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金色的秋天》教案【③篇】

合集下载

《金色的秋天》-乐秋-教案(修改)

《金色的秋天》-乐秋-教案(修改)

《金色的秋天》(第二课时乐秋)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教科书中分别利用《庆丰收》、《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三首乐曲与本单元主题紧密结合,形象生动的刻画出秋天喜庆丰收的场景。

利用图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民族乐器,并让学生听辨乐器、辨别各民族乐器的音响效果,并通过一组节奏让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节奏律动。

【学情分析】: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节拍和节奏型,在日常生活中对民族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进一步了解,同时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节奏律动,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教学类型】:欣赏实践课【教学方法】:对比欣赏法、实践演练法、奥尔夫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让学生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天丰收的场景,体会其抒情性和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2.通过欣赏乐曲《丰收锣鼓》,听辨乐曲的主奏乐器,并通过图片使学生加深对我国常见民族乐器的印象。

3.听辨乐曲《庆丰收》,听辨乐曲的节奏,学生亲身参与打击节奏和节奏律动的训练、器乐合奏等活动,实现音乐实践创造活动。

过程与方法:用体验、想象、对比、演练、视觉图象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了解音乐的同时能自主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学生能初步感知歌曲的情绪、表演形式及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而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力和理解力,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音乐的美,提高学生思考与鉴赏音乐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整节课中秋景贯穿始终,并融入秋天喜庆丰收的画面,欢快、热闹的语言、氛围、音乐交融一体,学生能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和秋的情境。

3.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金色的秋天》教案【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金色的秋天》教案【三篇】

【导语】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度,可以表现不同的⾳乐风格。

为⼤家准备了⼈教版七年级⾳乐上册《⾦⾊的秋天》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1.欣赏:⼩提琴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秋》 2.唱歌:《西风的话》 教学⽬标: 1、通过欣赏⾳乐作品⼩提琴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感受⾳乐审美的愉悦。

2、学会演唱《西风的话》。

重点与难点: 指导学⽣⽤⾃然、舒展的声⾳演唱《西风的话》,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过程: 1、采⽤提问导⼊新课。

引导学⽣说出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及与之相关的主题词。

如“⾦⾊”、“秋收”、“红叶”、“⾕穗”、“旷远”、“凳⾼”、“赏荷”、“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肃瑟”等。

2、⾳乐家是如何运⽤不同的⾳乐形式描写秋天的? 播放《⾦⾊的秋天》,请同学讨论该乐曲采⽤了哪种⾳乐形式,表达了何种情感(悲凉、热烈、抒情、昂激、愤怒等)? 3、介绍维⽡尔第与《四季--秋》。

出⽰三个乐章的主题⽚段谱例并播放乐曲,请同学伴随⾳乐朗读每个乐章前的附诗。

启发学⽣讨论乐曲表现了哪些⽣活场景(如村民的舞蹈,酒宴,狩猎,枪声,⽝吠,野兽的恐惧、奔逃、死亡等)。

4、请同学思考并举出其他描绘⼤⾃然和⽣活场景的⾳乐作品的例⼦,调动学⽣个⼈的⾳乐经验,引发其对⾳乐具有描绘性功能的认识和兴趣。

5、介绍黄⾃和《西风的话》。

(1)黄⾃的这⾸⼉童抒情歌曲创作与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青少年中⼴为传唱。

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少年⼀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活和对光明的憧憬。

(2)G⼤调:四四拍;引与为d1--e2。

(3)歌曲为⼤调式,⼀段体,有四个规整的乐句沟成。

6、教唱《西风的话》,教学⽣⽤⾃然、舒展的声⾳演唱这⾸抒情歌曲。

设计提问:该曲给予了作曲家对青少年怎样的殷切期望?该曲的⾳乐风格、节奏特点、⼒度记号的表情作⽤是怎样的? 经过讨论总结,再次有表情地演唱,可分为男⼥声轮唱,着重要求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音乐教案第三单元金色秋天

音乐教案第三单元金色秋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音乐教案第一课时西风告诉我们:光阴过得实快,提醒大师要爱惜时间。

一、课前音乐《正在但愿的郊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制秋的空气,创设意境)1、提问导入:同窗们,那七年级音乐课件七年级上册《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之四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天、秋季)那那首歌里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冬麦、郊野……)是的,秋天是收成的,也是斑斓的。

2、用体验、探究、想象、合做、对比、视觉图象等多类教学体例,指点学生正在体会音乐的同时能自从加入各项进修勾当,从而使学生能感知歌曲的情感、表演形式及不合的音乐气概,进而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力和理解力,充实表现学生正在讲堂进修外的从体性。

(二)、会商:()那首曲女是什么吹奏的?(笛女。

说起笛字的起流,外国是文明古国,无灭光耀的艺术文化,浙江缺姚河姆渡遗址里发觉的文物外就无古代人用兽骨做成的骨笛。

可见,笛正在我国未无七千多年的历史。

3、指点学生用天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表示歌曲的抒情意境,启发学生爱惜光阴,热爱糊口。

【教学小计】:通过以第一人称演唱的歌曲,添加学生取音乐的亲和力,同时正在让学生感应感染歌曲艰深悠近、缺味无限的音情愿境外启发学生爱惜光阴、热爱糊口。

从而使学生入情入境,不只处置了一些相关学问,也激发了学生的进修乐趣,调动了学生的自动参取的积极性。

2、那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做者简介)是的,秋天是醒人的,正在一片如诗如画的秋景外我们迷恋忘返,那是不是可以或许说只要西风的话和我们说的那样,秋天是不是都是那类缺味无限以致带点淡淡的愁呢?(播放农平易近拉马车送公粮的喜庆画面)3、由学生的谜底,课件展现斑斓的秋景、秋图,学生正在标致的乐曲声外浏览、赏识。

然后导入课题《秋声秋韵》。

1、赏识《西风的话》、可以或许吹奏小乐器和即兴表演等勾当,培育学生的创制性思维能力,以及体验配合合做、集体参取的乐趣。

《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1 、作者简介。 维瓦 尔第 (6 814 ) 是 巴洛克时期 意大利著 名的作 17 —7 1 , 曲家 、小提琴 家,对巴罗克音乐走向古典主义时期起到 了重
要作用。他 的作品数量很多 ,以歌剧 、神剧 、奏鸣 曲和协奏 曲闻名 , 仅协奏 曲就有 5 0多首 , 呜曲也有 7 0 奏 O首之多。大
4 欣赏 《 、 四季》——秋 ( 第二 乐章 慢板 ) 引导学生结 ,
合课 本提示描 绘音乐表达 的情境 : 美的睡眠 ,把人们带入 甜
请 同学结合 自己对秋 天的感悟 , 有感情地 朗诵诗歌—— 《 色的秋天 》 金 ,并请 同学们思考 :人 的一生是 否也如春夏秋 冬四季变更的一样?我们该怎样珍惜时光? ( 播放背景音 乐
豳 OF 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sLU eDS wOC I
《龟 天 雪 针 舍鳅 役
湖南常德 石 明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时安排 】 课 一课时 【 教学 目标 】
l 、能认真聆听音乐 ,并 能描 述音 乐所表达 的优 美意境、
领 悟音 乐所表 述的 内涵 。能有感情地 朗诵 诗歌 ,能 用 自然、
秋天 ,田野里 发出阵阵稻香 。蓝 天绿水 ,漫 山火红。阵阵秋
3 、能让 学生在诗情 画意 中学 习音乐 、热 爱音乐、热爱 生活 ,珍 惜年少时光 ,树立积极 向上 的人 生观。
风吹来 ,树叶 沙沙 鸣响。祖国的秋天多么迷人 ,她激起我们 深情地歌 唱。 ) 3 欣赏讨论 : 、 该乐 曲采用 了哪种音 乐形式来描 写秋 天?
第还 写了四首十四行诗 放在 四首作 品前 与音乐作对 照,描绘
四季景致。
3 、欣 赏 《 四季》——秋 ( 第一 乐章 快板 ) ,引导学生结

《金色的秋天》教案

《金色的秋天》教案

《金色的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学习和理解《金色的秋天》这首诗歌的内容和主题;2. 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和修辞手法;3. 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4.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美的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和修辞手法;2.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描绘秋天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元素及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感觉。

2. 学习诗歌(15分钟)教师朗读《金色的秋天》这首诗歌,并引导学生一起朗读。

然后,教师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诗歌通过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秋天的美?3. 分析诗歌(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并解释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隐喻、拟人等。

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深层次思考和理解:- 诗人为什么用“金色”的秋天来形容?- 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4. 诗歌鉴赏(2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描绘秋天的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来配合音乐进行即兴舞蹈创作。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形成小组,让小组成员分别选择一段诗句,并运用表演、绘画、朗诵等方式表达诗歌的意境。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小组作品,并开展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同时,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诗歌的美以及对自然和美的感受与表达的重要性。

四、课后练习学生回家后,要求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注意运用本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以展示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金色的秋天》这首诗歌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并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对自然和美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创作展示和课后练习,可以了解学生对秋天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观点,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音乐课《金色的秋天》优秀教案1500字

音乐课《金色的秋天》优秀教案1500字

音乐课《金色的秋天》优秀教案1500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金色的秋天》这首歌曲,了解民歌的特点和特色。

2.学习童声、女声、男声三种不同音色的演唱技巧。

3.通过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节奏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热爱。

2.通过感受《金色的秋天》中蕴含的怀念故乡和家庭温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理解并学会演唱《金色的秋天》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发挥学生的音乐才能,使不同音色的声部融合演唱。

2.让学生理解民歌的意义和内涵。

【教学方法】1.听、说、唱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小组合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听一首自然风景的音乐,给学生烟雾弥漫的视听感受。

2.利用家乡情节,让学生回忆在家乡的生活和日常。

二、新课介绍1.老师向学生展示《金色的秋天》的歌词和曲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概述。

2.引导学生对歌曲打一些情感标签,例如:“悲伤”,“温馨”,这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学唱歌曲1.老师将歌曲分配给不同组别的学生,安排演唱的时间和计划。

2.教师先给学生演示如何唱歌曲,然后要求学生跟着唱。

3.在学生掌握了歌曲的主旋律后,教师将不同角色的声部的部分演示。

4.组织全班合唱,让学生感受不同各个声部相互融合的演唱效果。

5.让每组选出一位代表,讲述自己组别的唱法和感受,相互交流与学习。

四、巩固练习1.组织学生对没有掌握的曲子进行巩固锻炼。

2.让学生互相练唱,不断跟进。

五、评价1.在评价中,老师先评价学生们的合唱效果。

2.学生间交流,评价彼此的表现,鼓励和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演唱能力。

3.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六、结束语最后,在结束课程前,老师让学生用简洁的文字和语言,表达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案

《金色的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听辨乐曲主题与主奏乐器。

2.为《庆丰收》配伴奏。

过程与方法:
仔细聆听音乐作品,同时展开联想与想象,从中进行思考探索与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与他人共同创造演练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珍惜时间,把握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
1.为《庆丰收》伴奏。

2.学生自编节奏、律动。

自然大方地表演。

【教学方法】
欣赏法、对比法、实践演练法。

【教具准备】
课件、部分民族打击乐器。

【教学内容】
1.欣赏《金色的秋天》、《庆丰收》。

2.演艺《扬鞭催马送粮忙》。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与秋天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和色彩,体验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具体内容包括:1.欣赏歌曲《金色的秋天》,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秋景和气氛。

2.学习歌曲《金色的秋天》的旋律和歌词,通过演唱和演奏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情感。

3.分析歌曲《金色的秋天》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理解其音乐表现手法。

4.创作一首与秋天相关的歌曲,运用所学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1.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与秋天相关的歌曲,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3.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演唱和演奏能力,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音乐感受秋天的气息和色彩,理解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通过学习歌曲《金色的秋天》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音乐元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演唱和演奏《金色的秋天》,让学生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情感和感受。

4.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通过创作一首与秋天相关的歌曲,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5.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通过欣赏《金色的秋天》等音乐作品,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欣赏和学习歌曲《金色的秋天》,以及分析其音乐元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金色的秋天》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学唱、背唱《西风的话》,体会作品中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并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

2. 欣赏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

3. 能够辨别作品主题与主奏乐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材分析1.《金色的秋天》由郭祖荣谱曲,是一首歌唱祖国金秋、礼赞劳动丰收的优美小提琴独奏曲。

乐曲以柔美的音调描绘出人们在金色的秋天,怀着丰收的喜悦从心底唱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乐曲为d小调。

2.协奏曲《四季──秋》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

他写作了12首协奏曲,题为《和声与创意的尝试》(作品第8号),于阿姆斯特丹出版。

《四季》是这个曲集开始的四首作品,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曲中的意象──春天的小鸟、夏天的雷雨、秋天的猎人和冬天的冰雪,鲜明生动。

每首乐曲均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乐章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呼一应,饶有情趣。

每个乐章前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

《秋》共有三个乐章,F大调。

第一乐章中,有个农夫唱着歌跳着舞,庆祝丰收,美酒满溢,很快地,这些饮酒狂欢的乡下人便睡着了,他们的“恬静安睡”表现于协奏曲的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描绘的是破晓时分的猎人,从音乐中可以想象到号角声、狗叫声、吆喝声,还有他们追捕猎物时嘈杂零乱的枪声。

3.歌曲《西风的话》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

歌曲的曲式为四个乐句组成的方整性单乐段。

节奏平稳对称,四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的大跳,跌宕起伏,变化有致。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小段音乐《金色的秋天》,同时让学生观看四季图片,由四季图片进入情境。

《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丰收锣鼓【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随音乐做律动,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师:乐曲的情绪如何?你从哪里感受到这种情绪?通常在什么时候人们会高兴地敲锣打鼓,欢聚一堂?揭示课题——《丰收锣鼓》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

在小学阶段,同学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民族乐队的基本构成,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一看你们对民族音乐了解多少。

二、分段聆听1、聆听引子部分:是谁把我们迎进这欢庆时刻?(分辨出锣鼓和唢呐的声音)2、聆听第一乐段:(1)聆听并思考: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分别是怎样的,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完成表格)(2)乐队合奏为我们营造出一幅热闹的丰收场景,这一乐段音乐的旋律风格是怎样的?(提示学生是各种乐器点状密集出现,还是线条感出现。

)(3)视唱主旋律3、聆听第二乐段:(1)聆听并思考,音乐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刚才的热烈转为……(2)第一乐段是乐队合奏,这一乐段哪几种乐器作为领奏乐器出现?听辨出二胡和琵琶。

)聆听教师二胡演奏,这一乐段的旋律风格和第一乐段相比发生怎样的变化?(34、聆听第三乐段:小组讨论:这段音乐又新出现了哪些乐器,音色有什么特点?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听辨出笛子和云锣。

5、聆听第四乐段:速度力度情绪场景快强热烈欢腾劳动忙碌第一乐段(1)这一乐段与之前第几乐段相似?(第一乐段)对比分析,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讲授“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学生初步体验。

三、完整欣赏完整欣赏,同时回顾每一个乐段的主奏乐器、情绪以及描绘场面。

(播放视频)四、探究编创(1)学生模打教师出示的锣鼓节奏,并合作完成。

(2)小组讨论,编创能够表现丰收场面的4小节锣鼓节奏。

(3)挑选一组,展示成果。

(4)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新的节奏练习。

(5)随音乐敲击节奏,进一步体会欢庆丰收的劳动场面。

五、德育渗透、课堂小结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我们要从传统乐曲中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和智慧,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案

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案

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案教案主题: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金色的秋天》的背景和意境。

2. 学生能够辨认出音乐作品中的主题和旋律。

3. 学生能够表达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内容:1. 介绍《金色的秋天》的背景和意境。

2. 听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旋律。

3. 分组讨论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感受。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色。

2. 问学生是否喜欢秋天,为什么喜欢。

导入:1. 介绍音乐作品《金色的秋天》的背景和意境。

a. 背景:写秋天的美丽景色,温暖的阳光、金色的枫叶。

b. 意境:带给人们温馨、宁静和忧伤的感觉。

发展:1. 播放音乐作品《金色的秋天》。

2. 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注意音乐的主题和旋律。

3. 让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感受。

4. 鼓励学生用词语描述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巩固:1. 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让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2.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提问和交流对方的观点。

延伸: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诗歌或画作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法。

2. 将学生的诗歌或画作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论。

总结:1. 让学生总结他们对音乐作品《金色的秋天》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能够给人们带来的情感和意义。

拓展:1. 给学生推荐其他关于秋天的音乐作品,让他们继续进行音乐欣赏和探索。

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评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

2.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欣赏也可以作为评价的方式。

详细的《金色的秋天》教案设计

详细的《金色的秋天》教案设计

详细的《金色的秋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季节的更替与秋景特点;学习诗歌的感受与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感的感悟与表达能力。

2.态度与情感:通过欣赏诗歌,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爱与探索兴趣。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神奇和美丽;通过诗歌张扬自己感受和情感,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请学生朗读、欣赏或唱一首秋天相关的歌曲;或者教师给学生播放秋日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

2.观察与感知(10分钟)请学生观察图片,描述秋天的特点和美景,如松柏、枫树、落叶等,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

教师可以展示轮廓线稿,组织学生加工色彩,呈现秋天的景致。

3.朗读与理解(15分钟)教师朗读《金色的秋天》并做简单解释,让学生朗读、背诵并理解诗歌的意义。

可以通过唱歌、朗读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唤起情感,加深理解。

4.讨论与分析(20分钟)将诗歌分为段落,给学生解释每段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探究作者的情感表达、营造的美感、描绘技巧等方面。

可以设计分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5.创作与表达(3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拓展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通过独立创作、朗诵、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三、教学方法1.归纳分析法:通过归纳《金色的秋天》中的情感表达、营造美感和描绘技巧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2.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或全班分组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共同探究诗歌背后的意义与内涵。

3.创意表达法:通过课堂创作、朗诵、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与想法。

四、教学评价1.课堂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表现出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2.学习成果:通过学生诗歌创作、朗诵、表演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对《金色的秋天》理解与表达的程度和质量。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1、西风的话教学目标: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2、学习低音区5、6、7、力度记号等乐理小知识。

3、通过秋景的体会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寻找声源的兴趣。

4、和同学们一起用各种方式表现多样的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运用好力度记号、连音线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力度的变化有表情地歌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进入风的世界,去感受风的美。

①你们听!(课件播放风的声音)特点。

②请同学们用声音来模仿风?用动作模仿风。

二、歌曲教学1、练声:用“呜”来模仿风声。

要求声音饱满,嘴巴圆着唱。

师:自然界的声音是没有经过音乐家雕琢的,这就是声源,而我们音乐课中的音乐是经过了作曲家提炼过的,接下来老师想跟你们一起,把自然界的风声带入音乐的殿堂,好吗?师:用呜的声音唱低音的5、6、7,教师用手风琴带音高,融入渐强减弱记号;(用风的动作来模仿风的声音,)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自然界中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西风的话》。

2、听录音范唱.(展示秋天风景课件)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平缓级进、较慢)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请同学们说说和秋天有关的词语(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的词语)。

是啊,当夏天的南风飘然离我们而去的时候,阵阵西风,就带来了秋天的信息。

3、复听歌曲仔细领会歌词,思考:西风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小结:西风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要追求美好的未来。

4、再听歌曲:请同学们找出歌曲中(力度记号、连音线、rit.渐强渐弱)。

5、(1)由教师朗诵第一遍学生讨论:通过歌词让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2)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词朗诵一遍。

6、演唱歌曲(1)学生尝试演唱歌曲(要求:词曲结合准确无误。

)(纠错)(2)复唱歌曲三、分组合作表现《西风的话》四、知识拓展作者和歌曲的介绍“同学们唱得真不错,但是那么好听的歌曲到底是谁写得呢?下面老师要为大家介绍这位老前辈,他就是音乐家黄自。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综合课《金色的秋天》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综合课《金色的秋天》教案设计

音乐综合课《金色的秋天》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通过音乐欣赏,给音乐编配打击节奏,唱歌,绘画四个方面来表 现"秋天",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秋天的美. 二, 设计理念 正值金秋时节,本课设计以当季季节为主题紧抓教材,引导学生围绕"秋"这个主题进行听赏,感受,参与进行艺 术表演. 三,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领略音乐艺术无穷魅力,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技能目标:借助绘画,诗词的综合鉴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学会运用简单的艺术表现方法,亲自参与 音乐实践进行表演.学会用正确的力度和情绪来演唱歌曲《西风的话》正确 3.认知目标:了解各种不同的音乐体裁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参与和体验音乐 教学难点:如何用正确的力度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法学法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 几乎都能诱发出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 .音乐教学也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 ,使学生在充分体验中受到情 感的熏陶.所以我具体的设计是: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共同参与,加深体验 五.教学过程 本课是一节音乐综合课,根据内容总的设计思路是: A 部分,感悟音乐中的秋天 (一)用创建情景,巧设连接的方法导入新课.在学生进入课堂时播放民乐《扬鞭催马运粮忙》,再以师生谈话的 方法引出课堂主题"秋". 播放《秋日私语》音乐,让学生在悠扬的琴声中驰骋他们丰富的想象(落叶在脚下发出声响,微微的秋风罩着周 身,大自然处处散发秋天的气息)把学生带入秋的意境之中,感受这个色彩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激发学习 兴趣. (二)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这个季节泼墨写意,表达对"秋"的赞美.出示国画《晚秋》,让学生对画面进行描述(大 片枫树林在群山白云掩映下红叶似火绚烂无比,山涧间奔流而下的山泉气势磅礴,大气壮美)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是视觉上的艺术 ,而听觉上的感受要靠音乐来完成 .在这里安排了二首不同风格的音乐和 美术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听觉感受来为美术作品选出最能表现其意境的音乐 .第一幅是宁静蔚蓝的海面 上升起一轮满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遍画上的诗句,并且联想其他描写月亮的的诗篇及歌曲,如"举头望明 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再提醒学生能不能想到有关月亮的歌曲,唱一唱.让学生参与感 受加深印象.第二幅是极具中国民俗特色的农民画 ,画中的男女在田地里热火朝天的收割粮食并且跳起了丰 收腰鼓,喜庆场面不言而喻.而选择的音乐同样反差很大,一首是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首是小提琴演奏的 《思乡曲》. 根据这部分内容,设置问题: 音乐的情绪,速度是怎么样的 主要听到了哪些乐器的音色 是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 ③跟随着音乐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 联想到了什么学生通过对画面音乐的情感体验 ,很容易做出选择并且能对不同意境所要编配的音乐产生直观的感受 .最后 画面配上音乐,让学生感受画面的内容意境,大胆想象,体会到艺术整合的魅力,注意到艺术就在身边. B 部分,体验音乐中的秋天 (三)让学生拿起乐器也加入到音乐的行列. 课前准备乐器:小鼓,嚓,碰铃,响板,沙球,梆子, 为民乐《丰收锣鼓》主旋律片断加入打击乐 具体步骤:①先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节奏型进行练习 ②再由学生主动创编自由编配 最后在音乐里进行律动(秧歌,十字步) C 部分,表现音乐中的秋天 (四)在欣赏了如此多"秋"之后,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①听一遍,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速度. ②根据节奏有朗读歌词 ③认识基本力度记号 mp , p , mf , f(中弱,弱,中强,强),渐强,渐弱 ④再听歌曲,让学生感受力度记号带来的强弱 ⑤学生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歌曲片段,争当小老师把自己会唱的那句教教其他同学 ⑥教师总结概括,全体同学跟随钢琴进行演唱(注意力度强弱) 注意提醒学生用连贯饱满优美的声音来歌唱秋色的美景,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加深这样三位一体的感受.。

金色的秋天音乐教案

金色的秋天音乐教案

Better to do something imperfectly than to do nothing flawlessly.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金色的秋天音乐教案金色的秋天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教学难点: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教学用具:磁带、录音机、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节奏训练2/4__X|__|____|__|__X|__|____|X—||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2/4__X|__X|____|__||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2/4____|__X|__|X—||三、新课教学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1、师范唱。

2、带学生朗读歌词。

3、带唱歌曲。

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

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

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1、初听全曲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2、再听全曲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2/4153|135|135|11|4666|3555|2432|1—||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音乐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第三课时 教案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音乐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第三课时 教案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第3课时)教学内容:1、配乐诗朗诵《秋》2、欣赏中国画《深秋》教学目标: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秋的喁语》,引导学生默读抒情散文《秋》,体会音乐与文学作品的意境。

2、以提问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二者在表现秋天主题时的共性与特点。

3、启发学生谈谈观赏《深秋》后的感受教学过程:(一)配乐诗朗诵《秋》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秋的喁语》,引导学生默读抒情散文《秋》,体会音乐与文学作品的意境。

2、以提问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二者在表现秋天主题时的共性与特点。

如艺术范畴:听觉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区别;艺术形式:钢琴与乐队;散文。

表现特征:[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

抒情散文具有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为主的特点,要求作者把浓郁的思想感情融入生活画面中,创造出深邃优美的意境,唱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运用比喻、象征等技巧,在含蓄蕴藉中启迪读者,引入深思,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音乐]以有组织的声音表现事物和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

通常认为,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省、复调、曲式、配器等,由此奠定了不同音乐作品的艺术品格和审美特征。

3、播放背景音乐《秋的喁语》,组织集体表演配乐诗朗诵。

4、请有表演基础的学生表演配乐诗朗诵,并组织其他同学观赏中国画《深秋》。

(二)欣赏中国画《深秋》1、介绍傅抱石简况。

2、组织讨论:观赏《深秋》后的感受(作品表现内容、情绪、形象、色彩等)。

美术作品的特征:[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具有造型性、空间性、构成性特征的表现手段,创造出直观形象的艺术。

绘画借助于线条、明暗、解剖、透视等造型手段,创造反映事物审美属性的图像,表现其内容和社会意义。

中国绘画的特征是融绘画、书法、篆刻、诗词为一体,强调意境的表现。

3、请同学讨论、为本单元的个音乐作品构思画面、造型形象、色彩等。

4、讨论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5、请全班同学以组为单位,写一首咏秋的小诗或散文;画一幅秋景图;选一段背景音乐,在下节课上展示。

音乐课《金色的秋天》优秀教案

音乐课《金色的秋天》优秀教案

音乐课《金色的秋天》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金色的秋天》的背景和歌词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同时还要注重表达情感。

3.练习唱歌技巧,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通过合唱和个人表演,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和个人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

2.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培养学生的表演和歌唱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情感,让歌曲更具感染力。

2.如何让学生练习唱歌技巧,并在集体合唱和个人表演中发挥出应有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让学生先听一遍歌曲,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让学生对这首歌产生一定的认识和感情。

2.歌曲背景介绍: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发生背景和创作背景。

3.歌词分析:对歌曲的歌词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歌曲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

4.歌曲教唱:教师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为基础,对全班进行歌曲教唱和齐唱。

5.分组合唱: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进行分组合唱,锻炼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

6.个人表演:选几位学生进行个人表演,通过个人表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2. 教学过程步骤1:歌曲欣赏1.让学生专注于音乐,将歌曲用大声的声音播放。

2.播放完毕后,让学生听一遍歌曲,让学生通过听歌来感受曲子的节奏和旋律。

步骤2:歌曲背景介绍1.讲师给学生介绍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曲子的发生背景和创作背景。

2.学生讨论这首歌曲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背景,以及这首歌曲传达出的情感。

步骤3:歌词分析1.让学生投入到歌词中,阅读并分析歌词的内容和情感。

而且可以辅助学生了解生字和生词。

2.学生谈论这首歌曲想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步骤4:歌曲教唱1.唱歌前,先做些动作热身,以准备好喉部。

2.教师领唱,全班跟唱。

3.注意语音准确,发音标准。

步骤5:分组合唱1.按照歌曲的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第二部分:丰收的欢庆场面,人们载歌载舞。

7、播放音乐《扬鞭催马运粮忙》,请学生模仿马蹄声和
动作,选择适当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起来,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气氛。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们了解了如何通过音乐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场景,同时也研究了一些民族乐器及其音色,培养了听辨乐器和音乐分段的能力。

同时,通过自主选择乐器和模仿马蹄声和动作,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感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金色的秋天》教案
【③篇】。


1。

欣赏: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秋》
2。

唱歌:《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感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2、学会演唱《西风的话》。

重点与难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过程:
1、采用提问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说出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及与之相关的主题词。

如“金色”、“秋收”、“红叶”、“谷穗”、“旷远”、“凳高”、“赏荷”、“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肃瑟”等。

2、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描写秋天的?
播放《金色的秋天》,请同学讨论该乐曲采用了哪种音乐形式,表达了何种情感(悲凉、热烈、抒情、昂激、愤怒等)?
3、介绍维瓦尔第与《四季--秋》。

出示三个乐章的主题片段谱例并播放乐曲,请同学伴随音乐朗读每个乐章前的附诗。

启发学生讨论乐曲表现了哪些生活场景(如村民的舞蹈,酒宴,狩猎,枪声,犬吠,野兽的恐惧、奔逃、死亡等)。

4、请同学思考并举出其他描绘大自然和生活场景的音乐作品的例子,调动学生个人的音乐经验,引发其对音乐具有描绘性功能的认识和兴趣。

5、介绍黄自和《西风的话》。

(1)黄自的这首儿童抒情歌曲创作与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青少年中广为传唱。

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光明的憧憬。

(2)G大调:四四拍;引与为d1--e2。

(3)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有四个规整的乐句沟成。

6、教唱《西风的话》,教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这首抒情歌曲。

设计提问:该曲给予了作曲家对青少年怎样的殷切期望?该曲的音乐风格、节奏特点、力度记号的表情作用是怎样的?
经过讨论总结,再次有表情地演唱,可分为男女声轮唱,着重要求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小结: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感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1、欣赏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秋》。

2、唱歌:《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2、学会演唱《西风的话》。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通过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围绕《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本节课主要涉及到感受与鉴赏和表现两方面。

2、《四季——秋》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由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

《四季》是他写作的12首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曲集开始的四首作品,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呼一应,饶有情趣。

每个乐章都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

《秋》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

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

第二乐章: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独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述秋天的美景。

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

3、《西风的话》(1)黄自的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