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1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精品教案第一章:了解社会文明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文明的含义和重要性,认识到社会文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社会文明的定义、社会文明的表现、社会文明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文明。
1.4.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文明的定义、表现和重要性。
1.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文明的意义。
第二章:社会文明在生活中的体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文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认识到培养社会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社会文明在生活中的体现、培养社会文明行为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文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4.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文明在生活中的体现和培养社会文明行为的方法。
2.4.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培养社会文明行为,分享彼此的体会和经验。
第三章:社会文明与个人成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文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认识到培养社会文明行为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社会文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社会文明行为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文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4.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文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和培养社会文明行为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3.4.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培养社会文明行为来促进个人成长,分享彼此的体会和经验。
第四章:社会文明与和谐社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文明对和谐社会的影响,认识到培养社会文明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社会文明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培养社会文明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1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做文明人的重要意义,养成做文明人的意识。
能力: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行为。
知识: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同时,对人们文明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教学重点通过考察周围社区人们的文明素养现状,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同时,对人们文明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体验做文明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养成做文明人的意识,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找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查找倡导社会文明的公益广告。
学生准备:调查社区中文明或不文明的现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文明素养面面观”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生活中的一米线”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文明素养面面观1.[播放视频:文明素养面面观]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辨析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
2.我的调查报告小结:在社区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现代文明人和文明社会的气息,它给我们带来春天般温暖的感受。
不文明的举动则会带给周围人不愉快的感受,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貌。
加强社会文明教育,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还需要大家的努力。
活动二:小事中的文明1.[播放课件: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残渣]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扔一张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发现些什么?小组讨论思考题。
[播放课件:思考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2.[播放动画:一口痰吐走几千万]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个小事例说明了什么?如果人人都把它们当成小事,那么,我们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这样的环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通过研讨,使学生认识到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公民的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重视小事、关注小事、努力从小事做起的态度,引导学生初步懂得,每个人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现代文明人。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学设计1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社会文明大家谈》之“文明素养面面观”。
教材分析:《社会文明大家谈》之“文明素养面面观”这一主题呈现的是在社区生活中一些人的言谈举止与文明社会格格不相入的现象,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
教材例举了随地吐痰、扔纸屑、说脏话、便后不冲厕等不文明现象,旨在引导学生联系中自己的生活实际,从小事去观察、去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无这些不文明现象。
同时,让学生在实际的考察中感受不文明人与文明社会的不和谐以及给大家带来的不愉快。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了解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并产生一定的想法。
教学本课时教师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一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调查、认识和了解生活中一点点小事,知道我们当前离社会文明的要求还有差距。
2、过程与方法:创设有效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践行做文明人的强烈信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难点: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自觉讲文明。
2、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方法:以情境教学法和交流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使其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张扬与提升;将单纯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式学习,学生通过搜集、汇报的方式,在活动中自主体味、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完成调查表(搜集家庭、社会中的文明与不文明现象,并写好感想)。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学课件以及学生搜集、汇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又见面了。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2 社会文明大家谈》_1

《社会文明大家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调查,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当前离文明社会的要求还有距离,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调查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践行做文明人的信念。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自觉做有教养和讲文明的人。
教学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文明形象。
教学过程:一、录像导入,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天长位于皖东大地上,是全国百强县之一,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今天,老师带来一段有关我们天长美丽景色的录像,我们共同欣赏。
1.播放《美丽天长》片段。
看后你有什么话想说,有什么感想?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眼中的天长。
(天长真美呀!我为我的家乡这么美丽而感到骄傲。
)2.学生交流。
3.揭示课题。
师:可是,我们美丽的天长,引以为豪的天长,还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不和谐的音符。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分小组用不同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社区和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寻找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大家找到了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谈一谈”社会文明”这个话题(板书:社会文明大家谈)。
请同学们将调查情况汇报一下。
二、调查展示,交流探究。
1.学生汇报交流调查情况。
(分小组汇报)2.讨论反思。
师:从刚才的展示中,可看出你们都很有思想,观察都很仔细,反映的问题很有价值,那么从刚才的展示中,你认为我们天长的社会文明程度怎么样呢?师:扔一张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吐一口泡泡糖……这些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然而小事造成的后果有时却让人触目惊心。
(点滴小事——影响大)三、实例激活,换位生成。
1. 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感受天安门广场的整洁。
师:此时的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师:可是,国庆假期过后,天安门广场成了什么样子?请看图片,说说你此刻的感受。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认识到社会文明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礼貌、礼仪、礼貌用语、公共道德等。
2. 社会文明的表现: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交通规则、环境保护等。
3. 社会文明的重要性:个人形象、人际关系、社会和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和表现。
难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爱护环境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下遵守社会文明。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文明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社会文明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社会文明标语,引起学生对社会文明的关注。
2. 教学环节一:了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
a. 讲解礼貌、礼仪、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b. 分析公共道德案例,引导学生遵守公共道德。
3. 教学环节二:学习社会文明的表现。
a. 讲解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如排队、不大声喧哗等。
b. 讲解交通规则,如遵守红绿灯、不在车流中穿行等。
c. 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4. 教学环节三:探讨社会文明的重要性。
a. 讨论个人形象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b. 讨论人际关系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c. 讨论社会和谐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5. 教学环节四: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公民素养。
a.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文明。
b. 分享实践活动经验,如参加志愿者服务、环保活动等。
c. 总结如何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的人。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社会文明的重要性。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1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教学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直观教学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师:今天我们相聚在一块儿,是要一起来谈谈我们的社会文明。
(板书课题:社会文明大家谈)二、新授1.文明素养面面观师:我们的社会在一步步走向文明,物质生活在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时候,社会对人的文明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人们的文明素养究竟怎么样?我们一起步入活动一: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在社区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现代文明人和文明社会的气息。
但是仍然有那么一些人,总与现代文明人相差一点点。
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在文明社会中一些小事中的不文明行为,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
(2)小组交流,学生汇报,谈体会。
(学生一边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出示相关材料,分享给全班同学,一边介绍。
)①文字材料汇报:你对这些不起眼的不文明行为有什么看法?②漫画汇报:同学们猜猜是那种不文明行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③表演汇报:看了表演你想说些什么?师: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3)探究教材的第8页。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出示教材第8页图片,分享给全班同学)师:通过大家的汇报交流,我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咱们再看看教材第8页给我们展示的一些图片。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精品教案第一章:文明礼貌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明礼貌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讲解文明礼貌的定义和表现。
分析文明礼貌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分享文明礼貌的具体案例。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文明礼貌的概念和重要性。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明礼貌的实际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关于文明礼貌的经历。
1.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文明礼貌的含义和重要性。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教师展示文明礼貌的案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文明礼貌经历。
第二章:文明用语的实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明用语。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授基本的文明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讲解文明用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
分析文明用语的实际应用场景。
2.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教授文明用语的正确表达方式。
利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使用文明用语。
通过小组竞赛法激发学生学习文明用语的兴趣。
2.4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文明用语的正确表达方式。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练习使用文明用语。
教师创设实际场景,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模拟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更好地使用文明用语。
第三章:文明行为的培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明行为的要求。
培养学生养成文明行为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3.2 教学内容讲解文明行为的具体要求,如排队、不乱扔垃圾等。
分析文明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分享文明行为的实际案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文明行为的要求和意义。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明行为的实际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关于文明行为的经历。
3.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文明行为的要求和意义。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第一章:社会文明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文明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社会文明的定义与内涵。
社会文明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社会文明的具体表现。
1.3 教学活动讨论:什么是社会文明?案例分析:社会文明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角色扮演:模拟社会文明行为的情境。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文明表现。
学生对社会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章:礼貌与尊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礼貌与尊重是社会文明的基本要素。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的礼貌与尊重。
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和谐相处意识。
2.2 教学内容礼貌与尊重的定义和表现。
礼貌与尊重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不礼貌和不尊重的负面影响。
2.3 教学活动视频观看:礼貌与尊重的正面例子。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展现礼貌与尊重。
角色扮演:礼貌与不礼貌的对比情境。
2.4 教学评价学生日常交往中的礼貌表现。
学生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实践。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和表现。
第三章:公共秩序与规则3.1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公共秩序和规则对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的习惯。
提高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公共秩序和规则的定义及必要性。
我国公共秩序和规则的主要内容。
违反公共秩序和规则的后果。
3.3 教学活动讨论:公共秩序和规则对生活的影响。
案例分析:遵守与违反公共秩序规则的实例。
角色扮演:在公共场合模拟遵守规则的情境。
3.4 教学评价学生在模拟公共场合的规则遵守情况。
学生对公共秩序和规则的理解和认同。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第四章:环保意识与行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环保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社会文明大家谈》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社会文明大家谈》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社会文明大家谈》是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围绕社会文明展开,让学生了解社会文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文明素养。
课文内容丰富,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社会文明,同时设置了许多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文明。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身边的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
但在社会文明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意丢弃垃圾等。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文明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社会文明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学会在社会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社会文明的重要性,树立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学会在社会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
2.难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遵守文明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文明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文明的具体表现。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如标志牌、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社会文明现象和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文明?为什么我们要讲究社会文明?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哪些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哪些是不文明行为?为什么?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会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文明的重要性。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学设计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调查认识与了解一点小事我们当前离文明社会的要求还有距离。
过程与方法:创设有效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践行做文明人的强烈信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反省自身言行,找到的差距,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教学重难点: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自觉讲文明。
2、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塑造文明形象。
三、教材分析《社会文明大家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向文明》中的第二个主题,教材列举一些公民随意践踏绿地;随地吐痰、扔纸屑;说脏话;便后不冲厕的不文明现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小事去观察了解自己生活社区的不文明现象。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看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能够产生了一定的想法,教学中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一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
五、教学准备1、教学之前利用百度搜索《社会文明大家谈》相关的教学材料,了解教学的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有关《社会文明大家谈》的图片、文章、视频等,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六、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我调查、合作探究、事例激活、换位生成、反思提升,激趣促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观察和师生互动,多角度分析文明对社会的影响。
活动一论谈小事中的文明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精品教案第一章:文明礼貌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明礼貌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1.2 教学内容:讲解文明礼貌的定义和作用。
举例说明文明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讨论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1.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文明礼貌的短片或故事。
分组讨论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文明礼貌经历。
第二章:语言文明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明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
2.2 教学内容:讲解语言文明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不文明语言的负面影响。
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文明语言的技巧。
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不文明语言的场景。
小组讨论如何使用文明语言。
学生进行文明语言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行为文明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行为文明的要求。
3.2 教学内容:讲解行为文明的基本要求。
分析不文明行为的后果。
引导学生学习文明行为的规范。
3.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行为文明的短片或故事。
分组讨论如何做到行为文明。
学生分享自己的行为文明经验。
第四章:公共场所的文明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公共场所的文明规范。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场所的文明规则。
4.2 教学内容:讲解公共场所的文明要求。
分析公共场所不文明的后果。
引导学生学习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公共场所的场景。
小组讨论如何做到公共场所的文明。
学生进行公共场所的文明实践活动。
第五章:家庭文明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文明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文明的含义和意义。
分析家庭不文明的后果。
引导学生学习家庭文明的规范。
5.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家庭文明的短片或故事。
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家庭文明。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文明经验。
第六章:学校文明的维护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学校文明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文明的维护。
6.2 教学内容:讲解学校文明维护的意义和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精品教案第一章:了解社会文明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文明的含义和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文明做出贡献。
1.2 教学内容:社会文明的定义和特点社会文明的重要性个人对社会文明的责任和义务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社会文明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文明的重要性。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个人对社会文明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1.4 教学活动:1.4.1 导入:通过展示城市和乡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文明的存在和重要性。
1.4.2 讲解社会文明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文明的重要性。
1.4.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个人对社会文明的责任和义务,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1.4.4 总结:教师对社会文明的含义和重要性进行总结,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文明做出贡献。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2.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定义和特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尊重他人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意识。
2.4 教学活动:2.4.1 导入:通过展示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存在和重要性。
2.4.2 讲解尊重他人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4.3 情境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如排队、礼让等。
2.4.4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经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第三章:礼貌用语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和重要性,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
3.2 教学内容:礼貌用语的定义和特点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礼貌用语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社会文明大家谈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1、让学生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二、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2、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三、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四、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五、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2课《社会文明大家谈》六、教学课时:第二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文明素养面面观》,也就是说,文明素养在社会方方面面中都能体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活中的一米线》。
(二)导学:生活中的一米线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你想了解什么?)同学们可能会提出:什么是“一米线”?它有什么作用?“一米线”就是一米长的线段吗?……2、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出的的问题,看书10、11页自主学习。
3、小组交流: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小组与大家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①请学生汇报,你现在知道什么是“一米线”了吗?它指的是一米长的线段吗?它有什么作用?②为什么要有这道线?为什么要把后边的人与办手续的隔开呢?请同学们小组模拟体验:当你在银行取款输密码时,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学生表演体验,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③小结: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保持你、我、他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也体现了对他人隐私和权利的尊重。
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④刚才我们所认识的是看得见的“一米线”(有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随处都有一道看不见的“一米线”(无形)。
请同学们找一找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再自主反思,你跨越过“一米线”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然后开展活动:“给自己提个醒”。
小学品德与社会《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

1. 让学生了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教学内容:1. 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礼貌、礼仪、礼节。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劳动成果。
3. 关爱环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
4. 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建设:做文明市民、参与志愿者活动、传播正能量。
5. 从身边小事做起:排队、让座、助人为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建设。
难点: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社会文明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迹,让学生明白社会文明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文明行为。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故事、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好讨论话题和情景模拟活动。
3. 准备教案、课件、黑板等教学工具。
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文明事例,引发学生对社会文明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礼貌、礼仪、礼节。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不文明行为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如何做一个尊重他人的人展开讨论。
5.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
6. 课堂小结:总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社会文明。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关爱环境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关爱环境的重要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如何关爱环境展开讨论。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学案例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⒈通过对社会或自身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⒉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身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⒊学生能反省自身的行为,找到自身的差异,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身的文明形象。
(二)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身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学生能反省自身的行为,找到差异,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文明形象。
第一课时活动一:论谈小事中的文明⒈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身的评论?⒉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身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衣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⒊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身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协助参与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研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⒋全班交流。
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
假如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⒌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文明素养面面观⒈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身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身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兴开街中心小学2014年9月4日2、社会文明大家谈文明素养面面观教学目标:⒈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⒉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⒊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教学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文明形象。
第一课时活动一论谈小事中的文明⒈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⒉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⒊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⒋全班交流。
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
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⒌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文明素养面面观⒈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文明大家谈》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做文明人的重要意义,养成做文明人的意识。
能力: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行为。
知识: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同时,对人们文明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教学重点
通过考察周围社区人们的文明素养现状,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同时,对人们文明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体验做文明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养成做文明人的意识,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查找倡导社会文明的公益广告。
学生准备:调查社区中文明或不文明的现象。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文明素养面面观”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生活中的一米线”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文明素养面面观
1.[播放视频:文明素养面面观]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辨析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
2.我的调查报告
小结:在社区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现代文明人和文明社会的气息,它给我们带来春天般温暖的感受。
不文明的举动则会带给周围人不愉快的感受,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貌。
加强社会文明教育,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还需要大家的努力。
活动二: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残渣]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扔一张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发现些什么?
小组讨论思考题。
[播放课件: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2.[播放动画:一口痰吐走几千万]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个小事例说明了什么?如果人人都把它们当成小事,那么,我们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这样的环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研讨,使学生认识到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公民的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重视小事、关注小事、努力从小事做起的态度,引导学生初步懂得,每个人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现代文明人。
3.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世界各国良好社会风气的事例。
小结:著名演员濮存昕在广告里说,“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一伸手一投足的距离。
”小事体现了我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要努力从小事做起,树立公民责任感,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现代的文明人。
让我们也制定一个文明公约并向身边的人们进行宣传,为本地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文明素养面面观
第2课时
活动一:生活中的“一米线”
1.[出示图片:一米线]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条线叫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我们在银行存款或取款,在机场换登机牌或过安检通道,在医院收费处时,都会看到这样一条线,因为它距离窗口办事人员大约有一米远,通常人们称它们为“一米线”。
“一米线”将办事人员和等待人员分隔开,它提示人们,在前边一个人没有办完手续之前,后边的人不要越过这道线。
“一米线”的出现,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的隐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或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窃取、盗用。
当然它对于维持秩序,防止个人财产丢失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2.模拟体验:想一想,当你在输入密码或点钞票时,有陌生人在近旁窥视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自己的信息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活动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别人闯入……保持你、我、他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也体现了对他人隐私和权利的尊重。
“一米线”的出现,体现了社会文明。
我们每个人在“一米线”前的行为也体现了个人的文明修养。
活动二:看不见的“一米线”
1.[播放动画: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该怎样做到心中有条“一米线”呢?
小结:保护隐私是个人正当的权利,打听别人的隐私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做法。
我们不能随便打听、谈论和侵犯别人的隐私,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这也是讲道德的体现。
2.小组讨论,联系本地区实际,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属于个人隐私,不能随便打听的。
可以参考以下表格列出来:
既是道德的呼唤,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一米线
第3课时
活动一:我的形象我塑造
1.根据教材“我的文明形象设计”内容,组织学生分小组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可以从衣着打扮、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思考。
2.评选“文明之星”。
每组选一名代表参加全班文明之星的评比。
3.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付诸实践。
活动二:我眼中的社会文明
1.学生阅读“瞭望台”中“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谈自己的感想。
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各个公共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
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2.拓展活动:畅想“人人都文明的社会”会是怎样,可以写一篇小作文。
也可以办一份宣传社会文明的黑板报。
板书设计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