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溯源、逻辑及启示

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溯源、逻辑及启示作者:杨国栋来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02期摘要:西方行政改革理论源于行政的基础理论及其实践发展中所关注和探讨的一系列主题,包括组织理论、制度分析、管理主义和治理理论。
这些理论在应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三条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逻辑线索,表现为“环境-理念”的适配、“组织-制度”的协同,以及“体制-管理”的调适。
行政改革的理论逻辑能够为实践提供启示,如探索国家治理视域下优化协同的政府治理结构,构建多元协调的组织制度形式,提升互动合作的韧性治理能力等。
关键词:行政改革;组织;制度;治理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411/ki.sxsx.2021.02.006The Theoretical Source, Logic and Revelations of Western Administrative ReformYANG Guo-dong(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Humanities, Dalian 116026,China)Abstract: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theory of Western countries originates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administration and a series of topics which are concerned and discus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practice, including organizational theory, institutional analysis, managerialism and governance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these theories form three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actional logical clues,which are the adaptation of “environment-idea”, the coordination of “organizations-institutions” and the adjustment of “system-management”.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provides enlightenment for reform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n optimized and coordinated government governance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governance, build a diversified and coordinated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enhance the resilient governance capacity of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Key words:administration reform;organization;institution;governance行政改革是一種政府治理关系调整、边界界定,以及政策和工具选择的持续调试和动态平衡的复杂活动,它通过对行政体制、机构、运行方式和技术工具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旨在实现行政结构的更新、行政功能的调整,以此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1]。
当代西方国家行政制度的改革

(3)政治(政策制定)与行政(政策执行)分开,公务员政 治中立有利于责任制旳落实;
(4)行政被看成一种特殊旳管理形式,必须有终身受雇旳职
业化旳官僚来承担。
Page 18
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旳成效与问题
老式旳公共行政模式失效过时旳体现: (1)作为老式旳公共行政模式及时旳官僚制(科层制)被证 明是一种过时、僵化和无效率旳政府体制模式,它专注于多种 规章制度及指挥系统,它使政府机构臃肿、挥霍严重、效率低 下,它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旳年代已不能有效 运转。
Page 5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三)企业型政府理论 企业型政府是指由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旳公职人员构成旳 政府部门,员工们利用多种创新策略,使原本僵化旳官僚体 制恢复活力,使绩效不佳旳政府更有效旳运作。所谓企业型 政府,并不是要把政府作为企业来运作,因为两者毕竟存在 很大旳差别,而是指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旳讲效率、重 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旳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 利用旳科学管理措施,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政府更 有效率和活力,并成为90年代某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政 府改革旳主导理论。
在管理主义模式下,两者之间旳关系更为灵活和紧密。公务员和政府 官员共存于管理旳互动过程之中。
Page 13
当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
开放式管理模式对老式人事制度旳变革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种方面
Page 14
当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
对于以上5点,我们能够这么详细地了解: 1、对职业常任制度旳变革。改革中面临空前旳挑战,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种方 面:1)强制性旳大规模裁人。英国中央公务员1979年为 75.2万名,到 1994 年 已减到 53.3万人, 现今仅48 万名,精减率高达 35%。美国从1993 年至2023年 联邦政府裁人 27万余人。2)协议制尤其是短期协议制旳推行。英国梅杰政府于 1996 年 4 月进行大幅度改革:全部公务 员都要与政府签订目旳管理协议书。
现代西方行政改革趋势及启示

现代西方行政改革趋势及启示作者:朱灵标来源:《职业时空》2007年第16期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实质是通过政府公共事务民营化、社区主义、公私合作或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对行政组织、行政方式、行政权力、行政运作、行政手段、行政对象等进行改革,达到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的目的,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国际多极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得社会分层日趋细化,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千差万别,人们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日益多元化,要求我国的行政管理必须顺应这种发展的趋势。
现代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1.行政组织从金字塔型的等级制向平行网络化发展。
金字塔型的等级制是大烟囱时代政府行政体系的主要组织形式,它是与当时集中管理的大工业及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相适应的。
而平行网络状的组织可以提供一种官僚主义永远无法提供的东西——横向联系,这种组织的价值观在于效率、适应、创新,权力结构是分散的网络状,权力基础是知识,组织中虽有分工,但更重视相互依存和合作。
2. 行政行为从行政命令方式向以“顾客取向”的伙伴关系发展。
“顾客取向”本是一种企业行为,就政府而言,“顾客取向”表明了政府的服务性质与传统的服务不同。
传统的服务方式是由政府单方面行使权力,提供服务、维持管制等,而新的服务方式是以伙伴关系和合作关系为准则的,它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互相协商。
平行结构使政府趋向于用蹉商、谈判、解释、说服的方式,致力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互动状态的构建与实现,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种社会力量。
平等协商成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
3. 行政权力从集权到分权。
工业时代,中央集权式的管理被视为工业社会最先进的管理方式,行政集权在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社会利益的分化以及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行政管理中出现了集权危机,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都等待中心权力机构作出决定会降低效率、错过时机。
西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取向

西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取向引言西方的行政制度不断改革与变革,既受到内部的影响,也受到全球的影响。
这种制度变革不仅影响到西方国家本身,也影响到了国际上的经济和政治环境。
本文将探讨西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取向。
民主化西方国家普遍采取民主制度,民主制度下的政治体制和政府机构受到民意的影响。
因此,行政制度应该具有透明度、公正性、负责任和高效率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行政改革。
如在行政管理角度,他们增加了更多的公众参与渠道,制定了更加开放透明的信息公示制度,加强了对行政机构的监督和控制,提高了行政机构的效率等。
去中心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权力被转移至地方政府,联邦政府和国际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正在逐渐实现市场化和民主化。
一些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NGOs)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直接参与到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
在全球化的进程下,去中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各级政府整合资源,与社会机构和市场机制进行合作,这种趋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私有化私有化是西方国家在改革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之一。
私有化是指政府将原本由政府直接进行的经济活动逐渐交给私人企业来运营。
改变了过去政府在经济领域极强的主导地位,增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活力。
原本被国有企业主导的市场逐渐变成了以私有企业为主导的市场,对于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公共服务投资公共服务投资是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西方行政制度改革方面。
公共服务投资是指政府向社会进行的投资,旨在改善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和公共教育等领域。
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推行一系列的公共服务投资政策,以增加市场经济对于民生的关注度。
重点投资领域包括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以及环保项目等,旨在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质量,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政府数字化政府数字化在推动行政制度变革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的推进提升了政府行政的效率和透明度,减少了政府机构在处理事务上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政府机构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潮流及其启示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市场化
实 践 举 措
私有化 放松规制 引入竞争机制
15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市场化
私有化
把国有企业的所有权转移到私人手中。英国将水、 电、煤、通讯、铁路、民航、钢铁等50%以上的股权 转让给私人投资者。
放松规制
16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弹性化政府
解制型政府
29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政 府 未 来 的 治 理 模 式
市场化政府 问题:等级制。对策: 参与式政府 组织结构上扁平化,管理 上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团 队管理,通过让低级员工 解制型政府 参与管理决策实现公共利 益。
30
弹性化政府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政 府 未 来 的 治 理 模 式
8
一、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总体特点
内容:全面而深刻
深刻性:政府管理模式的方向性转变 (从管理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
9
政府管理模式的变迁
专制型模式(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前官僚制模 式):君主本位;人治、经验管理
管理型模式(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模式): 政府本位;法治、科层管理 服务型模式 (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后官僚制模 式):公民、社会本位;顾客为中心,市场为基 础,结果为导向,多元合作治理
(一)市场化
引入竞争机制
合同出租制:英国的强制性竞争招标制等。
内部市场制:美国的教育券制度、英国的公费医 疗拨款制度改革等。
17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二)企业化
管 理 主 义
公、私营部门在管理上并无本质区别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研究及启示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研究及启示内容提要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面对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危机、7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官僚制政府的体制危机,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
中国的行政改革也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拉开了帷幕。
目前,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都仍在继续,相互学习和借鉴十分必要。
关键字:行政改革西方政府职能一、西方行政改革主要内容(一)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主要做法是按照市场优先社会优先的价值取向,讲原来部分由政府承担的职能推向社会和市场,以收缩政府职能,减少财政支出。
其中分两部分:1、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放松政府规制改革重点是放松对工商业的经济性规划。
美国的放松规制改革主要集中于1975-1986年,起步于福特总统时期,在卡特和里根的任期内达到高潮。
里根时期,从航空,铁路等到能源,电信都进行了改革。
到克林顿上台后,彻底解除了电信也的管制,从而引发了美国电信业的新一轮重组和跨行业兼并的浪潮。
英,日,法等国家也学习美国,展开了类似的改革,打破了行业垄断,推动生产力发展。
国有企业民营化是西方国家压缩政府规模,优化政府职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英国是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民营化起步最早,最突出的国家。
在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把英国最大的卡车公司、50万套公有住房、化工企业、电子公司、电话系统和天然气公司交给私营公司经营,随后又讲通信公司、煤炭公司,航空公司私营化。
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私营化最多的国家。
日本私营化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三大国有企业(日本电信电话公司、日本烟草专卖和日本国有铁道公司)都交给了私营公司经营。
其中国有铁道公司在私营化后,为政府摆脱了12000亿日元的财政赤字,年度利润达到了1500-2000亿日元。
到桥本龙太郎时期,民营化已经成为了改革的重点;2、收缩政府的社会职能改革的举措有以下几点:(1),提高接受福利者的资格,包括延长退休年龄,减少接受福利人数等;(2),以工作福利取代社会福利,克服坐吃救济,不劳而获等不良行为,让自愿失业者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3),将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障等社会福利交予私营公司经营,政府只负责制定规则和严格监督规则的执行;(4),适当增加个人负担部分份额,已减少政府财政压力;(5),在明确政府开支的条件下,将部分福利项目下放到地方政府管理,将管理层次更接近收益者,并转移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私有化改革 , 据统计 , 截止 1 9 9 2年英 国大约 有 2 / 3的 国有企
业被 转移到私人部 f - j 。 …二是放松对工商业 的政府管 制。放 松管制主要是从“ 对 工商业 的经济 性管制 , 即放松 对企 业 的 进出 1 3及 价格 的管 制 ” 。 ‘ 2 2 O世纪 8 O年代 以来 , 英、 美、 法、
、
当代 西 方 政 府 改 革 的趋 势
( 一) 政府 管理 的市场化 政府管理 的市 场化 主要 体现在重新界定 政府职 能 , 减少 政府干预方面 。以奥斯 本为 主要代 表的企业 家 型政 府理论
国家普遍借 鉴 私营 部 门成功 的 管理 经 验 , 引入 绩 效 目标控 制、 全面质量管理 等科 学管理方式 。例如 , 在人 事管理上 , 实 行 业绩 工资和技能工 资制 ; 在组 织结 构上 , 将 官僚 制下金字 塔 式的等级结构扁平 化 , 减少层级 , 缩小 上下级 间的距离 , 加
政工作效率 。
化、 市场 化等浪潮的 冲击下 , 以官 僚制 为基础 的传 统政 府管
理模式无法应对这种新变化做 出迅速灵敏 的反应 。因此 , 建 立起与市场社会发 展相适 应 的政 府管 理模式 成为 行政 体制
改 革 的必 然 趋 势 。
一
2 0 世 纪八 九十年代 以来 , 在新 公共管 理思想 的影 响下 , 西 方政 府掀 起了政府 再造运动。为提高政 府工作效率 , 西方
纵观西方各 国分权 的 实践 , 分权 的 实践 形式 具 有 多样
性 。就 中央 与地方 的分权 实践 而言 , 分权 主要 是通 过削弱或 转移 的方式将 中央政府权 力下 放到 地方 政府 或非政府 组织 中。如法 国在 1 9 8 2年通过 的《 权力下放法案》 将中央的决策 权、 管理权下放 到地 方政 府 , 扩 大 了地 方 民主 ; 美 国在 1 9 9 3
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

4.行政控制上:官僚制范式强调采用下级严格服从上级的层级节制式集权模式,具有鲜明的计划、组织、指挥等刚性特征。
5.行政方式上:官僚制范式认为要严格依照法律规章办事,因而常常被称为“规章驱动的政府”。
6.人事行政上:官僚制范式在人事行政上是强调专业化的官员队伍,实行公务员制度。新公共管理对此也提出了挑战,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提高了人员录用、任期、工资等环节的灵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替代常任制,实行不以固定职位而以工作实绩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等。
7.行政组织上:官僚制范式强调进行严密的组织设计,所有的公共服务都是由政府来提供。新公共管理范式主张把巨大的官僚组织分解为许多半自主性的执行机构,特别是把商业功能和非商业功能分开;在总体上建立“企业式政府”,“企业式政府”严格来说,应该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
8.公民身份上:在官僚制中,行政优于公民,公民的人格是分裂的,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被分解为公民、被管理者或被统治者。
与官僚制范式不同,新公共管理特别强调市场和竞争理念。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并不意味着公共服务都应该由政府来提供,对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应该予以取消,让非政府部门也参与到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这一范式是对传统的官僚制范式的一种超越。
1.研究思路上:官僚制理论的研究思路主要局限于政府机构的内部,强调从行政管理的要素方面进行研究,如优化行政组织结构,理顺政府内部各部门的关系,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建立专业化的官员队伍等等。
2.行政职能上:官僚制理论认为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把这当作一个既定的前提。所以,它研究的是如何把握政府运行的规律,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在政府提供所有公共服务的前提下,主张政治与行政相分开,将制定政策与严格执行政策的行政任务分离。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启示_贺颖

2008.11(下)LegalSystemAndSociety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启示贺颖沈彦君摘要本文从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动因、主要内容分析入手,着重探讨了西方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旨在拓展我国行政改革研究的思路,以求对我国当前行政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西方行政改革借鉴意义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8)11-203-01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由于石油危机引发经济衰退,导致西方各国普遍出现高额的财政赤字,福利国家的经济负担让政府财政困难雪上加霜。
西方各国政府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
在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要求政府对当代迅速变化的经济作出反应,而传统的科层官僚体制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这种要求,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的状态进一步受到挑战。
因此,西方各国在这种情境下,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
一、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在公共选择、管理主义等行政改革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国家在行政管理职能、管理方式、行政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改革探索,具体的行政改革内容十分庞杂,但总的来说,根据盖・彼得斯的概括,大致可以归纳为:一是市场模式,也称之为企业家政府模式。
其主要特征是:引进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理论、原则、技术方法,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等等。
该模式最受政治家青睐,也是当代行政改革实践中的主导模式。
二是非管制政府模式,即放松政府管制。
它的侧重点是把放松管制观念应用于政府机构的内部管理。
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放松管制,改进政府内部的官员工作的效率。
三是参与模式,也称之为授权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分权,让下层也拥有自主权。
如组织内部的参与管理,强调自下而上的观念等,该模式反应了政府重视激励公民也参与行政管理的价值理念。
四是灵活政府模式。
灵活性表现在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随客观要求和环境变化而具权变特征,强调在政府内部不断创新组织结构,建立临时性的有活力的机构来代替过失的、僵化的机构。
国外政府改革趋势和大部门制

国外政府改革趋势和大部门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为了应对全球化挑战,摆脱财政困境和提高政府效率,掀起了一场“新型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其政府机构设置也折射出一些共同的特性和趋势。
在经济调节职能上,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重市场机制而非行政指令等;在政府组织形态上,实行“少机构,宽职能”的大部门综合管理体制。
这种由管理创新带动的体制改革,有其特定的发展背景和演变过程,认识国外政府管理创新和机构设置的情况和特点,对我们的政府机构改革和管理创新,非常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国外政府改革的五大趋势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的“新型公共管理改革”,是一次具有划时代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行政改革,内容涉及政府治理理念、政府运营方式以及政府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大致表现出五个主要趋势。
(一)公共行政的民主化。
实行决策权能与执行权能相对分离。
一些国家将政府部门分解成决策部门和具有特定服务功能的执行机构,使执行机构在财力、人力等资源配置上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同时对后果也承担更大的责任。
在具体做法上,通常采取签订责任书的方式,明确执行机构的责任范围、工作目标及考核标准。
英国是这一改革的典型,目前近三分之二的文职人员已转到执行机构,澳大利亚、丹麦、瑞典、爱尔兰、新加坡等国也有类似做法。
实行地方分权。
许多国家在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基础上,中央政府将更多的事权、财权、项目管理权、法规制定权等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使地方政府拥有更大的权力和自主性。
如法国、日本、西班牙等中央集权国家在维护单一制国家结构和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向各级地方政府下放权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二)公共部门的民营化。
各国都基本认识到政府失灵的原因不仅在于政府职能的过于庞杂,而且在于政府自身属性和规模的模糊界定。
一些国家在改革中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这类公共部门的民营化(卸载)改革是“政府瘦身”的重要举措,这方面韩国比较突出。
韩国政府采取了对原有国有企业分类的办法来实施民营化改造。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一、引言在当代社会,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
在全球化、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行政机构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从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和特点入手,探讨其中的一些启示。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趋势1. 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
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政府部门可以提高效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实现更好的治理能力。
2. 市场化管理市场化管理是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政府部门越来越倾向于借鉴市场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3.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政府部门逐渐意识到,公众参与可以提高治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4. 简政放权简政放权是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简化行政程序、减少行政审批,政府部门可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公众,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 跨界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跨界合作,推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以解决跨境和跨领域的问题。
三、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启示1. 注重科技创新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注重引入和应用新技术,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2. 强化市场化管理市场化管理可以激发政府部门的活力和创新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品质。
政府部门应借鉴市场机制,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3. 推动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现代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应积极倡导和推动公众参与,促进政治决策和公共服务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4. 简政放权简政放权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政府部门应简化行政程序、减少行政审批,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当代西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取向与启示

当代西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取向与启示一进入20世纪以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掀起了改革政府行政制度的热潮①。
诚然,西方各国因其国情不同,改革行政制度的内容、方式和进程也就不尽相同。
但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西方国家的行政制度改革凸显出一些共同的取向。
具体地说,主要有如下数端:(一)行政职能市场化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市场化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 政府行政职能定位的市场化即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政府的行政职能,其目标是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从而减轻政府负担,缩小政府规模,精简政府人员。
行政职能市场化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三:其一,压缩社会福利项目。
为了达到压缩社会福利项目目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政府施用了种种策略和手段。
比如,把因果链条弄模糊,不要明确是总统(或总理、首相)有意推动项目压缩。
又如以劳动换福利,不要四面树敌。
在收入保障政策改革中,提高领取福利者的资格限制,使仍有资格的群体心存感激,无形中支持福利改革;压缩一大块,补偿一小块,起到安慰利益丧失者的效果。
尽管西方国家压缩社会福利政府项目的策略和手段多种多样,但改革的方向却是一致的,即以市场化的安排来代替政府的安排。
其二,放松对企业进出口及价格的管制。
在这方面,美国政府的做法最具代表性。
自1981年2月里根发布第1291号行政令以来,美国政府先后放松了对航空、铁路、卡车、公共汽车、能源、电信、银行的管制。
企业进出口的自由度空前提高,市场定价代替了政府定价。
其三,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
在西方国家中,英国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起步最早,成效最为突出。
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程度不同地效仿英国的私有化改革措施。
随着股份制私有化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英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模式及其启示

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在许多国家酿成了社会动乱。
这都说明,传统的科层官僚行政体制已经不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正面临一个从旧模式向法制化、科学化模式转换的艰难历程。
本文从传统科层官僚体制的困境分析着手,探讨了当代西方主要行政改革模式在结构、管理、决策诸方面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类行政改革模式的利弊,旨在拓展我国行政改革研究的思路,以求对我国当前行政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一当代始发于欧美的行政改革,声势浩大,风行于西方各国,究其动因主要是传统科层官僚体制陷入了困境。
众所周知,科层官僚体制是机器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体制特征。
其自身亦有以下特点:(一)固定的官僚管辖原则。
即以法律形式赋予官员固定的权限及相应的职责。
在职责和职权范围内,既有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权力,又有按照规制自由支配的强制手段,同时由于各种严密法律规范的制约,官吏们不得随意按照自己喜好而又适宜的手段和方法,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二)机制等级制度和多层权力机构原则。
在传统的科层官僚体制下,有严格的上下等级制度,高级机构可对低级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官僚组织内部层层授权,等级森严,下级对上级绝对负责,而上、下级获得的信息又不对称,上级获得信息的路径相较宽,下级获得信息的路径相对较窄。
只有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而作出熟悉情况的决定(戴维·奥斯本,1996)。
(三)机构的管理建立在文牍之上。
即政府行政中的各项活动都有书面说明,并一定要按文件的规定操作,不得有半点误差。
(四)为使政府机构管理的一般原则具有稳定性,其原则内容一经确定则尽可能固定不变,等等。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认为,科层官僚体制是指挥和控制机器大工业社会最有效、最为标准的行政管理体制,它代表着行政组织方式的理性和效率。
诚如著名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言,按照科层官僚制理论建立起来的行政机关,层次结构分明,规章制度严格,职权职责明确,这样的政府机关“能够取得最高的效率,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已知的对人类进行必要的管理的最合理方法。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其启示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其启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行政改革的浪潮而且改革的成果显著,取得了巨大成功。
成功改革的背后是先进的改革模式,这值得对我国的行政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
标签:西方行政改革模式启示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潮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多个发达的西方国家掀起,而后席卷整个西方,乃至后来波及全球。
这场西方的行政改革被称颂为:“政府重塑”、“政府再造”、“治道变革”,它打破了传统理论与管理模式的束缚,通过理论上的创新对行政管理进行根本性与方向性调整,完成了从传统行政模式到新行政模式的过渡。
一、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模式在管理主义、公共选择等行政改革理论指导下,西方诸国在行政管理方式、管理职能、行政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功能定位、功能输出的市场化取向、政府间关系调整的分权取向以及行政组织调整的绩效化取向等,涉及的改革内容十分庞杂,根据学者盖·彼得斯的整理与研究,可将西方行政改革有四大基本模式:1.市场模式,即企业家政府模式传统的西方行政体制的问题在于无法充分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所以市场模式引进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原则、理论、技术方法,让政府的效率和市场竞争机制接轨的同时不仅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而且淡化了公私的界限,把市场和社会力量引导到社会公共服务上来,极大的减小了财政压力,缓解了政府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市场模式是当代行政改革模式中的主导模式,备受各国推崇。
2.解制式政府模式,即放松政府管制政府通過简政放权减少对市场、社会的干预,主要特点为:简化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审核流程,强调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通过提升公务员的责任感来促进和保障公共的利益,通过适度的放松管制,提升政府内部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效率。
3.参与模式,即授权模式该模式更加重视行政主体与社会的各组织、各团体、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参与决策的机会、分享权力的机会。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一、概述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行政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需求,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更为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正逐渐成为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流趋势。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不仅是对行政理念的一次革新,更是对行政体制和行政方法的一次全面升级。
公共管理强调以公民需求为导向,注重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协同合作,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
同时,公共管理还强调行政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参与和问责机制的建立,以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公平。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是改革的核心。
政府逐渐从传统的管理者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协调者和监督者,更加注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及对公共事务的监管和协调。
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精简机构、优化职能、加强协调等方式,提升政府的整体效能。
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绩效管理、项目管理等,也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是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体现了对现代社会复杂多变需求的回应,也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1.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公共行政,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其主体在于国家行政机关,它们依法行使职权,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共福利并实现国家目标。
公共行政的核心在于公共权力的有效运作,它涉及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以及公共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公共行政强调对公共事务的规范管理和高效运作,以回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和期望。
而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的延伸与发展,是在政府管理缺陷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与模式。
它同样关注公共事务的管理,但更强调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效率性。
公共管理不仅关注公共权力的运作,还注重与公众的沟通与合作,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与改进。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其启示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其启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政府的功能越来越广泛。
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政府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政府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其启示对于我们优化政府运行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模式1.市场化改革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作用不仅是管理和监管市场,同时也是市场参与者之一。
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地优化政府资源的配置,提高政府效率。
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将政府的非核心业务交给专业机构或企业来承担,减轻政府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同时利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和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社会化改革社会化改革是一种发展社会民主的行政改革模式。
它强调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力量的交流和协调性。
政府推行政策时,应当注重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民主意识和协调性。
评估政策实施后应当听取群众反馈和社会舆论,及时进行调整。
这样可使政策更加贴近社会实际需求。
3.网络化改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的工作也日益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网络化改革包括政府信息公示、政务服务在线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等方面。
网络化改革可以极大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政务公开与公众参与的目标。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启示从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服务目标政府的服务应当以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服务中心,而非本位思想和权力巨大化。
政府应当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权衡各方利益,制定出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落地的政策。
2.开放性政府应当增强开放性,公开政策信息,听取社会意见。
开放性可激发政府的创新力和服务意识,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3.依法管理政府必须遵循法律、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使各项政策落地具有法律约束力。
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必须充分尊重市场经济法规,防止滥用权力干预市场运作。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趋势及其启示

维普资讯
20 07年
郑惠敏: 当代 西 方 政府, 予地方政 府 以更大 的 自主权 。 赋
推进 政府行 政改革 。 “ 电子 政府 ” 目的正是 以 网络 的 技术 为基本 手段 , 传 统政府 的 业务模 式 、 理模 式 对 管
品质等策 略注入政府 运作 之 中 , 引入 竞 争机制 , 效 有
收 稿 日期 :0 7—0 20 4—1 0
容, 主要 采取 了 以下几 种形式 : () 1 权力 由中央转移 到地方 。 了更好 地行使 职 为
能 ,中央政府把 某些权 力连 同责任 和资源 转移 给地
作 者 简 介 : 惠敏 (9 9 )女 , 郑 16 一 , 中共 江 西 省 宜 春 市委 党校 马 基教 研 室 主任 、 副教 授 , 主要 从 事 公共 管 理 教 研 工作 。
( ) 力分 散 化 。 中央 政府 在 保 留 责任 和 权 力 2权
西方各 国进入 了公 共部 门管理 尤其 是 政府 管理 改革
的 时代 。其改革 内容 非 常广 泛 , 及 到 政府 管理 职 涉
单 一 、 断 的公 营部 f , 垄 - 引入竞 争机 制 。 过合 同 、 1 通 承
包、 放松 管制 等多种形式 , 把原 由政府 承担 的公共 事 业 交 由市场调 节 , 在公 营部 门内重 组市场 , 允许 私人 企业 经营 以前 由政 府垄 断经 营的 公共 服 务事 业 , 把 以市场 为导 向 ,注重公 民 自由选择 服务机 构 的思想 应 用到 政府行 政管理 中去 , 以提高行 政效 率 。
考价 值 , 必须加 以认 真 的对照 研究 。
一
() 2 强调市 场机制 , 重视选择 和竞 争 。 即主张通 过市 场机 制的发 挥 , 提供 公共服 务 ; 民间机构 与政 使 府 共 同生产 。 提供多种选 择机会 。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曾经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近一个世纪之久,并被誉为是行之有效、甚至是最佳的传统或称主流的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近乎刻板、僵化的科层体制愈来愈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社会和经济生活,其赖以建立的两大理论基础——威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科层管理论均无法回答和解决政府所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政府财政危机,社会福利政策难以为继,政府机构日趋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政府失败”论开始占主导地位。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NewPublicManagement)在80年代的英美两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与以往传统的公共行政框架内进行的变革不同,新公共管理不是对现存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或仅仅是为了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减少行政费用开支,更重要的是,它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的话,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人的理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利益)的假定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有效性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等。
其次,新公共管理又从私营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
新公共行政管理认为,私营部门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可为公共部门所借用。
如私营部门的组织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而不是韦伯所说的僵化的科层制;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对私营部门来说,产出就意味着利润,而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要获取利润就必须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制和绩效工资制,而不是一经录用,永久任职,等等。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总体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总体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包括公有企业和公用事业的产权转移和私有化,政府内部管制放松,采取合同制,引入競争机制,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分散和下放政府的权力等等。
纵观西方国家的改革,各国都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和本国相适应的政策,这警示我们在行政改革过程中固然要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但同时更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抄照搬。
关键词: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启示一、西方国家行政改革概况政府是推动现代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最重要的力量。
政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即政府职能,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当前的中国,伴随着现代化运动的发展,政府职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但是,人为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实践,又常常陷入误区。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实践中发生一些失误与理论认识上存在某些偏差是密切联系的。
在我国理论界和某些决策者那里,长期有一种误解,似乎搞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就是弱化政府管理,减少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干预。
其实不然。
西方发达国家及一批后起的现代化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化轨迹及发展趋势各有特色。
为此,我们认为,从理论上准确把握政府职能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本质,对于当今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发展,无疑具有实践上的意义。
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其中大多国家都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服务当中。
各国的改革都把本国的行政体制推向更加民主、高效、科学的发展道路上来。
从总体上来讲,行政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核心,处理职能关系;第二层是改革结构,即改革政治部门和行政部门的结构;第三层是改革方式,即改革行政方式。
二、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一)政府职能的变革政府职能的变革主要是变革政府政策,明确政府的职责,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作好该管的,放手不该管的,这样才能提高政府的效率,重塑政府的形象。
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公有企业和公用事业的产权转移和私有化即更多地依靠私营部门的制度安排,而较少地依赖政府去满足社会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点交代
n 1.关于行政改革的概念 n 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
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 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 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 程。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n 内涵:调整行政体制内部、外部之间的 利益关系
n 外延:包括行政责权的划分﹑行政职能 ﹑行政组织﹑人事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领导制度﹑行 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 革
➢ 政治上,否定公有制、社会主义、反对 国家干预
➢ 国际关系上,主张以大国为主导的全球 一体化
➢ 文化上,价值观输出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拉弗曲线
G 税 收
A
可行区
禁区
O
C
税率t(%) B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
詹姆斯·布坎南 (1919—)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n 政治与官僚制度的失败理论(政府失灵) n 关于“政治人”的人性的基本假定存在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n 里根(1981-1989):以“新联邦主义”为施 政思想,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解除管制运动、 减税
n 克林顿、戈尔(1993-2001):以放松规制和 重塑政府为目标,以结果和绩效为取向,联邦 政府的裁员方案实现了预期目标;废除联邦人 事管理手册,赋予用人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在 工资绩效、福利待遇和职位分类等环节完善公 务员激励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由管制转向服 务,行政电子化.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n 2.本专题所讲的当代是指20世纪七十年 代末以来。
n 3.这次行政改革浪潮不局限于西方,而 是全球范围的。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背景
(一)历史社会背景 ➢ 二战后政治民主、经济社会大发展 ➢ 凯恩斯主义与全能主义国家 ➢ 新科技革命 ➢ 官僚制成熟与行政国家 ➢ 全球化趋势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n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时期的行政改革(2001——2008) 大幅减税以解决剩余的预算,支持宗教慈善团体参与联 邦政府筹备的慈善计划。教育方面,签属了“不让任何 孩子落后”教育法案;社会福利和医疗方面,提倡对于 社会福利机制进行逐步的撤销管制,并主张将社会福利 民营化以提供人们更多元的选择。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二)理论背景
n 新自由主义 n 公共选择理论 n 新公共行政理论 n 新公共管理理论 n 治理理论 n 新公共服务理论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新自由主义
弗里德里克·A·哈耶克 (1899-1992)
米尔顿·弗里德曼 (1912-2006)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 经济上,强烈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 场化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n 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 n 2、追求公共利益; n 3、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 n 4、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
性; n 5、承认责任并不简单; n 6、服务,而不是掌舵; n 7、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三)改革动因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n 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变革与其说是一种 特例,不如说是一种惯例。只要有一个 不完美的政府,人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寻 求理想的治理形态。 ——【美】盖伊·彼得斯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导言
n 中国处在改革的关口 n 西方是中国改革的参照系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主要内容
➢ 一、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背景 (为什么改革?) ➢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过程和内容 (改什么?怎样改?) ➢ 三、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效果和趋势 (有什么规律?未来会如何?) ➢ 四、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启示 (中国行政改革该怎么办?)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治理理论
詹姆斯.N罗西瑙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n 重视社会管理力量的多元化 n 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n 倡导网络管理体系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新公共服务理论
珍妮特·V·登哈特 (Janet V.Denhardt), 罗伯特·B·登哈特 (Robert B.Denhardt
➢ 经济危机 ➢ 财政危机 ➢ 信息技术的挑战 ➢ 管理危机及企业管理的示范效应 ➢ 信任危机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过程 和内容
n 英国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1979-1990任英国首相
约翰·梅杰 1990-1997任英国首相
托尼·布莱尔 1997-2007任英国首相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谬误 n 政府具有犯错误的天然倾向 n 政府具有低效率的天然倾向 n 政策主张:宪政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改革税制、监督政府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决策规则
外部成本
决策成本
决策人数n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新公共行政理论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强调将“社会公平”引入政府目的和运 作机制之中
倡导公共服务的平等性 行政官员的政治回应性 民主行政 社区自治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 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 2、社区拥有的政府 3、竞争性的政府 4、有使命感的政府 5、讲究效果的政府 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 7、有事业心的政府 8、有预见的政府 9、分权的政府 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 启示
2020/12/7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n 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 督权。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和维 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行政,坚决纠 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粗暴执法、 渎职失职和执法腐败等行为。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n 撒切尔夫人:私有化、雷纳评审、财务 管理改革方案、下一步行动
n 梅杰:公民宪章运动、以竞争求质量运 动
n 布莱尔:第三条道路、合作政府、整体 性治理
n 卡梅伦:大社会计划
西方行政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美国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艾伯特·戈尔
(1981-1989任美国总统) (1993-2001任美国总统) (1993-2001美国副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