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人员管理办法-已审议版
公司储备人员管理办法

公司储备人员管理办法
公司储备人员是指公司为应对突发情况或未来发展需求而提前储备的人才队伍。
详细管理办法如下:
一、储备人员选拔标准
公司将根据部门需求和储备人员的潜力进行选拔,主要考察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发展潜力等因素。
二、储备人员培训计划
公司将为储备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包括业务培训、领导力培养、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旨在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储备人员任职安排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表现,将储备人员安排到相应部门进行实习或正式任职,以便更好地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和业务需求。
四、储备人员管理制度
公司将建立健全的储备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定期评估、晋升机制、待遇优惠等方面,以激励储备人员不断进步和发展。
五、储备人员退出机制
对于表现不佳或不适应公司发展的储备人员,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合理退出,以保证公司战略发展的顺利进行。
在公司储备人员管理办法的指导下,相信公司能更好地发展壮大,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储备人员管理方案

储备人员管理方案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企业在人才招聘、培养和使用中都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储备人员的引进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储备人员管理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储备人才,提高竞争力。
管理流程1. 储备计划制定储备计划是管理储备人才的第一步,该计划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计划中应包括以下内容:•储备人员的专业和技能要求;•储备人员的数量和来源;•储备人员的培训计划;•储备人员的工作岗位和职责;•储备人员的考核和评估机制。
2. 储备人员的引进与甄选为了保证储备人员的质量,首先要引进一批高质量的人才,然后再通过严格的甄选流程筛选出合适的人员。
下面是具体的流程:•确定储备人员的来源,如高校毕业生、社会招聘或内部员工晋升等;•制定招聘计划,并通过招聘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对申请者进行初步筛选,包括简历和面试等环节;•对初步筛选合格者进行笔试、面试等深入考核;•对通过深入考核的人员进行背景调查;•确定最终录用的储备人员。
3. 储备人员的培训与发展为了提高储备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公司应该为他们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下面是培训和发展流程:•制定储备人员的培训计划;•组织内部和外部培训;•指定专业的导师和培训师;•确定储备人员的培训成果评估机制;•根据培训的效果和企业发展需要,将储备人员分配到不同部门进行实践锻炼。
4. 储备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储备人员的评估和考核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管理储备人员,应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包括:•定期对储备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其工作绩效和潜力;•定期向储备人员反馈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建议;•根据储备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激励和激励措施;•对于工作表现不佳的储备人员,及时为其提供帮助和辅导。
结论储备人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制定储备人员管理方案,企业可以更好地培养和管理储备人才,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然而,储备人员管理方案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储备人员日常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提高公司储备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储备人员的行为,使其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储备人员。
三、管理制度1. 日常考勤(1)储备人员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2)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需提前向部门负责人请假,并说明原因。
(3)部门负责人对储备人员的考勤进行监督,并做好考勤记录。
2. 工作纪律(1)储备人员应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形象。
(2)储备人员应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不得随意摆放私人物品。
(3)储备人员应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3. 业务学习(1)储备人员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储备人员应主动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3)储备人员应关注行业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4. 工作态度(1)储备人员应认真负责,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2)储备人员应积极主动,勇于承担责任。
(3)储备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同事、上级保持良好关系。
5. 沟通与反馈(1)储备人员应主动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进展,及时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部门负责人应定期与储备人员沟通,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关心其成长。
(3)公司人力资源部将对储备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储备人员进行调整。
6. 评估与晋升(1)公司将对储备人员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
(2)根据评估结果,公司将对表现优秀的储备人员进行晋升。
(3)晋升后的储备人员将继续接受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其能够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
四、奖惩措施1. 对遵守本制度、工作表现优秀的储备人员,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工作表现不佳的储备人员,公司将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将予以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储备人才管理办法

储备人才招聘培养管理办法第一条目的为及时满足生产制造系统基层管理人员、生产辅助人员的用工需求,结合我司运营的实际情况,参照集团《关键岗位储备人才与后备人才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明确储备人才引进及培训的管理机制,特拟订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车间班组长、物料员、品管员、仓管员、打样员等可通过3-12个月的定向培养,能够基本达到岗位的任职要求的岗位。
第三条基本原则坚持“订单式与储备式培养相结合、培养与考核分离”为原则;坚持“循环式培养与滚动进出”相结合的原则。
●订单式培养:指已由用人部门明确提出未来的用工需求,由人力资源部确定培训部门、培训导师,培训结束后,由用人部门根据录用要求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正式定岗的培养模式●储备式培养:基于集团未来的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的运营状况,对于需要岗位的一种预测所产生的招募,由人力资源部拟订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培训项目以及相应的培训部门,待有明确的用工需求时再定岗的培养模式。
第四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职能分工●人力资源部:储备人才的引进,根据用人需求部门录用标准,跟踪储备人才在培训部门的成长过程以及培训部门与用工部门的中间函接。
●用人需求部门:下达储备人才需求单,明确储备人才的录用标准以及培训结束后的录用考核。
●人才培养部门:根据人力资源部下达的人才需求单中关于储备人才的录用标准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第五条储备式人才培养的职能分工●人力资源部:1)基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作出人才需求预测2)拟定储备人才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培训计划以及归口培训部门3)跟踪落实各阶段储备人才的学习及成长情况及考核标准4)根据储备人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岗位空缺安排人员定岗●培训部门:根据培训计划以及考核标准,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储备人员的应知知识的传授以及掌握目标技能第六条录用条件●机械类、材料类、品管类、设计类中专或以上学历,身体素质较佳。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团队协助能力,掌握基本电脑操作能力。
储备人员管理办法

2、人才市场及网站:通过校园招聘后,所需招聘人数不足,以此招聘方式予以及时补充。
3、其他渠道:在职员工亲属介绍(需符合招聘条件)、专业机构招聘会等。
4、引进流程:
公司/部门定编需求——人力资源部组织招聘——上级批准——录用入职——人力资源部试用实习培训——定向部门转正培养。
1、车间实习:由车间主任直接管理,人力资源部监督与检查。
(1)、实习目的:归零心态的调整,体验公司基层生产员工的工作,了解车间的生产与管理情况,善于发现问题,打破陈旧的管理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
(2)、实习计划:以车间为单位,每车间的实习时间为2周。
(3)、实习的要求:以参与基层的实践操作为主,了解并熟悉车间基本制度、作业流程及工艺要求,掌握各工艺操作要领;
第八条储备人员的手续办理:
一、入职手续办理
1、储备人员的入职报到时间由人力资源部确定,告知被录取人员,携带相关资料、物品来司报到。
2、储备人员报到须与公司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
3、储备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为2年,其中技术类方向为3年。
二、离职手续办理
3、定向部门实习:
(1)、实习目的:主人翁精神的培养,体验部门在运作中的作用和储备岗位在部门中的作用,了解部门运作情况,善于发现部门团队管理中的不足,创新意识的培养。
(2)、实习计划:安排某一具体岗位开展工作。
(3)、实习要求:掌握部门职能,熟悉部门主要岗位的工作及关联性,完成交办工作任务,树立团队协作意识,能对部门发现的问题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熟练储备岗位的工作技能。
人员储备管理办法

人员储备管理办法人员储备管理办法长沙市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人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确保我市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根据《中共长沙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的政策意见》(长发[2015]18号)和《中共长沙办公厅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工作计划>》(长办发[2015]39号)精神,现就做好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人事管理服务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对象是我市2015-2011三年内面向国内“211工程”尤其是“985工程”重点大学,特别是整体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型大学,引进和储备的应届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优秀本科生(以下简称“优秀青年人才”)。
第三条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的综合管理。
日常管理由用人单位比照单位同类人员进行。
市和区、县(市)人才服务中心承担社会化的人事人才服务工作。
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就职、落户、安居、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服务。
第四条按照“统一归口、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社会服务”的原则,根据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用人特点,对所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动态管理。
第二章合同管理第五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均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统一实行合同管理。
第六条党政机关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实行雇员制,由用人单位与其签订雇用合同。
事业单位和企业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实行聘用制,由用人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合同期限一般为1-3年(包括试用期)。
引进储备计划须呈报市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合同报人事部门备案。
第七条劳动(雇用)合同的'内容应包括:(一)工作岗位、职责和任务;(二)工资、保险福利待遇;(三)聘用期限;(四)变更合同的条件及双方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责任;(五)双方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储备人才培养管理制度范文

储备人才培养管理制度范文储备人才培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储备人才的培养,激发其潜力,提高组织的整体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储备人才的培养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储备人才队伍。
第四条储备人才包括公司内部培养的优秀员工,以及从校园招聘进入公司并通过初步培训的新员工。
第五条储备人才的培养覆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领导力培养等。
第六条储备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因材施教、动态调整。
第二章储备人才的确定与选拔第七条公司将根据招聘计划和员工绩效评估结果,确定储备人才的候选名单。
第八条储备人才的选拔应经过严格的综合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笔试、面试、工作能力评估、心理测试等。
第九条公司将组织专家对储备人才进行评估,确定其培养方向和目标。
第三章储备人才的培养计划第十条根据储备人才所处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并定期进行调整。
第十一条培养计划应包括培训课程及时间安排,培养目标和绩效评估等内容。
第十二条培养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储备人才的个人特点和发展需求。
第十三条储备人才的培养计划应与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以满足公司未来人才需求。
第四章培养方式和方法第十四条培养方式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内部轮岗、外部进修、项目实施等。
第十五条培养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储备人才的发展需求、个人意愿、岗位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第十六条公司将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为储备人才提供全面的培养支持和机会。
第十七条培养期间,公司将安排导师或指导员对储备人才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五章培养绩效评估第十八条培养绩效评估是对储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监控和评价手段。
第十九条培养绩效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等方面的评估。
第二十条培养绩效评估将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以确保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
第二十一条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储备人才继续培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公司储备人员管理办法

储备人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对储备人员的统筹管理,培养合格的中基层技术和管理骨干,同时定向培养,定期考核,促进达成储备目标,更好的为公司吸纳、储备和培养人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原则与方法采取“内部晋升、外部招聘、分批培养”的原则与方法进行第三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人员第四条职责与权限行政人事部:负责储备人员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与监督实施:公司储备人员需求的分析统计;储备人员的晋升、招聘;储备人员的试用期管理;储备人员的培训管理;储备人员的发展规划管理;储备人员的辅导与调配管理等。
相关部门:协助指导储备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管理。
第五条相关定义储备人员:储备人员就是企业管理阶层的储备人才,通过系列的培训和锻炼,以适合公司战略规划中的岗位发展要求,最终成为中层甚至高层管理人员。
第六条储备人员的定位方向高层管理方向,项目经理方向,财务管理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品质管理方向,工程师/技师管理方向,项目层管理人员(综合、设施设备、客户服务、秩序维护、环境维护)方向,其他方向。
第二章工作程序第七条储备人员的晋升、招聘储备人员的晋升、招聘,是根据公司发展人才需求规划和各部门、物业服务中心1—3年的人员匹配需求,结合部门、物业服务中心年度定员定编规划,定期或者不定期通过内部晋升、外部招聘,经过筛选,选择适合公司部门、物业服务中心储备岗位要求的人员。
储备人员的引进渠道分为内部晋升和外部招聘。
1、内部晋升公开竞聘和考核晋升,采取定期(每年年初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统一实施晋升计划)和不定期(根据工作需要,采取公开竞聘或考核晋升方式予以晋升)两种形式进行。
2、外部招聘以公司年度储备需求为依据,每年的5-6月份集中到校园进行招聘,每年不定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人才市场或网站进行补充招聘。
第八条储备人员的手续办理:一、入职手续办理1、储备人员的入职报到时间由人力资源部确定,告知被录取人员,携带相关资料、物品来司报到。
人才储备部门管理规章制度

人才储备部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规范人才储备部门的管理行为,确保人才储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员工的素质和绩效,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人才储备部门的全体员工。
第三条原则人才储备部门的管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员工的能力和表现为评判标准,激励员工发挥潜力,同时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成长。
第四条职责和权力人才储备部门负责人对部门工作全面负责,拥有指导、管理、决策和授权的权力,并应按规定执行相关职责。
第五条保密与责任人才储备部门的工作涉及企业的核心信息和员工的个人隐私,对这些信息和隐私应保持严格的保密,并承担保护的责任。
第二章员工录用和离职第六条招聘程序人才储备部门应按照公司招聘流程,制定岗位需求、发布招聘信息、筛选简历、面试等环节,并对参与招聘的员工记录相应的档案。
第七条员工录用根据公司岗位需求和招聘程序,人才储备部门应准确评估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和潜力,确保录用的员工符合岗位要求。
第八条培训和成长计划为新员工制定入职培训计划,并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发展计划,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第九条员工离职程序当员工离职时,人才储备部门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离职手续办理,包括离职申请、办理手续和交接工作等。
第十条离职档案管理人才储备部门应妥善管理离职员工的档案,包括个人信息、任职期间的工作表现和离职原因等,以备参考和查询。
第三章员工奖惩和考核第十一条员工奖惩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人才储备部门应及时给予奖励,包括薪酬、晋升、荣誉等,同时对违反公司规定和工作失职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罚。
人才储备部门应定期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包括目标设定、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等,以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能力和发挥潜力。
第十三条员工反馈人才储备部门应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反馈,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根据反馈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储备人员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储备人员的管理,提高储备人员的工作素质和业务能力,保障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储备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激励储备人员积极进取,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第二章任职资格第四条储备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2.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品行端正;4. 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日常管理第五条储备人员应按时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和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六条储备人员应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不得擅自离岗、迟到、早退。
第七条储备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积极完成工作任务,不得消极怠工。
第八条储备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爱护办公设施,维护公司形象。
第九条储备人员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团队活动,增进同事之间的友谊,增强团队凝聚力。
第十条储备人员应认真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
第四章考核与晋升第十一条储备人员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
第十二条月度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年度考核合格者将晋升为正式员工。
第十三条对于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储备人员,公司将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五章退出机制第十四条储备人员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公司将予以淘汰:1.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2. 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情节严重;3. 连续两个月考核不合格;4. 因个人原因无法胜任工作。
第十五条淘汰的储备人员将不再享有公司员工待遇。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司储备人员管理办法

公司储备人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办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储备人员的选拔、管理和使用,提高公司人才储备水平,保证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
本办法的制定依据有《公司人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储备人员的管理,包括储备人员的选拔、培养、聘用和使用等方面事项。
第二章储备人员的选拔与培养第三条选拔条件1.拥有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以上学历;2.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3.具备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
第四条选拔程序1.储备人员的选拔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根据岗位要求制定选拔方案;2.经过层层筛选和面试,确定符合条件的储备人员。
第五条培养计划1.公司将根据储备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2.培养计划包括培训课程、项目实践、岗位轮换等内容。
第六条培养评估1.定期对储备人员进行培养效果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2.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保留储备人员资格。
第三章储备人员的聘用与使用第七条聘用方式1.公司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优秀的储备人员以正式员工或合同员工形式聘用;2.聘用方式和职位级别根据储备人员的培养计划和绩效考核结果确定。
第八条岗位安排1.储备人员根据培养计划的安排,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到公司内部不同岗位;2.岗位安排应充分考虑员工的专业特长和发展方向。
第九条岗位测评1.储备人员在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进行岗位测评;2.岗位测评结果将作为储备人员是否继续留用的重要参考。
第四章储备人员的保密和离职第十条保密义务储备人员在公司工作期间,应严格履行公司的保密义务,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和其他机密信息。
第十一条离职事宜1.储备人员如需要离职,应提前书面通知公司;2.离职人员应如实交接工作,并保证工作平稳过渡。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如有需要,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职业规划储备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公司人才储备质量,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建立健全职业规划储备人员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建立一支具备较高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储备人才队伍;2. 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战略目标;3. 促进员工职业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三、储备人员选拔1. 选拔对象:公司内部员工、应届毕业生、社会优秀人才;2. 选拔条件:(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具备与储备岗位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4)年龄一般在25-35岁之间;3. 选拔程序:(1)发布储备人员选拔通知;(2)报名及资格审查;(3)笔试、面试;(4)综合评定,确定储备人员名单。
四、储备人员培养1. 培养方式:(1)岗前培训:对新入职的储备人员进行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2)在岗培训:根据储备人员的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和指导;(3)轮岗交流:定期组织储备人员进行岗位轮换,拓宽知识面和视野;(4)导师制度:为储备人员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2. 培养内容:(1)专业知识与技能;(2)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3)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4)领导力与执行力。
五、储备人员考核1. 考核方式:定期对储备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1)工作表现;(2)学习态度;(3)团队协作;(4)创新能力;2. 考核结果:(1)优秀:具备晋升条件,优先选拔为中层管理人员;(2)良好:具备晋升潜力,继续培养;(3)合格:达到基本要求,继续培养;(4)不合格:淘汰出储备人员队伍。
六、激励与保障1. 激励措施:(1)晋升机会:优先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2)薪酬福利:享受与岗位相匹配的薪酬福利;(3)培训机会: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助力储备人员成长;2. 保障措施:(1)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储备人员权益;(2)为储备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3)关注储备人员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储备人员日常管理制度

储备人员日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储备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储备人员的选拔与培训1. 储备人员的选拔(1)按照公司需求和岗位要求,确定储备人员的招聘计划和招聘标准;(2)采用面试、笔试、专业考核等方式进行选拔;(3)选拔出的储备人员需签署合同并进行培训。
2. 储备人员的培训(1)根据储备人员的不同岗位需求,制定培训计划;(2)包括岗位职责、企业文化、业务知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训;(3)培训采用课堂教学、现场实习、岗位轮岗等方式。
第三章储备人员的管理1. 储备人员的档案管理(1)建立储备人员的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学历、培训记录等;(2)不定期对储备人员的档案进行更新和归档。
2. 储备人员的岗前培训(1)对新招募的储备人员进行岗前培训;(2)包括公司政策、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培训;(3)培训内容要求全面、系统,确保新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工作。
3. 储备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1)储备人员应按照公司规定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2)领导应对储备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3)储备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轮岗,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四章储备人员的考核与评价1. 储备人员的考核(1)定期对储备人员进行绩效考核;(2)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成绩、工作态度、学习进步等方面;(3)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薪酬调整的重要依据。
2. 储备人员的评价(1)对储备人员进行定期的综合评价;(2)评价内容包括工作表现、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3)评价结果作为选拔、培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储备人员的激励与奖惩1. 储备人员的激励(1)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储备人员进行及时奖励和鼓励;(2)奖励形式包括表扬信、奖金、晋升等;(3)激励措施要与储备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
2. 储备人员的奖惩(1)对违反公司规定或工作不认真负责的储备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2)奖惩措施要公平公正,落实相应的程序和制度。
储备人才管理方案

储备人才管理方案一、目的(一)将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视野,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人才中坚力量。
(二)指导和规范储备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储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三)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及核心技术骨干的问题二、原则(一)选有所用的原则。
进入储备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
(二)持续性原则。
储备人才培养工作原则上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三)共同培养的原则。
培养方案由人力资源部制定,总部各部门、子公司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养工作。
(四)人才共享,推荐单位优先选用的原则。
由总部实施的储备人才培养项目,推荐单位优先选用。
其中,推荐单位因业务发生变化等原因没有任用的,总部可帮助推荐任用。
三、储备人才建设目标(一)坚持“专业培养和管理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
1、专家型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2、管理型人才指在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二)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储备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储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公司的人才梯队,解决这些职位空缺时给公司正常开展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本支持。
四、储备人才建设的组织形式(一)公司成立储备人才建设战略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培养工作;成立人才战略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具体培养工作。
(二)总部人力资源部负责实施总部的储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子公司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也可接受子公司的委托,帮助子公司培养储备人才。
子公司负责子公司层的储备人才培养工作,并配合总部实施相关培训工作。
五、适用范围(一)本方案适用于总部及子公司各部门所有主管以上岗位及其他关键岗位:包括项目经理、技术研发关键岗位。
(二)储备人才定义:指组织为适应未来1~3年新业务发展需要,从组织内选定、有明确任用职位,在管理方面具备一定管理知识、技能和发展潜力或在技术方面具备一定技术、研发素养和发展潜力,能够快速接任管理者职位或者担任重要技术职位和关键职位,并可达成组织目标的人员。
人力资源公司储备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储备人员的管理,提高储备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储备人员的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等方面。
第二章储备人员选拔第三条储备人员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四条储备人员选拔条件: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2.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3.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愿意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4. 年龄一般在25周岁至35周岁之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第五条储备人员选拔程序:1. 发布招聘信息,接受报名;2. 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3. 组织笔试、面试,选拔优秀人才;4. 通过考察,确定储备人员名单。
第三章储备人员培养第六条公司对储备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包括业务培训、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
第七条培训方式:1. 内部培训:邀请公司内部专家、讲师进行授课;2. 外部培训:组织参加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培训课程;3. 在岗实践:安排储备人员参与公司实际项目,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第八条储备人员培养周期为1年,培养期间,公司负责储备人员的食宿、交通等费用。
第四章储备人员考核第九条储备人员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
第十条考核内容:1. 业务能力:考核储备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2. 工作态度:考核储备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3. 综合素质:考核储备人员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
第十一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第五章储备人员激励第十二条对表现优秀的储备人员,公司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十三条对不合格的储备人员,公司有权终止培养合同。
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人力资源公司能够有效管理储备人员,提高储备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公司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员工储备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规范员工储备期的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保障公司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储备期的管理。
三、储备期员工储备期是指员工从入职到正式转正的期间,一般为3个月。
四、储备期管理1. 入职培训(1)新员工入职后,人力资源部门应组织入职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概况、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业务知识等。
(2)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门应对新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储备期。
2. 岗位实习(1)新员工在储备期内,应在人力资源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岗位实习,熟悉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2)人力资源部门应定期对实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新员工的工作表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3. 考核与评价(1)人力资源部门应定期对储备期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
(2)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不合格者,人力资源部门应进行培训指导,直至合格。
4. 转正审批(1)储备期结束后,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考核结果,对符合转正条件的员工进行审批。
(2)审批通过后,员工正式转正,享有正式员工的各项权益。
五、储备期员工权益保障1. 储备期员工享有国家规定的劳动保障权益。
2. 储备期员工享有公司规定的各项福利待遇。
3. 储备期员工享有晋升、培训等发展机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七、变更与终止1. 本制度如有变更,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修订并发布。
2. 本制度如有终止,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发布终止通知,并做好员工安置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备人员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了加强对储备人员的统筹管理,培养合格的中基层技术和管理骨干,同时进行定向培养,定期考核,以便更好地引进和培养梯队人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做好人力资源保障,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级、各部门人员储备。
三、职责与权限
1、人力资源部负责储备人员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与监督实施(包括需求分析、需求统计、招聘、试用
期管理、培训管理、发展规划管理、辅导与调配管理等)。
2、相关部门结合本部门实际提出储备规划和需求,并协助指导储备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管理。
四、原则与方法
1、遵循宽进严出,公平竞争,量化考核,择优录用,定向培养,循级发展的原则。
2、采取集中规划,定期储备,分批引进,分批培养,考核跟踪,分配到部的方法。
五、相关定义
储备人员:储备人员就是公司各级、各部门的后备人才,通过系统的培训和锻炼,以适合公司战略规划中的岗位发展要求,最终成为中层甚至高层管理骨干。
六、储备人员的定位方向
技术、采购、品质、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
七、储备人员的引进
储备人员的引进,是根据公司发展人才需求规划和各部门1~3年的人员匹配需求,结合部门年度定员定编规划,定期通过大中专院校及人才市场招聘,经过筛选,选择适合公司各部门、各车间储备岗位要求的应届毕业生。
1、引进批次
以公司年度储备需求为依据,每年的3~4月份集中到校园进行招聘,每年7~8月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人才市场或网站进行补充招聘。
2、聘用对象
根据年度定编规划,按所需专业和学历要求,选择全日制正规大专院校的优秀应届毕业生。
3、招聘渠道
人力资源部每年根据各部门的年度定员定编规划,了解本公司储备人员所对口的专业和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招聘渠道,以校园招聘为主,人才市场招聘为辅,兼带其他招聘方式。
3.1校园招聘:选择所需专业对口的优势院校,每年的3~4月份开展校园招聘。
具体的招聘工作参见《校
园招聘方案》。
3.2人才市场及网站:通过校园招聘后,所需招聘人数不足,以此招聘方式予以及时补充。
3.3其他渠道:在职员工介绍(符合招聘条件)、专业机构招聘会、中介机构、猎头公司(特殊人才)等。
3.4引进流程:公司/部门定编需求—人力资源部组织招聘—分管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录用入职—人力
资源部试用实习培训—定向部门转正培养。
八、储备人员的手续办理:
1、入职手续办理
1.1储备人员的入职报到时间由人力资源部确定,告知被录取人员,携带相关资料、物品来司报到。
1.2储备人员报到须与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等。
1.3储备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为5年。
2、离职手续办理
离职手续的办理,需按照公司规定办理,除签定离职相关协议外,须作以下处理:
2.1储备人员通过延长试用期后考核不合格者,依照劳动法规定,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依照所签定
的合同规定,公司发放本人在职工资。
2.2储备人员在司期间,因个人原因需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依照所签定的合同规定,公司发放本人
在职工资,本人需向公司赔偿违约金(按照劳动合同及相关协议内容)。
九、储备人员的管理
储备人员自入职起,由人力资源部主导管理,相关部门予以协助管理。
1、实习期的管理:储备人员在实习期内,统一由人力资源部直接管理,相关部门协助;
2、实习期期限:储备人员的实习期根据不同的实习方向,实习期统一为6个月(特殊情况除外)。
6个月
实习期后,考核不合格者,由人力资源部决定,延长其实习期或解除劳动合同,最长延长期不超过3个月。
3、实习期实习安排:
实习期实习安排以了解公司生产基本运作为主,从基层操作起步,依照由简易到复杂、由环节到流程、由局部到整体的思路,针对不同的储备方向,作不同的实习安排。
实习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别为:采购(1周)、原料仓(1周)、棉袜生产(4周)、品管(2周)、丝袜(4周)、人力资源(1周)、统计(1周)、外协(1周)、跟单(1周)、定向部门(12周),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3.1车间实习:由车间主任直接一对一培训、管理,人力资源部监督与检查。
(1)实习目的:归零心态的调整,体验公司基层生产员工的工作,了解车间的生产与管理情况,善于发现一线生产流程、现场管理、设备管理、质量控制等问题,打破陈旧的管理思维,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计划:以车间为单位,按车间的实习时间和科目实习。
(3)实习的要求:以参与基层的实践操作为主,了解并熟悉车间基本制度、作业流程及工艺要求,掌握各工艺操作要领,关键工艺品质控制;
3.2其它部门实习:由部门主管直接一对一培训、管理,人力资源部监督与检查。
(1)实习目的:换位思考观念的培养,体验不同部门在运作中的作用,了解部门的运作情况,善于发现部门团队管理中的不足,培养快速反应、沟通协调、悟性、适应性、知识技能全面性和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2)实习计划:从部门协作的角度出发,合理的安排实习计划,分清实习内容的主次。
(3)实习要求:掌握实习部门的职能,熟悉部门主要岗位的工作及关联性,完成交办工作任务,树立团队协作意识,能对实习部门发现的问题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3.3定向部门实习:
(1)实习目的:主人翁精神的培养,体验部门在运作中的作用和储备岗位在部门中的作用,了解部门运作情况,善于发现部门团队管理中的不足,培养组织、沟通、协调和独立担当能力。
(2)实习计划:安排某一具体岗位开展工作。
(3)实习要求:掌握部门职能,熟悉部门主要岗位的工作及关联性,完成交办工作任务,树立团队协作意
识,能对部门发现的问题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做好领导的参谋,掌握并熟练运用储备岗位的工作技能。
4、实习期培训:
实习期的培训统一由人力资源部安排,储备人员必须全部参加并达标合格。
培训记录作为储备人员试用期转正的重要依据之一。
4.1培训方式:储备人员试用期的培训主要以面授式、实践式、互动交流式等为主,其他的培训方式为辅。
4.2培训计划:储备人员试用期的培训计划统一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与相关培训负责人员沟通,确定培训
计划并实施安排,以月度为周期,在每月初确定并通知下发。
4.3培训课程:试用期的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心态、素质、技能。
具体的课程为(课程内容根据实际
4.4培训评估:
储备人员每次接受培训后,由人力资源部按照该培训课程的要求完成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主要以培训纪律(占20%)、培训心得(30%)及培训考试(50%)为主,培训评估结果作为储备人员转正与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统一由人力资源部存档保管。
5、实习期考核:
储备人员实习期的考核主要包括:月总结与月考核、试用期总结与试用期考核。
5.1月总结与月考核:
月度以书面形式进行考核,主要以实习纪律、部门了解情况、实践操作、改善提议等方面。
试用期内,每月末储备人员提交月实习总结到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召开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储备人员月沟通会议。
结合周考核,由人力资源部进行月考核,确认签名,统计核算月度考核奖金,人力资源存档。
5.2实习期总结与实习期总考核:
实习期总结是在储备人员实习期结束前一周,递交实习总结,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召开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储备人员总结会议,出席总结会的领导听取储备人员的总结报告并予以评分,作为实习期总结评估的考核依据。
对试用期将满的储备人员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培训评估(占40%)、月度考核(占40%)及实习期总结评估(20%),考核总分在80分以上为考核合格,予以转正。
6、转正后的管理:
6.1日常管理:储备人员转正后,行政上由所属部门直接管理,其个人的发展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规划
需求统筹安排,相关部门协助配合。
6.1.1所属部门:负责对储备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包括:对岗位工作的指导与考核、对岗位发展所需技
能的辅导和培养等;
6.1.2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储备人员工作表现的监管、辅导,对其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引导工作。
6.2培训管理:储备人员作为公司管理层中坚力量的生力军,需参加公司组织的主管级课程培训,并从主
管角度出发,以提交培训心得的形式,参与公司管理的决策建议。
6.3考核管理:依照公司绩效考核制度执行。
6.4异动管理:储备人员在部门或部门间的人事异动最终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实际需要统筹安排,相关
部门协助配合。
根据异动岗位紧急程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原岗位工作的交接,参加新岗位的岗前培训,接手新岗位工作。
十、储备人员的发展规划
1、储备人员的发展阶段及职业通道:
2、储备人员的待遇:
2.2应届毕业生的储备人员除基本工资外,其他福利依照公司福利制度执行。
2.3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储备人员,根据学历、经历、技能等,薪资面谈确认。
2.4转正后的人事异动,根据公司人事异动管理规定和薪酬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3、储备人员的发展周期:
储备人员转正后,发展晋升周期最短为6个月,正常晋升幅度为一级,特殊情况另行处理。
十一、本办法由行政人力资源部门起草、修正和完善并负责最终解释。
十二、本办法经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呈总经理批准生效,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十三、附件
1、实习计划
2、实习日志
3、新进员工试用期阶段性考评表
4、薪资确认单
5、储备人员培训协议
保密等级:□秘密□机密□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