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劳动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甘肃省人才资源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框架

甘肃省人才资源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框架

甘肃省人才资源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研究1.甘肃省人才资源现状分析(龚丽负责)1.1甘肃省人才总量分析1.1.12010-2015年人才总量、总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1.1.22010-2015年省内GDP总量、总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1.1.3结论:人才总量与GDP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2甘肃省人才类别现状分析1.2.1甘肃省人才类别以及数量1.2.2分析人才增长数量1.2.3分析人才增长率1.3甘肃省人才资源行业分布分析1.4甘肃省人才资源层次结构分布(分别为:职称层次、技能层次、学历层次、拔尖人才以及领军人才等)1.5甘肃省人才资源地区分布分析1.5.1甘肃省14个地市人才情况排列1.5.2高层次人才资源地区分布情况1.5.3高学历人才资源地区分布情况(研究生以上)1.6甘肃省人才资源流动性分析1.7重点产业领域人力资源分布1.8轻重工业人才结构分析2.甘肃省人才资源问题与成因分析(张广政负责)2.1甘肃省人才资源问题总结2.1.1人才总量与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依然差距较大2.1.2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尤其在地区、层次、行业分布极其突出2.1.3非公有制企业领域人才奇缺,流入难度大,意愿低2.1.3.1数据分析2.1.3.2列出问题2.1.4重点领域内人才培育与导入能力显著不足(文化、旅游、现代物流)2.1.5人才培育机制、创新能力不足2.1.6人才培育政策完善度不足,实施效果不明显2.2成因分析2.2.1人才重视意识依然有待提高2.2.2市场导向意识严重不足2.2.3人才本身向内意识集中,缺乏外向竞争性和域内流动性2.2.4地域品牌忠诚度导致人才流出现象,驻留意识严重不足2.2.5人才流入与驻留主要依靠故乡情结2.2.6人才流出动力(由于地域品牌知名度、发展机会、待遇的差异,是导致人才流出的主要原因)3.甘肃省人才资源建设对策建议(王莎莎负责)3.1政策层面:3.1.1政策制度完善,包括培养机制、用人机制和用人激励,重点关注人才培育3.1.2重点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留人机制3.1.3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向重点领域优化3.1.4重点领域起步型人才大部分为外部植入,尤其是五六十年代通过整体转移,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热情,这些人大部分已退休,部分将要退休。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劳动力资源情况,本文对劳动力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18到60岁的全国劳动力,涵盖不同行业和不同城乡地区的劳动者。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0份,有效回收率90%。

四、调查结果分析1. 性别分布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占比56%,女性占比44%。

2. 年龄分布在各年龄段中,25-35岁年龄段的劳动力占比最高,为35%,其次是35-45岁年龄段,占比为30%。

3. 学历分布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占比达到45%,本科学历占比为30%,中专和高中学历的劳动者分别为15%和10%,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者占比为5%。

4. 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大多数劳动者的月收入在3000-8000元之间,占比为60%。

高收入群体(8000元以上)占比为25%,低收入群体(3000元以下)占比为15%。

5. 就业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固定工作的劳动者占比为80%,无固定工作的劳动者占比为20%。

其中,城镇就业人口占比70%,农村就业人口占比30%。

6. 就业行业调查显示,服务业是目前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占比为40%,其次是制造业,占比为30%,建筑业占比为15%,其他行业占比为15%。

五、问题分析与建议1. 就业机会不均衡由于城市就业优势明显,导致农村劳动力较难找到工作。

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就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

2. 教育程度不均衡劳动力整体学历层次较高,但仍有一部分劳动者存在低学历问题。

建议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加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教育水平。

3. 收入不公平收入差距较大,高收入群体占比较低。

建议加大收入分配政策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收入公平。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我国劳动力资源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

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

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为全面掌握我市劳动力资源情况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研究劳动力资源对我市就业工作的影响,探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思路,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在全市开展了劳动力资源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调查。

现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市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据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到20XX年底,全市总人口为413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81万人,占总人口的68。

本次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的数据为:统计人口399.06万人(主要是中央省属单位未统计在内),其中:非农业人口136.55万人,农业人口262.51万人,分别占34.2、65.8;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31.99万人,占统计人口的58.13。

本报告以此次调查统计劳动力资源为分析基数。

从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状况看,我市劳动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农村劳动力占得比重大。

山东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总量大。

在全省17个市中,我市属于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

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城镇劳动力80.44万人,农村劳动力151.55万人,分别占整个劳动力资源的34.7、65.3。

富余劳动力也比较多,调查统计约有30.85万人。

(二)同年龄段的男女劳动力比例基本持平。

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男性劳动力127.34万人(城镇43.79万人、农村83.55万人),女性劳动力104.65万人(城镇36.65万人、农村68万人),分别占整个劳动力资源的54.9、45.1。

其中18—50岁的男性劳动力为101.2万人,女性劳动力104.65万人,51—60岁的男性劳动力26.14万人。

(三)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衡。

一是从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看,各区县城市化水平差距比较大,××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75.2,××、××两区县城镇与农村人口基本接近,其它区县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都在40以下,其中三个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以下。

劳动力资源调查总结

劳动力资源调查总结

劳动力资源调查总结篇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中农金瑞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乙—刖S第一局部:人力资源现状综述一、整体综述1、整体人员结构2、年龄、学历水平二、各部门人员分析1、管理人员2、销售部3、财务部其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诊断综合概述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公司对人力资源没有足够的熟悉2、公司管理层未形成参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3、组织结构4、人力资源规划5、工作分析6、员工培训开发与职业进展7、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1、外来劳动力概况。

我村外来劳动力总人数为48人,其中外省来我村流淌就业人数是14人,占29.2%,女性为6人,占外省劳动力人数的42.9%。

省内跨地区流淌的就业人员为34人,占外来总人数的70.8%,女性为28人,占省内跨地区流淌就业人员的82.4%。

从本次调查的状况看,随着我村经济的不断进展,外来人口增加幅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又增长了9%左右。

2、从外省劳动力的来源看,主要来自安徽、湖北、贵州、四川、江西、湖南、陕西、江苏、山东等省,这次调查结果的前三名与上次调查的前三名有所变动,这次是以安徽、湖北、贵州为前三名(上次是安徽、四川、江西),人员数量分别为安徽2人、四川2人、江西3人,占外省人数的50%,其它省的占50%。

从省内跨地区流淌就业的状况看,主要来自浙江的丽水、衢州、舟山,以舟山最多,人数为10人,占省内劳动力流淌就业人数的29.4%。

3、外来劳动力基本构成,从外来劳动力的性别结构看,男性8人,占16.7%O从外来劳动力年龄结构看,来我村打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总人数为42人,占87.5%。

其中26周岁至45周岁的就有23 Ao占总人数的47.9%。

16〜25周岁的为次之,人数为19,占39.6%。

45周岁以上的外来劳动力相对较少,人数仅为6人,只占12.5%,可见外出打工以青壮年居多。

从文化学问结构看,外来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学校及以下人数占绝大多数,人员高达41人,占外来总人数的85.4%,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员7人,占14.6%,大专以上人数较少,仅有2人,占4.2%O从外来劳动力的技能结构看,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占绝大多数,人数多达48人,占100%,有初级技能和高级技能者多为人才市场窗口引进。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
《劳动调研报告》
一、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对劳动力供需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劳动调研,以便更好地指导政策制定和劳动力资源配置。

二、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作为调研对象,并采用了多种调研工具,包括问卷、访谈记录等。

三、调研结果
1.就业形势
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大多数调研对象对就业形势较为谨慎乐观,尤其是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方面有较高的期待。

2.用工需求
调研发现,某些行业和地区的用工需求较为旺盛,但是仍存在一些用工难题,尤其是对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较大。

3.劳动力资源配置
调研还发现,部分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一些就业歧视现象,并且一些行业和职业的人才流动性较低。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
1.就业形势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劳动力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

2.用工需求
政府应该加大对产业升级和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和人才培训的问题。

3.劳动力资源配置
政府和企业应该一起努力打破就业歧视,为每个劳动者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鼓励劳动力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五、结论
本次劳动调研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对劳动力市场的了解更加深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调研结论,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帮助劳动力市场更加合理、高效地运作。

劳动力现状的调研报告

劳动力现状的调研报告

劳动力现状的调研报告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挑战与机遇一、引言劳动力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稳定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当前全球劳动力现状的调研,以及分析劳动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旨在为政府决策者、企业家和学者提供有关劳动力现状的全面了解和参考。

二、劳动力现状概述1. 全球劳动力总量根据联合国劳工组织(ILO)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球劳动力总量约为32亿人,其中80%来自发展中国家。

亚太地区的劳动力总量最多,达到18亿人。

2. 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结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差异。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多集中在服务业和高技术行业,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大部分从事农业和制造业。

此外,女性劳动力的比例也有显著差异,发达国家女性劳动力的比例相对较高。

3. 失业率和就业质量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球失业率在过去几年中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COVID-19疫情的冲击下。

此外,就业质量也是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低薪、无保障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

三、劳动力现状的挑战1. 技术变革和自动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许多传统行业将受到冲击,部分工作岗位可能会被取代。

这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能。

2. 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许多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龄人口增加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了挑战。

劳动力短缺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引发社会保障和养老金等问题。

3. 贫困和不平等贫困和不平等是全球劳动力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些劳动力在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方面面临困难,这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

四、劳动力现状的机遇1. 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教育和技能培训水平是解决劳动力现状中的关键一环。

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劳动力可以适应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2. 创新和创业创新和创业是劳动力现状下的一种机遇。

新的科技和商业模式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甘肃定西调研报告

甘肃定西调研报告

甘肃定西调研报告甘肃定西调研报告我于某日期前往甘肃定西进行调研,以下是我对该地区的情况的观察和总结。

1. 交通状况:甘肃定西的交通状况相对较为落后。

公路网络发展不完善,特别是边远山区的交通条件较差。

这导致了企业物资运输困难,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困扰。

2. 经济发展:甘肃定西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业产业链相对完整。

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马铃薯、玉米等。

然而,农业的发展方式仍然比较传统,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此外,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的培育。

3. 教育和医疗:甘肃定西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较低。

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设施不完善,教师素质普遍较低。

医疗设施也缺乏现代化设备和专业医疗人才。

这给当地居民的教育和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 农村发展:甘肃定西的农村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田灌溉和排水工程不完善,农民收入普遍较低。

此外,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农村人口减少和农业生产力下降。

综上所述,甘肃定西在交通、经济、教育和医疗、农村发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交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新的公路和桥梁,改善农村供水、供电和排水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

2. 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引入高新技术,培育当地的支柱产业,提升甘肃定西的经济竞争力。

3. 加强教育和医疗资源建设。

提升教育设施质量,提高教师素质。

引进现代医疗设备和专业医疗人才,改善当地居民的医疗条件。

4.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和农村电商发展,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和产业转移,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总之,甘肃定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很多,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我相信甘肃定西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甘肃调查报告原文

甘肃调查报告原文

甘肃调查报告原文甘肃调查报告原文近期,关于甘肃省的一项调查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调查报告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本文将对该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调查报告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报告指出,甘肃省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经济区域,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特别是在能源、农业和旅游等领域,甘肃省的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报告也揭示了一些问题,比如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甘肃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调查报告对甘肃省的环境保护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报告指出,甘肃省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尤其是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恶化。

此外,报告还提到了甘肃省存在的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再次,调查报告对甘肃省的教育医疗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报告指出,甘肃省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条件相对滞后,存在着城乡差距和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教育资源的不足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则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报告呼吁政府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最后,调查报告还对甘肃省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

报告指出,甘肃省存在着贫困问题、就业压力和社会不公平等诸多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一部分人民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报告建议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强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综上所述,甘肃调查报告对该省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和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建议,为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报告也只是一个开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二、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1. 总量及结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约为4.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近40%。

其中,青壮年劳动力占比较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在地域分布上,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省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匮乏。

2. 教育及技能水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足30%。

在技能方面,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仅有少数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

3. 就业状况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农业、外出务工和本地企业就业。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面临的问题1. 就业渠道单一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尤其在农闲季节,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未能充分发挥其劳动力价值。

2. 职业技能培训不足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面临技能不足的困境。

3. 社会保障缺失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

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使得他们在面临疾病、失业等风险时缺乏保障。

四、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对策1. 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等新兴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结合市场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享有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保障。

甘肃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甘肃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甘肃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人力资源成为现代社会和组织的战略资源,一方面它是一种能动资源,即它在经济和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和处于中心地位。

另一方面它发起、使用、操纵、控制着其他资源,使其他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配置和利用;同时它又是唯一起创新作用的因素,它是一个组织系统的动力。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当今世界处于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是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它区别于工业经济,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源在生产经营中所占的首要地位,具有创新力的人力资源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

社会保障制度则是对新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的补充,它保证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被调配。

只有在认真分析各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的趋势下,仔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情况,才能正确看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国际化潮流,才能够自觉地调整和完善相应的政策与法规,向着顺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方向推进,就能创造出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近年来,甘肃在经济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在扎实推进“3783”主体责任体系、“333科技人才工程”和“555创新人才工程”及“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基础上,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初步建立起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险制度为重点,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保体系,在为促进甘肃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兴陇、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安全网”和“减震器”的重要作用。

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调研报告

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调研报告

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和雇主通过供需关系进行工作和就业的地方。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劳动力供给分析(一)就业人口数量及结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就业人口总数达到8.7亿人,其中农村就业人口占比约为40%,城镇就业人口占比约为60%。

此外,就业人口中的年轻劳动者(18-35岁)占比超过60%,老年劳动者(55岁以上)占比逐渐增加。

(二)教育背景与技能要求对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情况,教育背景和技能水平是两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大多数就业人员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占比逐年增加。

同时,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中,对具备特定技能的劳动力需求更为迫切。

(三)劳动力流动性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问题,流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大城市,劳动力的流动性较高,许多人通过外出务工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

而在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主要依赖于当地的农业和农村工业。

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也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劳动力需求分析(一)行业需求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存在差异。

目前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迅速,尤其是金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行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较大。

另外,制造业仍然是许多地区的经济支柱,对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的需求稳定。

(二)技能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对技能水平的要求日益增加。

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此外,具备管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备受企业追捧。

(三)人才短缺和结构性失业尽管整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并不普遍,但某些地区或行业仍然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这主要与人才结构不匹配以及教育培训体系的问题有关。

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

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

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本次调研报告将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与就业情况、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

二、劳动力供给情况1.人口数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人口总量约为14亿,其中劳动力人口超过9亿,占比较高。

2.人口结构:调查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人口中年龄较大的人群比例在逐渐减少,而年轻人群的比例正在增加。

3.人口素质: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人口素质正在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在逐步加强。

4.流动人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一直持续存在,这为城市劳动力的补充提供了机会。

三、劳动力需求与就业情况1.产业需求: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则在逐渐减弱。

2.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扩大,但也带来了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3.就业率: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稳定的水平上波动,但整体能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就业率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四、人力资源开发1.教育培训: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加强人员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政府支持的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自建的培训体系逐渐健全。

2.创业就业:鼓励创新创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大量劳动力就业。

五、问题与建议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将成为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障碍,建议加强老龄劳动力的培训和再就业机会,延长退休年龄,激励人们延迟退休。

2.技能人才培养: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建议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技能人才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3.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建议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鼓励他们扎根乡村发展。

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汇报

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汇报

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劳动力总量庞大,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总人口已经超过13亿,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为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

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接受了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了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者,我国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力从事的行业和岗位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越来越多的人才涌现在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我国劳动力市场日益完善。

随着就业政策的不断改善和完善,劳动者的就业渠道日益多元化,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逐渐趋于平衡,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此外,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分布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为集中的劳动力资源,而中西部地区也在不断加大对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配置。

总的来看,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部分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此外,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也是一个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资源的政策体系,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推动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调整和优化,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高质量发展和有效利用。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和引导,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劳动力市场情况的调研报告

劳动力市场情况的调研报告

劳动力市场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年劳动力市场情况调研报告
概述
2024年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迅速的一年。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的统计,2024年全国就业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有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解除,社会福利持续改善,技术支撑劳动力转型升级,就业促进政策不断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更加规范,劳动关系和谐。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024年,全国就业总体稳定,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的数据,202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37.7万人,较2024年增加322.1万人,延续了2024年以来增加的良好势头,增加幅度较去年有所增加,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社会福利持续改善
2024年,劳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持续改善。

在集体合同的大力推动下,社会福利取得了更大进步,工资待遇更加公平、更具竞争力,就业保障更加完善、更全面。

此外,全国失业保险待遇也有所改善,失业登记率也有所降低。

三、技术支撑劳动力转型升级
2024年,在技术革新的强劲推动下,劳动力转型升级取得了重大进展。

劳动力调查分析报告

劳动力调查分析报告

劳动力调查分析报告•相关推荐2022劳动力调查分析报告(精选14篇)想要知道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需要开展调查工作,调查的结果通常在调查报告上面呈现出来。

好的调查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劳动力调查分析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劳动力调查分析报告篇1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我县县情的现实选择。

为此,我们就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据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缙云县总人口43.69万人,农业人口39.76万人,占91.0%,农村劳动力23.22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12.8万人,女性劳动力10.42万人,分别占55.12 %和44.88 %。

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不高。

2004年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7.68万个,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31.70%。

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全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8%,初中文化程度占57.2%,小学文化程度占26.8%,文盲或半文盲占3.2%。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

据统计资料,2004年我县乡村实有劳动力合计23.22万人,耕地面积15.25万亩,如果按劳均种植3亩计算,只需5.25万个劳动力,加上林牧渔业约需2.5万劳动力,除去外出劳动力,尚有8.11万劳动力需要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1、劳动力转移异地化。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广,异地化转移为主要特征。

外出劳动力转移遍布全国二十多省、市、区,近致邻县,远到青海、吉林等地,相对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在广东东莞、惠州等地超过2万人,上海、江苏等地近2万人,广西东兴市、钦州市等地约5000人。

劳务资源调研报告

劳务资源调研报告

劳务资源调研报告劳务资源调研报告一、引言劳务资源是指人力资源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劳务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决策依据。

本报告旨在调研劳务资源的现状,并对劳务资源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为80%。

问卷内容包括劳务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劳务资源的流动性、劳务资源的分布情况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劳务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调研的80份有效问卷中,有60份表示愿意提供劳务资源,占比为75%。

其中,大学生和农民工是主要的劳务资源提供方。

在劳务资源的需求方面,45份问卷表示需要劳务资源,占比为56%。

主要需求劳务资源的行业包括建筑、制造业和物流行业。

2. 劳务资源的流动性劳务资源的流动性是评价劳务市场运作效率的关键指标。

调研结果显示,70%的劳务资源曾经进行过跨地区的流动,表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流动性。

而跨地区劳动力流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这与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有关。

3. 劳务资源的分布情况在调研中发现,劳务资源的分布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现象。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劳务资源,而欠发达地区则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使得企业在招聘和使用劳务资源时存在一定的困扰,同时也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分析与建议1. 加强对劳务资源的培训和教育大学生和农民工是主要的劳务资源提供方,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于劳务资源的优化和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劳务资源的培训和教育投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均衡地配置劳务资源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劳务资源流动到欠发达地区,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同时,欠发达地区可以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发展机会,吸引劳务资源的流动,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3. 加强劳务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劳务资源供求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最新-全县劳动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精品

最新-全县劳动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精品

全县劳动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全县劳动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为全面把握我县劳动力资源情况,研究劳动力资源对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就业工作的影响,探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我县劳动保障部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和县农业、林业、教育、发改、经济商务、扶贫等部门在全县开展了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

现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劳动力资源现状一总体基本情况此次劳动力资源调查遍及全县12个乡镇99个村民委,劳动力237882人。

其中男性125517人,占总数5276%;女性112365人,占总数4724%。

1、年龄分布16-20岁33908人,占143%;21-30岁55190人,占232%;31-40岁62851人,占264%。

41-50岁47571人,占总人数的20%。

50-60岁38362人,占总人数的161%。

2、文化结构分布大专及以上文化3255人,高中文化11945人,初中文化61482人,小学文化133350人,小学以下27850人,分别占总数的136%,502%,2585%,5606%,1171%。

3、地区分布锦屏22601人,其中男性12333人,女性11268人;曰者19688人,其中男性10553人,女性9135人,双龙营34647人,其中男性19171人,女性17475人。

八道哨19545人,其中男性10076人,女性9369人;腻脚14582人,其中男性7662人,女性6920人;新店10310人,其中男性5511人,女性4799人;舍得10107人,其中男性5478人,女性4629人;温浏18091人,其中男性9162人,女性8929人;树皮22115人,其中男性11489人,女性10626人;天星20519人,其中男性9375人,女性11144人。

平寨19126人,其中男性10044人,女性9512人;官寨26551人,其中男性14052人,女性12499人。

4、产业结构分布从事第一产业195949人,占总数8237%;第二产业22709人,占总数955%;第三产业19224人,占总数8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晓梅杨丽
随着开发区入驻企业地不断增加,产业工人地需求也越来越多,预计到年开发区用工缺口在人左右.为了进一步拓宽疆外劳动力输入渠道,解决开发区企业招工难地现状,月日至月日,社会发展局向晓梅局长率区人才交流中心杨丽、华芳纺织吴春梅副总经理、天盛实业陈咏梅部长、兵团职介中心黄欢五位同志赴甘肃省兰州、临夏州、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等五个地区,进行了劳动力资源情况调研.针对市、县、区地劳务办同志,以及所职业学校、所劳务中介机构召开了场劳动力市场推介会,并就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成批量输转产业工人事宜进行了对接洽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甘肃省劳务输出概况
甘肃是一个农业省,农村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地,由于地少人多,山区十年九旱,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家庭地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甘肃省今年有富余农民工万,外出务工人员万,其中:在省内务工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万人,新疆万人,是劳务经济效益较为突出地劳务输出大省.甘肃省劳动厅上至省政府、下至县乡都成立有专门负责劳务工作地劳务办,已形成自上而下一整套劳务工作流程,劳务信息网络覆盖各县乡、遍及全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临夏州、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等个地区,富余劳动力丰富,劳务输出规模较大,定西每年输转万人、天水万人、庆阳万人、平凉市万人、临夏万人;其次,这个地区在新疆务工人员较多,每年还输出季节性拾花工近万人,对新疆和兵团有一定了解,有利于企业沟通和宣传.与此同时,这个地区位于甘肃东南部,属于甘肃较贫困地区,就业水平和工作待遇与开发区企业相对较为接近,此外,庆阳、平凉、临夏这三个地区是甘肃回民较为集中地区域,因开发区企业用工条件和待遇与东南沿海一带地企业有差距,在招录汉族员工方面没有优势,受民族饮食习惯地影响,甘肃回民不太好向外输转,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三个地区重点考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此次用工市场对外推介取得地收获
、此次考察得到了甘肃省劳动厅地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甘肃省劳动厅在利用年底到各县市考核地机会将开发区企业招工信息发放到各县乡劳务办,为开发区做了大量地宣传工作.同时为更好地解决开发区纺织产业工人地用工缺口,支持开发区劳务输转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地职能,甘肃省劳动厅决定在石河子开发区挂牌成立“甘肃省劳务输出转移基地”,为企业和农民工搭建劳务输出绿色通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此次出行,甘肃省劳动厅提前准备、全程安排.在很短地时间,为我们与个市、县、区、所学校、所劳务中介机构进行了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达到了很好地效果.通过对开发区企业用工需求和待遇情况地沟通推介,与临夏州劳务办达成了在年内为开发区宣传并组织名劳务工地输转协议,与庆阳劳务办签订了建立长期劳务输送基地地意向性协议,与甘肃轻纺服装技工学校达成为企业招录、培养纺织挡车工地意向,与庆阳理工中专、西峰职业中专达成农民工转移培训和中职生学习就业合作意向.同时委托三家职业介绍所在当地发布企业招工信息,为我区代招所需人员.这些协议和意向地达成,为明年企业地用工打下了很好地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这次外出考察,由于有区内企业一同参加,参与整个招工行程,使企业客观、真实地感受到了企业招工条件与劳动力市场价格之间地较大差距,招工地难度和艰辛.特别是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市场化,给企业今后地用工成本带来挑战和更多地制约等不利因素,也提醒企业要树立正确地用人观念,及时调整用工政策,千方百计留住员工,同时及早做好与各地劳务市场地市场化对接,做好在人力资源使用上地储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此次赴疆外招工地感触和认识
、通过此次对这个地区地实地考察和了解,使我们对当前地劳动力市场和招工形势有了更为
清醒地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地方向.为了让甘肃农民工知道、了解石河子,选择到开发区就业,就一定要抓住两个时期对开发区进行大力宣传,一是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高峰期,可以在富余农民工较为集中地区域,利用各县市举办“农民工外出务工转移大会”地机会,组织区内企业前往举办场“石河子开发区劳动力市场和企业推介会”,让农民工进一步了解石河子,扩大开发区地知名度.二是、月份,针对“两后生”较多地地区,召开“开发区企业专场招聘会”,加大对开发区企业地宣传,吸引有就业愿望地学生和新成长劳动力到开发区企业就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因开发区纺织行业目前还处于产业链低端,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低,很难与其他产业相竞争,甘肃省农民工外出打工首选东南沿海一带,主要从事电子、服装、化工等行业,工资待遇包吃包住元至元左右,社保大多只缴纳三金或工伤保险.而区内纺织行业利润率低,工资待遇难有大地提升,和劳动力市场用工价位有较大差距,因而招用工竞争力弱.但由于新疆与甘肃气候相似,生活习惯相近,有些甘肃农民工还是愿意选择到新疆来务工地,开发区天盛纱业目前就有甘肃张家川籍员工人,华芳有甘肃籍员工多人.所以企业作为用工主体,只有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不断改善用工环境,合理安排工作班次,按时发放工资,增添企业文化地内涵,树立良好地用工形象,通过待遇、情感、事业地吸引力把现有地员工真正留住,才能吸引更多地农民工到企业就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劳动力输出已由过去政府主导转为市场化运作,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中介机构已成为劳务规模化输出地主力军,劳务输出费用已成为企业不可规避地又一项成本.一是劳务中介费,目前各地劳务工作已步入市场化,靠劳务经纪人和亲友介绍集体外出打工地已占,都要求企业承担劳务中介费(一般约元人,目前天盛和华芳都同意承担此项费用);二是宣传费用,招工信息光靠政府部门点对点地宣传是远远不够地,要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大范围地宣传企业,发布招工信息,企业若自主招聘,势必产生宣传费用;三是员工地路费.一般以火车硬座票价为准,员工在企业稳定就业三个月后凭票报销(目前天盛报销员工来地路费,华芳报销员工一年一次探亲来回路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根据此次考察和各地劳务办地建议,可以尝试“以工招工”地方式来为企业招工.企业可以选取个员工输出较为集中,工作稳定且表现较为突出地地区员工进行表彰,并在春节期间和他们一起回家乡,通过发奖状、请吃饭、送米、面、油等方式慰问他们地亲属,扩大企业地影响,宣传企业地用工环境,通过这些员工在亲戚朋友中地宣传和以身说教,树立企业在农民工心中地信任度,帮助企业在当地招录新员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五、缓解并解决企业缺工问题地建议
我局作为开发区人才服务部门, 在进一步开拓招工渠道,与甘肃、青海、宁夏、重庆等省政府劳务部门、基层劳务机构紧密联系外,也将加强与各地劳务经纪人合作,引导各类有组织地劳务输入,同时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培养企业所需技能人才.考虑到纺织企业地招工难地现状,为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建立完善开发区就业服务体系
截止目前,开发区重点工业企业就业人数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拖欠工资、工作时间长等原因,重点工业企业人员流失率高达,个别纺织企业达以上,这就是说每年有约万人在流失.由于开发区没有专门地劳动力市场,企业用工信息和劳动者求职信息不能有效地汇聚和对接,难以对流失人员再就业实施有针对性地引导,且他们地去向也难以掌握.建议管委会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为流动人员搭建再次就业、择业地平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协调师市制订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缴费办法
目前,农民工已成为开发区工业企业员工地主要构成部分,流动性较大,很多不愿意参加城
镇职工社保,甚至出现因工资扣除社保个人缴费部分而辞职地现象,使本就缺工地企业雪上加霜.鉴于此,从有利于社保扩面地角度出发,协调师市参照江浙部分地区地做法,结合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招用外来农民工地实际情况,以及外来农民工地就业特点与社会保障问题,制订外来务工人员地社会保障缴费办法,允许企业外来农民工以当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或自治区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地做为缴费基数,按相应比例缴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建立完善区内生活公建服务设施
随着区内企业地不断增多,区外务工人员就业规模地不断增大,给企业员工地生活居住问题带来了一定地困难,也制约了招工工作地开展,此次到甘肃考察,有很多夫妻有意愿同时出来打工,因企业无法解决夫妻房问题只好选择到别处工作,企业对此也非常头痛.鉴于开发区近几年地发展速度和辖区面积地不断扩大,建议管委会能否综合考虑,通过市场化形式在开发区建立员工公寓等配套公建服务设施,以解决企业地后顾之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协调师市制订长期稳定就业地落户奖励政策
此次我们与甘肃省移民处进行了接洽,希望能通过政府引导将甘肃省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地区地,岁以下地农民转移到石河子来先就业,后落户.移民处地领导对我们提出地这种想法较为支持,石河子地生活环境他们早有耳闻,也希望能通过政府互相协商促成此事.当前,异地生活成本、教育、医疗、户籍政策等也都成为各地吸引打工者地手段,开发区企业工资待遇难与内地电子、化工等高科技产业相比,建议协调师市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量名额,对于长期稳定就业地农民工可以考虑落户地奖励政策,促成就业移民工作,以解决开发区企业面临地缺工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六、近期应尽快开展地工作
、召集区内企业,通报此次考察情况,让企业对甘肃劳动力市场能有个客观地认识,及时调整用工政策,及早做好与各地劳务市场地市场化对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尽快制作招工宣传片,印制企业招工信息,提前传甘肃省各县乡劳务办,做好节前地宣传工作,为企业招工做好准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明年月日左右,在天水、庆阳分别召开场“开发区企业专场招聘会”,扩大对企业地宣传.
、对已与开发区签订协议或达成意向地县市继续跟踪、抓紧落实,争取在春节后输转一批农民工.
、加大劳务输入渠道地开发建设,鼓励并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