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生化遗传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生化遗传学
(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
1.α珠蛋白位于号染色体上。
A.6 B.14 C.11 D.22 E.16
2.β珠蛋白位于号染色体上
A.22 B.11 C.16 D.14 E.6
3.不能表达珠蛋白的基因是。
A.α B.ψα C.δ D.γ E.β
4.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方式是。
A.GAG→GGG B.GAG→GTG C.GAG→GCG D.GAG→GAT E.GAG→TAG 5.Hb Bart’s胎儿水肿征为缺失________个α珠蛋白基因。
A.1 B.2 C.3 D.4 E.0 (二)填空题
1.突变的基因通过改变________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得蛋白质发生缺陷,由此引起遗
传病。
2.血红蛋白病表现为血红蛋白分子的________肽链结构异常,如果发生在重要功能部位的
________被替代,将影响到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学功能。
3.典型的半乳糖血症患者由于GPUT基因缺陷使该________缺乏,导致________和________在
血中累积,部分随尿排出。
4.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由于肝脏内缺乏________,使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________,后者转化
为________和________并在体内累积,并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出增多。(三)是非判断题
1.血红蛋白病表现为血红蛋白分子的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如果发生在重要功能部位的氨基
酸被替代,将影响到血红蛋白的溶解度、稳定性等生物学功能。
2.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方式是错义突变,即β珠蛋白基因的第6位密码子由正常的GTG突变为GAG(T→A),使其编码的β珠蛋白N端第6位氨基酸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形成HbS。(四)名词解释题
1.分子病 2.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五)问答题
1.请简述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
2.请问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3.半乳糖血症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第十章生化遗传学答案
(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
1、E;
2、B;
3、B;
4、B;
5、D。
(二)填空题
1、多肽链、质、量。
2、珠蛋白、氨基酸、溶解度、稳定性。
3、酶、半乳糖、1-磷酸半乳糖。
4、苯丙氨酸羟化酶、酪氨酸、苯丙酮酸、苯乳酸。
(三)是非判断题
1、对。
2.错,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方式是错义突变,即β珠蛋白基因的第6位密码子由正常的GAG突变为GTG(A→T),使其编码的β珠蛋白N端第6位氨基酸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形成HbS。
(四)名词解释题
1、分子病:指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或合成的量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包括血红蛋白病、血浆蛋白病、受体病、膜转运蛋白病、结构蛋白缺陷病、免疫球蛋白缺陷病等。
2、先天性代谢缺陷病:也称遗传性酶病,指由于遗传上的原因(通常是基因突变)而造成的酶蛋白质分子结构或数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五)问答题
1、请简述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
答: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生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的第6位密码子由正常的GAG突变为GTG(A →T),使其编码的β珠蛋白N端第6位氨基酸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形成HbS。这种血红蛋白分子表面电荷改变,出现一个疏水区域,导致溶解度下降。在氧分压低的毛细血管中,溶解度低的HbS聚合形成凝胶化的棒状结构,使红细胞变成镰刀状。镰变细胞引起血粘性增加,易使微细血管栓塞,造成散发性的组织局部缺氧,甚至坏死,产生肌肉骨骼痛、腹痛等痛性危象。同时镰状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时,不易变形通过,挤压时易破裂,导致溶血性贫血。
2、请问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答:苯丙酮尿症的发生是由于患者肝脏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而转化为苯丙酮酸和苯乳酸并在体内累积,并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
其衍生物排出增多。临床上表现为精神发育迟缓,皮肤、毛发和虹膜色素减退,特殊的鼠样臭味尿等。在出生后若不及时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则可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和严重的智力发育障碍。
3、半乳糖血症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答:半乳糖血症患者由于GPUT基因缺陷使该酶缺乏,导致半乳糖和1-磷酸半乳糖在血中累积,部分随尿排出。1-磷酸半乳糖在脑组织累积可引起智力障碍;在肝累积可引起肝损害,甚至肝硬化;在肾累积可致肾功能损害而呈蛋白尿和氨基酸尿。半乳糖在醛糖还原酶作用下生成半乳糖醇,可使晶状体渗透压改变,使水分进入晶体,影响晶状体代谢而致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