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釆煤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

合集下载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一、概略11908采面位于矿井西翼1350m~1367m标高之间。

11908采面上巷走向长度为280m,下巷走向长度420m,切眼长度100m,依据鉴定C19煤层为突出煤层,为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作,确保矿井平安消费,特制定防突设计及措施。

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概述1、本矿划定为突出风险区域,开采前应制定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应包括:1〕区域突出风险性预测;2〕区域防突措施;3〕区域措施效果检验;4〕区域论证;〔2〕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任务面突出风险预测;2〕、任务面防治突出措施;3〕、任务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4〕、平安防护措施。

2、防突任务坚持区域防突措施现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那么。

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严禁停止采掘活动。

3、煤矿企业的主要担任人是防突任务的第一责任人。

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树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4、本矿视为突出矿井,在编制年度、季度、月度消费树立方案时,必需一同编制年度、季度、月度防突措施方案,保证抽采平衡。

防突措施方案及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布置由技术担任人编制,煤矿企业主要担任人、矿长审批,分管担任人、分管副矿长组织实施。

5、突出矿井发作突出的必需立刻停产,并立刻剖析、查找突出的缘由;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弭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消费。

6、管理人员和井下任务人员必需接受防突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前方准上岗作业。

人员培训必需依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则»。

三〕11901任务面布置状况11901采煤任务面走向长760米,倾斜长度138米,煤层倾角2°,煤层平均厚度为 1.82m ,回风顺槽最低标高+1460.011m,运输顺槽最低标高+1455.642m。

风巷距地表埋深110m;机巷距地表埋深130m。

该采面位于矿主井南翼,为南翼一采区第首采任务面。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125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第一章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位置及上、下层的采掘情况工作面位于南五采区2号煤层右翼,皮带巷由02号煤皮带下山开口,轨道巷由南五2号煤进风轨道下山开口,工作面轨道巷西北侧间隔38~106m为12312、12315、10315、10316采空区及南三采区泄水巷,轨道巷西面实体间隔12m为南五补补回风巷。

工作面上部间隔2.9~7.0m为10503采空区,其它方位暂无工程。

二、地表位置及影响工作面地表位于宋家坡及武洼梁东部,玉米沟及端端圪垛东南部,后梁上北部,后头沟从开口处附近横穿工作面。

地表出露地层以Q2+3(第四系更新统地层)、N2(新近系上新统地层)、P2S2(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段地层)为主,盖山厚度304~484m,平均391m,地表两组高压线塔经皮带巷1052m、1076m、轨道巷Ⅱ段710m、738m穿过工作面。

工作面对应地表两组高压线塔,回采对其影响较大。

三、顶、底板情况四、煤层赋存情况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2号煤层,煤层厚度2.60~3.50m,平均3.02m,煤层结构复杂,结构为0.27(0.19)2.56,属稳定可采近水平中厚煤层。

其上部间隔2.9~7.0m为02号煤层(采空区),平均4.0m。

工作面开采煤层下部间隔1.3m左右为3号煤,3号煤煤厚0.4m。

根据邻近工程资料分析,预计皮带巷380~460m工作面内有一个坳陷区受其影响,煤岩层倾角变化较大。

工作面工业储量为739440t,可采储量为632646t,煤的容重为1.32t/m3。

五、地质构造情况㈠褶曲:工作面整体呈单斜构造,煤岩层倾角5°~11°,平均5°。

㈡断层:工作面巷道在掘进中共揭露6条断层,其中2条逆断层,落差在0.8~2.0m,4条正断层,落差0.5~3.5m,其中F12503—5断层对回采影响极大。

㈢陷落柱:根据邻近采掘情况分析,工作面内陷落柱不发育,但发育一个坳陷区,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回采工作面专门防突设计

回采工作面专门防突设计

回采工作面专门防突设计回采工作面专门防突设计由于本工作面防突专门设计是在贯彻公司严格按照突出矿井管理的要求,认真执行《采煤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并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达标(详见《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后,为进一步确保采煤工作面安全、防治发生工作面突出事故而专门编制的本防突设计。

一、概述1、工作面布置矿井走向长约1200m,设计考虑一个水平、上下山二个采区双向布置开采。

水平标高+1400m。

M23、M16煤层分层开采,M27、M30煤层联合开采。

由于M16煤在一采区内已经基本采完,为了尽快达产,考虑首采工作面布置在一采区M23煤。

主斜井到设计标高后,沿M23煤层+1400水平布置运输大巷,在矿井走向中部沿M23煤层中布置运输上山、行人上山、回风上山;在+1480米标高布置绞车硐室,在回风上山+1456m标高M23煤层中布置1456m回风大巷与回风平硐连通,形成上山采区的开拓系统。

采区运输上山、行人上山、回风上山施工完成后,从运输上山+1445m和+1480m标高向南布置__采面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用切眼连通上下顺槽,形成首采工作面。

二采区开拓系统:在+1400水平运输大巷一采区上山附近顺M23煤层底板岩石内布置二采区运输下山、行人下山、回风下山至+1260m,布置采区水仓,将回风下山与一采区回风上山连通,形成二采区的开拓系统。

2、地质情况(1)工作面煤层情况矿区内较稳定煤层主要有4层,自上而下编号为M16、M23、M27、M30。

__工作面标高位于+1472m~+1500m,位于龙潭组第一段(P3l1)中部,长兴灰岩之下,M23煤层之上,上距长兴组燧石灰岩底200~210m,平均205m左右;下距M23煤层45~50m,平均48m左右。

M16煤层厚1.5~2.0m,平均厚1.80m,煤层稳定,在走向与倾向上变化较小,倾角平均170。

为稳定简单煤层。

(2)工作面瓦斯情况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21】281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202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织金县绮陌乡永兴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9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8.92m3/t。

某煤矿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某煤矿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某煤矿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contents •概述•防突设计•安全技术措施•专项防突方案实施•结论与展望目录CHAPTER概述工作面背景工作面位置工作面位于一个大的煤层中,煤层厚度约为2米,倾角较缓,约15°。

地质构造水文地质防突目的防突意义防突目的和意义区域性防突适用于大面积、大规模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通过优化开拓方式和开采工艺等措施来达到防突目的。

防突技术分类根据煤矿开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防突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区域性防突和局部防突。

局部防突适用于小范围、局部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通过安装安全设施、加强监测监控等措施来达到防突目的。

防突技术分类及适用条件CHAPTER防突设计工作面基本情况分析030201方案选择根据工作面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防突方案,如开采保护层、预抽瓦斯、水力冲孔等。

方案设计针对选定的防突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钻孔布置、抽放参数、冲孔工艺等。

防突方案选择与设计设备选用材料选用防突设备与材料选用CHAPTER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前准备制定方案准备物资安全培训03通风管理施工过程安全控制01安全操作规程0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施工后检查与验收CHAPTER专项防突方案实施实施流程与操作要求在工作面实施防突措施期间,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根据预测预报结果,针对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采取相应的防突措施。

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采用合适的预测预报方法对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预报。

制定专项防突方案,报送矿总工程师及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准备所需设备、材料,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防突要求。

安全防护用品佩戴应急通道保持畅通应急预案培训应急设备检查安全注意事项与应急预案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CHAPTER结论与展望结论回顾研究不足与展望需要加强煤矿工人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需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与其他研究的对比与讨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该专项防突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与其他研究相比,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领先性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到其他类似矿井中,以提高煤矿的安全水平WATCHING。

回采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回采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纳雍县营盘煤矿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工作面名称: 3031工作面编制:周雪平编制时间: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3031回采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会审签字表会审意见:学习人员签字栏贯彻时间:年月日贯彻人签字:3031回采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3031回采工作面位于营盘煤矿北翼的3#煤层内,具体位臵在一水平回风石门与三水平运输石门和井筒与北边界煤柱之间,3031回风巷标高1645m,3031运输巷标高1625m;采面平均斜长105m、平均煤厚1.4m、平均倾角14°。

该面于2011年初开始布臵,预计2013年3月形成系统,为了加强防突安全技术管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的原则,确保“抽、掘、采”平衡。

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强化瓦斯治理及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特编制3031回采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第一章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邻近区域回采基本情况第一节煤层情况3#煤层伪顶是砂质泥岩,厚0.02-0.1m,直接顶板为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下部夹椭圆状菱铁矿结核,直接顶总厚度为4-6.5m;老顶为粉砂岩,厚度在8m以上。

3031回采工作面位于营盘煤矿北翼3#煤层内,其具体位臵在一水平回风石门与三水平运输石门之间,3031回风巷标高1645m,3031运输巷标高1625m(平均);采面平均斜长110m、平均煤厚1.4m、平均倾角14°,3#煤层属半亮型料状,层状煤,似金属光泽,贝壳状少量参差状断口,内生裂隙发育,偶见黄铁矿结合。

煤层容重为1.44 t/m3。

距地表垂深145-411m,第二节瓦斯情况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7月提供的《贵州省纳雍县营盘煤矿3#、4#、5#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只有3#、5#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4#煤层无突出危险性。

根据贵州源远地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9月提供的《纳雍县新房乡营盘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书》,煤尘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属于Ⅱ类易自燃煤层。

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是保障矿井安全和生产高效进行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开展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尽管有很多方面的安全措施,如通风防尘、防火防爆、防尘工程等,但专项防突设计仍然是尤为重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首先,在进行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时,熟悉煤层情况和特性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煤层的勘探、矿井地质探测和建模等手段,了解煤层的结构、厚度、倾角、天然气含量等信息,为以后的防突设计提供依据。

其次,在防突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煤层采矿的特点和工艺流程。

采矿工艺包括采矿方法、支护方式、瓦斯抽放等,对防突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采用割缝煤体爆破开采方式的工作面,需要对爆破危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爆破危险性。

此外,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还需结合通风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确保在工作面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减少煤尘和有害气体的积聚,并保持适宜的氧气浓度,有利于防突措施的实施。

防火防爆也是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设置防火墙、安全出口、防火防爆设备等来预防和控制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面安全。

另外,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中,必须重视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在采煤工作面的水平和立井巷道中,加强防水措施,及时排出积水,预防因为积水引发的煤层突出。

此外,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无人机、传感器、智能监测系统等,对工作面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安装瓦斯、温湿度、火灾等传感器,得到相关数据,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为了更好地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必须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

对煤层工作面的负责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煤层采矿规程、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煤层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是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煤层特性、采矿工艺、通风系统、防火防爆、排水系统以及技术手段,同时加强人员培训。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随着人们对煤炭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采煤工作已成为我国矿业行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在采煤过程中,矿工们要面临很多风险。

为了确保采煤过程的安全和高效,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变得非常重要。

什么是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指的是针对采煤工作面的风险因素,经过系统、科学、合理的设计,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事故发生,从而确保采煤过程的安全、可靠。

为什么需要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 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性采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淤积水、瓦斯、地质构造变化等多种风险因素。

如果不采取一些专项措施,这些风险因素就会在采煤过程中对矿工造成威胁。

2. 提高作业效率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不仅能够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采煤效率。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可以规定各种作业标准,保障采煤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措施1. 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是采煤过程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如果瓦斯排放不及时或处理不到位,会引发爆炸等意外事件。

因此,对采煤工作面进行瓦斯抽放,可以有效降低瓦斯浓度,提高采煤的安全性。

2. 钻孔放炮在采煤过程中,地质变化是常见的。

为防止地质变化引发危险,钻孔放炮是一种常见的防突措施。

这种措施能够使煤层变形较为均匀,降低煤层破坏的风险。

3. 二次采掘采煤过程中,存在很多煤矸石和顶板,这些都可能对采煤过程带来困难。

通过对采煤工作面进行二次采掘,可以将这些煤矸石和顶板清理干净,为采煤过程创造更好的条件。

以上措施只是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的一部分,对于不同的采煤工作面还有更多的具体措施需要采取。

需要指出的是,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不仅要考虑防突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也需要考虑可持续性。

只有在保证资源和环境可持续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采煤工作面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总之,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是确保采煤过程安全、高效的必要手段。

只有根据不同的煤矿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防突措施,才能使采煤过程得到更好的保障。

某某煤矿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某某煤矿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某某煤矿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某某煤矿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煤矿事故频发,让人们始终提升对煤矿安全的重视,煤矿安全是保障矿工安全生产的核心。

煤矿工作面是煤矿开采工作的重要部位,工作面的防突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不仅影响着矿工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煤矿生产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某某煤矿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特点某某煤矿克拉玛依煤田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境内,属于暴露煤田,采用的是直接采煤工艺。

工作面采用人工掏进,采用的是“一工一面”开采模式,主要设有切眼工、润滑工、换房工、供电工、通讯工、疏通工、支护工等。

工作面按每个人1.8米计算,末采平均煤高为2.3米,采高为2.8米,煤层倾角约为14°,采煤厚度为1.5米以上。

二、工作面安全评价根据煤炭安全法规的要求,某某煤矿工作面进行了安全评价。

评价结果显示,该工作面存在风险点主要有:人员进出口及安全避难所与通风井位置过近,喷雾器、灭火器设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与支护系统联动不及时,危险物料不规范堆放等。

评估结果表明该工作面潜在安全隐患较多,需要制定安全规范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专项防突设计对于工作面的防突措施设计,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某某煤矿进行了专项技术设计。

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空间防突设计:设计加强安全门的设置,进一步拉大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距离,确保通风管道的合理布局。

(2)支护防突设计:煤矿采用高强度支架和高支柱支护,采用全球较新研发的自承式支架,在采煤过程中更换护架和支撑柱以确保矿洞稳定。

四、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对某某煤矿工作面存在的安全问题,采取了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设置多个应急疏散口和安全避难所,同时完成避难所内应急氧气瓶、应急救生器材等的配置。

(2)切眼作业时不得携带烟火,吸烟严禁。

(3)开采过程中实施监督巡视,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予以整改和处理。

(4)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班组人员迅速疏散至避难所内,联系煤矿应急救援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XX公司XX煤矿
XX釆煤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
(保护层开釆卸压范围内)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
单位负责人:
X年X月X日
会审意见会审时间:年—月—日
主持人:(必须是总工程师或矿长)
会审意见:
1.
会审意见共条
会审人员必须包括通防副总、地质副总、安全副总,通风、技术、安监、地测、调度室、施工单位部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必须有助理以上职称)参加。

审批意见:(必须经总工程师和矿长审批)
审批人签字:
2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帙况 (2)
一、矿井(采区)基本情况 (2)
二、工作面情况 (2)
第三章安全系统 (5)
一、通风系统 (5)
二、抽采系统 (5)
三、监控系统 (5)
四、供电系统 (5)
六、通信联络系统 (6)
七、矿井压风系统 (6)
八、紧急避险系统 (6)
九、供水施救 (6)
第四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7)
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7)
二、区域防突措施 (7)
三、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8)
四、区域验证 (8)
第五章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9)
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9)
二、工作面防突措施 (9)
三、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11)
四、安全防护措施 (12)
第六章组织管理措施 (15)
一、成立领导小组 (15)
二、明确职责 (15)
三、综合防突措施实施过程管理和突出预兆管遂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