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的体悟与心得

站桩的体悟与心得时间倏忽而过,跟随于冠英老师学习大成拳,已有15个月。
期间的体感、体悟颇多,对拳理也有了些许的理解,现将一年多以来的心得整理成材料,供大家参考、交流。
一、站桩的三个阶段在我一年多以来的认知中,站桩分为了明显的三个阶段,即入门期、稳定期、得劲(气)期,不同时期身体特点呈现显著不同。
(1)入门期,时长三个月,即于老师一直强调的“百日筑基功”,是最重要的打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应激反应,如手臂不自主颤抖、关节极度冰凉(寒气聚集)、全身冷热不一等种种现象,后续会详细解释。
入门期的意义在于,磨炼心性,并对身体做最初的调理。
入门期重在自我约束,倘若没有严格地自我限定站桩的时间与强度,其站桩效果会比较差。
如果能在三个月内持久不懈地坚持练习站桩,那于老师提到的种种好处便会逐渐显现。
(2)稳定期,这个阶段时长不定,几个月到几年都有。
稳定期直观特征为,入门期内的种种应激现象消失,站桩时除了出汗较多(正常代谢)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站完桩后,除了身体有一定疲惫感,没有其他明显不适。
这个阶段,需要的是水磨工夫,贵在坚持。
如果能够在入门期严格约束自己,那稳定期的进步也会相对较快。
反之,入门期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不仅入门期所花费的时间不止三个月,稳定期耗费的时间也会大大增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便是这个道理。
稳定期个人认为主要是对骨骼、气血的调整,同时不断增长体内的气血,使之更加充盈。
稳定期主要表现为,潜移默化地矫正畸形身姿(如脖子前倾、驼背等),纠正骨骼错位(如脊柱不直),通气血(如身体前后冷热不一),强精神。
稳定期内,身体原有的许多老毛病会渐渐消失,脑清目明,精力、注意力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身体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3)得劲(气)期,时间不定,更多依赖于个人体悟。
坦白讲,在进入这种阶段之前,我一直无法理解于老师提到的所谓“腿没了,手没了”到底是一种什么体感,我也试图通过种种感觉去贴近于老师说的那些状态,比如僵直感,麻木感等,但都有所差异。
站桩的感受与心得感悟

站桩的感受与心得感悟1. 站桩的时候啊,那感觉就像自己变成了一棵大树,稳稳地扎根在地上。
你想想,一棵大树经历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咱站桩不也得有那股子坚韧劲儿嘛!我就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有力,心情也特别平静。
2. 站桩真的很神奇诶!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每次站完,都觉得自己焕然一新了,就像给身体和心灵都做了一次深度保养,这效果多棒啊!3. 哇塞,站桩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宁静啊,简直无法形容!就如同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
我站在那里,仿佛一切烦恼都离我远去了,能不享受吗?4. 你们知道吗,站桩就像是一场和自己身体的对话。
我能感受到每个部位的反应,就像它们在跟我诉说着什么。
这多有意思呀,就像在探索一个神秘的领域。
5. 站桩的感觉,哎呀,真的很难准确描述。
有点像沉浸在一种温暖的怀抱里,特别舒服。
就好像冬天里裹着厚厚的毛毯,那叫一个惬意,你们能体会不?6. 站桩的时候啊,时间都好像变慢了呢。
就像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我可以尽情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内心。
这感觉真的太独特了,没试过的可得赶紧去试试呀!7. 站桩给我的心得感悟就是,要坚持!这就好比跑马拉松,中途可不能放弃。
每次想要偷懒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然后就会发现有不一样的收获,这多值啊!8. 站桩真像一场奇妙的旅程,身体的各种反应就像是沿途的风景。
有时候会酸会痛,那不就是旅途中的小坎坷嘛,但闯过去就会看到更美的风景呀,是不是?9. 哎呀,站桩的那种专注感,真的太绝了!就像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这感觉多神奇,就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一样。
10. 站桩真的让我感触很深,它让我明白身体和心灵是紧密相连的。
就如同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只有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呀,这绝对是真理!我的观点结论:站桩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活动,它能带给我们身体和心灵上的诸多益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尝试和坚持。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站桩是一种传统的武术功夫,自古以来就有传人。
在当今社会,站桩已经广为流传,成为武术和拳击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站桩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
我从事站桩三十多年,在这期间体会到了太多太多,也收获了不少快乐和满足感,从而让我不断进步和成长,以下就是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首先,站桩的训练能够培养人的耐力和力量。
我们通过站桩的训练,耐力明显提高,而力量也逐渐增强。
站桩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受能力,使身体强健,比一般的身体锻炼要有效的多。
其次,站桩的训练能够强化自身把控力。
站桩的训练意味着要保持一定的姿势,尤其是身体的把握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使我们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功夫水平。
第三,站桩的训练能够改善心理素质,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境。
站桩的训练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身体和情绪,使我们更有耐心,更有容忍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困境和挑战。
最后,站桩的训练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气功水平。
因为站桩训练有助于增强腹部核心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强气功,能够更好地应用气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三十多年来,经历了站桩的训练,我有很多感受。
站桩的训练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强健,也有利于心理的健康,能够更好地改善气功水平,从而提高我们的功夫水平。
当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还要坚持不懈,才能够真正地获得好的收获,才能够有所进步。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练习,只有拥有毅力和坚持才能够取得成功,也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练站桩几十年的快乐和满足感。
我的站桩体会(转自中华浑圆功论坛)

我的站桩体会(转自中华浑圆功论坛)站桩近5个月以来(站桩前专事静坐),身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我在站桩日记中有所述,现在有所不同,请大家提意见。
1、站桩较全面地进入肌肉层通。
进入此阶段,一般人对肌肉层通,仅是体表的意感,有麻热胀之感,其实严格地说,那还不算是肌肉层通。
通之后,一般会进入浑圆态,时间可以较好的延长,一次性站2个小时应当不是难题。
通之后,身体上有物感,所谓物感,应当是全身气血涌动,有充实之感,非意感,而是实在的感觉,劲力充实。
没有实在的气血涌动,那是虚假的通,还需努力。
呼吸自然,逐步微弱。
有物感之后,有的人出汗,而我是1个月前出过几次汗,后来较少,由多变少。
另外抗寒能力增强,这可以做为检验指标之一。
2、双臂有力,当意念集中于双手,有磁吸力,而且暴发力强,双手及两腰有力劲实。
双手皮肤变得细腻。
3、功后两眼黑如点漆。
眼睛明亮,在站桩中可能出现流泪,后来较少。
功中听觉初期灵敏,后来在呼吸微弱之时可听到心跳,而气不憋,渐渐关闭外缘。
4、其实最大的变化应当是心性上。
首先心理上已体验到乐趣,愿意多吃苦。
喜欢安静。
心性上有种拨云见雾的感觉,性格由急变绶,自我控制力加强,不过我这点还需努力。
认识到站桩不仅仅是站的是身体,而是心性。
5、下桩睁眼后,有视身体皆无的感觉,我在站桩日记中有述,此时不要心惊,定神于体内。
不知功友有无?这应当是体内孽元减少,心中无物所念的结果。
6、入睡快。
入梦不清醒状态还有。
,是好事不是坏事,我暂且不说了,到了这一步就知道了。
想知道的可以给我发短信交流,我会看情况回复的。
据我的经验,如日站3小时以上,且有一定基础,并悟性较好之人,应当都可在半年这内达到如上状态。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从我记事起,我就在刻苦练习站桩。
自从六岁父亲就带我去练习,站桩一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三十年中,我深知站桩的好处和重要性。
历经三十年,在练习站桩的这段旅程中,我的感觉有什么变化呢?这三十年练习站桩,给我带来了什么?站桩练习带给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站桩需要毅力,毅力源于个人的自律能力,以及毅力的坚持。
三十年的站桩练习,帮助我培养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从而使自己坚持站桩练习成为可能。
每天每周每月,我都会坚持按时,坚持练习,坚持自己的目标,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毅力和决心使我变得更加坚强。
站桩练习还带给了我强健的身体。
站桩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加强身体对运动和器械的控制,加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还可以改善人体的体态和节奏,增强腿部的力量。
三十年的站桩练习,可以说让我的身体状况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健。
站桩练习也带给了我更强的思维能力和智慧。
减少思维的走神,深入思考,仔细地捕捉每一个动作,制定出最佳的计划,帮助我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想法,使我更加理智又充满激情,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
站桩练习也带给了我平和的心态。
一段时间的站桩练习,可以把脑子中的思绪与内心的烦恼放下,得到宁静的心态,从而使自己心情变得更加平和。
平和的心态也有助于改变生活中的各种小烦恼,使自己更加沉着冷静,做出更好的决定。
三十年的站桩练习,让我在身心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提升,这种感受是无与伦比的。
练习站桩,我经历了不同的心境,也学会了一些有用的生活经验。
如今,站桩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继续保持站桩练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不会放弃。
站桩的感受和体会

站桩的感受和体会站桩是一种常见的身体训练方式,通过保持特定姿势,锻炼身体的力量和耐力。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站桩给我带来了许多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起初,站桩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我发现保持同一个姿势对我的身体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的肌肉开始颤抖,我感到疲倦,甚至有些痛苦。
但是,我决心坚持下去,并且逐渐适应了这种新的训练方式。
通过站桩,我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力量的潜力。
我能够感受到我的肌肉在不断的发力,我的身体在不断地变得更加稳定。
我感到自己的腿部肌肉变得更强壮,我的核心力量也得到了提升。
这使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站桩也教会了我如何集中注意力。
在站桩的过程中,我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我的身体上,专注于保持正确的姿势。
我学会了屏住呼吸,聚焦于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专注能力不仅在站桩时有用,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站桩还让我体会到了身体和心灵的平静。
当我站在那里,专注于我的呼吸和姿势时,我感到自己的心情变得宁静和平静。
这种平静感使我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
站桩成为了我舒缓压力的一种方式。
站桩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当我感到疲倦或者不舒服时,我会想要放弃。
但是,我学会了通过意志力和决心来克服这些困难。
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这种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在我日常生活中帮助了我。
通过站桩,我还发现了身体和心灵之间的联系。
当我站在那里,静静地感受着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的变化时,我感到自己与自然和谐相融。
我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并且更加注重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总的来说,站桩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身体训练方式。
通过站桩,我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力量和耐力,还获得了许多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我通过站桩学会了坚持不懈、集中注意力、控制情绪,同时也获得了身心的平静和和谐。
站桩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将继续坚持下去,享受这种训练方式带来的益处。
我站桩8个月的亲身体会

我站桩8个月的亲身体会引言站桩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受欢迎的健身方法,对于改善身体健康、提升内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我本人也是桩友中的一员,并且坚持每天进行桩功练习。
在过去的8个月里,我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许多变化和收获,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我的亲身体会。
桩功的定义和特点站桩,顾名思义是指以站立的方式进行的站桩功练习。
其主要特点是姿势简单,动作缓慢,以静态为主。
通过固定姿势,调整呼吸,以意念驱动气血行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我的桩功练习经历在保证每天坚持练习站桩8个月之后,我发现了以下变化:身体上的变化1.姿势调整:最开始站桩时,我的姿势往往不够正确,身体也不够舒展,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我学会了正确的站立姿势,让身体能够自然而轻松地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
2.肌肉力量增加:随着不断的桩功练习,我的肌肉力量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增强,尤其是腿部和腰背部位的肌肉,明显变得更加有力和紧实。
3.脊柱调整:长期以来,我一直有背痛的问题,但经过8个月的桩功练习,我的脊柱逐渐得到调整,背痛情况有所缓解。
内心上的变化1.放松和冥想:桩功练习需要保持专注和良好的呼吸控制,这使得我在练习桩功的过程中能够达到一种放松和冥想的状态,这对于缓解压力和焦虑非常有效。
2.心理意志力增强:站桩需要持久的坚持和耐心,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的意志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不仅在站桩中受益,也在生活中表现出更强的毅力。
3.自律性提高:每天坚持练习站桩需要一定的自律性,而我通过这个过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自律和规划能力。
我的建议和体会1.姿势要正确:站桩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这需要借助教学视频或找到一位资深的桩友帮助你纠正姿势。
2.坚持时间和频率:每天坚持练习站桩,最好的时间是早晨和晚上,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练习时间和频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注意呼吸控制:在站桩过程中,保持深呼吸和均匀的呼吸非常重要,这有助于身心放松和能量的流动。
4.注意适度运动:在桩功练习之外,适度的有氧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和气血的调节。
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心得体会站桩是一项古老而独特的身体锻炼方式,也是武术的一种基本训练方法。
站桩讲究静中有动,以身体姿势保持一定时间,通过锻炼身体内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在我长期进行站桩训练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站桩的种种好处,下面我将就这些心得体会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站桩让我学会了保持专注和耐心。
在站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固定的姿势,并集中精神,全身放松,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耐心。
刚开始练习时,我总是很容易分心,无法专心地完成整个过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思绪,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站桩中。
这种专注的状态让我感到非常宁静和平静,心灵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和舒缓。
也让我更好地体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训练理念。
其次,站桩对我身体素质的提升非常明显。
站桩锻炼的是人体内力,通过举重顶杆的方式,使各个部位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帮助调整脊柱、改善姿态。
进而提高脊柱的稳定性和柔韧性。
在长时间的练习中,我发现站桩不仅可以增强腰腹部力量,还可以改善意志力和耐力,增强肌肉的爆发力,提高整体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自己的体质明显变好,脊柱更加挺拔,走路姿态也更加优雅,同时腰腹部力量得到了有效的增强。
再次,站桩也让我体验到了身心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往往过快,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身心紧张。
而站桩正是通过稳定的姿势和腹式呼吸来调节身心,让我们得到了身心和谐的体验。
每当我感到疲惫和压力时,只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站立起来,保持30分钟左右,就能够清除身体疲劳和压力,让心情愉悦。
这是站桩给我带来的另一个意外的收获。
此外,站桩还让我体验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明白我们身体的健康和内心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站桩让我学会了如何放松身体,舒缓心情,调整呼吸。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常常会在疲惫和压力中迷失自己,而站桩让我领悟到了“不能行于事,岂由物”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桩心得体会
篇一: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内动训练
在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站桩,就是在武术界,站桩也是一件很隐秘的事。
师傅教拳时,历来就有“宁教十套拳,不教一个桩”的说法,可见习武的人对站桩有多看重。
我本人以前师从林锦全先生练习站桩,后来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曹师叔。
一年多来,我很荣幸能跟随曹师叔练习站桩。
他是站桩大师于永年教授的学生,功夫很高。
于教授是一位站桩大师,他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
他无私地向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传授大成拳,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
于教授本人是一位名医,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研究和发展站桩功。
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从医学上来阐释站桩运动。
我们非常感谢他老人家,没有他的知识与传授,我们不可能学到这么好的功夫。
在曹师叔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努力进行站桩的内动训练。
我衷心地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指导,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一位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
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我希望我的站桩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自己感觉站桩对我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到北京之前,我的腰一直难受,多年来进行了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仅仅跟曹师叔练了四个月的站桩,由于加强了腰和腿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我的腰就好了。
与此同时,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我在站桩中的训练要点。
内视
我训练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内视(注意体内/关注内动)。
我对内视的理解是,在你站桩时必须感受你自己的体内变化。
这不用闭眼睛。
通过不断训练,你开始能感到身体的结构或排列,你也会感到体内的紧松,这对内动训练很重要。
在以后的练习阶段你可以感到肢体之间好像有连接。
在你感受到体内的变化后,就要努力不去想它。
这就叫做内功,或者叫“内动”。
以下所说的所有训练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
中国人经常说一个的外形并不重要,重要是内在本质。
通过不断的练习,你可以学会控制、移动和强化身体上的肌肉。
师祖王芗斋大师就是一位很瘦的人,没有发达的肌肉,但他却是一位无人能敌的武术家,许多武术高手在跟他握手以后都不愿跟他比武,原因是他们能感受到他的内力。
这也是他能够轻轻一碰就能伤人的方法。
他已经掌握了内动训练的方法。
不幸的是,就像他书上所说的那样,许多练武的人失去了训练的方向,仅仅依赖一些累人的武术动作。
于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外表看来并不强壮,但是他们的内力却无人能比。
他们的下身就像是一座埃及金字塔。
他们的根基非常有力。
于教授的学生们以他们的力量和
下肢训练而著称。
下肢有人体最多和最大的肌肉群。
矛盾
师祖王芗斋大师自称“矛盾老人”。
他的每个向前动作都有一个向后运动,每个向上动作都有一个向下运动。
每个动作或发力都伴随着反向的力。
这与牛顿的运动力学概念相似,叫做六向理论。
曹师叔一开始训练我大腿的紧松。
膝盖向前顶,臀部和腰向后靠。
腰要向外顶,这样可以使这些部位的肌肉和肾更强壮(中医理论中,人的力量来源于肾)。
这种训练也加强了腿部力量。
这种矛盾的训练方法也可以用在下肢上。
因此,脚、膝和臀部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下三角或下金字塔,这些是以后训练的强大基础。
这也形成了一个框架来支撑后背及其它任何动作。
以前我训练的时候总是用我的后背来做动作或推手。
这就意味着我的后背就会过度劳损而导致持续的疼痛。
我以前经常看医生,做按摩和吃止疼药。
但是经过这种训练以后,我现在可以使用我整个下身的力量,降低我后背的负荷,因此,腰疼消失了。
紧松
站桩中的紧松与体育馆里通常的伸展动作不同,它指的是肌腱和“休息肌”。
肌腱是肌肉两头很小的部分。
用紧松锻炼这些肌腱可以使它们更强壮。
这可以通过放松工作肌来达到。
这种训练可以使中间的肌肉和两端的肌腱做为一个整体来工作。
“休息肌”就是于教授所说的反向收缩的肌肉。
当你用手举起重物的时候,你主要是用肱二头肌。
相反,你放松这块肌肉的时候,放下重物的时候,你用的就是反向收缩的肌肉。
这是无意识的运动。
如果你不使用这些肌肉,你就只能举起
重物而不能放下。
就像一部只能上不能下的电梯。
站桩能训练这三部分肌肉像一块肌肉那样工作。
最后你就成了师祖王芗斋大师所说的“竹子”。
他说他之所以可以打败其他武术高手,就是因为他像一棵粗壮的竹子,而其他人像立在一根筷子上的坛子或花瓶。
这是因为
这些人的下身弱,不能支撑他们强壮的上身。
这就像一个用单腿脚尖站立,头上顶着一张桌子的人,别人很容易将他们推倒,甚至只要一支铅笔就够了。
师祖王芗斋大师就能够运用他下身的力量,他的肌肉和肌腱能够一起发力,所以,他的每个动作都用了五块、十块或者更多肌肉块的力量。
这也是于教授的学生们为什么做一个很小的动作就能产生很大力量的原因。
他们身上的每块肌肉都产生一定比例的力量,因此合起来的力量就比使用单一肌肉块更强有力,更稳固。
他们推出的力就像是从脚上发出的。
肌肉之间的连接就是于教授所说的“三肌肉理论”。
由于我本人医学知识有限,曹师叔就把这个理论描述为“三驾马车”。
马车由三匹马拉着。
中间的那匹马是主马,通常做了所有的工作,旁边两匹马就偷懒,只是在两边散步,这两匹马没做任何事情。
在这个理论中,中间的那匹马就是主要的工作肌,就像是肱二头肌,它会自然而然地工作,不需要更多的训练。
而左边的马就像是肌腱,它们很弱,需要锻炼。
右边的马就像是背面的“休息肌”。
通过训练,它能变得很强健。
运用这种思想,你就可以减少中间那匹马的用力,它不用使出全部力量,而每匹马只要用三分之一的力量就可以了。
当训练达到更高层次,每块肌肉都可以发出百分之百的力量。
这就意味着你的力量可以增加两倍。
训练时不建议使用百分之百的力量。
对于养生训练来讲,你应该少用力而增加站桩的时间。
学习站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增加力量,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下蹲和后靠
站桩训练要一直重视下蹲和后靠,这是为了调整,紧松肌肉,并因此增加肌肉的力量。
这部分训练非常枯燥,肌肉也很疼。
每个阶段都应该蹲得更低。
越是能下蹲和后靠,训练的效果就越好。
于教授总是说:“没有疼,就没有收获”。
这并不言过其实。
自从我开始内动训练,我每天都在腿疼。
在这种训练中,腿疼是取得进步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标志。
当你发烧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通过发热来抵抗发烧,然后你就会感觉好些。
站桩训练也是一样的。
站桩中的站立训练就像往存钱罐里存钱,每天你加一块硬币,一年后就会积攒很多。
于教授锻炼了很多年,现在已经是近九十岁的高龄,但即使是这样,他每天还坚持高强度和长时间的训练。
他对我们大家是一种鼓舞。
疼痛
学站桩的人经常抱怨腿或一些特殊部位疼。
这种疼痛不是有受伤或疾病引起的病理疼痛,这是由于肌肉锻炼引起的生理疼痛,气血不通的地方就会打通。
于教师说:“站桩用腿部生理上的疼来换身体病理上的不疼”。
当我开始锻炼的时候,我后背因为以前受过伤,非常不舒服,这是病理上的疼痛。
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这种病理上的痛感就被生理上的良性疼痛去而代之并向下转移到我的臀部,然后是大腿,膝盖,最后到达脚上,这种痛感也向上转移到我的手和头。
在这
个过程中,任何病灶部位也会感到难受。
例如,我的膝盖、眼睛、牙齿和脖子都感觉不舒服。
这种疼痛是生理上的疼痛而不是由受伤引起的,随着这种疼痛的发生,病灶也就消失了。
这就是所谓的“潮水和鹅卵石”现象。
你的身体就像是一片干涸的海滩,而你身体上的小毛病就像是这片海滩上的鹅卵石。
当潮水来的时候,浪就把鹅卵石推走了,这里的浪就是你身体里血液的形象描述。
内动的训练可以增加血流量,因此也就能冲走任何疾病。
这就是我的手和脚变得非常红的原因。
我经历了这些“浪”的一系列冲刷,通常是持续几个星期。
疼痛从后背转移到脚上,非常的难受,但是这种疼痛消失以后,我的健康水平就有很大提高,因为一些身体上的病灶已经消除了。
这就是于教授所说的:“你是你自己的制药厂”或“你是你自己的医生”。
中医经常用一些药丸来治疗身体上气血不通的地方,并且告诉你体内的血液循环或者气不通畅。
站桩可以自然而然地改善这种情况。
[此贴最后由杜欣在20XX-12-615:12:27编辑过]
支持
部分支持
潦倒云门泛铁船,江南江北竟头看。
可怜多少垂钩者,随例茫茫失钓竿。
反对
发表20XX-12-0615:10:46
第友莫死贫道
扽筋
在站桩过程中要伴随着肌腱的紧松运动。
这种内部的紧松不是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