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被动句总结

合集下载

文言文常见表示被动句固定句式汇总

文言文常见表示被动句固定句式汇总

文言文常见表示被动句固定句式汇总
1、见……于……:(可译为“被”。


①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现在这条溪水却被愚字玷辱,那是什么原因呢?)
2、为……所……:(可译为“被”。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如果不这样,你们这些人将都被刘邦俘虏!)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③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孔雀东南飞》。

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所有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所有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所有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以下是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所有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1.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 《论语》十二章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诫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 《狼》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急持刀,对狼不敢前。

6. 《猫》
鼠善闭而不擒,而狗者常能逾墙而出或斗而择人而食也。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用,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常见被动句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常见被动句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常见被动句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导读:常见被动句的文言文特殊句式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触龙说赵太后》)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司马迁《屈原列传》)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如:(1)有罪受贰。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

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

如:(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

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

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文言被动句

文言被动句

文言被动句【概念点】被动句【定义】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子,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的行为的被动和受事者,而不是主动和施事者。

[键入](1)文言被动句(2)教室由我们打扫(2)花瓶被她打碎(3)他被小梁叫走(4)汽车被骑走(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过秦论》).皇帝本人死于他人之手,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嘲笑【概念点】文言被动句【定义】古汉语被动句型一般用以下方式表达,而不是“被”字,翻译时“被”字总是被改成“被”。

[键入](1)有标志文言被动句(2)无标志文言被动句【概念点】有标记的文言被动句(四字两种形式:“于”、“健”、“为”、“被”、“健”和“为”)【标志】1.“于”: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

【关键特征】关键是看介词“Yu”引入的宾语是否是动作的主动者。

如果是主动人,这个句子可以定义为被动句,否则就不是被动句。

[示例](1)s克伤于矢。

(《左传成公二年》.[译文:s克被箭射伤。

](2)因此,如果有准备,它将为人们准备,如果没有准备,它将为人们准备。

(盐和铁对风险和稳定性的影响)[译文:所以有准备就能控制别人,无准备就被人控制。

](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分,职分。

)..[译文:楚怀王因为不知道怎样才算是忠臣,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译文:劳心者治理别人,劳力者被别人治理。

]【辨析】于是一个介词,功能广泛。

除了表达被动之外,它还可以表达时间、地点、对象和比较。

表示被动时,动词后的介词“于”表示主动的人。

(1)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南辱于楚。

(《孟子梁惠王上》)..[译文:等到寡人在位,在东方被齐国打败,大儿子也战死了??在南方又被楚国侮辱。

(2)赵氏求救于齐。

(《战国策赵策四》).[译文:赵国向齐国求救。

](3)子击磬于卫。

(《论语宪问》).孔子在魏国敲响了钟声(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文言被动句

文言被动句

文言被动句【概念点】被动句【定义】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子,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类型】(1)文言被动句(2)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实例】(1)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2)花瓶叫.她给打碎了一个。

(3)他让.小梁叫走了。

(4)车子被.骑走了。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过秦论》)[译文:皇帝自己死在了人家手上,被天下人嘲笑。

]【概念点】文言被动句【定义】古汉语的被动句式一般不用“被”字表示,而用下列方式表达,译时一律改为“被”字句。

【类型】(1)有标志文言被动句(2)无标志文言被动句【概念点】有标志文言被动句(四字两式:“于”、“见”、“为”、“被”;“见……于”、“为……所”)【标志】1.“于”: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

【关键特征】关键在于看介词“于”引进的宾语是否是动作的主动者,如果是主动者便可将句子定为被动句,反之则不是被动句。

【实例】(1)郤克伤于.矢。

(《左传·成公二年》[译文:郤克被箭射伤。

](2)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盐铁论·险固》[译文:所以有准备就能控制别人,无准备就被人控制。

](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分,职分。

)[译文:楚怀王因为不知道怎样才算是忠臣,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译文:劳心者治理别人,劳力者被别人治理。

]【辨析】“于”字是一个功能很广泛的介词,除了表被动,还可以表时间、处所、对象、比较。

表被动时,动词后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

(1)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南辱于楚.。

(《孟子·梁惠王上》)[译文:等到寡人在位,在东方被齐国打败,大儿子也战死了……在南方又被楚国侮辱。

(2)赵氏求救于齐.。

解读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

解读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

解读文言文句式——被动句含义: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王建禽于秦。

(禽,通“擒”)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

“于”可译为“被”。

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

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例如: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

(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司马光《赤壁之战》)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二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叫做是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特殊句式被动句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特殊句式被动句
3、用“见”“见……于……”表被动 (“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整理ppt
4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
整理ppt
5
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C、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D、行将为人所并
整理ppt
9
3、 翻译下列句子。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2、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 天监初年,他的父亲是吴兴原乡令,被 奸吏诬陷,逮捕 送到廷尉。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 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整理ppt
6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 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 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整理ppt
11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翻译下列句子:
1、诚请见教。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2、望见谅。 希望原谅我。 3、请勿见笑。 请不要讥笑我。
整理ppt
7
1、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句( A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C、帝感其诚 D、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整理ppt
8
2、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句( C )

文言句式·被动句 省略句

文言句式·被动句 省略句

被动句
(7)吾老矣,不能用也。 )吾老矣,不能用也 ),以医幸王太后。 (8)纵有妹姁(xǔ),以医幸王太后。 )纵有妹姁 ),以医幸王太后
义纵有个姐姐名姁,因为通医术术而被王太后所宠信。
(9)(大树)不夭斧斤。 )(大树 )(大树)不夭斧斤。 化上疾于景响 (10)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 )下之化上疾于景响, 审也。在下位的人被在上的人感化,快得犹如影之随 审也。在下位的人被在上的人感化,
被动句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 郤克伤于矢。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被动句
(2) “为”字句: 三军获。 止,将为三军获。 而身为宋国笑。 而身为宋国笑。 父母亲族, 戮没。 父母亲族,皆为戮没。 卫太子为江充所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少北, 匈奴所 少北,则为匈奴所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为所虏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形声之回应一样, 形声之回应一样,
[8~10也可认为是省略“于”的于字句] [8~10也可认为是省略“ 也可认为是省略 的于字句]
(11)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 平城…… )高帝欲伐匈奴,
(12)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垓下。 )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
省略句
(1)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10广东卷 (1)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今天以授予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 不可以(再)丢失。 (2)吾为德请 财何为也?。 吾为德请, ?。10浙江卷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我为德行而请命,(你)拿钱财干 什么啊? (3)比还 谒周舍,再拜引咎。 比还, (3)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09上海卷 等回到地方后,(郡守)到沈周家 中去拜访,叩拜两次,主动承担过失。

文言句式之被动句

文言句式之被动句

• 6.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 译文: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 积久形成的威势胁迫。 • 为+主动者+所+谓语
• 7.舞榭歌台,• • 1.感斯人言。(《琵琶行》) 译文:被这位歌女的话感动了。 2.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译文:然而刘早被疾病缠绕。
•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 列传》) • 译文: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辜负/对不 起赵国。 • 见+谓语+于+主动者
• 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 译文:我不能拿着整个的吴这个地方,以 及十万的大军,还被人制约着。 • 受+谓语+于+主动者
•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杜牧 《过秦论》) • 译文:自己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 这是为什么呢? • “为”字句:为+主动者+谓语
2文言句式之被动句
一、有标志被动句
• 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韩愈 《师说》) • 译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 不被时俗拘束/不受时俗限制。 • “于”字句:谓语+于
•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 列传》) • 译文: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 被欺骗。 • “见”字句:见+谓语

文言文被动句

文言文被动句
4、用介词“被”表被动。(文言文中较少 见)。
5、无标志被动(动词本身表示 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 有任何标志,翻译时要根据上下 文来判别补出被动词。 例: 感斯人言。(《琵琶行》并序)源自 小结 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或“受……于……”表 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用“为” “为……所……”(“为” 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 表被动。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无标志被动(动词本身表被动)。
答案 (1)被授予大理右评事一职,迁任右寺正。 (2)因为审查嘉定同知盛崇仁贪赃罪,被诬陷而(交给司法官吏审讯)治罪。事 情真相大白后,被恢复原职。
②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 《赤壁之战》)
1、用介词“于”或“受……于……”表被 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②为仲卿母所遣 。
(《孔雀东南飞》)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1.(2019·长治市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王轼,字用敬,公安人。天顺八年进士。授大理右评事,迁右寺正。录①囚 四川,平反百余人,擢②四川副使。岁凶③,请官银十万两为籴④费。以按嘉定同 知盛崇仁赃罪,被讦下吏。事白,还职。
【知识点助记】 ①录:审查。②擢:拔官,提升官职。③凶:闹饥荒的,歉收的。④籴:买 进(粮食)。 翻译画线的句子。(10 分) (1)授大理右评事,迁右寺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按嘉定同知盛崇仁赃罪,被讦下吏。事白,还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句式被动句

文言句式被动句

A
A
①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10山东卷
被 ②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 动 句 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07浙江卷
译文: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 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 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译文: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 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 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 “被”。 一、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用“……于……。”表示; 如:①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④郤克伤于矢。 ⑤而君幸于赵王。
在下位的人被在上的人感化,快得犹如影之随形声之回应一样,
[13~15也可认为是省略“于”的于字句]
(16)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
(17)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禹、汤被之矣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 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 人所杀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 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 被逮 D、受制于人
(9)则文王不足法与? (10)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 (chǐ剖腹),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 不免乎戮。
(11)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2)吾老矣,不能用也。 (13)纵有妹姁(xǔ),以医幸王太后。
义纵有个姐姐名姁,因为通医术而被王太后所宠信。
(14)(大树)不夭斧斤。 (15)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2、用“……见……”的形式表示;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被 动 句
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
醒,是以见放。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如:

文言被动句举例

文言被动句举例

文言被动句举例
1.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就像三国时期的蜀汉,有山川之险,百姓也拥护,那些贤能之士不就被刘备所用了嘛!
2.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哎呀,这就好像一个啥都不懂的人总被那些行家笑话一样!
3.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这不就跟那秦二世似的,最后死在他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啥呀!
4.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要是不这样,你们这些人不都得被人家俘虏了呀!
5.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就如同那忠心耿耿的人却被怀疑,被诽谤,多冤呐!
6.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不就像在那浑浊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清醒,结果却被放逐了嘛!
7.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就好像那些曾经的辉煌,总是会被风雨渐渐消磨掉一样,多可惜呀!
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那茅屋被秋风给破坏了,多可怜呀,就像有时候我们珍视的东西被轻易破坏一样!
9.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现在那些高官显位的人,一旦犯了罪,有的逃跑了,还不能被远近的人所容纳,这多讽刺呀!
10.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悲哀呀!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人的积威所胁迫,这得多无奈呀!
总之,文言被动句在很多时候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一种无奈、悲哀或者其他的情感,让我们更能体会到古人的心境和感受。

文言文被动句及翻译

文言文被动句及翻译

吾王被执于楚。

翻译:我的王被楚人俘虏了。

解析:此句中,“被”字用作被动语态,表示主语“吾王”受到了“楚人”的“执”(执,动词,意为俘虏)。

二、例句二:
吾友被酒所困。

翻译:我的朋友被酒困住了。

解析:此句中,“被”字同样表示被动,主语“吾友”受到了“酒”的“困”(困,动词,意为困扰)。

三、例句三:
城破,百姓被杀。

翻译:城池被攻破,百姓被杀。

解析:此句中,“被”字表示被动,主语“百姓”受到了“杀”(杀,动词,意为杀害)。

四、例句四:
吾家之宝剑被吾弟借去。

翻译:我家中的宝剑被我弟弟借走了。

解析:此句中,“被”字表示被动,主语“吾家之宝剑”受到了“借去”(借去,动词短语,意为借走)。

五、例句五:
书生被友嘲笑。

翻译:书生被朋友嘲笑。

解析:此句中,“被”字表示被动,主语“书生”受到了“嘲笑”(嘲笑,动词,意为嘲笑)。

我见吾师被囚禁。

翻译:我看到我的老师被囚禁了。

解析:此句中,“被”字表示被动,主语“吾师”受到了“囚禁”(囚禁,动词,意为囚禁)。

七、例句七:
我国被列强侵略。

翻译:我国被列强侵略。

解析:此句中,“被”字表示被动,主语“我国”受到了“侵略”(侵略,动词,意为侵略)。

通过以上七例文言文被动句的列举及翻译,我们可以看出,被动句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在表达被动的动作、遭受的灾害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这些被动句不仅展现了古汉语的丰富性,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语言表达的追求和智慧。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被动句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被动句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被动句
一、被动句的概念。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常见被动句类型及例句。

1. “于”字表被动。

- 分析:“困于心”,即“被内心所困扰”,“于”在这里引出动作的施事者“心”,表示被动关系。

2. “为”字表被动。

- 分析:“为用”就是“被(他)所用”,“为”在这里表示被动。

3. “为……所……”表被动。

- 分析:“为火所焚”意思是“被火焚烧”,“为……所……”是一种比较固定的表示被动的句式。

4. 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意念被动)
- 分析:这里的“感”是“被……感动”的意思,句子中没有明显的被动标志词,但根据语义可以判断是被动句,主语“帝”是“感(被感动)”这个动作的承受者。

初中文言文被动句整理

初中文言文被动句整理

初中文言文被动句整理
1. 哎呀呀,“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这不就是个典型的被动句嘛!就像你被大家信任和依靠一样呀!
2. 嘿,“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不是在说吴广被士卒们拥护嘛,是不是很形象呢?
3. 哇塞,“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那两只小虫子就这样被吃掉啦,真神奇啊!
4. 瞧,“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雪清洗,这画面感多强呀,你能想象到吗?
5. 哎呀,“贤能为之用”,有才能的人被任用,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努力让自己被发现嘛!
6. 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都被秋风给破坏啦,杜甫得多无奈呀!
7. 哇哦,“帝感其诚”,上天都被他的真诚感动了呢,这多厉害呀!
8. 看呀,“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国家有险阻,人民都归附,贤能的人被任用,这不是很好理解嘛!
9. 哎呀呀,“为乡里所患”,被乡里人当作祸患,这可真糟糕呀!
10. 哇,“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千里马就这样被埋没在奴隶人手里,多可惜呀!
我的观点结论:初中文言文中的被动句真的很有意思,通过这些句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表达和情感,也能让我们对文言文学习更感兴趣呢!。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
1.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啊,就像是一个人被无形的力量推着走!比如说“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这里的“为”不就表示被动嘛,“被贤能之人所用”,是不是很神奇呀!
2. 哎呀呀,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可有意思啦!像“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就是说“我常常被大方之家嘲笑”呀,这不就像我们有时候会被人调侃一样嘛!
3. 嘿,你知道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吗?就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这是“被天下人嘲笑”呢,多形象呀!
4.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那简直就是语言中的小秘密呀!例如“不拘于时”,不就是“不被当时的风气所拘束”嘛,多有趣!
5. 哇塞,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啊,好比一个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某种境地!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就是“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是不是很有感觉!
6. 嘿哟,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就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里的“为”就是“被士卒所用”呀,你说妙不妙!
7.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真的很特别呢!比如“受制于人”,不就是“被人控制”嘛,这在生活中也常见呀!
8. 哇哦,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呀,就如同“洎牧以谗诛”,是“等到
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呀,真让人感叹!
9.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是不是很神奇呀!像“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不就是“被天下人嘲笑”嘛!
10. 哎呀呀,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那可是很有魅力的呢!比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就是说“风流的事物总是被风雨吹打而去”呀,是不是很有味道!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是非常独特且有趣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呀!。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什么是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用“见”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用“于”表被动“受制于人”(被人控制)“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用“见”、“于”,“见......于......。

”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所.....。

”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被动句类型解析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
“为”字句。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用“为……所……”或“……为所……”表被动。

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

如:“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有出现。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句子中“及物动词”加上介词“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的被动句式,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而“介”词于则介绍处所(名词)“又留蚊于素帐中”。

其中的“于”表示被动的意思。

如,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

(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

(“见”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用“被”表被动。

“被”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类似。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如,帝感其诚。

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樯倾楫摧。

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被动句需要仔细琢磨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