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还乡
老妇还乡观后感
老妇还乡观后感
这老妇一出场,就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劲儿。
她穿着华丽得就像个移动的珠宝箱,可那表情啊,冷得像块冰。
她回到这故乡,可不是来忆苦思甜、寻找旧爱的,根本就是来复仇的。
这可真让我大跌眼镜,原以为是个温情脉脉的返乡故事呢。
剧里那些个小镇上的人啊,那嘴脸变得比翻书还快。
一开始听说老妇有钱,眼睛都放光了,就像一群饿狼看到了肉骨头。
他们阿谀奉承,对老妇提出的各种要求,哪怕不合理,也都点头哈腰地应承着。
这时候我就想笑,人啊,在金钱面前怎么就这么没骨气呢?
特别是那个男主,也就是老妇曾经的情人。
他开始还想坚守点什么所谓的道德啊,尊严之类的。
可到最后呢,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周围人的压力下,也慢慢动摇了。
看着他在那挣扎,我心里就想,这人性可真禁不起考验啊。
这就好比我们平时说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做好人,而是这周围的环境和诱惑老是在拉扯我们。
还有那些小镇上的居民,为了钱居然能同意把男主给“牺牲”掉。
他们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什么为了小镇的繁荣啊之类的,可实际上就是被贪婪蒙蔽了双眼。
我看着他们互相推诿又互相勾结的样子,就像看到一群小丑在舞台上表演。
不过这剧啊,也不只是让人觉得滑稽和可笑。
在笑过之后,也会让人心里有点堵得慌。
它把人性中的黑暗面赤裸裸地展现在你面前,让你不得不去思考,在金钱、利益面前,我们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的人呢?就像一面镜子,照得人有点不自在。
老妇还乡
当伊尔预备乘火车逃跑时,全城的人出来围住他为他“送 行”。后来市长给了伊尔一把装了子弹的手枪让他自裁,被伊尔 拒绝。伊尔决定参加公民大会,让全城人公开审判他——他已经 做好了死的准备,但不愿意默默死去。最后,伊尔在众人的压迫 下心脏衰竭而死。克莱安开了一张支票递给市长,带着一只装着 伊尔尸体的棺材离去
剧中探讨了金钱与道德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没有阶级区别,居伦人 受到了金钱的诱惑,但道德良心受到了腐蚀; 伊尔一方面是这场交易的 牺牲者,另一方面又是精神道德的胜利者,承认“一切都是自己的过 错”,愿以生命来赎罪。与此相比,剧中的达官要人、法官却屈服于金 钱,把法律依附于下金钱之一; 而对一件极为不公道的复仇谋杀,听之 任之,还昧着良心高呼:“为了出于公道”,居然在最后对“主持公道” 进行表决时,几乎人人都举起手,成了金钱的附庸。
《老妇还乡》的剧情以两条主线展开: 一条是居伦人在贫
困潦倒中经不起十个亿的捐赠的引诱而良心被收买的过程; 另 一条是伊尔在万分恐怖的气氛笼罩下对以往的行为感到惭愧 而终于以生命来赎罪的过程; 前者展示道德逐渐下降,后者展 示道德升华;前者导致的是喜剧的结局,后者导致的是悲剧的 收场。复仇和牺牲、金钱与道德,时隐时现贯穿于全剧。它 是作者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独具匠心的典型悲喜剧。 《老妇还乡》剧的戏剧场面具有漫画式的特点;在语言方 面,往往是滑稽中拌杂着庄严,戏谑里呈现出冷峻;在剧情 结构方面采取双线同时发展的铺陈方法,女主人公和其仇人 伊尔两人的活动,一喜一悲地同时发展,剧情达到高潮时便 很快结束,言已尽而意无穷,体现了作者娴熟的艺术功底。
剧中真实的细节杂以漫画式的夸张,结婚的场面令人捧腹可笑; 同时渗透着庄严的气氛;对话或独白充满热嘲冷讽。剧中对话是剧作 的精彩之处,作者主张:“决不能单是在对话上用功夫,而必须研 究产生对话的那些东西,也就是思想和行为……”。剧中人物的谈吐 有种暴发户的口吻,说话字斟句酌。
怪诞世界里的落败——迪伦马特《老妇还乡》之悲剧性分析
怪诞世界里的落败——迪伦马特《老妇还乡》之悲剧性分析《老妇还乡》是迪伦马特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老妇人因为年老脱离城市后被迫回乡,面对贫穷和绝望的生活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
本文将对这个故事进行悲剧性的分析,探讨故事背后的主题和象征的含义。
首先,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老妇人,她的年老和疾病使她无法再留在城市里生活。
这个主人公的身份能够引起读者的同情心,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老年人常常会面临被剥夺的权利以及贫困和孤独的境遇。
老妇人面对的两难抉择,要么留在城市里过着孤独的生活,要么回到乡下过着贫穷的生活,呈现了现实世界中许多老年人的困境。
其次,这个故事描绘了老妇人回到乡下后的贫困和绝望生活。
她无依无靠,没有亲人或朋友可以倾诉。
她靠着低廉的救济食品勉强支持生活,却没有温暖和关怀。
她的身体和心灵都在逐渐崩溃,她对生活的抱怨和不满情绪日益增加。
这种绝望的状态表达了现实世界中很多被边缘化的人所经历的痛苦经历。
最重要的是,故事的结局揭示了老妇人的悲剧性命运。
她最终沉溺于无尽的绝望和孤独之中,选择通过自杀来解脱。
这个结局让人感到非常悲哀,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老妇人是被无情的社会排斥和虐待所逼迫到了这一绝望的地步。
她是一个被遗忘和无助的人,没有人关心她,也没有人可以帮助她摆脱困境。
这个结局提醒我们,社会应该更加关心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这个故事还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冷漠。
老妇人回到乡下后,被迫面对贫穷和绝望的境况,她所需要的是社会的关怀和支持,然而社会却无视她的存在。
人们对她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情,反而把她当成了笑料和嘲笑对象。
这种对老妇人的不公和冷漠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社会问题,社会中存在着太多的贫困和弱势群体被边缘化和忽视的现象。
读《老妇还乡》阅读感想
读《老妇还乡》阅读感想罗慕路斯:我亲爱的鄂多亚克,我曾想把命运当儿戏,而你想回避你的命运。
如今当失败的政治家成为我们的命运。
我们相信,我们能让世界从我们的手中沉沦,你让你的日耳曼尼亚,我让我的罗马沉沦,现在我们不得不忙于处理废墟,我们无法让废墟沉沦。
我把罗马处以死刑,因为我害怕它的过去,你把你的日耳曼尼亚置于死地,因为它的未来使你战栗…………罗慕路斯:现实已经纠正了我们的理想鄂多亚克:以最残酷的方式。
迪伦马特《罗慕路斯大帝》《罗慕路斯大帝》是瑞典剧作家迪伦马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剧中他重新解构了西罗马的末代皇帝罗慕路斯,把一个历史上仅在位一年的末代傀儡变成了一个在位 20 年的无为君王,在迪伦马特的重构下,罗慕路斯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亡国之君,而是一个“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哲学家,这位伟大的君主用自己 20 年的无为来实践着自己的哲学,他坦承自己是一个无用无为的君主,而他正是要通过这种无为将罗马处以死刑,而这种无为必须由一个君主发出才是有效的,一个普通的人无为不会对他所处的时代产任何影响,所以当他的妻子恨夫不成钢的骂他为什么自己如此无能还要去做皇帝的时候,他回应道:只有这样我的无为才有意义。
(90 年代版《罗慕路斯大帝》倪大红,胡军,梁冠华,郭冬临,何冰等人主演)这种解构再次向我们论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好的剧本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概念,用《编剧的核心技巧》里的术语叫:前提。
迪伦马特建构他故事的前提就是:让时代毁于英雄而不是让英雄毁于时代。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创作者要敢于大胆的从不同角度去解读一个人们已经形成既有观念的事物,很多时候一个全新的世界都是从全新的角度的观察得来的,世界并没有变,只是我们的头脑风暴产生的新视角为我们带来了新的风景。
迪伦马特的这种解读很容易让人想到加缪的《卡利古拉》,二者的主角都是君主,而且都是努力实践自己哲学的疯子,至少在剧中的其他角色看来是这样。
不过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罗慕路斯大帝》,因为同为喜剧,主角同为君主,罗慕路斯显得更痛苦,更孤独,他身上带有更深的悲剧色彩,有着更多让人同情的地方,而卡利古拉只是一个疯狂的暴君,他荒诞的哲学带来的是暴政,虽然这种暴政被用喜剧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但我们只要稍微思量一下就可以看到这些戏谑背后所包裹着的巨大残忍。
怪诞世界里的落败--迪伦马特《老妇还乡》之悲剧性分析
怪诞世界里的落败--迪伦马特《老妇还乡》之悲剧性分析作者:祖静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9年第04期【摘; ;要】《老妇还乡》是迪伦马特一部重要的戏剧作品。
这部作品将悲剧和喜剧的元素融合到一起,描绘出了一个本身怪诞同时导致怪诞的世界。
个体在这个世界里是走投无路的,终究无力抵抗,走向失败。
世界的怪诞和个体的落败,便是这部作品悲剧性的呈现。
【关键词】悲喜剧;怪诞;个体;悲剧性[Abstract]; Der Besuch der alten Dame is an important drama of Dürrenmatt. It blends elements of tragedy and comedy to depict a world, which is composed of grotesque, and leadsto the grotesque at the same time. An individual is desperate in this world, thus he is unable to resist and must fail. The grotesqueness of the world and the defeat of the individual present the tragedy of this work.[Keywords] tragedy and comedy; grotesque; individual; tragic1; 导致怪诞的世界《老妇还乡》是瑞士作家迪伦马特最成功的作品,作家自己称其为“一部悲喜剧”。
迪伦马特认为,当今的世界已经缺乏类似古希腊悲剧里的那种悲剧英雄,无法通过英雄的牺牲来引起全部民众的悲痛,因此通过悲剧来表达悲剧性已经无法实现,只能求助于其他形式。
他在《戏剧问题》中写到:“尽管纯粹的悲剧不存在了,但是悲剧性事件还总是可能的。
浅析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
浅析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作者:胡越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04期内容摘要:迪伦马特是继布莱希特之后德语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家。
他的戏剧创作的重要特点是悲喜剧风格,即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从而建立了一种与传统的悲喜剧完全不同的现代戏剧美学范式。
本文试图以迪伦马特最成功的一部剧作《老妇还乡》为例,对他的这一戏剧艺术特色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本论文阐释了怪诞是迪伦马特的喜剧的重要特征,并且从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场景三方面揭示了《老妇还乡》的怪诞特色。
关键词:迪伦马特《老妇还乡》悲喜剧怪诞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Friedrich Dürrenmatt,1921-1990)是瑞士当代重要的戏剧家、小说家。
他的生平既少坎坷又无奇特之处,寥寥数行便写尽其一生。
他1921年1月5日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科尔丰根的一个牧师家庭,是个地道的瑞士人。
他的父亲是基督教牧师,祖父是政治家兼诗人。
父辈对于迪伦马特日后在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讽刺才能不无影响。
1935年他随家庭迁往伯尔尼市,在那读完中学。
1941年起在苏黎世度过一个学期后,又返回伯尔尼城攻读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这期间他研究了基尔克郭尔、尼采、卡尔·巴特、阿尔贝特·史怀泽等哲学家和神学家的著作,在文学方面受到阿里斯托芬、奈斯特伊、拉伯雷、毕希纳、魏德金德、卡夫卡等作家的影响,阿里斯托芬讽刺现实的喜剧尤其受到他的推崇;同时他也对绘画颇感兴趣,创作了许多具有“怪诞”特征的美术作品。
毕业后一度在苏黎世“世界周报”任美术和戏剧编辑。
这时期他也写了一些尝试性的剧作和小说。
迪伦马特的主要成就在戏剧,其中代表作有《老妇还乡》(1956),《物理学家》(1962)和《罗慕路斯大帝》(1949),《天使来到巴比伦》(1953)和《弗兰克王世》(1959)等。
作为艺术上的“叛逆者”,迪伦马特不愿意因袭传统,或步他人后尘,而是标新立异,另辟蹊径,经过创作实践和舞台试验,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理论”,从而形成了自己以“怪诞”为特征的悲喜剧风格。
《老妇还乡》带有的双重性特征
《老妇还乡》带有的双重性特征摘要:《老妇还乡》作为迪伦马特“最有光彩的剧作”之一,以其特有的荒诞风格将克莱尔·察哈纳西安与居伦城之间的矛盾故事讲述出来,在用尽其充满诗歌气质的语言之下,以复仇故事的形式完成了一项对于资本主义体制下深藏的人性恶劣的探索。
同时也采用了极其富有戏剧性的多种层面的对立来使得剧作在荒诞形式下更加贴合于现实,从察哈纳西安的身份转变到伊尔被迫获得的人格升华,乃至其舞台表现形式中对于“真”与“假”的解构都揭示了迪伦马特最擅长的悲喜剧范式中所蕴藏的双重性,真实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金钱表象下带来的黑色幽默式惊悚。
关键词:《老妇还乡》;悲喜剧;表现形式;双重性迪伦马特的剧作《老妇还乡》中含有的多重性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而由于受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与斯特林堡等剧作家的影响,迪伦马特同样将异化意识与荒诞内容结合进了剧作之中,使得内容中所出现的变化与对立层面更加丰富,且充满个人风格。
一、悲喜剧关联内核迪伦马特在《老妇还乡》中以出现在门上的标语形式表达了自己悲喜剧作品的内核思想在于“生活是严肃的,艺术是明快的”,并且严格贯彻了这一点,以明快的喜剧手法将作品呈现在观众眼前,而通读过后观众所体会到的则是深切的悲剧内核,二者在迪伦马特的笔下以一种绝佳的形式结合并相互作用、最终共同呈现出了悲喜剧作品的独特魅力。
(一)形式上的喜剧首先容易察觉到的是,居伦作为一个生态环境窘迫的小城,为了一个阔太太的光临而竭尽所能将不体面的礼物包装成体面的,开篇时市民迎接队所呈现的各种丑态就已经奠定了居伦城的人民形象与剧作基调,从心理上满足了观众心底窥伺旁人尴尬境地取乐的欲望。
其次,当主角出场,在察哈纳西安阵营中的几位两两成双、形影不离的奴仆,与几乎可以视作一个整体的居伦城市民,二者都更像是一个统一结合而非多种独立的个体,且台词上的重复从无论从视觉和还是听觉,两个方面都达到了重复性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天然喜剧氛围。
论迪伦马特剧作《老妇还乡》的怪诞风格
论迪伦马特剧作《老妇还乡》的怪诞风格作者:姜燕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3期【摘要】迪伦马特是很擅于运用怪诞手法进行创作的剧作家,《老妇还乡》这部作品较好地体现了迪伦马特剧作的特点,他的剧本写出了现代人生存环境的荒诞,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人在这种生存状态下所面临的选择。
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来剖析迪伦马特作品的怪诞风格的喜剧美学范式。
【关键词】迪伦马特;老妇还乡;怪诞风格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39-01迪伦马特是瑞士的戏剧家、小说家,是布莱希特叙事戏剧的重要追随者,是继布莱希特之后最伟大的德语戏剧家。
在戏剧上,受到了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和意大利戏剧家皮兰德罗的影响,对表现主义很有兴趣,在哲学上受到了存在主义的影响。
他不相信世界可以改变,只相信作为个体在这个世界上能保持自己的人道本质,认为世界陷入混乱不堪的状况,只能采用怪诞、扭曲的方式来表现和阐释它。
《老妇还乡》根据克莱尔回乡复仇的这个情节线展开故事,45年前,怀着伊尔孩子的克莱尔,被贪钱的伊尔无情的抛弃,她深受奇耻大辱离开了家乡居伦,而今作为亿万富翁的她回到了家乡,这座贫困破败不堪的小城期盼着她的回乡能给他们带来财富,然而这位“慷慨大方”的克莱尔赠给小城的10亿巨款的交换条件就是处死伊尔,她要用钱来买回公道。
起初城里的居民们出于人道主义传统拒绝了这个交换条件,然而在贫困和金钱面前终究抵抗不了金钱的诱惑,摈弃人道,倒向了金钱,为了10亿巨款最终一起杀死了伊尔。
全剧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和法律一文不值的丑恶现象,同时也揭露了伪善,虚伪,自私等人的陋性。
全剧一开始描写居伦的贫穷:从市长等人的穿着寒酸和市政厅只剩下一架破打字机等,可以看出迪伦马特对于居伦城贫穷的描写推向了极端,就让观众不会进入到正常的情境和逻辑中,这就是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剧本的基调或者说是风格——怪诞。
论《老妇还乡》的怪诞特色
论《老妇还乡》的怪诞特色作者:徐晓阳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6期摘要:迪伦马特几乎所有剧作在整体上都呈现出一种悲喜交融的怪诞风格,这一特征在《老妇还乡》中表现得尤为鲜明。
本文从人物形象塑造、冲突安排、主题体现及场景设置四方面来简要论述《老妇还乡》的怪诞风格。
关键词:怪诞;人物形象;冲突;主题;场景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82-01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老妇还乡》中人物介于现实主义和荒诞派之间,被称为“怪诞”。
剧中女主角克莱尔一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怪诞的:红色的头发,戴着巨大珍珠项链和手镯,表情严肃,就像一尊复仇女神给人以可怕之感。
她把拉火车紧急刹车看做家常便饭,当列车长怒气冲冲地让她罚款时,她大方拿出3000元,让列车长开着他的特快“赶紧滚蛋”。
她专横跋扈,能够用金钱支配世界。
像克莱尔这样能够用金钱来支配世界的女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她可以要求以十个亿的价钱来买伊尔性命,也可以对她那群身份显赫的丈夫随意处之,世界银行行长她呼之则来、挥之即去,甚至她身上的一切器官都是假的。
作者有意夸张了她的财富和能力,让观众明显地感受到这个人物不现实的一面。
然而,克莱尔也不同于荒诞派剧作家所塑造的无性格人物,她尽管不真实却是有性格的。
在刻画克莱尔这一形象时,迪伦马特对其语言和行为进行了大量漫画式夸张,一方面充分突出了她的骄横不可一世,另一方面又使其滑稽幽默富于喜剧色彩。
她坦率驳倒了校长迎接她时虚情假意的演讲,让她的第七任丈夫做思考表情,读来让人捧腹。
除此之外,克莱尔还有感伤的一面。
当伊尔问到他们的孩子什么时候去世时,克莱尔轻轻地回答一岁。
“轻轻地”三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柔软面。
尽管现在她的灵魂已经扭曲,但对于过去细节的历历在目表明她也有过真情。
她一方面具有凌驾于人类之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人的血肉与情感。
二、冲突的安排《老夫还乡》全剧围绕克莱尔对伊尔的复仇展开,然而不同于传统表现主义戏剧的是,剧中克莱尔和伊尔之间并未发生正面冲突。
《老妇还乡》读后感
《老妇还乡》读后感剧中的两条线,一条是道德的不断降低,一条是道德的不断升高,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资本在整个过程中对人性和个人欲望的操纵确实显而易见。
然而,道德的本质却难以一言以蔽之。
伊尔的道德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较而言的结果。
最令人感慨的,并非克莱尔以金钱进行的复仇,也非伊尔最终以生命完成了赎罪,而是人性本身。
当伊尔离开,他成全了所有人,让他们过上了看似不错的生活,但却没有人真正记得他,记得这一切是用一个人的生命换来的。
所谓的“公道”,也成了众人自我安慰的借口,将可能影响自身的污点尽可能地抹去。
但我相信,伊尔的存在将永远被铭记,这样的悲剧也绝不会仅发生一次。
只要有下一个克莱尔,下一个伊尔出现,历史仍将重演。
我们是否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如果存在侥幸心理,又何必过于认真呢?克莱尔因怀孕而被迫远走他乡,沦为妓女。
我想,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的遭遇,都会产生仇恨。
无关紧要的人的欺骗或许伤害有限,但信任且在意的人的欺骗与背叛,往往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克莱尔在伊尔死前的对话中,表达了她对伊尔的爱恨交织。
她记得他们曾经的点滴,“我爱过你,你背叛了我。
”“我要通过毁灭你来改变过去。
”她以自己的方式重建昔日的梦想,用金钱找回曾经的美好。
她对所有人都冷漠麻木,唯独对这份感情难以释怀。
他死了,她发泄了恨意;他走了,她将他带在身边。
“那里是你最后的归宿,在我的身边。
他还像过去那样,和许多年前一样,还是那只黑豹。
”她爱的人始终是伊尔,从未改变。
然而,伊尔从背叛她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再爱她了。
克莱尔一生漂泊守护的,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她或许是复仇女神,但她的复仇是情有可原的。
如果我处于她的境地,有能力复仇,又为何不做呢?哀莫大于心死,不是吗?她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利用金钱的巨大诱惑,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
伊尔的死,使他的形象变得崇高,也让克莱尔的爱情更显悲剧。
而众人,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这样的普通人在世上不计其数。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老妇还乡》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老妇还乡》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老妇还乡》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1921 )瑞士当代重要的剧作家、小说家。
《老妇还乡》读后感
《老妇还乡》读后感这个剧的视频我第一次看到是在团里的团史课上,不知道哪一届的毕业大戏做的就是《老妇还乡》。
犹记得当时看到结尾的片段,心中还是颇有触动的,伊尔在众人的注视下默默地走进了面对观众树立着的大棺材,女主角克莱尔看到后,也缓缓地走入了棺材里,和伊尔永远地在一起。
那时的我,只是直观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甚至还为克莱尔的爱情而感动、叹息。
听了黄老师几次关于《老妇还乡》的解析,也对这个剧本越来越感兴趣,隐约感觉到剧本所包含的和当初第一次看视频时的感触不太一样。
机缘巧合之下,我今天第一次阅读了这个剧本,其中竟然也起了几次鸡皮疙瘩,尤其是在克莱尔对医生和教师大声说出“这个世界曾经把我变成一个娼妓,现在我要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妓院。
”这句话的时候,我确实被震住了。
虽然我一开始就明白克莱尔所遭遇的悲惨以及她内心所滋长的怨恨,但这句话背后所潜伏着的复杂感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怨”或者“恨”可以说的完的。
克莱尔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是酒鬼,母亲不满于是离家出走,不完整的童年生活还充斥着家暴,在学校里也不讨老师喜欢,随处可见的是同龄人和长辈的唾弃与鄙视。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小女孩却依然选择去爱。
青春期来临的时候,她遇见了第一个喜欢的人,伊尔,一个叫她“克拉拉”“小野猫”“小妖精”的男孩子。
于是,康拉德村的树林、彼得家的仓房、老寡妇波尔的卧室……这些都成了克莱尔这痛苦一生中仅有的零星几段美好时光。
但是,命运总是喜欢作弄人,伊尔的背叛迫使克莱尔不得不挺着大肚子背井离乡。
当她“浑身哆嗦着坐在开往汉堡的慢车里,透过窗上的冰花看着彼得家仓房的轮廓渐渐消失”时,她发誓“有朝一日我要回来的”。
这时的克莱尔,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疯疯癫癫的小女孩,她的心中充满了怨恨,当初那个小女孩已经开始死去。
“克莱尔•察哈纳西安:(轻轻地)只活了一年。
”看到剧本中克莱尔提到早夭的女儿这段时,我的心情突然变得非常复杂。
“轻轻地”这三个字让克莱尔这个人物的形象一下子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次很清晰。
老妇还乡观后感
老妇还乡观后感
先说这剧情,简单又不简单。
一个阔别家乡多年的老妇衣锦还乡,本以为是个荣归故里、温情脉脉的故事,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老妇带着满肚子的怨恨和数不清的钱财回来,就像一个复仇女神。
她要以一种非常奇特的方式“报答”当年抛弃她的情人伊尔。
这种报复手段真是让人又惊又咋舌,她不是直接动手,而是用金钱诱惑整个小镇的人,让大家都成为她复仇计划的一部分。
这就好像在说,金钱的力量大到可以扭曲人性,让一个小镇的人都抛弃了道德底线。
里面的人物也特别有意思。
老妇克莱尔,那可真是个厉害角色。
她穿着一身黑,像个从黑暗童话里走出来的女王。
她气场强大得很,一出场就镇住了所有人。
她对伊尔的态度,爱恨交织得很复杂。
虽然她是回来复仇的,但你又能感觉到她内心深处其实还残留着当年的感情,只不过被仇恨给盖得死死的。
伊尔呢,一开始还挺嚣张,觉得老妇回来能把他怎么样,结果慢慢地就被现实打得体无完肤。
他从一个有点自大的小男人,变成了一个被整个小镇孤立的可怜虫。
还有小镇上的那些人,他们在金钱面前的表现简直是把人性的贪婪展现得淋漓尽致。
刚开始还假惺惺地讲点道德啊、情谊啊,可一旦老妇开始砸钱,一个个都跟换了个人似的,眼睛里就只剩下钱了。
这戏的舞台设计也很巧妙。
整个舞台就像一个小小的世界,把这个荒诞的故事给装得满满当当的。
那种灰暗的色调,就给人一种压抑又神秘的感觉,特别符合故事的氛围。
老妇还乡文学鉴赏
老妇还乡文学鉴赏
《老妇还乡》是明末清初吴门馀老所写的一篇优秀社会散文,讲述
了老妇因为没有财力无法回到故乡,遭受了痛苦的故事。
作品以强烈
的社会色彩展示了社会的贫困,并留下了无穷的感叹。
文学鉴赏要深
入分析,不仅要表面文字描述,更多的是通过写作者抒写出来的思想
内容,来看写作者对社会制度及其弊端的态度。
从文章开头,我们便可以形象地看出写作者对于老妇无力重返故乡的
心情。
文中写道“心比天高,命比线轻”。
此处“心比天高”蕴含着老妇无往而不能如其心行的愿望,“命比线轻”则暗示着老妇拥有的贫贱,无
以实现爱国梦。
从文章中也可以感受到写作者对于老妇的深切的同情,因为贫贱无力回乡,“只有眼泪湿衣衫”,“只有赤脚尘土里”。
老妇无论行走多么久,“徒然回头看雁阵”,无力实现自己最深情的祖国梦。
最后,在最后一段中,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了,老妇依然没有放弃:“她
就这样行,行,行,往家乡的方向行着”。
此时,我们再次看到了老妇
那颗不可一世的爱国心,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无畏地勇敢的走向未来,值得所有人的敬佩。
总之,《老妇还乡》这篇优秀的社会散文,以一位古老的老妇回家的
故事,勾勒出了一个心酸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
文中透露出来的是写
作者对社会制度及古老老妇无奈的惆怅。
在文学艺术技巧的使用上,
本文使用了比喻、拟人、倒叙等典型的表现手法,塑造出一个充满催
泪痛情的文章,令人无不感叹。
人性于臆想的乌托邦中沦丧——悲喜剧《老妇还乡》的怪诞美学分析
XINRUIZHENGMING 新锐争鸣人性于臆想的乌托邦中沦丧——悲喜剧《老妇还乡》的怪诞美学分析■ 邹皓羽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老妇还乡》是瑞士德语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创作的一部悲喜剧作品,怪诞是该剧的重要艺术特征,也是作者的艺术自觉。
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段,怪诞与作品的戏剧表现力密切相关,集中体现了作者本人的戏剧美学主张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关键词〕悲喜剧;怪诞;戏剧美学瑞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被西方评论界誉为布莱希特死后最重要的德语戏剧天才,《老妇还乡》是他于1956年创作的一部悲喜交融的戏剧力作。
该作品聚焦在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小城居伦,讲述了在金钱淫威下人心异化、公道消解的荒诞故事,洋溢着浓郁的怪诞气息,表现出作者对物质社会资本罪恶的无情批判和辛辣讽刺。
本文结合迪伦马特本人的戏剧观念,对《老妇还乡》中体现的怪诞美学加以分析。
一、自觉的怪诞,在悲喜的情感中升华怪诞就是将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扭曲变形,使之变得怪异荒唐,表面上互不相干的对象之间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联系,让人产生惊异之感。
在艺术创作领域,一个独具个性和艺术天赋的作家往往与怪诞有着某种不解之缘,或许因为怪诞是加强作品本身表现力的有效手段,与作品的批判力密切相关。
迪伦马特曾说,怪诞是“一种风格的极致,一种突然出现的形象化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它能够抓住时代的、当前的问题”①。
迪伦马特是一位酷爱怪诞的剧作家,怪诞是其艺术上的自觉,从怪诞出发是对其作品的最好把握,而怪诞又是寓于其作品整体的悲喜剧艺术风格当中的。
在《老妇还乡》中,主人公伊尔的死亡结局是悲剧性的,但整个戏剧过程的展现却用了喜剧性手段,而且不论是喜剧形式还是表现的内容都是怪诞的,最终表现了一个严肃深刻的主题:金钱的胜利,人性的沦丧。
所以迪伦马特的作品迥异于传统的悲剧或喜剧作品,它不是悲和喜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剧中人物的境遇和外部气氛互相逆反中表现某种深刻性。
浅析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
关键词 : 迪伦马特
《 老 妇 还 乡》 悲喜 剧 怪 诞
弗 里德 里 希 ・ 迪伦马特 f
F r i e d r i c h D f j r r e n ma t t . 1 9 2 1 —1 9 9 0 1
世》 ( 1 9 5 9 ) 等。
作 为艺术上 的 “ 叛 逆者 ” , 迪 伦 马 特 不 愿 意 因 袭 传 统 ,或 步 他 人 后 尘 ,而 是 标 新 立 异 ,另 辟 蹊 径, 经 过 创 作 实 践 和 舞 台试 验 , 建 立起“ 一套 自己 的理论 ” , 从 而 形
【 1 1 的 诸 多 人 物 形 象 也 具 有 怪 诞 色 彩 。本 剧 的 女 主 人 公 克 荣 尔 一 - 出 场 就 给 人 以怪 诞 的 感 觉 , “ … … 红 色 的 头 发 ,戴 着 珍 珠 项 链 和 大 的金 镯 子 ,她 一 方 面 看 来 是 _ 】 j I 5 样
尔 、 尼采 、 卡尔 ・ 巴特 、 阿尔 贝特 ・
颖, “ 复仇”是古 今 中外作 家笔下
最 常 见 的 题 材 ,但 是 迪 伦 马 特 运 用 了不 同 寻 常 的 手 法 来 表 现 这 个 故事, 从 而使 《 老 妇 还 乡》 超 越 了
一
2 . 怪 诞 的人 物 肜 象
除 了表现手法 的怪诞 ,剧 本
还 乡 》 一 剧 带 来 整 体 风 格 上 的怪
诞。
影响 。1 9 3 5 年 他随 家庭 迁往 伯尔
尼市 , 在 那 读 完 中 学 。1 9 4 1 年 起 在
苏 黎 世 度 过 一 个 学 期 后 , 又 返 回 伯 尔 尼 城 攻 读 哲 学 、文 学 和 自然 科 学 ,这 期 间 他 研 究 了基 尔 克 郭
《老妇还乡》的喜与悲
《老妇还乡》的喜与悲
侯宏
【期刊名称】《戏剧丛刊》
【年(卷),期】2003(000)004
【总页数】1页(P71)
【作者】侯宏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11.3
【相关文献】
1.非悲非喜乃悲乃喜——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喜剧的文类比较 [J], 乐铄
2.大型京剧·根据(瑞士)迪伦马特《老妇还乡》改编——贵妇还乡 [J], 徐棻
3.以喜衬悲喜极悲深:电影<<黄河绝恋>>的对比手法 [J], 胡妍
4.关牧村如歌似泣悲亦喜如歌似泣悲亦喜 [J], 吴志菲
5.迪伦马特喜剧《老妇还乡》的审美现代性分析 [J], 王海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老妇还乡》有感
观看过《老妇还乡》一部剧作,故事情节十分耐人寻味。
讲的是老妇克莱尔年少时期,曾与城内口碑甚好的伊尔恋爱,不想伊尔在克莱尔怀孕之后,因贪图钱财而娶了小有资产的马蒂尔德。
并制造伪证,诬蔑克莱尔并非因为自己的缘故而怀孕。
于是这桩葫芦案就以克莱尔蒙受不白之冤,以致最后沦落风尘告终。
而几十年后,克莱尔因嫁作商人妇,成为了世上最有钱的女人,她再次光临居伦小城。
此时的居伦小城已经萧条一片,得知老妇还乡,大家准备了无数欢迎仪式、无数恭维的话语来企图讨得克莱尔的投资。
伊尔因着与克莱尔的交情,被首选为劝诱人选。
克莱尔完全没有为难的愿意投资十亿给居伦小城,唯独一个要求,她称之为“公道”,即是重新受理多年以前的冤案,以达到给伊尔判死刑的目的。
从头至尾,克莱尔都表现得十分从容,即便是她的要求一度受到所有居民的反驳,她也丝毫不担心。
她失掉了少女之恋也同时失掉对世道人心的信心。
她控诉这个世界,说:“这个世界曾经把我变成一个娼妓,现在我要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妓院。
”她要用她的金钱势力“安排这个世界的秩序”。
她轮换丈夫,甚至结婚仪式结束不多久就提出离婚。
居伦城有人直指她是复仇女神。
她的感情都定格在与伊尔的美好记忆,他们的幽会、刻有他们名字的大树……她与伊尔的对话与她对伊尔的冷酷举动全然相反。
她爱他,却要他负罪。
伊尔起先阿谀奉承,而知道克莱尔还乡的目的后,整日杯弓蛇影如惊弓之鸟,大家的一举一动在他看来都在慢慢屈服于克莱尔,正在渐渐走上处死他的方向。
伊尔闭门不出,整日与恐惧搏斗,也许也与良知搏斗。
直到有一天市长来告诉他大家的决定,伊尔镇定的面对,并拒绝市长让其隐罪的好意,称自己愿意坦然面对宣判,无论自己是不是会被处死,都希望不要省掉这一次宣判。
正如作者对他的评价:“这是一个不会思考的人,头脑简单的人,必须经过恐惧,经过惊骇的震动,头脑才会渐渐开窍,他经历的公道就在他身上。
”
迪伦马特的初版后记还说,“克莱尔一开始便是女主角,性格始终一成不变,那么她的旧情人则是一步步变为男主角的。
”的确,读到最后,伊尔变得不那么可恶与懦弱,相反令人有了一丝怜悯。
有一度我还觉得最后克莱尔会放弃这次复仇,因为伊尔的诚恳认罪而动恻隐之心。
但这样就把剧情弄狗血了。
更不符合作者希望“他通过他的死变得高大起来。
” 克莱尔承认过去的一切她都无法忘怀,而伊尔却是必死无疑的。
她为他准备了最精致的棺材,并葬在面向地中海优美风景的墓地。
心如枯槁给了克莱尔惊人的理性,她似乎把背叛与爱一分为二,各个处置。
因为背叛,她要处死他。
因为爱,她要给他最理想的坟茔。
我读完的刹那到此刻之前都没有犹豫这是一出悲剧。
而到此刻才恍然大悟自己这样的第一感觉完全经不起推敲。
也许正是伊尔最后给我的印象太好,让我产生错觉,以为死了个是好人的主角。
但整个回顾起来,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人又有点各得其所。
居伦城,它因此而再度繁荣起来。
里面的居民也只是一群听风便雨的普罗大众,有了好车、有了好衣,即便是伊尔的妻小也似乎忘了这一切的代价,甚至唱起了给克莱尔的颂歌,宗教狂热似地赞美崭新的富足的生活与“恩人”克莱尔。
其实,真的爱伊尔的只是克莱尔而已吧。
与其说,几十年后仍然念念不忘的是复仇与屈辱,不如说仅仅是那个人。
那个曾有着全世界最大力量伤害自己的人——自己最在乎的人。
在这里呢,我想说说几个比较深刻的角色:
伊尔:年轻时对克莱克始乱终弃;在克莱克发出追杀令后手足无措。
想离开小镇,
被居民们堵回来,在楼上闭门不出,又受不了居民们无穷无尽的对自己妻子的骚扰。
后来他平静下来,拒绝了市长提出的要他自杀的建议。
用自己的被杀为自己报仇——我相信,从此以后,小镇的居民心里永无宁日。
市长:戏一开始,在指望伊尔靠当初的恋人关系从克莱克夫人那里为小镇要来一些奖金的时候,他对伊尔百般夸奖,并直接了当告诉伊尔已经把他作为市长位置的继任者;在听到克莱克夫人开出杀死伊尔换取十亿元的条件时,基于人道主义立场,他带头表示反对;然而,在物质享受的诱惑下,他穿上了克莱克夫人赊给市民的新鞋(在戏里这是一个标志,除了伊尔,别人都穿上了新鞋),对伊尔要求赶走克莱克的要求置之不理;再后来,他送枪给伊尔,希望伊尔自杀,这样,既得到了10亿元,又不会沾染鲜血;在被伊尔拒绝后,他召开市民大会,以集体的名义,判处伊尔死刑。
同时声称:这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了为正义。
——政客本性。
演市长的同学声音很浑厚。
谢幕时他是主持人,应该是剧团的核心人物。
通过了这部话剧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思考:金钱到底可以买到什么?
——金钱可以买到权力。
代表政权和暴力的警长在杀死伊尔的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话剧中市场亲自出马威胁伊尔,要他接受市民大会对他作出的“裁决”,最讽刺的是伊尔竟然是由市民大会“民主”决定处死的。
——金钱可以买到暴力。
不仅仅当作为“知识分子”的中学校长想要向记者吐露真情时会受到“群众”的威胁,最后处死伊尔的也正是“群众”的手;不仅仅“群众”使用暴力,连市长先生都给伊尔送去了一把手枪,希望他“自我了断”;更不必说那个“警长”了。
托夫勒说,工业社会中,金钱取代了暴力成为权力的拥有者。
金钱可以购买暴力、可以购买政权,正暗合了托夫勒的断言。
——金钱可以买到公道。
原来,伊尔当初为了金钱抛弃了她而与酒店老板的女儿结了婚,还雇人做了伪证;今天,女富翁也要证明金钱的威力,用金钱来买伊尔的命。
这就是她要求的“公道”。
毫无疑问,女富翁实际上要买的是谎言:曾经企图向外界披露真~相的中学校长在市民大会上说:“我们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公道!”这无疑是本剧极具讽刺性的一幕。
此外,“群众”对伊尔“缺德”的谴责和“为了公道”的呼喊,以及最后医生对伊尔“心肌梗死”的诊断,无不是女富翁用钱买得的“公道”。
——金钱还可以“买到”家人和爱。
伊尔为了金钱抛弃了他所爱的人;女富翁坐在宾馆的凉台上,为了钱而和人结婚、离婚;就连伊尔的妻子儿女,为了钱都准备抛弃他们的丈夫和父亲。
这真是金钱的魔力、金钱的暴政。
还有另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多数人的利益永远比少数人的利益重要吗?
以前谈到这个问题时我总是说:假如杀死一个人能让大家得到快乐,这个人就是该死的吗?历史上的例子是中世纪的异端审判,据说群众可以从对异端的火刑中得到虐待狂般的满足。
现在我要问的是:假如杀死一个人能让全城得到10亿元,那么这个人就是该死的吗?
多数的暴政是以“民~主”的形式实现的:市民大会在记者的闪光灯下一致通过接受女富翁的提议,即宣判了伊尔的死刑。
这个“一致通过”让我联想起我们的人大会议。
当然,人大代表是把自己出卖给了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权力。
但是我相信托夫勒的说法,他们现在已经在往把自己出卖给金钱的方向努力。
剧中还有一个小插曲:记者由于照相机中的胶卷用完了没有拍到市民大会表决的镜头,而要求重新表决一次。
这种“表演”式的采访是我们常见的。
我记得最
清楚的一次,是使馆事件之后在人民日报门口的一次“采访”。
造成这种群众暴政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首先是“搭便车”的心理。
每一个人都想:如果别人杀死了伊尔,那10亿元里我也会有一份。
出于这种对未来的预期,他们都去赊帐购买奢侈品。
这就造成了一种氛围:“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杀死我!”剧中的伊尔如是说。
不光如此,他们(警长、市长、居民等)还对伊尔感到的威胁不管不问,企图给杀人行为大开绿灯。
而后是在集体决策“接受女富翁的提议”时的责任分散:决策是集体做出的,责任自然也由集体承担,不是由我个人承担,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一个人时不敢做的决定。
集体决策往往比集体中每一个人单独做决策更不负责任。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我们也搞过“大批判”。
现在的大批判往往是公开场合每一个人都对被批判者“义愤填膺”;私下里却人人都对他表示同情,表示自己是“不得已的”。
最后处决伊尔的一幕,我们可以看作是集体中的“去个性化”现象:在集体中,每一个人都不再是他们自己,他们可以做出自己一个人时不敢做的事。
这种现象在群众暴动中和“戴着面具狂欢”的场合是很典型的。
如果按托夫勒的说法,在现代社会,金钱的权力比之暴力的权力是一种进步的话,那么我们更应该警惕的则是多数的暴政、群众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