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中医外科学 名解

合集下载

中医外科学名词解释

中医外科学名词解释

中医外科学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中医外科学名词!你知道啥是疮疡不?简单来说,就好比咱身上长了个红疙瘩,还可能化脓啥的,这就是疮疡啦!
比如说,你哪天不小心胳膊上划了个口子,感染了,慢慢肿起来了,
这就是疮疡的一种呀!你说神奇不神奇?
还有哦,疽!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

它就像个顽固的家伙,藏在身
体里,长时间不消散,还可能烂得更厉害呢!就像那讨厌的蛀牙,一
直不好好处理,就会越来越严重。

那痈呢?这可有点像一群捣蛋鬼聚在一起搞事情!一大片红肿热痛,看着就吓人。

想象一下,一群小虫子在你身上捣乱,让你又痒又痛,
这就是痈的感觉呀!
咱再说说痔,哎呀呀,这可是很多人都有的烦恼呢!就像家里时不
时会出现的小麻烦一样,它时不时就来折腾你一下。

你想想,上厕所
的时候不舒服,多烦人呐!
中医外科学名词可多了去了,什么丹毒啦、瘤啦,每个都有它独特
的特点和表现。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名词,它们背后都藏着中医对各
种病症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治疗方法呢!这些名词就像是中医外科学这
个大宝藏里的一颗颗珍珠,等着我们去发掘、去了解。

中医外科学真
的是博大精深啊,它的这些名词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咱得好好去研
究研究,说不定能发现好多对我们身体有益的东西呢!。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总论1、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 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

2、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殷商时期甲骨文最早外科病名记载。

3、专科形成: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4、春秋时期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提高(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2)《黄帝内经》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膏梁之变,足生大疔.”“诸痛疡疮,皆属于心.”5、汉代中医外科有了较大发展(1)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的贡献较大。

(2)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

(3)我国有记载的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瘈疭方》(三)发展:(两晋——金元时期)(1)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首创水银膏治疗皮肤病(2)《肘后备急方》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7、唐代:《千金方》: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的记载,脏器疗法: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被后世医家证实了其科学性及有效性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进入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

汪机《外科理例》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陈司成《霉疮秘录》,我国第一部梅毒专著8、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①“正宗派”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②“全生派”清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③“心得派”以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第二章1、命名原则一般是根据1发病部位:如子痈,乳痈,对口疽等2形态:蛇头疔,鹅掌风等3疾病特征:烂疔,流注,湿疮等基本术语:2、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3、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一切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发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4、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中医外科学要点

中医外科学要点

中医外科学要点一、名解:1、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2、疮疡:广义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

3、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5、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

6、痈:痈者,壅也。

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化脓性疾病。

外痈,指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

内痈,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7、疽:疽者,阻也。

指气血呗毒邪阻滞而发生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发生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

8、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9、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10、消法: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11、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12、补法: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

13、外治法: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14、箍围药: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的糊剂,具有箍集围散、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促其消散,若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和溃破,即使肿疡破溃,余肿未消也可用其消肿,截其余毒。

15、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谓之掺药。

16、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17、红丝疔: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西医称急性淋巴管炎。

中医外科学常考的名词解释

中医外科学常考的名词解释

中医外科学常考的名词解释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和探讨中医在外科领域中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下面将对中医外科学中常考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一、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切口在手术后感染了细菌,引起切口局部发炎、流脓和出现其他感染相关症状的现象。

中医外科学常用草药、中药疗法来改善和控制切口感染,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等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的草药。

二、瘘管:瘘管是指由外部环境至体表的管道,通常是由于手术或其他原因产生的组织间的异常通道。

在中医外科学中,治疗瘘管常使用逍遥丸等药物来调理气血,促进肌肉和组织的修复。

三、局麻和全身麻醉:局麻是指通过给药或注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使局部组织、神经失去感觉,以实施手术或治疗的一种方法。

而全身麻醉是指通过药物作用于整个机体,使机体处于完全无痛或昏迷状态,用于大手术的麻醉方式。

在中医外科学中,可以结合中医草药和麻醉药物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四、溃疡创面愈合:溃疡创面愈合是指治疗溃疡和创面时,创面上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逐渐形成新的组织,最终形成愈合的过程。

中医外科学中常使用中药来增加创面的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细胞的增殖,促进创面的愈合。

五、术后恢复:术后恢复是指手术后患者在科学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和康复措施,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并达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中医外科学中,常用中药来调理患者的气血、脏腑功能,帮助患者更快恢复。

六、创伤骨折:创伤骨折是指由外伤导致的骨折,属于中医外科学的常见病之一。

中医外科学常采用针灸、推拿、外敷以及内服草药等方法来治疗创伤骨折,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骨折的愈合。

七、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是指手术后出现的非预期的病理变化和症状。

中医外科学常运用中药调理,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

总结:中医外科学中的名词解释涵盖了手术切口感染、瘘管、麻醉方式、溃疡创面愈合、术后恢复、创伤骨折和手术后并发症等内容。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名解1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

疮者创也,疡者伤也。

一般“伤”在皮肤,出现感染后,伤口比较浅,感染也就比较薄,故称为“疡”。

“创”在肌肉深处,感染以后脓血郁积较深,同时伴有红肿热痛,故称为“疮”。

2 肿疡: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3瘘管体表与脏腑之间形成的病理性管道,具有内口与外口4窦道体表与深部组织之间的病理性盲管,只有外口无内口5结核症状名,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由不同原因形成的小的圆形的肿块。

但不是结核杆菌所致的结核性疾病6善就是好的现象,恶就是坏的现象,顺就是正常的现象,逆就是反常的现象7顺证:外科疾病在其正常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

8 逆证:外科疾病在其正常发展过程中,凡不按顺序出现不良的症状者。

9痈:发生在皮肉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有外痈和内痈之分,内痈在脏腑,外痈在体表。

外痈相当于西医的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等,不同于西医的痈。

10发:痈之大者,说明其病变范围较痈大,病情较痈重。

相当于西医的疖痈并发蜂窝组织炎,急性蜂窝组织炎。

11丹毒: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脂染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其特点是:其病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突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红肿胀,迅速扩大,发无定处,数日内可逐渐痊愈。

12流注:发生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

相当于西医的脓血症,肌肉深部脓肿和髂窝脓肿13瘰疬: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结块累累如串珠状故名之。

相当于西医颈部淋巴结核。

小者称瘰,大者称疬。

14流痰:发生于骨与关节的慢性化脓性疾病;由于发展至中期,在病变附近或远处发现寒性脓肿,脓液稀薄如痰,所以称之。

相当于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

15褥疮:多见于半身不遂,下肢瘫痪,久病卧床患者。

因躯体的压迫和摩擦引起的疮疡,好发于骶尾,髋部,足跟部,背脊部。

亦称为席疮16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泛指:泛指切脉时指下有脉的跳动感。

2.疮疡辩脓扪诊法之一。

➢疮疡:疮疡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性疾病。

➢火陷:指津液不足,火毒炽盛,复因挤压疮口,或治疗不当或失时,以致正不胜邪,毒邪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而成的危急重症。

➢丘疹:丘疹是黏膜或皮肤的实体性突起,小如针头,大如黄豆。

基底为圆形或椭圆形,顶端可呈➢尖、圆、扁等形状。

颜色呈红色或灰白色。

➢走黄: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

➢癣:传染性皮肤病。

由霉菌感染引起。

侵入皮肤、毛发和指(趾)甲。

患处常发痒。

分白癣、黄癣等。

➢有头疽:有头疽是指发生在肌、肤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风团:为暂时性局限性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

➢➢(二)问答题阴证阳证1.发病缓急:急性发作的病属阳;慢性发作的病属阴。

2.病位深浅:病发于皮肉的属阳;发于筋骨的属阴。

3.皮肤颜色:红活掀赤的属阳;紫暗或皮色不变的属阴。

4.皮肤温度:灼热的属阳;不热或微热的属阴5.肿形高度:高起的属阳;平坦下陷的属阴。

6.肿胀范围:根脚收束的属阳;根脚散漫的属阴。

7.肿块硬度:软硬适度,溃后渐消的属阳;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的属阴。

8.疼痛感觉:疼痛剧烈属阳;不痛、隐痛、酸痛或抽痛属阴。

9.脓液稀稠:溃后稠厚属阳;稀薄或纯血水属阴。

10.病程长短:阳证的病程较短;阴证的病程较长。

11.全身症状:阳证初起常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症状逐渐消失;阴证初起一般无明显症状。

酿脓期常有骨蒸潮热、颧红,或面色光白、神疲、自汗、盗汗等症状,溃脓后更甚。

12.预后顺逆阳证易消,易溃,易敛,预后良好),证难消,难溃,难敛,预后(不良)有头疽的症状:初期红肿结块,上有粟粒样脓头,肿块渐向四周扩大,脓头增多,色红灼热,高肿疼痛。

伴发热恶寒、头痛纳差。

溃脓期肿块进一步增大,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肿块范围常超过10cm,甚至大于30cm。

中医外科名解

中医外科名解

疡: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疮疡:广义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的总称,狭义是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破溃的肿块。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爆翻于疮口外的腐肉。

应指:患处已化脓,用手指按压有波动感。

护场: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有护场说明正气足,疾病易愈;反之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痔: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者。

结核: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肿块。

岩:病变部位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央凹陷较深,状如岩穴。

与癌同。

毒:凡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五善:善即好的征象,在疾病中表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良好。

五善包括心肝脾肺肾善。

七恶:恶即坏的征象,在疾病中表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

七恶包括心肝脾肺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

顺证: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的应有的症状者。

逆证: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

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粉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

箍围药:又称敷贴,是药物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

挂线法:是采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线等来挂断瘘管或瘘道的治疗方法。

砭镰法:用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患处的皮肤或粘膜上浅刺,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的治疗方法。

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

临床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虽小,但跟脚坚硬,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连三五霉枚,溃破脓出而不易愈合,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串穴之状。

疔: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特点:疮形虽小,但跟较坚硬,病情变化迅速,易于造成毒邪走散。

中医外科学名解

中医外科学名解

中医外科学名解中医外科学,又称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和应用中医理论和技术来诊治外科疾病。

在中医外科学中,医生通过中医诊断方法来判断病情,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中医外科学在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大众健康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概述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外科疾病是指人体结构改变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如创伤、骨折、肿瘤等。

中医外科学与现代医学外科学相辅相成,共同为了人类的健康而努力。

二、疾病分类中医外科学涵盖的疾病范围广泛,可以根据疾病的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伤类疾病:指由外界物体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如外伤、烧伤、冲伤等。

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方法,应用中药、针灸等手段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患者的功能。

2. 骨科疾病:指骨折、关节脱位、骨质疏松等疾病。

中医外科学主张“循经治骨”,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关节的功能恢复。

3. 肿瘤类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中医外科学通过使用中药、针灸等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并帮助恶性肿瘤患者提高免疫力,降低放化疗的副作用。

4. 溃疡类疾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中医外科学认为溃疡主要与脾胃虚弱、阴阳失衡等有关,可通过调理脾胃、平衡阴阳来治疗溃疡。

三、治疗原则中医外科学治疗疾病时,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辨证论治:中医重视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诊等综合信息,进行辨证施治,即根据病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 调理阴阳:中医外科学强调维持阴阳平衡,通过调理患者的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促进自我康复。

3. 运用中医技术:中医外科学包括多种治疗手段,如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等,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四、中医外科学的优势相比于现代医学外科学,中医外科学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1. 综合治疗:中医外科学注重综合治疗,不仅仅关注病灶本身,更着重调整整个身体的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中医外科学参考

中医外科学参考

一、名解1、【应指】:确认成脓时,用两手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另一手指端既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应指。

经反复多次及左右相互交替试验,若应指明显者为有脓。

2、【风热疮】:是一种斑疹色红如玫瑰、脱屑如糠秕的急性自限性皮肤病。

亦称风痒,西医为玫瑰糠疹。

特点为初发时多在躯干部先出现玫瑰红色母斑,上有糠秕样鳞屑,继则分批出现较多形态相仿而较小的子斑。

3、【脱肛】:指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

其特点是以直肠粘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

西医为直肠脱垂。

4、【锁肛痔】:发生在肛管的恶性肿瘤,病至后期,肿瘤阻塞,肛门狭窄,排便困难,犹如锁住肛门一样,故称为锁肛痔。

西医为肛管直肠癌。

5、【脱疽】:指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

其特点是好发于下肢末端,伴间歇性跛行,多见于壮丁老人糖尿病人。

二、简答【肛痈】: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肛门直肠脓肿)。

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高热,破溃后多形成肛漏。

临表:1、肛门皮下脓肿2、坐骨直肠间隙脓肿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直肠后间隙脓肿。

5-7天成脓,若逾月脓稀—结核脓肿2、【原/继发性皮损】:是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有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脓疮等。

【继~~】:是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疤痕、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

3、【白庀】:在红斑上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样出血点。

病程长,反复发作,不宜根治。

进行期(疹↑洞形反应+)、静止期(稳定,鳞屑↓)和退行期(中心消退)。

4、【脱疽证治】:1、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桃红四物+炮山甲、地龙、乳没。

热毒伤阴证——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顾步汤+-(芪牛归地丁参石斛草蒲银菊)三、论述1、【外用药原则】:1、要根据病情阶段用药(渗—洗敷,慢性软膏)2、注意控制感染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面阴慎刺激药)4、用药宜先低后浓(平和顽刺)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停)6、外用软膏二次用药时,需先用棉花醮上植物油或石蜡油谐去上次所涂软膏,切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热水擦洗。

中医外科名解全

中医外科名解全

1.疡:又称外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2.疮疡:广义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指发生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破溃的肿块。

4.溃疡:指体表外科疾病破溃的疮面。

5.痈:痈者,雍也。

指气血被邪毒雍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发生于体表皮肉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易消易溃易敛)6.疽:疽者,阻也。

指气血被邪毒雍聚而发生在皮肉筋骨间的化脓性疾病。

7.痔:痔有峙突之意,凡是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称之为痔。

8.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尤如滴漏。

9.岩:病变部位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故称之为岩。

10.毒:凡是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对集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统称为毒。

11.顺证:顺,指正常的征象,但是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

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的相应的症状,称为顺证。

12.应指:用两手食指的指腹轻放在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一手稍用力按一下,另一只手指既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应指。

13.箍围药:古称敷贴。

是药粉与液体混合而成的糊剂,具有箍围聚集,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促其消散。

14.挂线法:是采用普通丝线,或药用丝线,或纸裹丝线或橡皮筋线等挂断瘘管或瘘道的治疗方法。

15.结扎法:又称缠扎法,是将线缠扎与病变部位和正常组织的分界处,通过结扎,促使病变部位经络组织,气血不通,远端结扎的病变组织失去营养而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16.垫棉法:是用棉花和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疗法。

17.疖:是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疖,头皮穿凿性脓肿)18.蝼蛄疖:患疖后若处理不当,疮口过小引起脓毒潴留,或搔抓染毒,或脓毒旁流,在头顶皮肉较薄弱处蔓延,窜空而形成蝼蛄疖。

19.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中医外科学2中医外科范围、疾病命名及名词术语解释

中医外科学2中医外科范围、疾病命名及名词术语解释
本节完
❖ 疮:疮者,创也。广义的疮是一切外科疾病 的统称。狭义的疮指皮肤体表有形可见的各 种损害性疾病的统称。 如有丘疹的粟疮、疥 疮;有脓包的黄水疮;有红斑的猫眼疮;有 糜烂的水渍疮等。
❖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外科医生被称为疡医。
❖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 狭义是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 瘤:瘤者,留滞不去之义。凡瘀血、痰滞、浊 气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聚而成形所结成的块 状物。相当于西医的体表良性肿瘤。其特征是 随处可生,发于皮肉筋骨之间,多数不痛不痒, 推之移动,生长缓慢。一般分为气瘤(神经纤 维瘤)、筋瘤(静脉曲张)、血瘤(海绵状血 管瘤)、肉瘤(脂肪瘤)、骨瘤(骨瘤、骨肉 瘤)、脂瘤(皮脂腺囊肿)。
❖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 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 疮顶:指肿疡之顶部。视其高耸或平塌颜 色的改变程度等分析其属性为阴证或阳证。
❖ 疮面:指肿疡破溃后所形成的溃疡面。根 据疾病的性质不同,疮面的形态及颜色各 不相同。
❖ 疮腔:指外科疾病肿疡溃破后,病灶局部 皮肤以下至疮底之间的空间。
如疮疡、肛肠、皮肤、男性前阴、乳房、 外周血管疾病、瘿、瘤、岩、口、眼、耳、 鼻、咽喉等部位的疾病及跌仆闪挫、金刃损 伤、水火烫伤、虫兽咬伤等等。
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确切地对 中医外科学范围进行界定有一定难度。结合 近几十年的临床实际和学科发展,现代中医 外科学的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所更新和 变化,其范围除了疮疡、乳房、瘿、瘤、岩、 皮肤、肛肠、男性前阴、周围血管及其他外 伤性疾病外,还应包括内痈、急腹症、疝、 泌尿生殖和性传播疾病等。
❖ 沿肛痔:沿肛门外皮肤上出现的扁平样隆起,呈乳 白色或灰白色,渗出臭秽黏液,时有瘙痒或刺痛, 严重者可延及外阴、龟头。相当于西医学的尖锐湿 疣或梅毒感染等。

中医外科学复习(1)

中医外科学复习(1)

I、总论一、发展史1.《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2.《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3.南北朝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首创水银膏治疗皮肤病。

4.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1)正宗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①列证最详,论治最精;②重视脾胃;③重视外治法和外科手术。

(2)全生派:清·王维德——《外科全生集》①倡外科阴阳辩证,阴疽用“阳和通腠,温补气血”;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③创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等。

(3)心得派: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①三焦辩证运用于外科疮疡:上部因风温风热;中部因气郁火郁;下部因湿火湿热。

②外疡实从内出论。

③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治疗疔疮走黄。

二、基本术语1.疮疡:广义:是一切体表外科疾病的总称;狭义:是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2.肿疡:指发生于体表未溃破的肿块。

3.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创面。

4.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化脓性疾病。

分外痈、内痈两大类。

5.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生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分有头疽和无头疽。

6.毒: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7.试述“五善七恶”。

(1)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表示预后较好。

①心善:精神爽快,言语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

②肝善: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

③脾善:唇色滋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调。

④肺善:声音响亮,不喘不咳,呼吸均匀,皮肤润泽。

⑤肾善:并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

(2)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表示预后较差。

①心恶:神志昏糊,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

②肝恶: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

③脾恶: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

④肺恶:皮肤枯槁,痰多音暗,呼吸喘急,鼻翼煽动。

⑤肾恶: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

⑥脏腑败坏: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学》名词解释1.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总称。

疡科及外科。

2.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生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5.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而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6.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一般分为内痈和外痈两大类。

7.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邪毒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常见分有头疽和无头疽两大类。

8.盘根: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界清楚。

9.跟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

10.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11.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

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12.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13.痔: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古代称为痔。

14.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

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的病理改变,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与外口;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

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

15.痰:外科之痰多指发生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性。

16.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泛指皮里膜外表浅部位的病理性肿块;非指西医学之结核病。

17.岩: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猴年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石,故称之谓岩。

18.毒:凡是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因素统称为毒。

19.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

“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20.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

“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21.顺证:“顺”就是正常征象,但并非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

外科疾病发展过程中,按照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

22.逆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

外科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的不良的症状者,称为“逆证”。

23.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24.劳伤虚损:主要是指劳力过度、劳神、房事过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受阻,阴阳失和,是正气亏损而发生疾病。

25.气血凝滞:是指气血生化不及或运行障碍而致其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

26.部位辩证:是指按外科疾病发生的上、中、下部位进行辩证的方法,又称“外科三焦辨证”。

27.经络:是体表组织与脏腑器官之间的重要联络渠道。

28.肿: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形成的体表症状。

29.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

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起、丹毒等。

30.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

常见于冻疮、脱疽等。

31.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

常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32.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

常见于股肿、湿疮等。

33.痰肿:肿势软如棉,或硬或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在,不红不热,皮色不变。

常见于瘰疬、脂瘤等。

34.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气,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

常见于气瘿、乳癖等。

35.淤血肿: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也有血肿染毒化脓而肿。

常见于皮下血肿等。

36.脓肿: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

常见于某些疾病染毒所致,如乳痈、肛痈等。

37.实肿:肿势高突,盘根收束。

常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38.虚肿:肿势平坦,盘根散漫。

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39.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者体表显而易见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包块等;而较小、触之可及的称之为结节,主要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

40.结节:是相对肿块而言,大者为肿块,小者为结节。

其大小不一,多呈圆形、卵圆形、扁圆形等局限性隆起,亦可相互融合成片或相连成串,亦有发于皮下,不易察觉,用手才能触及。

41.痛:是气血凝滞、阻塞不通的反映。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

痛为疾病的信号,也是疮疡最常见的自觉症状,而疼痛增剧与减轻又常为病势进展与消退的标志。

42.热痛:皮色焮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见于阳证疮疡。

43.寒痛: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

见于脱疽、寒痹等。

44.风痛: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

见于行痹等。

45.湿痛: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性水肿或糜烂流滋。

见于臁疮、股肿等。

46.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见于乳癖等。

47.痰痛: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

见于脂瘤、肉瘤。

48.化脓病: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琢,按之中软应指。

多见于疮疡成脓期。

49.淤血痛:初起隐痛、胀痛,皮色不变或皮色暗褐,或见皮色青紫、瘀斑。

见于创伤或创伤性皮下出血。

50.卒痛:突然发作,病势急剧。

多见于急性疾患。

51.阵发痛:时重时轻,发作无常,忽痛忽止。

多见于石淋等疾患。

52.持续痛:痛无休止,持续不减,连续不断。

常见于疮疡初起与成脓时或脱疽等。

53.痒:是皮肤病主要的自觉症状,且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皮肤脱屑、潮红、丘疹、水疱、风团块等;在疮疡的肿疡、溃疡阶段也时有发生。

54.麻木:是由于气血失调或毒邪炽盛,以致经脉阻塞,气血不达而成。

由于麻木的致病原因不同,临床症状也有差别。

55.脓: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产物,因皮肉之间热胜肉腐蒸酿而成。

56.应指:两手食指的指腹轻放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距离,然后以一手稍用力按一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感觉叫应指。

57.透光法:即以患者指(趾)遮挡住手电筒的光线,然后注意观察患者指(趾)部表面,若见其局部有深黑色的阴影即为有脓。

58.消法:是运用不同的治法和方药,是初起的肿疡消散,不是毒邪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疗法则。

59.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60.补法:就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创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

61.解表法:是用解表发汗的药物达邪外出,使外证得以消散得治法。

62.通里法:是用下泄的药物,是蓄积在脏腑内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从而打到除积导滞、逐瘀散结、祛邪消毒的目的。

63.清热法:是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的治法。

64.温通法:是用温通经络、散寒化痰的药物,以驱散阴寒凝滞之邪的治法,为治疗寒症的主要法则。

65.祛痰法:是用咸寒软坚化痰的药物,使因痰凝聚之肿块得以消散的治法。

66.理湿法:是用燥湿或淡渗利湿的药物祛除湿邪的治法。

67.行气法:是运用星期的药物调理气机、流通气血,已达到解郁散结、消肿止痛作用的一种治法。

68.和营法: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舒畅,血脉调和流畅,从而使疮疡肿消痛止的治法。

69.内托法:是用补益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使疮疡毒邪深居浅,早日液化成脓,或使病灶趋于局限化,使邪胜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消止痛的目的,寓有“扶正达邪”之意。

70.补益:是用补虚扶正的药物,使体内气血充足,以消除虚弱,恢复正气,助养新肉生长,使窗口早日愈合的治法。

71.调胃法:是用调理胃气的药物,是纳谷旺盛,从而促进去血生化的治法。

72.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术。

物理方法或使用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73.膏药:是按配方若干药物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再高温下发生物理变化凝结而成的制剂,俗称药肉。

74.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

75.箍围药:古称敷贴,使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促其消散;若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和破溃;即使肿疡破溃,余肿未消,也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

76.草药:又称生药,是指采集新鲜的植物药,多为野生。

77.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治方规律,并按其不同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78.洗剂:是按照组方原则,将各种不同的药物先研磨成细末,然后与水溶液混合在一起而成。

79.切开法:就是能运用手术刀把脓切开,以使脓液排出,从而达到疮疡毒随脓泄、肿消痛止、逐渐向愈的目的。

80.挑治疗法:是在人体腧穴、敏感点或一定区域内,用三棱针挑破皮肤、皮下组织,挑断部分皮内纤维。

81.挂线法:是采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线等挂断瘘管或窦道的治疗方法。

82.引流法:是在脓肿切开或自行溃破口,运用药线、导管或扩创等法师脓液畅流,腐托新生,防止毒邪扩散,促使溃疡早日愈合的一种治法。

包括药线引流、导管引流和扩创引流等。

83.垫棉法:是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疗法。

84.熏法:是把药物燃烧后,取其烟气上熏,借着药力与热力的作用,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而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治法。

85.熨法:是把药物加酒、促醋炒热,布包后熨摩患处,是腠理疏通而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

86.热烘疗法:是在病变部位涂药后在加热烘,通过热力的作用,是局部气血流畅,腠理开泄,药物渗入,从而达到活血祛风以减轻或消除痒感、活血化瘀以消除皮肤肥厚等治疗作用的方法。

87.冷冻疗法:是利用各种不同等级的低温作用于患病部位,使之冰寒凝集,气血阻滞,病变组织失去气血濡养而发生坏死脱落的一种疗法。

88.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89.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是肿势限局,范围多小于3cm,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90.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

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病情变化迅速,易于造成毒邪走散。

91.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于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颜面部疖、痈。

92.手足部疔疮是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较为常见的有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托盘疔、足底疔等。

分别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足底皮下脓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