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icu常用实验室检验值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医学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减少: ①感染性疾病:其中病毒性感染是常见原因 ,细菌感染如伤寒也是常见原因; ②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巨幼细胞贫血等。 ③物理化学因素:**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 性核素等; **化学物质:如铅、苯、 汞等; **药物:如抗菌药物(氯
【临床意义】 Ⅰ、增多: 1)相对增多: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 伤、出汗过 多等,由于血液浓缩使血红蛋 白增多。
2)绝对增多:多由于组织缺氧致红细胞代 偿性生成增多,少数有造血系统疾病所致。 ①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高原居民或 剧烈运动等。
Ⅱ、减少: 1)生理性减少:见于妊娠中、晚期和老年 人。 2)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 血和失血性贫血。
(四) 血小板计数PLT :
【参考值】(100~300)×10⒐/L 【临床意义】 1、增多: ⒐ ⑴生理性变化: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 6%~10%的波动,午后较晨间高,冬季较春 季高,高原居民较平原居民高,静脉血平均 值较周围血稍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 1~2天降低,剧烈活动和饱餐后升高,休息后 又恢复到原来水平。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 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 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 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 引到炎症部位 。 ⑴增多: 生理性增多:如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 、高温、严寒以及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 月以上、分娩时,均有中性粒细胞一过性增 多。一日内下午较早晨为高。 病理性增多:
(一)血红蛋白测定Hb
【目的】 测定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标本采集方法】 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成年男性: 120~160g/L(12~16g/dl) 成年女性: 110~150g/L(11~15g/dl) 新 生 儿: 170~200g/L(17~20g/dl)
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护理也有十分 密切关系
大部分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需要护士去采集; 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作为客观资料的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又可以协助和指导护士观察、判 断病情,作出护理诊断。 所以,护士必须熟悉掌握实验室检查的目的 、标本采集要求、方法及结果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 血液检验
一、血液常规检验 血液常规检验是指对病人周围血液中红 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及质量的检验,包括血红 蛋白测定(hemoglobin,Hb)、红细胞计数(red bloodcell,RBC)、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及分类计数(differential,DC)。是临 床应用最广泛的检验项目之一。
实验室检查
是运用各种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分子 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及遗传 学等学科的实验技术,对病人的血液、体液 、骨髓、排泄物、分泌物等标本进行检测, 以求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及与疾病相关的 病理变化或病因等有关资料,对协助诊断、 推测预后、制定治疗方案等有其独特的作用 。 实验室检查在临床工作中虽然甚为重要,但 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检验或者灵敏度有限
2、减少: ⑴生理性减少:新生儿较婴儿低,出生3个月 后才达到成人水平。妇女月经前血小板降低 ,经期后逐渐上升。 ⑵病理性减少:见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 性贫血、某些药物、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 血等。
(五) 血栓止血:
出血时间(BT): 【参考值】 Duke法,1~3min; Lvy 法,1~6min. 【临床意义】BT延长: ⑴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 细血管扩张症,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性紫癜 。 ⑵血小板量及功能异常:如免疫性或继发性 血小板减少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 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
生成减少:再障、缺铁性贫血、巨幼贫 破坏增多:膜缺馅、酶缺陷、珠蛋白生成 异 常、PNH等,免疫性、感染性、机械性、 物理化学性
(二) 红细胞计数 RBC:
【目的】 测定每升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 【标本采集方法】 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男性:(4.0~5.3)×1012/L(400万~550万个 /mm3) 女性:(3.5~5.0)×10 12/L(350万~500万个 /mm3) 新生儿:(6.0~7.0)×1012/L (400万~530万个 /mm3)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三) 白细胞计数 WBC :
【目的】 测定每升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及五 类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比率。 【标本采集方法】 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4000~10000/mm3) 新生儿 :(15~20)×109/L(15000~20000/mm3) 6个月~2岁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绝对值 (×109/L ) 相对值
中性粒细胞 (N):杆状核 0.04~0.5 %~5% 分叶核 2~7 %~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2~0.5 %~5% 嗜碱性粒细胞 (B) : 0~0.1
1
50 0.5
【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高于10×109/L (10000/mm3)称 白 细胞增多,低于4×109/L (4000/mm3)称白细 胞减少。白细胞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 的影响,因此,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与中性粒 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密切关系和相同意义。
凝血时间(CT): 【参考值】玻璃试管法,4~12min 硅化试管法,15~32min 玻片法,2~5min 毛细玻管法,3~7min. 【临床意义】 ⑴延长 : ①因子Ⅷ、Ⅸ、Ⅺ的含量严重减少,如甲、 乙、丙型血友病及部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②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因子Ⅴ或X严重降 低:如严重肝损害、阻塞性黄疸、新生儿自 然出血症、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