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地质勘察课件
合集下载
地质勘察基础知识PPT课件
![地质勘察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d1f793f242336c1fb95edf.png)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1
2.3补送结合法 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 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 合法。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 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 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 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2.4纠偏法 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 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 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8
1.5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 测量放线差错;沉桩工艺不良,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
位出现较大的偏差。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9
2 常用处理方法 打桩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
须报监理、业主,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 究,作出正确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一 般处理方法有:补沉法、补桩法、送补结合法、纠偏法、扩 大承台法、复合地基法等,下面分别简要介绍: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5
1.2桩倾斜过大的常见原因: 1.2.1预制桩质量差,其中桩顶面倾斜和桩尖位置不正或变形
,最易造成桩倾斜; 1.2.2桩机安装不正,桩架与地面不垂直; 1.2.3桩锤、桩帽、桩身的中心线不重合,产生锤击偏心; 1.2.4桩端遇石子或坚硬的障碍物; 1.2.5桩距过小,打桩顺序不当而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 1.2.6基坑土方开挖不当。
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其工程性质由岩土的类别 决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地基 规范》)将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 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及特殊土等。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课件)
![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5a7b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c.png)
➢ 根据测绘工作对地面地质的了解,可对地下地 质情况做出初步的判断,为下一步的勘察工作 奠定基础。
➢ 工程地质测绘是设计初始阶段勘察的主要手段, 并为勘探、试验、观测等工作的布置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 测绘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条件的全部 要素,以论证或预测工程活动与地 质条件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约为目 的。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 室内试验包括岩石试验、土工试验、岩 土矿物理化分析试验、水质分析试验等 ,应根据岩土性质和工程设计、施工需 要确定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 主要测定:①表征岩、土结构和成分的 指标。②渗透性指标。③变形性能和强 度指标。
➢ 室内试验试样小,缺乏代表性。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 野外试验能在天然件下测定较大岩土 体的各种性能,所得资料更符合实际。 但它需要许多大型设备,费时而昂贵, 所以一般多在后期勘察阶段中采用,以 便为详细设计计算提供指标。
➢ 钻探通过钻机在地层中钻孔来鉴别和划分 地层,并在孔中预定位置取样,用以测定 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此外,岩土的某 些性质也可直接在孔内进行原位测试。
➢ 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极为重要的手段, 钻探比坑探工效高,费时、费力,但必不 可少,广为采用。
➢ 钻探工作应在测绘和物探的基础上进行。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 坑探是在建筑场地中开挖探井(探槽、 探洞)以揭示地层并取得有关地层构成 及空间分布状态的直观资料和原状岩土 试样。具体分探槽、探坑和探井。
➢ 坑探不必使用专门的钻探机具,对地层 的观察直接明了,是一种合适条件下广 泛应用的最常规勘探方法。(洛阳铲和 小螺纹钻)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程序
➢ 制定勘察任务书:在开始勘察工作以前 ,由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向勘察单位 提出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明确勘察工 作计划、内容、技术要求和成果要求。
➢ 工程地质测绘是设计初始阶段勘察的主要手段, 并为勘探、试验、观测等工作的布置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 测绘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条件的全部 要素,以论证或预测工程活动与地 质条件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约为目 的。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 室内试验包括岩石试验、土工试验、岩 土矿物理化分析试验、水质分析试验等 ,应根据岩土性质和工程设计、施工需 要确定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 主要测定:①表征岩、土结构和成分的 指标。②渗透性指标。③变形性能和强 度指标。
➢ 室内试验试样小,缺乏代表性。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 野外试验能在天然件下测定较大岩土 体的各种性能,所得资料更符合实际。 但它需要许多大型设备,费时而昂贵, 所以一般多在后期勘察阶段中采用,以 便为详细设计计算提供指标。
➢ 钻探通过钻机在地层中钻孔来鉴别和划分 地层,并在孔中预定位置取样,用以测定 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此外,岩土的某 些性质也可直接在孔内进行原位测试。
➢ 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极为重要的手段, 钻探比坑探工效高,费时、费力,但必不 可少,广为采用。
➢ 钻探工作应在测绘和物探的基础上进行。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 坑探是在建筑场地中开挖探井(探槽、 探洞)以揭示地层并取得有关地层构成 及空间分布状态的直观资料和原状岩土 试样。具体分探槽、探坑和探井。
➢ 坑探不必使用专门的钻探机具,对地层 的观察直接明了,是一种合适条件下广 泛应用的最常规勘探方法。(洛阳铲和 小螺纹钻)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程序
➢ 制定勘察任务书:在开始勘察工作以前 ,由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向勘察单位 提出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明确勘察工 作计划、内容、技术要求和成果要求。
土力学工程地质勘察PPT课件
![土力学工程地质勘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c46e3633d4b14e84246834.png)
第8页/共14页
平板载荷试验
第9页/共14页
第六章工程地质勘察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四)、室内土工试验
包括岩石和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地下水化 学成分等试验。宜与原位测试数据对比使用。
应根据岩土类别、工程类型、考虑工程分析计算 要求等进行必要的试验内容。
第10页/共14页
第六章工程地质勘察 第四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第11页/共14页
第六章工程地质勘察 第三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勘察报告的图表编制
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 钻孔柱状图; 3. 工程地质剖面图; 4. 综合地质剖面图; 5. 土工试验、岩石试验成果总表。
第12页/共14页
第六章工程地质勘察 第三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三、勘察报告的分析与阅读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和内容
一、可行性研究勘察 (选址勘察)
第
应满足确定选址方案的要求。对拟建筑场地的稳定性 六
和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章
工作内容以搜集和分析地质工作为主,采用现场踏勘 工
方法。
程
二、初步勘察(初勘)
地
应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对拟建筑场地的稳定性作进 质
一步的评价,一般按建筑场地进行布孔钻探,并为确定 勘
一、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1、 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依据:
• 工程重要性等级 (一级工程、二级工程、三级工程); • 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一级场地或复杂场地、二级场地或中等复杂场地、
三级场地或简单场地) ; •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一级地基或复杂地基、二级地基或中等复杂地基、
三级地基或简单地基);
2、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甲级(有≥一项为一级); 乙级;丙级(全为三级)。
平板载荷试验
第9页/共14页
第六章工程地质勘察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四)、室内土工试验
包括岩石和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地下水化 学成分等试验。宜与原位测试数据对比使用。
应根据岩土类别、工程类型、考虑工程分析计算 要求等进行必要的试验内容。
第10页/共14页
第六章工程地质勘察 第四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第11页/共14页
第六章工程地质勘察 第三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勘察报告的图表编制
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 钻孔柱状图; 3. 工程地质剖面图; 4. 综合地质剖面图; 5. 土工试验、岩石试验成果总表。
第12页/共14页
第六章工程地质勘察 第三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三、勘察报告的分析与阅读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和内容
一、可行性研究勘察 (选址勘察)
第
应满足确定选址方案的要求。对拟建筑场地的稳定性 六
和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章
工作内容以搜集和分析地质工作为主,采用现场踏勘 工
方法。
程
二、初步勘察(初勘)
地
应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对拟建筑场地的稳定性作进 质
一步的评价,一般按建筑场地进行布孔钻探,并为确定 勘
一、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1、 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依据:
• 工程重要性等级 (一级工程、二级工程、三级工程); • 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一级场地或复杂场地、二级场地或中等复杂场地、
三级场地或简单场地) ; •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一级地基或复杂地基、二级地基或中等复杂地基、
三级地基或简单地基);
2、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甲级(有≥一项为一级); 乙级;丙级(全为三级)。
工程地质勘察 ppt课件
![工程地质勘察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3525dbc8d376eeaeaa3122.png)
6
•
工程地质条件:就是和工程建设有关
的地质条件,它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 造、土石特征、水丈地质条件、物理地质 现象、工程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七 方面条件。
ppt课件
7
•
工程地质性质:指工程建筑的设计、
施工和保证正常使用可能产生影响的那些 性质,一般掐培土体的容重、比重、孔隙 性、压缩性、抗剪性等五方面内容。 • 规定,所有建筑必须先要有工程勘察设 计资料,否则视为无证施工。 • 其程序为: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详 细勘察。
ppt课件
3
•
工程地质性质:指工程建筑的设计、
施工和保证正常使用可能产生影响的 那些性质,一般掐培土体的容重、比 重、孔隙性、压缩性、抗剪性等五方 面内容。 • 规定,所有建筑必须先要有工程 勘察设计资料,否则视为无证施工。 • 其程序为:可行性勘察、初步勘 察、详细勘察。
ppt课件 4
(—)可行性勘察
ppt课件
30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 3、操作要点 • (1)整平场地,设置反力装置,安装触探机,以保证探杆垂 直贯人。 • (2)选用适当探头,检查探头和量测记录仪器是否合格和正 常,接通电源。 • (3)贯入土中0.5~1.0砘,然后提升5 crn左右,静置约10 分钟,调整零位或测记初读数。 • (4)正式开始贯人,并记录贯人阻力,在6m以内每l=2m测 记一次零读数,超过6m后每5~6m测记一次需读数。 • (5)到达预定深度后,测记窜渎数,提升探杆和探头,拆除 设备。 • (6)试验中注意监视探头和仪器工作是否正常,探头是否偏 斜;探杆是否弯曲,反力系统是否有效等并详细记录。
•
ppt课件 5
• 选择场址的原则之一是避开下列工程地质 条件恶劣的地区: • 1、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且对建筑物构成直接 危害或潜在威胁的场地; • 2、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或9度的发震断裂带; • 3、受洪水或地下水不利影响的场地。 • 4、在可开采的地下矿床或矿区的未稳定的 采空区上的场地。
城市规划岩土工程勘察PPT(15张)
![城市规划岩土工程勘察PPT(15张)](https://img.taocdn.com/s3/m/bba4fdfeaa00b52acfc7caa0.png)
任何一种建筑物都是由上部
结构和基础组成的,其全部荷载 均由其下面的地基来承担。
地面
上部结构
基础
D
B
•建筑物的规模、结构类型、工作条件及作 用于地基上的荷载形式和大小不同,对工
地基
程地质环境的适应性也就有所不同。地质环境的优良或不利制约
着工程建设。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又有反作用。
一、建筑物安全等级
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 损失和社会影响及修复的可能)的严重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中将建筑物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建筑类型
一级
很严重
重要的工民建;20层以上的高层;体形复 杂的14层以上高层建筑;对地基变形有特 殊要求的建筑;单桩承荷4000kN以上建筑
二级
严重
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三级
不严重 次要的建筑物
二、地基、基础的概念
1、地基:建筑物荷载引起的应力状态变化的岩土体。它承受了建 筑物全部荷载。
罗姆塔泽建议的地形条件分类标准:
适宜性 地形坡度
垂直切割程度
水平切割程度
(%)
相对高差(m) 沟谷间距(Km)
适宜 0.5-10%(5.7°)
<10
适宜但 平原:<0.5%或10-20% 有限制 山区:30%(16.7°)
•城市规划必须依据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地域,使城市规划与自然 条件相适宜。因此,自然条件、地质环境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
(一)自然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气温、降雨量、蒸发量、风向、风力、日照时间、 冻结深度。
2、水文条件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利用地表水资源为供水源、水运、环境
城市工程地质勘察培训课件
![城市工程地质勘察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89256cf12d2af90242e6df.png)
一、城市规划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主要工程地
质问题包括:区域稳定性问题、地基稳定性 问题、供水水源问题、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 与保护问题等。
1.区域稳定性问题 对城市的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首先论证的工程地质 问题,以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 技术可行性。
三、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工程 地质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的基础荷重大且分布不均, 一般都采用深基础,致使地基变形的影响深 度加大,给工程地质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 一系列新的工程地质问题。首先是建筑场地 的稳定性问题,其次是基础类型选择的工程 地质论证。
1.建筑场地的稳定性问题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地基变形 的影响深度较大,其范围不仅是部分或全部 包括地表下的松软土体,而且有时还影响到 土体下的基岩风化带中。地基土体的稳定性 除了密实而厚度大的持力层起主导作用外, 下卧层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箱形基础、桩基础及其复合基础是当前高 层建筑基础的主要型式。
还应研究和预测规划实施过程 及远景发展中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变 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相 应的建议和防治对策。
2.详细规划阶段 详细规划勘察应根据各项建设特点和拟建 建(构)筑物的要求,详细查明各建筑物场 地内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持力层性状、 水文地质条质 评价,为确定规划区内近期房屋建 筑、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环境 卫生及其它公共设施的总平面布置,以及拟 建的重大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不良地质现象 的防治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建议及其技术 经济依据。
a.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的主要特点是基底面积 大、埋置深、抗弯刚度大,整体性较好。当 地基中土体软弱而不均匀时,选用箱基不仅 可使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大大减少,而且又 可利用基础的中空部分作为地下室。 b.桩基础 包括灌注桩、预制桩、钢管桩等,这类基 础不仅承载力高,沉降速度缓慢,沉降量
09第九章工程地质勘察_修改ppt模版课件
![09第九章工程地质勘察_修改ppt模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053c0ef01dc281e43af039.png)
(8)对桩基础作出桩的承载力和群桩沉降计 算。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 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施工勘察
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重要工 程,还需进行施工勘察。它包括施工地质编录、 地基验槽与监测和施工超前预报,以校核已有的 勘察成果资料。
第二节 工程地质测绘及调查
定义:
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绘、遥感等方 法,来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要素,并绘制相应的工程 地质图件的一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作出工程地质认
证。 勘察主要手段:
主要工作:
1. 钻探
1. 搜集可行性报告;
2. 试验 3. 补充测绘和物探
2. 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土 性质等;
3. 对抗震烈度为7或大于7的场 地,判断地震效应;屋建筑和构筑物 初步勘察阶段例
杂填
泥炭 粉质粘土
粘土
砂砾石
土层的埋 土
地 藏深度 质 (m) 年
龄从 到
层 土层底 厚 部的绝 度 对标高
(m)
岩石描述
柱状图 比例尺1:100
水位和测量 土
日期
样
位
出现 稳定 置
的
的 (m)
工程钻孔柱状图
二、井探、槽探
是用人工或机械掘进的方式来探明地表以下浅 部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探坑、探槽、斜井、 浅井、竖井、平洞等。
0.25-0.5m2
1.试验曲线的含义
第I阶段:直线变形阶段
P0——比例界限压力或临界塑压力 也称压密阶段。
土体中各点的剪应力小于土体的 抗剪强度
第Ⅱ阶段:局部剪切阶段
Pu—极限压力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 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施工勘察
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重要工 程,还需进行施工勘察。它包括施工地质编录、 地基验槽与监测和施工超前预报,以校核已有的 勘察成果资料。
第二节 工程地质测绘及调查
定义:
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绘、遥感等方 法,来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要素,并绘制相应的工程 地质图件的一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作出工程地质认
证。 勘察主要手段:
主要工作:
1. 钻探
1. 搜集可行性报告;
2. 试验 3. 补充测绘和物探
2. 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土 性质等;
3. 对抗震烈度为7或大于7的场 地,判断地震效应;屋建筑和构筑物 初步勘察阶段例
杂填
泥炭 粉质粘土
粘土
砂砾石
土层的埋 土
地 藏深度 质 (m) 年
龄从 到
层 土层底 厚 部的绝 度 对标高
(m)
岩石描述
柱状图 比例尺1:100
水位和测量 土
日期
样
位
出现 稳定 置
的
的 (m)
工程钻孔柱状图
二、井探、槽探
是用人工或机械掘进的方式来探明地表以下浅 部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探坑、探槽、斜井、 浅井、竖井、平洞等。
0.25-0.5m2
1.试验曲线的含义
第I阶段:直线变形阶段
P0——比例界限压力或临界塑压力 也称压密阶段。
土体中各点的剪应力小于土体的 抗剪强度
第Ⅱ阶段:局部剪切阶段
Pu—极限压力
工程地质勘察简版.ppt
![工程地质勘察简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d189071ed9ad51f11df24c.png)
3、工程地质学的理论体系由以下五个学科组成:1)工程地质学;2) 土力学及岩体力学;3)工程动力地质学;4)专门工程地质学;5) 区域工程地质学。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性质
从性质上来讲,该课程是 工程地质学中一门方法性的学科, 是如何运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 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解决工程建设 中地质问题的学科,是一门探讨 工程地质调查和勘探方法的学科。
结构这一术语。
第二节 工程地质条件
2 工程地质条件各要素的分析
(4)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岩土工程地质性质,致使工程地质问题复杂的重要因素,对其研究的 主要内容有:
水文地质结构──补给、泾流和排泄条件;2)地下水类型、水质;3)地下水 位、水头、水量及变化;4)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及组合关系、厚度;5)岩土层的渗透
2 作用及意义 综合反映地面及地下地质的情况; 初步掌握某些地质因素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变化规律及主要的工
程地质问题;
第三节 工程地质测绘的 比例尺、范围和精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确定
工程地质测绘就是把研究区域内的地表地质情况──工程地质条件详细 地反映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底图上。不同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所 研究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的浓度和广度是有一定差异的, 详细程度和精度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工程地质测绘中,正确地选 择比例尺,关系到整个测绘工作质量的关键。
深变质。 3 变质岩产状──片麻理、片理和走向; 4原岩成分及性质; 5 对劈理、节理、片理、带状构造的性质加以详细研究。 土类: 要确定沉积物的年代、划分成因类型、岩性分类以及平面空间分布规律,对特 殊土类土重点研究:1沉积环境──山前平原,洪积扇、河谷; 2颗粒组成; 3 结构 4特征 5颜色 6 磨圆度:棱角状、次棱角状、浑圆状 7湿度:干、 稍湿、很湿; 8 塑性程度:可塑,硬 9 密实程度:松、稍密、中密、密 实; 10确定土的名称 11 厚度 12平面和空间分布规律; 13 形成条件 (成因):冲积、淤积。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性质
从性质上来讲,该课程是 工程地质学中一门方法性的学科, 是如何运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 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解决工程建设 中地质问题的学科,是一门探讨 工程地质调查和勘探方法的学科。
结构这一术语。
第二节 工程地质条件
2 工程地质条件各要素的分析
(4)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岩土工程地质性质,致使工程地质问题复杂的重要因素,对其研究的 主要内容有:
水文地质结构──补给、泾流和排泄条件;2)地下水类型、水质;3)地下水 位、水头、水量及变化;4)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及组合关系、厚度;5)岩土层的渗透
2 作用及意义 综合反映地面及地下地质的情况; 初步掌握某些地质因素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变化规律及主要的工
程地质问题;
第三节 工程地质测绘的 比例尺、范围和精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确定
工程地质测绘就是把研究区域内的地表地质情况──工程地质条件详细 地反映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底图上。不同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所 研究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的浓度和广度是有一定差异的, 详细程度和精度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工程地质测绘中,正确地选 择比例尺,关系到整个测绘工作质量的关键。
深变质。 3 变质岩产状──片麻理、片理和走向; 4原岩成分及性质; 5 对劈理、节理、片理、带状构造的性质加以详细研究。 土类: 要确定沉积物的年代、划分成因类型、岩性分类以及平面空间分布规律,对特 殊土类土重点研究:1沉积环境──山前平原,洪积扇、河谷; 2颗粒组成; 3 结构 4特征 5颜色 6 磨圆度:棱角状、次棱角状、浑圆状 7湿度:干、 稍湿、很湿; 8 塑性程度:可塑,硬 9 密实程度:松、稍密、中密、密 实; 10确定土的名称 11 厚度 12平面和空间分布规律; 13 形成条件 (成因):冲积、淤积。
《工程地质勘察》ppt课件
![《工程地质勘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f9c525b9f3f90f77c61bec.png)
钻孔深度由数米至上百米,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 质钻探深度在数十米以内。钻孔的方向普通为垂直的,也有 打成倾斜的钻孔,这种孔称为斜钻孔。在地下工程中有打成 程度的,甚至直立向上的钻孔。
8.3.4 工程地质坑探
坑探是在建筑场地挖探井或探槽以获得直观资料 和原状土样。坑探的种类有探槽、探坑和探井。
探槽是在地表发掘生长条形且两壁常为倾斜上宽 下窄的槽子,其断面有梯形或阶梯状两种。它适用 于了解地质构造线、断裂破碎带宽度、地层分界限、 岩脉宽度及其延伸方向和采取原状土试样等。
〔5〕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矿藏或不稳定的地 下采空区上的地段。
2、初步勘察阶段
初步勘察的目的是: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 作出评价;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 根底设计方案以及不良地质景象的防治工程方案作出 工程地质论证。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
①搜集本工程可行性研讨报告〔附有建筑场区的 地形图,普通比例尺为1:2000~1:5000〕、有关 工程性质及工程规模的文件。
常用的实地测绘法有3种:
①道路法 观测道路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构 造线方向及地貌单元相垂直,将沿线所测绘或调查 的地层、构造、地质景象、水文地质、地质界限和 地貌界限等填绘在地形图上。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 任务量而获得较多的工程地质资料。
②布点法 它是根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测绘 比例尺的要求,预先在地形图上布置一定数量的观 测道路和观测点。观测点普通布置在观测道路上, 但要思索观测目的和要求,如为了察看研讨不良地 质景象、地质界限、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等。
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带来许多费事, 有时会呵斥艰苦灾祸。
工程地质测绘中弄清各种物理地质景象 存在的情况,分析其发育开展规律及构 成条件和机制,判明其目前所处形状对 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
8.3.4 工程地质坑探
坑探是在建筑场地挖探井或探槽以获得直观资料 和原状土样。坑探的种类有探槽、探坑和探井。
探槽是在地表发掘生长条形且两壁常为倾斜上宽 下窄的槽子,其断面有梯形或阶梯状两种。它适用 于了解地质构造线、断裂破碎带宽度、地层分界限、 岩脉宽度及其延伸方向和采取原状土试样等。
〔5〕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矿藏或不稳定的地 下采空区上的地段。
2、初步勘察阶段
初步勘察的目的是: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 作出评价;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 根底设计方案以及不良地质景象的防治工程方案作出 工程地质论证。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
①搜集本工程可行性研讨报告〔附有建筑场区的 地形图,普通比例尺为1:2000~1:5000〕、有关 工程性质及工程规模的文件。
常用的实地测绘法有3种:
①道路法 观测道路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构 造线方向及地貌单元相垂直,将沿线所测绘或调查 的地层、构造、地质景象、水文地质、地质界限和 地貌界限等填绘在地形图上。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 任务量而获得较多的工程地质资料。
②布点法 它是根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测绘 比例尺的要求,预先在地形图上布置一定数量的观 测道路和观测点。观测点普通布置在观测道路上, 但要思索观测目的和要求,如为了察看研讨不良地 质景象、地质界限、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等。
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带来许多费事, 有时会呵斥艰苦灾祸。
工程地质测绘中弄清各种物理地质景象 存在的情况,分析其发育开展规律及构 成条件和机制,判明其目前所处形状对 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PPT课件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858331ad02de80d5d84035.png)
第四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总结性文件,一般由文字报告和所附图表组成。此 项工作是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原始资料编录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 保证勘察报告的质量, 原始资料必须真实、系统、完整。因此,对岩土工程分析所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 等情况确定。鉴于岩土工程勘察的类型、规模各不相同,目的要求、工程特点和自 然地质条件等差别很大 ,因此只能提出报告的基本内容。
A 、基础资料图 示出岩土类型、基岩等值线、采矿区、竖井、平硐、钻孔位置、填土、滑
坡及边坡角、工程特性及矿床、地下水资源等。
B、演绎图 矿产资源、地基条件、设置地下贮存建筑物的潜力。
C、环境潜力图 (环境容量图) 矿产、地下水和农业有关的资源开发问题,指导开发并指出建筑物不应覆盖
的地段或不允许场地填土污染的地段,或其他限制(如不良地基、滑坡、塌陷敏 感地段或洪涝敏感地段)。
(4)环境地质图的编制(和工程地质相关图件)。
3、工程地质图的最新进展 (1)出现综合性多层次多因素的环境工程地质图; (2)灾害预测地质图的发展,如滑坡灾害分区图(按概率分
区); (3)计算机及GIS系统在工程地质编图中的应用,也是目前
编图工作的主流和热点。
4、环境地质图 (1) 环境地质图包括图件内容
报告由正文、附图、附件三部分组成。
(1)绪论 说明勘察工作任务,要解决的问题,采用方法及取得的成果。并应附实际材 料图及其他图表。
(2)通论 阐明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地质环境,论述重点在于阐明工程的可行性。通论
在规划、初勘பைடு நூலகம்段中占有重要地位,随勘察阶段的深入,通论比重减少。
(3)专论 是报告书的中心,重点内容着重于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对工程方案提 出建设性论证意见,对地基改良提出合理措施。专论的深度和内容与勘察阶段有 关。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总结性文件,一般由文字报告和所附图表组成。此 项工作是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原始资料编录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 保证勘察报告的质量, 原始资料必须真实、系统、完整。因此,对岩土工程分析所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 等情况确定。鉴于岩土工程勘察的类型、规模各不相同,目的要求、工程特点和自 然地质条件等差别很大 ,因此只能提出报告的基本内容。
A 、基础资料图 示出岩土类型、基岩等值线、采矿区、竖井、平硐、钻孔位置、填土、滑
坡及边坡角、工程特性及矿床、地下水资源等。
B、演绎图 矿产资源、地基条件、设置地下贮存建筑物的潜力。
C、环境潜力图 (环境容量图) 矿产、地下水和农业有关的资源开发问题,指导开发并指出建筑物不应覆盖
的地段或不允许场地填土污染的地段,或其他限制(如不良地基、滑坡、塌陷敏 感地段或洪涝敏感地段)。
(4)环境地质图的编制(和工程地质相关图件)。
3、工程地质图的最新进展 (1)出现综合性多层次多因素的环境工程地质图; (2)灾害预测地质图的发展,如滑坡灾害分区图(按概率分
区); (3)计算机及GIS系统在工程地质编图中的应用,也是目前
编图工作的主流和热点。
4、环境地质图 (1) 环境地质图包括图件内容
报告由正文、附图、附件三部分组成。
(1)绪论 说明勘察工作任务,要解决的问题,采用方法及取得的成果。并应附实际材 料图及其他图表。
(2)通论 阐明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地质环境,论述重点在于阐明工程的可行性。通论
在规划、初勘பைடு நூலகம்段中占有重要地位,随勘察阶段的深入,通论比重减少。
(3)专论 是报告书的中心,重点内容着重于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对工程方案提 出建设性论证意见,对地基改良提出合理措施。专论的深度和内容与勘察阶段有 关。
城市规划岩土工程勘察(ppt 15页)
![城市规划岩土工程勘察(ppt 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f30d083e9b6648d7c0c74632.png)
(二)地基稳定性
•地基岩土体的强度和变形。
•根据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及建筑分带的意图,对规划区内各类场 地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各场地地基允许承载力的基本值,以 及有关基础设计方案的工程地质论证。
(三)供水源地及水资源合理利用
•城市供水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包括工业、生活及农业 用水。城市供水水源应同时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一般常以地表 水为主。一个城市需有二个以上的水源地及供水方案,就供水源 的质量而言,地下水优于地表水,其水质良好,水温稳定,但必 须考虑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二、城市规划的自然依据
•指导思想是合理利用自然环境,适当改造使之适于人类生存,并 达到环境协调与平衡。
•城市规划必须依据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地域,使城市规划与自然 条件相适宜。因此,自然条件、地质环境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
(一)自然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气温、降雨量、蒸发量、风向、风力、日照时间、 冻结深度。
4、地下水条件 除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性外,主要考虑地下水埋 藏条件对基础设置的影响。(h-地下水埋深、D-砌置深度)
•(1)干燥场地 h>D,D=3-5m, 无上层滞水。
•(2)过湿场地 h<D, 需降低水位,疏干、隔水、防侵蚀。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场地 h<D,h变化大,有上层滞水,需 采取复杂的专门防水措施。
第二节城市规划岩土工程勘察一概述一城市的定义及发展?城市是由相对密集的大量非农业人口和工业民用建筑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商品交换功能并统一在一个确定的行政边界内
第十二章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
第一节 概述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数量 越来越多,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这类建筑物的安全、 经济、正常使用,有必要对建筑物地区进行准确的工程地质勘 察,为建筑物选择适宜的建筑场地和结构类型,制定合理的配
•地基岩土体的强度和变形。
•根据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及建筑分带的意图,对规划区内各类场 地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各场地地基允许承载力的基本值,以 及有关基础设计方案的工程地质论证。
(三)供水源地及水资源合理利用
•城市供水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包括工业、生活及农业 用水。城市供水水源应同时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一般常以地表 水为主。一个城市需有二个以上的水源地及供水方案,就供水源 的质量而言,地下水优于地表水,其水质良好,水温稳定,但必 须考虑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二、城市规划的自然依据
•指导思想是合理利用自然环境,适当改造使之适于人类生存,并 达到环境协调与平衡。
•城市规划必须依据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地域,使城市规划与自然 条件相适宜。因此,自然条件、地质环境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
(一)自然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气温、降雨量、蒸发量、风向、风力、日照时间、 冻结深度。
4、地下水条件 除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性外,主要考虑地下水埋 藏条件对基础设置的影响。(h-地下水埋深、D-砌置深度)
•(1)干燥场地 h>D,D=3-5m, 无上层滞水。
•(2)过湿场地 h<D, 需降低水位,疏干、隔水、防侵蚀。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场地 h<D,h变化大,有上层滞水,需 采取复杂的专门防水措施。
第二节城市规划岩土工程勘察一概述一城市的定义及发展?城市是由相对密集的大量非农业人口和工业民用建筑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商品交换功能并统一在一个确定的行政边界内
第十二章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
第一节 概述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数量 越来越多,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这类建筑物的安全、 经济、正常使用,有必要对建筑物地区进行准确的工程地质勘 察,为建筑物选择适宜的建筑场地和结构类型,制定合理的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工程地质
第九章 主讲教师: 童小东
1
第9章 城市工程地质勘察
第1节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程地质勘察 第2节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
2
第1节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 工程地质勘察
※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安排城市的各级建设, 指导城市科学地发展,提高城市经济效益, 改善城市环境。 ※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使城市在发展过 程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境效益,并使三者相互协调;使传统的以 建筑和工程为主体的城市规划,朝着经济、 社会和建设的综合规划方向发展。
4
影响区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地震,它的强度和对建筑物的危害 程度常以地震基本烈度来表示。
2.地基稳定性问题 始终是各规划阶段的主要问题。地基稳定 性主要是指地基中岩土体的强度和变形能否 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5
3.供水水源问题 城市供水量是城市中工业用水 和生活用水量的总和,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城市中工业的性质和数量,以及人口的多 少。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供 水量不断地增加。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是 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丰富的水源, 良好的水质,能给城市的发展创造条件。
a.地基承载力 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有两个方面:
18
①地基岩土的特性,包括成因 类型、堆积年代、结构特征、各岩 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分布情况以及水文 地质条件;
②基础的类型、大小、形状、埋置深度等。 b.地基沉降 地基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土体被压缩而 产生相应的变形。
19
若地基的变形量过大,则会影 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危及 建筑物的安全。
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建筑物时,地基的沉降 与地基的承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地基的沉降是由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蠕 变(次固结)沉降所组成。
20
在大多数工程中,蠕变沉降所 占的比重很小,只有当土中含有大 量有机物的厚层粘土时,其蠕变结果才是不 可忽视的。
地基的均匀沉降在一定范围内对建筑物不 会带来太大的危害,而不均匀沉降却往往会 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严重影响使用,甚至 造成破坏,尤其是修建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 物,其沉降量往往很大而且不均匀,沉降稳 定时间很长,容易造成工程事故。
11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应 与规划阶段相适应,分为总体规划 勘察和详细规划勘察两个阶段。
1.总体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勘察应对规划区内各场地的稳定 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做出评价。并为确定城 市的性质、发展规模、城市各项用地的合理 选择、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以 及编制各项专业总体规划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
2.一般的民用建筑按其用途可分为住宅 建筑和公共事业建筑,其特点是:跨度不 大,结构简单;基础的荷载量较小,以静 荷载为主,很少考虑动荷载和偏心荷载。
15
3.高层建筑的特点是重心高, 荷载大,其结构不但承受竖向荷载, 而且还承受很大的水平荷载,基础埋置深。 因此,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比较高。此外, 高层建筑不允许地基产生太大的沉降和不均 匀沉降,并对倾斜和沉降速率均有严格的要 求。
4.城址应首先选择在地震少而基本烈度低 的地区
规划区内地下水埋深大,附近无活动断裂 ,并远离大的主断裂。
10
规划区内地层性质较均匀,持 力层厚度大而且强度高,地基中无 饱和、软弱的及可振动液化的砂土层和淤泥 等。 三、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应以搜集整理、分 析利用已有资料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 辅以必要的勘探、测试工作。规划区内的各 场地,应根据其场地条件和地基理环境应优越 气候条件适宜,交通条件良好, 水质优良、水源充足,能满足远景规划的要 求。 2.城址应尽量靠近自然资源产地 重视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的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和天然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并 兼顾风景优美或有名胜古迹地区。
9
3.城址应选取在地貌单元简单的 地区
一般应无难以治理的不良地质现象,地形 平坦宽阔,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应满足城市远 景规划的要求。
13
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工程地质 评价,为确定规划区内近期房屋建 筑、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环境 卫生及其它公共设施的总平面布置,以及拟 建的重大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不良地质现象 的防治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建议及其技术 经济依据。
14
第2节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 程的工程地质勘察
1.一般的工业建筑主要包括专供生产用 的各种厂房和车间,其特征是:跨度大而 复杂;边墙高度大 ;基础荷载大 ;基础埋 置较深,常设地下室。
3
一、城市规划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主要工程地
质问题包括:区域稳定性问题、地基稳定性 问题、供水水源问题、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 与保护问题等。
1.区域稳定性问题 对城市的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首先论证的工程地质 问题,以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 技术可行性。
16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 地质问题
工业及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 地基稳定性问题、建筑物的合理配置问题、 地下水的侵蚀性问题、地基的施工条件问题 等。
1.地基稳定性问题
17
地基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若 超过承载能力,将可能引起地基变 形过大,使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或地基发 生滑动破坏。所以,地基的稳定性必须要求 地基土体同时满足强度和变形两方面的要求。
12
还应研究和预测规划实施过程 及远景发展中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变 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相 应的建议和防治对策。
2.详细规划阶段 详细规划勘察应根据各项建设特点和拟建 建(构)筑物的要求,详细查明各建筑物场 地内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持力层性状、 水文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现象等,对规划区
6
4.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除了修建大量工业与民 用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外,还需进 行水库的修建、运河的开拓、农业灌渠网络 的形成、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矿床开采等工程 活动。这些必将引起城市地质环境发生剧烈 变化 。
7
二、城址选择的依据 一个新建城市的城址方案,首
先是根据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 同时,考虑当地的自然因素,人文环境与历 史环境特点以及资源情况,进一步确定拟建 城市的性质、规模和要求。然后,在几个不 同地区,按下列几个主要方面选择较为优良 的城址。
工程地质
第九章 主讲教师: 童小东
1
第9章 城市工程地质勘察
第1节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程地质勘察 第2节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
2
第1节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 工程地质勘察
※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安排城市的各级建设, 指导城市科学地发展,提高城市经济效益, 改善城市环境。 ※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使城市在发展过 程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境效益,并使三者相互协调;使传统的以 建筑和工程为主体的城市规划,朝着经济、 社会和建设的综合规划方向发展。
4
影响区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地震,它的强度和对建筑物的危害 程度常以地震基本烈度来表示。
2.地基稳定性问题 始终是各规划阶段的主要问题。地基稳定 性主要是指地基中岩土体的强度和变形能否 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5
3.供水水源问题 城市供水量是城市中工业用水 和生活用水量的总和,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城市中工业的性质和数量,以及人口的多 少。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供 水量不断地增加。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是 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丰富的水源, 良好的水质,能给城市的发展创造条件。
a.地基承载力 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有两个方面:
18
①地基岩土的特性,包括成因 类型、堆积年代、结构特征、各岩 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分布情况以及水文 地质条件;
②基础的类型、大小、形状、埋置深度等。 b.地基沉降 地基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土体被压缩而 产生相应的变形。
19
若地基的变形量过大,则会影 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危及 建筑物的安全。
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建筑物时,地基的沉降 与地基的承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地基的沉降是由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蠕 变(次固结)沉降所组成。
20
在大多数工程中,蠕变沉降所 占的比重很小,只有当土中含有大 量有机物的厚层粘土时,其蠕变结果才是不 可忽视的。
地基的均匀沉降在一定范围内对建筑物不 会带来太大的危害,而不均匀沉降却往往会 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严重影响使用,甚至 造成破坏,尤其是修建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 物,其沉降量往往很大而且不均匀,沉降稳 定时间很长,容易造成工程事故。
11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应 与规划阶段相适应,分为总体规划 勘察和详细规划勘察两个阶段。
1.总体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勘察应对规划区内各场地的稳定 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做出评价。并为确定城 市的性质、发展规模、城市各项用地的合理 选择、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以 及编制各项专业总体规划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
2.一般的民用建筑按其用途可分为住宅 建筑和公共事业建筑,其特点是:跨度不 大,结构简单;基础的荷载量较小,以静 荷载为主,很少考虑动荷载和偏心荷载。
15
3.高层建筑的特点是重心高, 荷载大,其结构不但承受竖向荷载, 而且还承受很大的水平荷载,基础埋置深。 因此,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比较高。此外, 高层建筑不允许地基产生太大的沉降和不均 匀沉降,并对倾斜和沉降速率均有严格的要 求。
4.城址应首先选择在地震少而基本烈度低 的地区
规划区内地下水埋深大,附近无活动断裂 ,并远离大的主断裂。
10
规划区内地层性质较均匀,持 力层厚度大而且强度高,地基中无 饱和、软弱的及可振动液化的砂土层和淤泥 等。 三、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应以搜集整理、分 析利用已有资料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 辅以必要的勘探、测试工作。规划区内的各 场地,应根据其场地条件和地基理环境应优越 气候条件适宜,交通条件良好, 水质优良、水源充足,能满足远景规划的要 求。 2.城址应尽量靠近自然资源产地 重视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的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和天然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并 兼顾风景优美或有名胜古迹地区。
9
3.城址应选取在地貌单元简单的 地区
一般应无难以治理的不良地质现象,地形 平坦宽阔,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应满足城市远 景规划的要求。
13
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工程地质 评价,为确定规划区内近期房屋建 筑、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环境 卫生及其它公共设施的总平面布置,以及拟 建的重大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不良地质现象 的防治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建议及其技术 经济依据。
14
第2节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 程的工程地质勘察
1.一般的工业建筑主要包括专供生产用 的各种厂房和车间,其特征是:跨度大而 复杂;边墙高度大 ;基础荷载大 ;基础埋 置较深,常设地下室。
3
一、城市规划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主要工程地
质问题包括:区域稳定性问题、地基稳定性 问题、供水水源问题、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 与保护问题等。
1.区域稳定性问题 对城市的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首先论证的工程地质 问题,以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 技术可行性。
16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 地质问题
工业及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 地基稳定性问题、建筑物的合理配置问题、 地下水的侵蚀性问题、地基的施工条件问题 等。
1.地基稳定性问题
17
地基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若 超过承载能力,将可能引起地基变 形过大,使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或地基发 生滑动破坏。所以,地基的稳定性必须要求 地基土体同时满足强度和变形两方面的要求。
12
还应研究和预测规划实施过程 及远景发展中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变 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相 应的建议和防治对策。
2.详细规划阶段 详细规划勘察应根据各项建设特点和拟建 建(构)筑物的要求,详细查明各建筑物场 地内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持力层性状、 水文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现象等,对规划区
6
4.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除了修建大量工业与民 用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外,还需进 行水库的修建、运河的开拓、农业灌渠网络 的形成、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矿床开采等工程 活动。这些必将引起城市地质环境发生剧烈 变化 。
7
二、城址选择的依据 一个新建城市的城址方案,首
先是根据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 同时,考虑当地的自然因素,人文环境与历 史环境特点以及资源情况,进一步确定拟建 城市的性质、规模和要求。然后,在几个不 同地区,按下列几个主要方面选择较为优良 的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