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用药思路方法参考PPT
合集下载
中医ppt课件
中医治疗肿瘤的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清热解毒、化痰 散结等,通过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手段达到抗肿瘤效 果。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与气血不和、热毒内蕴、痰瘀互结等 因素有关,因此治疗时注重调理气血,如使用当归、川芎 等中药材,同时结合清热解毒的方法,如使用半枝莲、蛇 舌草等药材,以及化痰散结的手段,如使用半夏、栝楼等 药材。治疗过程中还可能结合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 以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中药的使用
中药的使用方法包括煎服、外敷 、泡浴等,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 的药物性质和治疗方法选择合适 的使用方法。
中药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疾病的发生与治疗需要从整体角 度考虑,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
衡和气血流通。
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 症状、体征和病因等因素进行综合 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对立面,这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 和转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人体内,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 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诊断方法
02
四诊法
01
02
03
04
望诊
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质 、舌苔等,以了解病人的身体
状况。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嗅病人的 气味,以了解病人的病情。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模仿动物动作的运动疗法,具有舒展筋骨、畅通经络 的作用。经常练习五禽戏可以改善身体机能,预防疾病。
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健身方法,由八个动作组成,具有调和脏腑 、舒缓筋骨的作用。长期练习八段锦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中医临床思维ppt课件
对于世界我们知之甚少,对于通灵的人体,我们知之甚 少,至于药物在人体内发生复杂的变化我们知之甚少,对 于伤寒论这部巨著,我们的认识只是皮毛,对于古人的读 书方式、思维方式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不要因为用了其中 的某个方子治疗好了和原文描述不一样的疾病,就轻易下 结论否定原文的真实性。有的人用麻黄汤治好了一个便秘
第二诊是太阳表虚证,故用桂枝汤以解其表, 在西医看来很棘手的严重腹泻在中医治疗就如此简单而有效。
LOGO
2.被遗忘误解的乌梅丸
伤寒论的写法,有的是详于前略于后,有的是略于前详 于后,我个人认为读《伤寒论》一定要前后互参,提纲里 的内容含盖了子纲里条文的内容,子纲的内容一定具有提 纲的特点。读厥阴病篇也需要前后互参。
如果是李时珍看到了呢?他一定会想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药 材。如果是考古学家看到了这么美妙的风水,他一LO定GO 要看 看有没有什么古墓,抽出空来好来盗墓……当然了考古学 家盗墓叫发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有 时候对以前曾经治过的疾病很是懊悔。古人对年龄的描述 是这样的:十岁幼学,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鮐背 ,一百岁期颐,一百零八岁茶寿。这是对男子的称呼。有 的人说古代重男轻女,其实不是这样的,古时对女人的叫 法更加漂亮:女子十二岁叫金钗,十三岁叫豆蔻,十五岁 叫及笄,十六岁叫碧玉,二十岁叫桃李,二十一岁叫花信 。
LOGO
的患者,就大肆宣讲麻黄汤主表是错误的,应该主里,我 个人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不严谨的,如果我们建立了真正 的中医思维,一个病本来就有很多种治疗方法,可以起到 异曲同工之妙,肺与大肠相表里,开宣肺气起到了提壶揭 盖的作用,可以通达大便,从而治疗便秘,同样,直下阳 明府实也能治疗便秘。其实临床更多的时候治疗大便秘结 的疾病用的是温通法或者寒热错杂法,这不是今天讲的主 题,在这里不再赘述。每个人的先天素质是不一样的,每 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层面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古文化基础 是不同的,这就导致每个人对《伤寒论》这部巨著的认识 千差万别,这本无可厚非,这就好像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 ,眼前有座青山,如果你具有画家的知识,你看到了就一 定想作画;如果是诗人看到了就一定想吟诗;如果是地质 学家看到了他一定会想到这山里面有没有矿藏;
第二诊是太阳表虚证,故用桂枝汤以解其表, 在西医看来很棘手的严重腹泻在中医治疗就如此简单而有效。
LOGO
2.被遗忘误解的乌梅丸
伤寒论的写法,有的是详于前略于后,有的是略于前详 于后,我个人认为读《伤寒论》一定要前后互参,提纲里 的内容含盖了子纲里条文的内容,子纲的内容一定具有提 纲的特点。读厥阴病篇也需要前后互参。
如果是李时珍看到了呢?他一定会想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药 材。如果是考古学家看到了这么美妙的风水,他一LO定GO 要看 看有没有什么古墓,抽出空来好来盗墓……当然了考古学 家盗墓叫发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有 时候对以前曾经治过的疾病很是懊悔。古人对年龄的描述 是这样的:十岁幼学,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鮐背 ,一百岁期颐,一百零八岁茶寿。这是对男子的称呼。有 的人说古代重男轻女,其实不是这样的,古时对女人的叫 法更加漂亮:女子十二岁叫金钗,十三岁叫豆蔻,十五岁 叫及笄,十六岁叫碧玉,二十岁叫桃李,二十一岁叫花信 。
LOGO
的患者,就大肆宣讲麻黄汤主表是错误的,应该主里,我 个人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不严谨的,如果我们建立了真正 的中医思维,一个病本来就有很多种治疗方法,可以起到 异曲同工之妙,肺与大肠相表里,开宣肺气起到了提壶揭 盖的作用,可以通达大便,从而治疗便秘,同样,直下阳 明府实也能治疗便秘。其实临床更多的时候治疗大便秘结 的疾病用的是温通法或者寒热错杂法,这不是今天讲的主 题,在这里不再赘述。每个人的先天素质是不一样的,每 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层面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古文化基础 是不同的,这就导致每个人对《伤寒论》这部巨著的认识 千差万别,这本无可厚非,这就好像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 ,眼前有座青山,如果你具有画家的知识,你看到了就一 定想作画;如果是诗人看到了就一定想吟诗;如果是地质 学家看到了他一定会想到这山里面有没有矿藏;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参考PPT
拔伸
要领:先顺势牵引, 再 沿肢体纵轴牵 引,力量轻重适 宜,持续稳妥, 避免过牵。
14
旋转和屈伸
矫正断端的旋转及成 角畸形 要领:旋转时在牵引下沿 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 旋转。屈伸时一手固 定关节近段,另一手 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 轴摆动肢体。
15
提按和端挤
要领:前后侧移位 用提按手法,医者 两手拇指按突出的 一端向下,两手四 指向医者方向用力 谓之端,用拇指反 相用力谓之挤。
41
5 扎带 (1)常用1~2cm布带、或绷带做扎带。 (2)作用:扎带的约束力是夹板外固定力的来
源。 (3)捆扎要求:
①依次捆扎中间、远端、近端。 ②松紧适度。
42
6 夹板固定的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夹板,备好外固定所需器材。 (2)整复复位后,维持对抗牵引; (3)外敷中药; (4)放置压垫,并用胶布固定; (5)放置棉衬垫; (6)放置夹板; (7)捆绑扎带; (8)悬吊伤肢,或配合牵引。
43
7 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1)抬高伤肢,以利消肿止痛。 (2)密切观察伤肢末稍血运、运动及感觉。 (3)注意经常调节扎带松紧度,及夹板位置。 (4)防止骨突部位发生压疮。 (5)定期X线拍片复查,防止骨折再移位。 (6) 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44
8 解除夹板固定的日期 夹板固定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骨折临床
10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坎离砂
•熨药
•其他
11
第二节 手 法
12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1 明确诊断 2 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 3 掌握复位标准 4 抓住整复时机 5 选择适当麻醉 6 作好整复前准备 7 参加人员精力要集中 8 切忌使用暴力 9 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 10 避免X线损伤
要领:先顺势牵引, 再 沿肢体纵轴牵 引,力量轻重适 宜,持续稳妥, 避免过牵。
14
旋转和屈伸
矫正断端的旋转及成 角畸形 要领:旋转时在牵引下沿 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 旋转。屈伸时一手固 定关节近段,另一手 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 轴摆动肢体。
15
提按和端挤
要领:前后侧移位 用提按手法,医者 两手拇指按突出的 一端向下,两手四 指向医者方向用力 谓之端,用拇指反 相用力谓之挤。
41
5 扎带 (1)常用1~2cm布带、或绷带做扎带。 (2)作用:扎带的约束力是夹板外固定力的来
源。 (3)捆扎要求:
①依次捆扎中间、远端、近端。 ②松紧适度。
42
6 夹板固定的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夹板,备好外固定所需器材。 (2)整复复位后,维持对抗牵引; (3)外敷中药; (4)放置压垫,并用胶布固定; (5)放置棉衬垫; (6)放置夹板; (7)捆绑扎带; (8)悬吊伤肢,或配合牵引。
43
7 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1)抬高伤肢,以利消肿止痛。 (2)密切观察伤肢末稍血运、运动及感觉。 (3)注意经常调节扎带松紧度,及夹板位置。 (4)防止骨突部位发生压疮。 (5)定期X线拍片复查,防止骨折再移位。 (6) 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44
8 解除夹板固定的日期 夹板固定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骨折临床
10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坎离砂
•熨药
•其他
11
第二节 手 法
12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1 明确诊断 2 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 3 掌握复位标准 4 抓住整复时机 5 选择适当麻醉 6 作好整复前准备 7 参加人员精力要集中 8 切忌使用暴力 9 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 10 避免X线损伤
中医特色治疗ppt课件
禁忌症: · 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大疮性皮肤病,表皮剥脱松 懈症等。 · 忌用于皮肤破损处、身体大血管出、局部无知觉处、 孕妇的腹部和骶部。
完整版课件
5
中药塌渍目的和作用
目的: 中药塌渍治疗是通过中药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 时辅以红外线灯局部热疗,扩张毛细血管,一方面可 以提高药物浓度交换和吸收速度,另一方面增强局部 代谢,达到缓解疼痛、促进损伤修复的目的。
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完整版课件
4
中药塌渍疗法
概念:
· 塌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换出。
· 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 · 塌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 以及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
方法。
适应症: · 皮损渗出液较多或脓性分泌物较多的急慢性皮肤炎 症及筋骨关节损伤等。 · 如:丹毒、脱疽、急性湿疹、足癣感染、烧伤、肢 端骨髓炎、扭挫伤、筋骨关节劳损等。
封包疗法的适应症: 皮损呈粗糙、肥厚、浸润、脱屑及苔藓化的慢性皮肤病。特别适宜 于对四肢及掌跖部位皮损的治疗。
封包疗法的禁忌症: 皮损处于急性炎症期,有糜烂、渗出者。皮肤水肿,感觉异常,传 染性皮肤病。
完整版课件
3
中药封包疗法的作用
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消除无菌性炎症及水肿,改善无氧代谢功能。把有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效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通透皮肤,直接渗入病灶,克服血脑屏障,用 药集中。对症用药、辩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疾病导入不同的中药活化物质。见效快
、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
用于患处解除或缓解中风引起的各种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利;颈椎病引起的头晕;腰
2
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腰酸等。通过运用温通经络、消肿散结、祛湿散寒等法,以达
《关于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课件》
3
按摩治疗
中医按摩理疗,通过调理经络、促进血 液循环,改善身体状况。
中医临床诊疗的前景和挑战
前景
中医临床诊疗在全球范围内得到 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和认可。
挑战
中医临床诊疗仍面临着现代医学 的竞争和认知的挑战,需要不断 发展和创新。
努力
中医临床诊疗将继续不断努力,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人类健康 贡献更多。
中医诊断的特点
个体化
中医诊断注重对个体病情的 分析和判断,因此治疗方案 更加精准。
整体观
中医将人与自然、社会视为 一个整体,因此诊断考虑了 多个方面的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辩证施治
中医强调根据不同体质、病 因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提 高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1 扶正祛邪
中医治疗强调通过调理身 体的正气,消除病邪,达 到治愈的目的。
《关于中医临床诊疗的基 本思路和方法课件》
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非常重要,它们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思路
四诊合参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思路,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 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中医临床诊疗的方法
中医临床诊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和按摩治疗等多种方式,综合 运用以达到治疗效果。
2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辨证,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疗效。
3 因地制宜
中医治疗注重顾全患者的 身体状况、环境因素等, 因地制宜,个性化治疗。
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的常用方 法
1
药物治疗
中药配方、草药汤剂等是中医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2
的常用方法。
通过针刺经络,调节气血,以达到治疗
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思路与方法.pptx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月經病的治療方略
2、常用調經治法與方藥
補腎調經——滋養腎陰、溫補腎陽、平補腎氣 補腎健脾、交通心腎
疏肝調經——疏肝解鬱、清瀉肝火、疏肝補腎健脾 健脾益氣調經——升陽益氣、健脾固腎 溫經散寒——溫經補虛、溫經活血 清熱涼血——養陰清熱、涼血清熱 活血調經——祛瘀止血、涼血活血、行氣活血 祛痰調經——健脾化痰,活血調經
腎—— 主導作用。 主藏精,爲先天之本,元陰、元陽之宅,沖任之本 促使天癸成熟
天癸—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月經産生的動力。 隨腎氣的盛衰而“至”或“竭” 通過調節沖任而司生殖
沖任—沖爲血海,任主胞胎 在天癸作用下,任脈所司之陰精充沛 沖脈聚臟腑之血,並下注于胞宮
子宮—主月經與孕育,藏瀉有期 受肝腎、沖任督脈的調節,帶脈的約束,定期藏泄。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一、月經的産生與調節機理
月經的産生,是腎氣、天癸、沖任、氣血 作用於子宮,並在其他臟腑、經絡的協同作用 下,使子宮定期藏瀉的生理現象。
腎-天癸-沖任-子宮是女性生殖調節的 軸心。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腎-天癸-沖任-子宮軸
肝 心
带脉
肾
天癸 冲脉 任脉
脾 肺
督脉
子宫
一、月經的産生與調節機理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二、月經病的主要特點 及其對女性生殖的影響
2、伴隨月經周期出現的病症
痛經——原發性:功能性,初潮後2-3年即出現 繼發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腺肌病等病症所致
經前期綜合征(經行乳房脹痛、頭痛、口糜、 浮腫、泄瀉等)
經行吐衄(倒經)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二、月經病的主要特點 及其對女性生殖的影響
三、月經病的治療方略
2、常用調經治法與方藥
補腎調經——滋養腎陰、溫補腎陽、平補腎氣 補腎健脾、交通心腎
疏肝調經——疏肝解鬱、清瀉肝火、疏肝補腎健脾 健脾益氣調經——升陽益氣、健脾固腎 溫經散寒——溫經補虛、溫經活血 清熱涼血——養陰清熱、涼血清熱 活血調經——祛瘀止血、涼血活血、行氣活血 祛痰調經——健脾化痰,活血調經
腎—— 主導作用。 主藏精,爲先天之本,元陰、元陽之宅,沖任之本 促使天癸成熟
天癸—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月經産生的動力。 隨腎氣的盛衰而“至”或“竭” 通過調節沖任而司生殖
沖任—沖爲血海,任主胞胎 在天癸作用下,任脈所司之陰精充沛 沖脈聚臟腑之血,並下注于胞宮
子宮—主月經與孕育,藏瀉有期 受肝腎、沖任督脈的調節,帶脈的約束,定期藏泄。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一、月經的産生與調節機理
月經的産生,是腎氣、天癸、沖任、氣血 作用於子宮,並在其他臟腑、經絡的協同作用 下,使子宮定期藏瀉的生理現象。
腎-天癸-沖任-子宮是女性生殖調節的 軸心。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腎-天癸-沖任-子宮軸
肝 心
带脉
肾
天癸 冲脉 任脉
脾 肺
督脉
子宫
一、月經的産生與調節機理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二、月經病的主要特點 及其對女性生殖的影響
2、伴隨月經周期出現的病症
痛經——原發性:功能性,初潮後2-3年即出現 繼發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腺肌病等病症所致
經前期綜合征(經行乳房脹痛、頭痛、口糜、 浮腫、泄瀉等)
經行吐衄(倒經)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二、月經病的主要特點 及其對女性生殖的影響
中医药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演示课件.ppt
是根据事物的某些共性和联系,抽取事物的某些属 性(主要是功能和关系方面),舍去另一些属性(主要 是物质基质方面),概括出抽象概念、建立理论模型, 如“脏象”、“经络”学说等等
精选课件
4.引证-验证的论证方法。 中医学对其假说的论证,一直是沿用引
证的自我证明、循环论证的方法。
精选课件
5.自然哲学理论思维 《黄帝内经》建构了以哲学方法和形象思
精选课件
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的结果,无论是观察者或观察
者客体,都有突出的个体性特征。 这使得对结果的可重复性有更加严格的
要求。 这也是传统中医药学临床疗效的重复性
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精选课件
根据证候特征进行“审证求因”的推理, 判断其发病原因(伤于六淫疫疠、伤于七情 劳倦等);进而结合地域、时令、乃至病人自 身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等各种特殊的社 会活动状况的心境状态,性情特征(个性倾向) 得出辨证的结论。
精选课件
3.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使用的新方法时期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特点:
(1)在观察和实验的科技方法中应用了大 量新技术新产品。
(2) 观察实验与理论思维方法相结合。 (3) 研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增强。
形成了整体化、系统化、综合化的现 代思维模式。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三 方法的分类
1.获取信息的方法 属于实践层次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获得信息的过程就是对有关信息的识别
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过程。
逻辑方法的规则只能保证概念判断中逻 辑关系的正确性,是否符合客观规律,需要 通过实践来检验。
精选课件
(2)数学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技术,从带有偶然性的观
察值中找出规律性结论,是加工信息的主要 方法。
精选课件
4.引证-验证的论证方法。 中医学对其假说的论证,一直是沿用引
证的自我证明、循环论证的方法。
精选课件
5.自然哲学理论思维 《黄帝内经》建构了以哲学方法和形象思
精选课件
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的结果,无论是观察者或观察
者客体,都有突出的个体性特征。 这使得对结果的可重复性有更加严格的
要求。 这也是传统中医药学临床疗效的重复性
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精选课件
根据证候特征进行“审证求因”的推理, 判断其发病原因(伤于六淫疫疠、伤于七情 劳倦等);进而结合地域、时令、乃至病人自 身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等各种特殊的社 会活动状况的心境状态,性情特征(个性倾向) 得出辨证的结论。
精选课件
3.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使用的新方法时期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特点:
(1)在观察和实验的科技方法中应用了大 量新技术新产品。
(2) 观察实验与理论思维方法相结合。 (3) 研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增强。
形成了整体化、系统化、综合化的现 代思维模式。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三 方法的分类
1.获取信息的方法 属于实践层次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获得信息的过程就是对有关信息的识别
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过程。
逻辑方法的规则只能保证概念判断中逻 辑关系的正确性,是否符合客观规律,需要 通过实践来检验。
精选课件
(2)数学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技术,从带有偶然性的观
察值中找出规律性结论,是加工信息的主要 方法。
中医特色疗法PPT课件
-
5
现将目前我院中医外治门诊运用的疗法介绍如下:
❖ 一 、腹针疗法
❖ 腹针疗法是北京薄氏腹针研究院
院长薄智云院长发明的,在继承
祖国传统医学和结合现代医学对
经络的研究成果,经过20年的反
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整理出来一
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针灸方法。
与传统针灸相比,腹针具有创新的理论指导,认为腹部存在一个
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即神阙经络系
由于腹针高效快捷,无痛安全,已被列为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国家级中医 药网络继续教育项目,国家适宜技术推广项 目,并曾获全国针灸特技演示暨学术大会优 秀演示一等奖,2005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腹针疗法已
在全国及世界的推广。
-
7
二 平衡针灸疗法
• 平衡针灸疗法是北京军区
古为今用 传承创新—
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淮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王洪刚
-
1
中医外治法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运用非口服药物 ( 以药、械、技等手段)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 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等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外治法是历经数千年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的手段,集 中体现了中医药“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性化、自然化 特色,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 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内容丰富,范围广 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 得了巨大成就。“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 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此乃清代外治专家吴师 机在其著作《理瀹骈文》中对中医外治的概括,自古
,疑难病,常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9
-
10
❖ 在穴位中埋线,听起来好吓人。别怕!它和 针灸属于一家,是现代人对针灸的改良。针 灸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然而在为病人治 疗的时候,医生们发现,某些穴位刺激后, 能缓解庝痛,而针拔出后,庝痛却又出现, 由此医生发明了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法是 以线代针,这种线可不是缝衣服的线,而是 一种可被人体吸收的“生物蛋白线”(一般 为羊肠线),利用特殊的针具埋人穴道,透 过穴道调整体内的内分泌,神经系统及新陈 代谢,达到治疗疾病目的。植入人体内的生 物蛋白线体将会在人体内软化,分解,液化 和吸收。
中医内科临床思维方法与技巧课件
治未病
中医注重预防疾病,通过 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 高患者抗病能力。
中医内科临床思维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借鉴现代医学检查手段
中医内科临床思维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利 用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如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更全 面地了解患者病情。
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治疗可与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相结合,如中西医结 合治疗、针灸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等,提高治疗效果。
针刺手法技巧
掌握各种针刺手法,如捻转、提 插、刮针等,根据治疗需要和患 者反应,灵活运用不同的针刺手
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针灸时机技巧
选择合适的针灸时机,如饭前、 饭后、睡前等,以充分利用患者 自身的生理节律,增强针灸治疗
的效果。
中药处方技巧
药物配伍技巧
熟悉各种中药的药性、功效和配伍禁忌,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配伍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临床实习操作
1 2 3
实习操作的重要性
通过临床实习操作,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实践中 医内科诊疗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实习操作内容
包括接诊、问诊、望诊、闻诊、切诊等中医内科 基本诊疗技能,以及病历书写、医嘱制定等实际 操作。
实习操作要求
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实习操作,严格遵守医 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闻诊技巧
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声响,辨别病情的变 化和病邪的性质。闻诊需要医生掌握各种病态声音的特点 和意义。
切诊技巧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皮肤、腹部等部位,感知病情的变 化和病邪的性质。切诊需要医生掌握各种脉象和触诊方法 ,准确判断病情。
针灸技巧
穴位选择技巧
《传统中医》PPT课件
《传统中医》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传统中医概述 • 传统中医诊断方法 • 传统中医治疗手段 • 常见疾病与对应治疗方法 • 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的评价与争议 • 如何学习和传承传统中医文化
01 传统中医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传统中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 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 出病名,归纳出证型。
针灸疗法
针灸原理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 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法操作
针灸操作包括进针、行针 、留针和出针等步骤,医 生需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 、深度和手法。
适应症与禁忌症
针灸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 疗,但也有一些禁忌症, 如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 针刺等。
推拿按摩
推拿手法
推拿按摩采用推、拿、按、摩、 揉、捏、点、拍等多种手法,以
特点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人制宜、预防为主。
历史与发展
历史
传统中医起源于远古时期,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 践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 了巨大贡献。
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传统中 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非法行医
03
一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非法行医者使用传统中医方法进行治
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
目录
CONTENTS
• 传统中医概述 • 传统中医诊断方法 • 传统中医治疗手段 • 常见疾病与对应治疗方法 • 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的评价与争议 • 如何学习和传承传统中医文化
01 传统中医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传统中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 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 出病名,归纳出证型。
针灸疗法
针灸原理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 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法操作
针灸操作包括进针、行针 、留针和出针等步骤,医 生需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 、深度和手法。
适应症与禁忌症
针灸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 疗,但也有一些禁忌症, 如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 针刺等。
推拿按摩
推拿手法
推拿按摩采用推、拿、按、摩、 揉、捏、点、拍等多种手法,以
特点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人制宜、预防为主。
历史与发展
历史
传统中医起源于远古时期,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 践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 了巨大贡献。
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传统中 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非法行医
03
一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非法行医者使用传统中医方法进行治
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
方剂学ppt课件完整版
痹症
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主,适用于 风寒湿痹型痹症。
05
方剂制备工艺及质量 控制
传统制备工艺简介
手工炮制
如炒、炙、煅、蒸、煮等传统炮制方法。
水提醇沉
用于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粉碎与过筛
将药材粉碎成适当粒度,便于制剂和服用。
现代制备工艺发展趋势
机械化与自动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培养
整体观念
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注重人与自然、社 会的和谐。
辨证论治
根据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灵活运用四诊合参, 确立治则治法。
知常达变
掌握疾病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调 整治疗方案。
方剂学在辨证论治中作用
确立治则治法
01
根据病情制定相应治则治法,如扶正祛邪、调整阴阳
包括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序贯用药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 择。
注意事项
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用 药安全、有效。
案例分析:成功避免禁忌
1 2 3
案例一
患者因感冒就医,医生开具处方时注意到患者正 在服用另一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及时调整用 药方案,避免了不良后果。
案例二
01
新技术应用
如超临界萃取、微波萃取、膜分离等。
02
03
制剂创新
研发新型制剂,如缓控释制剂、靶向 制剂等。
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剖析
药材质量控制
炮制工艺控制
制剂过程控制
成品质量检验
确保原料药材质量符合 标准。
严格按照炮制规范进行 操作。
对制剂过程进行全面监 控,确保产品质量。
对成品进行全项检验, 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主,适用于 风寒湿痹型痹症。
05
方剂制备工艺及质量 控制
传统制备工艺简介
手工炮制
如炒、炙、煅、蒸、煮等传统炮制方法。
水提醇沉
用于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粉碎与过筛
将药材粉碎成适当粒度,便于制剂和服用。
现代制备工艺发展趋势
机械化与自动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培养
整体观念
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注重人与自然、社 会的和谐。
辨证论治
根据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灵活运用四诊合参, 确立治则治法。
知常达变
掌握疾病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调 整治疗方案。
方剂学在辨证论治中作用
确立治则治法
01
根据病情制定相应治则治法,如扶正祛邪、调整阴阳
包括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序贯用药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 择。
注意事项
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用 药安全、有效。
案例分析:成功避免禁忌
1 2 3
案例一
患者因感冒就医,医生开具处方时注意到患者正 在服用另一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及时调整用 药方案,避免了不良后果。
案例二
01
新技术应用
如超临界萃取、微波萃取、膜分离等。
02
03
制剂创新
研发新型制剂,如缓控释制剂、靶向 制剂等。
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剖析
药材质量控制
炮制工艺控制
制剂过程控制
成品质量检验
确保原料药材质量符合 标准。
严格按照炮制规范进行 操作。
对制剂过程进行全面监 控,确保产品质量。
对成品进行全项检验, 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PPT课件
4
汗法及护理
护理方法:
1病室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宜清淡,忌粘滑、肉面、五辛、酒酪、
酸性和生冷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敛汗作用,而 生冷食物不易散寒。
5
汗法及护理
护理方法:
3、药宜武火快煎,麻黄煎煮去上浮沫,芳香 药宜后下;服药时温度适宜;服药后卧床加盖 衣被,保暖以助发汗,并且在短时间内大口喝 下热稀粥约200毫升或给予开水、热饮料、热 豆浆等,以助药力,促其发汗;若与麻黄、葛 根同用时,则一般不需啜热粥。因药细需助, 药重不需助,以防出汗过度。
11、注意不可妄汗:凡淋家、疮家、亡血家和 剧烈吐下之后均禁用汗法。病邪已经入里或麻 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 也不宜应用汗法。
12
二、吐法及护理
1、定义: 亦称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
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 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呕家有痈 脓,不可治呕”,“病人欲吐者,不可下 之”为例,阐明审因论治,因势利导的 治疗原则。由于吐法可以引邪上越, 宣壅塞而导正气,所以在吐出有形实 邪的同时,往往汗出,使在肌表的外 感病邪随之而解。常用于中风、痰涎 壅盛、癫狂、宿食、食厥、气厥、胃 中残留毒物、及霍乱吐泻不得等。
芦呕吐不止者,可用葱白汤解之。因服稀涎散 呕吐不止者,可用甘草、贯众汤解之因服瓜蒂 散剧烈呕吐不止者,可用麝香0.03~0.06克开 水冲服解之。误食其它毒物,可用绿豆汤解之。 若吐后气逆不止,宜给予和胃降逆之剂止之。
18
吐法及护理
护理方法: 7、严重呕吐者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及呕吐物的量、气味、性质、性状并记录。 必要时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等对症处理。 8、患者吐后暂给予禁食,等胃肠功能恢复后 再给少量流质饮食或易消化食物以养胃气。忌 食生冷、肥甘油腻之品。
汗法及护理
护理方法:
1病室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宜清淡,忌粘滑、肉面、五辛、酒酪、
酸性和生冷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敛汗作用,而 生冷食物不易散寒。
5
汗法及护理
护理方法:
3、药宜武火快煎,麻黄煎煮去上浮沫,芳香 药宜后下;服药时温度适宜;服药后卧床加盖 衣被,保暖以助发汗,并且在短时间内大口喝 下热稀粥约200毫升或给予开水、热饮料、热 豆浆等,以助药力,促其发汗;若与麻黄、葛 根同用时,则一般不需啜热粥。因药细需助, 药重不需助,以防出汗过度。
11、注意不可妄汗:凡淋家、疮家、亡血家和 剧烈吐下之后均禁用汗法。病邪已经入里或麻 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 也不宜应用汗法。
12
二、吐法及护理
1、定义: 亦称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
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 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呕家有痈 脓,不可治呕”,“病人欲吐者,不可下 之”为例,阐明审因论治,因势利导的 治疗原则。由于吐法可以引邪上越, 宣壅塞而导正气,所以在吐出有形实 邪的同时,往往汗出,使在肌表的外 感病邪随之而解。常用于中风、痰涎 壅盛、癫狂、宿食、食厥、气厥、胃 中残留毒物、及霍乱吐泻不得等。
芦呕吐不止者,可用葱白汤解之。因服稀涎散 呕吐不止者,可用甘草、贯众汤解之因服瓜蒂 散剧烈呕吐不止者,可用麝香0.03~0.06克开 水冲服解之。误食其它毒物,可用绿豆汤解之。 若吐后气逆不止,宜给予和胃降逆之剂止之。
18
吐法及护理
护理方法: 7、严重呕吐者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及呕吐物的量、气味、性质、性状并记录。 必要时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等对症处理。 8、患者吐后暂给予禁食,等胃肠功能恢复后 再给少量流质饮食或易消化食物以养胃气。忌 食生冷、肥甘油腻之品。
冠心病防治中的中医思维和中成药配伍应用-PPT文档
。
中医的三级预防概念——治未病
未病先防(一级预防)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 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以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 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已入房, 已欲结其精,以耗散其真,不支持满,不时御神,务快 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服用通便中药+解痉止痛中药 3、中医证候特点:面色萎黄、不怕冷、舌淡、 脉沉细无力
——气血亏虚,选择益气养血中成药
我的选择
1、麝香保心丸——芳香行气、解痉止痛
(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
2、当归芦荟丸——通腑畅便(当归、龙胆、芦荟、青黛、栀子、
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木香、麝香 )
2、目前症状
——胸前区隐痛憋闷、大便粘腻、口气臭秽 ——止痛、清热
3、中医证候特点
——面色暗红、 舌暗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 清热豁痰、活血化瘀
药物选择
1 原西药不变。 2冠心舒通胶囊 4粒 tid (广枣、丹参、丁香、冰片、天竺黄)
1月后复诊:胸闷痛症状发作减少,每周2-3次,乏 力,便溏,脉濡滑,按之减
的配伍方法
病例1
冯某,女,65岁,阵发性胸痛6年,加重1周入院 每因劳力、激动诱发,发作时血压180/100mmHg, 含服消心痛5-15mg有效,15-20分钟缓解。已服用阿司 匹林、消心痛、复方丹参片、辛伐他汀2年。 既往糖尿病史10年,20年前因子宫肌瘤全切史。 BP:105/80mmHg,HR:60次/分,心肺(-), 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 。 血尿常规(-) LDL-c 1.93 mmol/L,随机GLU:8.6mmol/L: 颈动脉超声:可见散在混合斑块。 心脏超声: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房室腔大小正常, 无室壁运动障碍 ,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EF 64%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药物分类使用频率情况
▪ 解表药占5.11%,清热药占5%,泻下药占 0.107%,祛风湿药占0.127%,利水渗湿药 2.14%,温里药占0.17%,理气药占4.16%, 消食药占1.15%,止血药占2.14%,活血化 淤药占19.17%,祛痰止咳平喘药占3.18%, 安神药占2.14%,平肝息风药占0.18%,补 虚药占20.14%,收涩药占0.137%,其他类 药占30.14%。
16
传统中医辨证用药特征
▪ (1)治疗气虚常用中药主要为:西洋参、人参、
党参。
▪ (2)治疗血虚常用中药主要为:当归、鸡血藤。 ▪ (3)治疗阴虚常用中药主要为:生地黄、麦冬、
黄精、玉竹、五味子。
▪ (4)治疗阳虚常用中药主要为:黄芪、仙灵脾、
枸杞子、附子、桂枝、薤白、淫羊藿。
▪ (5)治疗肝气郁结常用中药主要为:柴胡、降
14
用药频率20-30%者
▪ 三七用药次数78,相对频率11.92%;桃仁 用药次数76,相对频率11.87%;降香用药 次数74,相对频率11.82%;葛根用药次数 73,相对频率11.80%;枳壳用药次数65, 相对频率11.60%;茯苓用药次数64,相对 频率11.58%;山楂用药次数57,相对频率 11.40% ; 甘 草 用 药 次 数 53 , 相 对 频 率 11.31% ; 半 夏 用 药 次 数 52 , 相 对 频 率 11.28% ; 水 蛭 用 药 次 数 45 , 相 对 频 率 11.11% ; 石 菖 蒲 用 药 次 数 44 , 相 对 频 率 11.08% 。
8
高血压的辨证治疗
▪ 病因病机 ▪ 临床分型
▪ 肝阳上亢——初期、突发性 ▪ 阴阳两虚、肝阳上亢——病程较久 ▪ 气虚为主 ▪ 阳虚为主 ▪ 气虚(阳虚)血瘀
▪ 治疗
▪ 以降为顺 ▪ 风性药物
9
冠心病常用药物分析
▪ 1989~2002 年 省 级 以 上 的 中 医 药 刊 物 如 《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新中医》 《北京中医》《上海中医药杂志》《浙江 中医药杂志》《江苏中医》《四川中医》 《湖南中医》《河北中医》等,各中医院 校学报如《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北京中 医药大学学报》《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东中医药大学学报》50余种中医药刊 物所涉及到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共 1500余首。
▪ 党参用药次数120,相对频率21.96%; 炙甘草用药次数113,相对频率21.78%; 瓜蒌用药次数109,相对频率21.68%; 薤白用药次数100,相对频率21.46%; 麦冬用药次数98,相对频率21.41%;桂 枝用药次数93,相对频率21.29%;郁金 用药次数88,用药次数21.18%;五味子 用药次数81,相对频率21.00%。
香、郁金、檀香。
17
▪ (6)治疗淤血阻滞常用中药主要为:丹参、 三七、川芎、赤芍药、延胡索、桃仁、红 花。
▪ (7)治疗痰湿内停常用中药主要为:泽泻、 瓜蒌、茯苓、半夏、陈皮、远志、枳实。
▪ (8)治疗寒浊闭塞常用中药主要为:细辛、 石菖蒲。
中医治病用药 思路和方法
1
从阴阳学说的基本关系看 中医治病的特点
▪ (一)阴阳是什么? ▪ (二)阴阳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什么? ▪ (三)中医治病的思路、特点是什么?
2
▪ (一)阴阳是什么?
▪ 是属性的高度概括 ▪ 是研究关系的高度抽象 ▪ 中医就是研究关系的学问
3
(二)阴阳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什么? ▪ 对立统一? ▪ 阴平阳秘? ▪ 和谐、协调 ▪ 有图为证:
4
▪ 负阴抱阳的太极图是宇宙万物圆运动的象征,它极为 形象鲜明地揭示出阴阳在时空中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 这种太极运动,阴阳相互消长,互抱互回。在时空上, 表现为阴阳交错分合,上下起伏波动,互生互化,你 消我长,互相补充。由量变到质变,物极必反,循环 不己,在否定之否定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太极整体 和谐地发展。
5
(三)中医治病的思路、特点是什么?
▪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应“谨察阴阳之 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 调节阴阳,补偏救弊,达到阴平阳秘的自然 状态,是中医治疗的最基本原则。
▪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 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四十二章)
10
▪ 收集的中药复方按药味完整、药量准 确、主治明确、疗效确切,临床病例 至少40例,且总有效率在70%以上筛选 出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共357首,根 据筛选出的中药复方建立了治疗冠心 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并基于复方数 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中医治疗冠 心病的用药规律。
11
▪ 在357个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共 用药250种,共用药4060次。是在 357个中药复方中中药的总使用次 数(4060次)。使用频率大于1%的25 种中药如下:
6
▪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说:“此又 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 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 而泉源不竭。”
▪ 《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 道。”老子的“道”就是阴平阳秘的 调平状态。
7
学会中医藏象理论指导用药
▪ 心血管疾病治疗思路——脏腑功能 ▪ 心主血脉的功能 ▪ 心藏神的功能 ▪ 与宗气的关系
12
用药频率30%以上者
▪ 丹参用药次数281,相对频率61.92%; 川芎用药次数232,相对频率51.71%; 黄芪用药次数192,相对频率41.73%; 赤芍药用药次数159,相对频率31.92%; 红花用药次数138,相对频率31.40%; 当归用药次数130,相对频率31.20%。
13
用药频率20-30%者
▪ 太极最初是一片原始的混沌之气,通过动而生阳,静 而生阴,化生为两仪,形成了阴阳环抱、首尾相接的 阴阳太极图。阴阳继续分化则为两仪生四象,再由序,生生不息,新新不已。太极图先天八卦的 方位排列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 艮七、坤八。太极图始于乾阳,终于坤阴,反映了太 极系统阳盛则息,阴盛则消的变化规律。
药物分类使用频率情况
▪ 解表药占5.11%,清热药占5%,泻下药占 0.107%,祛风湿药占0.127%,利水渗湿药 2.14%,温里药占0.17%,理气药占4.16%, 消食药占1.15%,止血药占2.14%,活血化 淤药占19.17%,祛痰止咳平喘药占3.18%, 安神药占2.14%,平肝息风药占0.18%,补 虚药占20.14%,收涩药占0.137%,其他类 药占30.14%。
16
传统中医辨证用药特征
▪ (1)治疗气虚常用中药主要为:西洋参、人参、
党参。
▪ (2)治疗血虚常用中药主要为:当归、鸡血藤。 ▪ (3)治疗阴虚常用中药主要为:生地黄、麦冬、
黄精、玉竹、五味子。
▪ (4)治疗阳虚常用中药主要为:黄芪、仙灵脾、
枸杞子、附子、桂枝、薤白、淫羊藿。
▪ (5)治疗肝气郁结常用中药主要为:柴胡、降
14
用药频率20-30%者
▪ 三七用药次数78,相对频率11.92%;桃仁 用药次数76,相对频率11.87%;降香用药 次数74,相对频率11.82%;葛根用药次数 73,相对频率11.80%;枳壳用药次数65, 相对频率11.60%;茯苓用药次数64,相对 频率11.58%;山楂用药次数57,相对频率 11.40% ; 甘 草 用 药 次 数 53 , 相 对 频 率 11.31% ; 半 夏 用 药 次 数 52 , 相 对 频 率 11.28% ; 水 蛭 用 药 次 数 45 , 相 对 频 率 11.11% ; 石 菖 蒲 用 药 次 数 44 , 相 对 频 率 11.08% 。
8
高血压的辨证治疗
▪ 病因病机 ▪ 临床分型
▪ 肝阳上亢——初期、突发性 ▪ 阴阳两虚、肝阳上亢——病程较久 ▪ 气虚为主 ▪ 阳虚为主 ▪ 气虚(阳虚)血瘀
▪ 治疗
▪ 以降为顺 ▪ 风性药物
9
冠心病常用药物分析
▪ 1989~2002 年 省 级 以 上 的 中 医 药 刊 物 如 《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新中医》 《北京中医》《上海中医药杂志》《浙江 中医药杂志》《江苏中医》《四川中医》 《湖南中医》《河北中医》等,各中医院 校学报如《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北京中 医药大学学报》《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东中医药大学学报》50余种中医药刊 物所涉及到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共 1500余首。
▪ 党参用药次数120,相对频率21.96%; 炙甘草用药次数113,相对频率21.78%; 瓜蒌用药次数109,相对频率21.68%; 薤白用药次数100,相对频率21.46%; 麦冬用药次数98,相对频率21.41%;桂 枝用药次数93,相对频率21.29%;郁金 用药次数88,用药次数21.18%;五味子 用药次数81,相对频率21.00%。
香、郁金、檀香。
17
▪ (6)治疗淤血阻滞常用中药主要为:丹参、 三七、川芎、赤芍药、延胡索、桃仁、红 花。
▪ (7)治疗痰湿内停常用中药主要为:泽泻、 瓜蒌、茯苓、半夏、陈皮、远志、枳实。
▪ (8)治疗寒浊闭塞常用中药主要为:细辛、 石菖蒲。
中医治病用药 思路和方法
1
从阴阳学说的基本关系看 中医治病的特点
▪ (一)阴阳是什么? ▪ (二)阴阳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什么? ▪ (三)中医治病的思路、特点是什么?
2
▪ (一)阴阳是什么?
▪ 是属性的高度概括 ▪ 是研究关系的高度抽象 ▪ 中医就是研究关系的学问
3
(二)阴阳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什么? ▪ 对立统一? ▪ 阴平阳秘? ▪ 和谐、协调 ▪ 有图为证:
4
▪ 负阴抱阳的太极图是宇宙万物圆运动的象征,它极为 形象鲜明地揭示出阴阳在时空中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 这种太极运动,阴阳相互消长,互抱互回。在时空上, 表现为阴阳交错分合,上下起伏波动,互生互化,你 消我长,互相补充。由量变到质变,物极必反,循环 不己,在否定之否定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太极整体 和谐地发展。
5
(三)中医治病的思路、特点是什么?
▪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应“谨察阴阳之 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 调节阴阳,补偏救弊,达到阴平阳秘的自然 状态,是中医治疗的最基本原则。
▪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 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四十二章)
10
▪ 收集的中药复方按药味完整、药量准 确、主治明确、疗效确切,临床病例 至少40例,且总有效率在70%以上筛选 出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共357首,根 据筛选出的中药复方建立了治疗冠心 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并基于复方数 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中医治疗冠 心病的用药规律。
11
▪ 在357个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共 用药250种,共用药4060次。是在 357个中药复方中中药的总使用次 数(4060次)。使用频率大于1%的25 种中药如下:
6
▪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说:“此又 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 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 而泉源不竭。”
▪ 《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 道。”老子的“道”就是阴平阳秘的 调平状态。
7
学会中医藏象理论指导用药
▪ 心血管疾病治疗思路——脏腑功能 ▪ 心主血脉的功能 ▪ 心藏神的功能 ▪ 与宗气的关系
12
用药频率30%以上者
▪ 丹参用药次数281,相对频率61.92%; 川芎用药次数232,相对频率51.71%; 黄芪用药次数192,相对频率41.73%; 赤芍药用药次数159,相对频率31.92%; 红花用药次数138,相对频率31.40%; 当归用药次数130,相对频率31.20%。
13
用药频率20-30%者
▪ 太极最初是一片原始的混沌之气,通过动而生阳,静 而生阴,化生为两仪,形成了阴阳环抱、首尾相接的 阴阳太极图。阴阳继续分化则为两仪生四象,再由序,生生不息,新新不已。太极图先天八卦的 方位排列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 艮七、坤八。太极图始于乾阳,终于坤阴,反映了太 极系统阳盛则息,阴盛则消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