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名师课堂实录两篇剖析

合集下载

《囚绿记》课堂实录及反思

《囚绿记》课堂实录及反思

《囚绿记》课堂实录执教者简介:李晓丹,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荣获2013年度齐齐哈尔市教育局考核优秀人员嘉奖;12年被聘为齐大中文系见习指导教师;“第五届东北三省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说课一等奖;“中学教学观摩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获荣一等奖;11年全市观课议课活动中,作为唯一代表我校语文学科参赛的教师,所授《孟子—民为贵》一课及说课《咬文嚼字之炼字》荣获特等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作文周刊>》获省课程改革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多篇科研论文或国家、省市级一等奖。

时间:2013年12月5日15:25—16:05地点:齐齐哈尔实验中学图书馆东厅授课对象:齐齐哈尔实验中学高一十九班全体学生情况说明:本课为常规课。

《囚绿记》为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

教学过程:步骤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从小生活在北方,如果请同学们形容一下隆冬季节,大家会想到什么样的词语?生1:寒冷。

生2:银装素裹。

生3:寒风彻骨。

生4:荒凉。

师:是啊!当我们看惯了漫天的雪白,已无视窗外干枯的枝条,甚至厌倦了慢慢冬季的冰天荒地,你是否也会渴盼那一抹新鲜的绿色,期待“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生机与活力,甚至憧憬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多彩多姿!人类就这样不断向大自然索求着精神的慰藉与心灵的欲求,太多的文人墨客在探寻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其中的典范佳作《囚绿记》。

步骤二:诵读感知,理清脉络。

师:同学们预习了,题目为《囚绿记》,文中那些段落直接写“囚绿”?生齐:8—12段。

师: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家来重温预习时的读文感受,看一看“囚绿”前后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并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作者心灵的搏动。

生1:诵读1~4段。

师:诵读很流畅,如果语速再舒缓些就更好了。

生2:诵读5~7段。

师:诵读感情十分饱满,但要注意“因为”一词的读音:“yīn wèi”。

囚绿记教学实录与教学反思人教课标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囚绿记教学实录与教学反思人教课标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囚绿记》教学实录-、课堂导入师: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位真诚的作家一一陆蠡。

他写过这么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绿,那么,你心目中的绿又是怎么样的?生:我看到的绿是生机勃勃的。

生:绿是自然的颜色,郁郁葱葱,有生命的活力。

生: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是绿的,给人希望。

师:在同学们的心中,绿是自然的颜色,是给人希望的颜色,是沙漠里的绿洲,是生命的象征。

二、深入情境课件显示图片:同学们熟悉的三耳湖课件显示图片:同学们每天学习的地方课件显示图片:同学们每天必走的校园林荫大道课件显示图片:湖边婆娑的柳影生:(专注,面带微笑)师:其实,咱们班也有一个热爱绿色的同学。

生:(左右环顾)师:(走到窗台,取来蒋丽萍同学精心伺候的一盆不知名的绿色植物,此时的他正对着绿色植物发呆)蒋丽萍同学是一个热爱生命的同学,听其他同学讲,他每天都给这盆植物浇水晒太阳呢!生:(善意的笑,蒋丽萍同学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师:校园的美丽离不开绿的点缀,绿,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三、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圈划相关内容)课件显示自主学习内容:、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作者原有选择的自由,为什么偏选中这一间?、作者在公寓住下后,每天都做了一件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将“绿”囚住?、被囚前的常春藤是怎样的?被囚后的常春藤生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什么?、作者把“绿”囚牢了吗?为什么?师: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住进这所公寓呢?找找文中的原句。

生:(齐)“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师:作者对绿影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生:(笑)一见钟情。

师:原来是作者对阳光反照下的常春藤的“一片绿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句体现出作者的一见钟情呢,咱们来找找原句。

生:“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师:作者每天是怎样对待令他一见钟情的“她” ?生: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囚绿记》课堂实录

《囚绿记》课堂实录

《囚绿记》课堂实录所谓教学就是在教的同时有所学,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中刻苦奋进,积极进取,与学生一块成长,拿执教的一篇优美散文《囚绿记》谈谈我的执教过程以及收获。

【课堂讨论】主题为作者对绿是一种怎样的爱。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见钟情的爱!师:(欣喜)请你说说理由。

生:选择房间的时候,这房间明显潮湿,夏天又炎热,不是居住的佳地。

但作者就是因为喜欢这片绿才选定这个房间的,可见,作者对这绿是一见钟情的。

(同学们热烈地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有其他意见吗?生:我觉得这是留恋的爱!文中说“一个月,两个月,我流连于这片绿色”,“流连”这个词,直接抒发作者对于绿的留恋。

生:(按捺不住的一个小男生伸长了手。

)老师,我觉得是一种痴爱。

师:哦?理由呢?生:“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天天”说明作者爱得痴迷,痴情一片,他对常春藤的情感已经走火入魔般了。

生:(男孩接着说)“我天天看,看它一点点生长,看着嫩叶变青、变老,甚至观赏它的脉络、嫩芽呢!”可见,作者的观察有多么的仔细,一点细微之处都不放过。

生:这是尊敬的爱。

从“珍重”一词可见,作者被它“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打动了,内心油然而生敬意。

生:(一个扎辫子的女孩站起来,怯怯的。

)老师,这是一种自私、固执的爱。

因为常春藤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可“我”却囚住了它,即使它病了,快要死去了,“我”仍自私地想占有,之后,放开它也是因为自己要离开了。

生:这爱爱得偏执,太不可思议了,爱不一定占有啊!(大家随声附和:是啊,放手也是一种爱。

)师:作者自己在文中也说这是一种“魔念”,那么,你能理解作者“囚绿”这一行为吗?生:因为绿是生命,是希望,永远向着阳光,并且具有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

所以作者想要囚住绿,占为己有。

生:是的,作者渴望光明,所以,对于任何代表着光明的事物,他都想要拥有。

师:你是怎么知道作者渴望光明的?他在写这篇文章前或写作时,生活心理状况如何?(我知道这又是一个精彩的瞬间了。

《囚绿记》课堂实录

《囚绿记》课堂实录

《囚绿记》课堂实录《囚绿记》课堂实录红笺一叶《囚绿记》课堂实录广州外国语学校熊芳芳陆蠡是个寂寞的孩子,刘西渭说:“寂寞的孩子有最好的想象。

”在他的《囚绿记》里,我们可以看见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和前天发的《捕蝶者》一样,都来自选修教材《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是我们近期正在学习的篇目。

师:今天我们学习陆蠡的《囚绿记》。

首先了解一下。

陆蠡,浙江天台人。

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1932年在吴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

1937年8月,吴朗西、巴金分别去重庆、广州筹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陆蠡负责。

几年中,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

他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驻上海租界,陆蠡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他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

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

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

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

刘西渭说他“貌不出众,身体瘦小”,但在生死的考验面前他毫不畏惧,慨然赴死。

陆蠡罹难以后很久很久,巴金仍然难以释怀,长念不已。

直至建国以后,还念念不忘为亡友编纂遗著。

1958年,巴金在百忙之中和被批判围攻的情况之下,从陆蠡众多的遗作中甄选出佳作,一页页亲手誊录,编成了《陆蠡散文选》。

同学们能从这篇课文的内容看出本文的写作背景吗?生:“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师:对,第13自然段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的“我”,必须离开了。

离开北平,离开公寓,最重要的是,还离开什么?生:常春藤!师:非常好。

当初,就是因为什么原因才选择了住在这间公寓?生:常春藤的绿影!师:这间公寓环境怎么样?生:不好。

囚绿记课堂实录_《囚绿记》教学实录

囚绿记课堂实录_《囚绿记》教学实录

《囚绿记课堂实录_《囚绿记》教学实录》摘要:、能用己话说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感情吗,(3)全班学交流朗体会作者对“绿”感情,……七月旬不能再留连烽烟四逼旧都……终天早晨……囚绿记精简教学实录教学目标朗以悟情品析以释旨续写以练笔教学方法整体感知写赏悟教学程、板课题并释题、“囚”是什么思?、“绿”是指什么?明确绿色常春藤 3、那么“囚绿”是怎么回事呢?(用话回答)明确我从破碎窗口伸出手把两枝浆液丰富柔条牵进我屋子里教它伸长到我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二、选语段体悟感情、能用己话说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感情吗?明确喜爱、请你出体现作者对绿喜爱语段容并酝酿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出()学生出体现作者喜爱绿语段并轻声地朗()组先交流朗然讨论如何朗更(3)全班学交流朗体会作者对“绿”感情教师可根据情况组织全班朗并对朗予以指导三、圈画语句品悟旨、通刚才朗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喜爱情那么作者何对绿有如情请你从出表明原因语句明确绿色是多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并不感到孤独……我拿绿色装饰我这简陋房装饰我抑郁心情我要借绿色比喻葱茏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比喻猗郁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囚住只鸟要它我作无声歌唱(齐声朗体会作者感情)、还有没有其它缘故呢?请你出能体现作品写作背景语句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七月旬不能再留连烽烟四逼旧都……终天早晨……离开北平些年了…… 3、哪学能说说国这段历史呢?、面对列强入侵作爱国作能无动衷吗?他写这真得就没“别有用心”吗?请你从圈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语句然旁进行批()组先进行讨论圈画出“言外”语句()然各人再进行批(3)朗交流批情况教师作拔结()填写句子作者通写北平段生活“囚绿”故事通株不屈黑暗而永向光明常春藤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续写段话锻炼写作能力、作者离开北平把瘦黄枝叶放原位置上向它致诚祝福愿它繁茂苍绿请你结合接着这句话“用形象语言描绘下这株被‘囚禁’多日常春藤重见阳光情态”、交流写作情况全班展开讨论对词句全体学展开赏析并共选择优刊登教室面黑板上3、结合交流写作情况以“囚——记”题目创作。

《囚绿记》教学实录与反思

《囚绿记》教学实录与反思

一、课前导入师: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今天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

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请问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呢?(我请了两位穿着绿衫的同学来回答。

)生:我们一般很难想象得到将绿色囚住,很新颖。

生:我感觉在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满眼都是绿色,但为什么囚住的是绿色呢?二、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大约3分钟)三、合作探究师:好,大部分同学已经阅读完毕。

那么请大家看看课题,囚绿之“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生:(齐)常春藤。

师:什么地方的常春藤?生:(齐)窗外。

师:能不能将视野再扩大一些呢?生:(齐)北平的一家公寓。

师:这是几星级的公寓,三星级?四星级?生:(呵呵直笑)没星级!很简陋。

生:(齐)“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没等我说完,学生抢着回答。

)生:(齐)一见钟情!师:(笑)文章当中是怎样说的?生:“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生:(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师:那我怎么没有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绿色的宝贵啊?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明显在语气上加强了。

)(学生思考,短暂的沉默。

)师:也就是说绿色给他带来了什么呢?生:生命和希望。

生:哦,“视同至宝”说明他把绿当作宝贝一样珍爱着。

师:看来时间长了,这一见钟情变成了什么?生:依赖。

师:(迷惑状)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鼓掌。

)师:(微笑)这位同学慷慨激昂的发言也给我们大家带来快乐。

(指导学生朗读这段。

)(女生齐读5~7段。

)师:请同学们以“绿是如此……”句式来造句,我们以接龙的形式来进行,好吗?(学生思考。

)生:绿是如此的可爱。

生:绿是如此的'温柔。

生:绿是如此的生机勃勃。

生:绿是如此值得我们留念、依赖。

生:绿是如此的寂寞。

……(这里例举一二)(学生齐读。

)生:喜欢绿色!(师板书:喜欢。

《囚绿记》课堂实录及反思

《囚绿记》课堂实录及反思

《囚绿记》课堂实录及反思生2:作者因为喜欢绿才会每天赏绿,作者囚绿也是因为他很感性,而作者由感性产生了他的私念,文中说“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从而促使作者用绿来装饰房间,装饰自己过于抑郁的心情。

而当被囚之绿“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时,他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他认为自己的做法收获了成果,他并不觉得囚绿是什么罪过。

然而,当绿在他的小屋“变成柔绿,变成嫩黄”,并且一直朝向原来的方向,作者就感觉绿损害了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就产生了“魔念”,尽管绿对他不亲热,他也不放走它。

然而当作者即将离开时意识到,如果不让绿获得自由的时候,绿就不能获得很好的生长的机会,这是他的理智战胜了他的感性,所以在最后作者释放了绿。

师:说的很完整。

其他同学来补充。

生3:我认为这个问题除此外,还可以从绿和“我”的角度来考虑,从“我”的感情角度讲,“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其实是作者很希望有爱和幸福,但是这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是常春藤在“我”的屋子里慢慢变黄、变老的。

其根源还是作者在生活中缺少这种情感的。

师:作者渴求着爱与幸福,但是现在却是一厢情愿,作者在理智与情感交锋的独语中,暂时情感战胜了理智,本心好似渐行渐远,迷失了方向,他违背了自然的规律,用一种畸形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板书:迷失。

)紧扣13、14段中的细节,谈一谈作者为何在囚绿之后又放绿、怀绿?生1:作者暂时情感战胜了理智,但这过程中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比如,在11段中作者称自己的想法为“魔念”,即认识到自己的想法错了。

第12段“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他心中已经萌生了释放它的念头。

所以我认为这时他的理智已经占了上风,绿是一株植物,把它囚禁过于冲动了,所以最后将其释放。

师:看来这是一种“爱的开释”。

生2:我认为他对绿的开释是一种无奈之举。

第13段“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认为在迷失的途中他不断的反省,找到了一个出路,应该把绿囚释放,同时他也敬佩于绿囚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更加地珍爱绿,才会对它致诚意的祝福。

囚绿记教学实录及其反思人教课标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囚绿记教学实录及其反思人教课标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囚绿记》教学实录及其反思海口实验中学蔡远芳(课前播放音乐、幻灯并展示一些图片营造气氛)上课铃响一、导入师:同学们,刚才老师为大家播放的一段视频中有森林、绿树、小叶儿这些植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让我们看到了布满生气的绿色;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篇写绿的文章一一《囚绿记》,让我们跟随着有名作家陆蠡的脚步,去看看他对绿有些什么独特的感慨和感悟C 下而请同学们认真的听我的范读,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幻灯展示)课文哪儿个段落写常春藤的美,哪儿个段落写出它的不美?二、整体感知,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分钟左右)三、研习文本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哪几个段落写常春藤的美,哪几个段落写出它的不美?明确:美(一一)不美()师:你们是怎样读出常春藤的美来的?生:通过语言。

师:我们说品位语言的重点是抓住那些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修辞C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把绿写活了?找一找有表现力的词语。

生:第自然段,“攀住一根援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气那个“攀”字就是一个很有表现力的词。

师:我们可不可以把“攀住”换成“沿着”、“寻着”这样的近义词?生:不能,因为“攀住”让我们想起来了攀登,凸显了生命的力度和张力,这是其他词语所达不到的效果,“沿着”、“寻着”只是方向性的词语。

师:分析得很到位,那“攀住”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是什么修辞手法?生:拟人。

师:那运用这种修辞有什么更深一层的含义吗?生:赋予了常春藤人的动作和性格特征,师:刚才我还听到有同学提到“舒开”这个词,为什么在这里不用“展开”、“张开” ?生:“舒开”很自然,体现了常春藤生命的自然美。

生:“舒开”写出了常春藤自然伸展的过程,体现了它自由的、缓慢的,叶子由卷须逐渐打开的过程的体现,让我们感受到具体可感的形象。

师(小结):欣赏散文的过程就是欣赏语言美,品析语言美的过程,同学们能抓这些有表现力的词很好!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它们都是一些形容词、动词、叠音词,同学们可以再去找找看。

人教版语文人教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课堂实录

人教版语文人教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课堂实录

人教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课堂实录济源三中梁存周教学内容: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课《囚绿记》。

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实录整理、反思:梁存周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作者囚绿时的心情。

2.理清文章的脉络线索,理解绿在全文中的象征意义。

反思:《囚绿记》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三课,也是一篇自读课。

本单元属写景状物散文,单元阅读提示上有这样一条要求“阅读这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一些圈点批注,写下你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通力。

”作为高一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但对细节的把握有所欠缺,因此本课设计的初衷是对文章细节的把握即作者所写之景——绿的喜爱,而这种喜爱并不单纯的一两句话概括清楚的,需要学生进行品读,在品读中体会作者对“绿”的喜爱,文章中有部分词语能够表现这种感情,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很容易就能把握;至于细节性描绘的掌握则需要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掌握其写法。

课堂实录及反思:一、导入新课,感知文本。

1.教师:我们学过许多关于“绿”的名句,但却没有写到一个“绿”字,可谓“不著一绿(字),尽得风流”。

2.师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有春风似剪刀。

3.教师:写的是绿吗?提到绿了没?4.学生:没有。

5.教师:再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怎样描写荷叶的6师生:如亭亭的舞女的裙。

7.教师:这些虽然都是写“绿”,却没有提到一个绿字,真可谓“不著一绿(字),尽得风流”!反思:导语的设计意在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于知识积累有限,回忆起来的合乎要求的句子并不多,因此今后教学、阅读过程中一定要关注知识的积累与系统化。

二、范读文本,引领兴趣教师:既然人们这么钟情于绿,但有人却想把“绿”囚禁起来,这个人就是陆蠡,他为什么要“囚”绿呢?学生:因为喜欢。

《囚绿记》教学实录

《囚绿记》教学实录
么 ?让 我 们 一起 来 学 习《 囚绿 记 》 。
2 检 查 预 习 效 果 .
第 一 步 : 定 象征 物 ; 确 第二 步 : 出 突 出描 绘 象 征 物 特 征 的句 子 并 加 以概 找
括;
第三步 : 根据象征物的特 点 , 合文化传统、 者经 结 作 历、 写作背景等进行相关联想 ; 第 四步 : 形成象征意义并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着展 示 作 者 本人 在 此 阶 段 的一 段 “ 灵 告 白” 心 以及 对 “Leabharlann 孤 岛文 学 ” 介绍 。 的 )
即托物言志 。
三 、 学 方法 教 教 师 点拨 、 生感 悟 互 动 法 学 四 、 学 时间 教

常春藤是 作者 笔 下 的“ ” 结 合 刚才对 背景 的介 物 ,
5拓展阅读, . 体会 “ 物 言 志” 艺术 手 法 在 文 学 作 托 的
品中 的运 用
() 词 ( 多媒 体展 示 ) 1字 用
不 蠡 之测 、 辙 之鲋 、 叶 、 细 涸 茎 纤 ( ) 解 2题
() 1用多媒体展示 :
①爱 莲 说
②礁石
( ・ 敦颐) 宋 周
( 青) 艾
() 1要求 : 阅读课文 , 勾画 出作者具体描 写常春藤的 语句 , 用一两个词语 概括作者笔下 常春藤 的特点 ; 并 同 时, 勾画出表 示作者对 常春藤 的情感态 度的语 句。( 多
媒体展示) ( ) 生 拿起 笔 , 2学 阅读 全文 , 据要 求 圈 点批 注 。 根
在设计本文教学 环节 时, 我打破 常规 , 特意 将作者 及背景的介 绍放在思 考文章 主 旨才集 中展现。这样做

二 、 学 重 难点 教 1理 解 作者 通 过 “ . 囚绿 ” 得 到 的感 悟 ; 所 2掌 握并 学 会 运用 作 者 在本 文 中表 达 感 悟 的方 法 , .

【】沪教版七下《囚绿记》教学实录及反思2篇.doc

【】沪教版七下《囚绿记》教学实录及反思2篇.doc

囚绿记精简教学实录育才实验中学王作鹏教学目标:朗读以悟情品析以释旨续写以练笔教学方法:幣体感知读写赏悟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释题1、“囚"是什么意思?2、“绿”是指什么?明确:绿色的常春藤3、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冋事呢?(用文屮的话回答)明确:我从破碎的窗」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了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二、选读语段,体悟感情1、能用H己的话说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的感情吗?明确:喜爱2、请你找出文屮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内容,并酝酿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1)学生找出体现作者喜爱绿的语段,并轻声地朗读。

(2)小组内先交流朗读,然示讨论如何朗读更好。

(3)全班同学交流朗读,体会作者对“绿”的感情。

*教师可根据情况组织全班朗读,并对朗读予以指导。

三、圈画语句,品悟文旨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Z情。

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有如此Z 情,请你从文屮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兀。

……我并不感到孤独,……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请你找出文屮能体现作品写作背景时问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在七月屮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屮的I口都,……终于在一天早晨……。

离开北平一些年了。

……3、哪个同学能说说屮国的这段历史呢?4、面对列强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得就没“别有用心”吗?请你从文屮圈tai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句,然示在文旁进行批注。

(1)小组先进行讨论圈画出“言外之意”的语句。

(2)然后备人再进行批注。

(3)朗读交流批注情况,教师作好点拔小结。

囚绿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囚绿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囚绿记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囚绿记教学设计与反思《囚绿记》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二)属于“阅读鉴赏”板块,《囚绿记》就编排在这个板块里。

与《囚绿记》一同编在必修(二)第一单元的还有《荷瑭月色》《故都的秋》。

这三篇文章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它们的共同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

虽然各篇文章抒发的情感和书法情感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但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二是意蕴深。

这些文章不仅表现了景美情浓,而且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

三是语言美。

这有助于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这三篇文章都编排在“阅读鉴赏”板块中,总的来看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呢?首先要分析写景。

作者怎样写景状物,写什么样的景物,都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那就是作者对自然景物有独特感受。

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品味作者笔下所呈现的景物,才能领悟到文章里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其次注重审美,写进文章中景物,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景物了,在那里包含有作者的审美情趣,呈现在文章中的景物是通过作者的审美眼睛过滤了的审美物象。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文章,品味其中的情味。

进而帮助学生对美进行评价。

再次品味语言。

所谓品味语言就是鉴赏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最后就是读写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鉴赏了文章的写作技巧,从中获得了一些写作启示。

要求学生动手写小散文,也有助于提高和深化散文的鉴赏水平。

课文《囚绿记》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一段交往故事,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

这样写“绿”究竟蕴涵了怎样意味呢?我们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品味出其中美好情感和深刻思想呢?依据前面的分析,教学《囚绿记》时,重点解决的问题是:1、文章描写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这枝绿的生命状态和性格怎样?2、作者在描绘绿枝条时,呈现的这个物象蕴涵了什么思想情感?3、分析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4、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心灵搏动。

5、追问写作背景,探究课文深层意蕴。

《囚绿记》课堂实录

《囚绿记》课堂实录

《囚绿记》课堂实录下面是由我共享的《囚绿记》课堂实录,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师:老师先来解释这个标题读文本领情之表现看其表现性。

事情的表现就是事情的情状,表现性就是事情如此如此的情状所具有的内涵、性质。

比如,解读下面由我讲的小故事,以这个方法很简单读出耐人寻味的道理:我在菜园里见到一条蛇。

我一见到它,扭头就跑。

同时,在我扭头跑的一瞬间,也见到蛇像箭一般射入蔓草丛中。

结果,我和蛇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

在这个小故事中,事情的表现是什么?从我这一方面说,我一见到蛇,立即逃开了,表现出我可怕蛇;从蛇那一方面说,蛇见到我的一刹那像箭一般地射向草丛,表现出蛇可怕人。

双方都逃离对方,结果相安无事。

这又表现出一个道理双方都各自可怕对方,那就没有损害。

这就是恐惊和平。

相反,如果有一方不可怕对方,无论是人或者是蛇,很简单发生攻击现象。

从事情的表现如此去追问其表现性,便可以领悟出这样的道理。

接下来就根据这样的路子去解读《囚绿记》。

同学们留意,老师拟的讲课标题本身就是上述解读方法的体现。

1.从我的选择读我爱绿。

师:先看一看我选择的小屋有什么表现呢?生:高广不过一丈,潮湿的地面,令人感到酷热,南边的小圆窗有个洞。

师:明显,这个屋子小、潮、破、热。

我选择房间时,还有选择余地吗?生:还有几间房子供我选择。

师:在还有其他选择的状况下,怎么就偏偏看中了它呢?生:小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打算下来。

师:我的这些表现表现了什么感情?生:对绿的喜爱。

师:这就是从我的选择这种表现来读表现性爱绿。

读这一部分,还需要特殊指出文章写到小圆窗左下角有个洞,似不经意,但它为囚绿供应了客观条件。

这一点很重要,使文章很严密。

规律性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给人一种必定这样而非那样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2.从对语读我与绿之关系爱生和谐。

师:从我选择小屋已经看出爱绿之情,那么,我在文中是怎样表白的呢?生:我怀念着绿色,犹如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师:知道涸辙的鱼的典故吗?生:有一条鱼困在车辙里快干死了,它盼着雨水。

陆蠡作品《囚绿记》课堂实录

陆蠡作品《囚绿记》课堂实录

陆蠡作品《囚绿记》课堂实录篇1【指导思想】《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必修模块2)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以中外散文名篇为主要内容,单元设置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这一类散文,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比如本文就是一小串能够激发人对自由、生命向往的“绿”,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把“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作为语文教学阅读和鉴赏的总要求。

【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单元要求及课文特点,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⑵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时,可由文中的某些语句联系到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对“绿”的认识,明白本文的主题。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囚绿”后感情的变化,并且对于作者对绿的“爱”进行探讨,提出爱的正确方式。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囚绿”后情感发生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矛盾复杂的心态,理解爱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一篇以此为话题的小作文,这一目标在课外能够实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音韵和谐,情感真挚而且长于变化,必须通过朗读来体会它的魅力,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因此,如何“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解决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运用“复述法”和“圈点法”,复述作者“囚绿”的过程,圈点出表达作者爱绿的语句,再由老师总结。

《囚绿记》教学实录反思

《囚绿记》教学实录反思

《囚绿记》教学实录反思
《囚绿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

由于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阅读面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平常课余阅读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对这篇作品的理解感到困难。

基于这样的学情,我是这样教学的。

第一课时抓住重点语句研读文本,第二课时圈点批注,质疑。

现将第一课时部分课堂实录整理如下并作教学反思:
一、导入,初读感知
师:昨天我们初步预习了现代散文家、翻译家陆蠡的《囚绿记》,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去触摸作者那高尚的灵魂,敏感的心灵。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
师:《囚绿记》中囚&rdquo;是什幺意思?
生:囚禁困住
师:绿&rdquo;是指什幺?
生:常春藤。

囚绿记课堂教学实录-人教课标版

囚绿记课堂教学实录-人教课标版

《囚绿记》课堂教学实录路晓冰(学生事先不知上课内容,未做预习。

师上课后直接板书课题)师:《囚绿记》,“囚绿”,多么奇怪的一个标题!“记”,多么熟悉的一个字眼,那什么是“记”生: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游记,记载(描写)一些事物的杂记,如《岳阳楼记》、《核舟记》。

师:“囚绿”从字面理解就是将绿色囚禁起来,生活中有谁做过这样的怪事生(齐答):没有师:今天我们这一节课就共同来赏析陆蠡的著名散文《囚绿记》,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第页,请大家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从哪些段落为我们解答“囚绿”之举的找一找,划一下。

(生自由默读全文)师:同桌互相交流,看你们所找的有关“囚绿”的段落是否一致。

(生交流讨论)师:从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情况来看,大家都找到了“囚绿”相关的段落了,是哪些段落呢生(齐答):第段开始,到段师:那么具体怎样的行动叫“囚绿”(生:读第段第句)师:“囚绿”这个行动有点古怪,同学们想想作者囚绿的目的何在(生:读第段第句)师:可见第段照应了文章题目,为了加深印象,同学们齐读一下第段。

(生:齐读第段)师:作者囚绿的目的达到后,作者的心情如何生: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

师:这种喜悦、欢喜是否一直持续生:没有。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生:第段,第段。

师:作者囚绿带来什么问题生:我因为绿的固执而不快。

生:“绿友”好像病了的孩子。

师:是什么样的心情抑郁或感受让“我”做出这样一个古怪的行动生:自私。

生:魔念。

师:自私和魔念为何能让作者产生囚绿之举生:为了和绿色接近,亲密。

生:用绿色来装饰抑郁的心情。

师:可见作者的“囚绿”之举缘于爱绿之情,同时也说明爱的强烈也有可能会造成一种伤害。

(生笑,点头)师:本文从—段都在写囚绿,全文共段,下面细读全文,前后段落分别交待了什么事情圈点批画出关键的句子并加以概括。

(学生:①自读,概括②同桌探讨。

教师巡回检查,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疑惑)师:囚绿之后篇幅占的很少,只有两段,写了什么生:段是释放绿,“放绿”。

《囚绿记》教学实录

《囚绿记》教学实录

囚绿记教学实录前言《囚绿记》是中国著名作家耳东的小说,该小说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一个乌龙团的描写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革,同时探讨了个人对于命运的掌控。

这本小说不仅在语言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力,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

因此,在教学中引入该小说进行阅读与研究,将有利于学生思考历史和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并开拓他们的思想。

教材分析教材背景•主题:历史与社会变革•时间: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地点: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内容:通过一个乌龙团的故事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革教材结构该小说被分为五个部分,共计44章。

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情节,打破了所谓传统小说的框架。

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描绘了男主角天路作为一个士兵参与朝鲜战争的经历,对战争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

在第二部分中,囚犯们的入狱及其生活被描写得十分真实,可以引起学生对于社会的共鸣。

第三部分着重讲述了囚犯们每天的生活,其中还夹杂了一些社会现象的描写和思考,这也是相对比较重要的部分。

第四部分中,通过对于故事的剖析,展示了绿叶团中的每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能够做到的事情和变化,从而启示学生抱有积极的态度。

最后一部分中,作者突出了个人命运的重要性以及一种自然而然的社会状态。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当时社会的变革;2.增强学生对于人物、事件以及社会变化的理解;3.发展学生对于文化、美学和价值观的认知;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可通过引入关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知识,向学生引入《囚绿记》这样一部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变化的小说。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引发学生猜测小说主要情节。

需要注意的是,过于直接的透露故事情节会让学生失去求知欲。

第二步:阅读在学生阅读小说前,预先选取部分段落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小说的气息、语言和节奏。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日记、书信和其他相关资料,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情景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11:我觉得还可以用“赏绿”概括,作者“含情脉脉地凝望着”常春藤,就是在欣赏“绿友”。
生12:我觉得用“赞绿”“颂绿”也行,因为第2到第7段,主要写的就是作者对常春藤的喜爱、赞美和歌颂。
生12:我同意以上3种观点,但若能再细分一些更好,因为第2至4段是写选择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而第5至7段是写享受房间的绿色,所以,我更倾向于将第2至7段细分为“择绿”和“爱绿”。
师:原来如此,在“囚绿”之后,还写了“释绿”和“念绿”两部分内容。(板书:“释绿”“念绿”)那么,“囚绿”之前又写了哪些内容呢?
(点评:不经意的一句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生10:我觉得写了两点内容。第1段是引出回忆,所以叫“忆绿”。其他几段都是写“爱绿”,因为爱绿而“终于选定了这朝东的房间”;因为“爱绿”,才默默地与“绿叶”对话;也因为“爱绿”,才含情脉脉地凝望着“绿友”。(板书:“忆绿”“爱绿”)
那么,这位作家是谁呢?他就是陆蠡,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宁死不屈的抗日战士。(板书:陆蠡〈lǐ〉)那么,他为什么要把“绿”囚起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散文《囚绿记》,去揭开其中的谜底。(板书课题)
(点评:优美的前奏吸引着学生渐入佳境,诱人的导语激发学生去好奇探究。教者借力发力,借文本抒情语句与标题,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带入教学情景之中。)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谁先来回答。
(点评:随文点拨,自然融入字词知识。)
生7:我认为文章直接写“囚绿”内容的应该是第8段到13段,因为第8段开头是这样说的:“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这说明我已经开始囚绿了。而第14段则写我“离开北平一年”后对绿友的思念,属于“念绿”或“思绿”。
三、品读课文,选点突破
师:阅读课文,不仅要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还得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深刻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腻的解读。现在就请同学们品读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常春藤)在囚禁前的精神风貌的?从中你概括出这位绿友怎样的特点?(生阅读,作批注)
(点评: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既完整理解了文章内容,又注重作者情感脉络的梳理,实实在在体现整体性。)
师: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正确,不仅紧扣课文概括内容,还能阐述理由,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其他同学也能这样学习语文。下面请同学们把文章的内容作一系统的梳理。
生13:忆绿——择绿——爱(赏)绿——囚绿——释绿——念(思)绿。
生5:第五段“急不暇择”该如何理解?第七段“淅沥”该怎么读?
师:哪位同学来帮忙?
生6:“急不暇择”是“迫切,来不及选择”的意思,“暇”,空闲的意思。“淅沥”应读“xīlì”,模拟声音,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师:完全正确。还有不懂或不认识的字词吗?(见没有举手,稍停)不过,老师可要提醒同学们,页下注的几个词语都比较重要,建议大家读一读。(学生读)
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个问题:(1)圈点勾画,标出不认识的或难以理解的字词;(2)课文哪几自然段是直接写“囚绿”的?在囚绿之前、囚绿之后还写了哪章,后个别辅导学生)
(点评:尊重学习主体,扩展学习空间;“圈点勾画”,渗透学法指导;“短语概括”,显示整体感知。)
(点评:“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老所言,指出了一条进入文本的路径。这一环节,就其内容而言,不外乎是概括大意,理清思路,把握情感基调,有落窠臼之嫌。然而细细推究起来,教者正是在看似平淡无奇之中来引领学生读懂文本,引导学生“自然”地 绎出“忆”、“择”、“爱”、“囚”、“释”、“念”一组动词,即可窥见一斑。)
囚绿记名师课堂实录两篇剖析
———————————————————————————————— 作者:
———————————————————————————————— 日期:
囚绿记》课堂实录与点评
执教:仇定荣 点评:黄敖兴
(师生相互问候后正式上课)
一、巧用文本,设置悬念
师:有位作家曾经说过:“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都等焦了。”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听了这段优美的抒情文字后,请你说说,这位作家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点评:两个问题具体明确,前后关联,层级由浅入深。)
生14:作者在第7段具体描写了绿友的卷须(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嫩芽(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突出它的可爱。
生15:我要补充两点,在第4段,文章描写了它繁茂的枝叶,而在第8段,还描写了它的柔条,浆液非常丰富。
生16:第7段还写了它的声音和舞姿,声音是淅淅沥沥的,舞姿是婆娑的,婀娜的,非常动听,非常美丽。
师:三位同学读书很认真,很仔细,把直接描写“绿友”的句子都找了出来。那么,透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描绘,又揭示了“绿友”怎样的品质呢?
生1:喜爱绿,钟爱绿。
生2:热爱绿,迷恋绿,盼望绿。
生3:直接倾诉了对绿的珍爱和渴盼。
师:说得真好,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生4:爱。
师:然而,就是这位如此喜爱“绿”的作家,却硬生生地把“绿”给囚了起来。(板书:绿,并用红粉笔将“绿”字圈了一圈)
(点评:“点睛”,漫不经心,涉笔成趣,形象地点明了标题的内涵。)
生8:我觉得直接写“囚绿”内容的是第8段到11段。因为这几段写了我囚住绿色,绿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12、13段写的是由于时势的原因,我只得释放绿色,尽管不是我的主观意愿。
生9:我也认为直接写“囚绿”内容的是第8段到11段。从情感基调来理解,前4段可用“溺爱”一词概括,后两段可用“无奈”一词概括;从内容上分析,前4段为“囚绿”,后两段为“释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