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技能·题组训练 24.1.2

提技能·题组训练 24.1.2
提技能·题组训练 24.1.2

提技能·题组训练

1.如图所示,在☉O中,直径MN⊥弦AB,垂足为C,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C=CB

B.=

C.=

D.OC=CN

【解析】选D.∵直径MN⊥AB,由垂径定理AC=CB,=,=,不能得到OC=CN.

2.(2013·温州中考)如图,在☉O中,OC⊥弦AB于点C,AB=4,OC=1,则OB的长是

( )

A. B.

C. D.

【解析】选B.∵OC⊥弦AB,

∴BC=AB=2,

在Rt△OBC中,∵OB2=BC2+OC2,

∴OB==.

3.(2013·佛山中考)半径为3的圆中,一条弦长为4,则圆心到这条弦的距离是

( ) A.3 B.4 C. D.

【解析】选C.如图,过圆心O作OC⊥弦AB于点C,连接OB,

在Rt△OCB中,OB=3,

BC=AB=2,

所以OC==.

4.如图,以点P为圆心的圆弧与x轴交于A,B两点,点P的坐标为(4,2),点A的坐标为(2,0),则点B的坐标为.

【解析】如图,过点P作PC⊥x轴于C,则OC=4.

又OA=2,所以AC=2.

根据垂径定理可得BC=AC=2.

因此,点B的坐标为(6,0).

答案:(6,0)

5.已知:如图,AB是☉O的弦,☉O的半径为5,OC⊥AB于点D,交☉O于点C,且CD=2,那么AB的长为.

【解析】连接OA,在Rt△ODA中,OA2=AD2+OD2,即52=(5-2)2+AD2,解得:AD=4.∵OC⊥AB,∴AB=2AD=8.

答案:8

6.如图,已知AB是☉O的弦,P是AB上一点,若AB=10,PB=4,OP=5,求☉O的半径的长.

【解析】连接OB,过O作OM⊥AB于M,则AM=BM=5,在Rt△OPM中,

PM=BM-PB=1,OM===2在Rt△OBM中,

OB===7.

即☉O的半径为7.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

1.(2013·兰州中考)如图是一圆柱形输水管的横截面,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水面AB宽为8cm,水的最大深度为2 cm,则该输水管的半径为( )

A.3 cm

B.4 cm

C.5 cm

D.6 cm

【解析】选C.如图所示:过点O作OD⊥AB于点D,

连接OA,∵OD⊥AB,

∴AD=AB=×8=4(cm),

设OA=r,则OD=r-2,

在Rt△AOD中,

OA2=OD2+AD2,即r2=(r-2)2+42,解得r=5cm.

【变式训练】(2013·襄阳中考)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直径是1 m,其中水面的宽AB为0.8m,则排水管内水的深度为m.

【解析】如图,设圆柱形排水管道的圆心为点O,作OD⊥AB于点C,交☉O于点D,连接OA.根据垂径定理可得AC=AB=0.4m.

在Rt△OAC中,OA=0.5m,

∴OC===0.3(m),

∴CD=OD-OC=0.5-0.3=0.2(m),

即排水管内水的深度为0.2m.

答案:0.2

【方法技巧】1.过圆心作弦的垂线,交圆周于一点,垂足和这一点的连线为最大深度.

2.运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出相应的线段长.

2.(2013·绍兴中考)绍兴是著名的桥乡,如图,圆拱桥的拱顶到水面的距离CD为8m,桥拱半径OC为5m,则水面宽AB为( )

A.4 m

B.5 m

C.6 m

D.8 m

【解析】选D.连接OA,则OA=OC=5m,OD=CD-OC=8-5=3(m),

在Rt△OAD中,OA2-OD2=AD2,

即52-32=AD2,解得AD=4m.

∵OD⊥AB,由垂径定理可得AB=2AD=8m.

3.如图是一个小孩荡秋千的示意图,秋千链子OB的长度为2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BOD恰好为60°,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则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AC是( )

A.(2-)m

B.m

C.(2-)m

D.m

【解析】选A.∵点A为的中点,O为圆心,由垂径定理知:BD⊥OA,BC=DC.

∵∠BOD=60°,∴∠BOA=30°,∵OB=OA=OD=2m,∴BC=1m,在Rt△OBC中,根据勾股定理知OC=m,∴AC=OA-OC=2-(m).

4.“五段彩虹展翅飞”,横跨南渡江的琼州大桥如图,该桥的两边均有五个红色的圆拱,如图(1).最高的圆拱的跨度为110m,拱高为22 m,如图(2),那么这个圆拱所在圆的直径为m.

【解析】设所在圆的圆心为O,作OE⊥CD于点F,

连接OC.设圆拱的半径为Rm,则OF=(R-22)(m).

∵OE⊥CD,∴CF=CD=×110=55(m).

根据勾股定理,得OC2=CF2+OF2,即R2=552+(R-22)2.

解这个方程,得R=79.75.

所以这个圆拱所在圆的直径是79.75×2=159.5(m).

答案:159.5

【知识归纳】1.垂径定理是证明线段相等、弧相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圆的计算和作图问题提供了思考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2.利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会带来许多方便. 【错在哪?】作业错例课堂实拍

如图,底面半径为5cm的圆柱形油桶横放在水平地面上,向桶内加油后,量得长方形油面的宽度为8 cm,求油的深度(指油的最深处即油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

(1)错因: .

(2)纠错:

答案:(1)油的深度为CD,不是OD;漏掉了当AB在圆心O的上方的情况.

(2)当AB在圆心O的下方时,油的深度为CD=5-3=2(cm);当AB在圆心O的上方时,油的深度为CD=5+3=8(cm).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提技能·题组训练 22.3.2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提技能·题组训练 22.3.2 抛物线型建筑问题 1.如图,一副眼镜镜片下半部分轮廓对应的两条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AB∥x轴,AB=4cm,最低点C在x轴上,高CH=1cm,BD=2cm.则右轮廓线DFE的函数解析式为( ) A.y=(x+3)2 B.y=-(x+3)2 C.y=(x-3)2 D.y=(x-4)2 【解析】选C.由题知OF=3cm,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3)2.又(1,1)在图象上,∴a×(1-3) 2=1,解得a=,∴y=(x-3)2. 2.某大学的校门是一抛物线型水泥建筑物(如图所示),大门的地面宽度为 8m,两侧距地面4m高处各有一个挂校名匾用的铁环,两铁环的水平距离为6m, 则校门的高为(精确到0.1m,水泥建筑物的厚度忽略不计)( ) A.5.1 m B.9 m C.9.1 m D.9. 2 m 【解析】选C.以大门的最高点为顶点建立坐标系,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 把点(3,n),(4,n-4)代入上式,得 解得 所以解析式为y=-x2, 当x=4时,y=-×42=-. ≈9.1,校门的高约为9.1m. 3.隧道的截面是抛物线,且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5,一辆车高 2.5m,宽4m,该车

通过该隧道.(填“能”或“不能”) 【解析】当x=2时,y=-×22+3.5=3,因为2.5<3,所以该车能通过该隧道. 答案:能 4.施工队要修建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的公路隧道,其高度为6m,宽度OM为12m.现以O点为原点,OM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1)直接写出点M及抛物线顶点P的坐标. (2)求出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解析】(1)M,P. (2)设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a+6. ∵抛物线过O(0,0), ∴a(0-6)2+6=0,解得a=-. ∴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y=-+6, 即y=-x2+2x. 【知识归纳】 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应由低到高处理好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首先必须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②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二次函数的模型; ③借助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抛物线型运动问题 1.某广场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如图,以水平地面为x轴,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2+4x(单位:m)的一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 )

能力练习题

单选 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性,以下不属于能力范畴的是() A感觉力B记忆力C活泼D操作力 2、以下对能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B能力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 C 能力的迁移范围很小D能力与知识、技能有密切关系 3、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B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C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 D可以根据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 4、在一般能力中,属于核心能力的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抽象概括力D想象力 5、根据斯皮尔曼的能力两因素说,当活动当中包含的一般因素较多时,() A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B各种成绩的正相关越低 C各种作业之间相互独立D各种作业成绩取决于特殊因素,而与一般因素无关 6、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在获得语文、数学知识方面表现出的能力为()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 7、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能力的独立因素说 A桑代克B斯皮尔曼C赛斯顿D加德纳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智力多元成分的是() A逻辑-数学智力B空间智力C社交智力D情绪智力 9、英国心理学家阜南是在()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层次结构理论 A独立因素说B双因素说C多因素说D层次结构说 D可以根据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 10、下列关于智力的三元理论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斯腾伯格提出来的B将智力理论内化为三个不同的方面 C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D属于智力的结构理论 11、智力的PASS理论是建立在()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基础上的 A加尔B佛罗伦斯C拉什利D鲁利亚 12、()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A幼儿期B青年期C童年期D成年期 13、不同能力的结合使人们相互区别开来,这反应了能力在()方面的差异 A性别B发展速度C发展水平D结构 14、下列选项中,最不可能表现出男女性别差异的是() A数学能力B语言能力C记忆能力D空间能力 多选 1、对能力的分类正确的是() A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B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C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D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下面对流体能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701药学综合技能练习题(全集)

第七章临床常见中毒物质与解救 (未排序)A型题 1.下列金属解毒剂中,对铅中毒疗效最好的是 A.二巯丙醇 B.二巯丁二钠 C.依地酸钙钠 D.硫代硫酸钠 E.亚甲蓝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2707】 【正确答案】 C 2.特殊解毒剂使用时应注意 A.抓紧时间,越早使用越好 B.不宜太早使用解毒剂,应先注意观察病情 C.注意剂量,剂量越大越好 D.为避免解毒剂引起中毒,尽量少用解毒剂 E.了解解毒剂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不同情况掌握使用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2709】 【正确答案】 E 3.苯巴比妥的中毒血浓度为 A.10~20μg/ml B.20~30μg/ml C.30~40μg/ml D.40~60μg/ml E.60~80μg/ml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2710】 【正确答案】 D 4.地西泮的致死血浓度为 A.>100μg/ml B.>50μg/ml C.>20μg/ml D.1~30μg/ml E.5μg/ml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2712】 【正确答案】 B 5.苯二氮类药物中毒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为 A.氟马西尼 B.去甲肾上腺素

C.纳洛酮 D.醒脑静 E.回苏灵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2714】 【正确答案】 A 6.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致死量通常高于 A.1g B.1.5g C.2g D.2.5g E.3g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2716】 【正确答案】 C 7.下列关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表现不正确的是 A.激惹、躁动 B.嗜睡、昏迷 C.心律减慢 D.血压升高 E.临床可见心律不齐、心脏骤停而死亡者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2717】 【正确答案】 C 8.下列用于抢救苯妥英钠中毒的措施,错误的是 A.催吐,洗胃,用硫酸钠导泻 B.静滴10%葡萄糖注射液以加速排泄 C.有呼吸抑制者注射烯丙吗啡 D.由心动过速者可用阿托品 E.选用维生素B6治疗造血系统障碍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2718】 【正确答案】 D 9.卡马西平中毒的特殊解毒药是 A.烯丙吗啡 B.地西泮 C.苯巴比妥 D.纳洛酮 E.无特殊解救药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2719】 【正确答案】 E

创新能力练习题

创新能力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创新”逐步成为一个(B)专用名词。 A社会学B经济学C管理学 2、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A)。 A解放思想,事实求是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与时俱进 3、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其“新”的意义是指(C)。 A时间意义上的新B地理意义上的新C知识产权意义上的新 4、司马光砸缸的行为用的是(C)思维。 A横向B纵向C逆向 5、理论创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反复斗争、争论以后才最终形成的。这点显示了理论创新的特征具有(B)。 A继承性B斗争性C加速性 6、科技创新需要有自主性,其含义包括(C)。 A学术自主B学术自由CA和B 7、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开端是(A)。 A观念创新B制度创新C技术创新 8、在当代,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形式逐步是(C)。 A生产→技术→科学B科学→技术→生产C科学←→技术←→生产 9、康佳公司向农村市场推出价廉的“福临门”彩电时,将产品不适用的功能减少,这是运用了产品创新思维中的(B)。

A加法B减法C除法 10、我国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A)。 A现代企业制度B产权制度C科学管理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判断创新的两个基本标准是(AC)。 A世界范围内的第一B一国或一地区内的第一C显着性变化 2、创新需要提出问题,问题产生于(AB)。 A好奇B质疑C想象 3、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来自于(ABC)。 A先天的智力和知识积累B丰富的实践C科学的训练 4、系统思维要求我们有(ABC)。 A全局性思维B结构功能性思维C协同性思维 5、按思维过程的形成特点,可将思维分为(BC)。 A逻辑式思维B发散式思维C收敛式思维 6、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理论创新的(ABC)。 A内容B范围C方向 7、知识创新的源泉是(AB)。 A默然知识B形式知识C扩大知识 8、科技创新的内容有材料创新、产品创新以及(BC)。 A经营创新B工艺创新C工具创新 9、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组织创新主要呈现的趋势是(ABC)。A组织结构非层级化B组织结构扁平化C组织关系网络化

软件技术技能训练试题doc

技能训练试题 【试题1】 任务一:输入某年某月某日,判断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例如,2001年3月5日是这一年的第64天。 要求:使用分支结构语句实现。 任务二:输出阶梯形式的9*9口诀表,如图1.1所示。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图1.1阶梯形式的9*9口诀表 要求:使用循环结构语句实现。 任务三:编程实现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的整数,其各位数字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例如:153是一个“水仙花数”,因为153=13+53+33。 要求:用带有一个输入参数的方法或函数实现,返回值类型为布尔类型。 【试题2】 任务一:已知某字符串数组,包含如下初始数据:a1,a2,a3,a4,a5 已知另一字符串数组,包含如下初始数据:b1,b2,b3,b4,b5,做程序将该两个数组的每一对应项数据相加存入另外一 个数组,并输出。输出结果为:a1b1,a2b2,a3b3,a4b4,a5b5。 要求: ●定义2个数组,用于存储初始数据。定义另外一个数组,用于输出结果。 ●做循环将两个初始数组的对应项值相加,结果存入另外一个数组。(不要边加边输 出) ●做循环将结果数组中的值按顺序输出。 任务二:写出一个函数:将某已知数组的奇数项组合成一个新的数组。在主函数中调用该函数,并循环输出新数组的内容。 要求: ●主函数定义一个初始化的数组,该数组中的值为:1,2,3,4,5,6,7,8,9,10,11 ●写出一个函数,该函数的函数名为:OddArray,函数需要的参数个数1个,参数数据 类型为数组。函数的返回值为数组。函数体实现功能:将参数数组中的奇数项存入 另外一个数组,并返回该数组到主函数中。 ●在主函数定义一个新的数组,用于取得函数OddArray的返回值,然后循环显示数 组的值。(显示出来1,3,5,7,9,11)

思维能力训练测试题(附答案)

思维能力训练测试题(答案仅供参考) 测试时间:姓名:分数: 以下各题,请写出分析过程及最后答案。 第1-5题判分标准:结论错0分、结论对推理错减10分、结论对推理不完全减5分 第6题判分标准:只要画出来就给满分 1、谁在说谎(20分) 甲、乙、丙三人都喜欢对别人说谎话,不过有时候也说真话。这一天,甲指责乙说谎话,乙指责丙说谎话,丙说甲与乙两人都在说谎话。其实,在他们三个人当中,至少有一人说的是真话。请问到底是谁在说谎话呢? 参考答案: 至少一人说真话。 1)如果甲说真话,乙说的就是谎话,因为乙指责丙说谎,那么丙说的就成了真话,而丙说甲乙都在说谎,矛盾;2)如果乙说真话,则丙在说谎,上述1)分析知甲在说谎,成立; 3)如果丙说真话,意指甲说的“乙说谎话”为假,那么乙说的就是真话了,而乙说的是真话则丙在说谎,矛盾。 2、猜头花的颜色(20分) 开始盒子里有三朵红头花和两朵蓝头花。现在三个女孩A、B、C在黑暗中分别选了一个头花戴在自己的头上。这三个女孩走出黑暗,每个人都只能看见其他两个女孩子头上所戴的头花,但看不见自己头上的头花,并且也不知道盒子里剩余的两朵头花的颜色。 B问A:“你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头花?” A看了一下说:“不知道。” A问B:“你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头花?” B想过一会之后,也说:“不知道。” 这时候C回答说:“我知道我戴的头花是什么颜色了。” 当然,C是在听了A、B的回答之后而作出推断的。试问:C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头花?她是怎么推断的? 参考答案: A说不知道,说明她看到的另外两个人戴的至少不都是蓝色,可能是一蓝一红、或两红; B也不知道,说明B看到的也是一蓝一红、或两红,对于C有两种情况: 1)如果C戴的是蓝色,从A的推断中可知,B应该能判断出自己是戴的是红色(如果B也是蓝色,A就会知道自己是红色),但B说不知道,说明C戴的是红色(因为B不能判断自己戴的是不是蓝色,两种可能都成立); 2)如果C戴的红色,B也是不能判定自己是什么颜色; 所以以上可知,C戴的是红色(任何两个人戴蓝色,第三人马上知道自己是红色)。 3、性别不同的人(20分) α、β、γ三人存在亲缘关系,但他们之间不违反伦理道德。 (1)他们三人当中,有α的父亲、β唯一的女儿和γ的同胞手足; (2)γ的同胞手足既不是α的父亲也不是β的女儿。 不同于其他两人的性别的人是谁? 参考答案: 1)假设γ是α的父亲、γ-父亲、男性;则β的女儿只能是α,α-女儿,女性;则α同时是γ和β的女儿,γ与β是夫妇关系,没有同胞手足关系,不成立; 2)假设β是α的父亲、β-父亲、男性;则 A)α是β的女儿,α-女儿,女性;“γ的同胞手足既不是α的父亲也不是β的女儿”,即既不是β也不是α,因再无他人,不成立; B)γ是β的女儿,γ-女儿,女性;γ的同胞手足既不是β也不是γ本人,那就是α,成立。β只有一个女儿,说明α是男性,即γ的兄弟; 因此不同于其他两人性别的人是γ(β是父亲、α是女儿、γ是女儿的兄弟)。 4、她到底多大年龄?(选择正确答案,15分) 4个人在对一部电视剧主演的年龄进行猜测,实际上只有一个人说对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专项综合能力提升训练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专项综合能力提 升训练题 1. 甲粮仓装43吨面粉,乙粮仓装37吨面粉,如果把乙粮仓的面粉装入甲粮仓,那么甲粮仓装满后,乙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乙粮仓容量的1/2;如果把甲粮仓的面粉装入乙粮仓,那么乙粮仓装满后,甲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甲粮仓容量的1/3,每个粮仓各可以装面粉多少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数除以乙数,乙数除以丙数,商相等,余数都是2,甲、乙两数之和是478.那么甲、乙丙三数之和是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校参加军训队列表演比赛,组织一个方阵队伍。如果每班6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4个班的同学参加,如果每班7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3个班的同学参加。那么组成这个方阵的人数应为几人?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

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

创新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首先赋予创新一词以(D )意义上的特殊用法。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科学 D、经济学 2、( D)是国家创新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A、政策变化 B、社会文化变化 C、经济发展 D、创新 3、创新过程是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最终要通过( A)来实现。 A、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B、技术变革 C、创新产品 D、组织结构变革 4、通过改变或替换原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内容即可完成的创新是(A )。 A、小型创新 B、中型创新 C、大型创新 D、特大型发明 5、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推广应用,实现创造发明成果的价值,这体现出创新能力的(B )特征。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独创性 D、坚持不懈 6、能够凭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构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打破以往的模式和框架,体现出创新能力的(C )特征。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独创性 D、复杂性 7、(C )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本领。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实践能力 8、能否完成重大创新,拥有( D)是一个关键。 A、实践能力 B、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 C、组织协调能力 D、创造能力

9、综合能力必须与( D)紧密配合,才能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正确认识事物,实现有价值的创新。 A、想象能力 B、批判能力 、创造能力 D、分析能力 10、(D )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突击队和急先锋的角色。 A、批判能力 B、创造能力 C、实践能力 D、想象能力 11、(A )是指首次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等的能力。 A、创造能力 B、实践能力 C、想象能力 D、批判能力 12、为了使创造发明成果得到承认、传播、应用,实现其各种价值,必须要和社会打交道,这时就需要(B )能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A、组织协调能力 B、实践能力 C、创造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13、通过合理调配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的能力是(D )。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组织协调能力 14、在我国,重知识、轻能力训练的教育模式存在诸多不利于创新的弊端,所以需要大力发展(D )。 A、义务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继续教育 15、( D)是创新的灵魂,必须对其加以发挥并使之形成合力。 A、创新领导 B、创新文化 C、创新制度 D、创新人才 16、(A )有着精深的专业知识、设计才能和实践经验,能够将创新蓝图转化为具体产品、成果或工艺。 A、工程师型的实干家 B、梦想家型人才 C、企业家型实干家

七年级数学上册5.2+统计图提技能+题组训练

5.2 统计图 提技能·题组训练 扇形统计图 1.为调查某校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 情况,并结合调查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 可估算出该校喜爱动画节目的学生约有( ) A.500名 B.600名 C.700名 D.800名 【解析】选B.因为喜欢动画类节目的人数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30%,所以喜 欢动画类节目的人数约为×30%=600人. 【知识归纳】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1.通过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 2.扇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扇形统计图可以让一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变得清晰透彻,使人看上去一目了然,利于计算各种数据. 2.已知甲、乙两所学校各有50名运动员参加我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参赛项目情况如图所示,请你通过图中信息的分析,比较两校参赛项目情况,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甲学校参加跳远的人数为50×42%=21(人),参加百米跑的人数为50×48%=24(人),参加其他项目的人数为50×10%=5(人). 乙学校参加跳远的人数为50×38%=19(人),参加百米跑的人数为50×44%=22(人),参加其他项目的人数为50×18%=9(人),则甲学校参加跳远的人数比乙学校的多2人,或甲学校参加百米跑的人数比乙学校的多2人,或甲学校参加其他项目的人数比乙学校的少4人.(答案不惟一) 答案:甲学校参加跳远的人数比乙学校的多2人(或甲学校参加百米跑的人数比乙学校的多2人,或甲学校参加其他项目的人数比乙学校的少4人.答案不惟一) 3.若某扇形的圆心角为90°,则该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

综合知识及技能模拟试题

A 型题: 第1题有关药品通用名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A.被药品标准采用的通用名称为法定名称 B.可用作商标注册 C.无论何处生产的同种药品都可用 D.按照“中国药典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 E.中国药典委员会制定的药品名称 第2题药品说明书在使用商品名时,还必须注明C A.英文商品名 B.国际非专利名 C.中文通用名 D.代号命名 E.英文通用名 第3题新的药品批准文号中作为原批准文号来源代码的是 D A.第5、6位数字 B.第7、8位数字 C.第1位数字 D.第1、2位数字 E.第3、4位数字 第4题处方的法律意义主要是A A.因处方差错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医师和药师分别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

B.医师具有诊断权和开具处方权和调配处方权 C.药师具有审核、调配处方权和开具处方权 D.因处方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医师负有法律责任 E.因处方差错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药师负有法律责任 第5题同一种药不同的商品名,如果处方名称与所配发药品商品名不同,必须 E A.由执业药师修改商品名后配发 B.由发药药师修改商品名后配发 C.直接配发药品 D.由主任药师修改商品名后配发 E.由处方医师重新修改后配发 第6题若某药的成人剂量是每次500mg,一个体重35kg的儿童按体表面积计算每次应服 D A.400mg B.150mg C.250mg D.350mg E.300mg 公式:成人剂量/50*儿童体重(KG) 第7题单剂量配方制是指 E B A.调剂人员把病人所需用的药品按一次剂量单独包装 B.调剂人员把病人所需服用的各种药品固体制剂按一次剂量单独

提技能·题组训练 24.1.2

提技能·题组训练 1.如图所示,在☉O中,直径MN⊥弦AB,垂足为C,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C=CB B.= C.= D.OC=CN 【解析】选D.∵直径MN⊥AB,由垂径定理AC=CB,=,=,不能得到OC=CN. 2.(2013·温州中考)如图,在☉O中,OC⊥弦AB于点C,AB=4,OC=1,则OB的长是 ( ) A. B. C. D. 【解析】选B.∵OC⊥弦AB, ∴BC=AB=2, 在Rt△OBC中,∵OB2=BC2+OC2, ∴OB==.

3.(2013·佛山中考)半径为3的圆中,一条弦长为4,则圆心到这条弦的距离是 ( ) A.3 B.4 C. D. 【解析】选C.如图,过圆心O作OC⊥弦AB于点C,连接OB, 在Rt△OCB中,OB=3, BC=AB=2, 所以OC==. 4.如图,以点P为圆心的圆弧与x轴交于A,B两点,点P的坐标为(4,2),点A的坐标为(2,0),则点B的坐标为. 【解析】如图,过点P作PC⊥x轴于C,则OC=4. 又OA=2,所以AC=2.

根据垂径定理可得BC=AC=2. 因此,点B的坐标为(6,0). 答案:(6,0) 5.已知:如图,AB是☉O的弦,☉O的半径为5,OC⊥AB于点D,交☉O于点C,且CD=2,那么AB的长为. 【解析】连接OA,在Rt△ODA中,OA2=AD2+OD2,即52=(5-2)2+AD2,解得:AD=4.∵OC⊥AB,∴AB=2AD=8. 答案:8 6.如图,已知AB是☉O的弦,P是AB上一点,若AB=10,PB=4,OP=5,求☉O的半径的长. 【解析】连接OB,过O作OM⊥AB于M,则AM=BM=5,在Rt△OPM中, PM=BM-PB=1,OM===2在Rt△OBM中,

思维能力训练精选30题

思维能力训练精选30题 1.(1)He likes to sing songs _____he sings well. (2) He likes to sing the song____he sings well . A.while B.which C.and D.what 思考:1.sing songs 是不是泛指?2 . 前有定冠词有什么不同? 2.The Browns sent out lots of invitationgs when they decided to give the party .But because of the improper time few people _____it . A .attended B accepted C. received D. enjoyed 思考:本题的关键在于代词it 与之搭配的应是哪个动词,若把it 换成them呢? 3.When people talk about famous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first _____comes to their mind is Qinghua or Beijing University . A. one B. that C. what D.\ 思考:主句的谓语是什么? 4.He _____me to the station and asked me to give his regards to my parents A. saw B met C. sent D. left 思考:“He”去没去车站?“sent”是陪送还是派送? 5 ——When shall I phone you, morning or afternoon? ——___________,I’ll be in all day . A. Either B. Neither C. Both D.One 思考:morning or afternoon 是强调“两者都还是二者取其一”? 6.——The electrical fan she_______in town yesterday works well again. ——Thanks to the repairman, it does work well again. A. repaired B. had repaired C.has repaired D.had had repaired 思考:had repaired是过去完成时吗?你能找到它的结构吗? 7.——Were all the three people in the car injured in the accident? ——No,_____only the two passengers who got hurt? A. it was B. they were C. there was D. there was 思考:这究竟是什么句式?是there be 句式吗? 8.——You’d better let me know when he leaves for my pla ce ——_____________ A. In a week B. I ‘ll ring you up C.I’ll ask him D.Wait a minute 思考:when从句是宾语从句吗?如果将leaves改为will leave,答案又是哪个呢? 9.——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walk? ——No , I prefer staying at home _______watchng TV. A. than B. to C. and D. without 思考:staying at home 与watching TV意义上相互排斥吗? 10.It’s reported that a few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e fire ,but ______were saved. A.most B. the most C.most of them D. most of whom 思考:most of them中them指的是谁? 11.——Shall we go to the football match tonight? ——Good idea _______pick you up at two.OK? A. I ‘ll B I ‘m going to C.I’d like to D. I’ll be gald to 思考:表示将来的动作will 与be going to 有什么不同?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试题库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创新能力是指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2、(创新劳动)是劳动的阶段性发展,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 3、熊彼特提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新的生产条件“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 4、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国家的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构成。 5、简言之,创新技法就是创造学家根据创新思维的发展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 6、(还原法)也称为原点回归法。它通过把创造的起点回归到创造的原点,从而帮助创造者克服习惯性思维。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8、(信息整合能力)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将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加工创造和创新的一种能力。 9、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考虑投入或产出多少,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收益的问题(效益原则)。 10、(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认识或学习活动的普遍规律之一,是创新能力培养必须遵守的。 11、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是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12、多向思维也叫(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或扩散思维。 13、侧向思维的运用方式有三种:1、(侧向移入),2、侧向转换,3、侧向移出。 14、(形象思维)就是依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选择、分析、综合,然后艺术加工的思维方式。 15、理论一般可以理解为(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16、(创新思维)是指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思维方法,创造出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17、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不断推进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 18、学习能力的三个重要特征:1、(自主性),2、能动性,3、创造性。 19、关于“能力”的类别,可以区分为(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专业知识”三种。 20、(创新学习)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能力测试题

我刚做了两个网投题发现大部分网投题目都是一样的,下面是我做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请对题项中给出的数列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根据其排列规律推导出空缺位置上的数字,做出选择,测试时间15分钟。 第1题:1, 4, 3, -1, -4, -3, ( ) A.-2 B.0 C.1 D.-1 第2题:某出版社1989年以每本元价格购进稿纸500本。因压缩开支,1990年购买数量减少了25%,但稿纸价格上涨了20% 。1990年该出版社购买稿纸花的钱是 A.180元 B.元 C.240元 D.250元 第3题:1, 3, 4, 8, 15, 27, ( ) A.50 B.38 C.42 D.35

第4题:-25, -13, ( ), 11 A.0 B.-1 C.1 D.-3 第5题:甲、乙、丙、丁四个班组,甲、乙两班共有83人,乙、丙两班共有86人,丙、丁两班共有89人,问甲、丁两班共有多少人 A.83 B.84 C.85 D.86 第6题:0, 2, 6, 12, 20, ( ) A.28 B.30 C.40 D.48 第7题:-1, 6, 25, 62, ( ) A.87 B.93

D.123 第8题:1, 4, 7, 2, 8, 3, ( ), 9 A.6 B.5 C.2 D.1 第9题:3, 4, 6, 10, 18, ( ) A.26 B.28 C.34 D.36 第10题:在面积相等的四个几何图形中(a为正五边形,b为正方形,c为正三角形,d为圆形),周长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a和c B.c和d C.b和d D.b和c 第11题:1, 2, 3, 7, 22, ( ) A.37 B.66

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训练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训练题 一、填空。 1. 35和15的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 2 .0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 0.27、26%、0. 267这三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5. 24÷() = 0.6 = 12:()=()% 6. 一个数由三个亿、七千万,三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四舍五入到“亿”位,记作()亿。 7. 2吨50千克=()吨 2.3时=()时()分 8.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1:6000000,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25厘米,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9.已知两个数的商是0.12,如果把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那么商是() 10. 36和20的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判断。 1.甲数的75%等于乙数,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7 () 2.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除以两个外项的积,商是1 () 3.两个数相除的商是整数,这两个数一定是整数() 4.两个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面积不一定相等() 5.120分解质因数是:120=2×3×4×5 ()

三、选择。 1、一种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积是70,这样的分数有() A.3个 B.4个 C.6个 D.无数个 2、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A.2x+7 B.5+4=4+5 C.2x+5>8 D.0.7x=42 3、一种药品,第一次降价10%,第二次降价20%,现在药品的价格是最初价格的() A.70% B.60% C.72% D.64% 4、一条长5米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 A.八分之五米 B.八分之一米 C.八分之五 D.八分之一 5、正方形的面积一定,边长和边长()关系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0.27=答案0.875÷5=答案0.7+0.63=答案99×66+66=答案72×38=答案899÷31=答案8×98×125=答案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125×0.25×8×4=答案6.6×12+8×6.6=答案 3、求未知数x。 2x-24=40 x+x=12 五、应用题。 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城相向开出,4时相遇。相遇

创新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首先赋予创新一词以(D )意义 上的特殊用法。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科学 D、经济学 2、( D)是国家创新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A、政策变化 B、社会文化变化 C、经济发展 D、创新 3、创新过程是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最终要通过( A)来实现。 A、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B、技术变革 C、创新产品 D、组织结构变革 4、通过改变或替换原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内容即可完成的创新是(A )。 A、小型创新 B、中型创新 C、大型创新 D、特大型发明 5、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推广应用,实现创造发明成果的价值,这 体现出创新能力的(B )特征。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独创性 D、坚持不懈 6、能够凭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构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打破以往的模式和框 架,体现出创新能力的(C )特征。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独创性 D、复杂性 7、(C )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本领。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实践能力 8、能否完成重大创新,拥有( D)是一个关键。 A、实践能力 B、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 C、组织协调能力 D、创造能力 9、综合能力必须与( D)紧密配合,才能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正确认识事物, 实现有价值的创新。 A、想象能力 B、批判能力 C、创造能力 D、分析能力 10、(D )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突击队和急先锋 的角色。 A、批判能力 B、创造能力 C、实践能力 D、想象能力 11、(A )是指首次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等的 能力。

概括能力训练复习题目

概括能力训练 默爱如山 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 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茶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又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lO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天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

(完整版)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题

材料1: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是由教育部、财政部直接组织实施,面向各省(区、市)中小学教师的示范性培训,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旨在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培养骨干,作出示范,开发和提供一批优质培训课程教学资源,为“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该项目是在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中央财政专项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材料2: Y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建于2003年,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该学院现有历史学、历史教育、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中国近代现代政治与对外关系史、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史、欧洲近现代历史与文化、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政治史和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史学史和历史文献学、西方古典文明、世界地区国别史、近现代国际关系等相对稳定又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该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获学位授予权20余年来,历史学科已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不少毕业研究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 通过参与教育部项目遴选和本省“国培计划”竞争性谈判,Y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得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和省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两个项目共6个子项目的培训任务。为此,历史文化学院专门成立了“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培训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2010年至今,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项目辐射国内部分省区及全省9个地区,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2786人,顶岗实习生规模近1300人,学科带头人30人。 历史文化学院在承接“国培计划”方面优势明显:第一,学院是培训中学历史师资和传统文化紧缺人才的重要基地,拥有一批专门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专业研究队伍,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第二,学院拥有条件优良的实践基地,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与一批中学名校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第三,学院有丰富的培训经验,连续四年被评为省“国培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6月曾获得示范性项目培训单位资质。 材料3:2014年8月2日,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及相关文件精神,受省教育厅委托,Y大学历史文华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暑期初中历史骨干教师短期培训班如期开班。该班共有165名参训学员,集中培训28天。 该班的培训目标是通过培训促进学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拓宽学术视野,把握初中历史学科新课程实施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初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参与式教学以及评价的策略与方法,提高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使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和初中历史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本次培训主要分为教育通识、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初中历史参与式教学组织与实践三个模块。研修主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突出参与互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研修培训主要采取“教学核心问题+经典案例研讨+专家学员互动+基地实践研修+校本主题研修(课题研究)+反思总结提升+成功汇报分享+考核答辩验收”等形式进行,分小组开展研讨活动,重视集中研修后通过网络交流、主题或者课程研究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跟踪。 本次培训师资队伍由高校学科教学专家(7人)和中学一线历史教师(4人)组成,培训师资力量雄厚,授课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