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6章20戏剧

合集下载

现代文学 戏剧部分知识点总结

现代文学 戏剧部分知识点总结

现代文学戏剧部分知识点总结现代文学戏剧部分知识点总结戏剧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分支,是人们通过情节、角色、台词等方式展现生活与现实的艺术形式。

现代文学戏剧部分不仅包括戏剧的基本要素和表达技巧,还涉及到戏剧的流派、演出形式、剧作创作等方面。

以下是现代文学戏剧部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戏剧的基本要素:包括剧本、角色、情节、舞台、舞美等。

剧本是戏剧作品的基础,它通过对话、台词来展现情节和角色的发展;角色是戏剧中的人物,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情节是戏剧中的故事线索,是角色行为和冲突的展开;舞台是戏剧演出的空间,它通过布景、灯光、音效等手段来营造戏剧的氛围;舞美是指通过服装、化妆、道具等来塑造角色形象和衬托情节。

2. 戏剧的表达技巧:包括对白、独白、默剧、情境等。

对白是戏剧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是展现角色性格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独白是由某个角色独自表达内心想法和感受的形式;默剧是通过动作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动作;情境是指通过舞台布景和舞美来营造特定的环境和氛围。

3. 戏剧的流派: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现代剧等。

悲剧是揭示人生悲剧性命运的戏剧形式,通常以主人公的悲剧结局为特点;喜剧是描绘人生喜剧性情节和人物的戏剧形式,通过幽默和笑点来引发观众的欢乐;历史剧是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戏剧形式,通过展现历史背景和人物命运来触动观众的情感;现代剧是以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为素材创作的戏剧形式,通过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来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4. 戏剧的演出形式: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

话剧是以对话和台词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戏剧形式,着重于剧本和角色的展现;歌剧是以歌唱和音乐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戏剧形式,融合了音乐和戏剧的艺术特点;舞剧是以舞蹈和肢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戏剧形式,通过舞蹈和肢体动作展现情节和角色的发展。

5. 戏剧的剧作创作:包括剧本创作和剧作结构。

剧本创作是指编写戏剧剧本的过程,包括情节设计、角色刻画、对话撰写等;剧作结构是指戏剧作品的整体构架,包括开场、发展、高潮、冲突和结局等,要具有合理的时间、空间和情节的安排,使剧作具有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中国现代文学的戏剧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的戏剧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的戏剧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的戏剧创作,从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戏剧创作进行详细探讨,分析其特点、代表作品及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发展历程1.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文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戏剧形式开始传入中国,如话剧、歌剧等。

戏剧创作开始从传统的戏曲向现代化转型。

代表人物有胡适、陈大悲等,他们的作品如《终身大事》、《幽灵塔》等,都具有强烈的现代化色彩。

2. 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的戏剧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代表人物有曹禺、丁西林等。

曹禺的《雷雨》、《日出》,巴金的《家》、《春》,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对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崭新面貌。

3. 20世纪40-60年代20世纪40-6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政治化时期。

在这个时期,戏剧创作紧密围绕政治主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如郭沫若的《白毛女》、老舍的《茶馆》,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虽然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

4. 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多元化时期。

这个时期的戏剧创作,呈现出多种风格和流派。

如汪曾祺的《受戒》、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丰富多样性。

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的特点1.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深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关注民生疾苦,揭示社会矛盾。

2.人性的深度挖掘: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关注人性的复杂,对人物性格进行了深入剖析。

3.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创作,呈现出多种艺术风格和流派,丰富了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戏剧】(第一个十年)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戏剧】(第一个十年)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戏剧】(第一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和诞生1.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是在19世纪末由西方侨民传入中国的。

2.春柳社:是中国留日学生1907年在日本成立的一个戏剧社团,主要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曾因公演《茶花女》第三幕、《黑奴吁天录》五幕剧在东京引起轰动,他们主要是演出和研究新派戏剧(文明新戏)。

3.文明新戏:是指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适应现代文明需要的,吸收了西方现代戏剧经验的,以言语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

文明新戏从国外(日本)演到国内,从沿海演到内地,在全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旧戏:脸谱、歌唱)4.进化团(天知派新剧/戏):是任天知1910年发起的戏剧社团,是中国第一个职业性新剧团体,他们曾以演出《血蓑衣》、《东亚风云》、《茶花女》而产生影响,它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形式。

其突出的特点是:(1)追求现场的政治宣传效果;(2)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

它对后来的“广场戏剧”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5.新剧公会和“甲寅中兴”“甲寅中兴”:指1914年中国现代话剧出现的一次繁荣。

这次繁荣以中国第一个现代大都市上海为中心,以“职业化”和“商业性”为主要特征。

如果说春柳社以演出社会剧为主,天知派新戏带有强烈的政治性,那么,“甲寅中兴”以演出家庭戏为主。

其《恶家庭》开创了文明新戏的最高票房价值。

其特点是欣赏趣味向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靠拢,题材倾向于市民生活,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和表现性。

其商业性的负面影响在后来也越来越明显。

1914年,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文明社、春柳社等组成。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1.“旧剧评议”对传统旧戏的猛烈攻击。

主要指向儒道封建性内容,同时批判传统戏剧观念、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建设“西洋式的新戏”。

传统戏曲(小说)文学史地位的提高2.翻译改编和“易卜生专号”①战略部署胡适、傅斯年、宋春舫的“欧洲戏剧”课程(1916,北大)②易卜生专号1918《新青年》4卷6期,《傀儡家庭》《国民公敌》《小爱友夫》,胡适《易卜生主义》,袁振英《易卜生传》。

第六章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欧美戏剧思潮(上)

第六章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欧美戏剧思潮(上)

超真实
虚拟支配了世界,支配了真实,虚拟取代了
真实成为了超真实。消费社会的以攫取财富 为目的,并且不断制造欲望。欲望的生产。 生产欲望。超前消费恶化无限消费甚至于一 掷万金成为消费表征。消费的速度成为社会 的表征。速度产生的眩晕成为现代人的普遍 感觉。广告中虚假幸福与民主的承诺。人造 物质的丰富与自然权利的匮乏。


一般认为,象征主义戏剧的上述特点,是由于该派 剧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病态现象深感厌恶、 绝望,遂将笔触从现实的“此岸世界”转向“彼岸 世界”,并认为这种“彼岸世界”只有用剧作家的 直觉和想象才能感知,而不能凭借理性去认识。因 此,这派剧本又大都具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 象征主义戏剧的另一特点是:多采用与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不同的象征、暗示、隐喻等表 现手法。这类表现手法,后来被表现主义戏剧、超 现实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大量借用,甚至也为后 来的现实主义戏剧所吸收,从而丰富了自身的表现 力。
3、利奥塔后现代研究
《后现代的状况》。
文化不可通约性。解构了宏大叙事,科学仅
仅成为一种话语体系。知识的精神维度消失, 彻底外在化,成为一种商品,不再是目的本 身。立法者变为阐释者。精英变为终端机的 聆听者和机械命令的执行者。数据库成为后 现代人的本性。后现代主义是现代性的初期 阶段。
4、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研究

写实主义 象征主义 题材 社会 个人(个人的精神追求与生命体悟) 表现方法 再现(客观) 表现(主观) 效果 通俗明确 多意朦胧 目的 为人生而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
旅行理论
Theory。 概念新车:Concept Car. 扎格纳特神车:Juggernaut Car 1958,纳博科夫(Nabokov )《洛 丽塔》Lolita。

朱栋霖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

朱栋霖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第一学期,每周4课时上编(1917-1949)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1、中国文学现代化起点的大致时间(1898年)2、民族生存危机引起传统思想根基的动摇和瓦解,严复、梁启超的反思。

3、回顾思想变化的背景原因:先是寻求社会组织的变化,继而影响到文化,从而影响到文学的变化过程。

4、“小说界革命”及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点出此口号是小说这一文类在近现代取得显赫地位的理论开端。

5、现代化发生阶段梁启超的功绩,“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口号的提出及身体力行。

6、略述戏剧观念的更新。

“言文合一”观念下最初的“白话文运动”及具有现代意义上文学观的王国维及周氏兄弟。

7、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20年(1898-1917)各类文体中成就最大的是政论、散文和小说8、小说的成绩,谴责小说的盛行(四大代表作品)。

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吴趼人与“鸳鸯蝴蝶派”的关系。

民初初徐枕亚的《玉梨魂》,鸳蝴派的“五虎将”。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1、中国文学进入现代化的标志性事件:五四文学革命。

2、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国内外的形势。

3、创作实绩:小说,鲁迅、叶圣陶。

诗歌,胡适、郭沫若、沈尹默、刘半农4、陈独秀与《新青年》及“德先生”、“赛先生”。

《新青年》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作用和地位。

5、理论建设: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及“八事”。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及“三大主义”。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中的观点及对新文学健康发展的意义。

6、外来文艺思潮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简述五四时期外国文艺的类别及对当时创作的影响。

7、新文学社团与流派概述。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新月社。

其他流派的蜂起:语丝社、未名社、湖畔诗社等。

8、二十年代文学论争概述。

新文学阵营对林纾的批判。

新文学阵营与复古派《学衡》《甲寅》的对立。

9、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1、20 年代小说概况。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外部原因。

(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内部原因。

(三)了解中国现代文学诞生前的文学创作状况。

二、讲授内容(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开始了在民族存亡背景上的外部与内部双重的现代化努力,许多观念性的变革在1898年前后发生。

1、甲午战争失败后,知识分子中的民族危机感日益强化,这种危机感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觉者开始寻求根本的变革。

2、寻求变革的努力带来了文化机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文学的发展。

其体现在:第一,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

第二,现代出版事业的重心转移到民营出版业。

第三,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1、梁启超梁启超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性观念,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导。

同时,他与当时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提倡“俗语”(白话),为现代白话文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2、陈独秀:提倡戏剧观念的更新。

3、王国维:真正体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

4、鲁迅、周作人:提出“立人”的观点。

(三)、文学创作实绩1、诗歌:黄遵宪和南社诗人的创作。

2、戏剧:旧剧改良和文明戏。

3、散文:梁启超的“新文体”以及章太炎、章士钊的创作。

4、小说:政治小说、谴责小说、翻译小说和言情小说。

阅读书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思考题1、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如何的背景下出现的?2、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的意义?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五四文学革命兴起与发展的过程。

(二)了解外来文艺思潮对文学革命兴起与发展的影响。

(三)掌握20年代文学中出现的新文学社团与流派,以及他们各自的文学主张。

(四)了解20年代的文学论争。

(五)掌握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讲授内容(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06煜编【中国现代文学】考研资料

06煜编【中国现代文学】考研资料

[煜編]文學考研資料彙編[中國現代文學][煜编]文學考研資料前言與說明前言我,落煜,河南新乡人,现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南京大学的古代文学硕士(前两名是南大本校的)。

在2011年6月至8月,笔者历近百日,总结了这四百馀页的考研资料。

它们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四卷,[中国现当代文学]二卷,[古代汉语]一册,[语言学概论]一册,[文艺学概论]一册,[文艺学概论名词解释]一册,[外国文学名词解释]一册。

编完之后,又在去年最后的百馀日里,一边记诵,一边修改,时至今日,方修订完毕。

将这套粗陋芜鄙的资料公诸于世,我有些自己的想法。

考研,作为相对公平合理的选拔形式,要求我们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

作为备战文学硕士的我们,试卷以应试题的面目出现,我们不得不以“一二三四”诸答题模式应对;而真正能够提升我们功力的,却在文本..之中。

所以,笔者把略备的资料贡献出来,希望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精读文本,博览群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硕士(而不是只背了一脑袋“一二三四”的学子)。

当然,这些资料亦能使大家事半功倍(这是无需赘言的)。

但是,诸位,这套资料在被你发现的同时,已有千千万万的对手拥有了它。

所以,你们最终拼的不是记忆力,而是,功底..。

说明1任何资料的编纂,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但也不可避免地渗入著者的个性。

这些资料在力求全面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平衡,还望诸研友见谅。

(比如,在[古代文学]中,由于笔者热心于先秦、古小说,资料里便出现了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2打印本资料时,建议用word2003或word2007,字库内有楷体_GB2312、黑体、宋体,这样可显示出资料中的重点、次重点、一般知识点等。

3一般情况下,标题用黑体,正文用小五宋体,并以加黑、楷体、六号小字等方式来区分重点与一般知识点。

(字体在屏幕中显得虽小,但打印出来后十分清晰。

页数不至于太多,便于大家携带与记诵。

)4以愚拙见,大家最好在8月之后再开始背这些资料。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戏剧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戏剧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戏剧引言:戏剧是一种古老而丰富的艺术形式,通过舞台上演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传达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现代主义戏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对传统戏剧形式进行了颠覆和创新,引领了戏剧艺术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现代主义戏剧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其对戏剧艺术的影响。

一、现代主义戏剧的特点现代主义戏剧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一种重要文学流派,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思想观念塑造了独特的戏剧形式。

现代主义戏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非线性叙事:现代主义戏剧摒弃了传统戏剧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了碎片化的叙事方式。

通过跳跃的时间和空间转换,使观众在观看戏剧时能够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错乱与混杂,进而引发对现实的思考。

2. 内心意识流:现代主义戏剧注重表现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借助于意识流的手法,观众可以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矛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3. 舞台实验:现代主义戏剧在舞台表演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如采用非自然主义的舞台布景、灯光和音效等,使观众在观看戏剧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4. 对传统观念的挑战:现代主义戏剧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挑战,批判了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等。

它试图通过艺术的手法唤醒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呼吁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二、现代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品1. 《等待戈多》: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等待戈多》通过两个主角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等待一个神秘的人物,表达了人类存在的无意义和孤独感。

2.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现代主义戏剧的经典之作。

该剧通过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内心矛盾和挣扎,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

3.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以商人安东尼奥与犹太人贾宝的冲突为主线,探讨了种族歧视和金钱的力量对人性的影响。

4. 《长日将尽》: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长日将尽》通过一天的家庭生活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无意义和绝望感,以及家庭关系的破裂和冷漠。

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

贵州大学专升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个人整理

贵州大学专升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个人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9、《语丝》派:(1)时间:1924年11月(2)主要成员:鲁迅(“语丝派主将”)、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3)代表刊物:《语丝周刊》(4)风格: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11、新月社:(1)时间地点:新月社活动1923年始于北京,1924年夏成立新月社,最初主要戏剧活动。

(2)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新月诗派: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朱湘、孙大雨、于赓虞、刘梦苇等后吸收: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新诗人(3)代表刊物:徐志摩《诗镌》《剧刊》;《新月》月刊、《诗刊》季刊(4)主张:自由文学团体,倾向复杂,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倡导新格律诗。

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现代文学 戏剧部分知识点总结

现代文学 戏剧部分知识点总结

现代文学戏剧部分第一个十年的戏剧(1917-1927)第一节初创时期的戏剧1戏剧严格地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是指话剧、歌剧、戏曲艺术的总称;狭义则专指话剧。

文明戏时期2文明戏时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胚胎期。

文明戏曾被喻为“没有吹打的戏剧”,它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旧戏的虚拟化、程式化的歌舞剧形式,而是一种以对话和舞台艺术为基本特征的戏剧形式。

3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受日本“浪人戏”的影响,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

主要成员有曾孝谷、李哀、欧阳予倩、陆镜若、马绛士等。

演出了《黑人吁天录》《茶花女》。

4 1914年,上海建立“春柳剧场”。

5由天津南开学校创办人严范孙、张伯苓等创建于1909年的南开新剧团,编导过早期话剧《新村正》,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导表演体系。

6文明戏的衰落:文明戏不能算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艺术,因为文明戏的演出大多数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有一张很简单的幕表提示,没有演出前的排练,演员表演过于随意。

文明戏越来越商业化。

戏剧改良期7 1918年10月《新青年》第5卷第4号刊出“戏剧改良专号”。

由胡适、傅斯年、欧阳予倩为代表。

8改良措施:一是批判旧戏;二是介绍西洋新剧,初步建立具有现代意味的新的戏剧观念。

9胡适:特别强调西方戏剧在戏剧思想内容上的进步意义,推崇切实关心家庭、社会、人生,主张维新革命,倡导个性解放的“易卜生主义”。

强调戏剧为人生及反映时代的社会功能作用,并主要介绍了“问题戏”“象征戏”“心理戏”“讽刺戏”等形式的戏剧,促进了“五四”以来现实主义戏剧观念的形成。

10傅斯年:针对中国旧戏具体提出了编写新式剧本的许多建议。

如在日常的社会现实中取材,写平常人的生活,塑造耐人寻味的个性人物,反对毫无疑义的大团圆结局。

还特别强调编制剧本,既要有文学价值,又要适用于舞台演出。

11欧阳予倩:强调了戏剧作为“社会之雏形”,“思想之影响”的社会功能后,又具体提出了“剧本”“剧评”“剧论”等现代戏剧艺术观念。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20年代戏剧与30年代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20年代戏剧与30年代思潮

对小剧场运动的倡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首先是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话剧体制。 其核心是以“导演(当时称为„舞台监督‟)制”取 代“明星制”,以导演为中心,将剧作家的创作、 演员的表演,以及舞台美术的设计,统一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完整地体现为“剧场的艺术”。
(1924年洪深为戏剧协社改编、执导的《少奶奶的扇 子》(据王尔德作品改编)在创建新的排演制度上,做 出了示范性的努力,从而成为一次“经典性的演出” 引起了社会轰动。)
四、"五四"前后的话剧创作
(一)现实主义戏剧的最初成果--胡适、汪仲贤、陈大悲、 欧阳予倩的"社会问题剧"创作 爱美剧的小剧场运动十分重视剧本的创作,几乎所有 的早期剧作家的代表作都是首先在小剧场演出的,可 以说他们是为小剧场所培育的一代话剧文学的开创者。 在剧本创作问题上,人们首先注意的,是民众戏剧社 作家所创作的"社会问题剧"。 内容:初期的话剧创作,多以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男女 平等和婚姻自由为中心内容,这与"五四"时期那种民 主、自由、个性解放的要求相一致的。
•戏剧文学的特点
–集中反映生活中的 矛盾冲突; –富于动作性、个性 化的人物语言; –适合舞台时空的戏 剧结构。
一、"五四"以前的话剧运动(晚清--1917年)
( 一)有关话剧的基础知识 中国现代文学四大文学体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 戏剧。其中戏剧专指话剧,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古 代也有戏剧--戏曲,戏曲传统源远流长,以1790年"徽 班"进京为乾隆祝寿形成的国粹-京剧为代表。话剧则 起源于西方古代希腊的祭祀酒神的仪式,并出现三大 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毕得斯和喜 剧家阿里司多芬,17世纪在西方取得辉煌成就,因而 戏剧便成为中世纪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如法国 的古典主义戏剧,英国则以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为代 表。19世纪现实主义戏剧达到高潮,如英国高尔斯•华 绥的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话剧是在19世纪未经由西方 侨民传人中国的。

现代文学史课件:11第六章20年代戏剧

现代文学史课件:11第六章20年代戏剧

1925年,在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等主持下,恢复了北京国 立艺术专门学校,增设戏剧系。这是第一个国立戏剧教育机构, 戏剧艺术由此进入国家高等教育,以后,在田汉主持下,又在南 国社基础上,创立了上海艺术大学与南国艺术学院。
这就表明,他们所要创造的是不同于中国传统戏
曲的,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主要借鉴西方的,以
言语、动作(而非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
形式,当时称之为“文明新戏”。
Your company slogan
20年代戏剧概述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 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的“ 进化团”,这是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他们打着“ 天知派新戏”的旗帜,以《血蓑衣》、《东亚风云》 、《新茶花》一炮打响,演遍大江南北。
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 燕京女校、交通大学、民国大学、 师范大学、政法专科学校、北京高 等师院、女高师等院
Your company slogan
20年代戏剧概述
1921年11月,北京学生业余剧团联合组织北京实验剧社成立。
1922年1月上海民众剧社扩建为新中华戏剧协
1922年冬,在蒲伯英、陈大悲主持下,创办北京人艺戏剧专门 学校,鲁迅、周作人、梁启超等均被聘任为校董事。这是第一所 培养“预备将来以戏剧为职业的”“专门的戏剧人才”学校。
侨民传入中国。 中国人演话剧始于教会学校学生的业余演出
“文友会”——从校园走向社会
Your company slogan
20年代戏剧概述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宣称:
“演艺之大别有二:曰新派演艺(以言语动作感
人为主,即今欧美流行者);曰旧派演艺(如吾国

之昆曲、二黄、黄腔、杂调皆是)。本社以研究新

第六章 曹禺与中国话剧

第六章 曹禺与中国话剧

一、一鸣惊人的《雷雨》 一鸣惊人的《雷雨》
一部纠缠着复杂的血 缘关系、 缘关系、聚集着许多 巧合但却透露着必然 的悲剧。 的悲剧。蕴含着深 刻的思想内涵和令人 惊心动魄的艺术震撼 力。
(一)情节
1、结构“一二三”: 结构“一二三” 戏剧集中在一天 一天的时间内 戏剧集中在一天的时间内 上午到午夜两点钟), (上午到午夜两点钟), 两个舞台背景中 舞台背景中( 在两个舞台背景中(周家 客厅、鲁家住房), ),上演 客厅、鲁家住房),上演 了周、鲁两家三十年 三十年的恩 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 怨情仇。 怨情仇。 人物:八个。 2、人物:八个。
• 仇虎 : 是粗野的生命激情的象征 。 “ 烈火 仇虎: 是粗野的生命激情的象征。 般的仇恨、巨雷般的力量、炽热的爱” 般的仇恨、巨雷般的力量、炽热的爱” • 花金子 : “ 俏丽而泼辣 , 妩媚而刚烈 , 又 花金子: 俏丽而泼辣, 妩媚而刚烈, 不失温柔和天真” 象一丛艳丽的野玫瑰。 不失温柔和天真 ” , 象一丛艳丽的野玫瑰 。 • 大星:懦弱、忧郁、痛苦。 大星:懦弱、忧郁、痛苦。 • 焦母:毒辣、阴鸷、机警。 焦母:毒辣、阴鸷、机警。
天之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 不足; 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 足以奉有余。 足以奉有余。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 老子
(二)《日出》的内容 日出》
• 四幕剧,两个生活场景。一个是陈白露的高 四幕剧,两个生活场景。 级客厅,一个是作为三等妓院的宝和下处。 级客厅,一个是作为三等妓院的宝和下处。 通过这两个场景, 通过这两个场景,展现了都市社会的生活图 景。 • 上层围绕着交际花陈白露,聚集了一群社会 上层围绕着交际花陈白露, 的上等人物。他们花天酒地,荒淫无耻, 的上等人物。他们花天酒地,荒淫无耻,过 着奢靡的生活;下层以翠喜为代表包括“ 着奢靡的生活;下层以翠喜为代表包括“小 东西”等人,悲惨不幸, 东西”等人,悲惨不幸,没有人的地位和尊 严。 • 上层和下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上层和下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二、课程目的:一、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思潮、社团流派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情况,精读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廓清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发展规律,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

二、提高学生查找、阅读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

三、通过精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文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课程主要内容《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在大二上学期开设,采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丁帆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 学分。

课时分配如下:引言(2课时)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4课时)第二——三章20年代小说(4课时)第四——五章20年代新诗(4课时)第六章20年代戏剧(2课时)第七章20年代散文(2课时)第八章30年代文学思潮(2课时)第九——十三章30年代小说(10课时)第十四章30年代新诗(2课时)第十五章30年代戏剧(2课时)第十六章30年代散文(2课时)第十七章40年代文学思潮(2课时)第十八章40年代小说(8课时)第十九章:40年代新诗(2课时)第二十章:40年代戏剧(2课时)第二十一章解放区文学思潮(2课时)第二十二章解放区文学创作(2课时)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文化的、政治的,世界的、本土的,现实的、历史的力量都对文学的现代化发生着影响,这些外因影响着它的萌生、兴起,影响着文学运动、文艺论争、文学创作,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种种迅速、纷纭的变化,构成一部能折射历史的方方面面的多姿多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

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

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情感的共鸣与表达引言:戏剧是一种古老而又永恒的艺术形式,而中国现代文学则是一个多元而又丰富的文学体系。

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互动,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独特而富有内涵的文化世界。

本文将探讨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情感共鸣与表达方面的重要性。

一、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渊源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源远流长。

在中国,戏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仪式和宫廷娱乐活动。

而中国现代文学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它通过文字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体验。

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当时一些文人开始将戏剧元素引入小说和诗歌中,创造出了一些具有戏剧性质的文学作品。

二、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情感共鸣戏剧和中国现代文学都是情感的表达工具,它们通过剧情、人物和语言来传递情感。

戏剧以舞台表演为媒介,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看,将情感直接传递给观众。

而中国现代文学则通过文字的力量,将情感转化为文学作品,通过读者的阅读和思考,让情感在心灵深处共鸣。

戏剧和中国现代文学在情感共鸣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三、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表达方式戏剧和中国现代文学在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戏剧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通过演员的表演、舞台布景和音乐的配合,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直观地展现给观众。

而中国现代文学则以文字为媒介,通过描写和叙述来表达故事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戏剧和中国现代文学的不同表达方式丰富了情感的呈现形式,使得情感更加立体而真实。

四、戏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相互影响戏剧和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双向的。

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受到了戏剧的影响,一些作家将戏剧元素融入小说和诗歌中,使得文学作品更具戏剧性和表现力。

另一方面,戏剧也受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一些剧作家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改编和创作,将戏剧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得戏剧更加接地气和深入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名寿昌。湖南长沙人。生于1898年3月12日,卒
于1968年12月10日。 出身贫民家庭,1912年就
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16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
学校,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
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
•与郭沫若、宗白华出版三人的通信集《草叶集》。
•新文化运动与话剧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与组织者。创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2
第一节 早期话剧创作
一、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1、文明戏的滥觞
1906年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成立了 春柳社,主张新派演艺,以语言和动作感人, 当时称为文明戏或新戏。是最早对中国现代 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建的剧社。 最早演出的戏是《茶花女》第三幕,《黑奴 吁天录》等。
会问题”写实剧的潮流的出现。 介绍国外的戏剧理论和翻译西方戏剧剧本。 现代话剧团体大量涌现。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7
2、现代话剧剧本大量问世
胡适模仿《玩偶之家》写《终身大事》。 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 的剧作。
陈大悲《幽兰女士》从家庭入手来分析社 会问题。
欧阳予倩《泼妇》从男子对爱情的不专一 入手,提出社会问题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16
(二)、 逐步增强的现实主义因素,戏剧性与 抒情性的互相依存。
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 剧之一 。
三幕话剧《名优之死》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17
《获虎之夜》
(1)结构完整紧凑,通过莲姑、黄 大傻的爱情悲剧,鞭挞了封建的门 弟观念和家长专制。 (2)以捕虎作为全剧线索,富有传 奇性,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体 现了初创时期戏剧创作的浪漫倾向。
博达学院
第六章 20年代戏剧
第一节 早期话剧创作 第二节 田汉的戏剧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1 No. 1
考核要求:
1.识记:(1)文明戏;(2)爱美剧; (3)春柳社(4)《三个叛逆的女性》; 2.领会:(1)田汉20年代戏剧代表作及 主题思想与艺术特点
(2)30年代田汉戏剧的题材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15
二、田汉剧作的特征
(一)、新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概念:新浪漫主义是从眼睛看到的物的世界,
去窥视眼睛看不到的灵的世界,由感觉所能接触的 世界,去探知超感觉的世界的一种努力。它重情绪、 直觉、幻想和想象。
如《咖啡店之一夜》《湖上的悲剧》 《古潭的声 音》,神秘的象征剧。《南归》,浪漫主义悲剧。
办各类剧刊和戏剧社,是南国戏剧运动的领导者。
•创作《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著名歌曲。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13
20年代创作了20多个剧本 •1920年,创作第一个剧本,四 幕剧《梵峨嶙与蔷薇》。第一个 公演的剧本是三场剧《灵光》。 •《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 《名优之死》《苏州夜话》《湖 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南 归》等是优秀之作。 (“两夜一死”)
郑伯奇:《抗争》。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11
第二节 田汉的戏剧
一、田汉的创作:
在20年代戏剧创作中,成 绩最高。中国现代话剧奠 基人之一。
1921年,与郭沬若、成仿 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 文学。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12
•田汉,中国剧作家、诗人。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18
三、田汉戏剧创作的成就
Hale Waihona Puke 2020/4/30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14
30年代加入左联 1、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 《回春之曲》等大量作品。 2、写电影剧本。
40年代的代表作 《秋声赋》与《丽人行》。
建国后 写出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戏曲
《白蛇传》《谢瑶环》等作品。 1968年, 被迫害致死。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3
春柳社:
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 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 过重大影响。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 陆镜若等。1907年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这 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 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达于国内。辛亥革命后, 春柳社员陆续归国。1912年初,陆镜若在上海邀 集欧阳予倩等人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 业演剧。它始终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传统作风, 因此可算作"后期春柳"。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4
2、戏剧商业化的堕落
1914年甲寅中兴,以上海为中心的六大剧 团(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文明社、 春柳社、进化团)公演,其内容淡化教化 作用,强化娱乐作用,迁就市民情趣,走 向商业化道路,1916年文明戏走向衰落。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8
三、历史剧的开拓:
郭沫若早期剧本:《黎明》《广寒宫》《孤 竹君之二子》。
“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累》 《女神之再生》。取材于历史但不拘泥于史 实。
早期历史剧代表作:“三个叛逆的女性” 《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5
3、爱美(amateur)剧运动的提倡
即非商业化的业余演出。由上海民众剧社 和上海戏剧协社首先提出,并示范演出。开展 小剧场运动,抵制商业化戏剧活动。在戏剧排 演上由幕表制发展到导演制。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6
二、现代话剧的再度兴起
1、戏剧理论的倡导 在理论上把戏剧作为改善人生的工具。 大力倡导和推广写实主义的戏剧理论, “社
9
历史翻案剧
欧阳予倩《潘金莲》 袁昌英《孔雀东南飞》 熊佛西《兰芝与仲卿》 王独清《杨贵妃之死》《貂禅》
2020/4/3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孙先庆
10
四、独特的存在---丁西林
出色的剧作家,杰出的物理学家。中国剧坛引 以为骄傲的喜剧作家。
处女作(也是代表作)《一只马蜂》,另一个 主要作品《压迫》。抗战期间创作独幕剧《三 块钱国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