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片段与点评
《爱莲说》的教案及反思
《爱莲说》的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分析并解读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莲花的象征意义。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从莲花身上汲取品德修养的启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爱莲说》全文。
2.2 教学重点: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莲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以莲花的图片或实物引入,激发学生对莲花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莲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爱莲说》,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节奏。
学生通过注释或查阅资料,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莲花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从莲花身上汲取品德修养的启示。
四、课堂讲解:4.1 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举例说明莲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2 解读比喻和象征意义:分析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莲花的象征意义。
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莲花的高洁品质的重要性。
五、课堂练习:5.1 朗读和背诵:学生齐读或个人背诵《爱莲说》,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5.2 比较分析:学生分组比较分析其他描写莲花的诗句或文章,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3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对莲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自己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和记忆。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对莲花的理解和感受各有不同,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莲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写作练习环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但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写作训练。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作者:林峰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03期● 教材分析1.《爱莲说》是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1课时。
2.本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且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理解作者如莲般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培养自己具有“莲”的品质愿望。
●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体味所描写景物与作者所抒发的“志”之间的关系。
● 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北京昌平第四中学初二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试验班学习,基础知识扎实,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思考、主动质疑。
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熟练在V-class 平台的讨论组上打写作文。
2.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翻译浅显文言语句。
● 资源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Vclass平台、网页课件。
● 教学过程实录(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我们首先浏览网页中“美丽的莲花”,看后谈谈你对莲花的印象。
《爱莲说》课例评析
《爱莲说》课例评析夏坝中学潘媛媛有幸聆听了我校余素兰老师执教的《爱莲说》一课,现将余老师这堂课的主要流程呈现如下,并就本堂课进行了评析: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播放歌曲《荷花颂》将学生带入情境。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曾写过一篇《爱莲说》,他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
(出示教学目标,简介作者。
)二、组织活动:(一)听莲:听课文朗读,配画录音(二)读莲:1、让学生听录音跟读。
2、指名读,正音,出示PPT,领读生字。
3、自读课文。
4、齐读课文。
5、结合注释,小组合作自译课文。
(三)品莲:A 品莲之美:(学生合作探究,举手回答。
)过渡:莲花是美的。
美在哪里呢?我们先看课文:题目是《爱莲说》,指名介绍“说”这种文体,文章哪一段写“莲”?1、读第一段:师:这一段写出了莲花怎样的形象呢?这一段当中有两句最有名,你们猜猜是那两句?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
2、师:莲花有没有因为自己漂亮而卖弄自己?写出这两句对应的莲花的品格。
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真自然不显媚态。
3、师:“中”是里面,里面怎么样?见过莲花的茎么?外直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格?生:内心通达行为方正。
4、师:不蔓不枝,蔓是一种植物,特点是自己长不高,但如果附近有攀附物,他会爬得很高,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么?生:有,攀附权贵的人。
莲是不是这样?不是。
5、师:香远益清,这句话写出了莲花什么品格?生:美名远扬。
6、师:亭亭净植中的“亭亭”写身材,写出了莲怎样的体态?生:仪态端庄。
7、师: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根据上下文推断一下亵玩一词的含义。
这句话写出了莲花什么特点?生: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8、师: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生:从三方面写莲的美好形象: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9、齐读第一段,读时注意韵脚要读的重一些,并读出延长音。
作者如此细描细绘莲花,难道他仅仅是喜爱莲花的外形吗?(小组讨论)生:不是!老师概括:莲是君子的化身,两者之间一定会有相似之处,想请大家填上与莲花相对应的君子的品德。
张国生《爱莲说》教学设计点评
张国生《爱莲说》教学设计点评教学目的:1.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2.提高文学修养;3.培养高尚情操。
[目的:三点。
1知识;2文学;3人文。
可谓清楚语文教育宗旨。
但嫌笼统,似乎作为其他课文教学目的,也未尝不可。
明确本文具体学习什么?提高什么?才好。
教学目的犹如人之眼睛,不可不明亮,不可不独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1.打开自制电脑软件,欣赏莲花图片十余幅,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
教师准备的是:生花妙笔、含露乍开、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将逝、一枝独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独醒、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生花妙笔梦落雁沉鱼[正确而充分运用电脑,“图”“配诗文名句”,深得中国文化之妙,且具教育之匠心!大有别于浅薄的忽悠和作秀之类矣]2.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180页《古人笔下的“莲”》。
指名读:“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
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
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
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善于运用课本,自然进入课文学习。
]3.介绍作者关于作者,请看“阅读提示”。
[善于运用课本。
]老师补充两点:(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如果给学生讲一两个故事,恐怕更有深长的价值。
]4.学习本课,运用“师生倒置法”——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
这可是很能培养能力的呀!下面请“老师”们“备课”。
[此法,会激发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二、“老师”们“备课”(即预习),印发下列“备课提纲”(即预习任务)。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教学目标:1.了解《爱莲说》的背景、作者以及其意境;2.熟悉《爱莲说》的诗词结构和修辞手法;3.通过鉴赏《爱莲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爱莲说》的背景:杨万里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他一生都热爱和钻研莲花。
《爱莲说》是他的一篇散文,以描写莲花为主线,表达了他对莲花的痴迷和赞美。
2.分析《爱莲说》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等。
3.鉴赏《爱莲说》:理解诗词的意境,感受莲花的美丽和纯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莲花的画作,引起学生对莲花的兴趣和好奇,向学生提问:“莲花为何物?你们对莲花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3.分析(15分钟):教师解读《爱莲说》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如何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效果。
4.赏析(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爱莲说》,并解读诗词的意境。
指导学生感受莲花的美丽、纯洁和韵味,体会诗人对莲花的独特情感和赞美之情。
5.总结(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爱莲说》中莲花是怎样的形象?你们觉得这首诗词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总结诗词的主题和特点,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讨论。
6.拓展(10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花卉的文章,并运用《爱莲说》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花卉的情感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点评: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爱莲说》的背景和作者,熟悉诗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并通过赏析诗词培养了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性:教师通过导入、呈现、分析、赏析、总结和拓展等环节,使学生在情感、认知、技能等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导入环节采用提问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呈现环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分析环节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赏析环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和解读诗词的意境,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爱莲说优秀教案8篇
爱莲说优秀教案8篇教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撰写教案,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爱莲说优秀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莲说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见过莲花吗生:没有。
师:不要遗憾,此刻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齐来欣赏一组莲花图片:妙笔生花、一枝独秀、独擎烛照红装、世人皆睡我独醒、小荷才露尖尖角、梦、沉鱼落雁。
生:感觉怎样美极了。
师: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述的对象。
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千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代薛涛――风前一叶压荷蕖。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
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
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1、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此刻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既能够说明,也能够议论,还能够用来记叙、抒情。
含义: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学习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五步阅读法大声朗读明确字音→仔细阅读理通文意→分析阅读体会形象→讲解阅读品味意境→背诵阅读加深理解1、听读课文录音,注意字音。
评课稿《爱莲说》
《爱莲说》评课稿语文组9月3日下午第七节课,我们在多媒体教室聆听了杨老师执教的《爱莲说》一课。
整节课环环相扣,教师条理清晰,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下面就我组对这一节课的评议做一汇报。
1、杨老师引用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句导入,引人入胜,将学生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
2、出示学习目标以及学习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学习的过程有的放矢。
3、对基础知识教学扎实。
介绍作者,解题说明什么是“说”以及对生字词的教学都扎实而有效果。
4、在完成美读这一环节,方法多样灵活,对学生朗读适时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范读,使学生及在坐的老师都无不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5、赏析荷花的品质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杨老师能化难为易,出示“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赏析角度技巧”“莲花与众不同的特点”几个问题,使学生对文意有了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6、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发言积极,整个课堂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
7、杨老师真正做到了师生平等,她对学生回答问题说“谢谢”“谢谢你”等,她的课堂是轻松的,她的课堂愉快的。
然而教学时一门缺憾的艺术,略感不足的是:1、杨老师的板书设计过于繁琐复杂,板书只要书写本节课最重要的几个字和词就可以了,而且书写字迹过小。
2、在讲解课文之前,学生读的有点少,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安排在讲解之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的基础上理解。
3、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一些口头禅,比如:“好吧”,听你的原意好像“本环节大家表现不错,我们进入下一环节”,但“好吧”意思感觉很勉强。
如果换作“好”或者“好的”等词语,会使人感觉我们的表现不错,还能使人觉得课堂干脆利落。
总之,杨老师教态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爱莲说》层进式教案设计及评析
《爱莲说》层进式教案设计及评析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爱莲说》的主题和情感,并能流利朗读诗歌。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并解读现代诗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情感体验。
2.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爱莲说》的主题和情感,并能流利朗读诗歌。
(2)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情感体验。
3.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诗歌《爱莲说》的课件、诗集或打印材料(3) 学生课前阅读课文的作业完成情况4. 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了解诗歌《爱莲说》是一首写景诗,诗歌的作者是徐志摩,诗歌中的“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之一。
(2) 阅读:学生逐句阅读诗歌,并进行师生共读,师生共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手法,对诗歌的结构和意象进行解读。
(4) 朗读:学生进行诗歌的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义。
(5) 谈论:学生就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展开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解读诗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6) 归纳: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并对诗歌进行评价。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爱莲说》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案评析《爱莲说》是一首现代诗歌,描述了莲花的美丽和高洁,读来有一种静谧的感觉,透露出作者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情感追求。
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丽与韵味,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导入、阅读、分析、朗读、讨论和归纳环节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和领会诗歌的情感和意义,并能够进行个人思考和表达。
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作业布置环节要求学生以短文的形式总结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这个层进式教案设计合理,有利于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爱莲说》教例评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爱莲说》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前预习中,要求熟读课文,并阅读文注释及练习。
课始,教师检查对词义理解。
“之”、“焉”、“者也”、“噫”、“唉”等虚词和若干实词在检查之列。
然后分四个层次向前推进教学。
一、朗读
要求畅读五分钟,每个人都必须讲出这篇文章之所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
学生尽情朗读,然后课堂发言。
对于这篇课文读起来上口的原因,同学们体会到的有:散句与骈句的交错运用,长句短语的错落有致,叙述、描写、议论句的熔为一炉,疑问句、感叹句的穿插使用。
全文言简意丰,文笔摇多姿,诵读起来格外舒畅。
二、析读
学生继续诵读课文,教师出示如下阅读思考题,要求根据思考题自己析读课文,并写下阅读笔记。
1、全文的主体形象和陪衬形象。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莲的形象。
3、文章怎样表现了莲的品质。
教师综合同学们的阅读分析所得;
1、全文的主体形象是莲,陪衬形象是菊和牡丹。
2、作者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
《爱莲说》的教案及反思
《爱莲说》的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文本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领悟莲花的高洁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爱莲说》。
(2)理解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2)领悟莲花的高洁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
(2)提问:同学们对莲花有什么了解?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爱莲说》,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想象莲花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莲花高洁品质的理解。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爱莲说》。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莲花高洁品质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和背诵《爱莲说》,是否能理解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是否能领悟莲花的高洁品质。
2. 反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以及是否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3. 反思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是否运用得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4.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爱莲说》的理解和领悟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5.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爱莲说教学片段与点评
《爱莲说》教学片段与点评教材分析本文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旨在托“莲”以表达自己不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
文章主要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内在的气质,最后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插图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
学情分析学生对“莲”这种事物还是比较熟悉的,从墙壁上挂的画,文学作品中读到的,因此,对“莲”的外在形象的把握不是很难,再加上本文提供的插图,文字资料,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并且阅读后肯定有独到的体验,可引导他们表达出来。
设计理念与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提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本文教学设想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以“朗读-----质疑------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阅读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表情达意的理想场所,达到阅读学习本文的目的。
教学目标1、把握“莲”的形象,注意其所揭示的象征意义。
2、通过多朗读,体验作者文中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正侧面烘托的写法,体会其好处,并谈谈自己对文章的个别富有启示的话的理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1、由“莲”的话题谈开去,引导学生注意“莲”即是“荷”的别称2、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本文主要写作对象①学生质疑,将问题写在纸上②学生分小组研讨质疑的话题③各小组拟订本小组困惑的话题,提交班内研讨课堂教学实录(片段):生:课文中写“莲”的句子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谁来说说莲所具有的特点?生:“莲”生长在污浊的环境中却不受沾染。
生:“莲”外表笔直,香气飘得很远。
师:如果“莲”让你想到了某类人,你认为这种人又具有什么特点?生:君子。
《爱莲说》评课稿
《爱莲说》评课稿《爱莲说》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咏荷诗,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痴迷与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对《爱莲说》进行深入解读和评价。
一、背景介绍《爱莲说》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在晚年创作的作品之一,他在杭州任职期间,在西湖边的花坛中亲眼目睹了荷花的美丽和洁净,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这首诗被收录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其深情的表达和优美的词句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二、诗歌分析《爱莲说》以咏荷为主题,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荷花之美的独特感悟。
诗中以“古”、“新”两个词营造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荷花的境界与凡尘世事的不同。
首先,诗人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开头,通过对“古人”的赞叹,规勉后辈要勤奋学习,方能有所成就。
接着,通过描绘荷花“古时候清净无污漫”的景象,与现代“红尘中”荷花的“纤尘不染”的状态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浮躁和喧嚣。
其次,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将荷花比喻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品质,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赞美。
他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抒发对荷花高洁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的描绘,将荷花与人生做了相应的对应,通过喻荷发出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以“轻舟已过万重山”比喻了人生的艰险与风雨,折射出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展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三、评价《爱莲说》作为白居易的佳作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首先,诗人通过对荷花的精细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他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到荷花的境界中,使人感受到清新、宁静的美感。
其次,诗人借助荷花的形象,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批判。
他通过描绘现代社会的浮躁和喧嚣,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诗人通过荷花与人生的对应,展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他以“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了对人生中困境和挑战的认知,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爱莲说》教学片段与点评
《爱莲说》教学片段与点评教材分析本文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旨在托“莲”以表达自己不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
文章主要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内在的气质,最后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插图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
学情分析学生对“莲”这种事物还是比较熟悉的,从墙壁上挂的画,文学作品中读到的,因此,对“莲”的外在形象的把握不是很难,再加上本文提供的插图,文字资料,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并且阅读后肯定有独到的体验,可引导他们表达出来。
设计理念与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提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本文教学设想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以“朗读-----质疑------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阅读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表情达意的理想场所,达到阅读学习本文的目的。
教学目标1、把握“莲”的形象,注意其所揭示的象征意义。
2、通过多朗读,体验作者文中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正侧面烘托的写法,体会其好处,并谈谈自己对文章的个别富有启示的话的理解。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流程:1、由“莲”的话题谈开去,引导学生注意“莲”即是“荷”的别称2、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本文主要写作对象①学生质疑,将问题写在纸上②学生分小组研讨质疑的话题③各小组拟订本小组困惑的话题,提交班内研讨课堂(片段):生:课文中写“莲”的句子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谁来说说莲所具有的特点?生:“莲”生长在污浊的环境中却不受沾染。
生:“莲”外表笔直,香气飘得很远。
师:如果“莲”让你想到了某类人,你认为这种人又具有什么特点?生:君子。
《爱莲说》听课记录(教学设计)及评议
形式与内容——《爱莲说》听课感想第一初中侯宏东4月10日上午听了颍上县第五中学王老师所授《爱莲说》,现将听课内容与感想记述如下。
这节课的主要环节有:一、导入新课莲花图片播放,吟诵描写莲的古诗句导入。
二、作者简介、解释课题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莲花的形象重要字词的读音节奏四、疏通文意1、比较《陋室铭》和《爱莲说》两课句式上的不同。
2、疏通文意。
3、区别两课“之”字的用法。
五、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1、找出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理解莲花的高尚品格。
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三个方面品读2、文章写了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有什么作用?3、理解托物言志,品读君子情怀模仿例句,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种植物,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我爱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七、作业打开课件,一看授课老师还是昨天的王老师,既感失望,又有所期待。
因为昨天已经听了王老师的一节《陋室铭》,实在空洞无物,没有想到今天《爱莲说》还是由他来上。
短文两篇都是千古名篇,作为初中教材,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这两篇文章,篇幅都不长,适合作为公开课来上,因为时间上比较容易把握,听得越多就兴趣越浓,总是企望每听一遍就有新的收获。
因为昨天感觉王老师上的不理想,所以今天看了还是他来上,又隐隐有所期待,看看有无新的亮点。
就像投资的人第一把被人骗了,暗下决心,不再被骗,但是又按捺不住内心赚它一把的欲望。
现实总是不遂人意的。
王老师这节课,一如昨天的一样空洞无物,乏善可陈。
如果非要找一个亮点,那就是在分析菊花和牡丹的衬托作用时,能够有所拓展,引用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白居易的《买花》、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来深化对菊花、牡丹花语的解读,稍微增强点教学讲解的厚重感。
王老师这节课,思路不够清晰,重点不够突出,难点处理不当。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主要有托物言志、衬托手法,在表达方式上,第一段以记叙描写为主,第二段以议论抒情为主。
《爱莲说》课例评析
《爱莲说》课例评析夏坝中学潘媛媛有幸聆听了我校余素兰老师执教的《爱莲说》一课,现将余老师这堂课的主要流程呈现如下,并就本堂课进行了评析: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播放歌曲《荷花颂》将学生带入情境。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曾写过一篇《爱莲说》,他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
(出示教学目标,简介作者。
)二、组织活动:(一)听莲:听课文朗读,配画录音(二)读莲:1、让学生听录音跟读。
2、指名读,正音,出示PPT,领读生字。
3、自读课文。
4、齐读课文。
5、结合注释,小组合作自译课文。
(三)品莲:A 品莲之美:(学生合作探究,举手回答。
)过渡:莲花是美的。
美在哪里呢?我们先看课文:题目是《爱莲说》,指名介绍“说”这种文体,文章哪一段写“莲”?1、读第一段:师:这一段写出了莲花怎样的形象呢?这一段当中有两句最有名,你们猜猜是那两句?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
2、师:莲花有没有因为自己漂亮而卖弄自己?写出这两句对应的莲花的品格。
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真自然不显媚态。
3、师:“中”是里面,里面怎么样?见过莲花的茎么?外直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格?生:内心通达行为方正。
4、师:不蔓不枝,蔓是一种植物,特点是自己长不高,但如果附近有攀附物,他会爬得很高,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么?生:有,攀附权贵的人。
莲是不是这样?不是。
5、师:香远益清,这句话写出了莲花什么品格?生:美名远扬。
6、师:亭亭净植中的“亭亭”写身材,写出了莲怎样的体态?生:仪态端庄。
7、师: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根据上下文推断一下亵玩一词的含义。
这句话写出了莲花什么特点?生: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8、师: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生:从三方面写莲的美好形象: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9、齐读第一段,读时注意韵脚要读的重一些,并读出延长音。
作者如此细描细绘莲花,难道他仅仅是喜爱莲花的外形吗?(小组讨论)生:不是!老师概括:莲是君子的化身,两者之间一定会有相似之处,想请大家填上与莲花相对应的君子的品德。
《爱莲说》评课稿(通用7篇)
《爱莲说》评课稿(通用7篇)《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北宋人,而且是我同姓的本家人,我的庐陵家谱也和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下面小编带来的《爱莲说》评课稿。
《爱莲说》评课稿篇1《爱莲说》选自新教材八年级上册,本文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巧妙地把莲花的生活环境,特殊性状和君子的高尚品德联系起来,描绘赞美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听了孟老师的《爱莲说》一课,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
”孟老师在这一堂课中贯彻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习惯。
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孟老师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第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课标、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孟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
孟老师既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积极发挥帮学作用。
课前准备的关于莲花的图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体验。
孟老师把阅读作了五个阶段的安排:第一阶段:师高声朗读,整体把握。
第二阶段:放录音,学生跟读。
第三阶段:生齐读,自渎后解决字、词、句。
孟老师采用学生质疑这一手段,让学生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既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教师就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了,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能力略强的一员。
在这一阶段,孟老师大胆的向课文录音中的“蔓”字的读音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种敢于说“不”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借鉴。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设计:课堂背景分析:《爱莲说》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篇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莲花的形象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适合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哲理。
本节课将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理解《爱莲说》的主旨和意义。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爱莲说》的主旨和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爱莲说》的诗文、批注和翻译。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莲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莲花的特点和美。
引导学生关注莲花的含义和象征。
步骤二:欣赏诗歌(10分钟)教师将诗歌《爱莲说》的诗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
然后请学生朗读诗歌,尽量体验诗歌的美和声音的韵律。
步骤三:理解诗意(20分钟)1.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用简洁的文字展示莲花意象,通过对莲花的描绘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2.分析诗歌内容:解释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3.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引导学生从音乐性、意象和内涵等方面解读诗歌,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步骤四:交流讨论(20分钟)1.学生之间讨论诗歌,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组织学生上台表演朗读诗歌,通过表演来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和表达进行联想写作。
2.分析其他作品中的莲花形象,并比较不同作品中的莲花形象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步骤六:小结(5分钟)总结全课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进行点评。
点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爱莲说》的主旨和意义,了解莲花的象征意义,并能够欣赏诗歌的美。
教师通过展示诗歌的诗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并通过讨论和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爱莲说》教例评析
教课资料范本初中语文教例点评100篇58《爱莲说》教例评析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58.层层推动美读美析——《爱莲说》教例评析[教例简述]课前预习中 . 要求熟读课文 . 并阅读课文说明及练习。
课始 . 教师检核对词义的理解。
“之”、“焉”、“者也”、“噫”、“矣”等虚词和若干实词在检查之列。
而后分四个层次向前推动教课。
一、朗诵要求畅读五分钟 . 每一个人都一定讲出这篇文章之因此朗朗上口的一个原由。
学生尽兴朗诵 . 而后讲堂讲话。
关于这篇课文读起来上口的原由 . 同学们领会到的有:散句与骈句的交织运用 . 长句短语的有条有理 . 表达、描绘、谈论句的熔为一炉 . 疑问句、叹息句的穿插使用。
全文言简意丰 . 文笔摇摆多姿 . 朗读起来分外愉快。
二、析读学生持续朗读课文. 教师出示以下阅读思虑题. 要求依据思虑题自己析读课文 . 并写下阅读笔录。
①全文的主体形象和衬托形象。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莲的形象。
③文章如何表现了莲的质量。
教师综合同学们的阅读剖析所得:①全文的主体形象是莲 . 衬托形象是菊和牡丹。
②作者从生长环境方面 . 描述了莲的高洁和朴素 . 从体态香气方面 .写了莲的正直和芬芳 . 从风采方面 . 写了莲的高傲。
③文章表现莲的高洁质量 . 从三个方面下手:直接描绘形美 . 菊和牡丹衬托 . 作者抒怀谈论。
三、讲读教师对课文的需要侧重理解的地方进行解说。
主要内容有:①直接写莲花的句子 . 句句写景 . 又句句抒怀;句句赞莲花. 又是句句赞君子 . 既是描绘 . 又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情味和高傲思想。
②第一段文字是状物 . 第二段文字是言志。
状物意在颂扬君子的道德. 言志则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爱的操守和感情。
四、抄读和背读。
课末留几分钟时间 . 学生自行达成。
[评析]《爱莲说》 . 百来字的恒久传诵不衰的佳作。
但平时教课中常以串讲为主. 结果诗味无影无踪。
《爱莲说》教案及反思
《爱莲说》教案及反思七年级语专题《爱说》教案及反思【题】:爱说【教者】:李莎【教学目标】:⒈朗读《爱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意。
⒉学习本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一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个城市里鲜花店越越多了。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呢?(由学生自由讲解)因为鲜花除了具有缤纷的色彩和馨之外,它们还具有美丽、圣洁、华贵等不同的精神气质。
人们用鲜花传递情感,表达问候,人们爱什么花,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心态和志趣。
古代有爱梅如妻的林逋,有以菊自励的陶渊明,那么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为什么特别喜爱花呢?他是怎样描绘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爱说》二、学习体“说”是一种议论的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论述道理。
三、录音范读提示:在听的过程中,注意结合注释,理解意。
请大家打开本,我们欣赏一下这篇的录音朗读。
在听的过程之中,请大家注意的注释。
待会我们要做一个小小的词语测试。
“蕃”fán多“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濯”zhuó洗涤“鲜”xiǎn少四、运用点拨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本“说”的对象是什么?“说”—“爱”。
1、分析重点段落作者在的开头就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偏偏喜爱花呢?的第一节有没有列出理由?(指学生名回答)明确:“予独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问:大家现在数一数,这段话里有几个短语?七个短语。
(由此引出以下问题)这七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花的哪一方面特点?请一位同学结合这幅花图谈一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适时点拨,“淤泥”和“清涟”是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花的茎(主干);“香远益清”指花的香味;“亭亭净植”指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
《爱莲说》层进式教案设计及评析
爱莲说层进式教案设计及评析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白居易的《爱莲说》的背景和创作背景•理解《爱莲说》的主题和文学意义•掌握本文的语言形式和写作技巧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感受自然美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美学情感和审美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2.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讲授、解读、分析、讨论•录音、视频、演示•个人、小组、班内、班间合作学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师引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学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成果,并颁布此次学习任务。
2.教师介绍白居易和《爱莲说》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特点和主题。
3.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及涵义,辅助学生在阅读表达等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第二课时1.以学生的实际兴趣为出发点,教师设计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感受到文学中的美。
2.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词语技法,以及通过这些技法对文学极致追求的理解。
3.根据学生情况,辅助学生完成文学模拟写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技法。
第三课时1.以文类比较及诗歌鉴赏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爱莲说》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品味文字中的感情。
2.通过音乐配合,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中的情感,进一步体味文章表现出来的情感。
3.生活实践中融入文学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到更多文学知识,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学评估•结合作业、考试、个人成长、作品制作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评价。
•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课程设计、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3. 教学评析本教案以爱莲说为核心,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特别是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情景式阅读、小组讨论、文学鉴赏和生活实践等,使学生在阅读、理解、创作、欣赏等环节中形成文化视野,使学生探究文本的背景,掌握其语言和文学技巧。
同时,通过文学与生活的融合,促使学生积极体验生活,通过现实体验,形成以学习为本的价值观和人民为本的思想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教学片段与点评 [B教材分析本文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旨在托“莲”以表达 自己不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
文章主要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内在的气质,最后 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插图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 “莲”。
学情分析学生对“莲”这种事物还是比较熟悉的,从墙壁上挂的画,文学作品中读到 的,因此,对“莲”的外在形象的把握不是很难,再加上本文提供的插图,文字 资料,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并且阅读后肯定有独到的体验,可引导他们表达 出来。
设计理念与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提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 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 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本文教学设想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以“朗读 展开教学,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阅读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表情达意的理想场 所,达到阅读学习本文的目的。
教学目标1、把握“莲”的形象,注意其所揭示的象征意义。
2、通过多朗读,体验作者文中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讨论”的方式 质疑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正侧面烘托的写法,体会其好处,并谈谈自己对文章的 个别富有启示的话的理解。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流程:1、由“莲”的话题谈开去,引导学生注意“莲”即是“荷”的别称2、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本文主要写作对象① 学生质疑 , 将问题写在纸上② 学生分小组研讨质疑的话题③ 各小组拟订本小组困惑的话题,提交班内研讨课堂教学实录(片段):生:课文中写“莲”的句子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谁来说说莲所具有的特点?如果“莲”让你想到了某类人,你认为这种人又具有什么特点? 生:君子。
书上不是说“莲,花之君子者也”吗? 师:“君子”又具有什么高贵品质? 生:从“莲”的外在形象的描写看,把“莲”比喻成“君子”,它,不受污浊环境影响,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生: 莲”生长在污浊的环境中却不受沾染。
生: 莲”外表笔直,香气飘得很远。
师:生:他概括出了几个要点,但还不完整,“莲”还仪态端庄,通达事理,从书上“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和“中通外直”可知。
生:我在想,题目提到“爱莲”,作者爱莲的原因是什么?不蔓不枝生:前边提到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玩焉”就是。
(加以解释)生:文章作者主要要写“莲”,为何又提到“菊”和“牡丹”讨论)生:(归纳牡丹与菊的象征意义后)为了烘托写莲。
写“菊”正面烘托写“莲”,写“牡丹”反面烘托写“莲”。
④学生自己归纳主题⑤小组探究本文写法,推举代表补充发言3、朗读,交换阅读体验:师:研习了本文以后,文章的哪个句子或哪一点给你启示最深?请谈谈。
生:我感觉“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给我的启示太深了。
(坐下)生:你谈谈其中原因吗?生:人好比莲,人也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倘若不受环境影响,这也太难了,譬如,我们有的同学受别人的引诱,到游戏机室里玩游戏,直至天亮,这都是因为他们意志力薄弱,受不了诱惑的缘故。
生:看来,我们要学习莲,坚持使自己不轻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生:人们都说“近墨者黑”,看来“近墨”者也可以不“黑”呀!师:他的体验有新意,,4、学生总结这节课内容5、让学生说说学习本节课后的心得生:学了本文,我感觉一个人对待生活要象作者那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做人才会乐观,不那么辛苦,生活才有乐趣。
生:我觉得“托物言志”的写法好,文章写得含蓄,却意味无穷。
生:我觉得作者有独特个性,不随大流,感于逆环境而行,他的生活追求值得我们称道,学习。
生:我认为人逆环境而行也是十分辛苦的,因为人毕竟是环境中的人,也该努力去适应环境,才会将环境好好利用。
生:怎样利用环境?能举个例子说吗?生:比如,你有优越的家庭条件,学习条件好,能很好利用,学习就可能更上一层楼,否则,再好的环境,也只是浪费。
师:分析深入,有独到见解,他们积极思维值得大家学习、交流阅读体会三、畅谈学后心得教师自我评价与反思课堂,因讨论而精彩本节课,我让学生以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质疑,积极动脑思维,探索问题的实质,以讨论的方式展开了探究交流,学生在探索问题过程中,将自己体验到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交流,分享,使得自己的“成果”公诸于众,从中体验到探究带来的愉悦的美好感受,尝到了成功的幸福感,这也使得他们更乐于讨论,乐于交流,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浓烈,学生积极投入,各抒己见,大胆直言,这是学生乐学而有热情的学习的一种体现,课堂,因讨论,唤起了学生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我想,这是本节课的可取的一点。
再者,学生在课内,由于采用了合作探究与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有了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比如:对文本内容的探索,看书本素描的荷叶图后的讨论,学生的讨论研究的积极性都挺高,因为有着共同喜爱的话题。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已经不仅局限于课文本身,还延伸到生活实践中的事例,延伸到做人的法则,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谈体验,谈学习本文的感受,他们的情感真实的流露,都在一节课的讨论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课堂上,学生的讨论热烈,因热烈而精彩,因精彩而见成效。
教学点评“美”点,贵在发现本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多朗读,多讨论,学生与学生更多地交换自己阅读后的思想认识与情感体验,大多数学生都能以自己敏锐的眼光去挖掘书中蕴涵的奥秘,提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来。
比如:“谁来概括一下莲的特点?”,“由莲的形象,你想到了什么?”,“环境对人的影响,你又是怎么看的?”等问题的提出,都可见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和深入,书本上的许多“美” 点都让学生给找寻出来了,学生们那一双双明亮而敏锐的眼睛是多么善于发现问题啊!课堂上,因问题的提出,争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热烈,学生在探索和讨论中生成了新的东西,这,正是新课堂所带来的。
再者,不仅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老师(或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常常会表明自己不同的看法来。
譬如:提到“环境”与“人”的关系,大多数人都认为, 人不应该受环境的影响,受环境的束缚。
而有的同学则认为,人要受环境的影响, 并且要很好的利用环境因素,使之为自己的发展服务。
观点新,看法别致,使得课堂的讨论更活跃,更深入,善于“找别人的茬”,这有利于大家对问题更深层次地把握,因此,它也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美”点。
“美”是无处不在的,随处可见的,“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节课,学生个个在创造着美,老师“借题发挥”也是在创造美,只要我们能做课堂的有心人,多发现问题,像本节课,那么,我想,课堂效果应是极好的。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2011 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
这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
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
作为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
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
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
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
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
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
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
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
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
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
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
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
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弓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系列活动。
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
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
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问题。
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按照“ 1 + 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 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