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怎么不够用了_教案2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数怎么不够用了》教案设计2套
《数怎么不够用了》教案教材分析:在历史上,负数概念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了“不够减”的情况,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可以使用负数去表示的现象。
因此,本节课借助计算比赛得分这个生活中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b5E2RGbCAP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有理数的分类。
能力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plEanqFDPw教学重点: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DXDiTa9E3d教学难点: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过程:一、合作交流,发现问题G c G加10分扣10分得o分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分。
四个代表队答题情况如下表:RTCrpUDGiT课本P31表格(投影)问:每个代表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你是怎么表示的?(同桌讨论)〖同桌讨论发现:第四队的成绩不能用我们已经熟悉的1, 0, 7.2,……这些数来表示,从而感到数不够用了,教师顺水推舟,提出课题,数怎么不够用了?学生发现原因是出现了比零低的数。
那么怎么表示好呢?好!我们一起来观察同学们的表示方法,那种最方便呢?〗5PCzVD7HxA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上面出现了比0低的得分,我们可以用带有“―”号(读作:负)的数来表示。
如:扣10分可以表示成一10分。
那么,对于比0高的得分,可以在其前面加上“ +”号(读作:正),如:加10分可以写成+10分,加20分可以写成+20分。
数怎么不够用了教学设计
进一步来看,一周来他的账本上的数据为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120元-20元80元0元-10元150元100元
如此看来他这一周是赚了还是赔了?有多少?
活动目的:
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
活动的实际效果:
教师预先设计好一组测试题,其中有必做题和选做题,检验学生本节课认知程度,便于有针对性的质疑和讲解.同时也能体现出«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学生交流答案、讲解做法,然后组内同学进行评价、纠错,同学间交流互助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某仓库运进面粉7.5吨,那么运出3.8吨应记作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某日上海发行的部分债券行情表,试说明各债券当天涨跌情况。
名称
99国债(1)
99国债(2)
99国债(3)
01通化债券
01三峡债券
涨跌/元
+0.01
-0.05
-1.24
+0.15
-2.01
99国债(1)__________;99国债(2)_________;
4、(1)如果节约20千瓦·时电记作+20千瓦·时,那么浪费10千瓦·时电记作什么?
(2)如果-20.50元表示亏本20.50元,那么+100.57元表示什么?
(3)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什么?
5、调查家中八月份收入和支出情况,并且正确表示出来.
6、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中午的零上2℃下降了7℃,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多少?
合计
第一队
第二队
第三队
第四队
活动目的:
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出问题的答案.
第二章 实数全章教案-
第二章实数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第一课时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1)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觉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学习它的必要性。
2.进一步丰富无理数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会到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并对无理数产生感性认识。
重点:对无理数的感识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有理数,举出例子。
2.勾股定理的内容?若Rt △ABC 的两个直角边分别是5、12,求它的斜边。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引入课题出示投影(一)P25页首图文1教师指出:随着人类的认识不断发展,人们发现,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同于有理数的数,本章我们将学习元理数、实数、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学习利用估算或借助计算器求出一个无理数的近似值,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数怎么不够用了.三、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获得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是有理数的认识1.拼图活动(1)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两块边长相同的正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2)鼓励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并给予引导。
(3)教师把学生的几种做法在全班展示。
2.对拼图的结果作进一步分析(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a 满足什么条件?(2)a 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3)a 可能是以2为分母的分数吗?可能是以3为分母的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4)a 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充分进行思考、交流,给予适时引导。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
“l 2=1,22=4,32=9……越来越大,所以a 不可能是整数。
”“(21)2=41,(32)2=94……结果都是分数,所以a 不可能是分数。
”“两个相同的最简分数的乘积仍然是分数,所以a 不可能是分数”等。
这里只要学生能进行简单的说理即可。
教师归纳:事实上,在等式a 2=2中,a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 不是有理数。
说明在生活中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
3.做一做出示投影(三):P25页“做一做”内容(1)让学生用勾股定理算出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正方形的边长为b ,b 满足什么条件? (3)b 是有理数吗?(4)让学生分组交流以上问题后回答。
七年级数学上册 数怎么不够用了教案 北师大版
数怎么不够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本节课强调了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引入源自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将有理数正确分类.(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并及时点拨,让学生从实例之中自得知识.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难点:运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问题中的量.3.疑点:负数概念的建立.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冰天雪地的哈尔滨是零下26℃时,繁花盛开的广州城却是零上18℃;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而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大屏幕展示画面,学生观看).像这样的问题怎么表示呢?用以前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生:(互相讨论)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完全表达出来.师: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数已不够用了,为此,我们要引入新的数.二、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探索新知情境一:把全班同学按行分成四组进行奥运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用笑脸表示),答错一题扣10分(用哭脸表示),不答得0分(用无表情脸表示).随着竞赛的进行,用不同的脸把各组答题得分情况展示在黑板上.师:现在我们看一看每组最后得分是多少?你怎么表示?与同伴进行交流.生1: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的数字来表示得分比0高或低.生2:也可以用带“-”号的数来表示比0低的数.……师生一起用带“+”、“-”号的数来表示各组得分.情境二:生活中你见过带有“-”号的数吗?生1:气温-5℃.生2:海拔-105米.生3:企业所得利润-190万美元.……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都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比0高与比0低的得分, 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谁还能举些例子?生1:收入50元和支出80元.生2:提高40%和降低25%.……师:为把它们正确表示出来,我们要学习新的数,大家知道什么数吗?生:(齐答)正数和负数.师: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正数?生:像5、1.2、12……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师: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负数?生: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负数.如:-10、-3……师: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情境三:比一比,看下面问题谁回答得最快?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 2圈怎样表示?3.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 03克表示什么?4.某仓库运进面粉7.5吨记作+7.5吨,那么运出了8吨记作什么?5.如果向南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向北走10米记作什么?(通过这组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过比赛抢答,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情境四:师:将所学过的数进行分类,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看看哪桌分的既准又快?生:讨论交流,得出:师: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三、例题探究,巩固知识例1(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样表示?(3)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 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分析:用正、负数可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习惯上人们经常把零上的温度、上升的高度、向东的行程、收入、盈利等规定为正的,而把零下的温度、下降的高度、向西的行程、支出、亏损等与前面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解:(1)扣20分记为-20分;(2)沿顺时针方向转12圈记为-12圈;(3)-0.03克表示乒乓球的质量低于标准质量0.03克.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基准都必须为零,比如乒乓球的标准质量.例2 (1)如果把向北的方向规定为正,那么走3.5千米,走-1.2千米,走0千米的意义各是什么?(2)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20℃,下午2时的气温比中午上升了4℃,晚上8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5℃,下午2时的气温是多少?晚上8时的气温是多少?分析:(1)规定“向北”的方向为正,那么“向南”的方向就为负;(2)规定气温上升为“+”,那么下降就应当为“-”.注意:此题气温的变化均以中午12时为准.解:(1)走3.5千米就是向北走3.5千米;走-1.2千米就是向南走1.2千米;走0千米意即原地未动.(2)下午2时的气温是:20+4=24(℃)晚上8时的气温是:20-5=15(℃)四、总结归纳师:谁能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回顾、讨论总结,教师补充如下:概念:正数、负数、有理数.分类:有理数的分类:两种分法、整数、分数的分类.应用:有理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五、布置作业1.习题2.1 第3、6、7题2.写出5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表示出来.六、板书设计。
数不够用了数学教案
数不够用了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不够用的情况,能够正确地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不够用的概念和原因。
2. 数的借一当十和借十当百的规则。
3. 数的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4. 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存款利息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不够用的概念、借一当十和借十当百的规则、数的进位和退位原理。
2. 教学难点:数的借一当十和借十当百的规则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规律。
2. 运用实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例材料和道具。
3. 练习题和答案。
教案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的教学步骤将在后续的章节中提供。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找零,引导学生思考数不够用的情况。
2. 讲解:讲解数不够用的概念,解释数的借一当十和借十当百的规则,以及数的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3. 示范:通过示例,演示数的借一当十和借十当百的规则的应用,以及数的进位和退位的计算过程。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数的借一当十和借十当百的规则,以及数的进位和退位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数的借一当十和借十当百的规则,以及数的进位和退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数的借一当十和借十当百的规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存款利息计算、购物打折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数独、接龙等,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数怎么不够用了(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另外,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让学生们来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这样既能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针对学生们在课堂中提出的疑问,我需要在课后进行总结,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正负数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正负数的基本概念。正负数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数,它是数系扩展的重要部分,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以下为负,这样表示既简洁又明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负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规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数系扩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数系扩展的必要性,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2.教学难点
-正负数的概念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强理解。
-突破方法:借助数轴、温度计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负数。
-正负数的加减运算:学生可能对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运算感到困惑,需要通过逐步引导和练习来突破。
3.介绍正数与负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表示。
4.探索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练习。
5.引导学生思考数系扩展的必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数怎么不够用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数怎么不够用了》东坑中学王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将有理数正确分类。
过程与方法:1.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并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 能结合具体情境出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分,四个队的答题情况见课本37页。
自主学习:探究一:什么是正负数。
1.你能把每个队的最后得分计算出来吗?2. 第一队与第四队的得分相同吗?如何区分呢?3. 自学课本38页并完成下表:4. 上面出现了一些带“一”的数,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数吗?5. 小组共同学习课本39页。
议一议6•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其他实例吗。
合作交流:1.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了吗?0是正数啊还是负数?你能给它们下一个定义吗?2. 通过学习你能理解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吗?归纳总结:1. 正数:2. 负数:.零:例题解析:探究二•探究正负数的意义。
(1) 如果上升20m 记作+20m 那么下降10m 记作 _________ m.(2)高出海平面 50m 记作+50m 那么-20m 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我们规定上升和高出海平面为正,那么下降记作“负”。
《数怎么不够用了》教学设计
2.1数怎么不够用了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建立了有理数的概念及其相关的运算法则。此年龄段的学生有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喜欢表现自己,对与自己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我抓住这一特点,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受到有理数的局限性和引入新数的必要性。
板书设计
2.1数怎么不够用了(1)
(一)知识回顾(四)例题解析(六)课堂小结
(二)观察发现例1、例2
(三)解方程(五)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作业或预习
1.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用负数表示这个温度.
2.在小学地理图册的世界地形图上,可以看到亚洲西部地中海旁有一个死海湖,图中标着-392,这表明死海的湖面与海平面相比的高度是怎样的?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数怎么不够用了》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
一、课题§2.1数怎么不够用了〔2〕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什么是正、负数?2.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数0表示量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3.任何一个正数都比0大吗?任何一个负数都比0小吗?4.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根据学生的答复引出新课.〔二〕、讲授新课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即2.给出有理数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即有理数是英语“Rational number〞的译名,更确切的译名应译作“比3.有理数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答复、评议、补充.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简称正数、负数和零,即并指出,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并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例1将以下数按上述两种标准分类:例2以下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整数还是分数:课堂练习25,-100按两种标准分类.2.以下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整数还是分数?〔四〕、小结教师引导学生答复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根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七、练习设计1.把以下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将各数用逗号分开):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2.填空题:的数是______,在分数集合里的数是______;(2)整数和分数合起来叫做______,正分数和负分数合起来叫做______.3.选择题(1)-100不是[ ]A.有理数 B.自然数 C.整数 D.负有理数(2)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非负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B.零表示没有,不是有理数C.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八、板书设计2.1数怎么不够用了〔2〕〔一〕知识回忆〔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例1、例2〔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数学根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关于这一点,布鲁纳有过精彩的论述.他指出,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更容易记忆,更重要的是领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如果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了,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驾驭数学知识,就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但使数学学习变得容易,而且会使得别的学科容易学习.显然,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数学教学就不能就知识论知识,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最根本的东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摄具体知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和开展数学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内容逐步渗透,而不能脱离内容形式地传授.本课中,我们有意识地突出“分类讨论〞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中注意渗透两点:1.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2.分类的结果应是无遗漏、无重复,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一、课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根底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拟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拟方法及表示法.3.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对线段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掌握线段比拟的正确方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复习线段的概念,引出线段的长度的度量和表示1.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2.提出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如果有学生将直线、射线也量出了长度,借此复习直线和射线的概念.)3.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4.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直接用刻度尺.(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寻找这两种方法)5.教师再讲表示法:线段AB=7cm.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拟方法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1.怎样比拟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2.怎样比拟两座大山的上下?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拟的两种比拟方法:重叠比拟法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2)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3)假设端点B与端点D重合,那么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AB=CD.假设端点B落在D上,那么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假设端点B落在D外,那么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如图1-6.教师讲授此局部时,应用几个木条表示线段AB和线段CD,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也可以用圆规截取线段的方法进行.数量比拟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拟.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写法如下:因为量得AB=××cm,CD=××cm,所以 AB=CD(或AB<CD或AB>CD).总结:现在我们学会了比拟线段的大小,还会比拟什么?学生可以答复出,可以比拟数的大小,进而再问:数的大小如何比拟?(数轴)再问:比拟线段的大小与比拟数的大小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得到:比拟线段的大小就是比拟数的大小.三、应用实例,变式练习:1.如图1-7,量出以以下图形中各条线段的长度,比拟它们的大小.并比拟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如图1-8,根据图形填空.AD=AB+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CD=AD-______.3.如图1-9,线段AB,量出它的长度并找出它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4.如图1-10,根据图形填空,(1)AB=______+______+______.(2)AB-a=______+______.〔四〕、小结1.教师提问:怎样表示线段的长度?怎样比拟线段的大小?通过本节课你对图形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了解?2.根据学生答复的情况,教师重点总结数与形的结合以及比拟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七、练习设计p.18,1.2题.p21,2.3.4题.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后记1.本课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2.本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根底,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拟线段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讲,可以挖掘出较深的内容.在教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无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3.学生在小学时只会用圆规画圆,不会用圆规去度量线段的大小以及截取线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圆规的用法有一个新的认识.4.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度量一些三角形的边的长度,目的是想通过度量使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个铺垫.5.为防止本节课的枯燥,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出现悬念.如:开始的提问“线段是几何图形,它与数字有什么联系?〞“在我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比拟大小?〞等.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泼.6.如果感觉课堂密度小,还可以增加一些培养动手能力的题.如:(1)量一量老师的大三角板中的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再量一量自己手中同样的小三角板各边的长,算一算相等的角所对的边长度的比值,是否相等.(为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做一些铺垫)(2)量一量课桌四条边的长,再量一量课本四条边的长,算一算长边与长边的比、短边与短边的比.(得到角相等的图形,边不一定成比例)(3)在同一时间下,两棵高矮不同的大树的影子的长度自己量出,然后比拟大小,想一想这两棵树哪一棵高?(对相似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上的三个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是很好的认识数学世界的实例.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泼.。
数学教案:数怎么不够用了
数学教案:数怎么不够用了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计算、测量还是解决问题,数学都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近年来有一个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数怎么不够用了?本教案将探讨数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为什么人们发现数已经不够用的原因。
二、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早在古代文明中,人们就开始使用数字和符号来进行计算和记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展出了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在古希腊时期,数学开始被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等数学家在几何学和算术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东亚,中国的古代数学家发展出了代数和几何学的许多重要概念。
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用数字来表示更加抽象和复杂的概念。
在十七世纪,微积分的发现为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十九世纪,概率论和统计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统计数据和随机现象。
三、数不够用的原因虽然数学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数已经不够用了。
以下是一些导致数不够用的原因:1.抽象问题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需要处理更加抽象和复杂的问题。
传统的整数和有理数已经无法准确表示一些现象和概念,如无穷小和无穷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发展了实数和复数等更加抽象的数学工具。
2.计算精度在科学和工程领域,计算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传统的有限精度数值无法满足现代计算的需求。
为了提高计算精度,人们引入了更加精确的数学工具,如浮点数和高精度计算。
3.统计数据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兴起,人们需要处理更加庞大和复杂的统计数据。
然而,传统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
为了处理统计数据,人们引入了概率论、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新的数学工具。
4.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描述了微观世界的行为。
然而,量子力学的理论涉及到复数和无穷维的数学概念,超出了传统数学的范畴。
2.1 数怎么不够用了 课堂教学设计.
拓展学习目标预习展示互动生成达标 3.观察下面一列数,探索规律: 2 ,,,,, 2 3 4 5 6 7 1 ,… 拓展谈谈收获①写出第7、8、9三个数;②第100个数是什么?第2009个数是什么?③如果这一列数无限排列下去,与哪两个数越来越接近?
谈谈收获学习目标预习展示互动生成达标拓展谈谈收获•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教师说,你有什么疑惑!• 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提示!
在国外,负数概念的建立与使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印度在公元7世纪出现了负数概念,并有了负数的运算,不过他们总把负数解释为负债。
欧洲的数学家迟迟不肯承认负数,最早承认负数的是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儿,他承认解方程中出现的负根,不过他称为“假根”。
直到19世纪,负数在欧洲才获得普遍承认。
数学小知识。
1、数怎么不够用了_教案2
课题:2.1数怎么不够用了主备人:审阅人: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总第________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负数和有理数的概念难点:负数的概念的探索教学过程:一、【学生自主预习作业】1、.如果提高10分表示+10分,那么下降8分表示_______,不升不降用_____表示.2、.如果向南走5 km记为-5 km,那么向北走10 km记为____3、.如果收入2万元用+2万元表示,那么支出3000元,用_______表示.4.某企业以1996年的利润为标准,2000年增加了10%记为+10%,2001年利润为-5%表示的意义是_____ __.5.节约用水,如果节约5.6吨水记作+5.6吨,那么浪费3.8吨水,记作___ ____.6、.下面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用箭头标出其对应关系二、【教师导入和讲解新课】:1、正、负数概念:P 39注意:_______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例题:例1:(1)如果向南走9米记作+9米,那么向北走7米记作.(2)高出海平面85米,那么-13米表示.(3)米记作5米,那么下降3米记作,不升不降记作.(4)足球比赛中,如果负2场记作-2,那么胜4场应记作.(5)某年龄段学生标准体重为50kg,超出部分记为正,如某学生体重记为+12 kg表示超出标准体重12kg ,即体重为62kg ,则另一位同学体重记作-8 kg ,则说明其体重为 kg .例2:下面各数中,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1, 2.3, -5.5, 68, -, 0, -11, +123.解:正数:负数:3、我们所接触的数可发现有这样几类:整数:如1,2,34,…零:0负整数:如-1,-3,-5,… 正分数:如,722,5.4,… 负分数:如21-,722-,-0.3,… 由此我们有:概括: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数; ____________统称为分数;____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章教案
课题 2.01数怎么不够用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能力目标: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态度:让学生了解有关负数的历史、体会负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
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
人们会常常有意识的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数感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对具体数量关系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对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有效的组织这些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
2.重点与难点: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为重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难点【教学准备】教具;知识竞赛成绩表、温度计、企业经营统计表.学习资料:1. 如果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高2mm记作+2mm,那么比标准高度矮3mm记作什么?现在有5张课桌,量得它们的尺寸与标准高度比较分别是+1mm,-1mm,0mm,+3mm和-1.5mm,若规定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mm,最低不能矮过2mm才算合格,那么上述5张课桌中有几张合格?2.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理数是正数和负数的总称B.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总称C.有理数是非负数和负数的总称D.有理数是非正数和正数的总称3. 判断对错.(“对”的入T,“错”的入F)1.无限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 )2.凡小数都是有理数( )3.凡是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4.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5.正数都带“+”号( )6.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是正有理数( )7.“-2”既可以看成“负2”,也可以看成“减2”,还可以看成“-1乘以2”( )4.多选题.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有理数中,零的意义仅表示没有;B.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有理数;C.0是最小的整数;D.0是偶数.5.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表示集合的圈里.分析: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非正数的集合包含负数和零.应注意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都是有理数.6.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1)正数集合:{};(2)负数集合:{};(3)非负数集合:{};(4)奇数集合:{};(5)偶数集合:{};(6)分数集合:{};(7)质数集合:{};(8)合数集合:{};说明:(1)每个括号均应填上“…”删节号,意即除了已添入的数外还有其他别的数;(2)填空时,一定要分清各种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分类标准.【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础分均为0分。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一)教学设计
第二章实数1.数怎么不够用了一、学生起点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在学习《有理数》的过程中体会到数不够用了,刚刚学完《勾股定理》,再次感受到需要研究新的数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在“需要—探究—发现—论证”式的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非常直观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实现数的发展.二、教材任务分析《数怎么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数的发展,建立无理数的概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这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背景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并能说出理由.三、教学目标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无理数,并能说出理由.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无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力.3.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钻研精神,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3.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半的献身精神.(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是否不是有理数. 3.用计算器进行无理数的估算.(三)教学难点 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2.无理数概念的建立及估算.3.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四、教学学法1.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相结合.2.课前准备:多媒体,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剪刀,短绳.五、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章节引入;第二环节:本节引入;第三环节:活动探究;第四环节:献身科学,执着追求;第五环节:课时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章节引入内容:a .小红是刚升入八年级的新生,一个周末的上午,当工程师的爸爸给小红出了两个数学题:(1)两个数3.252525……与3.252252225……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2)一个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木板,按如图的痕迹锯掉四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请计算剩下的正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正方形木板的边长又是多少厘米呢?你能帮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吗?b .你能求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吗?你知道圆周率π的精确值吗?它们能用整数或分数(即有理数)来表示吗?意图: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将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同于有理数的数,从而感受到需要学习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识欲望.效果:通过对实际问题的了解、解决,感受实际生活中需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本章课题《第二章 实数》.第二环节:复习引入内容:a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数学中,有理数的定义为:形如p q 的数(p 、q 为互质的整数,且p ≠0)叫做有理数,当p =1,q 为任意整数时,有理数p q 就是指所有的整数,如:12-=-2等,当p ≠1时,由p 、q 互质可知,有理数p q就是指所有的分数,如711,-71,-235等,综上所述,有理数就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请用上述材料中所涉及的知识证明下面的问题:a .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不是有理数?b.复习前面学过的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范围是否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呢?意图:回顾前面学过的数和范围,为数的扩充和发展做好铺垫,也可由问题a直接进入本课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知识回顾,再次感受数的扩充和发展的必要,为学习本节课在知识上、情感上作好准备.第三环节:活动探究(一)发现新数内容:将课前已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正方形.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其中一种剪拼过程,并抛出下面的议一议:(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应满足什么条件?(2)满足:a2=2的数a是一个什么样的数?a可能是整数吗?说明你的理由?(3)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引出课题《数怎么又不够用了》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发现问题,感受数不够用了,感受无理数的产生的现实背景和必然性,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推理能力.效果: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a2=2中的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本环节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推理能力,初步感受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二)感受新数的广泛性内容:面积为5的正方形,它的边长b可能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第二章: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第二章: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课程设计一、前言本课程设计是为了帮助八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认识无理数的本质和应用。
本设计将围绕“数怎么又不够用了”的问题展开,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无理数的特性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设计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数的发展历程,认识无理数的本质和特性;•掌握无理数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法则;•了解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无理数的本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提高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教学内容1.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数的概念,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区别和联系。
2.无理数的本质和特性•真分数与带小数的关系;•无理数的本质和特性;•无理数的表示方法。
3.无理数的运算法则•无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计算实例和解题方法。
4.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金融、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珂朵莉数和黄金分割数。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回顾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并以“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数的发展历程和无理数的本质。
2.讲解和探究(35分钟)教师讲解无理数的概念和特性,介绍无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方法,并以具体的计算实例和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无理数的运算规律和特性。
3.练习和讨论(3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竞赛,在学生组内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深入探究无理数的本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4.评价(15分钟)教师通过出题、批改、分析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包括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解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以及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综合评价。
数怎么不够用了教案
●课题 数怎么不够用了●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和负数.3.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能力训练要求1.体会正数和负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会判断正数和负数. 2.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背景,丰富的数学活动机会,体验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的兴趣.2.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体验引入负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引导学生回顾目前为止所学过的数,并给予分类.●教学难点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学方法引导—探索—归纳的方法—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现实背景和学生已有知识发现数不够用了,从而经过归纳,用正、负数表示了现实背景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一支温度计、小黑板 投影片五张 第一张:(记作§2.1A ) 第二张:(记作§2.1 B ) 第三张:(记作§2.1 C ) 第四张:(记作§2.1 D ) 第五张:(记作§2.1 E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师]我们在小学数学里学过哪些数呢?[生]学过1、2、3、0、21、32、56、0.15、0.75、……等自然数、分数、小数.[师]在小学学习过自然数,如:0,1,2,3……另外还学过分数、小数.其中0和1是两个最根本的整数.零表示“没有”,1表示计数基本单位.在整数中,2表示比1多1,3表示比2多1,4表示比3多1……依次类推,任一个自然数都可通过由零开始逐次加1得到.如果把计数单位1化小,把它分为2份、3份……,n 份,取其中的一份做单位,则这些分数单位分别是21、31……n 1.分数32,表示2个31,分数n m ,表示m 个n1. 但这些数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吗?还会有新的数吗?Ⅱ.讲授新课出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8848米表示什么? (2)吐鲁番盆地在地形图上标着-155(米)表示什么?[师生共析]小学地理中讲过在测量地形高度时,规定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于是高8848米表示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称作海拔8848米,而-155(米)表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称作海拔-155米.在这里出现了“-155(米)”,它带有“-”号(读作负)表示比海平面低的高度. [师]老师再向大家提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新闻联播”之后除广告外接下来的节目是什么?[生]天气预报[师]很好.现在我们来共同看一下某天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从表中可以看到什么?[生]表中的低温数字有带“-”号的. [师]这里“-”号表示什么呢?[生]表示这个温度比0 ℃低的温度. [师]对.在测量温度时,用到了温度计.(出示温度计).那么,温度计中又以什么为基准呢?[师生共析]把冰的溶解温度定为0℃,如果温度计液面上升指在0以上第5个刻度时,则它表示的温度比0℃高5摄氏度,记作5℃.如果液面下降指在0以下第5个刻度,则它表示的温度比0℃低5摄氏度,记作-5℃,读作负5摄氏度.上面两个例子中,分别出现了-155,-3,-4,-5这样的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负数.一般地,若一个地方的高度比海平面高35米,它的海拔高度就是35米;若一个地方的高度比海平面低15米,它的海拔高度就是-15米.温度的情况与海拔高度类似.即温度比0℃高8℃时,温度是8℃,当温度比0℃低3℃、4℃、5℃等时,温度就分别为-3℃、-4℃、-5℃等.(出示投影片§2.1B ).学生阅读,并归纳其特点:[生]正数:比0大的数.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零:是正、负数的界限.[师]大家总结的很好.正数的特点就是比0大的数.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加“+”号.如,+5,+12,+8848…….负数的特点就是在正数前面加“-”号.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下面我们共同看一个题:(出示投影片§2.1C)每个代表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你是怎么表示的?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阅读题后,分组讨论填写,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填写.教师、学生共同纠正):第一队分别为:+10、-10、+10、+10、-10、+10;第二队分别为:-10、+10、0、+10、+10、+20;第三队分别为:+10、+10、-10、-10、0、0;第四队分别为:+10、-10、+10、-10、-10、-10;强调:书写负数时不要忘了“-”号.[师]生活中你见过带有“-”号的数(即负数)吗?请举例.[生]见过.股市的股票的上升与下跌中下跌数用的数为负数;企业的年收入的盈利与亏损中的亏损数也为负数等等.[师]很好.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些量的大小都可用正、负或0表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正、负数最直接的重要应用.大家总结一下有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呢?(学生讨论、总结、出示投影片§2.1 D)度等规定为正的,而把零下的温度、下降的高度、向西的行程等与前面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所以我们来看例1的(1)小题: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就应表示为-20分.因为扣与加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这里的“基准”为0分.相应的(2)、(3)就可以表示出来.需要注意的是:(2)的基准是转盘不动;(3)的基准是一只乒乓球的标准质量.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基准都必须为零.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每一题都必须有一定的基准.解:(1)扣20分记作-20分.(2)沿顺时针方向转12圈记作-12圈.(3)-0.03克表示乒乓球的质量低于标准质量0.03克.Ⅲ.课堂练习课本P34练习1.(1)如果零上5℃记作+5 ℃,那么零下3℃记作什么?(2)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什么?物体原地不动记为什么?(3)某仓库运进面粉7.5吨记作+7.5吨,那么运出3.8吨应记作什么?解:(1)零下3 ℃记作-3 ℃.(2)+2米表示向东运动2米,物体原地不动记为0米.(3)运出3.8吨记作-3.8吨.[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呢?分组讨论、总结.[师生共析]小学学过自然数(正整数与零)在自然数前面加上“-”号(零除外)的数,就是负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小学学过的分数(包括小数),实际上是正分数.在小学学过的分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就是负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 注意: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整数也可以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这时分数包括整数.所以这里说“整数与分数统称有理数”,而不应该说“整数与分数是有理数”.在本章中的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除π之处)都是有理数.在自然数中,零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引入负数后,我们知道零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理数还可以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即:有理数⎪⎩⎪⎨⎧负有理数零正有理数Ⅳ.课时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负数的概念,知道负数的引入是现实生活的需要.自此数就由原来的正整数、零、正分数扩大到有理数.(2)学习负数以后,我们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Ⅴ.课后作业(一)看课本P 30~34、P 35的“负数小史”. (二)课本P 35习题2.1 1~7(三)1.预习内容:课本P 36§2.2 数轴 2.预习提纲:(1)数轴的概念、三要素. (2)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 (3)什么样的数为互为相反数.(4)在数轴上如何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Ⅵ.活动与探究海边的一段堤岸高出海平面12米,附近的一建筑物高出海平面50米,海里一潜水艇在海平面下30米处,现以海边堤岸高度为基准,将其记为0米.那么附近建筑物及潜水艇的高度各应如何表示?过程: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由于基准的选法不同,表示的结果也不同.如图,以海平面为基准,则堤岸的高度为+12米,建筑物的高度为+50米,潜水艇的高度为-30米.(称绝对高度,也叫海拔高度);若堤岸高度为基准,则建筑物高出堤岸38米,潜水艇低于堤岸42米.用正、负数表示:建筑物的高度为+38米,潜水艇的高度为-42米.(称为相对高度)结果:以堤岸高度为基准,(即堤岸的高度为0米).则附近建筑物的高度为+38米,潜水艇的高度为-42米.●备课资料 一、参考例题[例1]用正、负数表示:盈利6000元可记作_____元,亏损500元可记作_____元. 分析:盈利与亏损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一般情况下,盈利为正、亏损为负,故盈利6000元可记作+6000元,亏损500元可记作-500元.答案:+6000 -500[例2]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如图中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11,4.8,+73,-2.7,127,61,-8.12,43,0.分析:利用正数、负数的定义去区别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解:如下图所示:二、参考练习1.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10米,哪个地方高?高的地方比低的地方高多少?答案:甲地高,甲地比乙地高40米. 2.把下列各数填到相应的集合中:1,31,0.5,+7,0,-6.4,-9,136,0..3,5%,-26正数集合:{…}; 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负数集合:{ …};答案:正数集合:{1,31,0.5,+7,136,0..3,5%,…};分数集合:{31,0.5,-6.4,136,0..3,5%,…}整数集合:{1,+7,0,-9,-26,…}负数集合:{-6.4,-9,-26,…}。
《数不够用了》数学教案
《数不够用了》数学教案第一章:数的认识1.1 数字0的认识学习数字0的写法和读法。
理解数字0的意义,如在数轴上表示没有长度。
练习写数字0,并能够用数字0表示数量为零的物品。
1.2 数字1的认识学习数字1的写法和读法。
理解数字1的意义,如在数轴上表示一个单位的长度。
练习写数字1,并能够用数字1表示数量为一个的物品。
第二章:数的比较2.1 比较数字大小学习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如大于、小于、等于。
练习比较数字卡片,找出大小不同的数字。
应用比较数字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水果的数量。
2.2 排序数字学习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排序。
练习用手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指出数字。
应用排序数字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如整理玩具。
第三章:数的加法3.1 加法的概念学习加法的意义,如将两个物品合在一起的总数。
学习加法的符号和读法。
练习写简单的加法算式,如1+1=2。
3.2 加法的应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练习使用加法计算,如2+3=5。
应用加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加法问题,如计算人数。
第四章:数的减法4.1 减法的概念学习减法的意义,如从一组物品中拿走一些物品的数量。
学习减法的符号和读法。
练习写简单的减法算式,如5-2=3。
4.2 减法的应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剩余物品的数量。
练习使用减法计算,如7-4=3。
应用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如计算剩余时间。
第五章:数的组合与分解5.1 数的组合学习将数字进行组合,如2和3组合成5。
练习找出数字的组合,如找出能够组合成7的数字。
应用数的组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数。
5.2 数的分解学习将一个数字分解成两个数字,如5分解成2和3。
练习分解数字,如将数字8分解成两个数字。
应用数的分解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组合。
第六章:数的不够用了6.1 引入数的不够用概念学习当需要的数量超过手头上的数量时,即数不够用了。
举例说明数不够用的情况,如有3个苹果,但想要5个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1数怎么不够用了
主备人:审阅人: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负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负数的概念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主预习作业】
1、.如果提高10分表示+10分,那么下降8分表示_______,不升不降用_____表示.
2、.如果向南走5 km记为-5 km,那么向北走10 km记为____
3、.如果收入2万元用+2万元表示,那么支出3000元,用_______表示.
4.某企业以1996年的利润为标准,2000年增加了10%记为+10%,2001年利润为-5%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
5.节约用水,如果节约5.6吨水记作+5.6吨,那么浪费3.8吨水,记作_______.
6、.下面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用箭头标出其对应关系
二、【教师导入和讲解新课】:1、正、负数概念:P39
注意:_______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例题:例1:(1)如果向南走9米记作+9米,那么向北走7米记作.
(2)高出海平面85米,那么-13米表示.
(3)5米,那么下降3米记作,不升不降记作.
(4)足球比赛中,如果负2场记作-2,那么胜4场应记作.
(5)某年龄段学生标准体重为50kg,超出部分记为正,如某学生体重记为+12 kg表示超出标准体重12kg,即体重为62kg,则另一位同学体重记作-8 kg,则说明其体重为kg.
例2:下面各数中,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
1, 2.3,-5.5,68,-,0,-11,+123.
解:正数:
负数:
3、我们所接触的数可发现有这样几类:
整数:如1,2,34,…
零:0
负整数:如-1,-3,-5,…
正分数:如,,,…
负分数:如,,-0.3,…
由此我们有:概括: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数;____________统称为分数;
____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然后根据我们的概括,我们可以对有理数进行如下的分类
分类一:
______
_______
_______
4
概括: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为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例: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值的圈里:
-18,,3.1416,0,2001,,-0.142857,95%
学法指导:1.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2.分类的结果应是无遗漏、无重复,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
类.
正数集合负整数集合整数集合有理数集合练习.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10,4.5,-6,0,-50,+2,-2.03,0.002,+63,-,,8
(1)正整数集合{ } (2)负整数集合{ }
(3)正分数集合{ } (4)负分数集合{ }
(5)整数集合{ } (6)分数集合{ }
(7)非正数集合{ } (8)有理数集合{ }
三、【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各数-11,0,0.2,3, 1,,-1,正数一共有() A.5个B.6个 C.4个 D.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