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能力建设咨询服务技术要求
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方案
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方案目录1、指导思想 (3)2、工作目标 (3)3、组织机构 (3)4、实施范围 (3)5、建设评估的原则和程序 (3)6、实施步骤 (4)7、工作要求 (4)8、工作方法 (5)9、项目内容 (5)1、指导思想以能力评估推动能力提升,强化项目部应急能力建设,促进应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项目部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以评估结果为导向,按照“公司全面协调开展、轨道公司组织分级分类评估、持续改进提高,项目部按照合同约定和履行施工单位对工程应急管理的责任”的总体思路,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2、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应急管理重要环节的建设,整体提升项目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3、组织机构为确保此项工作扎实开展、有效落实,项目部成立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组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事宜,成员如下:组长:成员:4、实施范围项目部及项目部所属各施工作业队。
5、建设评估的原则和程序(一)评估验收的原则依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542 号)要求,按照“公司全面协调开展、轨道公司组织分级分类评估、持续改进提高,项目部按照合同约定和履行施工单位对工程应急管理的责任”的原则开展此项工作。
(二)建设评估程序1、项目部制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2、认真对照规范条款要求组织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工作。
3、项目部组建评估小组或委托第三方依据规范要求开展评估工作、撰写评估报告。
6、实施步骤(一)部署学习、方案制定阶段(2017 年10 月)项目部根据轨道公司统一部署,制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实施方案,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学习培训,重点掌握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542 号)及《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文件要求,并在2017 年10 月底前将实施方案报送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组。
应急技术支撑单位提出要求
应急技术支撑单位提出要求
应急技术支撑单位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快速响应能力:要求技术支撑单位能够迅速响应应急事件,及时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快速解决技术问题,降低损失和风险。
2. 技术支撑能力:要求技术支撑单位具备多种技术手段和工具,能够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包括故障排除、数据恢复、网络恢复等。
3. 安全保障能力:要求技术支撑单位能够提供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确保关键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4. 持续支持能力:要求技术支撑单位具备持续支持能力,能够长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保障应急工作的持续进行。
5. 协同配合能力:要求技术支撑单位能够与其他应急单位、部门进行有效的协同配合,共同应对应急事件,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进行。
6. 创新能力:要求技术支撑单位能够不断创新,探索应急技术的新方法和新工具,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和效率。
7. 培训支持能力:要求技术支撑单位能够提供培训支持,包括培训计划、培训
教材等,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技术能力。
咨询工程的应急方案
咨询工程的应急方案第一部分绪论一、编制目的工程应急预案是为了保障工程项目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工程安全与稳定运行。
本预案是为了规范工程应急处置工作,明确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明确预案的工作程序,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二、编制依据1.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GA/T 11-2013);2. 《建设工程火灾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50599-2010);3.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三、编制原则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3. 协调、统一、高效、便捷。
第二部分应急预案组织体系应急指挥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组建项目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应急支持组:由项目后勤、保卫、人事、行政等部门人员组成。
应急协调组:由项目的各承包商单位的负责人组成。
第三部分应急预案工作程序一、应急情况的判定1. 当项目发生火灾、地震、爆炸或其他突发事件时,项目负责人应当立即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报告项目应急指挥组,并发布应急通知;2. 应急指挥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3. 应急指挥组应当迅速了解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判断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做出应急处置决策。
二、应急处置工作1. 对于人员伤亡严重的事件,应急指挥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救援计划,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工作;2. 对于建筑物受到严重威胁或损毁的事件,应急指挥组应当立即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制定应急处置方案;3. 对于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事件,应急指挥组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三、信息发布1. 应急指挥组应当迅速发布应急通知,向项目内及周边地区居民发布相关应急信息,指导员工、居民采取安全措施;2. 应急指挥组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基本情况,接受指挥和调度。
四、事件处置结束1. 事件得到控制后,应急指挥组应当及时总结经验,评估应急处置工作的效果,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2. 应急指挥组应当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后报告,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演练情况报告。
应急能力建设方案
应急能力建设方案近年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建立应急能力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建立应急能力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建立完善的应急能力体系,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一、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是建立应急体系的第一步。
应急预案需要针对不同的事件和行业制定,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人员和资源可以快速、有效地应对。
应急预案需要包括疏散、救援、医疗、物资保障、信息通讯等方面的规定。
针对不同行业,应急预案还需要涉及到专业的方面问题。
二、提高应急技能对于应急机构和专业人士来说,提高应急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培训可以帮助人员了解常见的突发事件及其处理方法,同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技能。
针对不同领域的应急救援人员,需要有专门的培训和考核机制,以确保培训效果和应急救援能力。
三、建设应急设备储备体系建设完善的应急设备储备体系是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对应急设备、物资和技术进行供给,来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应急设备储备体系需要包括各种救援设备,如挖掘机、搜救犬、监测仪器、有氧呼吸器、紧急照明设备等,并需要定期检验、保养和更新。
四、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是应急能力建设的核心。
应急响应机制需要明确突发事件的分类、级别,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
针对不同的事件,还需要制定专属的黄、红、黑三个应急响应等级,以及各级应对机构和部门。
应急响应机制中还应包括领导指挥体系、应急信息发布体系和联动机制等。
五、开展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应急能力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应急演练可以检验各项预案和响应机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完善。
可以通过组织实际演练和模拟演练的方式开展应急演练。
六、加强宣传教育要建立完善的应急能力体系,除了实现各项应急设施的建设外,广大公民的应急意识和文化程度也无疑是重要的标志。
应急能力建设方案
应急能力建设方案第1篇应急能力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需求,制定本应急能力建设方案。
二、目标原则1. 目标: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队伍素质,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2. 原则:- 合法合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方案合法合规;- 人性化:关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人文关怀;- 科学性:结合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应急资源,提高应急效率;- 动态调整:根据应急管理工作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应急能力建设方案。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制定、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等。
3. 设立专项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应急任务的执行。
四、应急预案1. 制定综合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体系、预警与预警响应、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等内容。
2. 制定专项应急预案,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
3.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修订,确保应急预案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五、应急队伍建设1. 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3.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应急队伍积极参与应急工作。
六、应急物资储备1. 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确保应急物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
2. 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检查、更新应急物资。
3. 建立应急物资调用机制,确保应急物资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七、应急响应与处置1. 建立预警与预警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 强化应急联动,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协同作战的应急联动机制。
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要求
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应急管理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信息化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对于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的要求也变得愈发重要。
下面就对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的要求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要求应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应急管理中,信息化系统必须能够在各种突发情况下保持稳定运行,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因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要求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在信息化系统中,涉及到大量的敏感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的泄露或被篡改将会对应急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信息化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网络防火墙等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另外,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要求应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系统需要能够灵活地适应新的需求和变化。
因此,系统的架构和设计应该具备良好的
可扩展性,能够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此外,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要求还应具备高度的集成性和
互操作性。
在应急管理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
和协同工作,因此,信息化系统需要能够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
集成和互操作,确保信息的流通和共享。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需要系统具备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集成性和互操
作性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应急管理工
作的需求,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应急管理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
应急管理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应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旨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保护公众和社会的安全。
为了有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应急管理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
一、背景与基础知识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背景与基础知识。
首先,他们应该了解国内外的应急管理制度和政策,了解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其次,他们需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与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在工作中依法行事。
此外,还需要了解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危险评估与预警技术危险评估与预警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风险和安全风险的评估与预测。
应急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危险评估技术和预警技术。
例如,他们需要了解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环境污染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和特点,掌握相应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方法,从而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应急响应与处置应急响应与处置是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他们应该了解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和应急响应程序,能够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并有效地进行指挥和协调。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应急处置技术,例如,掌握火灾现场救援技术、水灾抢险技术等,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危机沟通与协调应急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危机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包括与媒体、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协调。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危机公关技巧,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并协调各方资源,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应急工作。
五、应急演练与评估应急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应急演练与评估的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组织和实施各类应急演练,并及时总结和评估演练效果,不断改进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应急知识培训和教育的能力,将相关知识传达给社会大众,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六、心理疏导与应急心理支持突发事件常常伴随着情绪波动和心理创伤。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
秘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二00七年九月目录1适用范围 (8)2国家应急平台体系 (8)2. 1平台体系结构 (8)2 2总体功能要求 (9)2 3平台基本构成 (10)3国务院应急平台 (11)3. 1应急通信系统 (11)3. 1. 1电话调度系统 (12)3.1.2多路传真系统 (14)3.1.3卫星通信系统 (15)3 .2计算机网络系统 (17)3. 2. 1局域网 (18)3 2 2网络与系统管理 (19)3 2 3服务器与存储系统 (20)3 2 4广域网 (21)3 3视频会议系统 (24)3 3 1功能要求 (24)3 3 2 性能要求 (24)3 3 3接口要求 (25)3 3 4引用标准 (25)3 4图像接入系统 (26)3 4 1功能要求 (26)3 4 2性能要求 (26)3 4 3接口要求 (26)3 4 4引用标准 (26)3 5综合应用系统 (27)3.5 .1技术架构要求 (28)3 .5.2 运行环境 (28)3.5.3性能要求 (28)3.5 .4综合业务管理 (28)3 5 5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30)3 5 6综合预测预警 (30)3 5 7智能辅助方案 (31)3 5 8指挥调度 (33)3 5 9应急保障 (33)3.6数据库系统 (34)3 6 1功能要求 (35)3 6 2 DBMS性能要求 (35)3 6 3基础信息数据库 (35)3 6 4地理信息数据库 (36)3 6 5事件信息数据库 (36)3 6 6预案库 (37)3 6 7模型库 (37)3 6 8知识库 (37)3 6 9案例库 (38)3 7应急指挥场所 (39)3 7 1显示系统 (39)3 7 2供电系统 (39)3.7 .3综合布线 (40)3 7 4其他要求 (40)4省级应急平台 (41)4 1应急通信系统 (41)4 1 1有线调度系统 (42)4 1 2无线调度系统 (44)4 1 3多路传真系统 (45)4 1 4短波通信 (46)4 1 5卫星通信系统 (47)4 2计算机网络系统 (48)4 2 1局域网 (48)4 2 2广域网 (48)4 .3视频会议系统 (49)4 3 1功能要求 (49)4 3 2性能要求 (49)4 3 3接口要求 (50)4 3 4引用标准 (50)4 4图像接入系统 (50)4 4 1功能要求 (50)4 4 2性能要求 (50)4 5综合应用系统 (51)4 5 1技术架构要求 (51)4 5 2综合业务管理 (51)4.5.3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51)4.5.4综台预测预警与研判 (51)4.5.5能辅助方案 (52)4 5 6指挥调度 (52)4 .5.7应急保障 (52)4.5.8应急评估 (52)4.5.9模拟演练 (52)4 6数据库系统 (53)4 6 1基础信息数据库 (53)4 6 2事件信息数据库 (53)4 6 3预案库 (54)4 6 4模型库 (54)4 6 5知识库 (54)4 6 6案例库 (54)4 6 7文档库 (54)4.7应急指挥场所 (55)4.7 .1显示系统 (55)4 .7.2供电系统 (55)4.7.3综合布线 (56)4 .7.4 其他要求 (56)5 部门应急平台 (57)5.l应急通信系统 (57)5. 2计算机网络系统 (58)5. 3视频会议系统 (58)5 4图像接入系统 (59)5 4 1性能要求 (59)5 4 2引用标准 (59)5 5综合应用系统 (59)5 5 1技术架构要求 (59)5 5 2综合业务管理 (59)5 5 3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59)5 5 4预测预警 (60)5 5 5智能辅助决策 (60)5 5 6指挥调度 (60)5 5 7应急保障 (60)5 5 8应急评估 (60)5 5 9模拟演练 (60)5 6数据库系统 (60)5 6 1基础信息数据库 (60)5 6 2地理信息数据库 (61)5 6 3事件信息数据库 (61)5 6 4预案库 (61)5 6 5知识库 (62)5 6 7模型库 (62)5 7应急指挥场所 (62)5 7 1功能要求 (62)5 7 2引用标准 (62)6移动应急平台 (63)6.1大型移动应急平台 (63)6 1 1功能要求 (63)6.1.2性能要求 (63)6 1 3综台应用软件 (65)6 1 4车载数据库 (65)6 1 5接口要求 (65)6 1 6引用标准 (65)6 2中型移动应急平台 (65)6 2 1功能要求 (66)6 2 2性能要求 (66)6 .2.3综合应用软件 (67)6.2.4车载数据库 (68)6.2 .5接口要求 (68)6 2 6引用标准 (68)6 3小型移动应急平台 (68)6 3 1功能要求 (68)6 3 2性能要求 (68)6 3 3综合应用软件 (69)6 3 4便携数据库 (69)6 3 5接口要求 (69)6 3 6引用标准 (69)7 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70)7 1数据交换 (71)7.1.2性能要求 (73)7 .1.3技术要求 (73)7 2数据共享 (73)7 2 1功能要求 (74)7 2 2技术要求 (74)7 2 3共享机制 (74)7 3省级共享与交换节点 (75)7 4部门共享与交换节点 (75)8安全保障体系 (76)8 1总体要求 (76)8 1 1原则要求 (76)8 1 2分级分域安全保障要求 (76)8 2安全保障要求 (78)8 2 1通信系统安全保障 (78)8 2 2基于内网的应急平台系统 (78)8 2 3基于外网的应急平台系统 (78)8 2 4移动应急平台 (79)8 3安全管理 (80)8 4容灾备份 (80)8 4 1本地备份. (80)8.4.2异地容灾 (80)9规范性引用文件 (81)10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82)10.1术语和定义 (82)1 0.1.1突发公共事件 (82)10.1.2应急平台 (82)10 1 3移动应急平台 (82)10 .1. 4应急方舱 (82)10 .2缩略语 (82)ﻬ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为了指导和规范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研发和建设工作,保证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十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技术要求。
应急管理体系及相关要求
应急管理体系及相关要求应急管理体系是指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体系、流程、方法和技术措施的总体框架。
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循环持续完善的体系,包括预防、应对、救援和恢复四个阶段。
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应急工作的能力和效率,减少事故损失、降低社会风险。
一、应急管理体系的结构应急管理体系的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总体框架、专项体系、单一措施。
1.总体框架:总体框架是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由政府主导制定,并要得到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参与。
总体框架涉及应急组织架构、应急法规制度、应急预案体系、信息化技术支撑等方面。
总体框架明确了国家、地方、企业、群众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规范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2.专项体系:专项体系是指在总体框架下,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特点,制定专门的应急规划、预案和措施。
专项体系包括公共卫生应急、环境应急、交通运输应急、地震应急、火灾应急等。
在制定专项体系时,需充分考虑该领域的风险点、紧急情况、资源准备和处置流程,制定合理、可行的应急预案。
3.单一措施:单一措施是指在专项体系下,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的具体处置措施。
单一措施包括扑灭火灾、抢险救援、医疗救治、物资保障、警务处置等。
单一措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明确职责和分工,进行针对性的应急行动。
二、应急管理体系的要求1.风险评估要求: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基于客观科学的风险评估,并针对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风险点,制定细化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2.预案编制要求: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
应急预案编制需要充分调研、分析,明确预案内容、预案组成、预案执行流程和组织架构等,做到合理、高效、可行。
3.组织架构要求: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必须清晰明确,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职责和权限要明确,能够做到迅速反应、适应变化。
4.信息化建设要求: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系统,包括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共享和分析,确保信息能够全面及时地传递和利用。
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
表 1 机构与人员
指标内容 环境应急 管理机构 人员规模
人员学历
培训 上岗率
序号 1 2 3 4
省级建设标准 一级 二级 三级
地市级建设标准 一级 二级 三级
县级建设标准 一级 二级 三级
有行使环境应急管理职能的专门机构或部门。
31 人 以上
本科 以上 100%
11-30 人
本科 以上 90%
—7—
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可提高配置。 14.第 22 项“应急摄像器材”和第 23 项“应急照相器材”指具备防爆、高清、广角、长焦距、
夜间拍摄等功能的摄像器材和照相器材。 15.第 26 项“无人驾驶飞机”指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具备航拍功能和数据传输系统,需配套航拍数据分析系统,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16.环境应急硬件装备应保持完好,按规定维护升级、淘汰更新,随时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17.构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提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清单,依托地方人民政府储备应急
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专门机构或部门; 2.第 2 项“人员规模”指专职从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含兼职人员; 3.第 3 项“人员学历”指新招人员学历; 4.第 4 项“培训上岗率”指通过国家级或省级环保部门组织的环境应急管理培训,并取得合
格证书的人员比例; 5.选调政治思想觉悟高、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从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6.人员经费按照政府有关部门核定的编制内实有人数和国家规定的工资、津贴、补贴标准核定; 7.环境风险等级高的地区可在标准基础上扩大人员规模。
传真机 30 5 台 3 台 2 台 2 台 1 台 1 台 1 台 1 台 1 台
办公设 备
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公司应急能力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
面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只有具备完善的应急能力和应对措施,企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1.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应急能力建设可以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少人员伤亡。
2.保障财产安全。
完善的应急能力建设可以减少突发事件对企业财产的损失,保护企业的利益。
3.维护企业形象。
应急能力建设可以提高企业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三、应急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
1.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制定包括火灾、地震、洪水、爆炸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2.加强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
3.建立应急资源库。
建立包括应急物资、应急设备、应急通讯等在内的应急资源库,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和利用资源。
4.加强应急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技能水平。
5.完善应急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警系统,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前能够及时获得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与公安、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高应急事件的协同处置能力。
四、总结。
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认真学习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意识,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和稳定。
咨询人员的能力要求
咨询人员的能力要求1.工作内容与流程的把控能力评估1.1熟悉项目各阶段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内容的能力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绝不仅仅局限于设计阶段,在项目全过程各阶段均有其工作内容,本文不做赘述。
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也是企业对项目前期交底的重要工作,企业标准化文件可对一般性的设计技术服务内容进行罗列,设计与技术管理负责人需以标准化的文件为基础,结合合同要求及项目实际编制设计技术管理总体规划、实施细则等文件。
1.2衔接项目内部各部门工作内容的能力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与项目的报批报建部门、招采合约部门、现场监理部门均有密切的联系,相关工作均为紧前紧后关系。
例如初步设计成果是申请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重要前置条件;施工图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前置条件;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是现场施工的前置条件。
负责人需与项目内部各部门有效衔接,熟悉相关工作及与其他部门的前后置工作,方能顺利推进项目。
1.3工作内容与流程的把控能力评估方式工作内容与流程的把控能力是咨询人员最基本的能力,主要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通过核对全过程工程咨询合同条款中关于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内容约定、审查设计管理策划及实施细则的方式,逐一检查各阶段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及相关资料成果文件的完整性及质量,对熟悉项目各阶段的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内容的能力进行评估;2. 通过审查各部门之间的成果文件、征询总咨询师意见的方式,对衔接项目内部各部门工作内容的能力进行评估。
2.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评估2.1编制或使用设计管理依据的能力监理监管施工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全过程工程咨询设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设计方,法律并未赋予相关的权利,并无相关法律条文,其管理依据主要依靠各类批文及合约性文件。
设计管理的依据主要包括政府对项目的批文、各类合同、设计任务书、设计交付标准、建设单位功能需求及设计规范条文等。
此外,上一阶段的设计成果文件也是下一阶段设计管理的基础。
对于项目批文、各类合同,负责人需及时收集整理到位,熟悉内容并准确使用;对于设计任务书、设计交付标准、建设单位功能需求等,负责人需具备编制、审查及使用的能力。
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频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为提高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水平,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有序、高效,特制定本方案。
二、项目目标1.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2.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
4.提升应急物资储备水平,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
5.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化程度。
三、项目内容1.完善应急管理体系(1)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明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职责。
(2)建立健全应急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
(3)制定应急管理工作制度,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建立健全应急预案(1)制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策略。
(2)制定专项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具体应对措施。
(3)制定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1)选拔优秀人员加入应急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2)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专业技能。
(3)加强应急队伍的日常管理,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
4.提升应急物资储备水平(1)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明确储备物资种类和数量。
(2)加强应急物资采购,确保物资质量。
(3)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确保物资的合理调配和有效使用。
5.加强应急演练(1)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化程度。
(2)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四、项目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了解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方案制定阶段: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3.项目实施阶段:按照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各项工作。
五、项目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成立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一表看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三要素”
一表看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三要素”赛飞特工程技术集团,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一级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exida CFSP,Tuv FSP上节内容:区块链+大数据,安全应急领域的新模式一定让你脑洞大开!什么是应急管理能力?--safety--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分为三大方面:响应能力、时间能力和管理能力,如下图所示,其中以大数据为核心的若干新技术是构建应急管理能力的基础。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公认的大数据具有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即单个的数据拿出来分析没什么意义)。
大数据在污水池事故预防中的应用2015年8月,某市造纸厂车间员工在清理储浆池时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18年3月,某市一造纸厂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
造纸厂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年年强调年年有,说明我们现行的制度,通过加强监管或者加强对人的宣教、培训或管理并没有有效的解决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着力点仍然是两个:人或者物。
如果解决问题着力点放在人身上,则有流动性、不可穷举性、差异性几个问题需要解决:① 这类事故多发于村民或者临时工,临时工带有很大的行业和地域流动性,这次应急部门培训了一批人,下次干活的又换了一批人,甚至招呼亲朋过来搭把手而发生事故的都有可能,一人干活全村培训显然不现实,这就带来了流动性与不可穷举性。
② 而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年龄、理解力都会带来培训效果的个体差异性。
如果问题解决的着力点放在对物上,有几个非常明显的优势:不可移动性、周期性、可预测性。
污水池、地坑等有限空间一旦建成,无法移走,带来了监管的便利;虽然存在修建的污水池(比如村办厂房)在监管缺失的范围内,但是一旦发现,由于其固定性,马上可以纳入监管;污水池在沉淀物过多或设备需要检修时需要清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也就带来了事故的可预测性。
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要求
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急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信息化
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为了更好地提高应急
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我们需要对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提出一些
要求。
首先,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应急事件发生时,信息化系统必须能够稳定运行,确保信息的及
时传递和处理,以及保证系统不会因为意外情况而崩溃。
其次,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在信息化
系统中,涉及到大量的敏感信息和重要数据,因此系统必须能够对
这些信息进行严格的保护,防止信息泄露、篡改或被恶意攻击。
另外,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信息化系统需要能够及时调
整和扩展,以满足新的需求和挑战。
此外,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还需要具备高度的集成性。
在实际
应急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系统的协同工作,因此信
息化系统需要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理。
总的来说,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要求需要具备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集成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以更好地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公司应急能力建设是指为了应对紧急事件和突发情况,保障公司正常运营和员工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繁发生,公司应急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和意义。
1. 目标,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公司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意义,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紧急事件的应对措施、责任人和应急处置流程。
2. 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包括火灾、地震、台风等各类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3. 完善应急设施,对公司的应急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各类应急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4. 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5. 提升员工应急能力,开展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处置。
四、保障措施。
1. 配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各类紧急救援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等,以备不时之需。
2. 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建立健全的信息报告渠道和机制,确保紧急事件的及时报告和信息传递,以便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能够做出及时决策。
3. 加强与外部合作,与消防部门、医疗机构、应急救援组织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形成应急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的合作机制。
五、总结。
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公司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高度重视应急能力建设,增强危机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共同为公司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内容明细
规章制度落实
1.应将应急管理制度及时传达到有关单位、部门、工作岗位和从业人员;
2.各级、各类岗位人员应认真执行应急管理制度,履行岗位应急管理职责。
(3)
规章制度评估与修订
1.每年应对应急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形成记录;
2.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整改,并形成记录;
3.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评审、修订:
(2)
法律法规培训宣贯
应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有关要求的宣传、培训和告知,并传达给相关方。
(3)
法律法规落实
应根据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有关要求,制定、部署、落实有关具体措施,开展自查自改,完善应急工作。
1.1.2
规章制度
(1)
应急规章制度制定
1.应依据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
(2)同一标段的不同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协议应由项目部组织签订。
(1)
风险分析
1.应制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等要求;
2.应根据业务特点开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风险分析;
3.风险评价应形成不可接受风险清单,对不可接受风险制定控制措施计划;
2.应急管理机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明确应急管理机构的三大主要职责(即: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
(2)应配备满足应急管理需求的专职或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并明确其岗位职责。
1.3.3
相关方应急管理
1.应建立相关方名录。对相关方进行管理,包括资格预审、业绩评价、应急资源定期进行分析及更新、应急能力评估等;
应急能力建设
应急能力建设
应急能力建设指的是加强自身在灾难、危机和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是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应急能力建设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
1.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和完善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应急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应急恢复、应急保障等体系,提升国家和地方应急管理水平。
2.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力量的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
3.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及时调配物资,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4.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应急科技创新,研发和应用先进的应急技术和工具,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的科技水平。
应急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能力建设基本要求
应急能力建设基本要求
1. 要保持冷静啊!就像火灾发生时,你慌了神还咋去应对呀!比如在商场里突然听到警报声,你得冷静思考下一步该干啥,而不是吓得不知所措,所以沉着冷静绝对是应急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2. 提前做好准备多重要呀!这就跟出门前看天气预报一样。
要是知道可能会有暴雨,你不就会带上伞嘛。
只有提前了解可能出现的危机并做好相应准备,才能更好地应对呀!
3. 知识得丰富呀!你想想,如果啥都不懂,遇到危险能咋办?就好比遇到地震,如果你连最基本的避险知识都没有,那不就抓瞎了嘛!得不断学习各种应急知识才行。
4. 反应得迅速呀!好比球场上的守门员,得在瞬间做出反应。
像遇到突发事故,不能磨蹭,得赶紧行动起来才行。
5. 灵活性不能少哇!就跟走在一条路上遇到障碍得绕路一样。
应急情况千变万化,不能死脑筋,得灵活应变呀!
6. 团队协作很关键呐!这可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事儿。
好比拔河比赛,大家得劲儿往一处使才行。
在应急中,团队合作能发挥更大的力量。
7. 强大的心理咋能少!遇到困难别轻易就崩溃呀!就像爬山时遇到陡峭的地方,你得给自己打气,保持坚强的心态才能过去。
8. 实践经验得多积累呀!光说不练可不行。
就像学骑自行车,得多骑几次才能熟练掌握。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提升应急能力呀!
我觉得应急能力建设真的太重要了,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危机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能力建设咨询服务技术要求
一.服务依据
1.《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542号)
2.《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国能综安全[2016]542号附件2)
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
4.《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
6.《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5]第21号)
7.《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09]第60号)
8.《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号)
9.《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国能安全[2014]953号)
二.服务范围、内容
濮阳豫能发电有限公司的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和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服务工作。
制标准,以能够达到备案。
三.资格要求
1.企业法人单位证明;
2.国家甲级安全评价机构证明
3.原国家电监会认可“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机构”证明。
4.具有同类项目业绩、经验。
报价人应有火电机组的应急咨询服务和应急预案并在国家能源局省级监管办公室备案的业绩均不少于3
家。
四.服务质量要求
一.对咨询服务机构要求:
1.咨询机构需向公司提供国家有关电力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政策文件等,并负责向公司配合查评人员释义和进行培训。
2.政府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对电力应急工作有最新的工作指示和安排时,咨询机构应及时向公司转达,以便公司作出工作调整。
3.咨询机构对公司派出的培训专家和咨询专家必须具备相关的电力应急能力,咨询专家应根据评估要素专业配置,能够给咨询技术服务安排充足的时间。
4.咨询机构提供《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信息系统》供公司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和应急管理使用,免费使用期限不低于三年。
二.咨询机构工作内容涵盖公司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全程咨询评审服务,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咨询服务机构派出电力应急专家对公司参与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人员进行应急能力评估集中培训。
2.咨询机构根据公司现有的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和演练情况,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案,确定工作进度时间表。
3.咨询机构负责制(修)订公司运行期应急预案,完善公司应急管理体系。
4.咨询机构负责组织专家对公司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协助公司完成应急预案向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5.咨询机构指导、协助公司进行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自查评工作。
6.咨询机构根据公司应急能力建设的自查情况,对未进行的工作和存在问题列出清单,提出明确整改意见和建议,指导、协助公司进
行自查评整改工作。
7.咨询机构依据《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所列的的内容和要求,组织现场评估专家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评审,形成评估意见,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指导、协助公司进行整改工作。
8.公司对现场检查评审的整改项目完成后,咨询机构组织进行整改复查工作。
9.咨询机构编制完成《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报告》上报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确保公司达到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要求,全面完成2018年度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