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合集下载

发动机教案- - 第4章燃油供给系分解

发动机教案- - 第4章燃油供给系分解

四、燃油供给系-教案教案12教学时数:2重点:混合气成分对汽油机工作性能的影响第二章汽油机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统第一节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和燃料一、汽油机供给系的功用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的要求,供给不同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燃烧后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入大气。

二、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按照燃料供给方式的不同分为化油器式和汽油直接喷射式。

以化油器式为例,它包括: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燃油供给装置:汽油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油管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排气消音器三、汽油的性质简单描述汽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将主要精力放在汽油最重要的指标——辛烷值上,讲清辛烷值的含义及其重要作用。

第二节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一、可燃混合气成分可燃混合气是指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其成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

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方法: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精确描述这二个可燃混合气成分表示方法的异同,让学生掌握这二种表示方法的含义。

一、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通过试验证明,发动机的功率和耗油率都是随着过量空气系数α变化而变化的。

标准混合气理论上,对于α=1的标准混合气而言,所含空气中的氧正好足以使汽油完全燃烧,但实际上,由于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汽油细粒和蒸汽不可能及时地与空气绝对均匀地混合,因此,即使α=1,汽油也不可能完全燃烧,混合气α>1才有可能完全燃烧。

稀混合气因为α>1时混合气中,有适量较多的空气,正好满足完全燃烧的条件,此混合气称为经济混合气,对于不同的汽油机经济混合气成分不同,一般在α=1.05~1.15范围内。

α>1.11的混合气称为过稀混合气。

当混合气稀到α=1.4 以上时,混合气虽然能着火,但火焰无法传播,导致发动机熄火,所以α=1.4称为火焰传播下限。

浓混合气当α大于或小于1.05~1.15时,g e↑,经济性变坏。

汽车教案-汽车构造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车教案-汽车构造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第六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第一节概述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1、组成:柴油箱、柴油粗滤器、输油泵、柴油细滤器、喷油器、油管2、工作过程二.柴油1、定义:是以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碳氢化合物2、使用性能指标:发火性、蒸发性、粘度、凝点(1)发火性(2)蒸发性(3)粘度(4)凝点第二节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1)可燃混合气的形方式A、空间雾化混合B、油膜蒸发混合(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A、备燃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二.燃烧室1、统一式燃烧室(1)、W形燃烧室:活塞顶部凹坑的纵剖面为W形,以空间混合为主(2)、球形燃烧室:在活塞顶部中央,有一大半球状凹坑,以油膜混合为主2、分隔式燃烧室(1)、涡流室式燃烧室(2)、预燃室式燃烧室柴油滤清器一.功用1、柴油中的杂质有:尘土、水、及其它一些机械杂质,还有一些石蜡2、危害:使柱塞偶件磨损3、去除方法:用滤清器去除水分及杂质二.种类1、粗滤清器:片式、网式、纸质式2、细滤清器:毛毡式、金属网式、纸质式第四节输油泵1、功用:保证低压油路中柴油的正常流动2、种类:活塞式、转子式、滑片式3、活塞式输油泵(1)机械泵总成A、构造:挺柱总成、推杆、活塞、弹簧B、工作原理A、组成:手油泵泵体、手柄、手油泵杆、手油泵活塞B、工作原理第五节喷油泵对喷油泵要求1、按发动机工作顺序供油,并且各缸供油量均匀2、各缸供油提前角和供油延续时间相等3、油压的建立和供油的停止都必须迅速以防出现滴漏现象一、喷油泵的分类与系别1、喷油泵的分类(1)柱塞式喷油泵(2)喷油泵——喷油器:将喷油泵和喷油器合为一体,直接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上,如PT燃油供给系统(3)转子分配式喷油泵:只有一对柱塞副2、国产系列喷油泵A型、B型、P型、PDA型、VE泵等二、A型喷油泵(1)分泵A、柱塞偶件1>结构:柱塞和柱塞套2>工作原理B、柱塞弹簧1>作用:保证柱塞回位2>位置:紧紧压在下弹簧座上,弹簧座又支承在柱塞上C、出油阀偶件1>组成:出油阀、出油阀座2>作用:出油迅速、停油也迅速3>工作原理D、分泵的工作过程(2)油量调节机构A、作用:根据柴油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相应地改变喷油泵的供油量B、调节方法:转动柱塞,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C、工作过程(3)传动机构A、组成:凸轮轴和滚轮传动部件B、凸轮轴:两端用滚锥轴承支承在泵体上,前端有联轴器C、滚轮传动部件1>作用:将凸轮的旋转运动,变为自身的往复运动2>结构:滚轮轴、滚轮、滚轮衬套3>工作过程(4)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调整方法A、调整联轴节或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B、改变滚轮传动部件高度A、结构:采用整体式泵体B、材料:由铝合金铸成三、P型喷油泵(1)悬挂式柱塞套(2)钢球式油量调节装置(3)压力式的润滑(4)全封闭式泵体第六节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一、径向压缩式分配泵(1)结构:A、驱动机构B、高压泵头C、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机构(2)工作原理:A、进油过程B、泵油过程C、停油过程D、泵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过程E、发动机停机二、轴向压缩式分配泵1、结构2、工作原理第七节调速器1、作用: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自动地调节喷油泵的供油量,保证柴油机稳定工作2、原因:柱塞偶件的节流作用A、油量调节齿杆位置不变B、转速增加,节流作用增强,供油量增加C、转速降低,节流作用减弱,供油量减少3、节流作用的危害:使发动机转速不稳定,熄火或飞车4、采用措施:在喷油泵上安装调速器5、分类:两极调速器、全程调速器一、两极调速器1、调速器结构2、工作过程A、起动加浓B、稳定怠速C、正常工作时的油量调节D、限制超速二、全程调速器1、结构2、工作过程A、起动工况C、额定工况D、一般工况E、转矩校正工况F、停油工况第八节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1、定义:喷油器开始喷油至活塞到达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2、过大、过小危害(1)过大:发动机工作粗爆(2)过小:功率降低,排气冒白烟3、喷油提前角的实现:由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来保证4、调整方式:通过改变发动机曲轴和喷油泵凸轮轴之间的相位角来调整5、最佳喷油提前角不同转速下,最佳供油提前角是不断变化的,要求供油提前角能随转速变化自动调整一、联轴节1、作用:连接喷油泵凸轮轴与其驱动轴2、构造:凸缘盘、传动盘、固定螺栓3、调整供油提前角方法旋松固定螺栓,使主动传动盘相对于主动凸缘盘沿弧形孔转过一个角度二、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1、位置:位于联轴节和喷油泵之间2、作用: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自动改变供油提前角3、结构:一般为机械离心式、飞块、壳体、销钉、弹簧4、工作过程第九节喷油器1、功用(1)使燃油雾化良好(2)使燃油喷射合理分布2、要求(1)有一定的喷油压力和射程(2)停止喷油要迅速(3)每次喷油中,开始喷油少,中期喷油多,后期喷油少3、种类:孔式、轴针式一、孔式喷油器(1)用途:用于直喷式燃烧室中(2)喷孔:喷孔数目1~8个,直径为0.2~0.8mm(3)构造:针阀、针阀体、顶杆、调压弹簧、喷油器体(4)工作过程:针阀锥面为承压锥面(5)喷油压力的调整:调压弹簧预紧力越大,喷油压力越高二、轴针式喷油器1、结构特点(1)只有一个喷孔(2)使用范围:多用于喷雾质量不高的涡流室式燃烧室和预燃室式燃烧室第十节PT燃油供给系统一、PT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1、名称来由:它的供油量是由燃油泵的输出压力P和喷油器的进油时间T决定的2、PT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柴油箱、滤清器、PT燃油泵、低压油管、凸轮、滚轮、推杆、摇臂、喷油器、回油管3、PT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过程(1)PT燃油泵将柴油从柴油箱中泵出并经滤清器滤清,然后以不同的压力将燃油送给喷油器(2)喷油器对燃油进行计量与加压,并在规定时间使之呈雾状喷入气缸二、PT燃油泵1、作用:输油、调压和调速作用2、构成:(1)齿轮泵:建立初步燃油压力(2)稳压器:清除齿轮泵输油压力波动(3)滤清器(4)PTG调速器:两速调速器(5)MVS调速器:全速调速器(6)旋转式节流阀:用于控制供油量,由驾驶员直接操纵三、喷油器1、结构:进油孔、进油量孔、喷油器体、柱塞O形密封圈、密封垫片、喷油器罩、计量量孔、回油量孔、回油孔、回位弹簧2、原理:在回位弹簧及传动机构作用下,喷油器柱塞在喷油器体内作往复运动,柱塞往复移动一次便完成了一个循环的进油计量、升压和喷油过程3、工作过程(1)柱塞上行(2)柱塞下行第十一节废气涡轮增压器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优点1、发动机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功率能提高20~50%2、回收废气的一部分能量3、在高原地区,对发动机影响较小4、减小排气噪声和排气污染一、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1、组成:由涡轮机和压气机两部分组成2、作用:(1)涡轮机将排出的废气能量转换为机械能(2)压力机利用涡轮的能量,把空气压力提高,送至气缸内,达到增压的目的3、工作原理:(1)排气管接到增压器的涡轮壳上(2)高速流动的废气,按一定方向冲击涡轮,涡轮高速旋转,然后废气排入大气(3)涡轮和离心式压气机叶轮安装在同一转子轴上,两者同时高速旋转(4)新鲜空气经滤清器进入压气力,在旋转叶轮的作用下,空气的压力和速度增加二、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构造1、组成:由涡轮壳、中间壳、压气机壳、转子组件、浮动轴承2、浮动轴承:为了适应转子组件的高转速工作,全浮动式轴承3、润滑:(1)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充满浮动轴和间壳之间的间隙(2)增压器所需要的润滑油来自发动机主油道三、中冷及中冷器1、目的: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2、原因:随着增压比的提高,空气温度也升高,空气密度也降低3、中冷器的结构:空一空冷中冷器、板翅式、管式第十二节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一、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优点1、具有多功能的自动调节性能2、减轻重量、缩小尺寸、提高柴油机的紧凑性3、部件安装:连接方便,提高了维修性4、具有自诊断、检测功能二、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控制原理与分类1、控制原理(1)传感器:柴油机转速、加速踏板位置、齿条位置、喷油时刻、车速、进气压力、进气温度、燃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等传感器(2)电控单元(Ecu):根据各种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柴油机运行参数,与Ecu中预先存储的参数相比较输出指令(3)执行器:根据Ecu指令,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比时2、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分类(1)根据喷油量的控制方式A、位置控制B、时间控制(2)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三、柴油机喷油系统的控制A、直列泵电控喷射系统B、分配泵电控喷射系统C、泵喷油器电控喷射系统D、单缸泵电控喷射系统E、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第一章: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和组成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分配器、喷油嘴等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图片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理解第二章:燃油泵的检修2.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泵的作用和类型掌握燃油泵的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2.2 教学内容燃油泵的作用和类型:机械式燃油泵和电子式燃油泵燃油泵的检修方法:拆卸、检查、清洁、更换燃油泵的注意事项:安全操作、正确选择燃油泵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燃油泵的检修方法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泵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燃油滤清器的更换3.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滤清器的作用和更换的重要性掌握燃油滤清器的更换方法和注意事项3.2 教学内容燃油滤清器的作用:过滤燃油中的杂质和污物燃油滤清器的更换方法:拆卸、更换、安装燃油滤清器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燃油滤清器、安全操作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燃油滤清器的更换方法3.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滤清器更换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燃油分配器的检修4.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分配器的作用和结构掌握燃油分配器的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4.2 教学内容燃油分配器的作用:将燃油分配到各个喷油嘴燃油分配器的结构:燃油分配器本体、喷油嘴、燃油管等燃油分配器的检修方法:检查、清洁、更换燃油分配器的注意事项:安全操作、正确选择燃油分配器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燃油分配器的检修方法4.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分配器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第五章:喷油嘴的清洗和更换5.1 教学目标了解喷油嘴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喷油嘴的清洗和更换方法5.2 教学内容喷油嘴的作用:将燃油雾化并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内喷油嘴的重要性: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喷油嘴的清洗方法:超声波清洗、化学清洗喷油嘴的更换方法:拆卸、更换、安装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喷油嘴的清洗和更换方法5.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喷油嘴清洗和更换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六章: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6.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掌握燃油供给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6.2 教学内容燃油供给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发动机启动困难、油耗增加、动力下降等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视听诊断、故障码读取、实际操作诊断故障诊断工具:诊断仪、万用表、示波器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际案例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6.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七章: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与保养7.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维护与保养的方法7.2 教学内容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延长发动机寿命、保证发动机性能维护与保养的方法:定期更换燃油滤清器、检查燃油泵和喷油嘴等维护与保养的工具:扳手、螺丝刀、专业维护工具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维护与保养的方法7.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维护与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八章:燃油供给系统的节能与环保8.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供给系统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意义掌握燃油供给系统节能与环保的措施8.2 教学内容燃油供给系统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意义: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节能与环保的措施:提高燃油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能与环保的相关政策:国家相关政策介绍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图片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节能与环保的意义和措施8.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节能与环保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九章:燃油供给系统的实例分析9.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掌握燃油供给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9.2 教学内容燃油供给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不同车型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故障的解决方法:故障诊断、排除、维修案例分析:针对具体车型进行燃油供给系统故障的实例分析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例分析的方法9.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实例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十章:燃油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新型燃油供给系统的技术特点10.2 教学内容燃油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电气化、智能化、高效节能新型燃油供给系统的技术特点: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直喷技术、混合动力系统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对汽车行业、环境、消费者等方面的影响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图片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未来发展趋势和新型技术特点10.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和组成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作用和组成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教案标题: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掌握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3.能够识别和解决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故障。

教学重点:1.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2.能够识别和解决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故障。

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成。

2.提问:汽车发动机需要什么来产生动力?学生回答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汽车燃油供给系统。

二、讲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0分钟)1.介绍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详细讲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构成,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进气歧管、喷油嘴等组成部分。

三、讲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40分钟)1.详细讲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油泵的工作原理、燃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喷油嘴的工作原理等。

2.介绍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调整方法,包括燃油泵的调整、喷油嘴的调整等。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1.提供几个实际故障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该故障可能出现在哪个部件上,以及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以避免故障的发生。

五、总结与评价(15分钟)1.归纳总结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原理、构成、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

2.进行小结和评价。

教学手段:1.板书法:重点内容进行板书;2.多媒体展示法: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3.案例分析法: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多媒体投影仪;2.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3.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故障案例。

教学延伸:1.在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查找或在线更多有关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信息,并进行总结;2.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工厂,亲手操作和维修汽车燃油供给系统;3.邀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了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知识。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燃油供给系统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能够对燃油供给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

二、教学内容1. 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 燃油泵的工作原理及维护3. 燃油滤清器的作用和更换方法4. 燃油喷射器的原理和故障分析5. 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案例。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进行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练习。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燃油供给系统的图文资料和故障案例。

2. 准备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实物或模型。

3. 准备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视频或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介绍燃油供给系统在汽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理论:讲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故障原因。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故障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拓展1. 介绍燃油供给系统的最新技术发展,如直喷技术、混合动力系统等。

2. 分析燃油供给系统在未来汽车发展中的趋势和挑战。

3. 引导学生思考燃油供给系统的节能减排措施。

七、教学评估1. 设计燃油供给系统相关知识的测试题,检查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

2. 进行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搜集学生故障分析的案例,评价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

八、教学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经验。

2. 开展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

3. 邀请汽车维修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 教学设计(教案)—汽车维修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  教学设计(教案)—汽车维修
④聚氨酯式空气滤清器
2、节气门体:汽油机的功率调节采用进气量调节。
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控制节气门体上的节气门开度可改变发动机的进气量,进行发动机的功率调节。
节气门体上一般装有节气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用于控制发动机怠速的怠速空气阀等部件。
3、进气歧管的结构
可变进气系统结构
可变进气系统工作原理
4、空气流量计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讲授新课
1、组织上课,检查考勤;
2、检查学具,巩固规范;
1、汽油发动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2、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项目内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各部件结构。
(一)、空气供给系统
空气供给系统: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或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体、进气管、进气歧管和怠速控制阀等组成。
3、配气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答:按发动机的工作次序或各缸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个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
项目内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一、电控燃油喷射式(EFI)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组成:
一般由空气供给系统、排气系统、汽油供给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4、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各部件的功用。
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汽油供给系的主要部件
2、能够复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各部件的功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做事规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各部件的功用。

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任务一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学习目标1.了解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2.掌握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原理3.掌握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部件作用1.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汽车用燃油输送系统绝大多数仍采用构造简化的化油器。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西方各国都制定了汽车排放法规法案。

同时受能源危机的冲击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等飞速发展,促进了电子控制汽油机喷射发动机的诞生。

1953年美国奔第克斯(Bendix)首先开发了电子喷射器,1957年正式问世。

传统的化油器存在诸如发生气阻、结冰、节气门响应不灵敏等现象,在多缸发动机中供油不匀,引起工作不稳、不利于大功率设计。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早在上世纪30年代,汽油喷射系统就已在开始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中被作为研究对象,经过10多年的深入研发,在1945年开始应用于军用战斗机上。

它充分的消除了浮子式化油器不能完全适用军用战斗机作战工况的缺点,汽油喷射技术应运而生。

尽管汽油喷射技术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其生产受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工艺、技术的制约,其制造成本非常高,因此汽车用汽油喷射装置最初只能应用在数量很少的赛车上,它能满足赛车所要求的大发动机输出功率和灵敏的油门响应性能。

到50年代末期,大多数赛车都已经采用了汽油喷射作为燃油输送系统。

汽油喷射应用于民用批量生产的轿车发动机上,实在1950-1953年高利阿特与哥特勃罗特两公司首先在2缸2冲程发动机上安装了汽油喷射(缸内喷射)装置。

1957年奔驰公司又在4冲程发动机上才用了它。

由于各发动机制造商强调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提高,为了确保全负荷时大扭矩输出特性,空燃比控制必然偏小,以提高喷油量,因此,对空燃比的控制精度也比较低。

但是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用,电子燃油控制的各种有点渐渐显现出来,包括各种精细的补偿功能和良好的空燃比控制性、灵敏的节气门响应性、高功率的从输出。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第一章:燃油供给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熟悉燃油供给系统在发动机运行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燃油管路等。

2.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为发动机提供适量的燃油,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

3. 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燃油泵将燃油从燃油箱抽取,经过燃油滤清器过滤后,送入燃油喷射器,通过燃油喷射器的喷射,将燃油雾化后喷入发动机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燃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燃油供给系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2. 通过实物展示或者模型演示,让学生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燃油供给系统在发动机运行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燃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泵的结构组成。

2. 掌握燃油泵的工作原理。

3. 熟悉燃油泵在燃油供给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燃油泵的结构组成:电动机、泵体、燃油进口阀、燃油出口阀等。

2. 燃油泵的工作原理:电动机驱动泵体旋转,燃油进口阀打开,燃油被吸入泵体,被压入燃油出口阀,通过燃油管路送入燃油喷射器。

3. 燃油泵在燃油供给系统中的作用:为发动机提供适量的燃油,保证燃油供给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燃油泵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燃油泵的结构组成。

2. 通过实物展示或者模型演示,让学生了解燃油泵的工作原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燃油泵在燃油供给系统中的作用。

第三章:燃油滤清器的结构与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滤清器的结构组成。

2. 掌握燃油滤清器的作用。

3. 熟悉燃油滤清器在燃油供给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燃油滤清器的结构组成:滤纸、金属支架、密封圈等。

2. 燃油滤清器的作用:过滤燃油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内,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教案-汽车使用与维护37.38燃油供给系

教案-汽车使用与维护37.38燃油供给系
2.喷油器电阻:电阻的作用是降低流到喷油器的电流,以防损坏电磁线圈。这使喷油器的响应时间更短。
3.油压调节器:该调节器的作用是为确保获得精确的喷油量,而使送往喷油器的油压(燃油压力和歧管负压之和)保持恒定。
4.油泵:该泵由一直流电机、环流泵、释压阀(起保护油管的作用)、单向阀(起保持剩余压力的作用)、进油器和出油器组成。
•在油泵的出口处还设有一个单向阀,防止发动机停车时油压突然下降而可能造成燃油倒流现象。这样还可以保持油路中的静压,使下一次启动比较容易。电动油泵在发动机点火开关打开后,就立即开始运转。待发动机运转后,汽油泵就在不停地运转,但当点火开关已经打开,发动机停车时却只运转1s,使喷油器的燃油增加压力,随后电控单元发出断路信号,使汽油泵停止运转。
•传统化油器式汽油机一般采用膜片式机械供油泵,该供油泵一般由凸轮轴上的一个偏心凸轮驱动,供油压力一般为0.027~0.037MPa。
•汽油滤清器
•汽油从汽油箱进入汽油泵之前,先经过汽油滤清器除去其中的杂质和水分,以减少汽油泵和化油器等部件的故障。滤芯多用多孔陶瓷或微孔滤纸制造。陶瓷滤芯结构简单,不消耗金属,滤清效果较好,但滤芯不易清洗干净,使用寿命短。纸质滤芯滤清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现代轿车发动机多采用一次性使用、不可拆式纸质滤芯汽油滤清器,一般每行驶30000km整体更换一次。
讲授互动
50分钟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
冷却液你知道么?
10分钟
声器。
•汽油喷射系统所用汽油泵是一个永磁电动机驱动的带滚柱的转子泵,油泵内部有电动机并允许有燃油流过,称湿式电动机。因为电动机浸泡在燃油中,没有空气,不可能发生着火,但可能在无燃油而汽油泵旋转时,因转子上的滚柱与壳体内壁无法密封产生吸力及冷却不良而烧毁。电动汽油泵供给的燃油量要比发动机要求的最大喷油量大,以便在各种使用工况下保持输油压力。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第一章:燃油供给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2. 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介绍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燃油、喷射燃油、调节燃油量等。

2. 讲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

3. 阐述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油的储存、输送、过滤和喷射过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燃油供给系统的实物展示。

3. 通过示例图和模型,讲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第二章:燃油泵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泵的作用和类型。

2. 掌握燃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燃油泵的主要功能,提供燃油的压力和流量。

2. 介绍燃油泵的类型,包括机械式燃油泵和电子式燃油泵。

3. 阐述燃油泵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油泵的启动、运行和停止过程。

4. 讲解燃油泵的维护方法,包括清洁、检查和更换燃油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燃油泵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通过示例图和模型,讲解燃油泵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3. 组织学生进行燃油泵的维护实践操作。

第三章:燃油滤清器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滤清器的作用和类型。

2. 掌握燃油滤清器的清洁和更换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燃油滤清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过滤燃油中的杂质和颗粒。

2. 介绍燃油滤清器的类型,包括纸质滤清器和合成材料滤清器。

3. 阐述燃油滤清器的清洁和更换方法,包括拆卸滤清器、清洗滤纸或滤网、安装滤清器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燃油滤清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通过示例图和模型,讲解燃油滤清器的类型和清洁更换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燃油滤清器的清洁更换实践操作。

第四章:燃油喷射器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喷射器的作用和类型。

2. 掌握燃油喷射器的调节和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燃油喷射器的主要功能,包括将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内。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2.画出燃油系统的循环路径简图
3分

板书设计
发动机冷却系统一、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二、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类型
三、主要部件
5 / 5
5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对照笔记本跟着教师复习回忆7分钟课业布置1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认知教学设计
1 / 5
3 / 5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总结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
总结
对照笔记本跟着
教师复习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最新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最新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学习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发动机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循环路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
1.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2.燃油的循环路径。
难点
1.理解燃油泵的结构;
2.能够深入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
关键
1.通过例子说明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百分之八十的饰品店都推出“DIY饰品”来吸引顾客,一方面顺应了年轻一代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心理;另一方面,自制饰品价格相对较低,可以随时更新换代,也满足了年轻人“喜新厌旧”的需要,因而很受欢迎。4.燃油分配管
又称燃油导轨或者油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提供足够的燃油流量并均匀地分配给各缸的喷油器,同时实现各喷油器的安装和连接。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认知教学设计
专业
汽车维修【高级工】
一体化课程
汽车发动机维修
学习任务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认知
课时
6课时
设计者
董刚
教学对象
已经完成汽车文化和汽车认识的学习,刚开始专业课学习的中/高级工层次学生
一、学习任务分析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描述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和组成,能说出润滑系统各部件的分类和作用,能描述燃油供给系的循环路径,能对燃油供给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除了“漂亮女生”形成的价格,优惠等条件的威胁外,还有“碧芝”的物品的新颖性,创意的独特性等,我们必须充分预见到。5.喷油器
中式饰品风格的饰品绝对不拒绝采用金属,而且珠子的种类也更加多样。五光十色的水晶珠、仿古雅致的嵌丝珐琅珠、充满贵族气息的景泰蓝珠、粗糙前卫的金属字母珠片的材质也多种多样。现代汽车电控系统的喷油器大部分位于进气歧管末端的汽缸盖处,受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喷油脉冲信号控制,将燃油成雾状精确地喷射在进气门附近。喷油器是一种加工精度非常高的精密器件,要求其动态流量范围大,抗堵塞和抗污染能力强以及雾化性能好。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检修教案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检修教案

深圳高级技工学校一体化专业课教案1(首页)审阅:年月日教学 步骤教学过程第页任务 布置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检修 提问 讨论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提问:油轨中没有油压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根据油路原理图分析一鱼刺图、大脑风暴。

一、系统介绍燃油供给系统简称供油系统,其功用是向发动机各个气缸供给混合气燃烧所需的燃油量。

燃油喷射式发 动机供油系统的结构如图(8-1),主要出燃油箱、电动燃油泵、输油管、燃油滤清器、油压调节器、燃油分配 管、喷油器和回油管等组成。

燃油分配管又称为供油总管或油架。

教师 演示图8-1发动机工作时,汽油泵工作,将油箱内的燃油泵入供油系统,供油系统的油压由油压调节器调节,一般控制在高于进气管压力300kPa 左右。

喷入发动机气缸内的燃油流过的路径为:汽油箱一汽油泵一输油管一汽油滤清器一燃油分配管一喷油器。

喷油器将燃油喷射在进气门附近(缸内喷射系统则直接喷入气缸)。

当发动机工作、进气门打开时再吸入气缸燃烧作功。

当汽油泵泵入供油系统的燃油增多,油路中的油压升高时,油压调节器将自动调节燃油系统压力。

保证供给喷油器的油压基本不变。

供油系统过剩的燃油由回油管流回油箱,回油路径为:汽油箱一汽油泵一输油管一汽油滤清器一燃油分配管一油压调节器一回油管一油箱。

电动汽油泵将汽油从油箱里泵出,先经汽油滤清器过滤,再经油压调节器调节油压,使油路中的油压高于进气管负压300KPa 左右,最后经燃油分配管分配到各缸喷油器,喷油器根据电控单元ECU 的指令将汽油适时喷在节气门附近。

二、燃油系统常见故障检查 一)分析燃油供给系电控线路训节器三)油泵电路检查方法1、打开点火开关,从油箱加油口听是否有油泵运转声音。

正常情况下运行几秒种后停止。

2、起动发动机,是否能听到油泵运行声音。

3、找到油泵继电器,打开点火开关时,继电器是否有动作声(用手摸或用听诊器)。

4、起动发动机时继电器是否动作。

5、打开点火开关,将FC搭铁,油泵是否动作。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方法和故障诊断。

3. 培养学生对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兴趣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燃油管路2. 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方法定期检查燃油箱容量定期更换燃油滤清器检查燃油泵的工作状态检查燃油喷射器喷油情况检查燃油管路的完整性3. 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故障诊断方法故障排除技巧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讲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方法和故障诊断。

2.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到汽车实训基地,进行燃油供给系统的实际操作。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检测仪器,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技巧。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方法和故障诊断经验。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针对燃油供给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课堂问答,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实训报告3. 期末考试设置关于燃油供给系统的试题,评估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整体掌握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含有图片、视频等资源的课件,辅助讲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相关知识。

2. 汽车实训基地提供实体汽车和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检测仪器提供燃油供给系统检测仪器,方便学生进行故障诊断。

4.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论文等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研究燃油供给系统。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安排大量的实践操作环节,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燃油供给系统的理论知识。

《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电子教案 课题六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电子教案 课题六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课题六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学习任务
1.掌握发动机燃油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2.掌握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检测维修方法。
技能要求
1.能够对发动机燃油系统零件进行检测、修理或 更换。
2.能够对发动机燃油系统进行拆装。 3.能够对发动机燃油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判 断,并排除。
目前,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在汽油车上均采用汽油喷射系统,以满足日 益严格的排放要求。
2.汽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汽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系统)利用安装在发动机不同部 位上的各种传感器所测得的工作情况参数和使用条件参数,按电子控制 单元中设定的控制程序,通过对喷油器通电时间的控制来调节喷油量, 从而改变混合气的浓度,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都能获得与 之相匹配的最佳空燃比。汽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由于精 确地控制了混合气的浓度,与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有如下优点: (1)进气效率高
2.空燃比达到25:1以上
3.高能点火
空气滤清器的拆装与更换
1.松开滤清器锁扣,用抹布擦拭空气滤清器外部,如图1所示,防止杂质 掉入里面。
2.取下滤芯,如图2所示。
3.清洁滤芯时用空气压缩机从滤芯内侧开始。上下均匀地沿斜角方向吹净 滤芯内外表面的灰尘,如图3所示。
4.如果没有压缩空气,可用木棒轻轻敲打滤芯。再用毛刷刷净外部污垢。 注意:不得用大力敲打或碰撞滤芯。
有了缸内直喷技术,稀薄燃烧技术才能得以实现,所谓稀薄燃烧指的 是空燃比远远大于14.7的稀薄混合气仍能顺利点燃。稀薄燃烧发动机就是 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低,汽油与空气之比可达1:25以上的发动机。稀薄 燃烧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燃烧效率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同时 还可以提升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在稀薄燃烧的条件下,由于混合气点火比 理论空燃比条件下困难,暴燃也就更不容易发生,因此可以采用较高的压 缩比设计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再加上汽油能在过量的空气里充分燃烧,这 样在这些条件的支持下能大大提高汽油的燃烧率。实现稀薄燃烧的关键技 术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提高压缩比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3. 学会分析燃油供给系统故障并进行维修。

二、教学内容1. 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a. 燃油泵b. 燃油滤清器c. 燃油喷射器d. 燃油管道和阀门2. 燃油泵的结构和功能a. 滚子泵b. 齿轮泵c. 叶片泵d. 燃油泵的检修和更换3. 燃油滤清器的结构和功能a. 纸质滤清器b. 金属丝滤清器c.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和清洗4. 燃油喷射器的结构和功能a. 机械式燃油喷射器b. 电子式燃油喷射器c. 燃油喷射器的检修和调整5. 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分析与维修a. 燃油压力不足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b. 燃油喷射不均匀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c. 燃油滤清器堵塞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d. 燃油泵损坏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的结构功能。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部件的实物,并进行操作演示。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燃油供给系统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燃油供给系统相关教材、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部件的实物或模型。

3. 准备燃油供给系统故障案例及维修方法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基本组成和原理的理解。

2. 实操演练:检查学生对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部件的检修和更换能力。

3. 故障诊断:检查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故障的分析与维修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的功能,分享各自的见解和疑问。

2. 故障诊断游戏:设计一个故障诊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模拟维修燃油供给系统,提高学生诊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安全与环保1. 强调在操作燃油供给系统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火灾等事故。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检修教案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检修教案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检修教案第一章: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燃油压力调节器等。

2.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燃油从燃油箱经过燃油泵输送到燃油滤清器过滤,再通过燃油喷射器将燃油喷入燃烧室,由燃油压力调节器调节燃油压力。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 教师讲解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的功能。

3. 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讲,理解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相关知识。

第二章:燃油泵的检修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泵的结构和检修方法。

2. 掌握燃油泵的更换和调试技巧。

教学内容:1. 燃油泵的结构:燃油泵由泵体、驱动电机、燃油泵叶片等组成。

2. 燃油泵的检修方法:检查燃油泵的工作状态、更换燃油泵、调试燃油泵。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燃油泵的结构和检修方法。

2. 教师讲解燃油泵的更换和调试技巧。

3. 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讲,掌握燃油泵的检修方法。

第三章:燃油滤清器的检修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滤清器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燃油滤清器的更换和清洁方法。

教学内容:1. 燃油滤清器的结构:燃油滤清器由滤纸、壳体、密封圈等组成。

2. 燃油滤清器的功能:过滤燃油中的杂质,保证燃油的清洁。

3. 燃油滤清器的检修方法:更换燃油滤清器、清洁燃油滤清器。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燃油滤清器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师讲解燃油滤清器的更换和清洁方法。

3. 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讲,掌握燃油滤清器的检修方法。

第四章:燃油喷射器的检修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喷射器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燃油喷射器的更换和调试方法。

教学内容:1. 燃油喷射器的结构:燃油喷射器由喷射嘴、电磁阀、驱动电机等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解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各零件,并引导学生说出燃油供给系的作用。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教师的引导,思考燃油供给系的作用
20分钟
4.燃油分配管
又称燃油导轨或者油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提供足够的燃油流量并均匀地分配给各缸的喷油器,同时实现各喷油器的安装和连接。
5.喷油器
现代汽车电控系统的喷油器大部分位于进气歧管末端的汽缸盖处,受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喷油脉冲信号控制,将燃油成雾状精确地喷射在进气门附近。喷油器是一种加工精度非常高的精密器件,要求其动态流量范围大,抗堵塞和抗污染能力强以及雾化性能好。
(二)任务实施
1.拆卸
(1)燃油系统卸压
a.拆下后座椅总成
b.拆下后地板检修孔盖。
c.从燃油泵总成上断开连接器。
d.起动发动机。在发动机后,将点火开关置与OFF位置。
e.再次起动发动饥,确认发动机不起动。
f.从蓄电池负极端子断开电缆。
g.连接燃油泵总成连接器。
(2)拆卸2号气缸盖罩
(3)分离2号通风软管
二、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类型
1.压差恒定型式
这种型式是使燃油分配管内油压与进气歧管内压力(真空度)差恒定,目的是使喷油量不受进气歧管内压力大小改变的影响。这种型式的特点是系统带有回油管,压力调节器位于燃油分配管上。这种型式的不足是从发动机处的回油温度高,使油箱内燃油蒸发量增加。
2.油压恒定型式
这种型式是燃油分配管内油压压力恒定,进气歧管内压力大小对喷油量的影响由发动机电脑控制调节。这种型式系统油箱外没有回油管,压力调节器位于燃油泵后端,因而没有前一种型式的缺点。
7分钟
课业布置
1.写出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画出燃油系统的循环路径简图
3分钟
板书设计
发动机冷却系统
一、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二、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类型
三、主要部件
c.向左和向右转动喷油器总成,以将其安装到燃油分配管上
(2)安装1号燃油分配管隔垫
(3)安装燃油分配管
a.安装燃油分配管和4个喷油器总成,然后暂时安装2个螺栓
b.将2个螺栓紧固至规定扭矩。
c.安装螺栓以固定燃油分配管。扭矩l21N·m
扭矩
(4)连接燃油分配管
a.将燃油分配管连接器插入输油管,直到听到“咔嗒”声
(4)拆卸发动机喷油器线束
a.拆下2个螺栓并断开搭铁线。
b.断开4个喷油器总成连接器。
c.断开2个线束卡夹。
d.拆下进气管接头,断开空气流量计连接器,拆下空气滤清器上盖
e2个线束支架。
(5)断开输油管与燃油分配管连接。
a.拆下燃油分配管固定螺栓及2号燃油管卡夹。
8.油管
油管是完成将燃油从油箱输送至发动机附近的燃油分配管的部件,它主要由接头、金属管部分、连接处软管及管内密封圈等组成。按功能分有输油管、回油管和燃油蒸气管等。
结合实物说明发动机燃油供给系各部分零件。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7分钟
四、实训部分(4课时)
(一)实训资源
丰田卡罗拉发动机台架、一字螺丝刀、10mm、12mm、14mm组合扳手、夹钳、扭力扳手、工具车。
b.安装新的2号燃油管卡夹
(5)连接发动机喷油器线束
(6)连接2号通风软管
(7)连接蓄电池负极端子
(8)安装2号气缸盖罩
让学生了解润滑系统的实训内容,以及在实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听取教师的讲解,理解循环路径,并画出循环路径图。
45分钟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总结
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对照笔记本跟着教师复习回忆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5分钟
新授课程
一、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依据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指令,将储存在油箱内的汽油以一定压力(250~350kPa)在经过滤后输送到发动机缸盖进气道处,并按实际需要以雾状喷出,在进气门打开时供入气缸(有些发动机采用直接喷入气缸内)。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由油箱、燃油泵总成、燃油滤清器、油管、燃油分配管、喷油器、油压调节器、脉动阻尼器等组成。
二、学习者分析
中职学生应为没有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基础差异较大,对专业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实训操作积极性强烈、好动,对学生进行分组,选出组长。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认知
课时:6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
2.能对照汽车,描述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各附件的名称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学习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发动机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循环路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
1.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2.燃油的循环路径。
难点
1.理解燃油泵的结构;
2.能够深入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
关键
1.通过例子说明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重要作用;
2.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循环路径图。
五、教学策略
以讲授法为主,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材、教案、PPT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课堂组织
教学常规
师生问号,清点人数,填写教学薄
想教师问好,集中注意力
3分钟
课程导入
以混合气成分讲解为例,引出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
对学生进行提问
三、主要部件
1.油箱
油箱用以贮存汽油,由箱体、加油管及油箱盖等组成。油箱体材料有两种,一种是非金属类由高密度聚乙烯吹塑制成,被轿车广泛采用;另一种是金属类由用薄钢板冲压件焊接或铝合金材料制成。轿车油箱一般位于后排座椅下方。
2.燃油泵
绝大部分汽车燃油泵总成位于燃油箱内,燃油泵的作用是将油箱内燃油吸出并以一定的压力输送至系统供油管路中。燃油泵的工作受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在发动机启动和发动机运转时工作。燃油泵与燃油量传感器及滤网等部件组合安装在一起构成燃油泵总成(油压恒定型式系统还包括油压调节器)。
涡轮式燃油泵主要由驱动电动机、涡轮泵、出油阀、卸压阀等组成。油泵电动机通电时,电动机驱动涡轮泵叶片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轮周围小槽内的叶片贴紧泵壳,将燃油从进油室带往出油室。
3.汽油滤清器
汽油必须经滤清器除去其中的水分和杂质,否则将引起喷油器堵塞等故障。汽油滤清器一般采用纸质滤心。燃油滤清器必须定期进行更换。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认知教学设计
专业
汽车维修【高级工】
一体化课程
汽车发动机维修
学习任务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认知
课时
6课时
设计者
董刚
教学对象
已经完成汽车文化和汽车认识的学习,刚开始专业课学习的中/高级工层次学生
一、学习任务分析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描述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和组成,能说出润滑系统各部件的分类和作用,能描述燃油供给系的循环路径,能对燃油供给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b.使用SST,断开燃油分配管
(6)拆卸燃油分配管
a.拆下2个螺栓
b.拆下燃油分配管
c.拆下2个1号输油管隔垫
(7)拆卸喷油器总成
a.从输油管分总成中拉出4个喷油器总成
b.在喷油器上贴上标签
c.拆下喷油器隔振垫
2.安装
(1)安装喷油器总成
a.将新喷油器隔振垫安装到喷油器总成上。
b.在喷油器总成O形圈接触面上。
3.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拆装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内规范地拆装喷油器及连接附件,同时在作业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4.能通过学习资料、网络资源,完成工单、工作页的填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问题导入”,了解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3.通过思考和教师引导,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学习。
喷油器主要由壳体、O形密封圈、滤网、电气连接器、电磁线圈、回位弹簧、衔铁和针阀等组成。
6.油压调节器
稳定输油管内的燃油压力,使之保持在系统规定的恒定范围内。位于燃油分配管一端或油箱内燃油泵的后端。
7.脉动阻尼器
减小在喷油器喷油及断油时,油路中的油压瞬间产生的微小波动,使系统压力保持稳定。一般安装在燃油分配管一端。发动机工作时,燃油经过脉动阻尼器膜片下方进入输油管,当燃油压力产生脉动时,膜片弹簧被压缩或伸张,膜片下方的容积稍有增大或减小,从而起到稳定燃油系统压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