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2019)
术中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配合
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征
口唇、甲床逐渐转红, 可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 可测得血压, 瞳孔由扩大渐渐缩小, 睫毛反射,肌张力良好, 自主呼吸恢复。
21
弱触摸不清、脉压显著缩小或
测不出。
7
02
8
9
03
10
01 器械护士配合
1.器械护士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熟练、有序、迅速。手术不管大小,都 应该全神关注,只有知道医生在做什么,才会意识到我要做什么,主动配 合手术医师,节约时间。
2.手术中遇到组织粘连,手术创面不断渗血,不易止血,不断需要纱布填 塞时,这时洗手护士就应该警觉,示意巡回护士做相关准备,包括器械、 纱布、缝针的添加并准确在护理记录单上补记,器械护士对台上所用的物 品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6
术中大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
早期-代偿期(微循环收缩期)
脸色苍白、四肢远端发冷、 脉搏加快而有力、血压正 常或偏低、脉压差减小, 尿量减少。
中期-失代偿期(微循环扩张期)
脉搏细速、皮肤及口唇发 绀、收缩压<60~80mmHg 每小时尿量<20ml
晚期-(微循环衰竭期)
面色青灰、口唇及肢端紫绀、
全身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
• 在快速输液过程中,注意有无肺水肿和心 力衰竭的发生,所以应同时监测动脉压或 中心静脉压。
15
05
16
手术室护士在急危重症
手术中的角色担当
A
BHale Waihona Puke CD组织准备
协助
护理
17
有较强的急救护理意识 01
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抢救意识,掌 握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迅速应变能力。 因此,护士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钻 研业务,学习新知识,逐渐养成对急救 工作的特殊敏感性。
急诊大咯血窒息诊疗常规
急诊大咯血窒息诊疗常规呼吸道内48小时出血总量超过500毫升者,称为大咯血,出血堵塞呼吸道,导致急性窒息,死亡率极高,需紧急救治。
【原因】
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急慢性肺脓疡、支气管肺癌、支气管腺瘤、主动脉瘤支气管破溃。
【诊断】
1、有上述病因病史。
2、大量咯血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神情紧张、烦躁不安、端做呼吸。
3、咯血时吸气呼气都困难,明显痰鸣音,咳出紫暗色血,神情迟疑,出现缺氧征象。
4、喷射性大咯血突然停止,呼吸促迫或从口鼻喷出少量血液后,即张口瞠目,面色改变,出现缺氧征象。
【急救】
1、体位引流倒血:立即施行倒立位,或在床上将头部及上半身伸出床外向下,呈45-90°,或头低脚高位,拍击背部以利倒血,如此体位,直至病人恢复清醒,。
2、清除口内积血或做咽喉吸血,在倒血过程中,一人托患者头部向背部仰伸,一人用压舌板撬开紧闭之牙关,尽量挖出口内血块,清除咽喉积血。
3、直接喉镜、插管吸出血块。
4、支气管镜吸引淤血。
5、咯血量多时,直接紧急气管切开,从套管内吸引积血。
6、在清除积血的基础上,进行心肺复苏,但救治成功率很低。
2019 ARC-HBR专家共识白皮书PCI患者高危出血定义解读
2019 ARC-HBR专家共识白皮书:PCI患者高危出血定义解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PCI术后需要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以降低支架内血栓风险,而抗栓治疗后继发出血又成为DAPT最常见的非心脏并发症。
医疗保健系统研究网络(Health Care Systems Research Network,HCSRN)的一项注册研究纳入了837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植入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在术后12个月内有4.8%的患者因发生严重出血事件而住院治疗,其中58.3%的住院原因是胃肠道出血[1]。
PCI术后出血与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相关[1,2]。
ADAPT-DES 研究纳入了8577例PCI患者,平均随访300天,535例(6.2%)患者发生出血事件,其中胃肠道出血最常见(61.7%),术后发生出血事件与全因死亡率(13%vs. 3.2%;P<0.001)、出院后急性心肌梗死(HR: 1.92; p = 0.009)和2年死亡风险(HR 5.03;P<0.0001)增加相关[3]。
尽管多种原因与PCI术后出血有关,目前还没有公认准确的危险分层方法预测和评估PCI术后出血风险,即便是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入选和排除标准对高危出血风险(High Bleeding risk,HBR)的定义也不一致。
因此,如何准确定义PCI术后患者的高危出血风险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高出血风险学术研究联盟(The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 for High Bleeding Risk,ARC-HBR)是由研究团体、监管机构和医生科学家组成的学术组织,专注于PCI相关出血的防控研究。
致命性大出血急救专家共识
启动多学科 团队协作急 救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5] Pfeifer R,Pape HC.Diagnostic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multipletrauma patients[J]. Chirurg,2016,87:165-17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急诊患者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1,4:241-243.
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出血
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内脏动脉瘤等,常因血管破裂所致
大量出血
其他
肿瘤破溃,如肝癌破裂大出血、鼻咽癌破裂大出血等。鼻咽癌破裂出血需警惕血
液涌入气管造成窒息。
围术期出血,如经皮肾镜术后出血、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各种外科大
手术术后出血等。
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如血友病、严重肝病,或抗凝抗聚药物应用不当等
19
19
病情危险分级
NEWS 总分 20 分,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按分值可依次分为低风险、中度风险和高风险。可根据风险级 别,确定临床应对程序
20
20
患者出血量大或可疑致命性 出血、NEWS 评分为中/高风险 时,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立即 启动多学科团队协作 (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 MDT)急救绿色通道, 协助医师通知介入专科和其他相 关专科医师急会诊(10 min 内 到位) [5-6] ,并通知介入手术 室 / 外科手术室及相关辅助科 室做好接诊准备。
02 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
出血类型、致命原因
6
02 常见出血类型
常见出血类型:创伤性大出血、非创伤性大出血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共识】严重创伤输血专家共识
【共识】严重创伤输血专家共识创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出血是创伤致死的首要原因。
本指南希望为广大医师对严重创伤患者大量失血后的紧急处理及复苏早期的输血治疗提供指导意见,以科学合理用血、规避风险、优化输血治疗、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创伤在世界范围内仍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出血是创伤致死的首要原因。
创伤后早期(24 h内)死亡的患者中,30%~40%死于难以控制的出血。
外科止血、液体复苏及输血是创伤患者的主要救治措施,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比较系统化的专门针对严重创伤患者的输血指南。
笔者根据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有关各种严重创伤患者输血实践,参考《临床输血进展》、《输血治疗学》,结合2010年欧洲《严重创伤出血处理指南》(新版)、美国血库协会(AABB)《临床输血规范与实践》(第三版)、美国红十字会《输血实践指南》(第二版)、英国皇家血液中心《临床输血手册》(第四版),以及中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版)和卫生部令第85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希望为广大医师对严重创伤患者大量失血后的紧急处理及复苏早期的输血治疗提供指导意见,以科学合理用血、规避风险、优化输血治疗、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根据“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工作小组推出的推荐意见标准和国际统一证据分级,本指南分为强、弱两级(Grade l和2),证据级别分为高、中、低三级(GradeA、B和C)。
定义1.1 大量失血(massive blood loss)指24 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或3 h内丢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年人出血速度达到150 ml/min;或出血速度达到1.5 ml/(Kg·min)超过20min。
1.2 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指24 h内给成年人输注超过20 u红细胞;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或1 h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1.5 ml/(Kg·min)。
2022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
2022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一、背景介绍致命性大出血是指在短期内大量失血,导致患者迅速浮现休克和生命威胁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致命性大出血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专家共识会议,旨在制定出一份符合2022年最新标准的急救护理专家共识。
二、共识制定过程本次共识制定过程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文献回顾:专家组成员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广泛的回顾,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指南。
2. 讨论会议:专家组成员进行了多次讨论会议,就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护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思量。
3. 共识形成:在讨论的基础上,专家组成员达成为了一致意见,形成为了本次共识。
三、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内容1. 早期识别和评估早期识别和评估是成功急救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该熟悉致命性大出血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包括进行详细的病史问询和体格检查。
同时,应该采用合适的评分系统,如Shock Index和ABC评分体系,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 快速止血快速止血是拯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步骤。
在急救过程中,应该尽快采取措施控制出血源,包括直接压迫、止血带、填塞剂等。
对于无法控制的出血,应该尽快进行手术止血或者介入治疗。
3. 补充液体和输血在抢救过程中,应该及时补充液体和输血,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输液和输血的种类和剂量,避免浮现过度输液或者输血的情况。
4. 监测和支持器官功能在急救过程中,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
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指标,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支持,如赋予氧气、调整呼吸机参数等。
5. 多学科协作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协作。
护理人员应该与医生、外科专家、输血科专家等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四、共识的应用和推广本次专家共识的制定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AIS-ISS
创 伤 评 分
能判断创伤严重程度、伤员结局和评估救治质 量。分为: 院前评分
院前指数(PHI) 创伤记分(TS) CRAMS评分法
院内救治及创伤研究评分
损伤严重度分级(AIS-ISS) 急性生理学及既往健康评分(APACHEⅡ)
创伤指数(Trauma Index,TI)
创伤病人的初步评估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Disability Environment
创伤院内救治
创伤救治最关键部分 硬件必备
创伤复苏室、手术室、ICU、创伤专科病房、创伤康 复病房及影像学等辅助科室
一支训练有素的创伤急救专业队伍
创 伤 急 救
Trauma aid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多发伤的伤情评估及特点 2、掌握颅脑损伤、胸、腹部创伤及 骨关节损伤的伤情评估方法 技能目标: 多发伤及各部位创伤的急救护理技术 素质目标:培养谨慎细致、沉着冷静的工作作 风
定义
机械因素所致损伤(Injury)为创伤(Trauma)。
创伤现场急救基本任务
确定受伤人员数量及特征 迅速确定受伤原因和方式 区分危重和非危重创伤者 迅速确定需紧急转运的危重伤者 是否需要其他资源救助 采取何种伤员转送方式
创伤现场急救要注意的潜在危险
火灾余火 带电电线 有害物质 自然灾害 受损汽车 残余弹药 受员血液及分泌物 其他难以确定因素
10~24 25~35 A. 呼吸(次 >35 /分) <10 0 B.呼吸 幅度 正常 浅或困难
90 70~90 C. 收缩压 50~70 (mmHg) <50 0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2 1 0
输液通路序贯选择之临床循证
输液通路序贯选择之临床循证一、常用输液通路装置建立及其选择原则:1、骨髓腔通路:适用症:心博呼吸骤停,休克、创伤等需紧急抢救而静脉通路无法快速建立的患者。
移除:在24小时内移除骨髓腔通路穿刺针。
2、静脉通路:静脉血管内导管类型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置入血管类型分为:外周静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根据留置时间长短分:临时或短期导管和长期导管根据导管长度来分:长导管、中长导管、短导管3、选择原则:根据治疗方案,预期治疗时间、血管条件、患者年龄、合并症、输液治疗史、对血管通路装置的偏好、可用于设备护理的能力和资源等,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装置类型。
《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2019)》指出:(1)迅速建立2条及以上静脉通路,留置20-22G静脉留置针。
(2)对有条件者,尽早建立中心静脉通道。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20)》指出:(1)首先尝试建立静脉通路进行给药。
(2)如果静脉通路建立失败或不可行,可以考虑改用骨髓腔通道。
《中国骨髓腔内输液通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指出:(1)外周静脉穿刺2次不成功,应马上建立骨髓腔内输液通路。
(2)待病情稳定后,建立中心静脉通路。
二、指南对于拔管时机的建议:指南中对于中心静脉导管拔管时机的描述内容,为临床决策中合理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提供依据。
《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指南(2011版)》:当无菌操作不能保证时(即在医疗紧急情况下插入导管时),应尽快更换所有导管,且更换时间不超过48小时。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专家共识(2019版)》:当CVC留置时间>7天,或输液治疗终止,或护理计划中不再包含需要留置CVC的项目时,应予以拔除;当CVC 留置时间>7天,CRBSI的发生率会明显提高,应行计划性拔管。
三、三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比较:1、PICC使用率明显高于CVC和PORT;PICC、PORT感染率明显低于CVC.2、基于不同患者人群及其医疗需求,结合不同类型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临床特点,应合理选择置管类型。
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
董 承 琅 ,陶 寿淇 ,陈灏 珠 .实 用 心 脏 病 学 [M].上 海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社 ,1993:870—873. 王宏 宇.血管 病 学 [M].北 京 :人 民军 医 出版 社 ,2006:348—350. 蔡立 慧 ,方 少 意 .主 动 脉 夹 层 行 覆 膜 支 架 安 置 术 4例 的 护 理 [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10(6):4020—4021.
作者简介:王雪静(1968一),女,大专,主管护师,从措施
2
. 1 急 救 措 施
护 士进 修 杂 志 2010年 8月 第 25卷 第 16期
2.1.1 保持呼 吸道通 畅 用 吸引器 即时吸 出患者 口 腔 、鼻 腔或气管切 口处 灌入的血 液 ,保持 呼吸道通 畅 。 无 名动脉破裂大 出血 多呈喷射状 ,短 时间 内出血量极 大 ,大 量的血液进入气道 ,可致患者 很快窒息 ,所 以抢 救成 功 的 比例 相 当低 。因此 ,吸 引器 的通 畅 十 分重 要 ,一套 吸引器 常常不 能彼 此兼 顾 ,需要 两 套 吸引器 分别 吸出鼻腔 、口腔 和气道 内的血液 。因吸痰管直径 小 ,不 能迅 速吸除大量 血液 ,去除 吸痰管 ,直 接用吸 引 管或 气切盘 内金属 吸引器头吸引 ,保持气道 通畅 。 2.1.2 指压 止血 保证 呼 吸道通 畅 的同时 ,立 即床 旁 给予 压迫止 血 。止血 是关键 。第 一时 间到达 现场 的 护 士 迅 速 判 断 出 血 点 ,即 刻 给 予 准 确 有 效 的 抢 救 措施 。颈动脉 出血 ,立 即打开 伤 口敷 料 ,直 接将 手指 指肚 置 于动脉 上 (最好 是 分 别 置 于动 脉 破 口处 的上 下 端),适 当的力量 予 以压迫 ,不 出血 即可 ,忌力 量过 猛 。不要 用手 掌捂 盖止 血 ,因为手 掌面积 大 ,不 易按 压 到具 体 出血 点 。不 能 立 即 判 断 出血 部 位 时 ,用 多 块 纱布 团成 团状放 在伤 口处 ,片刻 移开 ,浸 湿 的纱布 吸走大 量血液 ,配合 吸 引器 查 看 出血 部 位 。随 即赶 到的 医护人员 将气 囊套 管充气 。未 带气囊 套管 的患 者 先将 床头抬 高 ,协 助 医生 快 速用 气 囊 套 管 置换 原 气 管套 管 。气 囊套 管 充 气 后 给予 患 者 去枕 平 卧位 , 头偏 向健 侧 。指压 止血 时颈 总动脉 不宜长 时 间持续 压 迫 ,以 2~3 min为 宜 ,快 速交 替稍 稍 松 动按 压 动 脉 的手 指 ,以免 因 脑 缺 氧 时 间过 长 而 引起 偏 瘫 、失 语 、肢 体活动 障碍 等并发 症 。 2.1.3 及时建 立静 脉通 路 大 出血时 出血汹 涌 ,几 秒 钟 内可 出血 上 千 毫 升 致使 患 者 浅 表 静 脉 很 快 塌 陷_3]。在保 持 呼吸道 通 畅和止 血 的同时及 时建 立静 脉通路 ,保证有 效 的循 环 血 量 。一条 静 脉 输 液不 能 及 时补 充血 容 量 ,护 士应 及 时建 立 2~ 3条 静 脉 通 路 ,保 持 输 液 通 畅 ,遵 医 嘱 静 脉 快速 输 血 、补 液 、升 压 、纠 正心律 失 常 ,为进 一 步入室 抢救创 造机 会 。 2.2 预防性 护理 对策 2.2.1 颈 总动 脉破 裂 出血 因喉 癌术 后 颈 部 切 口 感 染 的途径来 自口腔 、咽喉部 ,因此术后 要保 持患者 口腔 清 洁 ,及 时 吸 出 患 者 口 腔 、鼻 腔 和 气 道 内 分 泌 物 。嘱患 者一周 内禁 做 吞 咽 动 作 ,口腔 内分 泌 物 不 要下 咽 ,防止分 泌 物 在下 咽 部 潴 留 。术 后 出现 体 温 持续 升 高 ,伤 口有 异 味 ,颈 部 皮 肤 红肿 等 症 状 时 ,警 惕并 发症 的发生 。有 大 出血倾 向的高 危患 者保持 情 绪稳 定 ,嘱其减 少活 动 。保 持 大便通 畅 ,同时教会 贴 身 陪护 的家属指 压止 血 的方法 ,为抢 救赢得 时 间 。 2.2.2 气管无 名 动脉 瘘 出 血 由 于气 管 无名 动 脉 瘘 出血 的后 果 相 当严 重 ,所 以早 期 发 现 非 常 重 要 。 严格 的术 后护 理也 是一个 不容 忽视 的 因素 。
2019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
2019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2019年,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在医疗领域中,致命性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急症,它可能导致患者生命的迅速消逝。
为了提高对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护理效果,专家们在2019年达成了一项共识。
本文将探讨这个共识的重要性以及对医疗实践的影响。
致命性大出血是指因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大规模出血,常常在短时间内造成患者失血过多,威胁其生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然而,由于出血速度快、失血量大,传统的护理方法往往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球范围内的急救专家和医疗机构开始合作,共同研究和探索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护理方法。
他们通过研究大量的临床案例和实验数据,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早期识别和评估出血风险、迅速止血和输血、积极控制失血源以及维持患者的稳定状态等。
首先,早期识别和评估出血风险是成功抢救致命性大出血的关键。
专家们建议医护人员在接触到患者时要注意观察其出血迹象,如皮肤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
同时,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重度外伤患者或手术后患者,应该进行定期的出血评估,以及早期干预和治疗。
其次,迅速止血和输血是急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专家们推荐使用压迫止血器、止血药物和外科手术等方法来迅速控制出血源。
同时,输血也是关键的一步,通过输注血液制品来补充患者失血的体液。
然而,专家们也强调了个体化的输血策略,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并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积极控制失血源和维持患者的稳定状态也是急救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专家们建议医护人员要及时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以尽快控制出血源。
同时,在输血和止血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这项专家共识的发布对医疗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护理指南,使他们能够更加规范和高效地处理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工作。
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预防和救治专家共识 (1)
.诊疗方案.
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 预防和救治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 展和普及,各种诊疗新技术不断涌现,已成为呼吸系 统疾病诊治中的一项重要的诊疗方法。随着接受呼 吸内镜诊疗人数的日益增多以及各种治疗技术的广 泛开展,临床工作中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 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并成为支气管镜诊疗操作所 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当前由于各医疗机构诊疗设 施、操作水平及临床经验的差异,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程度和救治能力均存在着较大差异。与此同时,国 际上有关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预防及救 治尚缺乏规范化的救治方案和指南可供借鉴。 为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介人呼吸病学
(38.14%,74/194)、结核病(17.52%,34/194)、慢
性炎症(11.85%,23/194)、肉芽肿性疾病(8.76%, 17/194)、曲霉病(3.09%,6/194)、良性肿瘤 (2.57%,5/194)、血管畸形(2.06%,4/194)、间质 性肺炎(2.06%,4/194)、气管内血栓形成(1.54%, 3/194)以及其他无明确病因者(12.37%,24/194)。
一、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概述 1.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定义:由支 气管镜诊断或治疗性操作所引起的下呼吸道单次出
血量≥100 ml的急性大量出血¨圳,即称为“支气管
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是支气管镜诊疗操作最 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其发生突然,并可迅速造成患 者气道阻塞,引发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严重者可致
10—20
4.支气管腔内高压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腔内 高压球囊扩张治疗是一种相对比较安全的腔内介入 治疗方法¨引,有时也会造成狭窄段及其周围气道的 撕裂,损伤严重时可造成致命性大出血。为了避免 这一情况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球囊直
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的应急预案 ppt课件
• 8.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病情记录。 • 【流程】 • 术中大出血时 → 立即抢救 → 巡回护士 → 保持有效静脉通路 → 通知周围医护人员寻求帮
助 → 及时向手术台上提供止血用品 → 配合麻醉医师准备血液制品 → 器械护士 → 密切 关注手术野,及时准备止血用物 → 协助手术医生采取各种止血措施 → 及时执行医嘱,准 确用药 → 口头医嘱 → 复述一遍,双方确认后再执行 → 书面医嘱 → 直接执行 → 观察病 情 → 做好记录
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的应急预案
ppt课件
1
术中大出血→休克
手术中血管意外破裂或者脏器意外损
伤导致的大出血是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 一,往往情况紧急,尤其适当出血速度过 快时,如处理方法不当或不及时,常无法 维持患者有效的血液灌注,容易造成受累 器官缺血坏死,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甚 至威胁生命。积极的止血救治是挽救患者 器官功能和生命的唯一方法。
ppt课件
15
思考
• 我科常用的止血用物有哪些? • 外科止血的方法有哪些?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 红细胞悬液的输注方法。 • 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方法。 • 血小板的输注方法。 • 冷沉淀的输注方法。
ppt课件
11
红细胞悬液的输注方法。
输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应遵医嘱,由于红细胞沉淀于血袋底部, 可用双手缓慢反复颠倒数次混匀,用带漓网的输血器输注,输注前后用 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输注速度慢, 如有阻塞需要更换输血器,不要硬性挤压漓网,避免针腔内有凝块造血 管内血栓。
生手术。
• 2、巡回护士立即向周围工作人员求助,推抢救车并组织抢救。 • 3、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 4、及时向台上提供止血用品。 • 5、紧急输血,补充血容量。 • 6、器械护士,密切关注手术野,及时准备止血用物,协助手术医生采取各种止血措施。 • 7、及时执行医嘱,准确用药。执行口头医嘱时,需要复述一遍,双方确认后在执行;书
大出血的抢救和护理培训课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病因及处发,病请联机系制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胃肠性疾病
1.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 溃疡、食管物理性损伤、器械检查、异物或放射 性损伤、化学损伤、强酸、强碱或其他化学剂引 起的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 、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 十二指肠炎等。
目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明确大出血护理的操作规程,指导护士正确掌握大出血的 护理方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用范围
适用于护理大出血的医务人员。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 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 等。 4.结缔组织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 斑狼疮等。 5.应激性溃疡 败血症、休克、创伤、手术 、精神刺激、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 管意外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6.急性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贫血:
(5)肾功能损害:当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可 出现氮质血症。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体征
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ppt课件
一、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重点
32
(1)一旦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护理人员一定要镇定、果 断、工作有序。 在迅速主动采取止血措施的同时通知医生。取平卧位,去 枕,腿部抬高30°,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 保证重要脏器供血,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搬因。 进行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和抽血交叉配血的相 关工作。如果保守治疗效果差,积极协助做好相关术前准 备。
20
【计划与实施】
通过对病人的护理帮助,病人在医护人员 有关怀下,情绪能稳定,出血停止;生命体 征恢复正常,脱水征消失;活动耐力增加或 恢复至出血前的水平,能获得充足休息和睡 眠,活动时无晕厥、跌倒等意外发生;
21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体位 活动性大出血时,绝对卧床 休息,病人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30度,以保证 脑部供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避免误吸,造成窒息,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 除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及时给予吸 氧。
• 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同时做好保暖措施。 • 配血、备血,并及早输入足量全血。 •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出血量记录。 • 若大量反复出血的病人,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4
大出血分类
. 在临床上引起大出血的疾病 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下面我们就临床常见的上消化 道大出血、产后大出血的抢救 护理进行探讨。
6.急性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等。
9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应注意询问有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 食或过度饥饿,饮食不定时,喜食刺激性、粗糙 、过冷、过热的食物、产气多的食物、饮料等; 病人情绪、精神状况如何,有无长期心理社会压 力等;有无嗜酒、烟、咖啡、浓茶等;有无服用 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史;发作有无与季节时间相关 联。重点询问既往有无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病 史,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等。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完整版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完整版1 前言创伤是青壮年人群的首要死因,约30%~40%的创伤死亡因大量失血所致,失血也是严重创伤后"可预防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及时、快速控制出血,纠正失血性休克对严重创伤的救治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严重创伤后继发性损伤所致的并发症,还可以大大降低"可预防性死亡"的发生。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紧急救治的关键问题,于2017年12月在国内首次推出了《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为中国急诊医生对此类患者进行诊疗工作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参考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创伤失血性休克诊疗领域涌现了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一些观念发生了变化。
为此,编写组在第一版《共识》的基础上,以创伤救治流程的时间轴为主线,围绕创伤失血性休克诊疗关键问题,更新并依据最新临床证据总结推荐意见;通过全国急诊领域专家的共同讨论,以文献、数据的质量和每项推荐意见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为基础进行了分级。
临床证据的分级标准依据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评价系统制定。
本共识不再将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础单独以章节形式描述,而是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推荐意见的支撑文献之中;对时间依赖性较强的救治环节进行了简化,如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识别;强化了致命性出血控制要点的阐述;细化了液体复苏目标、液体选择、决策转变依据;对创伤性凝血病的范畴进行了拓展,新增对创伤性凝血病高凝状态表型的阐述;明确了创伤镇痛的阶梯化方案;力求推荐意见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本共识主要关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由于篇幅所限,并没有对创伤整体治疗其他要点进行展开。
2 创伤失血性休克快速识别及严重程度评价标准2.1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概念创伤失血性休克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概念,本共识制定组认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概念是指创伤造成机体大量失血所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症候群。
《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2019)》要点
《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2019)》要点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症候群,也是临床上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
致命性大出血一般指:出血量大,可造成严重低血压或休克,甚至死亡,需要紧急救治的出血;出血量少,但在部位特殊,可致残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如颅脑出血、心脏压塞等。
本共识主要针对前一种情况进行论述。
随着近年介入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传统出血疾病救治体系已发生改变。
针对出血和出血相关性疾病救治,国内学者提出并开展了“出血中心”建设,以介入医学科急诊医学科联合检验科、放射科、创伤外科、血管外科、消化科、呼吸科、神经内/外科等相关学科团队,开启了“快速、微创、精准、协作、高效”的出血急救新模式。
1 临床常见大出血类型及主要致命原因1.1 创伤性大出血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急性肾损伤,以及由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与低体温共同构成的“死亡三角”。
1.2 非创伤性大出血消化道出血:当出血量达循环血容量30%以上,可因失血性休克引起死亡,也可因合并肝昏迷、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呼吸道出血:成人一次咯血量>300 mL 或24h>500mL为大咯血,主要死因为窒息、失血性休克及双肺淹溺。
围产期出血:产后大出血指24h 内阴道分娩失血量>500mL,剖宫产分娩失血量>1 000mL;妊娠晚期大出血常见于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死因以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主。
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如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内脏动脉瘤等,常因血管破裂所致大量出血。
此外,以下情况也有可能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肿瘤破溃,如肝癌破裂大出血、鼻咽癌破裂大出血等。
鼻咽癌破裂出血需警惕血液涌入气管造成窒息。
围术期出血,如经皮肾镜术后出血、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各种外科大手术术后出血等。
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如血友病、严重肝病,或抗凝抗聚药物应用不当等。
2 紧急护理评估2.1 一般情况(“CAV”评估项目)意识(C):气道(A):生命体征(V):皮肤(S):尿量(U):中心静脉压(C):2.3 出血情况(“SAC”评估项目)出血部位(S):出血量(A):出血性质(C):2.4 危险分级2.5 启动多学科团队协作急救绿色通道3 急救护理要点3.1 初步紧急护理首诊护士不得离开患者,应指导其他人员(同事或家属)呼叫医师,并在医师到达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初步询问病史、用药史和过敏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2019)文章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221-227作者: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中国出血中心联盟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症候群,也是临床上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1]。
致命性大出血一般指:①出血量大,可造成严重低血压或休克,甚至死亡,需要紧急救治的出血[2-3];②出血量少,但在部位特殊,可致残或危及生命的出血[2-3],如颅脑出血、心脏压塞等。
本共识主要针对前一种情况进行论述。
随着近年介入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传统出血疾病救治体系已发生改变。
针对出血和出血相关性疾病救治,国内学者提出并开展了“出血中心”建设,以介入医学科、急诊医学科联合检验科、放射科、创伤外科、血管外科、消化科、呼吸科、神经内/外科等相关学科团队,开启了“快速、微创、精准、协作、高效”的出血急救新模式。
介入医学在出血疾病多学科临床急救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枢纽作用,它对大部分致命性大出血患者能第一时间明确出血部位,第一时间精准控制出血,使得很多过去不可控或难治的致命性大出血变成可控、可治[4-6],并通过阻断急性大量失血引起的连锁恶化效应稳定循环,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赢得救治时间。
出血急救新模式构建,对护理实践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出血护理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出血中心联盟牵头组织国内相关护理专家特撰写本共识,旨在为各地区医疗机构对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护理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1临床常见大出血类型及主要致命原因1.1创伤性大出血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急性肾损伤,以及由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与低体温共同构成的“死亡三角”[7-8]。
1.2非创伤性大出血消化道出血:当出血量达循环血容量30%以上,可因失血性休克引起死亡[9],也可因合并肝昏迷、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呼吸道出血:成人一次咯血量>300 mL或24 h>500 mL为大咯血[9],主要死因为窒息、失血性休克及双肺淹溺[10-11]。
围产期出血:产后大出血指24 h内阴道分娩失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失血量>1 000 mL[12];妊娠晚期大出血常见于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死因以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主[12]。
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如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内脏动脉瘤等,常因血管破裂所致大量出血[13]。
此外,以下情况也有可能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①肿瘤破溃,如肝癌破裂大出血、鼻咽癌破裂大出血等。
鼻咽癌破裂出血需警惕血液涌入气管造成窒息[14]。
②围术期出血,如经皮肾镜术后出血、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各种外科大手术术后出血等。
③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如血友病、严重肝病,或抗凝抗聚药物应用不当等[15-16]。
2紧急护理评估2.1一般情况(“CAV”评估项目)意识(consciousness,C):正常为神志清楚,意识障碍从轻到重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失血性休克代偿期患者意识清楚,伴有痛苦表情、烦躁;失代偿期可出现表情淡漠,严重时意识模糊,甚至昏迷[17]。
对意识不清者或怀疑颅脑病变者进一步观察双侧瞳孔直径大小,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气道(airway,A):评估气道是否通畅,有无窒息征象;评估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形态,血氧饱和度(SpO)。
2生命体征(vital signs,V):大出血时,患者心率增快常早于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脉压差缩小、脉搏细速、呼吸浅快、体温过低,提示低血容量性休克[17]。
疼痛已被WHO列为第5大生命体征,应评估是否伴随疼痛及其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
2.2周围循环(“SUC”评估项目)皮肤(skin,S):皮肤、黏膜、口唇、甲床颜色苍白或发绀,皮肤湿冷,多提示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18];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3 s,提示循环功能障碍。
尿量(urine volume,U):是反映组织灌注情况有效而简便的定量指标,尿量<25 mL/h提示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17]。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是评估血容量和右心功O提示有效循能的重要指标,有条件时予以动态评估。
中心静脉压<5 cmH2O或持续升高而外周动脉压正常或偏低表明心功环血容量不足,>12 cmH2能不全[19-20]。
2.3出血情况(“SAC”评估项目)出血部位(site,S):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出血部位。
出血量(amount,A):①显性失血——评估肉眼所见出血量,包括患方陈述和医务人员现场观察到的出血情况。
②血常规——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L,出血量约为400 mL[21];血细胞比容在出血前后差值大于6,提示出血量>500 mL[22]。
③休克指数——能反映机体有效血容量变化,等于脉率/收缩压,正常为0.58[23]。
休克指数为1时,失血量为800~1 200 mL;>1时,失血量为1 200~2 000 mL;>2时,预计失血量大于2 000 mL[24]。
④全身症状——出血量<400 mL,多无全身症状;出血量400~800 mL,可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渴等症状;出血量>800 mL,可出现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增快、收缩压下降、少尿等;出血量>1 600 mL,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脉搏细速或摸不清、收缩压在70 mmHg 以下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17]。
⑤特征性症状——如消化道出血,胃内积血达250 ~300 mL可出现呕血,出血量>60 mL可出现黑便,出血量5~10 mL则粪便潜血试验阳性;胸腔出血,胸腔积血>500 mL可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25];腹腔出血,腹腔积血500~1 000 mL,患者中度腹胀,查体腹部对称性隆起,移动性浊音阴性或阳性,而腹腔积血>1 000 mL,患者腹胀明显,腹部膨隆甚至脐疝形成,移动性浊音阳性[26]。
出血性质(character,C):检查有无明显外伤及显性出血,观察出血的颜色和性状,判断是动脉还是静脉性出血;检查皮肤黏膜有无瘀点、瘀斑,有无伤口渗血或皮下血肿;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有无黑便、腹膜刺激征等。
2.4危险分级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表1)是一种早期标准化评估患者病情的工具[27-28],对急诊住院患者评估有较强效能[29]。
研究显示,NEWS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相比,可更准确、有效地预测急诊患者转归和预后[30]。
NEWS 总分20分,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
按分值可依次分为低风险、中度风险和高风险。
可根据风险级别,确定临床应对程序[31-32](表2)。
2.5启动多学科团队协作急救绿色通道患者出血量大或可疑致命性出血、NEWS评分为中/高风险时,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立即启动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急救绿色通道,协助医师通知介入专科和其他相关专科医师急会诊(10 min内到位)[33-34],并通知介入手术室/外科手术室及相关辅助科室做好接诊准备。
3急救护理要点3.1初步紧急护理首诊护士不得离开患者,应指导其他人员(同事或家属)呼叫医师,并在医师到达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初步询问病史、用药史和过敏史。
气道(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发生意识障碍、大咯血时需注意开放气道,立即负压吸引呼吸道分泌物和血块,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5]。
止血(hemostasis):对部位明确的出血采取紧急人工止血措施,如压迫止血、包扎制动等。
体位(position):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休克时采取中凹卧位[17]。
大咯血时防止窒息,头低足高位,患侧在下,利于体位引流。
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进入气道。
伴有颈椎、脊柱骨折或脊髓损伤时,应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的中立位[36]。
骨盆骨折时及时行骨盆外固定[37]。
禁食(fasting):急性大出血患者一律暂禁食禁饮。
,监护(monitor):立即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SpO2同时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尿量、出血部位、出血性质及量、疼痛等变化。
循环(circulation):迅速建立2条及以上静脉通路,留置20~22号静脉留置针,对有条件者尽早建立中心静脉通道。
检验(test):测快速血糖,急抽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交叉配血、输血前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等,必要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38]。
3.2综合救治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监测(monitor)各项指标,包括上述“CAV”、“SUC”、“SAC”等项目,关注NEWS评分与应对程序变化;及时向医师反馈汇报(report),根据医嘱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intevene)并评价(evaluate)效果。
至少每15~30 min执行一次“MRIE”循环,对NEWS 评分高危者建议收治于重症监护室或给予特护。
补液升压:①补液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17]。
②应用血管活性药提升血压,以改善重要脏器血液灌注。
③活动性出血未控制前,建议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或允许性低压复苏)策略,即通过控制液体输注速度和量使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既可适当恢复组织血流灌注,又不扰乱机体代偿机制和内环境[39]。
建议目标血压控制在收缩压80~90 mmHg为宜,直至彻底止血[40]。
④病情危重而又有条件时,通过进一步监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及心脏指数等[38]指导补液。
止血输血: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补充凝血因子。
血红蛋白低于70 g/L 时,输注浓缩红细胞;急性失血量超过总量30%时,可输全血[38]。
维持酸碱平衡:遵医嘱快速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大出血休克患者常伴发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血气分析碱剩余水平和血乳酸是临床上反映组织灌注不足引起酸中毒和低氧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持续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和血乳酸水平,对休克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40-42]。
镇痛: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实施必要的药物镇痛,并观察效果。
控制体温:①发热——体温低于38.5 ℃时采用物理降温,高于38.5 ℃时遵医嘱应用药物降温。
②预防低体温——中心体温<34 ℃, 可导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42]。
低体温时予以保暖,切忌使用热水袋提升体表温度,避免烫伤和皮肤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组织耗氧。
控制炎症:遵医嘱早期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抗炎,阻断炎症级联反应,保护内皮细胞,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乌司他丁改善脑氧代谢和微循环[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