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任务型组织开展风险治理——兼评张康之教授的“任务型组织观”
论任务型组织结构的非平衡态_张康之
论任务型组织结构的非平衡态张康之周雪梅[摘要]从组织结构来把握组织的特征,可以看到,常规组织所拥有的是一种平衡态的结构,而任务型组织所拥有的则是非平衡态的结构。
常规组织的平衡态结构造成了组织的封闭,缺乏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而且也是它容易滋生官僚主义的根源之一;任务型组织由于有了非平衡态结构,因而具有/有机适应性0、/简单灵活性0和/动态开放性0的特征。
任务型组织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在处理复杂性和迫切性强的问题时,能够发挥巨大优势。
[关键词]常规组织;任务型组织;组织结构;平衡态;非平衡态[中图分类号]D035,D631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06)12-0022-04一、组织结构的平衡与非平衡态任何一个组织都拥有自身的结构,组织结构既是组织的存在形式,又是组织的关系模式。
组织结构反映了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又会反映到功能上。
组织赋予群体以结构,使人们能够有序化地开展集体行动。
一个群体只有被组织起来并拥有一定的结构,才能确立起其组织目标,才能把组织成员每一个人的目标转化为这个群体的共同目标,才能把不同的要求整合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上去,在行为上实现协调并产生合力。
也就是说,一定的组织结构把组织功能分解和分配到不同的层级和不同的岗位上,使每一个层级、每一个岗位以及每一个岗位上的组织成员都能按照组织结构的要求去完成自己的任务,而组织结构又反过来整合了它(他)们的工作成果,使每一个层级、岗位和人员的工作成果联为一体,并以组织整体功能的形式出现。
观察现实中的组织,可以看到组织结构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对组织结构上的差异进行抽象的话,可以看到它们是基于两条/轴线0展开的:一些组织在结构上是基于平衡态和追求平衡态的,表现为平衡态的和近平衡态的结构;而另一些组织在结构上则是基于非平衡态和追求非平衡态的,需要在非平衡态的意义上来加以把握。
在耗散结构论看来,非平衡态结构也是系统的一种非饱和结构,是一种远离平衡的状态,它意味着系统内部具有较大的变化空间,能够不断地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的和能量的交换。
论走向合作制组织的结构变革
论走向合作制组织的结构变革作者:张康之来源:《学习与探索》 2019年第9期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摘要: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的提升,官僚制组织运行出现了不畅的问题,但在不断获得新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其结构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变革。
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仅靠技术的提升已经不能使组织的功能得到大幅改善,而且就管理技术来看,也存在某种发展瓶颈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组织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去适应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集体行动要求。
官僚制组织结构具有刚性的特征,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行动体系则应具有弹性结构,而组织结构弹性化的发展结果必将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制组织的出现。
合作制组织所拥有的是一种不同于官僚制组织层级结构的网络结构,它在行动上以“非结构性”的形式出现。
正是因为组织结构上的不同,使得合作制组织实现了对官僚制组织的超越和替代。
关键词:组织结构;官僚制组织;合作制组织;结构变革;去结构化;网络结构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19)09-0065-09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12XNL003)作者简介:张康之,1957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斯科特等人认为,对于组织而言,“从技术与结构的关系方面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相互依赖性三个维度”[1]169。
20世纪后期,随着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的不断提升,组织的发展日益呈现出新的趋向,“与技术复杂性相伴的是结构复杂性和(或)执行者复杂性(专业化);与技术不确定性相伴的是低度正式化和分权决策体系;而互依程度高的技术会要求高水平的协调。
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互依性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增加了任务执行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量。
论任务型组织的舆论资源_张康之
论任务型组织的舆论资源t张康之李东*摘要:组织的运营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其中,舆论环境是现代组织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常规组织的控制行为导向决定了它总是试图对舆论加以控制,结果,它既不能真正控制得了舆论,也不能防止舆论对它作出负面的批判性评价。
与常规组织不同,任务型组织是一类为了承担特定任务而设立的临时性组织,这类组织的任务导向以及任务性质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总能成为舆论的中心,而且,能够有效地把舆论转化为有利于组织运营的资源。
任务型组织在获取舆论资源方面有着常规组织所不及的优势,同时,任务型组织也需要在组织信任关系的营建中去有效地维护舆论资源。
关键词:任务型组织;常规组织;舆论资源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08)01-0065-05在现代社会,组织是社会的基本的和主要的构成要素,无数直接和间接地相关联的组织构成了我们的社会。
就一个组织来看,它必然要与其他组织发生关系,其他组织或社会是它的环境,它在存在和运营过程中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信息的和能量的交流,从而表现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一个组织只要被设立起来,就必然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因而也承载着社会的期望,在它的环境中,也就包含着对它的评价和要求,这些评价和要求被表达出来的时候,就是以舆论的形式出现的。
所以,一切组织都会处在一定的舆论环境之中,而且,对于许多组织来说,舆论不仅是环境,也同时是重要的组织资源。
如果一个组织仅仅把舆论视作为环境的话,舆论往往表现为一种消极的批判性意见,如果一个组织学会把舆论转化为组织资源的话,那么舆论则会成为积极的有利于组织运营和发展的因素。
近些年来,组织的/环境管理0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但是,对于常规组织而言,在获取舆论资源方面是存在着障碍的,而任务型组织则不同,它能够较为有效地获取舆论资源。
一、常规组织获取舆论资源的障碍近代以来的组织在结构上、体制上以及运行方式上所做出的规划和设计,基本上都是基于启蒙后期以来关于人性的判断而作出的,是一种控制导向的组织形式。
论任务型组织管理的技术性策略_张康之
[收稿日期]2008-09-02[作者简介]1.张康之(1957— ),男,江苏省铜山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李圣鑫(1979— ),男,湖北省巴东县人,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2008年11月第24卷 第11期学习论坛TRIBUNEOFSTUDYNov.2008Vol.24 No.11论任务型组织管理的技术性策略张康之1,李圣鑫2(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2.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4)[摘 要]与常规组织不同,任务型组织是一种临时性的组织,它是因处理重大的、紧迫的和一次性任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常规组织的许多管理技术对于任务型组织来说,都是不适应的。
但是,任务型组织是可以发展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技术性管理方案的。
其中,明确任务的导向性,注重组织运行中的主动性,强化组织运行机制的灵活性,树立“不确定性”理念等,都是任务型组织管理技术的生长点。
[关键词]任务型组织;常规组织;技术策略[中图分类号]D63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08)11-0043-05 人类的社会生活其实就是不断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的过程,在人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中,有一些属于常规性的问题,也有一些属于非常规性的问题。
那些经常性和重复性出现的问题属于常规性问题,而那些一次性出现或在以往未曾出现过的问题属于非常规性问题。
在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中,发展出了运用组织手段去解决那些非个人性的问题,因而,在当代社会的运行中,我们看到,常规性问题往往是由常规组织来加以解决的;但是,对于一些重大的、紧迫的、一次性出现的非常规性的问题,往往需要设立任务型组织来加以解决。
比如,2008年出现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于常态发展的社会而言,应对这场危机显然是一个非常规性的任务。
相信世界各国在处理这样一种紧迫的、重大的和一次性事件的过程中会成立专门的任务型组织。
任务型组织研究的前史_张康之
二o o 七年第五期南京社会科学任务型组织研究的前史张康之1李圣鑫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2)摘要:时代呼唤出任务型组织研究的课题,然而,任务型组织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组织形式,在人类近代以来的社会组织化过程中,任务型组织一直与常规组织相伴随。
但是,迄今为止,组织理论在这方面的系统化研究尚未出现。
尽管如此,在对20世纪组织理论的梳理中,我们还是能够发现许多组织理论家都给予了这一组织现象一定的关注。
组织理论中关于任务型组织的一些模糊的、不甚准确的论断,对于我们研究任务型组织来说,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任务型组织;组织环境;组织结构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07)05-0060-08人类的社会生活是通过组织的方式来加以实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
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组织的发展进入一个加速的进程。
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无处不看到各种各样的组织在发挥着整合作用。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组织中或通过组织而生活的。
但是,如果在一个较为抽象的层面上来把握组织的话,我们认为,实际上存在着两类组织现象:一类是承担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那些重复出现的常规性任务的组织,这类组织可以在结构以及程序的合理化设置中以一种例行的方式和习惯处理那些常规性的任务。
这类组织往往是较为稳定的,一旦出现,就会以自身的存续为目标,即通过自身的存续而发挥解决那些常规性任务的职能。
因而,我们把这类组织称作为常规组织。
另一类组织属于任务导向的组织,它往往是因为某一特定的任务而设立的,它所承担的任务一般说来是重大的、紧迫的、突发性的,当任务完成或消失了之后,它的存在价值也就丧失了,因而,应当走向解散。
这类组织是一种时间性特征较强的组织,是因任务而设立和解散的组织,所以,我们称它为任务型组织。
从组织理论的发展史上,我们看到,所研究的重点基本上是放在常规组织的研究上了,对于任务型组织,研究的远远不够,更不用说系统的理论建构了。
任务型组织_打破常规组织的资源控制_张康之
2008年第1期总第107期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S 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nd Fujian Institute of Econ omics and M anagement No .1,2008G ene ral N o .107任务型组织:打破常规组织的资源控制张康之1,李 东2(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2.西安科技大学社科系,西安710600)摘 要:组织资源是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支持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对组织现象的考察,必须关注其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情况。
常规组织对待资源的基本态度和表现就是控制导向,它总是试图控制越来越多的资源。
结果,在组织间造成了激烈的资源竞争,从而把组织拖入一种“控制困境”中去。
在20世纪后期,组织理论家们以及经济学家们对组织的资源获取和使用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依然是关于常规组织的资源获取和使用方案。
其实,任务型组织在对待资源的态度以及表现上,都与常规组织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关键词:任务型组织;常规组织;资源控制;合作与信任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4X (2008)01001007收稿日期:20080109作者简介:张康之(1957),男,江苏铜山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东(1966),男,云南陆良人,西安科技大学副教授。
汤普森指出,“不确定性是复杂组织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应对不确定性是管理过程的实质。
”[1]159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大都与组织对资源的依赖有关,“复杂组织面对的不确定性有三个来源,两个在组织外部,一个在组织内部。
外部的不确定性来自:一般性的不确定性,或者换句话说,总体上缺乏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偶然性,即组织行为的结果部分地被环境因素所决定。
内部不确定性的来源是要素的相互依赖。
论任务型组织的解散及其动力_张康之
第32卷第2期2008年3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 iangtan U n i ve rsity(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s)V o.l32N o.2M ar.,2008论任务型组织的解散及其动力*张康之,李圣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摘要:任务型组织的任务导向决定了其在任务完成之后就必然会被解散。
任务型组织的解散与常规组织的解体有着根本性质上的差别,它的解散是一个自觉的、主动的过程,是在其设立时就已经包含于其中的一项内容。
在任务型组织的解散过程中,社会以及组织成员的心理资源的衰减是基本的促动因素。
任务的消解是任务型组织解散的根本原因,而在具体的解散过程中,组织成员的心理和环境的变动构成了任务型组织解散的主观动力和客观动力。
关键词:任务型组织;解散;常规组织中图分类号:C9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08)02-0075-05组织可能会存在着衰亡和解体的问题,20世纪的组织理论关于组织生命周期的研究,就是为了揭示组织的衰亡与解体的规律。
但是,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出避免组织衰亡和解体的方案,即让组织在生命周期的低谷中通过组织结构的变革而摆脱危机。
迄今为止,我们很少看到组织理论探讨和倡导组织解散的观点。
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组织理论成果都是关于常规组织的研究,关于任务型组织的研究尚属一个需要确立的领域。
当我们把视线从常规组织转向任务型组织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为了承担某一特定任务而设立的组织,在其任务完成后是需要解散的。
在任务型组织的解散问题上,愈是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就愈能体现出这一组织积极的社会价值。
反之,如果任务型组织在完成任务之后而长期滞留的话,所带来的必然是一系列消极的影响。
一、任务型组织解散的必要性任务型组织是以任务为导向的组织,它以某一具体任务的完成为最终目的。
论任务型组织的社会责任_张康之
M ar .,2007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3月 NO .2General 180G ansu T heor y Research第2期 总第180期政治广角论任务型组织的社会责任张康之,周雪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 [收稿日期]2007-01-08[作者简介]张康之(1957—),江苏铜山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行政哲学与文化。
周雪梅(1973—),女,河南鹿邑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组织。
[摘 要] 一切组织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常规组织由于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方面的原因,而存在着目标和任务上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使它的社会责任功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消解。
与常规组织相比,任务型组织由于是因解决那些社会复杂性条件下产生的紧迫的、重大的特殊的任务而设立起来的,它的社会责任功能更加明显和突出。
由于任务型组织能够把社会利益、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由于目标结构上的合理性,能够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出很高的优势。
[关键词] 任务型组织;常规组织;社会责任[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07)02-0011-04 一、任务型组织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人类因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应对环境的压力而组织起来以集聚个人的力量,组织是个人力量的放大,也已经是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工具。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重复出现的和有规律可循的,所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可复制的。
常规组织就是根据这种需要而建立起了自己的组织结构以及程序,以重复性的方式、方法去解决人类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表现为一种例行的事务。
但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性的、偶发性的、一次性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常规组织的结构和程序往往陷入失灵的境地。
这时,人们就需要借助于任务型组织去应对这类问题。
组织分类以及任务型组织的研究_张康之
收稿日期:2006-11-20作者简介:1.张康之(1957—),男,江苏铜山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行政哲学与文化;2.李圣鑫(1979—),男,湖北巴东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理论。
摘要:常规组织和任务型组织是现代组织的两大类型。
在20世纪,关于组织的研究主要属于常规组织的研究,与常规组织相对应的任务型组织的研究却非常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这还是一项空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任务型组织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组织以及管理实践中最为迫切的课题。
组织理论家们需要承担起任务型组织研究的任务。
关键词:任务型组织;常规组织;组织理论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5X(2007)01-0123-04组织分类以及任务型组织的研究张康之1,李圣鑫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一、现代组织理论对组织的分类组织现象是人类固有的社会现象,但是,关于组织的理论研究是在近代社会才开始的,系统的组织理论建构在20世纪才成为社会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普遍关注的课题。
关于组织的系统化研究必然意味着多种不同视角的出现,即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加以描绘。
对组织的分类虽然属于现象层面的把握,但是,提出一种分类方式,也就表明所进行的分类是从组织的某一个方面特征入手的,进而才能对组织作出一种系统化的认识。
然而,基于一种认识所形成的组织理论又会影响到关于组织建构的方案。
所以,厘清组织理论关于组织分类的观点,是学习组织理论和研究组织现象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马克斯・韦伯(MaxWeber)根据组织中的权威类型而对官僚制组织作出了不同划分。
在他看来,权威是组织的基础,它起着维持和支配组织的作用。
以权威的三种类型即“传统权威”(traditionalauthority)、“魅力型权威”(charismaticauthority)和“合理———合法权威”(legal-rationalauthority)为基础,马克斯・韦伯把官僚制组织划分为传统型组织、魅力型组织、合理———合法型组织这三种类型。
任务型组织目标的一致性、适应性与合理性
作者: 张康之[1];周雪梅[2]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会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湖南社会科学
页码: 19-23页
主题词: 任务型组织;目标;一致性;适应性;合理性
摘要:任务型组织存在着社会目标、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所构成的目标结构体系,但是,与常规组织的“目标置挟”、目标冲突不同,任务型组织的总目标被分解之后,却具有一致性、适应性和合理性的特征。
任务型组织目标上的一致性是组织以及组织成员刺益一致性的体现;适应性则是在组织成员个体目标相互适应以及组织成员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互适应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对变动着的环境的适应性;合理性应当准确地理解成一种实质的合理性,或者说。
是在实质合理性基础上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统一。
张康之周雪梅:论任务型组织中的交往模式
张康之周雪梅:论任务型组织中的交往模式论任务型组织中的交往模式张康之周雪梅组织行为是有序的交往行为,是经过设计的和被纳入到明确的规则和程序之中的交往行为。
这是它与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交往活动所不同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领域中,交往行为更多地具有随机选择的特征。
当然,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交往也是有序的,而这种有序性决不像组织行为那样,是被框定在人为设计的规则和程序之中的,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行为所依据的规则和规范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的。
如果说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领域中的规则系统也有人为干预的色彩的话,也只表现在对某些已有的规则、规范的强化,任何凭空创造出来的规则和规范都不可能真正地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发挥作用。
组织就不同了,它根据组织任务和组织目标的情况去自觉地设计出一套规则和规范系统,一般说来,会把规则、规范物化为固定的和明确的职位、岗位以及由职位、岗位构成的组织结构,其中还包含着使静态的组织结构“动”起来的程序。
因而,在组织的运行中,组织成员的交往活动显示出更强的秩序特征,随机性的行为被控制到了最低点,或者说,组织不鼓励甚至不承认随机性交往行为的合理性。
但是,如果对组织进行分类考察的话,我们发现,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交往行为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常规组织是以组织自身的存在为本位的,所以,它的交往模式都是首先从有利于组织自身存在出发的,其次才满足组织所承担的任务的需要。
任务型组织与常规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任务为导向的,它直接地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去建构组织交往行为模式。
就交往行为模式的确定性而言,任务型组织会表现出更贴近日常生活领域的特征,是介于常规组织和日常生活领域交往行为模式之间的一种组织行为模式。
一任务型组织交往行为的自组织性在20世纪,组织这一人类社会亘古就有的现象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中,组织理论是最为显著的成就之一。
正是关于组织现象的研究,使管理活动成为科学的和具有可操作性技术化特征的活动。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_张康之
学术探讨2010年第3期(第17卷,总第99期)XINGZHENG LUNTAN行政论坛近一个时期,关于公共管理是什么的争论渐渐地趋于平缓,这个学科中的话题开始向其他方面转移。
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应像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需要有一种追根究底、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学风。
特别是像公共管理这样一个有着现实迫切性的问题,需要对它的性质有着准确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对促进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历史地看,公共管理是人类社会治理发展到20世纪后期所出现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方式,是政治、法律和管理进步的最新成就,代表了社会治理的制度、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最新文明典范。
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第一,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广泛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
比如,非政府组织和广泛的社会自治力量都是公共管理主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们与政府一道通过合作等方式去开展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直接地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的。
当然,在公共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近些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把公共事务发包给私人组织去处理的现象,因而,有些学者也把这类私人组织看做公共管理的主体,认为它们从事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生产。
其实不然,这些私人组织是出于营利的目的并通过合同契约的方式去进行生产活动的,正如为政府盖楼的房地产商不是政府一样,它们在性质上并不能视作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的,具体表现则是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社会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促进社会发展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它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切公共管理主体都需要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不断地改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注重绩效和服务品质。
论任务型组织的目标结构_张康之
2007年第2期N o 12 2007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S i chuan U niversity (So cia l Science Ed iti on)总第149期Sum N o 1149收稿日期:2006-12-30作者简介:张康之(1957-),男,江苏铜山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雪梅(1973-),女,河南鹿邑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k 公共管理研究k论任务型组织的目标结构张康之,周雪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摘 要:任务型组织的任务是单一的,但是,当完成任务的行动以目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时候,也会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其中,社会目标、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是这个体系的三个构成部门。
任务型组织的社会目标是基本目标,是其他目标赖以展开的基础和核心。
在组织目标方面,表现出与常规组织以组织自身的存续为目的的情况完全不同,而是突出的完成任务的目标。
在组织成员个人目标方面,则突出了组织成员价值实现的内容。
任务型组织消除了常规组织中社会目标、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矛盾和冲突,使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任务型组织;目标结构;社会目标;组织目标;个人目标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7)02-0094-07一、把握任务型组织的目标结构任务型组织是任务导向的组织,是根据任务需要而设立的,对其类型划分也只能依据组织所承担的任务来进行。
任务型组织所承担的任务可能是单一的任务、多元的任务、延展性的任务。
我们依据组织设立时所承担的任务类型,把它分为单一任务型组织、多元任务型组织和延展任务型组织。
单一任务型组织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相对单一的任务,这类任务型组织的结构相对简单。
多元任务型组织设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多元任务的,而且这些任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是以/任务群0的形式出现的。
任务型组织研究:一个显学话题
任务型组织研究:一个显学话题作者:高振杨晏苏萍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09期摘要:在人类的后工业化过程当中,社会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各种紧迫的、重大的和一次性的任务成为公共行政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张康之教授在其新著《任务型组织研究》中,从组织变革的角度,提出了任务型组织这一学术话语。
这在组织理论界无疑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
当前,任务型组织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显学话题,具有批判性、开放性、前瞻性与建构性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常规组织;任务型组织;组织范式;学术价值20世纪70年代始,人类社会逐渐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乌尔里希·贝克尔将其称之为“风险社会”,而且“风险社会”是被看作人类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过渡形态而存在的。
常规组织在面对风险社会中穷出不尽的突发性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步履艰难,那么究竟采取怎样的治理策略才能够克服这一窘境?张康之教授从组织变革的角度,提出了构建适应后工业化要求的新型组织形式——任务型组织,并开启了学界探寻任务型组织的科学构建之路。
本文首先剖析了任务型组织研究的缘起和发展背景,根据托马斯·库恩理论解读了任务型组织研究中蕴含的范式革命,并对任务型组织这一显学话题进行价值评述。
一、任务型组织研究的缘起纵观张康之教授等学者对任务型组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任务型组织研究的缘起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的。
从行政学理论和组织理论演绎发展的角度看,任务型组织研究孕生于理论界对常规组织认识的深化和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入。
众所周知,当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时候,常规组织脱胎于“混沌组织”而问世,这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组织革命。
常规组织以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为理论依据,适应于工业社会的科学化、机械化、形式化的特点,在早期稳定的工业社会日益发展成熟起来。
然而,随着人类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常规组织开始面临大量的突发性的非常规任务,并且在履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步履艰难,于是,一种适应后工业社会要求的新型组织形式逐渐被作为一项组织变革的目标而被提上研究的日程。
在风险社会中看任务承担方式
作者: 张康之[1]
作者机构: [1]浙江工商大学,杭州310018
出版物刊名: 理论探索
页码: 53-6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风险社会;任务承担方式;官僚制组织;合作制组织
摘要:组织的动态表现形式就是承担任务,但以什么方式承担任务,则是由组织的性质决定的.或者说,以什么方式承担任务反过来决定了组织的性质.工业社会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官僚制组织是以分工-协作的方式承担任务的,而在人类走进了风险社会,面对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时,这种任务承担方式陷入了失灵状态.我们所谈论的风险社会亦如贝克说的是"全球风险社会",它把人类转变成了命运共同体.在这个社会中,行动的任务就是人的共生共在,所采取的方式是合作而不再是分工-协作.合作是自由的和自主的,合作制组织是开放的和具有流动性的,我们也将这种组织形态说成"液态化".合作制组织是适宜于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承担任务的组织.。
在风险社会中看行动目标问题
作者: 张康之[1]
作者机构: [1]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18
出版物刊名: 浙江学刊
页码: 23-3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风险社会;行动目标;合作行动;官僚制组织;合作制组织
摘要:人类既有的经验证明,一切理性化的行动都必然要首先设立目标,而且行动的科学性、合理性也需要建立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只有目标是清晰的,通向目标的道路选择才有依据.但是,在具体的组织实践中,如何处理目标与目的的关系,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从工业社会的现实来看,总是存在着目标脱离目的问题,目标异化是经常可见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在人类陷入风险社会后,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目标的确立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实施的问题.因而,以目标为行动导向的做法也变得不再可行了.在这种情况下,新生的合作制组织将会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开展行动,即直接地根据目的而行动.合作制组织应当是任务导向的,是将对任务的承担作为目标的.由于任务具有易变性和不确定性,目标也应随着任务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公共危机背景下的任务型组织研究
公共危机背景下的任务型组织研究作者:左转宏刘书明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11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需求随之发生深刻的改变,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事件也不断频发。
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这些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破坏性极强的公共危机事件,成为政府和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而任务型组织因其独特的特点引起国内学者的高度关注,随着学者们的不断探索研究,任务型组织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治理公共危机的一条新的途径。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任务型组织治理公共危机的结构框架,以安平煤业“3.23”瓦斯爆炸事故中各应急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对比任务型组织在危机治理过程中的优点,为将来可能发生的类似事故中的组织间的合作与应对提供参考。
关键词:瓦斯爆炸;任务型组织;公共危机治理一、引言2016年3月23日22时07分37秒,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安平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平煤业)8117综采工作面发生一起顶板大面积垮落导致瓦斯爆炸重大事故,造成20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804.37万元。
根据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认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依法对2个责任单位和49名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但除了事后严厉问责,评估和反思事故处置中危机应对体系部门的合作表现,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样重要。
文章运用任务型组织的特征,以安平煤业“3.23”瓦斯爆炸事故中各应急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对比任务型组织在危机治理过程中的优点,为将来可能发生的类似事故中的组织间的合作与应对提供参考。
二、文献评述从目前来看,国外关于研究任务型组织的专著和文献比较少,但是,关于任务型组织的研究,组织理论家们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给予了一定关注。
1958年,马奇和西蒙在他们的专著《组织》中提到“大多数任务型组织都有很强的追求多数人一职的倾向”“在大型任务型组织中比较重要的冲突领域是权威和权力关系的领域”,任务型组织的概念被首次提到;20世纪80年代的“专案小组”因其灵活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彼得斯和沃特曼(Tom J. Peters and Robert H. Waterman)在其著作《追求卓越》中对“专案小组”的特征进行了六个方面的总结,专案小组的灵活性使它成为有效行动的缩影;赫伯特·西蒙在其《管理决策新科学》中,指出“决策的非程序化使它们表现为新颖、无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研究2012.6.通过任务型组织开展风险治理———兼评张康之教授的“任务型组织观”石国亮张乾友〔摘要〕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进入了一场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各种各样突发性的危机事件频繁地向人类袭来,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的出现,对工业社会的治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在迅速增长的不确定性面前,作为工业社会治理主体的常规组织开始暴露出了不适应性,传统的治理方式面对危机事件凸现出治理的无效性,从而突出了任务型组织的巨大实践价值。
任务型组织在风险治理上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因而应当成为风险治理的新途径。
〔关键词〕风险社会;风险治理;常规组织;任务型组织〔中图分类号〕D0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6-0041-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11&ZD07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平发展公共治理”项目(CPR /08/512)〔作者简介〕石国亮,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南京大学服务型政府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北京100089;张乾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20世纪后期以来,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危机事件一轮轮地向人类袭来,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的形成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存在本身可能是偶然的,但它们的结合造成了风险社会的事实却具有某种必然性。
按照贝克、吉登斯与拉什的看法,风险社会乃是工业社会的“自反性现代性”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风险社会就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世界”。
社会变革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要走出风险社会,必然会经历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对既有的社会治理结构作出根本性的变革,但就当下而言,要保证人类不在风险社会中走向毁灭,我们首先必须开展风险治理。
那么,由谁来开展风险治理,又如何开展风险治理?这都涉及到治理主体即组织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组织一直是人类应对与治理风险的基本途径,但在风险社会出现之前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社会不确定性程度较低,人们主要是通过常规组织去治理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至于任务型组织,只是偶尔出现和发挥着补充性作用的一种组织形态。
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社会不确定性程度急剧增长,常规组织在风险治理上的无效性日益暴露出来,从而使任务型组织这种备受组织理论家们冷漠的组织形式日益显示出其实践价值。
一、风险社会及其基本轮廓20世纪后期以来,当工业社会的航船驶近后工业社会的水域,整个社会的运行状态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这就·14·是德国学者贝克所看到的:“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科学技术与经济活动相结合而导致技术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工业社会的物质财富极为丰厚,这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造就了舒适安逸的生存环境,不过,同时也带来了核危机、生态危机等足以毁灭全人类的巨大风险。
而工业社会运行机制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也开始发生微妙变化,一项决策可能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当今时代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有着根本区别,已经呈现出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的种种迹象。
”〔1〕也就是说,随着新的社会转型的开启,工业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大大超出了工业社会自身的应对能力,从而使工业社会的运行表现出了高度不确定的状态,即表现出“风险社会”的特征。
近些年来,贝克的观点得到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认同。
从西方到东方,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世纪之交的人类社会面临着一次次的阵痛,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九一一事件,到伊拉克战争、SARS危机,这一连串打击全球经济、震撼全球社会,严重破坏我们生活秩序的事件,揭示了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所隐藏的巨大风险,我们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风险社会’之中。
”〔2〕“风险已经成为人们理解世界的无所不包的背景,它们所激发的警示营造出了一种无能力和瘫痪的氛围。
不管是无所作为还是要求过多,都会使世界面临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风险。
”〔3〕其实,早在贝克宣告风险社会到来之前,美国学者贝尔就已经宣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了,但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贝尔对于社会发展的“预测”仍旧是一项预测,而贝克的判断则已成为人们必须接受的一项严肃的现实,而且正在理论探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映现。
因之,风险社会的轮廓也就比后工业社会的轮廓显得清晰了许多。
或者说,后工业社会是率先以风险社会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是由于人类拒绝向后工业社会迈进而陷入的一种僵局,我们只有过了风险社会这道门栏,才能突破既有的所有社会建构对于我们的限制,真正进入后工业社会。
所以,在当前的风险治理中,我们需要对“风险”的性质加以认识。
风险并非实际的危险,也并不必然导致危险,而只是意味着危险的某种可能。
这是因为,与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质相比,风险具有建构性。
对此,贝克的表述是:“风险还不同于工业化时期以前人类所遭遇的各种自然灾害,因为那些自然灾害并非是人类的某些决策而导致的,而风险则肯定源于人们的重大决策,当然这些决策往往并不是由无数个体草率作出的,而是由整个专家组织、经济集团或政治派别权衡利弊得失后所作出的。
”〔4〕在这个意义上,风险乃是理性的产物,或者说,是理性的一个建构物,虽然它造成了实质上非理性的结果,显示了理性的悖论。
对于风险的建构性,亚当等人也指出,“风险不仅仅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被生产出来,而且在赋予意义的过程被生产出来,还会因对潜在危害、危险和威胁的技术敏感而被生产出来。
为此,我们不能把风险作为一种外在之物来观察———风险一定是建构的。
”〔5〕作为一种社会建构,风险在理论上总是可以解构的,因而它并不必然意味着危险。
同时,由于这种建构性,“风险具有无限可再生性,因为在多元社会里我们能够而且必须根据某些决策和观点对决策作出评价,而风险则随着这些决策和观点而自我繁衍。
”〔6〕简单地说,如果没有风险评估,人们将不会知道风险的存在,而只要这种风险没有转化成实际的危险,它就没有危害,或等于没有存在过;而只要做出了风险评估,并在某种程度上予以了公开,即使评估的结果显示风险程度很低,也会在人们之间造成心理上的恐惧,从而可能催化风险的扩大与加速危机的爆发。
因而,如果说在工业化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增长是以代数级数为单位的话,那么,在今天,不确定性的增长则是以几何级数为单位的。
所以,工业社会虽然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它所拥有的却只是一种低度不确定性,而风险社会则表现出了高度不确定性的性状。
风险的建构性也造成了它的复杂性。
这是因为,人的行为总是以决策的方式展开的,因而,如果决策成了风险的来源,就意味着人的行为本身成为了风险的来源,进而,要对风险进行归因就变得极其复杂与困难了。
邦斯发现了这种复杂性,他看到,“风险问题的特征是没有确定的解决办法;更确切地说,它们的特点是一种根本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可以通过可能性计算加以领会,但却不能通过这种方法消除。
”〔7〕也就是说,由于人类行为的非线性特征,通过线性的计算已经无法准确寻找出造成不确定性的成因了,反而可能由于计算错误而造成新的不确定性。
这种可计算性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肢解了科学与专家的权威,“在风险的界定中,科学对理性的垄断被打破了。
……关于风险,不存在什么专家。
”〔8〕“人们在这种情境中如何行动已不再是专家所能决定的。
专家在指出(或淡化)风险的同时也解除了他们自己的武装,因为这些风险迫使每个人都为自己决策。
”〔9〕随着科学与专家权威的消逝,谁应当对风险负责的问题也变得悬而未决了起来,它所导致的结果是:“在风险时代,社会变成了一个实验室,没有人对实验的结果负责。
”〔10〕事实上,由于这场“实验”的规模是如此的巨大,也没有人能够对它的结果负责。
所以,尽管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但风险社会却越来越呈现出了危险社会的轮廓。
二、对传统风险治理方式的挑战在工业社会,随着不确定性在范围上的扩大和程度上的提高,整个社会都进入了组织化的进程,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工具理性为原则的官僚制组织迅速成长起来,并展现出很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如韦伯所说,官僚制组织以其技术上的优越性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接受,并·24·最终通过国家这一终极性组织而对所有社会风险予以了承担。
这就是国内学者刘挺所指出的:“现代社会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失业的救济、对社会贫富分化进行再分配、对经济危机所导致的社会后果进行控制、建立公共医疗制度对疾病进行救治、对各种灾害进行预防和控制等,是建立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之上的,是以现代民族国家为垄断性主体进行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出现的福利国家制度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将这种由国家管理风险的思想发展到了极致。
”〔11〕换句话说,工业社会的风险治理方式在体制上是一种国家主义的治理方式。
除了体制上的国家主义特征以外,工业社会的风险治理方式在运行机制上也有一个突出的特征,这就是它的专业化,一方面,表现为分工—协作的治理;另一方面,遵循专家治理的原则。
当然,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技术专家往往是与政治精英以分工—协作的方式一道承担起治理任务的。
随着风险社会的出现,工业社会的风险治理方式受到了挑战。
首先,在体制上,“工业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人类已经出现了应付各种风险与威胁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安全机构;二是这些风险与威胁对人类的冲击似乎有一种越来越正常化的趋势,甚至有一种成为家常便饭的可能性,而且这两种现象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深刻矛盾,这种深刻的矛盾冲突正在一次又一次地呈现出周期性爆发的趋势。
”〔12〕如果说二战后出现的福利国家与国家福利制度代表了国家主义风险治理方式的最高成就的话,那么,随着福利国家与国家福利制度的纷纷崩溃,国家主义的风险治理方式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了它在风险社会面前的局限性。
“由于现代风险的高度复杂性和广泛影响性(波及每一个社会成员),因此风险治理的主体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由政府来承担。
”〔13〕甚至,根据贝克的看法,在不可预测风险的巨大压力之下,国家及其政府已经从风险的治理者变成了一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者,如果继续任由其垄断风险治理的职能,势必会使人类在风险社会中越陷越深。
有鉴于此,学者们在探讨国家主义的风险治理方式的替代方案时,大多都赞同引入政府与各种社会组织间的合作机制,以防止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政府的推卸责任而导致风险无人治理。
国内一些学者更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而提出了一种风险治理的“复合治理”模式。
比如,张云昊就认为,“转型风险所具有的复合性、潜在性、扩展性以及结构性与制度性等特征,要求我们在风险控制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专家系统、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个主体的作用,根据自身的特性确定应对风险的策略和目标,以实现控制风险的复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