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本解读
何为“现象学语文”?——人文科学视野中的语文教学研究
作 为文化 的传 承者或接 受者 ,从来就没有质 疑过这种 “ 传 理 解 和 建 构 显 现 文 本 意 义 , 在 文 本 意 义 和 情 感 的领 悟 中人
现 统 ”的合理 性 ,比如 说语文教学 中 ,从 小学到高 中,所有 与 生 活 世 界 融 为 一 体 。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象 学 语 文 ” 即 的 课 堂 都 在 按 部 就 班 地 进 行 着 “ 统 三 部 曲 ”— — 时 代 背 是 在人 文 学 科 视 野 中 的语 文 教 学 。 传
作 为语文 教师 ,文 本解读是最 基本 的能力 ,但 很可惜 向运动 的解读反应 过程 。这 种文本解 读对话观 ,确定 了学
当 代 文 本 解 读 理 论 的 发 展 , 主 要 呈 现 了三 次 大 的 转 生 , 它 标 明 阅 读 教 学 活 动 是 一 种 主 体 能 动 的参 与 行 为 , 而 向 , 由过 去 只 注 重 解 读 作 家 — — 作 家 转 向文 本 一 ~ 文 本 转 教 师 首 先 是 ~ 个 解 读 参 与 者 , 同 时又 是 启 发 学 生 参 与 的 引
景、作家作 品 、中心 思想 ,可 是作为语 文老师 的我们 可 曾
传 授 的 是否 都 是 一 种 生硬 的解 读 ? 思 考 过 : 一 种 “ 统 ”是 否 已经 成 为 我 们 面 对 文 本 、面 对 传
胡 塞 尔 现 象 学 后 期 所 大 力 倡 导 的 “ 体 间性 ” 理 论 , 主
在 文 学理 论 嬗变 、课 程理 念 的新 内涵不 断 扩展 的背
本 解 读 作 为 文 本 与读 者 “ 体 间 性 ” 的 对 话 ; 解 读 建 构 景 之 下 ,使 得 在 人 文 学 科 领 域 中 来 激 活 语 文 教 学 成 为 了可 主 观 ,把 文 本 解 读 视 为 对 意 义 的 开 放 的 理 解 创 造 , 文 本 对 读 能 。 徐 李 萍 、 刘 正 伟 在 《 文 教 育 :一 个 现 象 学 教 育 学 解 语
从读-解关系走向读-写关系的当代文本——创意写作学视域下的文本研究
本”,而不是依靠神父或者牧师。随着被动领受和
写作学视域下的文本和人的关系,不仅仅是基于上
信靠关系的解除,这时,文本的内在同一性瓦解让
述读-解活动的,还是基于“阅读-写作”(读-写)
位给了纷争性,文本的超越性下降而个体的人的超
活动的,读者在这里不仅仅是阅读-解释者,他同
越性权能上升,他被赋予了“独对文本时创造者的
文化、语言和习俗等已预先规定了他可能的生存以
解释文本的权利”等等,只存在于理想的状态中。
及关于一般生存的理解”之下的理解 (基于先见的
人在文本面前,如何成为平等和自由的个体?这是
理解) ②。
人和文本之间的社会政治-权利关系属性是如何被
这种理解是通过文本展开的,但是,文本不是
构造的?如何才能建构一种理想的关系?人和文本
自我生成,是个体的自主性和独一性的重要来源,
119
2021 年第 4 期
因而具有本体论奠基意义,这是我们前文已经阐明
理解总是基于某种前理解和前判断的理解,总
的;而“相互理解”涉及政治社会层的个体与他人
是基于盲见之上的“洞见”,可以说,主体每一次
的深层关系,文本处于人类作为共同体共同理念
基于文本的直接理解都是不充分的。但主体与同在
洞见,它超乎于单向度的人的被动领受接受和文本
创意写作学视域基于人的现代和后现代处境,
的显现传达——真理从中涌现出来,文本也只有在
人从上帝的手里接过了创造的权能,不仅仅是拥有
这种对话关系中得到实现,实现其为具有真理意味
了创造性阐释的权能,同时,人还成为和上帝比肩
的敞开和洞见着的文本。
118
从读-解关系走向读-写关系的当代文本
而这种“重铸”“再造”构成了主体自我的形成实
语文教学呼唤文本解读观的重建
己也得到同样的建构 。所 以, 文本解读是一种寻求
理解 和 自我理 解 的活 动过 程 , 是 建构 文本 和 自我 建
构 的过 程 。
具 体来说 , 所谓“ 寻求 理解 ” , 就是 读者 感知 、 体 验文本 构筑 的世 界 ( 包 括文 本 的形 象 世 界 , 情 感 世
程, 就 是 在建 构文 本 的同 时也建 构 自我 的过程 。 乔治 ・ 布 莱 曾指 出 , 文本 解 读 是 读 者 向文 本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1 0一 O 8
在对文本意义的感悟和体验 ; 而“ 自我理解” 则重在
作 者简 介 : 陈世荣 , 重庆市 巫 山县龙 井小学 ( 重庆 巫山 4 0 4 7 0 1 ) 高级教 师 。
38
对文 本 意义 的建 构 和 自我 建 构 。这 种 自我 的体 验 、
为解 读 即体 验 , 体 验 即意义 的生成 , 解读 是通 过读者 的体 验显 现文本 意义 的 。 关键 词 : 文本 解读 ; 本体 论 ; 阐释学 ; 接受 美学 ; 读 者反 应理论
随着本 体 论 阐释 学 、 接受美学、 文 本 学 和 读 者 反 应理论 的兴起 与发 展 , 当代 文本 解读 观 正 在 发生 变革 , 即摒 弃 过 去 只 注 重 “ 作 家一 作 品”的解 读 模 式, 把 文 本 解 读 的 重心 转 向 “ 文本一 读 者 ”, 视读 者 的解读 为 文本 的本体 存 在 , 把 解读 活 动作 为文 本 构 成不 可或 缺 的本 体 层 次 。这 种 变革 建 立 在 本 体论 阐释 学和 读者 反应 理论 的基础 上 , 主要 从 三个 方 面 切入 : 第一 , 文本 解 读 不是 单方 面 的对 象性 阐释 , 而 是 文本 与读 者 的 反 应 交 流 过 程 ; 第二 , 文 本 解 读 不 是 复制 文本 , 而 是 对 文 本 的建 构 , 它 造 成 文 本 的开 放性 , 将 文本从 静态 的物 质符 号 中解放 出来 并还 原
优秀语文文本解读案例
优秀语文文本解读案例
一、文本简介
《三国志》是唐代著名历史学家苏武所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全面、最完备的包罗万象、集大成的历史三部曲之一,有《汉书》、《吴书》、《蜀书》三卷共三十五篇,非常适宜作为语文文本解读。
二、文本解读
1. 《三国志》是一部综合性伟大作品,从历史角度出发,把建立在决策、对抗中的三国政治、经济变迁综合地刻画出来,更有力地反映出
古代思想的转折,充溢着复杂的历史关联和无比的历史活力。
2. 《三国志》在语言上简洁,行文流畅,如小说式故事描写中融汇了
文学和历史,以简整明晰的细节表述强调历史客观规律。
3. 《三国志》以战争风光、军略英明描繪形象生动,商业体系盛行时期,商人的鲜明意识及卓越运作也被完美表达出来。
4. 《三国志》中客观地抒发了历史上各派人物的利见、态度,反应了
唐初中央政权在改革中所面临的历史伦理挑战和政治经济变革的发展
道路。
5. 《三国志》中对指挥将领等重要人物的传记也不算少,具体叙述了
决策者的作用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借鉴它们出现过的精彩案例,学
习改革创新精神。
6. 《三国志》也是一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古典文学作品。
其
中带有浓厚的源自中国古典的文学和思想风格,文学手法巧妙,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现实意义深远。
三、文本解读总结
《三国志》给读者以商业、经济、政略、文学、历史活力等多方面的学习获益,可以说其历史性超越了三国时期,其影响力和价值仍有着深远而持久的余子。
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和参照系,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本。
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
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思和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细读文本与文学性因素文本细读的方法简短的结语一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一个转折。
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现代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那时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流派和治学方法都是从古典文学派生出来的,学习研究现代文学者也多是从古典文学的治学方法中寻找路径和方法。
比如,作家的著述系年和年谱的编写、作家资料的收集以及文本细读等等。
但从整体上说,由于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现代文学研究也不得不从以论带史的立场出发,将学术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术界为了纠正原先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化而导致的以论带史倾向,更加强调了学术的客观性和资料性的重要意义,方法上似乎又回到作家作品的具体研究上来。
1980年代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几乎都是从系统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开始起步,他们的第一本论著,多半是具体的作家研究和作品论。
这也就意味着,后来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和“重写文学史”的一代学者,其实都是在阅读大量的文学原著以后再提倡和进行宏观研究的。
1985年以后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一来是学术风气强化了宏观研究的必要性,二来是西方理论学说的不断引进,导致了学术界盛行新方法和新理念,对文学史的理论研究逐渐取代了具体的作家作品研究,文本细读逐渐不被人们所重视。
到现在,20年过去了,一届届的研究生都被笼罩在宏观的体系的理论的阴影里,虽然在理论上也能自圆其说,但心里总也是虚的,没有充分地阅读文学原著,理论底气很难会充足。
当轻视文本阅读的治学态度渐渐地成了一种风气时,间题就有些严重起来。
我这样说,当然是有感而发——我每年主持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都发现一些相同的现象:许多考生对几本流行的文学史著作准备得相当充分,对于一些流行的学术话题和读物也相当熟悉,但当你抽样地选一些文学作品作为问题的话,立刻就会发现破绽,他们对于文学作品阅读量不仅相当少,而且几乎不具备解读作品的能力。
文学批评中的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
文学批评中的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的一种学术活动。
文学批评主要包括文本解读和意义建构两个方面。
文本解读是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意象等元素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其内在的美学特点;而意义建构则是通过对作品中的主题、情感、思想等方面进行探究,构建作品的意义框架。
在文学批评中,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作品的批评理论和阐释体系。
一、文本解读:揭示作品的美学特点文本解读是文学批评的基础,它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意象等要素的分析,揭示作品的美学特点。
首先,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础,通过对文本中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人物语言等的解读,可以了解作品的表达形式和语言特色。
例如,对于章太炎的《狂人日记》,通过对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巧妙的用词的解读,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力量和冲击。
其次,结构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作品的节奏、紧张度和层次感起着决定性作用。
通过对作品结构的解读,可以了解作品的情节安排和叙事方式。
再次,意象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对作品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意象的解读,可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意境。
最后,对文本中的隐喻、暗示和象征等手法的解读,可以揭示作品中的深层意义和思想。
综上所述,文本解读是揭示作品美学特点的重要手段。
二、意义建构:构建作品的意义框架意义建构是文学批评的核心任务,它通过对作品中的主题、情感、思想等方面进行探究,构建作品的意义框架。
首先,主题是文学作品的核心,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可以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情感。
例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通过对女性自由意志的追求来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
其次,情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对作品中的情感抒发、情感应激等方面的探究,可以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核和情感共鸣。
再次,思想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作品中的思想观点、哲学思考等方面的探究,可以理解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思想价值。
最后,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背景也是意义建构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作品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作品的社会批判和时代意义。
语文文本创造性解读的操作规程
语文文本创造性解读的操作规程作者:彭晨光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2期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最明显的是课堂基本脱离了“牛不喝水强按头式的硬灌输”,课堂活泼生动起来;最值得高兴的是对课文(文本)的解读,基本打破了“政治的枷锁”,充分体现了教师解读的积极性,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然而,物极必反。
有些课堂又走入另一个极端,“脱离文本旁逸斜出的创造性阅读”、“看似热闹实则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多元解读”的现象多了起来。
比如,有些时候我们进行了“无中生有”式的、强调所谓个性的“创造性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提辖是土匪”、《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愚公移山》中“愚公”没有经济头脑和效率观念、武松打虎缺乏环保意识、《红楼梦》宣扬近亲结婚……此种情况,引来许多争论。
有的老师高举新课标大旗,认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学生个性化创造性解读文本;有的老师却有不同理解,认为文本解读有其规律性,不能随意解读。
那么,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究竟要不要创造性解读?如何创造性解读?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
文本解读要不要创造性解读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代文本解读理论认为,文本解读活动是一种对文本意义的建构过程,建构性是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特征。
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才得以建构,它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读者的解读创造,而且“必须由读者来实现”(德国美学家、批评家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
伽达默尔(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曾说:“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真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
”正由于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读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
所以,有人认为,“不存在没有创造的阅读”。
《青山不老》文本解读一
19《青山不老》文本解读《青山不老》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的散文名篇。
语言生动优美,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给后代造福,课文虽然情节简单却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首先,我们来看看文章的结构。
可以分为三部分。
文章的第一部分(第1段):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了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作的巨大贡献。
文章的第二部分(第2-5段):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面临的大小环境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第2段: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所面临的恶劣险峻的自然环境。
第3段: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所面临的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
第4段:主要写村干部补充老人改造山林所取得的成绩和为人们所作的贡献。
第5段:主要写老人陪我们去沟里看树所见到的情景。
文章的第三部分(第6-7段):主要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
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6段:主要写同老人道别时我的感受。
第7段:主要写我的感悟,点明文章主题。
其次,文章有一处难点,就是怎样理解题目“青山不老”的含义。
“青山”指的是苍翠浓郁、绿意荡漾的高山;“不老”指的是永远不会衰老。
难道青山还会老吗,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面上看是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老,实际上是暗示着某种精神与世永存。
以“青山不老”为题,直接点出文章的主题。
文章末尾,作者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句话是文章的主旨,也与题目相呼应。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老农的精神不老,难道青山还会老吗。
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
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陈思和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细读文本与文学性因素文本细读的方法简短的结语一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一个转折。
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现代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那时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流派和治学方法都是从古典文学派生出来的,学习研究现代文学者也多是从古典文学的治学方法中寻找路径和方法。
比如,作家的著述系年和年谱的编写、作家资料的收集以及文本细读等等。
但从整体上说,由于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现代文学研究也不得不从以论带史的立场出发,将学术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术界为了纠正原先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化而导致的以论带史倾向,更加强调了学术的客观性和资料性的重要意义,方法上似乎又回到作家作品的具体研究上来。
1980年代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几乎都是从系统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开始起步,他们的第一本论著,多半是具体的作家研究和作品论。
这也就意味着,后来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和“重写文学史”的一代学者,其实都是在阅读大量的文学原著以后再提倡和进行宏观研究的。
1985年以后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一来是学术风气强化了宏观研究的必要性,二来是西方理论学说的不断引进,导致了学术界盛行新方法和新理念,对文学史的理论研究逐渐取代了具体的作家作品研究,文本细读逐渐不被人们所重视。
到现在,20年过去了,一届届的研究生都被笼罩在宏观的体系的理论的阴影里,虽然在理论上也能自圆其说,但心里总也是虚的,没有充分地阅读文学原著,理论底气很难会充足。
当轻视文本阅读的治学态度渐渐地成了一种风气时,间题就有些严重起来。
我这样说,当然是有感而发——我每年主持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都发现一些相同的现象:许多考生对几本流行的文学史著作准备得相当充分,对于一些流行的学术话题和读物也相当熟悉,但当你抽样地选一些文学作品作为问题的话,立刻就会发现破绽,他们对于文学作品阅读量不仅相当少,而且几乎不具备解读作品的能力。
《走月亮》文本解读
《走月亮》文本解读
《走月亮》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一篇小说,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爱情、人性和生命的故事。
以下是我对这篇小说的文本解读。
故事背景
《走月亮》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一个小城镇上,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期。
主要人物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12岁的男孩子,他没有名字,只有“太阳王子”的称号。
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到了迫害。
他的父亲因为被批斗而自杀,母亲则被送到了农村劳动改造。
太阳王子的奶奶照顾着他,但她也无法摆脱被迫害的命运。
故事情节
太阳王子非常喜欢看月亮,他总是希望能够把月亮带回家中给自己的父母看。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想出了一个方法:用一面大镜子来折射月亮的光线,然后把这些光线引导到自己的家中。
但是,这个方法并没有成功。
最后,太阳王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在寒风中独自站在雪地上,不停地呼唤着父母的名字。
他的奶奶找到了他,安慰他说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他们一定会听到他的呼唤。
文学意义
《走月亮》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社
会的种种荒谬和人性的扭曲。
小说中的太阳王子是一个对生命充满希望与渴望的孩子,他对月亮的追求和呼唤父母的行为都体现了他内心强烈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
小说中还通过太阳王子的成长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脆弱性,传达了作者对人性、生命、爱情的深刻思考和关切。
这篇小说包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代文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当代文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形式。
在当代文学史中,存在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
本文将对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当代文学。
一、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家1.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真实生活的描写,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
莫言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红高粱家族》被广泛翻译并在国际上获得了成功。
2.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对传统叙事形式的颠覆和重构,常常使用非线性叙事和多重视角的手法。
莫里斯·布卢姆和托马斯·品钦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无人生还》和《重返巴黎》探索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模糊界限。
3.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将魔幻元素融入到真实社会的描写中,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百年孤独》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的经典之一。
4. 社会派文学社会派文学以表现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为主题,揭示社会阶级和族群的斗争。
余华是社会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活着》深刻展现了中国农民的苦难和坚韧。
二、重要的文学运动和事件1. 20世纪文学的启蒙20世纪初,欧洲文学出现了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等文学运动,这些文学运动倡导艺术的自由性和个人创造力,开辟了现代文学的新境界。
2. 大萧条时期的文学大萧条时期,文学作品常常揭示社会的贫穷和困苦。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是描写大萧条时期的经典之作。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学反映了欧洲战后恢复和复兴的希望和困惑。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和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4. 探索现代主义的文学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作家尝试探索现代主义的文学形式,并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与解读
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与解读文学作品是由作家以文学语言创作的一种文本形式,用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文学艺术。
在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同时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习惯和思想观念。
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与解读是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与语言表达的过程,以达到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内在意义的目标。
这种思想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分析古代文学作品,同时也适用于当代的文学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以及莫言的《生死疲劳》等等。
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结构、要素等方面进行的深入研究。
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文字和语言上入手,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篇章结构、修辞方法等进行分析,从而发掘文学作品的内在特点和意义。
在文本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文字形式分析、语言表达分析、人物分析、情节分析等等。
文字形式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了解作者是如何组织语言和编辑文章的。
语言表达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语用、修辞、隐喻等方面,推测作品的思想意义。
人物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人物命运、人物性格等各种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情节分析则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情节安排、文学手法、主题意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推测作品的内在含义。
解读方法解读方法要根据作品的性质和特点而定。
例如,某些作品侧重情节本身或者人物的事件经历,那么文本分析方法则需要更加关注情节和人物。
如果某些作品则侧重表达思想和哲理主张,那么文本分析方法需要更加关注作品的主题和内在含义。
因此,解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逐字逐句解读。
这种方法注重对文本的语言形式进行逐一分析,从而深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内容。
第二,局部解读。
此种方法主要是从具体的语言形式、场景、人物、语言细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
十大文本解读策略
十大文本解读策略策略一:裸眼素读通俗地说就是直面文本。
《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如是说:我们要尽可能“忘记”或“悬置”阅读知识、技巧和经验,用全部感官拥抱、直面文本,如实地去触摸文本的每一个字词句,获取文本呈现的原始信息,珍视原始信息带给读者的第一感觉。
王崧舟老师告诉我们:直面文本,你得慢慢读,要一字一字盯着读,不贪多,不求快,对所读的文字要“猛施功夫,理会子细”,始终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和警觉,就像林黛玉进贾府那样。
只用在敏感和警觉的状态下,你才能做到今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策略二:基于体式王荣生先生倡导依据文本体式,确立教学内容。
所谓“文体”通俗地说就是体裁,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如下文体:童话、寓言、儿歌、古诗、儿童诗、故事、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议论文等。
解读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
第一,文体内容。
每一种体式都有其特定内容。
诗歌是以点状之象抒情,散文多以景、事来抒情,小说是以完整故事关照社会。
诗歌写一个片刻情绪,散文是生活片段的感受与感悟,小说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表达一个寄寓。
第二,文体思维。
每一种体式都有不同的思维特征。
小说的虚构、寄寓,散文的虚实,诗歌的联想、想象、变异。
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可以遵循不同文体的思维进行思考和深入解读。
第三,文体形式。
不同文体在结构、语言、手法上都有不同的风格,如诗歌强烈的情感,注重对词语的推敲;散文的意境呈现;小说对事件的叙述,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等。
在文本解读时,既要关注文体的特点,又要找到这个文本的“这一个”。
策略三:把握结构把握结构是文本解读的重要策略。
一般来说,文本结构涉及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表层结构。
一般指文本的线索和脉络,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
第二个层次为深层结构。
它涉及的往往是语言文字背后的思维模式、文学母题、神话原型。
如《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的结构就是:出现困境,挑战困境,解决困境。
第三个层次为超验结构。
它属于文本的形而上的层次,比深层机构更抽象,包括审美、宗教、信仰等,这是文本的最高层面。
论文: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
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家尧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关系着学生精神发育的进度,思维发展的程度,课堂对话的效度。
”i文本解读与教师个人的文化积淀、生活经历、阅读经验都有着紧密的关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一生的修炼。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解读就无法可依,掌握合理的的解读路径和解读策略能够帮助老师有效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力。
文本解读有两个概念,一是作为一般读者的文本解读,二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后者我们称之为文本的教学解读。
作为教学解读,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文本自身的教学价值。
如何来进行文本的教学解读呢?本文力求从实践操作层面来提出一些策略,将之归纳为三个“三”:工具性—审美性-文化性;走近—走进—走出;问题—规律—运用。
姑且号之“三三理论”。
一、三重境界:工具性—审美性—文化性工具性解读。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学习语文,其核心就是要掌握语文这门工具,用之于学习与生活。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其作为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的作用而言的。
中国古代文论指出,文学作品包括言、象、意三个层面;西方文论称之为语言层(形式层)、形象层(再现层)、意蕴层(表现层)。
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实意义相同,即中西方都把言语形式放在第一层面。
作为工具性的解读,就是要立足言语形式,就是要对语言“慢慢走啊,欣赏”(朱光潜语),“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吕叔湘语),“徜徉在语言之旅”(海德格尔语)。
通过言语形式与内容的关联与契合,来品咂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对言语的感觉。
其中包括对作者遣词造句、语序排列、标点段落、语法修辞、表现手法、篇章布局等多方面的揣摩与研习。
孙绍振文本解读
孙绍振文本解读
孙绍振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他的文本解读方法深受人们的欢迎。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方法包括:
1.注重文本的原意:孙绍振认为,文本的原意是最重要的,应尽量准确地理解文本的本意。
2.发掘文本的隐含意义:孙绍振认为,文本中隐含的意义也很重要,应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发掘隐含的意义。
3.注重文本的实际意义:孙绍振认为,文本的实际意义也很重要,应考虑文本的背景、作者的意图等因素,深入了解文本的实际意义。
4.注重文本的阐述方式:孙绍振认为,文本的阐述方式也很重要,应注意文本的修辞手法、结构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并为文本的解读和研究提供有力的指导。
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
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主人公兔子的妻子哈尼卡和情人瑞塔都受到了社会现 实的束缚和限制。兔子在与她们的关系中,展现出追求自由和真实的渴望。此外, 小说中还通过其他人物的刻画,展示了当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疏离感和道德困境。
五、总结归纳
通过对布鲁克斯的“文本细读方法”的学习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阐释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分析人物形 象和情节发展,还能够引导我们文本中的细节元素和作者的用词技巧。通过细读 和分析,《兔子,跑吧》这部小说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困境和追求自由的主题, 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疏离感和道德困境。
1、抛开先入为主的思想:在阅读过程中,尽量避免将自身的经验和观念带 入到文本之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文本中的意义。
2、文本中的细节元素: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小说中的语言、意象、象征 等细节元素,这些元素往往蕴含着作者深刻的主题和意义。
3、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在细读过程中,要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 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为了更好地说明布鲁克斯的“文本细读方法”,我们选取美国当代作家约 翰·厄普代克的小说《兔子,跑吧》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这部小说以20世纪60年 代的美国社会为背景,通过讲述主人公兔子的经历,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困境 和追求自由的主题。
在运用布鲁克斯的“文本细读方法”对《兔子,跑吧》进行细读时,可以按 照以下步骤展开:
1、选择合适的文本:选择合适的文本是进行文本细读的第一步。在文学教 学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挑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作 为细读对象。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文本的代表性、经典性以及与当代社会的关联 性,以确保细读成果的有效性。
2、开展精细化教学:在文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细节的把握,将文本细读 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作品的修辞手法、结构特点、 主题思想等方面,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 思考和分析。
教材文本解读的诠释学困境及应然取向
●2 8 第 1 0 年 O —— 0 期●
教材文本解读的诠释学困境及应然取向
辜 桃
( 南 大 学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所) 中
【 摘 要】随 着 当代 文 本 解读 理 论 的 发展 ,教材 文本 解 读 遭 遇 到 了文本 解 读 中的 诠释 学 困境 , 即 文 本解读 中 “ 复原 说 ” 与 “ 义创 生说 ” 之 间 张 力 的 矛盾 。 本 文从 哲 学诠 释 学的 视 角 出发 ,认 为教 材 文 意
么 异 化 的 “ 义 创 生 说 ” 则 是 对 创 见 的 肆 意 扭 曲 。 将 意
生 自我 视 域 的 缺 失 。 这 种 文 本 观指 导 下 的 教材 文 本 解
读 者 的创 造 性 见解 等 同 于毫 无 标 准 的任 意 理解 。因 此 ,
渎 是 单 向 、独 断 的 ,认 为 文 本 中 寄 存着 唯 一 的 客 观 题 旨 ,完 全 回避 文 本 解 读 多 元 的 可 能性 ,对 教参 顶 礼 膜
的理 解 是一 种 “ 体 验 ” 再 ,因此 必 须 抛 弃 自己 的主 观偏 见 , 以 空 白状 态 进 入 作 品 ,再 现 和 重 构 作 品 的 原 意 。 “ 释 的重要 前提 是 ,我 们 必须 自觉 地 脱 离 自己的 意识 解 而 进 入 作 者 的 意识 ,我们 必 须 努 力 成 为文 本 所 期 待 的 直 接 读 者 ,以 便理 解 暗示 的 意思 和 把握 比喻 的精 确 含 义。 【 ” 一 1因此 ,根 据 这样 一 种 文 本 观 ,教 师 和学 生 对 教 材 文 本 的 解 读 就 是 追 求作 者 和编 者 的原 意 ,它 要 求 师 生 放 弃 有 碍 于 理解 文 本 的 先入 之 见 ,否 定 精 神 上 原 属 于 他 们 自己 的 东 西 ,不 断 进 入 作 者 和 编 者 的 视 域 ,
文本解读及其教育思想
一
、
于现实世界 的想 象世 界 , 这个想象世界 随时代 的变化 而变化 , 其 意义既是 自律的 ,又是开放 的,能让读者在解读 中拓展理 解 域 ,并使 自的处境 和无声 的文本世界 内在地联 结于一起 ,
有 助于生发出文本 的新 的意义 。这就是说 ,文本解 读作为一 个再创 和开放性的动态建构活动 ,永远不会静 止和终结 ,因 历 史 、时代和主观局限性而不断开拓 和深 化 ,对文本的解读 会 随时空的推移 、时代情境 的变化而发展 ,不 可能停滞在某 点上。文本解读 的本质不在 于复制历史 和文本的原意 ,任 何 读者的理解和解释都要站 己所处 的特定 立场 ,以特定 的观 点和视域去理解 并解释事件与文本意义。 在文本解读过 程中 , 解 读者和文本都具有各 自的视域 ,理解应将 两种视域交融在
的一部 分。 解读 的历史性 意味着 文本 意义多元 化解 读的可能 , 不 同的阐释者带着不 同的前见与 文本 对话 ,对 同一文本 的解
出发 ,文本意义具有开放性 ,要允许 多元 阐释的存在 。没有 个读者能穷尽地把解读文本 ,读 者都是不断的接近文本意 义。因而文本总是处在一个形成过程 。 二、教 育与文本解读 从每一位 读者出发 ,文本只能是一个半成 品,是解读过 程的一个 阶段 。文本并不是 简单 的载体 ,文本就是文本 ,它 能够 自我展开 , 自我呈现 。当我们 真正进入文本时 ,就意味
文本解读
《散步》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
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精美隽永,玲珑剔透、蕴籍丰富的亲情散文。
文章篇幅不长,写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家人一起散步,却于小小的一次散步中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蕴籍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
或许是久居繁华的灯红酒绿的都市,很少看到全家老小一同散步的情形,或许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很少看见全家老小外出时和谐相处的情形。
因此,每每看到这篇散文,总觉得有些东西触动我的心灵,总会引起我们的向往和思考,就算看百遍也不厌倦,仍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于是,面向七年级的学生教学《散步》,首先是朗读,带着学生美美地读,进入散文中描绘的优美情境,感受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然后是概括故事情节,欣赏人情美;难点在于探究美,即探究美的根源——家庭和谐幸福的秘诀,学会创造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梁学院中文系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代文学文本解读》课程考查作业(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代课教师:康志宏考查得分:研究题目:分析小说《后宫·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所在班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1303班小组成员:姓名:王咪咪学号:20130102324姓名:姚文池学号:20130102329姓名:朱蕊学号:20130102337(作业正反面打印,正文另起一页,三号、仿宋,插入页码居中,一级标题小二、方正小标宋简体,二级标题三号、宋体、加粗,行间距28磅,文本保存格式为.doc;正文超过10页,作家简介、作品目录用附件1、附件2,跟正文之后。
)摘要《后宫·甄嬛传》是流潋紫所著的小说。
该书讲述雍正年间,进入后宫的妃嫔甄嬛,在宫中的几起沉浮。
充分表达了宫廷生活的尔虞我诈,及深宫中的情爱纠缠。
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是最残酷的斗争……而后宫,是残酷的密集地……《后宫·甄嬛传》以其紧凑的剧情,以及真实而自然的宫斗场景,将宫斗作品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本文主要是对宫斗作品《后宫·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
重点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分析男权社会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形象,并透过这部作品,剖析社会教化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主要对《后宫·甄嬛传》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并与当时热销的其他的宫斗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后宫·甄嬛传》能够在这些创作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针对书中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主要分析是什么造就了她们不同的性格与做事方式。
最终得出她们都是当时封建教化下的牺牲品,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
二、运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对《后宫·甄嬛传》中的女性的悲剧命运进行分析。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入探究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她们的悲剧命运。
虽然表面上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是她们的性格,但归根结底是男权社会下的父权,夫权教化所造成的。
三、在性格,社会,命运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女性已然沦为了男权的附属品和男权争斗下的牺牲品,女性作为弱者的形象已然在男权社会确立。
在一系列的男权塑造和争斗下,女性的自我意识在逐渐丧失,不在反抗,不在斗争,她们作为男权统治的工具而存在。
分析《后宫·甄嬛传》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的逐渐蜕变,将她们置身于整个男权社会中,得出无论成功与失败,她们始终都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的结论。
四、结合社会现实,分析整部剧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甄嬛传男权社会女性形象弱势地位自我意识觉醒绪论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后宫·甄嬛传》在网上连载以来,引起了网友强烈的关注,在起点、晋江、红袖、新浪,到处都是《后宫》的粉丝,作者12月19号参加第二届腾讯网“作家杯”原创大赛以来,短短几日,便创下了六十余万点击,五百多万条评论的骄人战绩,并引起了数十家出版机构的争夺。
截至2015年5月,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后宫·甄嬛传》,找到的相关结果为1200万个,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中搜索,分别找到的结果为1140万和1400万个,由该书引发的甄嬛狂潮久久不惜,一系列的“甄嬛体”,“华妃体”相继出现。
这本书对于现代人充分认识封建社会的畸形病态,认识它摧残、扭曲、腐蚀人性的内在阴暗腐朽,认识封建皇权制滥杀无辜、毫无人性、老百姓缺乏最起码的人权,从而充分认识与体会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的优越与先进,厚今薄古,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社会价值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在中国期刊网上,以“女性形象”为关键词、主题和篇名的,共有条记录;以“后宫甄嬛传”为检索词,包括全文、主题等在内,共有篇。
在我国学术界,以《后宫甄嬛传》为文本,针对男权下的女人所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相关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宫斗剧、职场斗争、中草药及诗词歌赋等方面,并未延伸至整个男权社会领域详细研究。
本篇论文综述,主要参考了《中国电视》、《青年记者》、《艺术广角》等相关刊物,以及各个大学的学报。
参考对象主要包括教授,在校硕士等研究学者的论文,也包括相关从业人员的论文。
通过搜索相关文献资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研究现状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后宫甄嬛传》的职场斗争方面:袁园在《职场民族女性:从甄嬛传看新世纪的意识形态显影》一文指出,《甄嬛传》去历史化的极端“职场叙事”,文章认为将作为现实社会的职场问题置于古代宫廷,在难以涉及国家社稷大事的后宫空间上演的“职场故事”中,“宫斗”则成了最为极端的叙事形态。
沈青黎在《甄嬛传的职场模拟》一文中,详细的将书中人物与职场中的人物一一对应,“宫斗”转而演绎成职场法则。
李忠样在《从甄嬛传感受职场腥风血雨》一文中,将甄嬛等人在后宫中的所作所为,总结成职场三法则,即企业是靠结果生存的,过程对它没有意义;市场不相信眼泪,不相信苦劳,只相信功劳;循环。
《后宫甄嬛传》女性研究相关方面:史春阵在论文《后宫甄嬛传女性抗争的破碎之美》中,以《后宫甄嬛传》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剧中几个典型人物的抗争,并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探究父权制下的女性抗争。
马英的论文《甄嬛传〉的女性主义考量》从女性生存的悲歌、清醒的女性意识、走向民间:对权力的撤退与规避这三方面,分析封建男权文化下女性生存的悲惨现实。
陈红梅在论文《宫闱中的“看”与“被看”——解读甄嬛传中的女性群像》中,将剧中女性群像分为“被看”和“看”两种,从中分析她们不同的生活轨迹与人生追求。
马韶培、白少楠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电视文化研究以热播古装电视剧为例》一文中,从近年来热播的古装剧入手,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研究女性话语权的独立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在电视文化中的表现,以及对受众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邓林在论文《女人的世界——谈甄嬛传之情爱家国》中,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了女性的多维情感世界,并通过对《甄嬛传》的分析,以此来透视国古代女性的情感世界。
针对《后宫甄嬛传》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宫斗”、文化类等方面,关于其女性方面的研究虽以女性主义视角进行了分析,却并未涉及对《后宫甄嬛传》中主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本文将从男权社会下的女人角度,以女性视角对《后宫甄嬛传》中女性形象及命运的悲剧性做深入地分析,揭示其所处的男权社会下造成女性悲剧的深层次原由。
女性作为男权社会下的弱者,她们越是想挣脱男权社会所给予的命运,就越是走不出悲剧的樊篱。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根据选题结合阅读收集文献获得相关研究资料,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现有阶段关于《后宫甄嬛传》已有的研究,并做出归纳和总结。
文本分析法:通过对作品《甄嬛传》文本的反复研究,对书中人物所塑造的众多的娱妃形象进行分类,从文本中找到其命运的悲剧性原因,并从性格、社会,以及命运等角度,分析总结女性形象的悲剧性,在抗争失败后认同和接受其弱者命运,并最终维护男权社会的统治。
一、《后宫·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文学作品《后宫甄嬛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梳理,书中女性是宫廷斗争的主体,其形象类型较为丰富,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在这个充满敌意、尔虞我诈的环境下,她们拼死争斗只不过为赢得皇帝的雨露和恩宠。
为了争宠,这些后宫女子在对与错、善与恶对立中游离,然而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自我保护、是合理的,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身处其中的女性,只有依靠手段的高下与计谋为自己的命运作出改变,她们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
宫廷女性形象的出现从来都是以对立的方式出现。
如女性对爱情的忠贞虔诚,为争夺宠信是所表露的奸诈、对情感上的真情与假意间的抉择以及在尊卑有别时,所表现的尊贵与谦卑。
(一)《后宫·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概述《后宫甄嬛传》中表现的是生活在封建体系下的一群后宫女人,在男权社会道德下,所有的女性按照男性制定的规则下安分地生存着,她们的价值由男性赋予,也期待着被赋予,没有自己的追寻和理想,最终沦为男性的附属品、甚至是繁衍后代的“机器”。
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深刻的女性主义作品,作者流潋紫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中国的史书是属于男人的历史,作为女性,能在历史中留下寥寥数笔的只是一些极善或极恶的人物,像丰碑或是警戒一般存在,完全失去个性。
”作者力图通过作品,重新诠释一个更加真实、丰盈的细腻的古代女性主义故事。
(二)《后宫·甄嬛传》中的典型女性形象《甄嬛传》中,主要的女性人物包括甄嬛、皇后、华妃、沈眉庄和安陵容、敬妃、端妃等等。
后宫佳丽三千,为博得皇权的宠爱,获得更多的荣华与权力,后宫女性之间相互争斗,乐此不疲。
为强化和巩固自己已有的权力,歹毒极致的皇后不惜残害皇帝子嗣、迫害其他妃嫔;为长期保有皇帝荣宠,恃宠而骄的华妃;为赢得生存,步步为营、逐渐铲除异己,最终成为争斗胜利者的甄嬛;为追求爱情看破后宫争斗的沈眉庄;为争得荣宠背叛友情、陷他人于不易之地的安陵容;也有规避斗争以求自保的端妃,等等。
1.甄嬛的形象刚进宫的甄嬛虽善于攻心,却甚少有害人之心,为远离是非宁愿称病,平日与沈眉庄和安陵容情同姐妹。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是在行册封礼之后与皇帝偶遇时许下的单纯愿望。
因本身姿色与已故皇后纯元相似,即使是称病远离,依然未能成功。
甄嬛备受荣宠招致皇后和华妃的嫉恨,千方百计置甄嬛于死地,最终华妃失势,甄嬛被褫夺封号,皇后独揽后宫大权。
命运的转换只在朝夕之间。
然而故事并未结束,回宫后甄嬛眉眼间清晰可见的清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算计与仇恨的妆容。
此时的甄嬛,为了获得权力步步为营个个击破,逐步将以皇后为首的权力集团摧毁,并建立以甄嬛自己为首的权力中心。
剧中甄嬛心灵通透,并无害人之心,甄嬛本性天真烂漫,聪明伶例,在经历后宫世事之后,逐渐成长为深谙后宫争斗的深宫妇人。
书中台词中,“有时候不争,比能争会争之人有福多了”,“与其心生敬佩,不如自己便是那样的人”,“人情世故的事,既然无法周全所有人,就只能周全自己了”,“伤口烂到一定程度,才好动刀除去,烂得越深,挖得越干净”。
从甄嬛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甄嬛心如明镜,在经过一系列挫折之后,便也开始揣度人心,尤其是帝王之心。
最后,皇帝即将驾鹤西去之时与甄嬛的对话,“是啊,这天下都是朕的,不过很快就是你的了”,“臣妾要这天下来做什么,臣妾要的,始终都没有得到”,“难道我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纯元皇后?”“能有几分长得像宛宛,也算是你的福气”,“是吗,这究竟是我的福,还是我的孽?岂止是皇上错了,我更是错了!这几年的情爱与时光,究竟是错付了”。
经过皇后等人的陷害暗算,被爱灼伤的甄嬛,清醒的认识到自以为的爱情只是他人的替代品,而后看淡后宫争斗出走甘露寺。
为了家族的荣耀和父母的安危,不得不重回机关算尽的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