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数学课堂更具魅力[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更具魅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若能以学生身边的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使静态的感受变为动态的亲身体验,从而把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通俗、易懂,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校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他们善于发现校园内的数学素材。

只要把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乔迁”到课堂,学生就会产生数学就在身边的亲切感、真实感。

如学校操场的周长是多少,教室的面积有多大等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如:家中物品的形状、每块地砖的面积、每天的支出情况、每月电表上的数字,然后算一算一个月、一年的电费是多少。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留心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社会是个大课堂,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获取数学资源的途径有多种,可以从电视、网络、书籍上了解到,还可以从小伙伴之间的游戏中获取……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
得着、感觉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情景。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身边许多熟悉事物就是数学的“活”教材,所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一组车轮子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小车的比赛画面,赛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哪辆车能获胜?学生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意见,然后比赛开始,证实学生们的猜测。

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你还可以设计其它形状轮子的小车吗,比赛的结果会怎样?最后教师提问:看到不同形状车轮做成的小汽车,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争先恐后的提出: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圆形与什么有关?圆一圈的长度叫什么等等,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虽然本节课无法完全解决,但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出来的。

在教学《认识周长》时,为让学生充分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周长,开课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火车在轨道上运行,人
沿水池边跑步,霓虹灯沿心形牌匾绕一周,沿菜地修一圈栅栏、沿照片做相框等,使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找到了这些生活现象的共性:它们都是图形,它们都是围一圈,为深入学习周长的概念做了充分的铺垫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

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中,克和千克学生知道是表示质量的单位,克的认识就困难些,1克究竟有多重?学生心中还是模糊不清,通过我们集体在天平上称出一个二分的硬币大约是1克,让学生掂一掂感受1克的重量,学生亲身体验,对1克的重量有了表象的理解。

积累物品的重量可以用手掂一掂来感受。

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1克的抽象感、陌生感,使学生感到数学概念原来就是这样活生生、丰富多彩而与生活又是那么地联系紧密。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引导学生探索:课桌椅摇晃该怎么办?可以让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椅子;学习“除法的知识”后,给学生布置特殊的家庭作业:计算自己从家里步行到学生平均每分钟要走多少路程,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选取家中一件玩具,设计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箱……通过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广泛运用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这样就大大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教学归朴实践,归朴生活,增强学生生活意识,确实提高教学效果。

四、感受生活化的价值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同时,就在时刻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应满怀热情正确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达到培养良好数学情感之目的。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

如同在教学中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都是数学家心灵智慧所迸发出的和谐、庄严、永恒的美。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真诚的引导孩子们一道走进数学的乐园,尽情领略、享受数学中的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教师以及“兴趣”这一老师的引
导下,容易体验成功的喜悦,必然又促进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
2、缪蓉蓉:让数学课堂更有生活味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10(2)
3、马保林: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辽宁教育杂志社,2007(3)
作者简介:王艳(1964 —),女,辽宁盘锦人,小学高级教师,专科,盘锦市辽河油田欢喜岭二小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