仁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板栗仁多酚氧化酶催化氧化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 最佳反应时间为3min, 最适反应温度为30℃ , 最适pH 值为6. 0, 米氏常数Km = 0.0694mo l/L, Vmax = 3.918OD/min。95℃水浴处理5min该酶已基本失活, 其中V c和EDTA对板栗仁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板栗;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抑制多酚氧化酶( Polyphenolox idase, PPO ) 是由核基因编码的铜金属酶, 其酶促褐变机制是: 内源性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氧化生成醌, 醌再相互作用生成高分子聚合物, 从而导致褐色素的生成。它能催化两类不同的反应, 可以使一元酚羟基化, 生成相应的邻二羟基化合物;也可以氧化邻苯二酚生成醌[ 1]。而酚类物质是果疏组织褐变的物质基础, 不同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组织, 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生长环境以及不同的发育期, 其褐变的主要酚类物质均有所不同, 导致酶褐变活性也有所差异。云南富产板栗, 但对板栗仁PPO 的活性及影响活性因素的研究则未见报道。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板栗市场购外观良好, 无病虫害, 无机械损伤新鲜的云南板栗。 1.2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P)、邻苯二酚、乙酸钠、冰乙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甲醇、乙醛、盐酸、维生素C ( V c)、EDTA、柠檬酸、氯化钠等, 均为国产分析纯。 主要试验仪器: TGL - 16G 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722W 型分光光度计、HH - 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冰箱等。 1.3试验方法 1.3.1粗酶液的制备 酶液提取参照文献[ 2] 的方法, 有所改进。称150g 冷冻鲜样, 加入PH 值6.0 的0.05mol /L冷冻磷酸缓冲液150mL 和15gPVPP, 打浆, 过滤, 于3℃下12000r /min 离心15min, 取上清液置于0~ 4℃保存备用。 1.3.2褐变度( BD) 的检测 称5g 样品加入15mL 蒸馏水中研磨, 离心( 14000r/min、15min)。沉淀溶于15mL 甲醇甲酸溶液(体积比1:1), 充分浸提15min 后离心。 将两次所得上清液混匀后用蒸水定容为25mL, 离心, 取上清液检测410nm 下的吸光值An ×10 表示。 1.3.3总酚( TP) 的提取和含量检测 称取5g 样品, 加入15mL 乙醛- 盐酸溶液( pH3.0) 研磨, 在恒温水浴中震荡1h, 取出离心15000r /min, 30min, 量取滤液体积, 吸取5mL, 用蒸水定容到50mL, 测定A 值, 用邻苯二酚做标准曲线。 1.3.4酶活性的测定 取2mL 0.2mol/L 邻苯二酚溶液和2mL一定pH值的磷酸缓冲溶液加入到试管中, 然后加入0.5ml的粗酶液, 水浴保温3min后立即倒人比色管中, 在410nm波长处测定反应混合液的吸光值变化(△A), 每30s读数1次, 共记录3min。空白用

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 第2节一.教材版本及章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子与细胞(必修1)》(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第二部分。二.内容分析酶是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是多项生物化学反应的联系纽带。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这两个过程由许许多多的生物化学反应组成,这些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因此,本节内容即酶的三个特性是本章的基础。即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及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本节的“科学·技术·社会”,通过多个侧面,体现出酶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酶的特性;理解酶特性的实质和意义;②能力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酶的特性的实践,使学生体验设计对照实验的科学思想,促进质疑、求实、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养成,通过探讨、交流,促进探索、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四.教学重点酶的特性和实质及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方法。五.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设计,实践,主动探究酶的特性,分析实验结果,准确描述影响

酶活性的各种因素。六.多媒体及实验器材电脑、投影仪、视频展示仪、powerpoint课件;试管、滴管、试管架、火柴、卫生香、酒精灯、试管夹、小烧杯、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玻璃棒、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溶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3%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蒸馏水、热水、冰快、碘液、斐林试剂。各代表展示实验结果 教师提问,适当补充 学生归纳总结,反馈练习 结束 开始 新课导入 酶的特性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回忆推理 教师指导 各代表组介绍实验方案

酶的特性

第2课时 酶的特性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阐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 2.通过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基础感知】 一、酶的特性 1.酶的特性及验证实验 (1)酶的高效性 含义:酶的催化效率比 高很多,大约是 的107~1013倍。 意义:可以使生命活动更加高效地进行。 (2)酶的专一性 含义: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化学反应。如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 分解。脲酶除了催化 分解外,对其他化学反应不起作用。 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 的条件下进行的。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 遭到破坏,使酶永久 。低温只能使酶活性降低,不会使酶失活。 特别提醒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点 (1)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 (2)不为化学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本身不被消耗。 (3)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缩短达到平衡点的时间。 2.酶特性的验证实验 (1)酶高效性的实验分析 实验组:底物+ →底物分解速率(或产物形成的速率) 对照组:底物+ →底物分解速率(或产物形成的速率) (2)酶专一性的实验分析 ①? ???? 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检测 底物被分解对照组:另一底物+相同酶液――→检测底物没被分解 ②? ???? 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检测底物被分解对照组:相同底物+另一酶液――→检测底物没被分解

③实例:实验验证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①效率更高;率,不改变生成物的量 ①率比未加酶时明显加快,A 入酶同,说明酶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1.酶活性的含义:酶对化学反应的 。 2.探究酶活性的适宜条件 思路: ? ????底物+t 1(或pH 1)+酶液底物+t 2(或pH 2)+酶液 ? ? ? 底物+t n (或pH n )+酶液――→检测 底物分解速率或剩余量 实例: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酶的特性习题

上学期高一生物限时练习 命题人:做题人:满分:90分时间:45分钟201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人体和高等植物体内,pH由5上升到12的过程中,酶的催化速率将() A.先升后降 B.不断上升C?不断下降 D ?先降后升 2?进入冬眠的动物体,代谢极为缓慢,最根本的原因是() A、体内酶活性降低 B、气温低 C、进食少 D、消耗能量少 3 ?下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 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5.在唾液淀粉酶在催化淀粉水解的试验中,将唾液稀释果 一样,这表明酶具有() A.专一性B高效性 C多样性D稳定性 6?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将() A.继续催化淀粉水解 B.停止催化淀粉水解 C.自身被其他酶催化水解 D.受胃液保护不被水解 7.将乳清蛋白、淀粉、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调节PH=2, 保存于37E C曲线C D曲线D 10倍与用唾液原液的效4.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 Q—R。下图中实线表示在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进程。在t1 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进行过程的曲线是 P、Q、R的浓度)

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8.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沉淀就能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沉淀是氨基酸 9?向蔗糖滞液中注入适量的新鲜a 一淀粉酶溶液,放在60C下保温5 min,然后用斐林试剂检测发现() A.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B.混合溶液变成了紫色 C.混合溶液的颜色不变 D ?生成了橘红色的小颗粒 10.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除去细胞壁 () A蛋白酶B盐酸C纤维素酶D淀粉酶 11分别用0C和100C的温度处理某种酶后,酶都没有活性,但 () A经过0C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经过100C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C经过0C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能够恢复 D经过100 °C处理的酶被水解成氨基酸 12?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质的() A全部肽键B空间结构C氨基酸D双螺旋结构 13、将可溶性淀粉酶溶液与某液体混合后,再分别滴加适量的新鲜淀粉溶液,在适宜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再滴入碘液不变蓝,该液体是() A.蒸馏水 B.、盐酸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石灰水 14?根据下图依次指出每一图形最可能代表了什么因素对酶的作用的影响。曲线中纵坐标表示反应速度,横坐标表示影响因素。则a、b、c、d四曲线分别表示 ①酶浓度②底物的浓度③温度④pH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15.人在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 B.食物残渣不能排出 C?体温超过37C,消化酶的活性下降D.胃没有排空 16.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最后阶段,加碘液不变蓝的试管是() A. 37C温水中放置的试管 B.沸水中放置的试管 C.冰块中放置的试管 D. A、B、C三项均可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第2课时 酶的特性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练 新人教版必

2021-2022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1节第2课时酶的特性创新演练大 冲关课堂练新人教版必修1 1.(xx·海南高考)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解析: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酶活性与所处的环境改变有关;酶分子在催化反应的前后结构不变;酶结构改变可影响其活性或丧失活性。 答案:C 2.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常用两种方法:化学法,需用NaOH 7克/升~9克/升,在70~80 ℃条件下作用12小时,褪浆率仅为50%~60%;加酶法,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时只需5分钟,褪浆率达100%,这一事实说明( ) A.酶具有多样性B.酶具有高效性 C.酶具有专一性D.酶具有溶解性 解析:由题意可知,少量淀粉酶比NaOH褪浆所用时间短得多,褪浆率高得多,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B 3.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 min内使多个过氧化氢分子水解成水和氧,相当于Fe3+催化速度的109倍,但对糖的水解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分别具有( )[ A.高效性;稳定性B.高效性;专一性 C.多样性;稳定性D.高效性;多样性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分子过氧化氢酶在短时间内就能使多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水和O2,且催化速度相当于Fe+3的109倍,表明了酶具有高效性;但过氧化氢酶对糖的水解不起作用,说明了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答案:B 4.下面是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酶活性受pH影响,在最适pH时,酶活性最高,pH过低或过高,酶分子结构受到破坏,酶活性丧失,不可恢复;在最适pH范围内,酶活性随pH增大而增加,超过了最适pH,酶活性随pH增大而降低。 答案:A 5.将胃蛋白酶溶液的pH值由1.5调高至12的过程中,其催化活性表现为下图的(纵坐

脂肪酶特性与应用

饲料研究FEED RESEARCH NO .6,2011 5 脂肪酶特性与应用 陈倩婷广州博仕奥集团 饲料资源不足一直是我国养殖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耕地和水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很难提高。我国动物生产中饲料转化率低,猪、鸡和奶牛等的饲料转化率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0.3 %~0.6 %,使饲料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加严峻。饲料用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极大的缓解了饲料资源的不足,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有效应用使得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安全、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目前研究较多的饲用酶制剂有蛋白酶、甘露聚糖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及植酸酶等。脂肪酶也是一种重要的酶制剂,它能够水解脂肪(三脂酰甘油或三酰甘油)为一酰甘油、二酰甘油和游离脂肪酸,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产物脂肪酸为动物体生长和繁殖提供能量,部分中链脂肪酸能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改善肠道菌落环境,从而促进消化,起到类似抗生素的作用,脂肪酶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具有优良的立体选择性,不易产生副产物,避免因化学催化法而带来的有害物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食品、皮革、医药、饲料和洗涤剂等许多工业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1 脂肪酶的特性 1.1 脂肪酶的来源 脂肪酶按其来源主要分为3类:1)动物源性脂肪酶,如:猪和牛等胰脂肪酶提取物;2)植物源脂肪酶,如:蓖麻籽和油菜等;3)微生物源性脂肪酶。由于微生物种类多、繁殖快且易发生遗传变异,具有比动植物更广的作用pH、作用温度范围及底物专一性,且微生物来源的脂肪酶一般都是分泌性的胞外酶,所以,微生物脂肪酶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产微生物脂肪酶菌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真 菌包括,根霉、黑曲霉、镰孢霉、红曲霉、黄曲霉、毛霉、犁头霉、须霉、白地霉、核盘菌、青霉和木霉;其次是细菌,如:假单胞菌、枯草芽抱杆菌、大肠杆菌工程菌、无色杆菌、小球菌、发光杆菌、黏质赛氏杆菌、无色杆菌、非极端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另外还有解酯假丝酵母和放线菌。1.2 特性1.2.1 催化特性 脂肪酶不同活性的发挥依赖于反应体系的特点,在油水界面促进酯水解,而在有机相中可以酶促合成和酯交换。其催化特性在于:在油水界面上其催化活力最大,溶于水的酶作用于不溶于水的底物,对均匀分散的或水溶性底物不作用,反应在2个彼此分离的完全不同的相的界面上进行。Macrae 等研究表明:在油水界面上油脂量决定脂肪酶活性,增加乳化剂量,可提高油水界面饱和度,从而提高脂肪酶活性,增加油水界面面积,可承载更多脂肪酶分子,也可增加催化反应速率。而在水体系中,大多数脂肪酶活性很低或没有活性。 由于脂肪酶在非均相体系中表现出的高催化活性,且在酶催化反应中不需要辅酶,所以可利用非水相中的脂肪酶催化完成各种有机合成及油脂改性反应,如:酯化、酸解、醇解、转酯、羟基化、甲基化、环氧化、氨解、酰基化、开环反应和聚合等反应。 1.2.2 底物特异性 不同来源脂肪酶对底物不同碳链长度和饱和度脂肪酸表现出不同反应性,圆弧青霉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肪酶水解短链(低于C 8)脂肪酸所形成的三脂酰甘油,黑曲霉和根霉对中等长链(C 8~C 12)脂肪酸形成的三脂酰甘油有强烈特异性,猪葡萄球菌脂肪酶偏爱磷脂为底物,也可以水解脂肪酸链长短不一的各种油脂。解脂无色杆菌对饱和脂肪酸表现出 收稿日期:2011 - 05 - 09

优质课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酶的特性》教學設計 宗健康山東省福山第一中學 一、教材分析 “酶的特性”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生物教科書分子與細胞(必修1)》(人教版)第五單元第一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教材內容包括“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專一性”、“影響酶活性條件的探究與分析”三大內容。其中“酶具有高效性”的內容,在前一課的“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中學生已自我構建。有關“酶具有專一性”的內容,隱含著同一種酶對不同底物的作用和不同的酶對同一種底物的作用的內容,對于這一內容,只要引導學生對前一節所學實驗就底物和酶進行改變,通過親自實驗及分析,很容易突破。因此,“影響酶活性的條件”的探究實驗是本節課的重心所在,而這一內容所包含的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操作過程及實驗結果分析,既是前面所學的“酶的作用與本質”知識的延續和進一步理解,又是學生以后學習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素知識與技能的基礎,同時又是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研究素養非常好的內容,對學生學習與研究生命科學的興趣將產生較大的影響。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之前,學生學習了第1課時“酶的作用和本質”,結合初中學習的人體內消化酶知識,學生已具備了以下與本節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基礎,即對照實驗的設計與操作方法、 GAGGAGAGGAFFFFAFAF

自變量和無關變量的分析與控制方法。然而,對科學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進一步探究”還缺乏理論性的指導,有關影響酶條件的實驗方案設計,特別是細節問題:如底物的選擇、指示劑的運用等,對學生而言,要求較高,存在相當大的困難,為此采取學生討論和教師引導結合的教學設計思路來突破這一困難。 三、教學設計思路 酶的特性這一節的教學,是在對酶的作用和本質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對酶的催化作用做進一步的認識。由于本節課內容與生活貼近,實驗性強,所以本節課內容適宜進行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學習方式,其突出特點是強調學生“親歷”。通過鉆研教材,我挖掘了較多的探究內容,對于酶的專一性,課本是以呈現的方式給出,為了使學生從“聽和背”中解脫出來,我設計了專一性探究實驗。 我的設計思想就是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親身體驗“做科學”的機會,使學生通過探究形成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全盤接受他人的結論,真正從“聽和背”中解脫出來,實現“做中學”我的設計目的就是通過實驗探究,在探究中學習科學解決問題的方 GAGGAGAGGAFFFFAFAF

实验1 酶的特性

实验1 酶的特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H、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2、加深对酶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酶的特点之一对环境酸碱度敏感,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一般酶的最适pH值在4~8之间;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大多数植物酶的最适温度为50~60℃,有些酶的干燥制剂,虽加热到100℃其活性无明显变化,但在100℃的溶液中却很快的完全失活;低温能降低或抑制酶的活性,但不能使酶失活。 淀粉与各级糊精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在不同pH、温度以及激活剂、抑制剂存在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水解活力的高低可通过水解混合物遇碘呈现颜色的不同来判断。 三、器材及试剂 1、器材:恒温水浴锅、pH试纸等 2、试剂: 新配制的溶于0.3%NaCl的0.5%淀粉溶液; 0.2mol/L Na 2HPO 4 溶液、0.1mol/L柠檬酸溶液 KI-碘溶液:将碘化钾20克及碘10克溶于100ml蒸馏水中,使用前稀释10倍; 3、材料:唾液淀粉酶溶液:用矿泉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再含一口矿泉水,半分钟后流入量筒并稀释200倍(稀释倍数可调节),混匀备用。 四、实验步骤 1.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最适温度测定 温度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取试管5支,编号后按下表加入试剂: 摇匀,将2号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1号试管放入冰水中,3号管放入沸水浴。用KI-碘溶液检验各管内淀粉被水解的程度。记录水解时间。

2.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 (1)反应时间的确定 取一支试管加入2ml 0.5%淀粉液(0.3%氯化钠)和2滴KI-I溶液,加入1ml唾液淀粉酶,37℃保温,记录颜色褪去的时间。 然后按下表所列的次序操作: 摇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检测淀粉水解程度,并测定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按照第(1)步试管的保温时间保温后将各管迅速取出,并立即加入KI-碘溶液1滴。观察各管呈现的颜色,观察pH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并确定其最适pH。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pH值、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六、思考题 1. 什么是酶的最适温度?有何实践意义? 2. 什么是酶的最适pH?它是否是一个常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这种性质对于选择测定酶活力的条件有什么意义?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1节 第2课时酶的特性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节第2课时酶的特性 1.(海南高考)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 解析:选B 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酶的活性下降,而酶促反应的活化能是不会降低的。酶应保存在低温环境下。高温、强酸、强碱都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2.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常用两种方法:化学法,需用NaOH 7克/升~9克/升,在70 ℃~80 ℃条件下作用12小时,褪浆率仅为50%~60%;加酶法,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时只需5分钟,褪浆率达100%,这一事实说明( ) A.酶具有多样性B.酶具有高效性 C.酶具有专一性 D.酶具有溶解性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少量淀粉酶比NaOH褪浆所用时间短得多,褪浆率高得多,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3.下列关于酶催化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率,抑制酶的活性 B.高温激发酶的活性,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C.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率可以持续上升 D.增加酶的物质量,酶促反应的产物量随之增加 解析:选A 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率,从而抑制酶的活性;温度过高使酶失活,可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率还受酶浓度的影响。 4.下面是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A 酶活性受pH的影响,在最适pH时,酶活性最高,pH过低或过高,酶分子结构受到破坏,酶活性丧失,不可恢复;在最适pH范围内,酶活性随pH增大而增加,超过

2020-2021学年生物新教材人教必修1学案:第5章第1节第2课时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含解析

第2课时 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1.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2.实验: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生命观念——建立模型:通过建立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等数学模型,理解影响的规律和实质。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合理设计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规范实施实验,探究影响的规律。 1.酶的高效性 (1)含义: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意义:使细胞代谢快速进行。 2.酶的专一性 (1)含义: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锁钥模型: 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酶催化的底物,E和F表示催化后的产物,而C和D则表示不能被该酶催化的物质。 (3)意义:使细胞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如图1): ①ab段表示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b点时,酶活性最高,此点所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bc段表示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减弱。

②a点时酶活性较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 ③c点时酶活性丧失,其原因是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如图2): ①de段表示随pH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e点时,酶活性最高,此点所对应的pH为最适pH;ef段表示随pH升高,酶活性逐渐减弱。 ②d点和f点时酶活性丧失,其原因是过酸、过碱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高温、低温都使酶活性降低,二者的作用实质不同。() 3.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的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 4.如果以淀粉为底物,以淀粉酶为催化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则酶促反应的速率既可以用淀粉的分解速率表示,也可以用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表示。() 5.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实验材料不选择淀粉,原因是酸能促进淀粉水解。 () 6.探究酶的最适pH,需要在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 提示:1.√ 2.√ 3.×胃蛋白酶在pH为10时,空间结构已遭到破坏,因此降低pH不会使胃蛋白酶的活性再增强。 4.√ 5.√ 6.√ 酶的特性及相关实验的分析 1.酶的专一性实验设计 (1)实验原理 ①淀粉、蔗糖均为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学案:5.1.2 酶的特性 -

第2课时酶的特性 学习目标 1.阐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重点)。2.探究酶活性的因素(重难点)。3.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重难点)。 |基础知识| 一、酶的特性(连线) 答案①-b②-c③-a 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下列是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示意图,请写出其中某点或某段表示的含义。

图中P点表示最适温度,Q点表示最适pH,偏离P点或Q点,酶的活性降低。 |自查自纠| 1.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且受温度和pH的影响() 2.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而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这一现象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3.由于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没改变,所以酶具有高效性() 4.高温、低温、强碱、强酸都会使酶失活() 5.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需要设置多组实验,相邻两组实验具有一定的温差() 6.探究酶的最适pH,需要在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 答案 1.√ 2.√ 3.× 4.× 5.√ 6.√ |图解图说| ★无机催化剂和酶都有催化作用,但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锁钥学说”解释酶的专一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影响酶的活性,直至失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的特性

我觉得培训内容可以分科目学习,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因为学生群体不一样,学生的文化水平也不一样,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建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另外也可以放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给培训教师学习,案例可以分不同的科目,这样培训会更有针对性。 对于培训导学来说,我也觉得可以多几名导学老师,一个导学老师有时忙不过来,不能及时给学员回复,并且我建议导学老师也要分科目,因为不同科目的老师真的很难去辅导和提出更好的建议。 我觉得培训平台有些功能也不完善,比如我们在WORD文档下来的一些贴,有时复制到平台上,粘贴不了,这样又要重复输一次。 酶的特性 教学设计:黄小洁【版本信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内容。 【教学设计】 概念图展示设计过程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一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2.教学目标

①需构建的概念体系:能区别化学催化剂与生物催化剂;能说出酶的本质;能列出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能阐明酶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②需发展的思维技能: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寻求答案和评价同伴设计实验方案;借助目标分析法学习如何获取信息;借助三维分析和换位思考法学会交流。 3.学生学情分析 学科间知识迁移:在高一化学中学过有关催化剂的特点及作用,在化学实验中对其有感性认识。本学科的知识及能力方面:通过前面半学期的生物实验课及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培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一系列进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经过生物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细胞知识,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在我校正实施“思维发展型课堂”的教学改革,在学校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能得到很多的自主表达的机会,表达能力较好。并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学生还能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激发思维和整理知识。 存在的困难: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有涉及到酶的应用经历或现象,但不知其本质与酶有关,更不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构酶的特性知识体系,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难点: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策略

第29讲 酶的特性和相关图形分析

第29讲酶的特性和相关图形分析 本讲考纲要求: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1)归纳酶的特性 (2)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相关曲线 酶有以下特性: 1.高效性:催化效率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温和:在最适温度(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适合贮藏(酶要贮藏在最适PH条件下)。 2.酶特性相关图形分析 (1)酶的高效性 ①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注 意:如果与未加催化剂比较,只能得出酶有催化 作用,不能说明酶有高效性。) ②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能改 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2)酶的专一性 ①图像模型解读 解读: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酶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 物质,C、D表示不能被A催化的物质。 ②曲线模型解读 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和无酶条件下的 反应速率相同,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 催化作用。 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 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A对此反应有 催化作用。 两组对比,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 酶促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 单位体积中底物的量或产物的量来表 示。 酶活性可用酶促反应速率来表示。 温度、pH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 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 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酶活性还受某些激活剂或抑制剂的影 响,前者可提升酶活性,后者则降低 酶活性。

【例1】(2015·江苏卷)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B.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C.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温度越低澄清速度越快 D.洗衣时,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例2】(2016·全国课标卷Ⅱ,29)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 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本讲答案】1.B 2.(1)B (2)加快 (3)不变60 ℃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秦丽林 一、课前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与分析”三大内容。其中“酶具有高效性”的内容,在前一课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学生已自我构建。有关“酶具有专一性”的内容,隐含着同一种酶对不同底物的作用和不同的酶对同一种底物的作用的内容,对于这一内容,只要引导学生对前一节所学实验就底物和酶进行改变,通过亲自实验及分析,很容易突破。因此,“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而这一内容所包含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既是前面所学的“酶的作用与本质”知识的延续和进一步理解,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素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素养非常好的内容,对学生学习与研究生命科学的兴趣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具备了以下与本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②探究H2O2酶对H2O2分解的实验技能,即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然而,有关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此采取后述的教学设计思路来突破这一困难。 3.课时分配: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条件的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进行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活动。 情感目标:养成勇于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科学探究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构酶的特性知识体系,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难点: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酶的特性 教案(公开课)

酶的特性(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阐述细胞代谢的概念 2、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推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2)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时间 安排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2min 导入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酶的本质和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那么什么是酶? 生: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师:对,回答得很好,说明大家上课都很认真,课后也有复习。既然大家对酶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应用到“酶”? 生:加酶洗衣粉、洗涤剂等 师:对!酶可以运用在洗衣粉、洗涤剂,乳制品,酿酒,纺织等等方面上。也就是说,酶的种类多样,应用也多样。那既然它有这么广泛的运用,这肯定与它自身的特性是有联系的。 师:我们已经知道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也就是我们讲的有机催化剂,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酶的催化功能与无机催化剂有什么不同? 好,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酶的特性。 5min 酶具 高效性师:下面看一下ppt里的资料,能否通过资料1描述一下实验现象? 分析: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H2O2分解成O2 ,而产生的O2,不溶于溶液中,试管中出现的气泡就是氧气,氧气的多少就是评价催化剂反应的效率,还可以用卫生香在试管口检测,根据卫生香复燃的剧烈程度来评价催化剂反应的效率。 师:通过Fe3+、H2O2酶催化H2O2分解速率的比较和资料2,从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师:运动员事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