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共有600多块肌肉
人体科普知识内容大全
![人体科普知识内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7ecd1a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0.png)
人体科普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人体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体的科普知识:
人体骨骼: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其中包括头骨、脊柱、肋骨、盆骨等。
成年人的骨骼重量约占体重的15%~20%。
人体肌肉:人体内有600多块肌肉,主要分布在四肢、躯干和头部。
肌肉能够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和关节运动。
人体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负责协调和管理人体的各种功能,包括感觉、运动、思维和情绪等。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组成。
人体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组成。
人体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人体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肺等组成。
人体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以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除废物。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人体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免疫等。
内分泌系统由甲状腺、胰腺、垂体等组成。
人体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负责防御外来病原体和毒素的入侵,维护人体健康。
免疫系统由淋巴细胞、抗体和各种免疫器官组成。
以上是关于人体的科普知识,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己的身体。
人体所有肌肉起止点以及功能
![人体所有肌肉起止点以及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cfeba4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6.png)
人体所有肌肉起止点以及功能人体拥有多达600多块肌肉,这些肌肉起始于骨骼,并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接。
这些肌肉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头颈、上肢、躯干和下肢。
每个肌肉都有自己的起始点和止点,其功能也各不相同。
以下是一些人体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的详细介绍。
1.头和颈部肌肉:- 颞肌(Temporalis):起始于眶上沟和颧弓,止于下颌骨韧带。
作为咀嚼肌肉,用于咀嚼食物。
- 斜方肌(Trapezius):起自枕骨、颈椎和胸椎,止于肩胛骨和锁骨。
对于转动和固定肩胛骨和颈椎以及抬举和伸展手臂具有重要作用。
2.上肢肌肉:-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起自肩胛骨,止于尺骨。
弯曲上臂、旋转前臂和屈曲肘关节的主要肌肉之一。
- 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起自肩胛骨和上臂骨,止于尺骨。
伸展前臂和屈曲肘关节的主要肌肉之一。
- 旋前圆肌(Supinator):起自肱骨和尺骨,止于尺骨。
用于手掌的旋转和背屈前臂。
3.躯干肌肉:- 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起自胸骨、锁骨和肋骨,止于肱骨。
作为背部和上肢的主要运动肌肉,用于前臂的屈曲和臂的内旋。
-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起自骨盆,止于胸骨和肋骨。
参与腰椎的稳定和腹部的屈曲。
- 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起自骨盆,止于腰椎和肋骨。
用于侧屈躯干和固定腰椎。
4.下肢肌肉:- 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起自髂骨和股骨,止于胫骨。
作为大腿前侧的主要伸肌,用于膝关节的伸展。
- 半腱肌(Semitendinosus):起自坐骨,止于胫骨。
作为大腿后侧的主要伸肌,用于屈曲膝关节和伸展髋关节。
- 小腿肌肉(Calf muscles):包括腓肠肌(Gastrocnemius)和比目鱼肌(Soleus)。
起自腓骨,止于跟腱。
用于下蹲、行走和弯曲膝关节。
这只是对一小部分肌肉的详细概述,人体肌肉的起始点和功能非常复杂且多样化。
肌肉生物力学1
![肌肉生物力学1](https://img.taocdn.com/s3/m/ebc33cfbf8c75fbfc77db2f0.png)
整块肌肉可以认为是由许多这样的模型混联 在一起的,模型的串联形成肌肉长度,模型 的并联形成肌肉的横向维度。整块肌肉的力 学性质就是由这些模型组成的系统来决定的。
根据这个模型的混联关系,可以理 解为,肌肉长度的增加对其收缩速 度有良好的影响,但不影响它的收 缩力;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的增加会 导致肌肉的收缩力量的增加,但不 影响收缩速度。
1、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 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 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 缩形式。缩短收缩时肌肉起点靠近, 又称向心收缩。如:屈肘、高抬腿跑
等。
依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张力与负荷关 系,缩短收缩又可分为非等动收缩 (习惯上称为等张收缩)和等动收 缩两种。
①非等动收缩(等张收缩):在整 个负荷收缩过程中给定的负荷是恒 定的,而由于不同关节角度杠杆得 益不同和肌肉收缩长度变化的影响, 在整个关节移动范围内肌肉收缩产 生的张力和负荷是不等同的,收缩 的速度也不相同。
肌肉松弛的原因:
其原因是停顿使肌肉及肌腱中的弹 性成分产生了松弛,如果停顿时间 大于肌肉松弛出现的时间,则肌肉 所产生的弹性势能,就会完全消耗 掉,后续动作就只能单纯依靠肌肉 收缩完成。
(六)肌肉训练的原则: 1专门化原则:对所发展的肌肉力 量专门化训练,对运动员来说要 与专项相衔接。在对康复患者训 练中,要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制 定相应训练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训练。
同时,比较肌肉收缩形式与发生的 延迟性肌肉疼痛的关系表明,拉长 收缩诱发肌肉疼痛最显著,而缩短 收缩则不明显,等长收缩时诱发的 肌肉疼痛比缩短收缩稍明显,但大 大低于拉长收缩。
(三)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1、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特征: 肌肉收缩的张力与速度关系是指负 荷对肌肉收缩速度的影响。实验发 现,肌肉的收缩速度随肌肉收缩时 所对抗的负荷量(称后负荷)的变 化而变化,即随负荷的增加而减小。
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35c2f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c.png)
4.1 我们的身体1、人必须吃食物,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
2、体重指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一个指标,体重指数=体重÷(身高×身高)。
3、我们可以通过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等方面了解自身体质健康水平。
4、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一生有着重要影响。
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睡眠时间、学习压力、周围环境等。
6、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
7、真正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而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4.2 身体的运动1、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2、利用筷子、橡皮筋、线绳做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筷子模拟骨,橡皮筋模拟肌肉,线绳模拟关节。
3、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还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4、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5、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6、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
7、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如合页与关节相似、塔吊的钢架与骨骼相似等。
4.3 心脏和血液1、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2、模拟心脏的工作实验中,用吸耳球模拟心脏,用塑料管模拟血管,用水模拟血液,用手的力量相当于心肌收缩产生的力量。
3、心脏相当于人体的“泵”,它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4、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60~ 100次。
5、脉搏和心跳的次数,每分钟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同的,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描述心率。
6、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合理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
7、保护心脏的方法: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的作息、良好的睡眠、合理膳食等。
骨骼肌概述
![骨骼肌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5e39ff0b8f67c1cfad6b824.png)
八、影响肌力大小的解剖学因素
(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衡量肌肉的发达程 度。 2、概念: 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横断面之和。 它有别于“解剖横断面”,后者只是简单的沿 肌肉纵轴作垂直切面,而前者要横切每一条肌 纤维。
(二)肌肉的初长度
概念:肌肉收缩前的长度叫初长度。 生理范围内使肌肉的初长度拉长,除增加肌肉收缩 速度和幅度外,还能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 当肌肉发挥最大力量时的初长度称为最佳初长度
3 4.6 5 8
4.骨骼肌中的神经
骨骼肌中分布的神经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内脏神 经三类。 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运动。一个运动神经元以及它 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是 骨骼肌的基本机能单位。一般的运动单位约有100条 肌纤维,而较大的运动单位则有1000-2000条肌纤维, 运动单位愈大、收缩力愈强。大块肌肉由大运动单位 构成。 感觉神经起于肌梭和腱梭等本体感受器,向神经中枢 传导运动器官的痛、温等一般感觉外,主要负责将肌 肉张力状况传导至运动神经中枢。 肌肉中的内脏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其兴奋可开放毛 细血管,改善肌肉营养,又称营养性神经。
肌的形态
长肌
半羽肌
羽肌
多羽肌
多腹肌
扁肌
轮匝肌 二腹肌
二、骨骼肌的构造
骨骼肌由肌腹、肌腱、血管和神经构成。 1. 肌腹 肌腹主要由肌纤维构成,每条肌纤维长度在1毫 米到15厘米之间。 较长的肌肉,是由若干肌纤维 连接而成。每条肌纤维的外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 膜,称肌内膜 。由100-150条肌纤维集合在一起 形成肌束,外面包有肌束膜。由若干肌束组成整 块 肌腹,外面包有肌外膜。在肌内膜、肌束膜和 肌外膜中都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与肌肉的 营养 和神经支配有关。
正常人的力气有多大?动态描写的短文
![正常人的力气有多大?动态描写的短文](https://img.taocdn.com/s3/m/df06de6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2.png)
正常人的力气有多大?动态描写的短文人的力气主要来自骨骼肌的收缩。
我们身上共有600多块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
一平方厘米横切面的肌肉如果朝一个方向收缩,力量可达25吨。
能拉动6辆大卡车。
经过锻炼的肌肉会更粗壮,横切面积大,收缩的幅度大,力气也更大。
练功的人一脚踢出去的冲力约达半吨。
对一个人来说,力气的大小还和年龄、性别有关。
孩子每增长一岁,力气平均增长5—10%,男孩更明显。
力气增长最快的时间是12-18岁之间。
一生中力气最大的时期是20一30岁。
下面是对数千人测定后得到的数字:
咬力成年男性用牙齿咬切东西时,可产生15公斤的力,用臼齿咬东西可产生72公斤的力,训练有素的杂技演员用后牙咬东西,可产生90一120公斤的力。
握力除左撇子外,一般人右手的握力大于左手。
平均瞬间右手最大握力约56.7公斤,左手43公斤。
保持一分钟,右手平均握力为28.1公斤,左手为24.9公斤。
拉力成年男子伸直手臂,平均拉力为70.3公斤;女子约为38.6公斤。
提力前臂水平前伸,手掌向下提东西,平均提力为21.8公斤。
扭力身体直立,双手扭动,男子平均为38.9公斤,女子为20.4公斤。
蹬力坐姿,右腿蹬力可达262公斤,左腿为241公斤。
踢力练功者、优秀足球运动员,一脚踢出,冲力约达半吨。
咀嚼力吃烧牛肉需要咀嚼力约24—30.2公斤,吃火腿需要咀嚼力24-32.5公斤;吃烧猪肉需要咀嚼力24.5—29.9公斤;吃巧克力需要咀嚼力27-30公斤,吃方糖需要咀嚼力35—40.5公斤;吃玉米需要咀嚼力43-102公斤。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291f2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4.png)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骨骼1、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是(骨骼)。
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一只手上共有(27)块骨头。
4、和其他动物(骨骼)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人的(大腿骨)比花岗岩还硬。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人体的每一块骨,都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构成的。
骨头中间的软骨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7、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骨骼最大的作用是(支持运动)。
8、人体中最长的骨是(股骨)。
9(颅骨)的作用是保护大脑。
10、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答:①支撑躯干。
②保护内脏器官,如肋骨。
③塑造体形。
④支持运动,如四肢骨。
11、写出图中骨结构各部分名称。
(1)(2)写出骨名称。
2、关节1、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2、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3、我们常见的关节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鞍状关节)。
4、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关节)这个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5、人体关节具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6、人体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位于(拇指关节)。
7、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8、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连线:肩关节屈伸膝关节桡尺关节(前臂)旋转指关节肘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颌关节(下巴)髋关节9、填图题。
骨骼肌是内分泌器官
![骨骼肌是内分泌器官](https://img.taocdn.com/s3/m/47df0a6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f.png)
463骨骼肌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骨骼肌纤维及其周围包裹的结缔组织组成,属于横纹肌。
人类的身体大约有600块骨骼肌,占身体总质量的40%~50%[1],负责人体的新陈代谢、能量稳态和运动。
骨骼肌蛋白质含量占身体蛋白质总量的50%~75%,是人体最大的蛋白质代谢库,因此,骨骼肌是非肥胖人类中质量最大的器官[2]。
骨骼肌的功能不仅限于力量、运动、姿势和维持呼吸,它还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组织细胞间交流[2]。
研究表明,骨骼肌可产生数百种分泌因子[3],其中一些因子的作用类似于激素,以内分泌形式对远端器官发挥生物学作用,其他未释放到循环系统中的多肽则可以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发挥作用,对肌肉自身的信号转导途径产生重要影响[4]。
这些肌肉因子与机体糖脂代谢、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各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着眼于当前研究最多的几类肌肉因子,根据其功能进行了分类阐述,以加深读者对骨骼肌内分泌功能的认识。
1 骨骼肌的结构每块肌肉包括肌腱(t e n d o n )和肌腹(muscle belly )两部分。
肌腹一般位于一块肌肉的中间部分,主要由肌纤维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肌腹外面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肌外膜。
肌外膜发出的若干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纤维隔等伸入肌腹内将肌分隔为较小的肌束,构成包裹肌束的肌束膜。
此外,肌束内的每条肌纤维的表面还有一层薄的结缔组织膜称为肌内膜。
肌腹的两端为肌腱,呈条索状或带状,主要由平行排列的致密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而强韧但无收缩功能。
骨骼肌借助肌腱或腱膜附着于骨或筋膜。
此外,骨骼肌还具有筋膜、滑膜囊、腱鞘和籽骨等多种辅助结构,它们位于骨骼肌的周围,具有保持肌肉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
2 骨骼肌的分泌功能细胞间通信是多细胞生物体的基本标志,可通过细胞细胞直接接触或分泌分子的转移进† 通信作者,研究方向:骨骼肌病理生理。
E-mail:******************.cndoi:10.3969/j.issn.0253-9608.2020.06.005骨骼肌是内分泌器官赖明慧,肖卫华†上海体育学院 运动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摘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骨骼肌作为动力器官具有强大的内分泌功能。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https://img.taocdn.com/s3/m/3ef2d4c8f90f76c661371a67.png)
结果:女性群体中,少肌症是骨质流失的一个 危险因素,少肌症人群发生骨质流失的情况是非 少肌症人群的1.676倍。
结论:肌肉减少症对女性骨质状况有一定影响 ,加强运动、增加身体肌肉含量对预防骨质疏松 有重要作用。
生活方式的变化
随着衰老,体力活动水平降低,生理系统机能会适应 性下降,运动能力会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神经因素的改变
发生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外周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有研究表 明,衰老骨骼肌神经支配的改变,包括去神经支配和恢复神经 支配、运动单位重塑和丢失。衰老骨骼肌运动单位重塑会导致 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改变。
②n-6( 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促使肌肉蛋白分 解,加剧炎症反应来促进少肌症的形成。 ③CLA-共轭亚油酸还可通过干扰二十碳烷酸代谢来降低炎症 反应,降低氧化活性和肌肉蛋白的分解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 。
肌少症进程中肌肉形态学变化
运动单位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每个运动单位由一 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组成。 据组成运动单位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可将运动单位分为 慢肌运动单位( 紧张性运动单位) 和快肌运动单位( 运动性 运动单位) 。慢肌运动单位主要由Ⅰ型肌纤维组成,快肌 运动单位主要由Ⅱ型肌纤维组成。 • 与青年肌肉相比,肌肉减少症患者肌肉中的快肌和慢肌运 动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其中快肌运动单位下降最明 显,原因为快肌运动神经元急剧丢失,导致Ⅱ型肌纤维失 去神经支配而萎缩、丢失.
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目前尚不明确,但总的来说它是与年龄相关的, 与营养、免疫、激素、代谢、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 加、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骨骼肌总论
![骨骼肌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8e655b26580216fc710afd04.png)
骨骼肌纤维的分型与特征
一般分为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 红肌纤维: 也称慢缩肌纤维。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收缩力量小,但持续时间长,不易疲劳 。 白肌纤维: 也称快缩肌纤维。肌纤维 收缩速度快,收 缩力量大,但持续时间短,易疲劳。
3.血管分布
肌肉是活动性很强的器官,新陈代谢极为旺 盛,故有丰富的血管分布,以保证肌肉内有充 分的血液供应。
(七)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解剖学因素
1.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 所谓“生理横断面”就是横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得横断 面的总和。它有别于“解剖横断面”,后者只是简单的沿肌 肉纵轴作垂直切面,而前者要切割每一条肌纤维。
2.肌肉的长度
• 肌肉收缩前的长度叫初长度。生理范围内使肌肉的初长度拉 长,除增加肌肉收缩速度和幅度外,还能增加肌肉的收缩力 量。当肌肉发挥最大力量时的初长度称为最佳初长度 。
腱鞘构造 分两部分:
(1)腱纤维鞘:位于外层 (2)腱滑膜鞘:位于纤维鞘内。
腱鞘
纤维层
滑膜层
肌腱
指骨
3 .滑膜囊 为内含滑液的小囊,位于腱与骨面接 触处。
臀大肌
滑膜囊 股骨
4、籽骨
籽骨由肌腱骨化而成,通常位于肌肉止点的腱
与骨之间。
(四)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1. 收缩性
收缩性是肌肉的重要特性,表现为长度的缩短和张力 的变化。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可 缩短1/3到1/2。有时肌 肉收缩,但长度不变化,被称为等长收缩。即使在静息状态, 也有少量运动单位轮流收缩,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 维持某种姿势。
(一)肌肉的分类与命名
• 人体肌肉数量很多,通常按照肌肉的 形状、肌头的多少、肌纤维的排列方 向和机能进行分类和命名。
1.按肌肉形状
人体肌肉的分类和功能
![人体肌肉的分类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b8fd39c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b.png)
人体肌肉的分类和功能人体肌肉约六百多块。
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
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
按结构和功能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
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
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
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
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
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头肌可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
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
上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颈肌。
骨骼肌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肉类型。
当健身者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时,锻炼的就是骨骼肌。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且成对出现:一块肌肉朝一个方向移动骨头,另外一块朝相反方向移动骨头。
这些肌肉通常随意志收缩,想要收缩时,神经系统会指示它们这样做。
骨骼肌可以做短暂单次收缩或长期持续收缩。
人体的骨骼肌可以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纤维。
红肌纤维依靠血红蛋白持续供氧运动,进行较长时间的收缩和拉伸,从而使我们进行日常行为活动。
而白肌纤维则(多在紧急情况下)依靠内部快速化学反应迅速伸缩,其特点是持续、反应时间短,其反应时间是红肌纤的四分之一。
平滑肌存在于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呼吸道和女性的子宫中。
平滑肌能够长时间拉紧和维持张力。
这种肌肉不随意志收缩,意味着神经系统会自动控制它们,而无需人去考虑。
存钱不如存肌肉
![存钱不如存肌肉](https://img.taocdn.com/s3/m/8027271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c.png)
随着现代人工作、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久坐一族不断增多,加上现在全民化的减肥潮流,如果不注意减肥方式,也会增加肌肉的流失,肌少症的发生逐渐低龄化。
那么到底什么是肌少症?肌少症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今天就来详细说说。
什么是肌少症肌少症的概念由美国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欧文·罗斯(Irwin H.Rose)在1989年首次提出,是一种影响老年人的渐进性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导致功能丧失的疾病。
肌少症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容易跌倒、骨折,增加死亡风肌肉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代表着力量和生命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过了一定年纪,肌肉就会大量流失。
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肌少症根据病因大致分为原发性肌少症和继发性肌少症两类。
原发性肌少症主要是与年龄相关的老化引起的,遗传因素是主要原因。
继发性肌少症主要与营养不良、疾病(比如糖尿病、限制人体活动的残疾及慢性心、肺、肝、肾疾病、脑血管疾病)、滥用药物、体育活动减少、不良的生活方式(久坐不动、吸烟、酗酒)等有关。
已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是肌少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体育活动减少、不良生活方式是继发性肌少症的最常见原因。
肌少症致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并与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相关;会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失调、生活质量下降,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或长期需要别人照料,死亡风险增加。
肌少症增加了住院风险,住院期间的护理成本和住院费用等增加了经济支出。
如何快速知道自己是否有肌少症肌少症的筛查可采用简单的五项评分问卷(SARC-F)量表(见下页表1)。
另外,还可采用步速测试和手握力测量进行评估。
步速测试:6分钟行走试验,测试行进过程中的最大步速(在家可佩戴运动手表监测),如果6分钟内的最大步速≤0.8米/秒,则进一步测评计量确定诊断;若6分钟内的最大步速>0.8米/秒时,应进一步做手部握力测试筛查。
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
![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b5d29ec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77.png)
⾻骼肌的结构与功能任何的体育活动,都是⾻骼肌(skeletal muscles)收缩的成果,⼈体共有600多条⾻骼肌,约佔全⾝重量的40%。
肌⾁的⼒量和耐⼒,都直接影响到运动时的表现,编排这两⽅⾯的锻炼时,对⾻骼肌的结构和功能要有充分的认识,也就显得⾮常重要了。
⾻骼肌的结构 ⾻骼肌(在此之后只称作肌⾁)是由数以千计,具有收缩能⼒的肌细胞(由於其形状成幼长的纤维状,所以亦称作肌纤维)所组成,并且由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所覆盖和接合在⼀起。
每⼀条肌纤维(亦即每⼀个肌细胞)均由⼀层称為肌内膜(endomysium)的结缔组织所覆盖,多条肌纤维组合⼀起便构成了⼀个肌束(muscle bundle或fasciculus),并由⼀层称為肌束膜(perimysium)的结缔组织所覆盖和维繫。
每条肌⾁可以由不同数量的肌束所组成,再由⼀层称為肌外膜(epimysium)的结缔组织所覆盖和维繫。
这个在肌⾁内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络最后联合起来,并连接到肌⾁两端由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构成的肌腱,再由肌腱把肌⾁间接地连接到⾻骼上。
肌⾁内有⼤量的⾎管和微⾎管,动脉和静脉沿著结缔组织进⼊肌⾁之后,便在肌内膜之中和周围不断分⽀成更细⼩的⾎管和微⾎管,形成了⼀个⾮常庞⼤的⽹络,以确保每条肌纤维都能够得到充⾜的养分,与及把有害的废物如⼆氧化碳等排出肌细胞之外。
根据Inger(1978)及Saltin等研究员(1977),习惯坐著不动的⼈平均每条肌纤维只有3⾄4条微⾎管环绕著,但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却可以有5⾄7条之多。
进⾏剧烈运动时,肌⾁所需的⾎液可以是安静时的100倍或以上,环绕著每条肌纤维的微⾎管数⽬当然会影响到⾎液的供应。
除此之外,⼈体还会作出⼀些其他改变,以满⾜剧烈运动时肌⾁对⾎液供应的需求。
这些改变包括:(1)活耀肌⾁交替地收缩及放鬆,週期性地对⾎管进⾏挤压,加速⾎液回流⼼臟,也就加快了⾎液重新供应到肌⾁的速度;(2)收窄供应⾎液到⾝体⾮活跃部位(如内臟、肾、⽪肤)的⾎管,另⼀⽅⾯却扩张供应⾎液到运动肌⾁的⾎管,以调节⾎液的流量。
2.2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2.2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c588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a.png)
2.2《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二章科学发展体能第二节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我们的祖国正处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
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你们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为你们幸福的人生而奋斗,就离不开体育所赋予你们的青春、健康和活力。
高中阶段正是提高运动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培养良好体育品德,并为终身体育和保持健康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
教学目标1.了解体能对发展运动能力和形成健康行为的促进作用。
2.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要求和作用。
3.能根据体能锻炼原则,结合自身特点制订体能锻炼计划。
4.掌握发展各项体能的基本锻炼方法,并通过实践提高体能水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了解力量练习使肌肉力量增加、体积增大的原理。
学习和掌握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的方法。
教材分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特别是选项学习的形式,不仅为同学们展示体育才能提供了舞台,还为同学们发展核心素养搭建了平台。
认真上好体育课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将有助于同学们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相互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本章聚焦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从学科核心素养切入,与体能和健康教育学习相对应,将体育文化融会贯通。
学情分析: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已经有一定的锻炼习惯,而有些学生可能对体育锻炼并不感兴趣。
学习情境在体能模块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锻炼愿望。
刘强希望自己能更强壮一些,最好能练出肩宽体阔的“倒三角”体形,在引体向上测试中取得优秀;马丽希望能拥有健美的体形,并在800米跑测试中顺利达标;李阳希望自己在足球比赛中能始终保持充沛的体力,在运球过人时速度更快一些。
有趣的常识问题
![有趣的常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dbfb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4.png)
有趣的常识问题有:
1. 哪种动物最没有方向感?答案:麋鹿(四匹麋鹿在一起是最不容易分清方向的)。
2. 为什么猫儿喜欢讲人话?答案:主人称它为“喵喵”嘛。
3. 人的身体有多少块肌肉?答案:一共有大约600多块肌肉,平时我们注意不到。
4. 鱼肚里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答案:鱼籽。
5. 哪种动物跑得最慢?答案:乌龟。
6. 哪种动物最容易摔倒?答案:狡猾的狐狸。
7. 猫为什么喜欢打滚?答案:它是在玩耍。
8. 人在不饥渴的时候也需要吃饭吗?答案:需要,这是正常的生理需求。
9. 蜘蛛和螃蟹打赌,螃蟹说:“我每次吐沫都能把人给捉住。
”蜘蛛不屑地说:“吹牛吧,怎么可能?”螃蟹说:“不信你试试。
”结果蜘蛛一吐沫,螃蟹就上当受骗了。
问题:螃蟹上当的原因是?
以上就是一些有趣的常识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通常需要一些额外的知识和思考才能得出。
这些知识不仅有趣,而且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骨骼肌
![骨骼肌](https://img.taocdn.com/s3/m/f4023f294b73f242336c5f85.png)
筋膜
筋膜fascia可分为浅、深两层。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为分布于全身皮下层深部的纤维层,有人将皮下组织全层均列属于浅筋膜,它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浅动、静脉、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皮神经等,有些部位如面部、颈部生有皮肌,胸部的乳腺也在此层内。 深筋膜profundal fascia又叫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 骨骼肌
编辑本段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是由上千条粗、细两种肌丝有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的,明、暗带就是这两种肌丝排布的结果。粗肌丝(thick filament)长约1.5μm,直径约15nm,位于肌节的A带。粗肌丝中央借M线固定,两端游离。细肌丝(thin filathent)长约1μm,直径约5nm,它的一端固定在Z线上,另一端插入粗肌丝之间,止于H带外侧。因此,I带内只有细肌丝,A带中央的H带内只有粗肌丝,而H带两侧的A带内既有粗肌丝又有细肌丝;所以在此处的横切面上可见一条粗肌丝周围有6条细肌丝;而一条细肌丝周围有3条粗肌丝。两种肌丝肌在肌节内的这种规则排列以及它们的分子结构,是肌纤维收缩功能的主要基础。
细肌丝的分子结构
细肌丝由三种蛋白质分子组成,即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原蛋白。后二种属于调节蛋白,在肌收缩中起调节作用。肌动蛋白(actin)分子单体为球形,许多单体相互接连成串珠状的纤维形,肌动蛋白就是由两条纤维形肌动蛋白缠绕形成的双股螺旋链。每个球 骨骼肌
形肌动蛋白单体上都有一个可以与肌球蛋白头部相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由较短的双股螺旋多肽链组成,首尾相连,嵌于肌动蛋白双股螺旋链的浅沟内。肌原蛋白(troponin)由3个球形亚单位组成,分别简称为TnT、 TnI和 TnC 。肌原蛋白借TnT而附于原肌球蛋白分子上, TnI是抑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的亚单位, TnC 则是能与Ca2+相结合的亚单位。
【初中说明文阅读】《肌肉运动的奥秘》阅读答案
![【初中说明文阅读】《肌肉运动的奥秘》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1ebe2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d.png)
【初中说明文阅读】《肌肉运动的奥秘》阅读答案肌肉运动的奥秘【资料一】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纤维则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肌纤维中,除了有细胞必备的配置外,还有大量的肌丝,也就是肌蛋白。
肌丝受神经支配,肌肉运动的奥秘[数据1]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纤维”是肌肉最基本的“单位”。
除了细胞的必要结构外,还有大量的“肌丝”,即肌肉蛋白质。
肌丝受神经支配,可变形,导致肌纤维的扩张和收缩。
无数肌肉纤维的扩张和收缩就是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资料二】物以类聚,“肌”以群分,肌肉根据“工作需要”,有着不同的类型,其特点如下:类型位置运动特征肌纤维特点骨骼肌大多位于四肢,躯干等部位,可以看到和感觉到。
它是由人们的主观意识支配的。
同时,它主要依赖于骨骼,通过拉动骨骼产生运动。
是所有肌纤维中最长的,能达到40嗯。
平滑肌人体的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和呼吸道看不见或感觉不到不到。
收缩和放松是自发发生的,不会随人们的意愿而改变。
长度较短,只有20-300微米。
心肌它只存在于内心,看不见也感觉不到。
不受人的意识控制,但又能快速收缩直径比骨骼肌粗,排列成网状【资料三】人体骨骼肌共有600每一块结缔组织都不是一块结缔组织,而是一块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从一端累积到另一端条肌纤维平行排列在一起集合成纤维束后,又会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而这些纤维束再聚到一起,还会再有一层膜来包裹。
如此便形成了肌肉块。
这样一层一层分级包裹,就如同生产钢缆时,从钢丝到钢缆的制作过程,可以让组织的负荷强度最大化。
【数据4】在肌肉运动期间,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物将变成乳酸。
如果肌肉继续强烈收缩,导致血液流动中断,乳酸无法迅速代谢。
如果量大,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感。
当你停止锻炼一分钟左右,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事实上,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主要不是由乳酸引起的,而是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产生巨大的力量,导致肌肉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俗称“肌肉劳损”,但紧张程度较低,感觉类似于乳酸的积累。
人体肌肉结构图
![人体肌肉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004f49b9f61fb7360b4c65d1.png)
人体肌肉结构图人体一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400多块,不过今天我网上查了下600多块,图为人体肌肉机构的后面观,看上去都跟我们平日的活动中是息息相关的,其实每天都在用。
提到肌肉不免会说下它的作用:1.可以稳固关节,起到关节的保护作用2、肌肉会产生热量,供热作用3.肌肉可以保持人体的相对动作,靠的是肌肉的支撑肌肉名称肌肉作用1.斜方肌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伸直脊柱。
2.胸锁乳突肌头部固定、上提胸廓。
3.三角肌前部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到水平位置;a——前部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
b——中部4.肱二头肌使上臂屈和前臂屈、旋外。
5.肱肌屈前臂。
6.肱三头肌(外头)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
7.肱挠肌屈前臂和帮助旋内、旋外。
8.桡侧腕屈肌使手屈和外展。
9.桡侧腕伸肌使手伸和外展。
10.指总伸肌使手和第2—5指伸。
11.腕横韧带加固手腕12.胸大肌屈上臂、内收和旋内;拉躯干向上臂靠拢。
13.腹外斜肌使脊柱前屈,下拉胸廓。
14.腹直肌使脊柱前屈,使骨盆后倾。
15.阔筋膜张肌使大腿屈和旋内,帮制大腿肌肉收缩。
16.股直肌使小腿伸、大腿屈。
17.长收肌使大腿内收、屈和旋外。
18.股外肌使小腿伸。
19.股内肌使小腿伸。
20.胫骨前肌使足伸、内收和旋外。
21.腓骨长肌维持足弓。
22.腓肠肌使小腿屈和足屈,维持人体拉立。
23.踝韧带维护脚腕。
后面肌肉名称肌肉作用1.斜方肌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伸直脊柱。
2.三角肌后部使上臂伸、旋外。
3.岗下肌使上臂旋外、内收和伸。
4.菱形肌使肩胛骨下回旋、上提和后缩。
5.小圆肌使上臂伸、旋外。
6.大圆肌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
7.背阔肌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
8.骶棘肌使脊柱和头伸。
9.肱三头肌(长头)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
10.肱三头肌(内侧头)伸肘关节。
11.挠侧腕屈肌使手屈和外展。
12.肱挠肌屈前臂,帮助旋内和旋外。
13.掌长肌使手屈。
14.尺侧腕屈肌使手屈、内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共有600多块肌肉。
它们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能伸能缩、配合默契,为人的每一个动作提供动力。
因而,有人就把肌肉称为人体的发动机。
人体数字初看起来,肌肉是软软的,柔弱得很,但它收缩时迸发的力量却相当惊人。
据计算,如果6平方厘米的肌肉同时收缩,就能举起20~60千克的东西。
要是全身的3亿根肌肉纤维朝一个方向一起收缩,就会产生250 000牛顿的力(1牛顿相当0.1千克力),抵得上一部起重机所能提起的重量。
编辑本段万能的手手是人类的万能工具。
我们吃饭、穿衣、写字、弹琴、打球、种地、做工、操纵电脑,哪一样离得开手?有人估计,人的双手能做出上亿个动作。
人体数字我们的手结构精细。
一只手就有8块腕骨、5根掌骨、14根指骨、59条肌肉和发达的神经、血管系统。
我们的手十分灵巧。
一秒钟内,人的手掌可以转动好多次。
一秒钟内,钢琴家可用手指击键几十次,快得像流星飞驰。
有了这双灵巧的手,外科医生缝合了直径不到1毫米的血管和神经,牙雕师傅在一粒米大的象牙上刻下了千字文。
我们的手非常勤劳。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觉以外,双手几乎从不休息;手指屈、伸至少2 500万次。
连躺在小床上的婴儿,也不时弯曲和摆弄着手指。
编辑本段每天吞咽580多次咽喉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的繁忙通道。
有人作了一番统计,人的一生大约有40吨食物和34.8万立方米的空气,通过口腔和咽喉。
据研究,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进餐10分钟大约要吞咽50次。
在24小时内,一个人的吞咽次数大约为580次。
这是因为即使不吃东西,我们也得不断地把口腔分泌的唾液吞咽进去。
在不同的场合,人的吞咽频率是不一样的。
坐着看书时每小时会吞咽37次。
说话时唾液增多了,吞咽次数也会随之而增加。
一个人熟睡时,每小时会吞咽75次。
编辑本段人的肚里可撑船中国有句成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指做宰相的人心胸宽广,很有涵养。
其实,每个人的肚里都可以“撑船”。
肚里怎么能撑船呢?在人的肠子里,要数小肠最长了。
它全长5~8米,能伸缩自如,通常都收缩在体内。
小肠的内部都是皱折,大皱折中又有小皱折,其中还有许多突起。
如果你小心翼翼地把小肠拉直,那么小肠内壁的总面积就有200平方米,相当于半个网球场,在上面放一条小木船,是绰绰有余的。
编辑本段十二指肠的由来人吃下去的食物,首先由食道进入胃里,然后便来到小肠最粗壮的一段——十二指肠。
大约30厘米。
过去人们以为,这长度相当于12个手指头并列起来那么宽,其名称便由此而来。
可是,如果我们计算一下,将30厘米除以12,一个手指的宽度应是2.5厘米,这是相当粗大的。
也许有人认为,这大概是以外国人的大拇指为标准算出来的。
其实,英文dozen的原意是一打,12个,也指“十二英寸长”,一英寸约为2.5厘米,这样算就对了。
也就是说,十二指肠原来是指“十二英寸的肠”。
当初翻译时为了便于人们理解,用“指”代替了“英寸”,后来也就将错就错了。
编辑本段血管的长度“生命就是血”。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营养,通过血液才能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各个组织和器官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也由血液收集和运送到有关器官,然后排出体外。
人体的任何部位被刺破了,都会流出鲜红的血液,可见血管是密布全身的。
有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以及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它们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人的全身。
说来也许你不信,一个七尺男儿身上的血管,大大小小竟有1000多亿条。
如果把它们首尾连接起来,竟有10万多千米长。
要知道,绕地球一周刚好是4万千米。
那就是说,人体血管的长度可以绕地球两周半。
编辑本段五官的数字眼睛每只眼睛约含1.2亿个视杆细胞,它给人以黑、白视觉,还含有700万个视锥细胞,它为人提供色觉,形成“彩色”则是人脑综合处理的结果。
在夜间理想条件下,站在山顶上可清晰地看到80公里以外的火柴光焰。
人眼可以辨别超过800万种深浅不同的色调。
当人的眼睛发现一个物体,再将其信号送到大脑辨识,所需的时间为0.05秒。
人眼一年中上下左右的运动至少有3600万次,而眼皮开合有9400万次。
耳朵耳朵人耳有10万个听觉神经细胞,它将大小声音调节后,清晰地传至脑部,使人能分辨出各种声音,人耳对2000~5000赫兹的声频最敏感,婴儿的哭声频率恰好在这个范围内。
鼻子鼻子人鼻里约有1000万个嗅觉细胞,平均每个能嗅出4000种气味,个别香水鉴别专家最多可嗅出1万种气味。
舌头舌头人舌头上每1个小阜,都含有250棵味蕾,舌面分布着1万个味蕾,每个味蕾又由50~70个味觉细胞组成。
味觉细胞主要划分为5种,分别感受酸、咸、苦、辣、甜5种基本滋味,但它们并非“单打一”,而是“协同作战”。
皮肤皮肤可以感觉出使其下陷1/1000厘米的触压,初为人母的妈妈竟能用嘴感觉出自己婴儿前额0.0006摄氏度的温差变化。
人的全身皮肤相当于人体重量的20%,成年人皮肤总面积平均为17平方米,每平方厘米皮肤平均由200万个细胞组成,内含1600条神经及40厘米长的血管。
人体皮肤表面在6.5平方厘米的面积内,有3200万个细菌在蠕动,附在人体表面的细菌——大约有1000亿个,相当于全球人口总数的20倍。
一个体格健壮的成年男性,在1小时内约有60万个皮肤细胞脱落,1年内细胞脱落的总重量为0.7公斤,至70岁时,失去皮肤细胞总重量约50公斤。
编辑本段大脑的数字大脑有100亿个神经细胞,每日可记录8600万次资料。
在1秒钟之内,可产生10万次化学反应。
人的五官时刻都在捕捉各种情报,但经过大脑处理的,仅占实际情报的1%,其余的99%均被打入“冷宫”。
编辑本段血液循环的速度发现人体血液循环的英国医学家哈维说:“太阳是世界的心脏,心脏是人体的太阳。
”可见,心脏是多么重要。
由于心脏的跳动,血液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往全身。
现在已经知道,每天人体心脏跳动产生的能量,足以把900千克重的物体升高1米。
人从出生到50岁的时候,心脏跳动所产生的能量已能把100颗最重的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一周需要多少时间呢?心脏送出来的血液,经过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然后又经过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再返回心脏。
血液按这个顺序旅行,速度非常快,在体内循环一周只需要20秒钟左右。
现在,我们按这个速度计算一下:血液在一小时内可循环180周,一年是1576 800周。
如果一个人活80年,那么,血液共在体内循环126 144 000周。
编辑本段人有多少眼睫毛眼睫毛长在眼睛周围的眼睑上。
许多人认为,又长又密又黑的眼睫毛特别迷人。
然而,眼睫毛的生理功能是保护眼睛,而不在于增加人体美。
狂风呼啸时,满天飞沙扑面而来,眼睛前面的这两排眼睫毛,就像两道窗帘,挡住了绝大部分飞沙尘土,保护眼球免遭侵害。
人的眼睫毛长约6~12毫米,上眼睑有100~150根,下眼睑有50~75根。
眼睫毛会不断更新,它的平均寿命是3~5个月。
编辑本段一天至少流汗三大杯盛夏天气,我们的皮肤会冒出粒粒汗珠。
汗是从哪里来的?这是皮肤的汗腺分泌出来的。
人体除了嘴唇等极少数部位,几乎全身都有汗腺。
出汗可以帮助人体调节体温。
大热天里,一个人平均一天出汗4~5升;春秋季节,一天的排汗量是800毫升左右;冬天最少出汗,一天也要排出400~500毫升汗液,相当于三大杯水。
有人发现,有一半汗液是在睡觉时出的。
也就是说,每天晚上约有一杯半的汗水“倒”在内衣和被褥上。
因而,我们一定要养成勤换内衣与勤晒被褥的习惯。
编辑本段人体的价值根据科学家的分析,人体的化学成分是这样的:60%是水,18%是碳,3%是氮,1.5%是钙,1%是磷,另外还有一些微量的矿物质,如铁、铜、锌、硼和硅等。
对一个普通成人来说,这些大约相当于34升水,一袋12千克重的木炭,一根长1.2米的导火线中的硫,一枚6.5克的小铁钉等。
这些化学物质的价值,换算成钱,充其量不过几百元。
但是它们一旦形成细胞,进而组成器官,并成为顶天立地的人以后,便成了难以估算的无价之宝。
奇妙的人体数字1:头跟笔记本电脑一样重一个人的头到底有多重?答案是跟一台笔记本电脑差不多,大约1.4公斤重(不包括头骨重量)。
人的大脑包括80%的水,其中25%被用做有氧及糖分的体内循环,以补给营养。
人发育到18岁时,脑袋就不会再长了,所以不可能有比一个4G的笔记本电脑更大的容量储存记忆。
大脑能容纳数量巨大的信息,可达1000万亿毕特信息单位,相当于10亿册书的内容。
大脑每立方厘米可以储存1万亿毕特的信息。
2:血管长度可绕地球两周人体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血管,说出来也许你不相信,人体大大小小血管有1000多亿条,如果将人体的所有血管接成一条线,科学家估计,成人的血管总长度约为96000公里。
地球一周是40000公里,也就是说,人体血管接成一条线之后,长度可以绕行地球2周半。
3:血液循环一周只需20秒每天人体心脏跳动产生的能量,足以把9千克重的物体升高1米。
科学家推算,人从出生到50岁的时候,心脏跳动所产生的能量可以把100颗重量级的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心脏送出来的血液,经过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然后又经过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再返回心脏。
血液按这个顺序旅行,速度非常快,在体内循环一圈只需要20秒钟,依此速度算,血液在一小时内可循环180圈,1年是157.68万圈,如果一个人活到80岁,血液会在体内循环12614.4万圈。
4:肠子长度是身高的4~5倍肠子到底有多长?肠胃科医师表示,不同的位置,长度不同,对人体解剖测量的数字显示,十二指肠60厘米,小肠长度可达6.7米,大肠长度则为1.5 米。
但有解剖学家认为,每个人的肠子的长度都不一样,一般约为身高的4至5倍。
有趣的是,肠胃科医师进行肠胃镜检查时发现,高瘦的人,肠子比较松垮。
5:一生心跳25亿至30亿次科学家发现,乌龟寿命可长达177年,因为它每分钟的心跳只有6次,一生心脏跳动约5.6亿次。
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哺乳动物(人除外)一生的心跳次数基本上是一样的,大约是7.3亿次左右,而人一生的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至30亿次。
心脏跳得太快,就死得快。
6:1天排汗量可达10升人一天里从皮肤的汗腺排出的水分,最少也有0.5升(即使完全不动地躺着,也会从汗腺散发出水分),最大排汗量可达到一天10升,每小时排汗量最大可达2升。
有趣的是,季节不同,人体排汗量也有很大的差异,盛夏时,一个人平均1天的排汗量可达4至5升;春天及秋天,1天的排汗量是0.8升左右;冬天出汗量不大,但也要排出0.5升,相当于3大杯水。
7:舌头有1万个味蕾舌头由17块肌肉组成,所以异常灵活。
灵巧的舌头,实际丈量起来也不小,长9厘米,重50克,我们的舌头上布满味蕾,医师表示,人类的舌头有500种不同的味觉,舌头上的味蕾有1万个,每个味蕾带有50个味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