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剧变课件.ppt
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苏东剧变后-课件
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发布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截
至2007年底,全国党员总数为7415.3万名。
2007年发展党员构成比例
苏东剧变后,越南、老挝、古巴等几个国家的政党一度曾面
临非常严峻的局面,但经受住了困难的考验。
这些国家都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基于本国 国情和周边环境,他们也不断探索巩固政权、振兴经济、稳 定社会和改善对外关系的有效途径,取得了程度不同的成就。
外债负担日益加重使一部分人陷于饥饿绝望的境地军事工业和武器交易在世界工业产值和贸易额中稳居首位核扩散已超越国家机构的控制由种族狂热挑动的战争不断蔓延以黑社会形式出现的毒品集团已成为国中之国其势力正不断扩大目前情况下的国际法和国际机构正使个别技术军事和经济强国主宰一切推行强权政治
第五讲
苏东剧变后共产党的现状 和社会主义前景
1、几个执政党的情况
苏东剧变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领导全国人 民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开创出政治安宁、经济发展、文化 繁荣、科技进步、社会和睦、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 目前,中国的GDP总量已居世界第4位(按照世界银行名义汇率 法计算,2003年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七,为1.41万亿美元, 不到日本GDP的1/3;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位居世 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达到 6.35 万亿美元,大约是日本的 2 倍)。 尽管我国的人均水平还很低,但这样快的增长速度和这样大 的经济规模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迅猛增长,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日益 增强。 任何人谈论世界经济走势和国际战略格局,都不得不考虑中 国因素。
越南、老挝在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和制度建设方面也有重 大举措。
2019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39课 苏联改革和苏东剧变 课件 (共32张PPT)
民主德国人爬上被拆毁的柏林墙
东欧剧变时的街头血战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各国的 改革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各国 经济仍然未见好转,政治混乱, 社会动荡,在内部危机和外部环 境的影响下,东欧各国共产党均 丧失政权,改换国名,社会制度 发生蜕变。社会主义阵营遭受极 大打击。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等国家领导 人为其守灵
新课探究
赫鲁晓夫上台后,在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上作 了一场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这一报告从破坏解体领导原则和法则、制造个人 崇拜等方面,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错误。但报告缺 乏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评价有失公允,引起思 想混乱。“二十大”后,苏共对一些冤假错案进行了 平反。
新课探究
一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 (2)人物:戈尔巴乔夫 (3)内容:首先开始推 行经济改革,后将改革重 点转向政治领域,提出实 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 义”,并仿效西方,否定 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推行
(4)影响:戈尔巴乔夫的 这些政策导致政局日趋 失控,社会日益动荡。 社会思想开始混乱,有 些人从全盘否定斯大林 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 命和苏联的历史,反对 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 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有4 00多万党员先后退党。 与此同时,民族矛盾开 始激化,民族分裂主义 高涨。最终导致了苏联 解体。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新课探究
(2)内容:
①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主义,加强民主和法制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②经济上:大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减少中央
集权,增加地方自主权,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 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经济领域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苏联政府大规模开垦荒地,增 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改革劳动报酬 制度,扩大集体农庄规模,改革农业计划管理制度,放松国家 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 9.2%,1958年集体农庄的庄员平均劳动报酬比1953年增长了82 %. 从1957年开始,赫鲁晓夫的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大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课件(共20张PPT)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为工 业革命 提供了 理论基 础。
•
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 研究同 工业生 产紧密 结合。
•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 发明和 运用过 程。
•
【教学策略】
•
环节5中对传统程朱理学与明清新思想 的比较 。
•
若学生能系统归纳出程朱理学与明清 新思想 间对于 个性与 专制的 不同观 点,则 可在思 想新倾 向的基 础上对 明清社 会经济 领域新 现象进 行总结 并顺利 进入环 节6对于 明清新 现象发 展前景 的解读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苏联解体与东 欧剧变 课件( 共20张P PT)
单元概述
1991年12月,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 下,拥有近70年历史的苏联解体了,美、苏两极格局到此结束,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发展。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 由于历史上很多遗留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 间的冲突仍然不断,世界和平不断受到新的威胁。
剧变的实质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①__戈__尔__巴__乔__夫__改革失败;“八一九”事件
苏
苏联解体
时间:②_____1_9_9_1____年12月
联
解
影响:③__两__极__格__局____瓦解,冷战结束。
体
与
东 欧
原因: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各国开始
•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 》下册第39课 苏联改革和苏东剧变 (共28PPT)
(3)影响: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后来的改革 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但由于政策上的连续失误和一些不切实际的 提法 ,给苏联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问题。
知识拓展: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失败?
①改革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 ②改革只是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苏联模
实践证明,苏联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
玉米不能成熟,而且玉米作为饲料成本高,产量低。
改革工业经营管理体制:
从1957年开始,赫鲁晓夫对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大
改组。
60年代初,赫鲁晓夫开始注意扩大企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强
调发挥经济核算和利润的刺激作用。 这些措政治领域,提出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 会主义”,并仿效西方,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推行多党制。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导致政局日趋失控,社会日益动荡。 社会思想开始混乱,有些人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 革命和苏联的历史,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有 400多万党员先后退党。 与此同时,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民族分离主义高涨。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使社会思想发生混乱,社会日益动
荡,局势迅速失控。与此同时,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民族分离主义高 涨,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感悟: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推行意识形态多元 化和政治多元化,不仅使苏联共产党发生分裂,而且造成整个社会的分 裂。 对此,我们应该吸取前苏联的教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
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了长达18年的勃列
日涅夫时期。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对当时的苏联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
是军事工业,史称勃列日涅夫改革。
苏东剧变的启示PPT课件
苏东剧变的启示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3、坚持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环境 4、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
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5、社会主义成功的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建没,不
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 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具 有与时俱进的品质特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 义,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把握时代的特征,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运用于本国实际。历 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才 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是社会 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决定社 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已为许多 国家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
3、坚持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 环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重视意识 形态领域的斗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 “和平演变。
苏东剧变只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 的一股逆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 人类历史发展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 的。
4、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不断推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 主义第一原则和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 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 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真正体现。
5、社会主义成功的关键是搞好执政党 的建没,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 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 有坚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领导 核心。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作为执政党的 共产党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党是国家 和社会的领导和指挥中心,党出了问题, 那是致命的。
为方便学习与回顾本课程,请在下
载后进行查nience of learning and reviewing this course, please check and edit it after downloading.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the teacher directly
美国的冷战战略与苏东剧变冷战结束PPT课件
1
冷战结束的 原因
美国学术界
第一种观点:里根胜利说(Reagan victory school)认 为是里根政府在80年代对苏联采取的“以实力求和平” 的强硬政策,把苏联推到经济崩溃的边缘,迫使苏联 改变政策,结束冷战。
第二种观点:认为主要是由于苏联帝国的内部因素, 迫使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一系列让 步,结束了冷战,并触发了共产主义的崩溃和苏联的 解体。
—《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1929
8
• 1957年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对大战略 内涵的界定是:大战略在一般意义上指 “在平时与战时,发展并运用国家的政治、 经济、精神以及军事力量以给予国家政策 最大限度支持的艺术和科学。”
9
• 我国学者吴春秋在对大战略作了长期研究 之后也认为:“大战略是政治集团、国家 或国家联盟发展和运用综合国力以实现其 政治目标的总体战略。” —吴春秋:《大战略论》,1998
4
一、美国冷战战略体系的构建 二、美国的冷战战略在苏东剧变冷战 结 束中的作用
5
一、美国冷战战略体系的 构建
• 所谓美国的冷战战略,是指冷战期间,美国政 府为了对抗、削弱并击溃苏联东欧集团,铲除 所谓共产主义威胁,赢得冷战的胜利,制订和 实施的一系列战略的总称。这些战略包括遏制 战略、新面貌战略、和平战略、缓和战略、超 越遏制战略、贸易管制战略、和平演变战略、 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现实威慑战 略、隐蔽行动战略等等一系列名目繁多、行色 各异的战略。这些战略都属于冷战战略,都可 以称之为冷战战略,它们的总和便构成了总体 冷战战略。
13
• “至于‘遏制’政策,就是采取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以 期达到下列目的的政策:⑴,阻止苏联强权的进一步扩张; ⑵,揭露苏联宣传的欺骗性;⑶,减少苏联的控制和影响; ⑷,总之,在苏联制度内培植破坏力量,使克里姆林宫至 少能改变其做法,遵守公认的国际准则。”文件还指出, 为了执行遏制政策,美国必须拥有总体实力优势,其中最 重要的便是军事力量,这是因为保持强有力的军事地位既 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也是实施遏制政策的必要前提; 同时,为了成功地实施遏制政策,必须保留与苏联进行谈 判的余地,外交冻结“会使‘遏制’的真正目标落空,因 为,它同时会造成一种紧张,从而使我们更难于促使苏联 朝适当的方向减少和调整其行为。”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第39课 苏联改革和苏东剧变(共43张PPT)
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 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再次,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 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 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东欧剧变
剧
变
一 赫鲁晓夫改革-冲击斯大林模式
苏 联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体制更加僵化 的 改 — 直接导致解体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革 与 解 —加速解体 四 八一九事件 体
五 苏联解体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折
1.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 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 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 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苏联( A ) A.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3.苏联解体说明了( B )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社会主义不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Biblioteka 罗马尼亚波兰共和国
1989年12月
1989年12月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0年4月 1990年10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年11月 后果——政治版图的变化: (1)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1991年4月 国 (2)南斯拉夫分裂为五个国家。 (3)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即捷克和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2年4月
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ppt课件
给我国最大的启示:要根据本国国情 建社会主义。
14
东欧剧变 的实质:
东欧各国的社 会制度发生了 根本性变化
12
苏联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实行错误改革 路线、方针、政策。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 演变”。 总之,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高度集中 的经济政治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 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13
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哪些 经验教训?(P102自测)
斯 大 林 模 式
赫鲁晓夫
小修小补
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 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 支撑沉重的军事负担,使 得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 会矛盾不断积聚。 2
1985年,戈尔巴乔 夫担任新一代 苏共中央总书记。
背景:长期的争霸,国民经济 军事化,,导致经济日益衰退 与恶化,为维持苏联世界大国 地位而需要改革。
为什么说独联体不是 一个国家?
独联体的性质不是国家,而是一个独立国家 的联合体。是在互相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 平等、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上建立的。
11
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 了哪些影响?
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 3、影响: 塔体系宣告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 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两极格 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
8.19事件
7
俄 罗 斯 联 邦 总 统 鲍 里 斯 叶 利 钦
叶利钦站在被包围的俄罗斯 议会大厦外面一辆坦克顶上演说。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课件(共34张PPT)
苏联食品短缺,人们排长队购买食品。
材料:1986~1988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 年均为28%,1989年下降到26.4%,而1990年则 出现负增长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社 会劳动生产率下降3%。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 长率为负8%,劳动生产率增长负9%,国民收入 增长负10%。
③进入80年代,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为了迅 速发展经济,东欧国家大举借债,导致财政赤字剧增, 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不断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东欧国家改革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 (1)根本原因:
义道路,照搬苏联的做法。
(2)国内原因
①20世纪8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严重恶化,广 大群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②经济危机进一步导致政治危机 。 ③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主义政党妥协退让,推行政治多元 化和多党制,使反对派的实力进一步扩大。④冷战扭曲了东欧 各国历史发展的道路
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特征的雅尔塔体 系的结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一超 多强”格局形成。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 趋势发展。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 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苏联(1922.12---1991.12)
斯大林
戈尔巴乔夫
马克思 列宁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生搬硬套苏联模式
大举外债,经济困难导致政治危机
戈的政策松绑,东欧寻求改革
政治多元化,局势动荡
各国共产党选举失利,国家制度发生变化
后果——政治版图的变化: (1)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 (2)南斯拉 夫分裂为五个国家。 (3)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即捷 克和斯洛伐克。
苏东剧变及其原因PPT课件
第7页/共16页
波匈剧变.flv
3、剧变方式
国家分裂式 —— 南斯拉夫分裂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南斯
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一分为五,地区冲突激烈,以波黑内战时间最长; 捷克斯洛伐克 一分为二:捷克和斯洛伐克;
第三阶段(质变) 反对派向执政党 夺权,实现政权更迭。
第6页/共16页
3、剧变方式
和平演变式 (主要方式)—— 波 兰 ① 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具体体现在:通过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发生
剧变; ② 标志:1990年10月,团结工会执政; 包括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民主德国;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授课提纲 一、东欧剧变 二、苏联解体 三、苏东剧变的思维
第1页/共16页
一、东欧剧变
第2页/共16页
东欧剧变 ,又称苏东剧变、东欧大 革命、东欧民主化。西方社会也称为 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 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 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 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1)苏联的战略收缩,放松对东欧 的控制
外 部
(2)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
原 会主义”纲领加速了巨变
因
(3)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
响(凭借根源是经济实力)
第15页/共1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6页/共16页
开始实行市场经济; (3)政党方面:共产党性质蜕变;
5.4.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课件(27张PPT)
这一事件 实质是苏 联“传统 派”为了 挽救国家 的完整和 统一,为 了挽救社 会主义而 采取的一 场政变行 动。
1991年10月23日,戈尔 巴乔夫和叶 利钦在议会中祝贺挫 败八一九事件
俄 罗 斯 联 邦 总 统 鲍 里 斯 叶 利 钦
叶利钦站在被包围的俄罗斯 议会大厦外面一辆坦克上演说。
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出现。
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国家电视台 发表声明说,由于当前国内的形势和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他决定停止在 苏联总统职位上的活动
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摩尔多瓦
3、《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1985年,戈尔 巴乔夫担任新一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
如何改革?
经济上:
加速发展战略
苏联食品短缺,人 们排长队购买食品。
如何改革?
政治上:
直接导致 苏联解体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思想界混乱
“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苏共领导地位及 中央政府的控制 力被弱化
进程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 主要原因
01
内因:
02
1、“斯 大林模式”的 僵化(根本 原因)
03
2、政治 体制改革失 败,政治混 乱,
04
社 会动荡.
05
外因:
06
西方 国家的“和平 演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PPT课件
赫鲁晓夫改革
目的:
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
内容:
①思想解放; ②农业方面; ③工业方面。
评价: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 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 存在的弊端。
批判个人迷信 平反冤假错案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 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高度集权的斯 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赫鲁晓夫时代,政治气候空前宽松。
匈牙利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改革措施
改革计划 管理体制
主
要
内
容
国家计划只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主要比例,取消下达 企业的指令性指标,但国防工业等重点工业部门除外;将国家投 资预算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但规定信贷总限额。 实行三种价格,即固定价格、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直接涉 及国计民生的产品价格由国家严格掌握。强调物价改革与工资、 补贴和税收改革同步进行,并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的优劣实行 部分工资浮动。 允许雇工五人以内的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第四学习主题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课堂小结
导入
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式
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改革之路并不平坦。虽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也取得 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其国家和 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委吗?让我们循着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进程去做 一番了解吧!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苏东剧变原因与启示-PPT课件
4、革命阶段:旧民主革命(1840—1919)
新民主革命(1919—1949) (领导阶级不同)
蒸汽时代列强侵华表现?特点?
①表现:两次鸦片战争 ②特点: 国家:英法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目的:满足工业革命要求,寻求原料和市场军事征服;
手段:签定不平等条约;
列强关系:以勾结为主,英国主导: 与清关系:从对抗到合好 对人民:镇压三元里抗争、太平天国运动; 侵略范围: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 影响: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B
12.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反映是 ( ) A.“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提时事’四字” B.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
C.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D.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解析:C
13.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 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 价最适用于( )
辩证评价、历史评价
明清时期中国和欧美历史的不同走向
6.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 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 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民主的广泛性 C.程序的复杂性 解析:B 7.《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 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 一规定主要维护了( ) A.法律的权威 B.私有财产权 B.决策的科学性 D.公民集体参政
苏东剧变原因与启示
一、原因 1、根本:体制 2、直接:戈氏改革 3、具体:和平演变(外)、霸权、民生、民族、民主等; 二、启示 1、坚持改革,解放生产力;理论国情结合;实事求是;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路、专政、领导、思想) 3、独立自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民生;民族团结; 完善民主法制等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PPT教学课件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看点——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苏共倒台带给中国的思考 世界社会主义现状 社会主义发展前景
1.制度性因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斯大林体制失去活力和凝聚 力
▲ 涵义: 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 由斯大林建立的苏联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制度。
▲表现形式:国家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大清洗”运动
2.领导人因素——改革瓦解现存制度并开 启苏联解体大门
■戈尔巴乔夫的观点——《对过去和未来的 思考》
▲ “十月革命被称为社会主义革命。苏联被宣布为社会主义 国家,甚至是典范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又证明,我们已 经是‘发达社会主义’。问题是,1917年10月真的发生 了社会主义革命了吗?而所建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吗?”
2.领导人因素——改革瓦解现存制度并 开启苏联解体大门
■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果
▲政治领域没有原则的改革,再加上经济状况的恶化:1990年苏联的经 济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财政状况恶化,通货膨胀加剧,内债外外贸 赤字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商品奇缺,供应紧张。 过激化的市场经济 改革,致使分配系统、流通系统 、运输系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改革无力
▲赫鲁晓夫改革——未摆脱斯大林体制约束 ▲勃列日涅夫改革——除了个人独裁和专制
演变为上层官僚集团统治外并无实质性变 化
1.制度性因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的困境
▲政治上保守趋势增强,党政军精英集团成为新的 权贵集团,他们完全脱离普通工人和农民,控制 苏联各个领域。
▲经济增长下降 ▲玩世不恭和离心倾向增长 ▲腐败和贿赂成风 ▲民族运动难以控制 ▲持不同政见现象无法根除
3.民族问题因素:毁灭联盟的火布尔什维克自身引发的矛盾(大俄罗斯国家观)
第五讲苏东剧变及其教训
苏东剧变及其教训
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
一、社会主义国家(东欧、苏联)的改革 社会主义自身的改革,分别发生在南斯 拉夫、匈牙利和苏联。这3次改革后来都未 能彻底进行下去。 总结这3次改革浪潮,一方面要表明社会 主义并不是僵化的,它具有内在的变革发 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则要总结前人失败的 教训。 这3次改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未能 将改革与社会建设模式的更替、体制转轨 联系起来。虽然匈牙利的经济学家提出了 市场社会主义观念,但也未能付诸实施。
(三)世界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历史教训
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本国 国情相结合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3、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 4、贯彻执行平等合作的民族政策 5、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目标
思考题
• 苏东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南斯拉夫改革的 经验与教训
过分强调“非中央集权化” 经济手段的做法不够完善 中央与地方、民族之间矛盾加剧
铁托
2、社会主义改革的第二次浪潮:匈牙利改革
裴多费俱乐部 思想解放运动
50年代中期 改革受挫 苏联驻军 发现间谍
指导性计划和 商品关系、市 场作用结合起 来,并坚持把 计划放在首位
匈牙利党中央关于经济 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 建立体制改革研究机构 调整组织任用改革者
首先,恢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其次,加强苏维埃制度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运用物质刺激 调动积极性 强调国家 计划的科学性
2、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停滞
扩权、部门领导
3、意识形态方面的改进和“发达社会主义” 4、对外政策的变化,从缓和走向争霸
勃列日涅夫:令苏联盛极而衰的领导人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南斯拉夫 被开除出情 报局 波兰
苏东剧变
苏东剧变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在这一事件中,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
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也有一些人称其为“苏东巨变”。
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苏联剧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苏联解体,标志着战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两极的旧世界格局的结束。
苏联剧变的原因十分错综复杂,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种种问题。
在现有的有关论著中,分析剧变原因的侧重点亦各不相同,有的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有的强调共产党本身的问题,有的强调经济因素,有的强调民族问题,有的强调西方和平演变的作用,有的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加以分析,有的则强调体制因素的作用,亦有人把苏联的剧变归结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的失误,等等。
应该说,以上各种因素,对苏联剧变都起了作用。
问题是,如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找出苏联剧变的带有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原因,或者说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而不是简单地把各种有关的因素加以罗列,不分主次;更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根据苏联解体过程中呈现的种种现象,任意夸大或缩小某个因素的作用。
从时间来讲,苏联剧变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最后时期—1991年。
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并且还应看到苏联剧变与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在体制改革政策方面的失误有联系。
但我认为,苏联剧变的根本性原因是体制问题,就是说苏联的传统体制弊病太多,已走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机制。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在这里我们把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或主导因素归结为体制问题,包括以下几层深刻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暴风骤雨转乾坤——东欧剧 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概况 (2)实质 (3)原因
2、苏联解体 (1)过程 (2)原因
暴风骤雨转乾坤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辽源市第五中学董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1989——1991) 1、概况
2、实质 3、原因
东欧剧变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自主探 究:
中国前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回答《世界历史》记者的提问:
这些事件(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 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 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 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 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 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 “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依据以上材料思考分析东欧剧变的原 因有哪些?
东欧剧变原因
(1)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僵化,阻碍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危机。
(2)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东欧 国家动荡;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二)苏联解体
1、概况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实行多党制 八一九事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独联体的建立——完全解体(1991年底) 标志: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的11国签署
《阿拉木图宣言》。
2、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直 接 原 因
苏联解体
根 本 原 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苏联解体
独联体国家图
合 作 探 究: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 们什么启示?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 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2. 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 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3.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无产阶级政党 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