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上看不见的爱
三年级上《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
三年级上《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第七单元《看不见的爱》。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以及课文背后的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课文中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情景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情感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母爱的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母爱相关的短片,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解答疑问。
3. 课文精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小组合作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
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解释,如隐喻和象征的含义。
4. 情感体验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母爱的无私。
分享体验,交流感受。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课题:看不见的爱中心:母爱的伟大结构:生字词列表、课文主旨、情感体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 答案填空题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建议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亲情故事,进行情感教育延伸。
推荐阅读其他关于母爱的故事或诗歌,深化对母爱主题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环节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建议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对于《看不见的爱》这篇课文,教学难点在于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则在于掌握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母爱的主题。
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人间真情》中的一篇课文《看不见的爱》。
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用无私的爱帮助视力受损的儿子重新树立信心,勇敢面对生活的故事。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和句子解析。
难点:理解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
(3)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
4. 句子解析:(1)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2)让学生模仿句式,进行造句练习。
5. 主题探讨:(1)讨论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关爱家人。
(2)结合生活实际,分享自己感受到的母爱。
6. 随堂练习:(1)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看不见的爱》2. 生字词:母爱、视力、鼓励、信心、勇敢、生活3. 句子解析:“母亲的爱,就像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2)造句:用本课所学生字词造句。
(3)作文:以“母爱”为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略。
(2)例:母亲的爱,如同阳光,照耀着我前进的道路。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进行分享。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看不见的爱》一文。
文章主要通过讲述一位母亲用无私的爱帮助视力有障碍的儿子重新树立信心,勇敢面对生活的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子。
2. 分析文章结构,了解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3. 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4.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进行阅读,分析文章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
6.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看不见的爱》一、母爱的伟大1. 关爱孩子2. 帮助孩子3. 鼓励孩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母爱如阳光,温暖着我们的生活。
课文中的母亲,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帮助视力有障碍的儿子重新树立信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总是无私地关爱着我们。
让我们学会感恩,回报母亲的爱。
2. 课后拓展: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与同学分享。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读通顺课文,体会文中妈妈的爱。
2.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问题。
二、通读全文。
1. 这篇文章比较长,保证学生通读全文,字字读对,句句读通。
2. 同桌相互检查,评价自读。
三、话题讨论。
课题《看不见的爱》怎么理解?
1. 潜心读书,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2.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步骤: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归纳要点—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四、体验爱心,快乐阅读。
有了对课文的理解,再读课文时,把对母爱的感受、体会表达出来。
五、小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看不见的爱篇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体会“安详”、“微笑着”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语调。
3.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目标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整体入手,初步感知:1、导入新课在你的家人中,你觉得谁对你,他是怎样对你的,举个例子说说。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文中的妈妈是怎样的爱她的孩子的。
板书课题:看不见的爱学生齐读2、师: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看不见的爱》的并在小组内交流3、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这对母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我们可以说这位母亲对盲孩子的爱是(不同寻常)的。
二、重点研读,深入感悟:1、,找出表现这份不同寻常的爱的语句,把它划下来,再读一读。
(1)交流。
(2)师:在我和这位母亲的交谈中,母亲只有几句淡淡的话语和一些十分平静的神情,你是怎么体会到“不同寻常”的?出示:对话部分4-一三节指名读句理解,谈感受。
(每谈一句,读好一句。
)随机板书:和别的孩子一样关键是做了没有健康、快乐地成长2、指导朗读对话部分。
3、除了对话部分,我们还找到了两处重点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句子。
(1)出示:那位妇女-----微笑着。
他母亲-------慢了下来。
齐读这两句话。
(2)师:这里有两个词语重复出现了两次,是哪个词?(“安详、微笑着”)你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其中蕴含着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因为孩子看不见,只有从母亲轻柔的动作和态度中感受到爱与鼓励。
随机板书:母亲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在她的鼓励下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3)再读这两句话再次感受这位母亲不同寻常的爱。
4、男孩感受到这份母爱了吗?你是通过那些句子知道的?画出来读一读。
(描写盲孩子练习打弹弓的语句)读了以后你觉得男孩练习时的表现怎样?(不向困难屈服)5、师:在母爱的陪伴与鼓励下,男孩不断向困难挑战,不向困难屈服。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看不见的爱》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课文《看不见的爱》。
2. 课文内容:讲述了一位盲人母亲对失明女儿的无私关爱,以及女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理解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找出不理解的生字词。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感人之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看不见的爱》2. 生字词:无私、关爱、比喻、拟人等。
3. 课文结构:故事背景、母女亲情、感悟母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母爱的伟大。
(2)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妈妈对你的关爱。
2. 答案:(1)母爱是伟大的,就像课文中的盲人母亲一样,她用自己的爱心照亮了女儿的人生道路。
(2)妈妈的爱如同阳光,温暖着我的心灵;她的关爱如同春风,吹散我心中的阴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情感态度是否得到了提升。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看不见的爱》章节。
内容讲述了一位母亲用特殊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孩子,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传递着深深的爱。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和细腻。
2. 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腻情感,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解析和主题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母爱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义,让学生掌握字词的用法。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主题,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和细腻。
6.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不见的爱2. 板书内容:a. 生字词b. 重点句子c. 课文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母爱的伟大和细腻。
b. 造句,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c. 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2. 答案:a. 母爱伟大在无私奉献,细腻在关心照顾。
b. 例句:妈妈的爱如同阳光,温暖着我成长的心田。
c. 名言警句: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母爱主题的理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母爱,鼓励学生主动为母亲分担家务,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优质教案
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爱的主题》中的《看不见的爱》。
该文主要通过讲述一位母亲对失明孩子的关爱与教育,让学生理解爱的深层含义及其表达方式。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3自然段,描述孩子失明后,母亲如何用各种方式引导他认识世界;第46自然段,通过一个下雨天的故事,展示母爱的伟大;第79自然段,描述孩子逐渐学会独立,母亲背后的默默付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情怀。
2.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将爱心传递给周围的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关于母爱的具体事例及其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爱心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爱有哪些表达方式。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感受文章的情感。
3. 精读课文:分析文章中关于母爱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分享对爱的理解。
5.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关于母爱的文字,展示自己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看不见的爱》2. 重点词语:母爱、伟大、关爱、传递3. 文章结构:描述母爱→事例分析→爱的传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答案示例:通过具体事例,描述母爱的伟大,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拓展练习: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爱、传递爱,将爱心传递给周围的人。
2024年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2024年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人间真情》中的《看不见的爱》一文。
文章讲述了一个盲童与他的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详细内容包括:1. 研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学习修辞手法。
3. 体会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激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故事大意。
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讲解修辞手法,体会母爱的伟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母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看不见的爱》2. 内容:故事情节:盲童与母亲的故事母爱伟大:无私、关爱、付出重点词语:温暖、依靠、守护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以“我心中的母爱”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100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增进亲子关系,将所学知识延伸到生活实际中。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看不见的爱【第1课时】 PPT课件
辨析词语
提示 提醒 相同点:都有引起对方注意的意思。 不同点:“提示”侧重于指出对方忘记或不知道的事情,
多用于学习方面。“提醒”侧重于使对方不要 忘记,多用于忘记的事情。 造 句:1.经过姐姐的提示,我终于解出了这道题。 2.多亏你的提醒,不然我就忘记拿书包了。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屡打不中不放弃。写 “我”看到一位妇女陪一个小男孩儿在打弹弓,可他 总是打不中。
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 笑都流露出对子女的无尽的爱。爱充满了我 们的生活,我们看得见,也感受得到。那么 “看不见的爱”指的是什么呢?什么样的爱 才是“看不见”的?本以“看不见的爱”为 题,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们提 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看不见的爱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2)蛐蛐轻唱。 _蛐__蛐__在__草__丛__里__快__乐__地__轻__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1)逐渐:_我__逐__渐__加__快__了__脚__步__,__很__快__超__过__了__妈__妈_______ (2)大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犹豫:_两__个__人__的__情__况__大__致__相__同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妈妈的鼓励。写妈妈鼓 励小男孩儿坚持练习打弹弓。
第三部分(第14-21自然段)打中玻璃瓶。小男孩 儿在妈妈的鼓励下终于打中了玻璃瓶。
说一说文中小男孩儿总是打不中,可他还在 不停地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 的孩子?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锲而不舍、充满信 心、不断努力的孩子。
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人与自然》中的《看不见的爱》。
文章通过讲述一位盲母亲和她的孩子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坚强。
具体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五单元《人与自然》——《看不见的爱》2. 详细内容:文章讲述了一个盲母亲如何用自己的爱心和坚韧的意志,培养出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盲母亲的心态和情感,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母爱的温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盲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3.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深入剖析文中盲母亲的心态和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文中一段关于母爱的描述,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母爱。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一段关于母爱的文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看不见的爱》2. 板书内容:a.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b. 重点词汇:坚韧、乐观、自信、母爱c. 名言警句:母爱如海,深沉而广阔;母爱如山,高大而坚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母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要求:内容真实、具体,表达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看不见的爱【第2课时】》课件
觉得像是在一个狭窄的洞中穿行,挤不过去,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一抓 到母亲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 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在挨千刀的过程中,也是母亲,一次又一 次陪我奔走医院,医院的人总以为是我陪母亲,其实是母亲陪我。我过了 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
尽管他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但他的心里却充满光明,因为妈
妈在他的心田里点燃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路,这种 爱是无形的,虽然看不见,但却感觉得到。以“看不见的爱” 为题,突出了
看 不 见 的 爱
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真相:小男孩儿是盲童 过程 母亲:鼓励小男孩儿练习打弹弓 小男孩儿:反复练习 结局 小男孩儿:继续坚持,终于打碎玻璃瓶 母亲:随着孩子的速度递石子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别的”表明除了小男孩儿这样的看不见的之外, 男孩都是一样的爱玩弹弓。“都”表示全部,表明母亲 希望小男孩儿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希望他身残志不残,
简单明了地表明一位普通母亲最淳朴的愿望,可见这是
一位伟大的母亲。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呃(è)……”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
是他做了没有。”” 这句话说明了母亲意在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精神,意 在鼓励孩子充满自信,敢于面对困难和不幸。这位母亲真 是用心良苦。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我慢慢发现,在他母亲的提示下,小男孩儿打得很 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点儿,打一弹,再移点儿, 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小男孩儿的进步是怎么得来的? “打得很有规律”可见孩子在一点一点地进步,这 进步的取得来自于母亲的提示,来自于孩子的坚持,来 自于母子强大的信心和不懈努力。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看不见的爱》一文。
文章主要通过讲述一位母亲用无私的爱帮助视力受损的儿子重新树立信心,勇敢面对生活的故事。
教学内容涉及如下章节: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 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用法;3. 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 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用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熟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表达。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4. 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写作特点;(2)讨论课文中母亲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课堂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如何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看不见的爱》2. 内容:(1)生字词;(2)课文结构;(3)母亲的爱;(4)关爱他人,懂得感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2)用“母爱”为主题,写一篇短文;(3)课后阅读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写下自己的感受。
2. 答案:(1)生字词:略;(2)短文:略;(3)阅读感受:略。
三年级上《看不见的爱》教案
三年级上《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具体章节为《看不见的爱》。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以及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并运用新学的词语。
2.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中“看不见的爱”的描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主题“看不见的爱”的理解,以及对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教学重点:课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自然现象的图片,如露珠、彩虹等,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美,进而引入课题《看不见的爱》。
2. 阅读引导: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描绘,教师适时指导并解释生字词。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讨论课文主题,引导学生体会“看不见的爱”。
a. 讲解生字词:通过举例、组词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b. 课文结构分析: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c.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描绘的“看不见的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解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词语填空、句子仿写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看不见的爱》2. 生字词:露珠、彩虹、轻抚、呵护等。
3. 课文结构:描述现象——描绘情感——感悟主题4. 主题思想:大自然中的“看不见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b. 仿写课文中的句子,描述自己身边的自然现象。
c. 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看不见的爱”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教案:三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看不见的爱》。
本文通过讲述一位母亲为了帮助儿子成长,故意装作看不见儿子的信,以此来教育儿子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的故事。
文章旨在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和深沉,并学会感恩和珍惜。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不见的爱》。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深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母亲装作看不见儿子信的原因,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学生课本《三年级语文上册》。
3.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题《看不见的爱》。
2. 引导学生思考:爱是什么?我们身边有哪些爱?二、初读课文(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2. 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并对难读的字词进行指导。
三、理解课文内容(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分析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母亲装作看不见儿子信的原因,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2.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母亲的用心和关爱。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作业设计(5分钟)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看不见的爱”的短文,可以是亲情、友情或其他形式的爱。
板书设计:《看不见的爱》母爱伟大深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分析和感悟,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母亲装作看不见儿子信的原因。
同时,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感悟爱的存在和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课题,让学生思考和探讨不同形式的爱,如友情、师生情等,从而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身边的爱。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通过描述一位母亲为了保护儿子而隐藏自己的病情,无私地付出和关爱,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旨在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深入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体会母爱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引出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学习(10分钟)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随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文《看不见的爱》母爱——伟大、无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母亲为什么隐瞒自己的病情?b. 母亲是如何关爱儿子的?c. 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2)写一写你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 答案:(1)a. 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是为了保护儿子,不让他担心。
b. 母亲通过关心儿子的生活和学习,为他付出无私的爱。
c. 从课文中,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要学会感恩。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看不见的爱》的教学,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识字
• 瞄 • 逐 晌 致 噢 袭 频率 犹豫
描写人物神态的好词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漫不经心 神采奕奕
zhèng
屏住呼吸
pí ng
bǐng
屏幕
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通过写一个 ( )在妈妈的鼓励 提示下( ) 的事, 赞美了( )。
自学、互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 “看不见的爱”?从哪些语句 能让你体会到爱? 方法提示: 边读边画,用直线和曲线 描写妈妈和小男孩的句子仔细 体会,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命的养料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 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和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 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 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他最喜 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那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 怎么地,他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日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 后,就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 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 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爱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 个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地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 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棵小树 ? 当他轻手轻脚来 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 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棵小树施肥 ! 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 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尽管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却成为了美国总统, 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 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它都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 是那样的平凡,不显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点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 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呼吸,瞄的很久,才 打出去。我站在旁边,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 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 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 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男孩子有什 么变化?从中你能看吃小男孩的什么性格 特点? 不屈不挠、有毅力, 热爱生活
轻轻 安详
安详
微笑 体现母亲对 孩子的爱、 鼓励和信任。
信 任 本 身 就 是 一 种 爱
“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谢谢,不用!他看不见。” “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从这些对话中,你能看出文章中的母 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细心、耐心地教导儿子,•
1.看不见的爱指的是什么? 2.课文写的是谁的爱看不见? 母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生活的爱。 母亲对儿子的爱看不见,但我们分明感 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生活的爱。
( (
)的妈妈 )的小男孩
请你想象一下文章的结果,男 孩子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 A. 充满信心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是个生活的强者。 • B. 自卑地生活下去。依靠家人的帮 助。 • C. 其他的答案。
• 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却能打中远处的玻璃瓶, 因为他有一双更明亮的眼睛-------妈妈的指引 • 一个残疾的孩子,却能持之以恒的做完一件事, 因为他有一种信念-------------妈妈的鼓励 • 一个人本该痛苦的孩子,却幸福而健康的生活着, 因为他有妈妈的爱-----那是看不见的爱,是真挚 深厚的爱,是人类最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