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之我见

合集下载

自然美实践心得

自然美实践心得

自然美实践心得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所展现出来的美丽和和谐。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逐渐减少。

然而,我认为自然美是我们应该去追求和珍惜的,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和美好的体验。

自然美能够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宁静和平静。

当我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时,我会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宁静和放松。

大自然的美景,如山川河流、森林湖泊等,能够让我暂时抛开烦恼和压力,让我心情愉悦。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可以静心思考,放松身心,重新找回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自然美能够给我们带来身心的健康。

研究表明,呼吸新鲜空气、接触绿色植物等大自然元素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大自然中散步、跑步、骑行等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大自然中的美景也能够减轻我们的压力和疲劳,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自然美能够唤起我们的美感和创造力。

当我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我会被它所展现出来的色彩、形状和构图所吸引。

这些美丽的元素会激发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产生许多新的思考和灵感。

在这样的时刻,我会拿起相机或画笔,尝试将这些美景记录下来,或者通过绘画、摄影等形式表达出来。

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自己创造力的一种释放和表达。

自然美能够让我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当我们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脆弱时,我们会更加珍惜和保护它。

我们会意识到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对自然美的破坏,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用水、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方式,为保护自然美做出自己的贡献。

自然美实践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好处。

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宁静和平静,身心的健康,还能唤起我们的美感和创造力,让我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将继续在生活中追求自然美,与大自然保持亲密的联系,让自然美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和传承自然美,创造一个更加美丽和和谐的世界。

对欣赏“自然美”的思考

对欣赏“自然美”的思考

对欣赏“自然美”的思考对欣赏“自然美”的思考一、什么是自然赵红梅认为,自然有三种形态,一是人工的世界,如城市。

城市里虽然也有绿地、公园、湖泊、树木,但是人工管理占据了主导地位。

他们体现了人的审美情趣。

二是半自然的世界,如农村,那里的自然出于半控制状态。

梯田看起来很美那是经过了人类加工的自然。

我们在欣赏课上所指的欣赏自磁,多半都是城市城自然或农业业景观的自然,还有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景观,还包括海洋、山川等,但赵红梅提出了一个我们在美术欣赏中几乎没有涉及的话题词,对荒野的欣赏与认识。

在著者眼中,荒野的世界是本原状态的自然,则纯粹的自然,这是自然世界的第三种形态。

二、欣赏自然美的传统模式作者在书中对欣赏自然美的传统模式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根据中外历史上对自然美欣赏的不同理念,总结出传统的欣赏模式主要有三种:认知式——认知式的欣赏模式把自然视为认识的对象,侧重于对自然的理性把握。

这种模式主张如其所是的欣赏办法,如看到一块岩石,它就是岩石,不要把它看成是神女等。

如画式——如画式的欣赏模式注重实效的是对自然进行画意、形与色的把握。

它最的方式是人如画的角度对自然风景进行把握,在他们看来,自然的欣赏应立足于风景观画或的角度,否则就不纯粹。

比德式——比德就是以自然的景物的某些牲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就是在对自然的审美把所至中,着重去发掘自然事物与人的品德类似的某些性质,通过审美太体的联想,建立起自然与人的精神联系再版人的和谐振统一。

三、关于如画式的欣赏欣赏自然美,从美术学科的角度上看,主要是从形与色、构图即美术形式语言的角度上欣赏,还可以从美的法则上,也是从疏密变化对比和谐振等方面进行欣赏,甚至还可以从美的形态上,即从优美、崇高方面欣赏,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老师多从这样的角度来认识自然美,这就有必要对如画式的欣赏模式多说两句。

四、怎样欣赏自然美从形式上讲,应当引导学生从认识自然美的形与色入手;对自然美的欣赏,从第一次开始就尽量把学生带到室外,直接接角自然,即使是欣赏校园的景色,也要让他们有机会闻闻的芳香。

散谈艺术的自然美之我见

散谈艺术的自然美之我见
我们获得一种 自由感 。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对自 然与社会的美丽
幻想 , 希 腊人相信神与 人具有同样的 形体与
性格。因此古希腊艺术作品中多采取以人的 形 象来塑造神的形象 , 并赋予了其更理想更 完美 的艺术形式 。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 的,
大自 然是诗人和画家手中的觥 爵,日月
如古希腊 的雕刻 ,是不可逾越的典范 .在中 国也有这种类型 的画家 , 如明末清初的八大
位大师 , 他 的作品的真情实感 ,让人看了
的心情愉快.以人生为节 日 ” 。 此处我是认 同的。当然尼采却也独具慧眼的看到了古希
腊 人酌悲剧精神 , 其“ 日神说 ” 与“ 酒神说” 对现代西方的美学产生了极为重要 的影 响。
文史艺术 2 0 1 3 年1 0期 ( 上)
散谈艺术的 自然美之我见
康 凯
( 贵州师 范大学美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1 )
摘要:天人合一是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追求人与 自 然、人与人 一种和谐的统一的亲密关系。中国人 欣赏 自然美,是将 自然看做是 自己的亲人、朋友的 ,是一 种十 分 理关系。同时,也不将 自然视作静态的观 赏对象 。 而是把 自然 当作可游 可居的动态的生活环境 , 不仅将 自然人情粑 了 述将 自然世俗化 了。西方哲学对待 自 然, 是一种奉 着实用的 目的的科 学态度。 由于受中国传统 夷学史化熏陶 ,个人认 为中西某些绘 画作 品中所表现 出自然 ,温宁,柔和之 美是共通的。
高贵的单经在 《 艺术哲学 》
中说过 :“ 希腊是一个美丽 的乡土 ,使居 民
多泪 点多 ,山河仍是 旧山河”之 画。“ 缘 物 寄情”都是诗人和画家心物交感和迁想妙得 的结果 。 乔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上的第

我眼中的自然美

我眼中的自然美

我眼中的自然美自然美,是广告美学的其中之一美。

是指自然界诸事物之美,自然美表现出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经过人加工的自然,如西湖、苏州园林等,直接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一种是还没经过人加工的自然,如月光、九寨沟等,间接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我要谈论的是关于旅行。

首先,我要纠正一下旅行和旅游的区别:旅行是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

旅游是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短暂的。

旅行的途中,我会遇到关于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等诸多方面。

这些都使我心情愉悦,身心得到放松,所以我爱旅行。

现在,我要谈论关于旅行途中遇到的自然美。

暑假,我只身一人前往清远英德的宝晶宫。

宝晶宫的水很壮观,地下水常年流水不断,气势雄伟;宝晶宫的水很奇,溶洞的钟乳石从洞顶连到地下,据说是由于上面的钟乳石滴水下来,让下面的钟乳石越“长”越高,最后连了起来。

宝晶宫的山很陡啊,山峰直入云霄,令人不寒而栗;宝晶宫的山很奇啊,山里是冬暖夏凉的溶洞;宝晶宫的山很美啊,像猛虎,像帽子,惟妙惟肖。

溶洞就跟美了。

从外洞一条弯弯曲曲的路一直连到洞内。

洞内的地下河呼啸而出,奇的是,到洞口附近就没了,因为它们从地下流到了山脚的河里。

内洞像一个又长又大的洞厅,里面的石头奇形怪状、怪石嶙峋,一些像人物,有的像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有的像一个笑盈盈的释迦牟尼佛,还有的像松鼠。

一些像食物,有的像葡萄,有的像香蕉,还有的像闪闪的发光的雪糕。

还有的一些像家具,有的像石凳,有的像石椅,还有的像石桌。

真是让人大饱眼福。

我已经不能一一细数这像什么,哪像什么。

一个宝晶宫美,那么我就会继续寻找下一个自然美。

那么我找到了丹霞山它是一座红色稀奇的山,里面的石头非常少见,那是世界AAAA级地质公园,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

走过陡峭险峻的山崖,我随着浩浩荡荡的游客来到了最奇怪的景点——阴元石。

你瞧!那石头身披红色披风,形似女人的屁屁。

它长10余米,宽2米多,两侧是小小的石子,好像鸡皮疙瘩的模样,也像贝壳的样子。

自然美和艺术美我的看法作文

自然美和艺术美我的看法作文

自然美和艺术美我的看法作文咱今儿就来唠唠自然美和艺术美这档子事儿。

先说这自然美,那可是老天爷赏的!你瞧瞧那山川湖泊,那蓝天白云,那
春花秋月,哪一样不是美得让人心醉?大自然就像个超级厉害的大画家,随便
一挥笔,就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比如说,秋天的枫叶红得像火,风一吹,哗啦
啦地响,那场面,简直比任何电影特效都要震撼。

还有那大海,波涛汹涌的时候,像是在发脾气;风平浪静的时候,又像个温柔的姑娘。

这自然美啊,没有
一点儿做作,就是那么纯粹,那么真实,让人打心眼里喜欢。

在我看来,自然美和艺术美虽然不一样,但都很重要。

自然美让我们感受
到了世界的神奇和伟大,让我们懂得敬畏和珍惜。

而艺术美呢,则让我们的生
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和慰藉。

要是没有自然美,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里,枯燥乏味得很。

要是没有艺术美,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很空虚,少了很多乐趣和感动。

所以啊,咱们得好好欣赏自然美,也要多多欣赏艺术美,这样生活才能过
得有滋有味,美美的!
好了,今天关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看法就说到这儿,您觉得咋样?。

浅析老子的思想

浅析老子的思想

浅析道家自然之美的审美气象【摘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所遵从的是天地万物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成之道。

基于此基础上的美学体系就是道家的自然美学。

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论,庄子的美则集中体现在对逍遥之境的追求。

【关键词】道家自然之美见素抱朴大巧若拙虚静无为逍遥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其后有庄子。

其基本观点是以自然作为宇宙之本源,以道法自然作为人生之要义,老子的“道”论隐藏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论,庄子认为美源于“道”的根源性,庄子的美集中表现为其对自由逍遥之境的追求。

一.老子的自然美学观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二十五章),既然“道”是万事万物的源头,那它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美学的源头。

老子把自然无为的“道”作为美德根源的这种自然美的思想,体现了“道”所派生的特征,也体现了“道”的自然延伸。

因此,美德最高境界即为自然之美。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其哲学思想作为基础的,因此,其自然美的内涵体现在见素抱朴、大巧若拙和虚静无为三个方面。

1.见素抱朴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返璞归真,表现在审美观上就是要把自然无为,真朴淡然作为艺术的最高生命,审美的最高境界。

因此自然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朴素,不需要任何的人工雕饰。

老子反对色彩的张扬,音律的繁杂,口味的丰富,因为这些事物只注重形式和感官上的刺激,过分的雕琢出了华丽的外表,使人无法保持一颗宁静平实、自然纯朴的心,不合自然之美。

老子赞成的是“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老子》第十九章)都是自然而然,未经人工加工过的东西。

而这恰恰是“道”的特性和表现形式。

老子所主张的见素抱朴之美,不是指活在一种绝对不变的自然状态,而是与事物单纯的外在美相对而言的。

老子对美德追求不局限于对外在的易逝的感官快乐,而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自然之美。

2.大巧若拙(《老子》第四十五章,王弼注曰:“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一造为异端,故若拙也。

”不造为异端就是指崇尚自然之美,天工之美。

美之我见1500

美之我见1500

美之我见1500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会感受到这种美好。

人类除了创造并享受自然界给予我们的财富之外,还要学习并传承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

古代先贤就曾经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可见对于“美”的追求与探索是没有止境的。

下面我谈谈对于自然美、艺术美及真善美的理解:美丽的事物常常令人陶醉,美妙的旋律总让人心旷神怡,美好的东西往往使人充满向往。

它无处不在,它贯穿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体现在各行各业,深藏在每件事中。

只要你细细品味身边所发生的点滴小事,从平凡琐碎的小事中去领悟,你便会觉得人世间充满爱,充满温暖;当今社会上依旧存在很多因缺乏爱而导致家庭破裂甚至是亲人反目的例子;为什么那些最高尚的情操,那些纯洁的灵魂被视作最神圣?!因为我们相信它能带给我们幸福、安宁、快乐……美是一种心境,需要我们用内心去体会。

可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古人认为对美的定义就是具备了宽广博大的胸襟,对待万物都应该怀有一颗仁慈的心。

唐朝诗仙李白曾说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由此可见对于宇宙万物,我们应该做到一切随缘,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

追寻更多美好的东西。

庄子曾经讲述过:“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道理其实质就是教育我们“尽人事,听天命”。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故常沉于江湖之远。

山川秀丽,鸟语花香。

不必刻意雕琢粉饰,却又毫不矫揉造作。

在自然景观前,或许我们无法与泰山日出相媲美,但是倘若离开山川去追逐所谓虚荣的名利,则会忽略了本真的自己。

走近大自然,让我们放松压力,释放疲惫的心灵,重拾自我价值,收获精神满足,回归到本性,达到身心统一的境界。

虽然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也正如鲁迅所言“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也不必喜,无也不必忧。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因此热爱自然,珍惜眼前的事物,守住一份初衷,继续坚持。

我眼中的自然美

我眼中的自然美

我眼中的自然美
我不喜欢玫瑰那娇艳的美,也不喜欢百合幽香的美。

而我就喜欢秋天那自然而又令人陶醉的美——
秋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来临的,它不像春天那样,让我们为每一朵花儿的盛开感到惊喜;也不像冬天那样,让我们为皑皑的一片而喝彩。

每当烦躁的苦一天天降温,每当落下一两片微红的树叶,我们知道,秋天轻轻悄悄地来了。

秋天,一个金色的世界,在田野里,听麦穗低着头在风中吟唱;在果园里,小水果们都争先恐后的要离开这个金黄的家,想到市场上见识见识,为这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秋天,是一个恬静的世界,河流平静而温柔,不枯不溢,那么平缓地流着。

河流中的鱼儿游来游去,清晰可见,洁白的天鹅也在河中悠然地游着,还时不时引吭高歌,使人不得不想起骆宾王的那首《咏鹅》。

当然,秋天还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树悄悄地卸下了绿妆,早已做好了寒冬银装素的打算,那金黄的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庄稼已经收割干净了,那露出来的土地,活像一个光头和尚,头皮还泛着光泽呢!我仿佛能理解他们急切期望下一代的到来而兴奋的心情。

人们也丝毫没有松懈,都忙着点菜种麦,播种下一个沉甸甸的季节。

霜慢慢变重了,我觉察冬天已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空中的大雁也排成人字向南方迁徙。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此时,我的心境也一下子明朗起来。

我爱美,爱秋天这金色的自然美,在这个季节中,我收获知识,拥抱自然!
(本文选录西湖中学《新世纪》2012.3总第48期七四班蔡博文)。

论对自然美的认识

论对自然美的认识

论对自然美的认识
对于自然美的认识,各个人群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尽管时代的变迁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可能给当代的人类的认识和了解自然美造成困扰,但它仍旧是一种深存在于人们心里的本性需求。

自然美不仅体现在色彩丰富的花草树木、声波的律动等客观的形式,更有它深切而又亲近的魅力,令人陶醉其中。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无形但又深切的安宁和慰藉,只有深入体验,才能感受到“大自然之美”,它深深地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宁静。

此外,自然美也是文化共同体中崇高的价值。

解放思想、拓展视野,我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自然历史变化的流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而这也是人类文明智慧的内涵。

在考察自然美的过程中,有必要尊重大自然、关心环境,要注重安全保护、节约资源,以维护自然美的和谐稳定。

在与自然美共处的过程中,无论是自然的迷人还是人文的华丽,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刺激,也能帮助培养当代人的认知能力,从而被完美的融入到大自然的关怀及治愈中去。

对自然美的认识

对自然美的认识

美学概论作业对自然美的认识学号:***********姓名:***班级:09文化产业管理班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对自然美的认识美的存在形态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可以从多个方面加以把握,从美得存在领域看,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种基本形态。

自然美是指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事物的美。

例如,自然界中的高山、流水、云彩、飞瀑等。

自然美事物以它原有的感性形式唤醒了人们的美感,然而自然美事物的感性形式又不是纯粹的,它和审美人类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自然美是一个复杂的美学形态。

朱光潜提出认识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蔡仪则认为自然美在其自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

黑格尔在谈到自然美的时候说,一方面自然界得万象纷呈里本身显出一种愉快的动人的外在和谐,引人入胜,另外一方面,例如宁静的月夜、平静的山谷,其中有小溪蜿蜒的流淌着……这里的意蕴并不属于对象本身,而是在于其所唤醒的心情……正如朱光潜所说:自然美对于许多人是一块绊脚石,美究竟是什么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就是由于这块绊脚石的存在。

自然美是宏观存在的,只要感觉健全的人,无论你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可以感受到自然美的存在。

特别是现代社会,人们热爱大自然的美,渴望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即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远离大自然,人们也要在自己狭隘的庭院里、阳台上培植花卉,设置假山、盆景,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力追求自然美的享受。

究竟什么是自然美?人类对其认识大体有四种:第一,非自然美,认为自然美并不存在美,美只是人类的主观色彩。

第二,形式论:认为自然美的实质在于自然物的形式,一方面肯定了自然美与人类社会存在联系,这种观点虽然同时兼顾了自然美的形式与人类生活内含,但是没有认识到它们终究是人类实践的成果。

第四,文化符号论:认为自然美的实质在于当自然被视为文化符号时,它们作为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具有美的内含。

总的来说,自然美可以总结为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自然美是指客观自然界及整个宇宙的事物或现象的美。

生活中的自然美以及启示

生活中的自然美以及启示

生活中的自然美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这些自然美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自然美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和地形,这些不同的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这些景观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大自然充满了新鲜感和神秘感。

自然美也在于它的和谐性。

大自然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大自然的整体运作上,也体现在每一个微小的生命体中。

例如,一个健康的森林就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其中有着各种不同的树木和植物,它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

自然美还在于它的启示性。

大自然中的生物和环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例如,我们可以从自然中学习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发掘自己的潜力等等。

这些启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和成熟。

总之,生活中的自然美以及启示是无穷无尽的。

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欣赏和感激大自然的心,就能从中汲取到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和可持续。

对自然美的感悟

对自然美的感悟

对自然美的感悟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所包含的美丽、和谐和奇妙之处。

它是无需人类干预、自然形成的美丽景观,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这个充满喧嚣和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很容易忽视身边的自然美,而陷入日常琐事和纷繁事务中。

然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然美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和启发是无可比拟的。

自然美让人心旷神怡。

每当我走进郊野或者森林时,我总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森林中的清新空气和花草的芬芳,让我感到舒适和放松。

湖泊和河流的清澈水面,倒映着蓝天和白云,美不胜收。

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我忘记了外界的喧嚣和烦恼,使我心境愉悦,精神焕发。

自然美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当我在山峰上俯瞰大地时,我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宏伟和壮观。

那巍峨的山峰、深邃的峡谷和浩瀚的海洋,给我一种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与自然界的接触,让我明白了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

在自然界的面前,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自然美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自然中的各种形态和色彩给我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我喜欢仰望星空,观察星星的排列和闪烁,思考宇宙的奥秘。

我喜欢欣赏花草树木的繁茂和多样性,想象它们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和生长。

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让我感到无限的想象空间,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自然美也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当我面对大海的浩渺和宽广时,我不禁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珍惜自然资源。

当我看到森林中的动物们和各种植物的生命力时,我想到了生命的奇迹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让我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自然美是一种无需人为创造的美丽和和谐。

它让人心旷神怡,给人以力量和勇气,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面对自然美,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同时也要学会从中获取力量和灵感。

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抽出时间去欣赏自然美,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将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和满足。

我眼中的自然美1

我眼中的自然美1

我眼中的自然美蒲建玲汉语1001 100103115 晏殊面对明媚的春光,吟出了“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词句,张先在夜阑人静之时写出了“沙上立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赞赏,苏轼行走在庐山之上,发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体验。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管是山川草木,还是鸟兽虫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诗人们用他们敏感而纤细的心捕捉到了这些自然物的魅力,并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诗人们所看到的这些,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

那么,什么是自然美呢?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千姿百态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源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自然美包括日月星云、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多样。

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

这也就揭示了自然美产生的基本条件,即人类的社会实践和事物的自然属性。

所谓社会实践,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力量利用自然,并取得一定程度上的协调,使原来与人类无关或对人类有害的事物变成对人类有益的了,这个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认为的“自然的人化”,此过程使得自然物打上了人类本质力量的烙印,从而有了对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的审美,自然美也就随之产生了。

相反,对于一个随时可能会伤害甚至夺去人类生命的自然,又怎会产生美感?“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又天下大水,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自然以绝对的强势姿态凌驾于人类之上,人类对自然充满了恐惧和敬畏,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说“人类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自然美。

此外,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也是形成自然美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

自然美的形成首先依赖于自然物的存在,然后以这个存在为载体,以自然物的线条,色彩,形状,大小等形式要素为媒介,获得审美感受,这就是我们眼中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美,人们看着花朵的色彩绚烂,咏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对着飘落的雪花,想起“千树万树梨花开”,走在池边,惊喜于“小荷才露尖尖角”,花的色彩,雪的洁白,荷苗的尖等,都是人直接的感受,所以说,审美开始于对形式要素的感性认识。

对自然美的初步认识与美学学习心得

对自然美的初步认识与美学学习心得

姓名:诸雯雯班级:平面0901 学号:3091802004摘要:①自然美是人化的结果,假如没有人化,那么自然之物只是没有意识的实体而已。

②构成自然美的主要因素是色彩、形体、声音,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③学习完了美学,我对美的认识没有止步于肤浅的了解,而是对美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自然美、认识、审美、美学、学习心得对自然美的初步认识与美学学习心得当我手捧一本书卷,依靠在一棵树下,眯缝着眼睛,注视着眼前的一片绿色草地,享受着午后难得的悠闲时光的时候,我发现了自然之美。

当我手撑一把雨伞,走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迈着轻快而略带匆忙的步伐,偶尔一两滴调皮的小雨低落在我的皮肤上的时候,我发现了自然之美。

当我在中秋之夜,坐在庭院中,一边嗅着扑面而来的丹桂香气,一边抬头凝望着玉盘般的明月的时候,我发现了自然之美。

奥古斯特·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什么是美?什么是自然美?美又在哪里呢?请仔细地观察昼夜轮回,春暖花开,你一定会观察到自然之美。

请侧耳倾听鸟儿鸣叫,小雨淅沥,你一定会聆听出自然之美。

请细心体会流水流过指间,微风拂面,你一定会感受到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无处不在,明月星辰,山水花鸟,田园山林等等,这些都是自然之美,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已。

当我凝视星空,一轮皎洁的明月洒下它的余晖,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那一刻虽已不复存在,但我依旧能切身感受到那孤独凄凉的美。

月亮是无情的,因为它没有意识,它只是自然之物。

从古至今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将思乡怀人之情寄托于月亮是因为月亮经过了人化,人们才会认为月亮是美的,非人化的自然是不具有审美意义的。

对于那些远离家园的人们,杜鹃的啼血往往带着特别的魅力。

“一叫一回肠一断”,“一闻一叹一沾衣”。

因为这种悲哀的声音,带着浓厚的人的色调。

其所以带着浓厚的人的色调,是因为它通过主体的心理感受(例如移情,或者自由联想……)被人化了。

谈谈你对自然美的认识作文

谈谈你对自然美的认识作文

谈谈你对自然美的认识作文
哇,说起自然之美,那可真是让人心醉神迷啊!你知道吗,那
早晨的露珠,就像是自然给绿叶戴上的小耳环,晶莹剔透,一闪一
闪的,美极了!就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都觉得心情都变好了。

说到山,我就想起了那些连绵起伏的山峦,简直就像是大地的
肌肉,结实又有力。

山间的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听着那声音,感
觉整个人都放松了。

站在山顶上,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脚下,那种豪
情壮志,真的让人热血沸腾!
到了晚上,那星空啊,简直美得让人窒息!满天的星星,就像
撒了一把钻石在天上,闪闪发光的,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有时候,我还会觉得,那些星星在对我眨眼呢,仿佛在跟我说话一样。

说到生命多样性,那真的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春天的时候,
到处都是花儿,五颜六色的,看着就让人开心。

秋天的时候,那些
果实挂满了枝头,就像是大自然在向我们展示它的丰收成果。

还有
那些动物,鸟儿在唱歌,蝴蝶在跳舞,看着都让人觉得生命好美好啊!。

对自然美的审美体会

对自然美的审美体会

对自然美的审美体会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对自然美的审美体会。

你说这大自然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大宝藏!就好比春天那漫山遍野的花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叫一个美呀!走在花丛中,闻着那阵阵芬芳,哎呀,真让人陶醉!这难道不比那高级香水好闻多啦?夏天呢,去海边瞅瞅。

那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海浪一个接着一个地拍打着岸边,发出“哗哗”的声响。

那声音,听着就特别治愈。

看着那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就像无数颗钻石在闪耀,这景色多美呀!难道不比那些华丽的珠宝逊色?秋天的时候,去山林里转转。

那满山的红叶、黄叶,跟画儿似的。

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然后就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你可以在落叶上踩来踩去,听着那脆脆的声音,特别好玩儿。

这感觉多棒啊,不比那游乐场的乐趣少吧?冬天呢,那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看着那银装素裹的世界,心里就特别宁静。

可以去堆个雪人,打个雪仗,多有意思呀!这场景,难道不比那童话里的世界差?咱再说说那天空吧,晴天的时候,蓝天白云,那云的形状千奇百怪,有时候像匹马,有时候像只羊,你就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傍晚的时候,那晚霞红得似火,黄得似金,紫得似霞,那画面,简直太美啦!这要是画下来,那得多好看呀!还有那山川河流,那高山雄伟壮观,那河流奔腾不息。

站在山顶上,俯瞰着山下的景色,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你不去体会体会,那可真是太可惜啦!那河流里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鱼儿在里面游来游去,多有意思呀!大自然的美呀,无处不在。

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你就能随时随地感受到它的魅力。

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这世间最美的风景,多划算呀!咱为啥不多去亲近亲近大自然呢?为啥不多去欣赏欣赏这自然美呢?所以呀,朋友们,别总是闷在家里,多出去走走,去感受感受大自然的美吧!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它的!这自然美呀,就是咱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能让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滋有味!。

谈谈你对自然美的认识作文

谈谈你对自然美的认识作文

谈谈你对自然美的认识作文在城市的喧嚣中待久了,人就会变得麻木,对身边的美视而不见。

直到有一天,我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才重新找回了对美的感知。

那是一个阳光并不怎么明媚的周末,被工作和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我,决定逃离这钢筋水泥的丛林,去郊外寻找一份宁静和美丽。

我没有做太多的准备,只是简单地背了个包,就踏上了前往山区的旅程。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

这里的空气清新得让人陶醉,仿佛每一口呼吸都能洗去肺里的尘埃。

我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开始往山上走,路旁是一片片绿色的稻田,微风拂过,稻穗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像一首轻柔的摇篮曲。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片树林。

这里的树木高大而挺拔,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软的,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我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这些落叶,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有金黄的,有火红的,还有依然保持着绿色的。

每一片叶子的形状也都不一样,有的像手掌,有的像扇子,还有的像心形。

我捡起一片叶子,放在手心,感受着它的纹理和温度,仿佛能听到它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继续往前走,我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出现在眼前。

溪水在石头间欢快地流淌着,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

我忍不住走到溪边,蹲下身子,用手触摸着溪水,凉凉的,滑滑的,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溪水里有许多小鱼小虾在自由自在地游弋着,它们时而聚集在一起,时而分散开来,仿佛在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我试图抓住一条小鱼,可是它们太灵活了,总是能从我指缝间溜走,还溅了我一脸的水,让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沿着小溪往上走,山势逐渐变得陡峭起来。

我不得不手脚并用,攀着石头和树枝往上爬。

在攀爬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野花和野草。

它们生长在石缝里,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依然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有一朵紫色的小花吸引了我的注意,它的花瓣小小的,呈喇叭状,上面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自然美之我见

自然美之我见

自然美之我见苏东坡有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描绘杭州西湖的诗,西湖周围的万千气象,与湖光山色使作者感到了美,这其实是自然没给们的美,即自然美。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人类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当人类置身于大自然中会对自然产生各种感觉,对我而言,更多的是美感。

我想自然美就是我们生活中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宇宙万物所含的韵律,那么自然美有什么特征呢?自然美具有自然性的特征。

其实,自然与自然美是不同的概念,自然只是一种物质,并不具备什么美与不美的属性或价值,随着人类是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自然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近,自然便成了人们的审美对象,因此自然才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从而显示出美来。

但是自然美对自然有着直接依赖关系,自然美永远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物质的属性,如蓝天白云,黄昏落日,炽热的阳光,皎洁的月色,清澈见底的湖水,它们的美不是人类所造的,是自然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他们以质朴自然,浑然天成的形式体现人的精神品格,个性,因此人从其中发现美,享受美。

如果在对待自然美的问题上,撇开自然物的属性,把自然美完全看作人类的主观感受的产物或完全归结与自然物的属性,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因此,自然美是一种特定形态的美,既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也离不开自然属性。

形式美也是自然美的特征。

形式美是自然美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

我们都知道,美是人在特定的心理状态下给具有特定的形式的物质的感受,要求物体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但自然美的内容在多数情况下,显得比较隐约、模糊,举个例子,你能说出一座山,一条河流,一棵参天大树的美所蕴含的内容吗?只有当你登上高山之巅,才感受到山高人为峰之美;只有当你站在河流的发源地,你才会感到小流汇集成江河之美;只有当你了解大树的生长历程,你才会感到参天大树的坚韧不拔之美。

即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明确具体物体所包含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然,并非都是美的。
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
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包括山川河流等,对于这些自然的山水风景,我抱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对待它们。这些雄峻山川、绝巚瀑布,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最自然的形态。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其中体现、流露出一种勃勃生机,焕发着无限活力,将自然生态万物联系在一起。山是静的水是动的,山静自有肃穆之美,水动亦有柔清之美,这一动一静的结合,陶冶着你的心灵,这最自然、最纯真的景象,将你的心灵升华,在这返璞归真的宁静之中,抛开尘世间的一切烦恼,这才是对这山、水、水、山的真正体会。这才是真正的自然之美。
形式美也是自然美的特征。
形式美是自然美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我们都知道,美是人在特定的心理状态下给具有特定的形式的物质的感受,要求物体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但自然美的内容在多数情况下,显得比较隐约、模糊,举个例子,你能说出一座山,一条河流,一棵参天大树的美所蕴含的内容吗?只有当你登上高山之巅,才感受到山高人为峰之美;只有当你站在河流的发源地,你才会感到小流汇集成江河之美;只有当你了解大树的生长历程,你才会感到参天大树的坚韧不拔之美。即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明确具体物体所包含的内容。还有自然之物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仅人类有意识的加工的结果,让其具有内容是人所力不能及的。因此我们在欣赏桂林的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的意态万千的山时,往往忽视其内容,而它们的形式却不模糊,又不笼统,显得异常清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重在其色彩、声音、线条、形状、质料等形式美。
经过人工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自然美包括土地、园林等,人们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而形成的审美状态或者说是一种结果。这种自然美的实质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爱美的生命意识的觉醒。文明的进步造就了这种意识的觉醒。这种自然美并非正真意义上的自然是一种人造美。
自然美的特征
北大教授彭峰认为:自然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人类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当人类置身于大自然中会对自然产生各种感觉,对我而言,更多的是美感。
我想自然美就是我们生活中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宇宙万物所含的韵律,那么自然美有什么特征呢?
自然美具有自然性的特征。
其实,自然与自然美是不同的概念,自然只是一种物质,并不具备什么美与不美的属性或价值,随着人类是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自然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近,自然便成了人们的审美对象,因此自然才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从而显示出美来。但是自然美对自然有着直接依赖关系,自然美永远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物质的属性,如蓝天白云,黄昏落日,炽热的阳光,皎洁的月色,清澈见底的湖水,它们的美不是人类所造的,是自然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以质朴自然,浑然天成的形式体现人的精神品格,个性,因此人从其中发现美,享受美。如果在对待自然美的问题上,撇开自然物的属性,把自然美完全看作人类的主观感受的产物或完全归结与自然物的属性,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因此,自然美是一种特定形态的美,既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也离不开自然属性。
欣赏自然美还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大自然丰富多彩,给人以无限启迪,如当你欣赏莲时,会联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婷婷精致”的品格,人们会想到自然物不受周围的不良环境的影响的品格,内心会产生一种崇敬,于是会进入自我反思状态,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又如竹子“未出士是先有节,到凌云处还虚心”,其实竹子的空心象征着人的谦虚,竹子有虚心之美,使人内心深有感触,这应该是自然的力量在感化人类,长此以往,就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更进一步。我想这种提高是经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而产生的,对人的帮助作用是没有什么可比的!
自然美,其实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多样。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自然美的产生及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美的起源和艺术的起源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人改造自然,使大自然逐渐成
第三,自然美具有联想性。自然物之所以给人美感,往往与人们由此产生的联想有关,而且联想越丰富,越奇妙,这种美感就越浓烈。
第四,自然美具有变易性。自然美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美具有变化不居的特点。许多自然物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对自然物的观赏角度也是可以变化的,这就产生了自然美的变易性。
自然美的第一美是永恒,与大自然相比,我们人类的历史很短暂,
欣赏自然美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免费的而且给人的收获是无限的享受。
自然美还有一个特征是联想角度的,有的甚至变化不定,如云、水等,因此这些事物往往使人产生联想而使人产生美感,并且联想愈丰富,愈奇妙,这种美感愈使人兴奋,李白当年面对瀑布吟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想象为银河,可想而知,当年李白被瀑布的壮观之美所震撼的程度。还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雨梨花相似,树上挂满泪雪花,仿佛是冬天里梨树开花,让人惊奇,感受自然的精湛的技艺之美。有一次看晚霞时,太阳光染红了天边的云彩,有的云彩像马,有的像卧着的牛和羊,旁边好像还坐一个牧羊人,我还以为天边有一个农场。更有甚者,有人将雨后的彩虹想象为天仙女擦眼泪的彩绸。这些都引起了人们的丰富的想象,给自然增添了美,使人兴趣盎然、美不胜收。
为和人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化”了的自然;另一方面人自身也得到了改造,经过数百万年的生产劳动,人逐渐锻炼出了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大脑,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以及人所独具的道德感和美感这样一些高级情感。直到这个时候,自然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
自然美之我见
苏东坡有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描绘杭州西湖的诗,西湖周围的万千气象,与湖光山色使作者感到了美,这其实是自然没给们的美,即自然美。
当人们看到拔地参天、高大磅礴的珠穆朗玛峰耸立于喜马拉雅山脉时,人们想到的是登上峰顶后,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雄伟之感,人们心中不禁产生一种敬畏之情。这是自然给人们美的享受。
当人们在春天,置身于山野之中,脚下有绿色的小草,各色的花,清澈的河水,眼前有浓荫绿树,树上有发出悦耳动听的叫声的鸟,远处隐约可见村落小镇的轮廓和绵延无际郁郁葱葱的山,我们会感到大自然景观的秀美,为祖国有这样的锦绣风光而骄傲。
事物中的感性显现,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具体来说,自然美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构成自然美的先决条件是自然事物本身的质料、色彩、形状等自然属性没有这些自然属性,也就没有自然美。
第二,自然美偏重于形式。一般来说,美的事物总是体现为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统一,但不同的美侧重的方面有不同。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自然美的内容往往是朦胧的,不确定的,而自然美的形式却是具体的、直接引发美感的,因此形式在自然美中占据突出和显要的地位。
自然美的领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扩大的,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事物愈来愈多地成为能够为人服务的、使人感到可亲的过程中不断扩展的。
总之,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大自然的第二美是浩瀚和广袤,浩瀚的大海,浩瀚的草原,...所有这些值得人们学会心胸宽广.
大自然的第三美是和谐,万物相依, 山连水,水绕山,相生相扶.
大自然的第四美是力量,"人定胜天"这句话其实是可笑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顺应大自然.
欣赏自然美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在古诗中,我们可以知道有“千树万树梨花开”“露似珍珠月似弓”等,自然物与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相似之处,使人想起一些美好的生活,进入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人们就会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将自然物想象得给人以最好的感觉。这时要求有想象力和联想,人们才能真正进入自然美的欣赏阶段,才能真正领悟自然美的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如李白“月下飞天镜,云深接海楼”,可见其对自然的欣赏已进入想象境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对山水的描绘有不少,有杜甫的《春望》写的是泰山的雄伟壮丽,苏轼的《题西林壁》,写了庐山山石风光因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景象。这些古诗词文,篇幅虽然短小,但细细品位这些古代文学作品并加以想象,还是可以想象得到这些风景的绝妙之处,由此可以想象得到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罗带的自然之美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对人们的熏陶。
当人们来到桂林,划着竹筏于江水之上,看到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等形态万千的山,当人们登上黄山,看到黄山高峻奇险的山峰,纤细挺拔的石峰,苍劲洒脱的松树,浑厚简洁的石头,似真似幻的云海时,人们叹为观止,为这罕见的自然奇观而震撼,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遐想无穷,从而获得无穷无尽的美感。
。。。。。。这都是自然给我们的美的感受,在享受的同时,我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