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合集下载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人粪尿的成分
人粪尿可以通过自然堆肥、厌氧发酵等方式进行处理,转化为肥料或沼气等资源。
人粪尿的处理方式
人粪尿的处理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人粪尿处理的意义
第5章: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05
CATALOGUE
视觉和听觉是人类通过外界环境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对于理解人体感知机制至关重要。
02
气体交换的过程
当空气进入肺泡时,氧气会从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会从血液进入肺泡。这个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浓度差实现的。
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呼吸健康。污染物和有害气体可以引起呼吸道炎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够进入肺部并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肺部炎症、心血管疾病等。
室内空气质量也与健康密切相关。不通风、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厨房油烟等都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暴露于污染环境的时间、佩戴口罩等措施可以帮助保护呼吸健康。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进行体检也是维护呼吸健康的重要手段。
PM2.5的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保护呼吸健康的措施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汇报人:
202X-01-05
目录
contents
第1章:人体的营养第2章:人体的呼吸第3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5章: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1章:人体的营养
01
CATALOGUE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名师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名师教案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精子和卵子,描述受精过程。

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在了解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后,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2.让学生以新的视角来感受母爱,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

二、教学重点:1.识别精子和卵子,描述受精过程。

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1.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场所。

2.胚胎发育的过程和场所。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启发法四、教学过程:(一)巩固提升:师:上节课学习了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先来检验一下上节课学习的成果吧。

学生活动:学生在图中指出男女生殖系统包括哪些主要结构。

师生共同总结: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其中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它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其中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它的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师:大家想知道精子和卵子长什么样子吗?请显微镜来帮忙吧。

(一)互动体验: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的卵巢切片、精巢切片和精虫涂片。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显微镜。

学生观察后讨论:你看到的永久装片中哪些是精子?哪些是卵子?精子和卵子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三)交流展示:小组代表在教师提供的精巢和卵巢图片中向大家指出精子和卵子。

并尝试描述精子和卵子的形态。

精子很小,呈蝌蚪状;卵子较大,呈圆球形。

教师出示精子和卵子的图片,并补充:男性的精子有一个椭圆形的头部和长长的尾,连头带尾仅0.06mm左右;女性的卵子直径约0.2mm,肉眼可见,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思考:精子和卵子的形态对受精有何意义?精子和卵子究竟怎样结合?(四)精讲点拨:1.观看视频《受精过程》,感受生命最初的艰难跋涉。

苏教版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

• 四、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如) 2、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3、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4、内分泌腺没有导管,他们的分泌物—激素,直 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 全身各处。
• 5、三种主要激素的作用以及缺乏症
6、肾上腺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 且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 7、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 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 调节的影响
•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中,左 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左二右 三)。 • 肺有节奏地吸气和呼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 (1)肺泡的特点:(1)肺泡数目多(2)肺泡 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3)肺泡壁和毛细血 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血流的管道—血管 1、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三种。 2、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毛细血管; 3、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4、三种血管间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 5、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作用是防止 血液倒流

• 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瓣 (3)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 • 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 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4)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其中,
•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 3、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 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4、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 (1)简单反射:生来就有,不受大脑控制的。 例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 反射 • (2)复杂反射:人出生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所 获得的。例如:行人听到身后喇叭响就会躲避。 • 5、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 例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八章:人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人的生殖与发育1.男性生殖系统包括、附睾、输精管和前列腺等器官。

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和分泌。

2.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和子宫。

卵巢是主要的性器官,能够产生和分泌卵子。

子宫是卵子发育的场所。

与卵巢和输卵管相连,输送卵细胞,也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人的产生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周期性。

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卵子,人的卵巢产生卵子的活动有明显的周期性。

4.受精作用指与结合的过程,在体内完成并开始细胞分裂。

5.受精卵沿着输卵管移动,进行形成胚胎,植入子宫。

这时的营养来自卵黄。

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候起到出生前叫做胎儿。

6.在子宫内,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氧都是通过从母体获得的,并排出等代谢废物,胎儿与胎盘相连的结构叫做胎盘。

7.妊娠到280天左右时,有独立存活能力的婴儿和胎盘从母体的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第二节: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1.人的发育从出生开始,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直到个体发育成熟。

2.成熟的标志是生殖能力的出现。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青春期是指从12岁至18岁的发育过渡阶段,这个时候身高和体重突然且迅速的增加。

4.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第一次月经和的出现。

5.青春期男女生殖器官均由未成熟型变成成熟型。

且男生出现阳痿现象,女生出现月经现象。

6.男女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刺激下产生的。

男性第二性征包括喉结突出、长出胡须、声调变低、声音变粗。

女性第二性征包括乳房增大、声调变高、声音变细。

7.青春期男生产生的和前列腺等分泌的液体一起形成了。

8.女生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叫做月经。

第三节:人体概述1.人体的主要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男女生殖系统。

2.细胞和基质组成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第七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四、教学准备1.对学生提出要求,在不知道其用途和用法之前不能动实验用具或用品,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生物实验的用具多是一些易损物品,材料也多为活体材料,所以要仔细认真,不要损坏和浪费实验用具及材料。

2.仔细检查实验器材。

在实验台上有固定的放置位置。

(把实验器材的品名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检查。

)3.准备示范镜。

五、教学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台显微镜;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它的作用(放大)。

引入课题: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无法看到微观世界的物体;你知道第一台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吗?生:各抒己见!师:荷兰眼镜商汉斯?詹森在1590年发明的。

谁第一次发现了细胞呢?讲授新课细胞的发现生: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师:他发现的其实只是一些已经死亡只留下细胞壁的细胞。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完整活细胞的是列文虎克。

他是荷兰的一位布商,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他亲自磨制透镜,制成了能放大300倍左右的光学显微镜。

用他自制的显微镜,他观察到了大量的活细胞。

随后,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要看到细胞,我们必须借助显微镜。

(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

(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

(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1.由于生殖系统结构的不同造成的两性差异称为第一性征2.男性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睾丸3.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4.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5.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6.精卵结合的部位是在输卵管7.胚胎与母体通过胎盘从母体中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8.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通过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9.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10.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11.人的发育经过婴儿期(0-1)、幼儿期(2-6)、童年期(7-11)、青春期(12-23)、成年期。

最关键的时期是青春期。

12.青春期的发育形态上的显著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加13.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14.青春期的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出现月经。

15.男的第二特征的发育是在雄性激素的刺激下完成的,如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

16.女的第二特征的发育是在雌性激素的刺激下完成的,如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声调较高等。

17.骨的成分有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蛋白质)使骨柔韧。

18.骨煅烧时会冒出黑烟,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物,敲打后骨会破碎,说明骨中含有脆硬的无机物。

用质量分数为10%盐酸浸泡骨时会放出气,溶解的是无机物,剩下的是有机物,取出骨后骨可以打结,说明骨中含柔韧的有机物。

19.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长骨两端的软骨层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长,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也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粗。

20.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前四个为有机物)21.提供能量的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22.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

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基本物质。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生命的命名和分类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生命的命名和分类

几种十字花科的植物 独行菜
荠菜 萝卜 白菜 芥菜
3.生物分类等级
(1)生物分类等级主要有七个. (2)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
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 之间的差异越小,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
例:猫的分类地位
葫芦藓
银杏、落叶松
裸子植物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海带、紫菜

让我们想一想
狼的学名是Canis latrans,狗的学名Canis familiaris, 猫的学名Felis catus,想一想,如何由学名判断三者的亲 缘关系?
1、检索表
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编制成的,利用 检索表,可以查出每种生物的名称,了解每种生物的 分类地位,并能找出不同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海豚
什么是学名呢?
18世纪瑞典人林奈创制的双名法 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名称,即学名 以拉丁文表示,由两部分组成
拉丁文对该生物的称呼 该

属名 种名
物 的

Homo
sapiens

玉米 Zea
mays

第一个字母大写
林奈发明物种的双名法 用拉丁化的文字为物种命名
学名
台湾猕猴 (俗名)
属名 +
(名词)
1能自由运动 2有脊椎 3陆生
找一找
4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_________( )
4身体表面无羽毛,胎生_________( )
3水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无脊椎
5有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学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学课件

1.通过对细胞的观察学习,认识动植物细胞的 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对“多利羊”的认识,理解细胞核在生 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叶绿体
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观察比较植物、动物细胞的异同
细胞结构的名称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干净的纱布把 载玻片和盖玻片 擦拭干净。
用滴管在载玻 片的中央滴一 滴生理盐水。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用生 理盐水,不用清水?
•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如果将口腔上皮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会吸水 胀大,发生变形甚至是破裂。为了保持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要滴 加生理盐水。
DNA
蛋白质 染色体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植物 动物 细胞 细胞
有无
作用 保护和支持细胞
有无
光合作用场所
有 无 含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有 有 含遗传物质,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有 有 有流动性,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有 有 保护,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1.植物细胞中,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作用的结




盖染
清水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合作探究
1.制作临时装片时,用碘液处理装片的目的 是? 染色可以使细胞的结构更清晰,便于观察。 2.制作临时装片时,如何避免气泡的产生? 在展铺材料时要铺平,盖盖玻片时,要轻缓平放。

苏教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8第8章 人的生殖与发育》教案 .doc

苏教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8第8章 人的生殖与发育》教案 .doc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1、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⑵主要生殖器官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2、受精过程⑴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叫做受精作用。

受精卵或精卵结合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

⑵场所:输卵管⑶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能有效阻止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但不会影响人的生殖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3、胚胎发育⑴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的场所——输卵管⑵人的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子宫(十月怀胎:280天左右)⑶胎盘的作用: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养料和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第二节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1、人的生长发育(起点:受精卵)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等。

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⑴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⑵青春期的性发育第二性征的发育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男性第二性征: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声调较高。

第三节人体概述1、实验: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①骨的煅烧——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硬脆的无机物结论:骨中含有无机物②骨的脱钙——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剩下的是柔软的能打结的有机物。

结论:骨中含有有机物无机物(钙盐)——使骨脆硬骨的成分有机物(蛋白质)——使骨柔韧骨的特性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2、人的各个系统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控下,成为一个复杂的、协调、统一的整体。

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第七大营养物质:纤维素蛋白质:细胞的重要组成主要成分糖类:主要供能物质既是人体组成物质脂肪:贮存能量,保持体温,防止机械损伤又是人体供能物质维生素:需求量小,但有重要作用水: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成人体内水60~70%)无机盐:对人体有重要作用2、缺乏症:Vc ——坏血病、牙龈出血V A——夜盲症V D——佝偻病V B1——脚气病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缺铁——贫血(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多吃含碘盐、紫菜、海带等)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肠腺、胃腺、胰腺⑴消化道口腔→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冠、牙颈、牙龈)龋齿的原因(吃甜食,不注意口腔卫生)咽→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食道胃→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形成粪便肛门→排出粪便⑵消化腺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胃腺→胃液(胃蛋白酶)肠腺→肠液液(含多种消化酶)胰腺→胰液(含多种消化酶)肝(最大)→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①细细咀嚼馒头有甜味,因为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第一单元生物体基本结构第一章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防止细胞变形。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分隔细胞。

3、细胞质:细胞的主要部分,承担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4、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代谢和生长。

二、细胞的分类1、原核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拟核,主要是一些细菌和蓝藻。

2、真核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包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原生动物细胞等。

三、细胞的生命活动1、新陈代谢:细胞内不断进行的化学反应,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生长和分裂:细胞通过生长和分裂进行增殖,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方式不同。

3、细胞分化:在发育过程中,细胞逐渐分化成不同的类型,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第二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一、动物细胞的特点1、细胞膜:表面光滑,具有流动性。

2、细胞质:具有较多的细胞器和溶酶体。

3、细胞核:较大,核膜较简单,只有一个核孔。

二、植物细胞的特点1、细胞壁:有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叶绿体: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液泡:含有细胞液,存储营养物质和水分。

4、质体:含有色素,可分为白色体和有色体。

5、细胞核:较小,有多个核孔,具有多个染色体。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一、有丝分裂1、分裂过程:间期DNA复制,前期出现染色体,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分离,末期重新形成两个子细胞。

2、分裂结果:产生两个与亲代相同的子细胞。

二、无丝分裂1、分裂过程:细胞核直接分裂,不出现染色体。

2、分裂结果:产生两个与亲代相同的子细胞。

三、减数分裂1、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出现两次分裂。

2、分裂结果:产生两个与亲代不同的子细胞。

第二章生物体的组成第一节动物体的组成一、消化系统1、口腔和咽:食物的进口。

2、食道: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在柳树的根尖细胞和叶肉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B.叶绿体、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2.与滇金丝猴上皮细胞相比,滇山茶叶肉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液泡B.线粒体C.叶绿体D.细胞质3.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叶绿体B.线粒体C.液泡D.细胞核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一场景中属于生物的是()A.小桥B.流水C.西风D.瘦马5.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如图所示属于生物的是()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克隆羊多莉长得像供核母羊,因细胞核内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A.DNA B.糖类C.无机盐D.蛋白质7.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DNA 8.如图表示染色体中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依次是基因、蛋白质、DNAB.生物性状的表现受丙控制C.乙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不同种生物细胞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9.染色体的特征是()A.能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B.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C.能被中性染料染成深色D.能被红性染料染成深色10.细胞的生活需要各种营养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①水②糖类③脂质④蛋白质⑤无机盐⑥氧⑦核酸A.①②③④B.①⑤⑥⑦C.②③④⑦D.③④⑤⑥11.细胞正常生活需要的有机物是:()①脂肪②水分③无机盐④糖类⑤核酸⑥氧气⑦蛋白质A.①②③⑥B.①④⑤⑦C.②③⑥⑦D.①④⑤⑥12.红苋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会变红,而在冷水中洗的过程中则不产生这种现象。

原因是()A.细胞质受热后产生红色B.受热后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C.叶绿素受热被破坏了D.煮过后,红色从细胞壁上褪了下来13.用冷水清洗菠菜,清水不会变色。

如果把菠菜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水会变成绿色。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研究七年级的生物知识就像开车登山一样,不进则退。

我们需要下定决心来研究生物知识。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仅供参考。

一、生物体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1665年,英国科学家XXX最早研制出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称为细胞。

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病毒既没有细胞结构,又比细胞小得多。

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人类感染的流感、SARS、艾滋病等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具有流动性,这有利于细胞之间和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因此,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③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存在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即DNA。

克隆羊最像提供细胞核的那只羊。

④植物细胞的结构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A、植物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可以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并维持细胞形态。

B、植物细胞质内有与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有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还有充满细胞液的液泡。

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细胞液。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因此,人们称线粒体为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三、细胞的生长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密切相关。

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了细胞体积。

如果你手上有10个细菌,细菌每隔20分钟繁殖一代,一昼夜细菌将繁殖72代,细菌总数将达到10 272个。

四、细胞的分化多细胞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

在分裂过程中,小部分细胞继续保持原来的形状,具有分裂能力;绝大多数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并通过生长形态结构的差异分别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

人体的神经调节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等的共同调节,特别是神经的调节。

依据本节内容特点,设计有游戏、自主学习、观察、讨论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思考、活动,来理解神经的结构、原理、功能等知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一)本节具体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脊髓和脑,反射和反射的类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以及睡眠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预备两节课完成,本节教学设计主要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情况,主要完成“脊髓和脑”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学会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图、神经元模式图、脊髓横切面图、脑的纵剖面图、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域图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养成科学用脑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学生在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三章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节中学到“人体的神经组织由许多神经细胞组成,具有接收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等功能。

例如脑和脊髓的主要结构是神经组织”。

学生虽然对脑和脊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却对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等知之甚少。

尤其是对构成脑和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的区别,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和神经等名词概念,更是一头雾水,难以弄清。

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脑和脊髓的模型等;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游戏:看谁反应快(1)先出示游戏规则:同桌完成比赛游戏。

以身体各种动作为基础,当老师说出某一动作时,身体必须做出相反动作。

如“坐”--“站”,“左”--“右”,“上”--“下”等。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总结5篇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总结5篇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总结5篇每一天的时间都非常珍贵,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总结了,以便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总结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总结1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的七年级学生仅有83名,而且差生太多,生物又是新开课程,小学没基础,再加上教学改革,学生不适应,所以,学起来很吃力,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

所以要想提高成绩很不容易。

因此,必须很辛苦地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七年级教材与上一届学生的教材基本一致,教材仍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包括3个单元共7章的内容,第一单元是“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二单元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单元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了解到生物体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当关心生物,关注生物学;明确了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且生物体都有很多生命现象;通过学习学生还了解到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类生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材中还设计了5个探究和10实验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

三、教学措施1、开学初的几节生物课,我先对学生进行生物课改培训,讲明我校的课改新教法,让学生了解我校,重新认识我校,从而,安心地在我校学习。

2、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讲解学习生物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生物,对生物感兴趣,从而很好地学习生物。

3、针对学情,进行因材施教,分类管理,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

4、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计划和方法,认真备学案,精心讲解,渗透课改新理念。

5、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各方面都差,而教材内容多,特别是实验和探究这样的动手动脑的活动多,势必就耽误很多时间,因此,必须强调纪律,抓紧抓好课堂时间。

6、针对实验活动,能做的一定做,不能做的也一定认真讲,争取达到实验效果。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组成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组成

第2节人体的组成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热点之一。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叫细胞分化B.植物的分生组织可以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C.生物体的长大,不仅依靠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还与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D.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2.人体的血液属于下列哪项组织()A.结缔组织B.营养组织C.输导组织D.神经组织3.人的新生命开始于()A.受精卵B.胎儿形成C.婴儿出生D.卵细胞4.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的结构是()A.人组织B.器官C.系统D.生物体5.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这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不断产生新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一过程称为()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的衰老6.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的变化()A.细胞的形态B.细胞的数量C.细胞的功能D.细胞的结构7.骨髓移植用于白血病的治疗是因为骨髓中有人类造血干细胞,人类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你推测人类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主要是()A.形成器官B.细胞分化C.细胞分裂D.细胞繁殖8.组织的形成是()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C.细胞分化的结果D.细胞增生形成的9.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不慎被划破,会流血,会感觉到疼,说明皮肤含有哪几种组织()A.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D.保护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10.修剪指甲的时候我们不会感到疼痛,是因为指甲中没有()A.上皮组织B.分生组织C.输导组织D.神经组织11.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形态相似、结构与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组织,以下属于人体组织的是()A.保护组织B.上皮组织C.营养组织D.输导组织12.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皮肤就失去了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13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13

白唇鹿科别鹿科,是中国特产动物。顾名思义,其特征是唇部白色。的确,就凭这一
丹顶鹤
鳄鱼
蜥蜴

回首人类走过的历程,我们看到,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在不断地 遭到破坏。人类在尽情享受自己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在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耕地贫瘠化、土地荒漠 化、气候反常、江河干枯、洪灾频发。我们身边的野生动植物加速消亡。古化石告诉我们,远古时代200万年 才有一种鸟类灭绝,60万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在十年前,4天就有一种脊椎动物灭绝,到今天,已恶化到每4 小时就有一种脊椎动物灭绝,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速。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的共同家园中,有5205种野生动 物濒临灭绝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70多种。 据统计,近2000年来,地球上已有106种哺乳类动物和127种鸟类灭绝;濒临灭绝的哺乳类动 物有406种, 鸟类有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它低等动物更不计其数。我国的 大熊猫,西伯利亚虎,亚洲黑 熊。印尼马鲁克白鹦、亚洲猩猩、非洲黑犀牛、北美石龟,北 美玳瑁等均濒临灭绝。从1950年到1992年,非洲 的象牙海岸大象从10万头锐减到1500头。如 果偷猎活动不加禁止,到下世纪初,非洲大象将灭绝。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额每年达50亿-9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犯毒活动的 第二大经济犯 罪活动。海洋生物的生存也面临严重威胁,每年有数百万头海豚、海龟丧生。 据国际捕鲸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说, 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蓝鲸,目前仅存400余只,濒临灭 绝。由于采用漂网捕鱼,许多鱼类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随着森林的滥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许多野生珍稀生物惨遭浩劫。如位于地球赤道一带的热带雨林,是天然的 动植物园,是地球 的生物宝库,又是“地球的肺”,但是,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20公倾的速率减 少,照此下去,不出100年,全球的热带雨林将荡然无存,大量珍稀生物也将随热雨林的消 失而灭绝。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小时有两个物种灭绝,照此下去,本世纪末,现有物 种1/5将会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遭受 到严峻的挑战。 许多动物种类已濒临灭绝,仅是面临危险的脊椎动物数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威胁的性质是各种各样的:欧 洲的猛禽正遭到采集鸟蛋者的威胁,而老虎则面临着其出没的密林被砍伐掉的危险。 传统的森林砍伐还不特别危险,而贫困和绝望却会导致不顾一切后果将其滥伐殆尽。经过几次好收获之后, 土地将会变得贫瘠,只能生长一些灌木丛。 如今这种破坏过程发展得如此迅猛,以致热带雨林正面临着在几十年内完全消失的危险。当森林死亡的时 候,死亡的不仅仅是树木,而是一个生态系统。失去绿色的土地,无疑会面临接踵而至的生态灾难和许多物种 因而灭绝。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2021/1/22
脑 脊椎
神经
功能
调节作用
2021/1/22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肾上腺 胰岛
睾丸
卵巢
调节作用
2021/1/22
前列腺 卵巢
输精管
输卵管 子宫
睾丸 阴道
• 运动系统 —— 运动、支持、保护 • 消化系统 —— 消化、吸收 • 呼吸系统 —— 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循环系统 —— 运进氧气、养料,运出二氧化 碳等代谢废物 • 泌尿系统 —— 形成和排除尿液(排除尿素、无机盐等代谢废物
阴道中去
2021/1/22
小游戏
精子成熟后排出的路线
大家一起 做游戏!
每小组将写有男性生殖器官名称 的小纸片按照精子排出的路线贴在相 应的方框内。
2021/1/22
精子成熟后排出的路线
2021/1/22
睾丸
附睾
输精管
尿道
活动二
指 导 1.观察P4/图8-2,熟悉构成女性生殖系统的
器官及位置。独立完成 2.分别说出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小组讨论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2021/1/22
资料: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 决定人的性格、素质和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青春期 是一个人发展智力的“黄金时代”,人的一生能够有 所发明,有所创造,往往是在青春期打下的基础。
2021/1/22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认识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关注青春期的心 理卫生。 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
2021/1/22
指导:
• 1 骨的煅烧
• 2 骨的脱钙
2021/1/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____(功能是________,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将____________)。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分泌________。

)________(功能输送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的场所)2.精子和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________,这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

胎儿通过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________和____;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____,也是通过____经母体排出的。

大约经过____周(____天)分娩。

母体内人发育的过程:受精卵→____→胎儿→____。

3.婴儿期____,幼儿期____,童年期____,青春期____,青年期____,中年期____,老年期____。

4.青春期身体变化: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也明显增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迅速发育。

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5.人体的八大系统是______系统、____系统、____系统、____系统、____系统、____系统、____系统和____系统。

6.骨的成分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无机物主要是________,使骨____;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使骨____。

骨的特性包括____和____两方面。

运动系统由____和____组成。

7.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__。

其中,主要供能物质是____;构成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的是蛋白质;能够________的脂肪;需要量很少,但能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的是______。

缺乏维生素C会患______,缺乏维生素D会患______。

8.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消化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部分,其中,最膨大的部分是____,最长的部分是____,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是____,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口腔中的____。

消化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消化腺分泌的液体叫________,消化液中一般含有能________的________,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由肝分泌的____。

9.食物的消化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前者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后者是指食物在消化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分别是____、胃、小肠,最终消化部位都是_____,它们的最终消化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肠之所以是主要的消化场所,原因有二:(1)小肠最_____,食物__________最长,有利于充分__________;(2)小肠中含有多种_____,能消化多种__________。

11.小肠之所以是主要的吸收场所,原因有二:(1)小肠最长,而且小肠内表面有_____和_____,因此小肠的__________非常大;(2)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且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都只由_______________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12.人的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数量最多的、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含有红色_______________、成熟后没有__________的是红细胞;体积最大的、数量最少、有__________的是白细胞;体积最小,没有__________的是血小板。

13.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红细胞—__________,白细胞—__________,血小板——_______________,血浆——__________,运输_____和_____等14.贫血是指血液中__________过少,或者红细胞中_______________过少。

因此,__________或_____都能导致贫血。

15.血清与血浆相比不含_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输血_______________为原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少量输入异型血,_____可以输给A型、B型和AB型,_____可以接受其他各种血型。

16.比较三种血管的管壁特点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分布:①动脉一般较_____,富有_____,血流速度_____,大多_____。

②静脉一般_____,弹性_____,血流速度_____,分布_____。

③毛细血管_____,只有__________构成,__________。

例外: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两端都连_____,血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7.心脏的结构①左心室→_______,②左心房→______,③右心室→_______,④右心房→__________。

体循环: 左心室→__________→全身毛细血管网→__________→__________。

肺循环:右心室→___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网→__________→__________。

18.动脉血:富含_____,呈__________。

动脉血:含__________,呈__________。

,动脉:把血液从_______________送入_______________。

静脉:把血液从_______________送入_______________。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到的次数。

血压()收缩压__________,舒张压_____ 。

19.呼吸系统由________和____组成。

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20.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与呼吸运动有关的肌肉有________和____。

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______;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______。

21.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它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________,并非肺容纳气体的最大量(肺总容纳量)。

2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气体的扩散方向:氧气____、二氧化碳____。

2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热价分别为17。

15kJ/g、38。

91kJ/g、17。

15kJ/g。

体温是________的温度,测量的部位一般是____、____和____。

三处测得的平均温度分别为36。

8℃、37。

2℃、37。

5℃。

24.维持正常体温的意义:是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

发热的原因:身体抵抗疾病的____________。

发热的利:身体的____________。

发热的弊:体温到____人有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器官组成。

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其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

每个这样的单位主要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25.尿的形成包括肾的________和肾的________两个过程。

其中完成滤过作用的结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它们都只由________组成。

完成重吸收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

26.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腔内,形成________。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剩余部分便是____。

尿液形成后,从肾小管流入集合管并汇集到肾盂里,再经输尿管进入____,最后通过____排出体外。

27.人体内废物排出的方式有排泄和排遗。

排泄是指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代谢终产物,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____、____和____。

肾以尿的形式排出____、____和____;肺以气体的形式排出________和少量的____;皮肤中的汗腺以____的形式排出水、________和少量的________。

而排遗则是将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排出体外的过程。

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是________和____。

28.人体排出的尿液和粪便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

农村里人粪尿通常采用____和________的方法来处理。

沼气发酵产生三种物质:一是____,以____为主,是一种________;二是____,是____;三是____,是优良的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