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问题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问题的有效性摘要:科学问题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文围绕学生有效的探究和课堂教学高效率这两方面来阐述怎样提出有效的科学问题。
关键词:科学问题有效性小学科学课影响有效教学的原因有很多,但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教师能否提出有效、科学的科学问题,教师能否区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能否利用这些问题为课堂服务。
这些有“问题”的科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问题偏大偏空。
这些问题往往提得很大,不符合学生的特点。
如一位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的图片和数据后,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可能会回答一些生活上要注意的事情,但很显然脱离科学主题,变成了一堂“德育课”了。
这些问题在形式上答完后,很难再引起学生思考,更谈不上有效。
2、问题过于简单。
简单的问题一味重复学生的已知,而且非常无效。
如上“观察蚂蚁”一课,教师问学生:“你看到过蚂蚁吗?”这样的问题显得无聊,在短暂的课堂时间里有点浪费,纯粹成了一种调侃。
3、问题缺乏研究意义。
如“观察一杯水”,教师提出:“看到这杯水,你想研究什么?”,有学生说:“我想研究为什么用水来对火?”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多层面是文学艺术上的问题,不足以在科学课堂上进行研究。
4、问题开放性强,不易让小学生探究。
“这棵树为什么长得特别茂盛?”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小学生非常难回答。
一棵树长得茂盛有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质量、光照时间、水源、环境、树种优劣等等,过于开放,令学生止步。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我们该怎样提出有效的科学问题?一、提出能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科学问题科学课堂学生能够有效探究是课堂的永恒主题,是科学课成败的关键,探究直接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而科学问题正是引领探究活动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开头,如果头没开好,那么下面的活动可想而知。
科学问题,无论是教师自己提出的,还是学生讨论后提出的,科学教师都得进行细心地咀嚼,考虑全盘,考虑全面。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15篇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15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1本学期,学期已经过去近半,我们科学小组开始了教研组活动。
每一次的活动对新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活动之后受益匪浅,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励自己。
第一,研讨了一节课,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科学小组进行了三轮磨课:盲备、共备、上课。
活动中,每个人都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见解,通过自己备课再共同整合每个人的思想到最后付诸于实践。
索然过程比较漫长而繁琐,但是从课堂的反响来说还是显而易见的。
一堂好的科学课,有的时候需要反反复复的备课,试教,并且需要集合多数人的力量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自己去探究发下科学的奥秘。
第二,正确认识科学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我刚开始教科学,对科学这门课程知之甚少,从这学期刚开始我就亦步亦趋的跟着师傅学习教科学。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之后,我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
要想教好科学,首先要学好课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学习科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内容标准。
在学好课标的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专研教法,才能目标明确,不偏离正确航道。
在学好这些的基础上,再象董老师指导的那样继续深入学习。
当然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
更重要的要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研促学。
第三,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是科学教学的关键。
要想达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必须整合,没有其他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特别是与青少年科技活动整合使学生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各类活动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
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
伴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和研究。
作为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由于学生的学科素质弱,学校现有教学条件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效的知识,是当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存在的重要问题。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我将结合科学教学的现状,就如何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1.科学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大多数农村小学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把科学课列在副科之列,因为不是主课,其地位自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科,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对科学课的挤课、占课现象。
2.科学教师素质不高,兼职科学教师多,教学方法落后,灌输多,动手实践少,科学精神、探究能力培养不足。
农村小学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科学课往往是兼任或由一些老教师担任,兼任的教师有其他教学任务,往往没有精力去精心准备科学实验,往往是拿着书本照本宣科的满堂灌,许多实验没有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3.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这是农村小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科学设施奇缺当然难以适应和进行现代的科学教学。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小学科学课堂必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三维目标。
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1.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实例引入、情境教学等,使科学知识变得有趣和生动。
教师还可以组织实验、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增加学习的乐趣。
2.打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分享和交流知识。
3.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前,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并告知学生。
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能更有目的性地学习。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知识问答,小测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课后辅导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5.多种评价和反馈方式:教师需要及时提供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反馈。
这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教师可以运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科学课堂通常需要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科学知识。
7.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科学是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验、操作、观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科学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8.与社会实际结合:科学知识与社会经验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
通过讲述和讨论相关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实践动力。
9.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对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非常重要。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科学教程,而学生学习小学科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让他们养成探究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小学阶段如何使科学课程高效地发展,这成为了教师思考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喜欢探究科学知识,教师应当不断关注科学热点话题。
因此,本文针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意识;课堂有效性引言:追求课堂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努力奋斗的目标,何谓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内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以此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面广、知识难度较高。
因此,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毫无生机的课堂带来一抹生机。
一、创设媒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处于低端状态,学生对于复杂的科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抵抗心理。
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与吸收抽象、复杂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而一个完美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通俗易懂的知识,从而加快学生的吸收[1]。
但是,教师在使用媒体创设情境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造生动、形象且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因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开展科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2]。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小学科学是一门建立于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科学中的许多知识来源于实验的验证。
因此,实验占据着科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以及科学素养。
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时,要充分鼓励学生自主操作以及设计实验,在做实验的同时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探索知识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观察思考新课程NEW CURRICULUM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其宗旨在于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那么怎样能够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呢?一、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准确把握教材仅仅提供给教师一定的思路和模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当对于教材之中的逻辑结果以及一些科学体系进行准确把握,把握在教材之中出现的重点以及非重点,把握教材中的一些疑点以及难点问题。
然后重组并整合一些教学内容,通过更好的内容加工教材,依照教学内容,研究有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并设计相应的活动,使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更加轻松且有趣。
另外,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原本的知识为基础,出发点在于学生困惑的地方,把握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兴趣点及起点等。
二、积极准备实验需要的器材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实验内容,其中包括演示、探究以及学生实验等。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技能,并归纳相应的结论,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准备相应的器材以及仪器,从而能够使试验教学过程取得圆满成功。
三、课堂教学结构应当精心设计一节课效果怎么样,有什么样的质量和课堂结构的合理性有关。
所以说,进行课堂结构的精心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小学科学课堂结构的设计,出发点是整体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科特点得到突出,不但能够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且还应当与教材之中的课文要求相符合,不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违背。
所以说,这种结构应当突出如下内容:1.结构应当与学生的心理以及年龄特点相符合,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十分有利。
2.结构应当协调于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知识的完善十分有利。
四、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教学思想产生一定的制约,通常将小学科学看作一定的知识性学科,其中的任务是让学生获得一些比较浅显的知识,教材的职能也是教授一定的现有知识。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为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略的探究:1.设计有针对性的实验任务:实验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科知识,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实验任务。
任务设计应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观察、探索和验证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能力。
2.强调实验过程的探究性: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引导性问题、观察记录和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主动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规律。
3.创设合作学习环境:科学实验教学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知识共享。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报告实验结果、展示实验成果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4.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物模型、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展示实验现象、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并结合图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直观地呈现科学实验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为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提供充足丰富的实验资源。
这包括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两个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实验材料、器材以及教学案例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案,满足学生的实验要求和实践需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寻找和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科学实验资料,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验经验。
农村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浅析农村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摘要:在农村开展科学课堂的教学,只要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新路,确保课堂教学有成效,就可以大大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当前,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改革强调“有效性教学”。
我认为,我们农村在科学课堂改革方面也有它独特的优势,课程资源特别丰富,我们农村的生物园地比城市广阔千倍、数量和种类也丰富万倍,这不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吗?因此,我认为在农村开展科学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是可行的,只要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新路,确保课堂教学有成效,就可以大大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在农村的科学课堂上,尤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活用教材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
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逻辑结构、重点和难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而农村的教学活动则要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找准学生学习的新起点。
如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时令来合理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顺序,把《各种各样的花》、《花的构造》安排在百花争艳的三月份,让孩子到户外去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掌握花的共同牲,了解花的构造,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再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如《蜗牛》中蜗牛没有脚却怎么能在地上走?《蚂蚁》中的蚂蚁是怎么找到回家的路?让学生带着最感兴趣的问题学习,往往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关注过程科学是一种需要探索的过程,而我们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取新的科学知识、认识科学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关注课堂教育的全过程。
对于每一节课,要思考这些内容最重要的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农村的科学课堂更应重视以下几个过程:1、丰富课程资源在农村。
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对于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科学课程,农村的田间地头、树林、灌木、草地、池塘、河流等都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
有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有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小学科学课堂的育人目标与教学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科学教师必须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主动研究常见的生活现象所蕴含的科学理念,让学生成为科学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者与组织者,通过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用生活化教学素材,提升教学有效性,达成既定育人目标。
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采取合理措施提升科学课堂有效性的现实意义,并指出了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负面因素,总结了全面提升科学课堂有效性的正确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前言:为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科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其安排难度适中、可起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学到更多有价值的科学知识,集中注意力思考教师重点讲解的知识点,教师可动员小学生参加开放性的课堂探究活动与课下实验活动,使之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一、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分析为满足素质教育针对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所提出的改革要求,满足小学生拓展自身视野、促进个人科学思维形成与发展的需求,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水平,教师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强化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科学知识与实践性技能,如在生活中发挥实践能力自行组织科学实验、观察常见生活现象并解析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等,实现预期的育人目标,满足个体全面发展需求。
但实际上多数小学生未能掌握较高层次的科学知识与学科原理,社会经验不足,难以基于个人生活经验深入全面地理解教师在课上所讲解的科学知识,因此科学教师应当对小学生施加持续性的有效引导,高效率地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作为个体的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习惯组织开展各项集体学习活动,引导小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分析问题、探寻科学问题的答案。
小学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能够为小学生在未来学习高难度的自然科学知识打下基础,可起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学科的课程知识体系涵盖不同领域的多元化科学知识,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保证科学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让学生形成思考科学原理、分析生活现象的良好学习习惯[1]。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小学科学教学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本文探究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包括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注重实践探究和课堂互动等。
一、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科学学习和探究的首要动力,同时也是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学游戏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乐趣,增强学生对学科的感性认识和兴趣。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的生成,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的需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内容进行灵活布置,创造出愉悦、轻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例如,课堂布置可以灵活变化,学生可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注重实践探究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践经验基础决定了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应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如实验、观察、比较、操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技能。
四、课堂互动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与成年人存在很大差异,在教学中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言和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在考试评价中也可以采用互动式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注重实践探究和课堂互动等,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0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山东省临沂朱陈小学王桂平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流程,巧妙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每一个科学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设计教学过程运用教学策略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探究活动临沂市提出创建“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口号。
各学科纷纷扛起改革大旗,加入了高效课堂研究与改革的行列。
我根据自己代科学课几年来的体会,深深地认识到,当今的科学课堂教学,更迫切的是抓好有效课堂建设。
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课开放性强,不论在教学内容的选编上,还是学生的探究活动上,课本仅仅给学生提供了一点点提示,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准备材料,自己去寻找探究方法,自己得出实验结论……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和迷茫:比如在学生争论不休时,老师也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看似自主开放的课堂上,学生学得好似轻松,快乐,可是最后总结结论,学生却是一脸茫然……在种种情况下,如何构建科学课的有效课堂就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本文就是我自己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做出的一点点探索与思考。
一、认真解读教材内容,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科学教材是科学课程理念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载体,回顾效益低下的课堂教学,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教材内涵,没有领会编者意图。
所以研读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研读教材就是要了解本册教材在全套教材的位置、了解本册教材的整体结构、了解所教单元的单元结构、了解所教课时在整个单元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研读本课教材。
首先应该明白教材为什么要编排这一教学内容?这一课与教材的前后有什么联系,向我们传递哪些信息?这一教学内容有几个活动,每个活动是怎样设计的?三维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其次把教材的每个活动罗列出来,并把每个活动从科学知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把握每个活动的内涵以及每个活动之间的联系。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研究成效至关重要。
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方法与策略1. 设计富有启发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通过亲自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概念。
2. 利用多媒体和互动技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互动技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使用影音资料、动画演示和互动教学软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另外,利用互动技术,如在线实验模拟和虚拟实境,可以让学生进行更真实的科学实践,拓展他们的研究经验。
3. 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提供适当的研究资源和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研究。
此外,合作研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创设情境和问题导向的研究环境科学是一门探索性的学科,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领域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
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和问题导向的研究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利用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的研究进步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如口头反馈、书面评价和评估工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提高研究效果。
结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与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与教学方法
另外,我还注意到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提问很多,因此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一起进行探讨。
我发现,当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时,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
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更加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我也在课堂上加入了一些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复习课堂内容。
例如,我让学生分组进行科学知识竞赛,或者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这些活动不仅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兴趣,而且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吸收了科学知识。
总的来说,我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和热爱,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故事、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中去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要更加注重学生问题的引导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信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爱上科学,爱上学习。
抱歉,我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我的能力有限,无法完成这样多的字数。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
标要求 出发 , 以教材 为线索 , 结合学生实际, 设计教学方案, 分
阶段来构建适宜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活动。 例如 , 小学三 年级科学教材 内容就 是从 儿童身边 的 自然事 物和现象 中选 取, 从“ 走进科学” ——让我们从校园开始 , 针对校 园中的生命 体、 非生命 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 , 引领学生去观察 、 研 究“ 身边常见动植物 ” , 认识动植 物赖 以生存 的物质 “ 水” 、 “ 空 气” ? 、 “ 本地的土壤” 以及学生们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 各种各 样的材料” 的性质与功能 , 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 维发展规律、 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同时 , 把科学研究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的 目标 有 机地 和 科 学 知 识 三 维 目标 整 合 一 起, 达 到培 养 学生 科学 素 养 的 目的。 二、 抓住课堂探究 , 提高教学有效性 科 学 课 由于 分组 活 动 的形 式 常 常会 有意 想 不 到 的事 情 发 生, 如果能抓住契机 ,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往往能收到 良好 的 课 堂 效 果 。教 师在 突发 事件 中体现 出来 的 “ 灵 机 一动 ” 凭 借 的 是教 师 的教 学 艺术 、技 能 ,更 重要 的是对 探 究 内容 的深 入 研 究。在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时, 教材上设计 了一个导入实验 , 将 筷子放入半杯水中, 让学生观察筷子“ 折断” 的现象 , 这个实验 现象非常明显 , 往往几分钟后就能进入下个环节 : 设计对 比实 验研究发生折射现象的条件 。然而 , 在一次教学 时, 我本打算 在几个学生说看到了“ 折断” 现象就立即进入下一环节 , 没想 到另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反对说没有“ 折断 ” , 原来 他将 筷子 竖 直 放人 了水 中 , 这一 发 现 引起 了 全班 同学 极 大 的兴 趣 , 纷 纷 效仿 , 这让 我陷入两难的境 地 : 学生关 注的焦点 已经转移 了, 是按照情景往下还是强行拽 回来按预先设计的教案上课?我 略作思考后改变教案布置 了新探究任务 :还有哪些做法也可 以使筷子不会发生“ 折断” 现象 ? 学生兴趣高涨, 不多久就找到 了答案 : 全部放入水中、 竖直地部分放入水 中。接着我再引导 学生将几种做法综合起来分析原 因,最终找到了折射现象发 生的条件 。 虽然设计对 比实验这个教学 内容没有完成 , 但是 比 起 以 往一 些 学 生实 验 时 的不 知所 措 以及 我引 导 学 生 分析 现 象 时的费劲 , 这次的探究活动我们都变得很轻松, 也更有效率地 完成 了探究的任务 , 称得上事半功倍 。在合作学 习的机制下 , 这种课堂上“ 意外的惊喜” 几乎每天都能发生 , 只要教师能从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性
提 高策 略
《 学课 程标 准 》 出 :科 学课 程要 面 向全 体 学 生 。 这 意 科 指 “ ” 味 着 教 师 要 为 每 一 位 学 生 提 供 公平 的 、 效 的 学 习 平 台 。 么 有 什 样 的 教 学 才 有 效 呢 ? 教 育 学 角 度 来 说 .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是 从 课 指 教 师 遵 循 教 学 活 动 的 客 观 规 律 , 最 少 的时 间 、 力 和 物 力 以 精 的投 入 , 学 生 获 得 最 好 的 发 展 。 那 科 学 课 该 如 何 教 . 什 么 使 用 方 法 教 效 果 最 好 呢 ? 我 现谈 谈 自己 的认 识 正 确 看 待 与 使 用 教 材 如 今 .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进 入 了 有 史 以 来 发 展 最 快 的 历 史 科
门 学 科 所 以 , 师 应 充 分 认 识 到 现 行 的教 材 是 教 师 实 施 科 教 学 教学 的 工 具 之 一 , 并 不是 唯 一 的 依 据 因此 . 教 学 过 是 单 方 面 的 . 生 地 被 动 地 接 受 新 由 学
知 , 益胜 少 。 此 , 师 要 重 视 有 效 “ 问 ” 让 学 生有 目的地 获 因 教 提 , 听 , 要尽 可能 使 所 提 的 问题 具 有 一 定 的 开放 性 。 且 这样 有 助 于
形 成 相 应 的价 值 观 。 同 时 , 师 也 别 忘 了适 时 地 即 时 反 馈 。 教 因 为 即时 反 馈 有 助 于 学 生 对所 获得 的 知 识进 行及 时 的 矫 正 和 强化 。
、
时 期 , 们 的 发 展 推 动 了社 会 的 全 面进 步 。 小 学 教 材 也 从 之 它
整 体 素 质 的提 高 关 键 词 : 学科 学课 堂 教 学 小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之一。
而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尤为重要。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可以通过引入教学实验、教学视频和趣味科普知识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的实践探究小学科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野外观察和科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注重启发性思维科学课堂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记忆阶段,更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创造性的表达,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注重个性化教学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上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各异,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教学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在科学教学中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案例,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喜爱和热爱。
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六、开展跨学科教学小学科学课程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紧密结合,创设情境,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论文之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黄锡勤道滘镇小河小学[摘要] 新课标要求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教材的理解、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思想的转变以及课堂的组织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科的特点,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动机、以实验探究活动等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适应科学教学的要求,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最大范围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取真正理解的知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而小学科学把科学知识和其他教学材料都当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围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来设计过程和开展过程,来获得教育的成功。
现行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的认识、教材的理解、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思想的转变以及课堂的组织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如何结合学科的特点,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适应科学教学的要求,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是任课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反思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想教好科学课,科学老师应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
科学课知识面广,涉及到的领域太多,教学活动不好组织。
可以说,科学课要求教师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需要解决。
1、学校方面:受传统重主轻副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农村小学,多数领导和教师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也有很多学校因上级不进行教学质量考核的关系,在专业教师配置、仪器配备等与科学教学不相适应,很多探究实验无法展开,有的学校也默许老师把科学课改上语数英的课,这就造成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普遍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科学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2、教师方面:农村学校的科学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多数学校都将年龄偏大的教师放在科学教学岗位上,这些教师因为历史原因,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老化,教师发展极不平衡,导致科学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科学的教学,导致很大一部分教师很难真正适应科学教学的需要,因而在各校都不时听到他们说科学不好教、不知怎样教的的声音。
3、学生方面:学生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远没有对语文数学课那样重视,加上教师在缺乏资料、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课堂上言之无物,简单的科学理论的讲解是那么的枯燥无味,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久而久之,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失去兴趣。
4、资源方面: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尤其有限,实验器材极其短缺,不能满足实验需求,而科学课许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收集资料,寻找相关的证据、但由于许多学生家里没有电脑,使学生搜集资料相当困难,或考虑学生外搜集资料、调查等安全问题只能取消,由于没有资料,活动很难展开,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只能多于学生活动,探究活动难保障。
5、教材方面:科学课堂教学内容密度大,在教学中,许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自己经过思考并设计的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教学容量太大,课上时间根本无法完成,虽然布置了课外活动,但由于缺乏有效监控往往使很多活动流于形式。
而且有许多活动是学生自己无法完成的即使研究了也是模仿教材提供的参考实验事例6、经验方面:科学是一门重实验重观察过程的一门学科,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活动离学生生活太远。
教师掌握的资料少,学生掌握资料更少,教师讲述多于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枯燥。
学生看录像资料的接受能力远比教师的讲解更为直接。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的现实意义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承担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小学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综合实践等课程,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又为7-9年级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而科学教材只有一些活动提示,没有知识点,开放性极强,科学教材又注重以身边的科学为起点,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高,从而形成了完善的科学教材系统,因此科学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很高的教学机智,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
因此学好科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三、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1、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新课改要求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教师要转变过去重教轻研、重教轻学、重灌轻效、重记轻思、重知轻能的教学观念,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将科学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
教师要转变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放弃权威形象,将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要树立开放的观念,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能再将学生封闭在教室、学校中,灵活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必限制在课堂上合理利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教材以外的知识来学习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定论的精神。
2、培养学习兴趣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兴趣对学生学习可起到定向、持续和强化的效应,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必须根据科学教学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科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杠杆》一课时,利用学生小时候玩的跷跷板问xx同学:你能用80多斤的体重能跷起老师150多斤的体重跷吗?由于学生对跷跷板的游戏是熟悉的、感兴趣的,所以在学生讨论能与不能跷起过程中兴趣非常浓、课堂非常活跃,在不断深入讨论的过程中,有同学把数学中学过的《有趣的平衡》搬来说明能跷起的理由:根据左边间隔数(距离)乘重量=右边的间隔数(距离)乘重量得到,只要老师离中点(支点)近些,xx同学离支点远些就很容易跷起老师。
象上述案例中情景引入,既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杠杆》兴趣;又能让学生利用科学的知识解析物理学中力的平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整合了各学科的教学。
又如如教《认识液体》时,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了水、食用油、蜂蜜、豆浆四种液体来研究;从难度来说,浅显的、便于儿童掌握的,而不是高深的、超越儿童认知水平的。
所以学生就可能对液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轻重、流动速度等感兴趣。
而学生对液体的密度、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不去苛求为什么这样。
从这样的生活情境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3、实验探究活动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新教材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给学生在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时应有的观察,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以辨证的观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获取知识,体现实验是获取知识和学习探究科学的重要手段,关注学生渴望了解科学的情感。
虽然新教材的内容总量减少,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增加了。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会创造与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不要认为学生的方案设计与教师所想象的不同就是不合理的、错误的,不要把学生在尝试中的失败看得一无是处而全盘否定。
在《冰》一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道讨论题:“水结冰后体积是膨胀了,还是缩小了?”并提示,学生在平时吃冰棒时,看到冰棒的柄端是平的,还是凸的或者是凹的呢?学生虽然吃过不少冰棒,但没有观察这一点,这时同学们各说不一,争论不休,有的同学希望教师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教师把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外通过实验去解决。
这样不仅把学生课内的兴趣持续到了课外,而且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记得牢。
因此,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的超越创新。
教师要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自主研究、自由创造。
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
学生在独立设计的研究探索实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遭遇失败,这时教师要适时引导,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 并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直到最终取得实验成功。
以此来训练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感受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调整方法,最终取得成功。
例如,《杠杆》一课时,利用学校准备建运动场的空地上有一块大石头的现成资源进行探究实验活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移动大石头,怎样做到最省力?在实验探究中,有的用手搬,有的利用扛杆原理设定支点用木棒撬动石头,但支点设在哪是一个学问,通过学生不断的尝试,最终总结出阻力作用点离支点越近,动力作用点离支点越远,撬动大石头就越省力。
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失败,才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调整方法、改进方案,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尽量了解每个人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境,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科学教学的生命,而这一生命要得以延续,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足够重视,主动加强理论研究,在行动上要积极跟进。
然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立足教材与文本有机结合,选择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