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与处置1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因接触传染病病原体、有害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等而可能导致的健康损害。

职业暴露不仅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因此,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立即处置1. 阻止暴露源继续传播:立即脱离暴露现场,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清洗。

2. 评估损伤程度:根据伤口的大小、深度和污染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如伤口较浅,仅需常规消毒包扎;如伤口较深,可能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进行伤口清创。

3. 报告上级: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或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职业暴露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二、医疗处置1. 局部处理:根据伤口情况和暴露源,进行局部清洗、消毒和包扎。

如伤口较深,需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 抗感染治疗:根据暴露源的病原体类型,给予相应的抗感染药物。

如不确定病原体,可选用广谱抗生素。

3. 疫苗接种:对于某些病原体(如乙肝、丙肝、梅毒等)的职业暴露,应根据暴露源和医务人员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疫苗接种。

4. 跟踪监测:对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进行定期随访,监测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感染。

三、心理干预1. 心理支持:为职业暴露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度过心理脆弱期。

2. 心理疏导:针对职业暴露带来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帮助医务人员恢复心理平衡。

3. 培训和教育: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四、完善制度和流程1. 制定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明确职业暴露的报告、处置、跟踪监测等流程,确保医务人员在遇到职业暴露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2. 完善防护设施: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如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 防护与处理程序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 防护与处理程序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与处理程序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与处理程序一.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定义: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运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血源性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还包括被这类病人抓伤.咬伤等,有可能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的事件(即意外事件或针刺事件)。

意外事件需按应急程序处理。

二.医务人员:指在医疗机构中可能接触各类感染性病人及各种感染性物质的所有人员,不仅仅指医生和护士,还包括各类检查室如心电图室.内镜室.微生物室.临床病理科等的工作人员.临床药师.实习医师.保洁人员和污物处理人员等。

三.组织管理1.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的组织管理由医教部和护理部负责。

2.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应急专家小组(同“医务人员 HIV 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应急处理” )。

职责:对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工作;对针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方案进行论证和指导实施;加强宣传和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的知识培训。

3.具体执行部门保健科:准备应急药箱,负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和随访护理部:护理.中央运输和保洁人员职业暴露后的调查.核实感染管理科:医师.医技及后勤等人员职业暴露后的调查.核实,应急药箱的开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理的技术指导实验医学科临床微生物室:意外事件发生接到报告后在24-48 小时内完成当事医务人员和接触源病人血清HIV 和HBsAg 相关检测并在保健科安排下进行血清学随访。

四.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一)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1.防护重点是避免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和体液的直接接触。

2.加强对医务人员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树立良好的消毒灭菌观念。

3.医务人员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在护理.操作或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正规操作程序,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
一、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病原学标本检验、处理医疗废物等过程中能正确识别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选择适宜防护用品,按照正确操作流程,尽量避免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

二、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措施:
(一)落实标准预防,医院应提供便利的手卫生设施、洗眼装置、淋浴装置;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合理安置病人;制定并遵守操作规程。

(二)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卫生,当工作台面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三)衣物清洗时,对被血源性病原体污染的被服应减少抖动、分开清洗。

(四)严格遵守安全注射相关要求。

(五)损伤性废物处理按规范进行,锐器盒应密闭、防刺破、防渗漏。

(六)遵循生物标本安全运送与正确处理。

(七)检验科、输血科等医务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遵循微生物标准操作规程。

三、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应立即按血源性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流程(一挤二冲三消毒)进行处理。

四、血源性职业暴露者在紧急处理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主任或护士长),24h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节假日,晚上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电话:******),同时填写职业暴露相关登记表。

五、暴露人员及时到感染科门诊(非门诊时间到住院部)就诊检查、用药,HIV暴露在感染科门诊(门诊时间)/住院部(非门诊时间)进行评估、就诊检查和用药。

六、暴露人员根据暴露源进行相应血液检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暴露人员进行后期跟踪随访和咨询。

七、对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并按规定进行处理和上报的,暴露后检测、用药等产生的费用,可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报账。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与处置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与处置

02
口罩:防止呼吸道 感染
05
鞋套:防止脚部接 触污染物
03
防护服:防止皮肤 接触污染物
06
洗手液:保持手部 清洁,防止感染
定期培训与演练
0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
职业暴露防范知识培训
定期进行职业暴露应急
02 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
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
03 业暴露风险评估,制定
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4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医
疗机构加强职业暴露防范与处置工作
谢谢
政策支持
01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如《职业病防治法》、《传 染病防治法》等,以保障医 务人员的权益。
02 各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 策,如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 提供职业培训等,以鼓励医 务人员积极参与职业暴露防 范工作。
03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职业 暴露防范制度,提供必要的 防护设备和设施,定期进行 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并制定 应急预案。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
04 理辅导,减轻职业暴露
带来的心理压力
暴露后的处置
3
紧急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立即脱掉污染的 衣物和手套,避 免进一步接触
01
立即报告医院感 染管理部门,并 寻求专业指导
03
02
04
用肥皂和水彻底 清洗暴露的部位, 避免伤口接触污 染物
根据暴露情况, 考虑是否需要进 行预防性治疗, 如接种疫苗或服 用抗病毒药物
04 政府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的 监管,确保职业暴露防范措 施的落实,并对违反规定的 医疗机构进行处罚。
保险与赔偿机制
1
职业病保险:为医务人员提供职业病保

【实用】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程序-应急预案

【实用】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程序-应急预案

【实用】应急预案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程序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被污染的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轻轻地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二、当事医务人员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同时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完成自身和源患者的血清学检查,并及时将以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和血清学检查报告交医院院感科备案。

三、医院院感科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的情况进行登记并建立档案,按照《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及监测》对医务人员给予随访和咨询。

四、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按照《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应急处理程序》执行。

五、在对职业暴露事件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做好保密工作。

凡涉及暴露者个人的相关资料,不得向无关单位和人员泄露。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与处置[行业严选]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与处置[行业严选]

士,注册护士)以她自己
1998年在丢弃使用过的针头
时刺伤了手指不幸感染上
HIV和丙肝的遭遇,对提出
设立防止针尖扎伤法案做了
一个非常生动的陈述,因此
加快了该法案的立法进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正在与麻省护理 学会主席Karen Daley握手
16
行业专家
你知道病人是否感染?—冰山图
10-15% AIDS明确诊断
行业专家
你知道吗?
血源性病原体指通过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中进行传播, 从而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目前威胁人类的四大血源性病原体:乙肝病毒(HBV)、 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 旋体(TP)
6
行业专家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 从事临床诊疗、护理、手术、检验等职业 活动过程中,通过眼、口、鼻及其它粘膜、 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 血液、体液或潜在传染性物质(血液、体 液污染的器械、锐器、敷料、被服等)的 状态,并且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人体健康损 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11
行业专家
职业暴露后的危害与负担
1、身体危害——被感染,威胁生命
➢ 80%的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经历,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 刺伤的危险。
➢ 被污染的HBV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针刺伤时只 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 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为6%~30%。 ➢ 被HCV污染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为5.6%; ➢ 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与处置
院感科
1
行业专家
1984年世界上发生了首例因工作中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 引起的HIV感染,于是诞生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职业性问题— —血源性职业暴露

最新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置规范

最新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置规范

最新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置规范医院医务职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置规范一、目的医院的工作环境存在潜伏的职业危险,医护职员常在患者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置和抢救,因此医护职员常暴露在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职业性损伤潜伏危险性大。

为了维护医务职员的职业安全,有效的预防医务职员在工作中发生的锐器损伤,造成血源性职业暴露,制定本规范。

二、预防措施1、加强医务职员的职业安全教育,进步自我防范意识,把握各种疾病的传播途径。

2、医务职员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或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感染性物体时应做好职业防护,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

3、医务职员接触病原物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医务职员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纵时,必须戴手套,操纵完毕,在脱往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医务职员手部皮肤有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纵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职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纵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特别留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4)使用后的锐器应立即直接放进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对高危职员给予疫苗等预防接种。

三、发生锐器损伤后的伤口处理流程1、用皂液和活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皂液和活动水进行清洗;禁止进行伤口的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四、登记报告流程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职员,应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再报告医院感染治理科,并填写锐器损伤登记表,经科主任或护士长签字后报院感治理科审批、备案,进行血源性疾病检查、预防用药指导和随访等。

五、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处置(一)医务职员乙肝病毒职业暴露处置1、乙肝职业暴露后职员如HbSAb(-)HbSAg(-),未接种过乙肝疫苗,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 单位,同时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注射,即6 月内完成3 次乙肝疫苗注射(0、1、6),如以往接种过乙肝疫苗,无抗体产生,除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单位外,还需强化注射一次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置制度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置制度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置制度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置制度是以预防和处置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所带来的职业暴露,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以下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置制度1200字以上的详细阐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职业危害的发生,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

第三条:医务人员应按照培训要求,了解并严格执行本制度。

第二章:职业暴露预防第四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自觉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并按照不同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调整。

第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第六条: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感染预防操作技巧,如正确穿脱手套、消毒等。

第七条: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包括病原体检测、免疫学检查等。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感染预防知识和操作技巧。

第三章:职业暴露处置第九条:医务人员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自我处置,包括用肥皂清洗伤口,用消毒剂进行冲洗等。

第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立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置区,提供给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应及时报告危险源相关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的记录,并定期进行分析和总结,改进预防措施。

第十三条:对于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接受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相关病原体检测,并按照结果进行相应的随访和处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五条: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本制度的执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章,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应遵守本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与处置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与处置

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脱掉污染的衣
1
物和手套,避免进
一步污染
用肥皂和清水彻底 2 清洗污染的皮肤和 黏膜
立即报告医院感染
3
管理部门,并填写
血源性职业暴露报
告表
根据暴露类型和暴
4
露源,采取相应的
预防措施,如预防
性用药、免疫球蛋
白注射等
定期进行血液检测, 5 监测健康状况,及 时发现和处理可能 的感染风险
加强医疗废物
5 管理,确保安 全处置
建立职业暴露
6 报告制度,及 时报告和处理 职业暴露事件
定期进行体检与疫苗接种
01
定期进行体 检:了解身 体状况,及 时发现疾病
02
疫苗接种: 预防乙肝、 丙肝等传染 病
03
加强个人防 护:穿戴防 护用品,避 免直接接触 血液
04
加强培训与 教育:提高 防范意识, 掌握正确的 操作方法
加强个人防护,提
6
高防范意识,减少
血源性职业暴露的
风险
报告与追踪
01
立即报告:发现血源性职业暴露 后,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03
预防措施:根据调查结果,采取 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 发生
02
追踪调查:对暴露事件进行追踪 调查,了解暴露原因和暴露程度
04
持续追踪:对暴露人员进行持续 追踪,了解其健康状况,及时发 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社会影响:血源性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务 人员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受到影响,如 受到歧视、误解等。
加强个人防护
穿戴个人防护 定期接受培训: 加强自我监测:
用品:如手套、 提高防范意识 发现异常情况
口罩、护目镜 和技能 等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与处置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与处置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与处置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职业风险,其中血源性职业暴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血源性职业暴露指的是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接触到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等,从而有可能感染疾病。

这不仅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会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加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范与处置至关重要。

一、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害血源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通过血液传播,一旦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感染的风险极高。

这些疾病可能会对医务人员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同时,感染疾病后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此外,医务人员感染疾病后,可能会影响工作,导致医疗资源的短缺。

二、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常见途径1、针刺伤这是最常见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途径。

在进行注射、采血、缝合等操作时,如不慎被针头刺伤,病原体可能会通过伤口进入体内。

2、切割伤使用手术器械、玻璃制品等时,如不小心造成手部或其他部位的切割伤,接触到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3、黏膜接触在进行口腔检查、眼科检查等操作时,血液或体液溅入医务人员的眼、口、鼻等黏膜部位。

4、皮肤接触破损的皮肤接触到含有病原体的血液或体液。

三、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范措施1、加强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常见的血源性疾病、传播途径、防护方法等,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规范操作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例如,使用后的针头应立即放入利器盒,避免双手回套针帽;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锐器划伤等。

3、个人防护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

手套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4、环境清洁与消毒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诊疗区域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5、安全注射推广使用安全型注射器、输液器等,降低针刺伤的发生风险。

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血源性疾病的职业暴露风险,如乙型肝
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因此,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处置流程,以便及时处理职业
暴露的情况。

首先,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职业暴露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并明确相关
负责人和相关流程。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医护人员应立即向相关负责
人报告,并按照制度要求填写相应的报告表格。

其次,对于血源性疾病的职业暴露,医护人员需要立即采取自我保护
措施。

首先要立即清洗暴露部位的伤口或皮肤,并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冲洗。

之后,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暴露部位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传
播风险。

针对不同血源性疾病的职业暴露,医疗机构需要根据相关指引和规范,实施不同的处置流程。

例如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暴露,可以根据暴
露人员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是否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等情况,决定是否需
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或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等措施。

对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职业暴露,暴露人员应进行相关病原学
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对于HIV的职业暴露,应采取相关措施
进行评估和辅助检查,并在医学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后续处理。

最后,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对职业暴露事件的处置
过程、处理结果和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追溯和评估。

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为了有效地应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工作,特制定本流程。

1、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职业暴露, 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2、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同时指导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暴露部位的处理;
3、暴露部位的处理原则: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酌情预防性用药;
4、处理完毕,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做好调查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暴露者的姓名、姓名、年龄、发生时间、地点、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经过,联系电话,暴露类别,严重程度和处理情况等,并形成文字材料,同时向院领导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5、追踪
根据接触疾病的性质安排追踪时间,如艾滋病即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用药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

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

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一、前言血源性疾病是指由血液传播的疾病,其中包括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可能会面临血源性疾病的职业暴露风险。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提高职业暴露防护能力,制定一套完善的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至关重要。

二、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1. 紧急处理(1)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停止接触血液及可能污染的物品,保持冷静,迅速评估事故情况。

(2)用肥皂水清洗受到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如有伤口,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尽量挤出伤口内的血液,并用消毒液消毒伤口。

(3)尽快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事故,并填写《职业暴露事故报告表》。

2. 评估风险(1)根据暴露的病原体、暴露程度、暴露时间等因素,对暴露风险进行评估。

(2)必要时,请专业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防护建议。

3. 预防性用药(1)根据暴露风险,决定是否采用预防性用药。

如有必要,应在暴露后尽快(不超过2小时)开始用药,并根据医生建议继续用药。

(2)预防性用药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4. 跟踪监测(1)在暴露后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病原体抗体检测,以监测暴露后感染情况。

(2)如在跟踪监测过程中发现阳性结果,应立即进行治疗,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5. 心理干预(1)对暴露事故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

(2)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关注当事人的心理健康。

6. 完善制度(1)根据暴露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完善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2)制定针对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能力。

7. 培训与教育(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提高其对血源性疾病危害的认识。

(2)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暴露的危害、防护知识、暴露后的处理流程等。

三、总结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降低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遭受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风险,保障其职业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暴露后的危害与负担


1、身体危害——被感染,威胁生命
80%的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经历,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 刺伤的危险。
被污染的HBV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针刺伤时只需 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为6%~30%。 被HCV污染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为5.6%;

2、戴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
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医务人员皮肤发 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 、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在两个病人之间一 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口罩、面罩、护目镜和隔离衣 :有可能发生
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 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减少通过破损皮肤和粘膜 感染的危险性。
Lynda Anold 1992年5月以外科护理 学士毕业,当年9月的一天,在为急 诊病人用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液时, 拔出针芯时意外刺伤了手指,93年4 月确诊感染了HIV,她当年只有23岁。 由她倡导的在全美国掀起了自觉使 用安全锐器的运动已经有十年。
Karen Daley
Karen Daley(公共卫生硕 士,注册护士)以她自己 1998年在丢弃使用过的针头 时刺伤了手指不幸感染上 HIV和丙肝的遭遇,对提出 设立防止针尖扎伤法案做了 一个非常生动的陈述,因此 加快了该法案的立法进程。



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 为0.4%。
2、经济危害和卫生人力资源损失



初始和随访的监测化验与治疗 解除或缓解药物毒性作用的医疗费用 工时损失费用 暴露后担心紧张心理反应的费用 作为家庭支柱的医护人员暴露后一旦感染、死亡 ——家庭毁灭性损失 对单位和国家而言,卫生人力资源损失
及时上报,甚至不报
大部分护士缺乏先知患者病原携带状况的工作习惯,更缺乏个人防护
意识
不正确、不安全的个人操作习惯
徒手掰安瓿、传递裸露针头、针芯;徒手安装、拆卸刀片 传递手术器械不正确,直接指向他人或自己 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及锐利器械时违反操作规程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不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不带手套 手术中对于易发生血液喷溅情况未作有效防护措施
喷溅,医务人员来不及佩戴防护用具

3.设备、设施不到位:皂液、手消、干手设施供应不足 4.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缺乏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


5.管理者不够重视、不够关心
主观因素: 最关键是防护意识淡薄
没有充分意识到锐器伤后危害性 存在侥幸心理,总认为针刺后受传染概率小,未采取充分的处理,不
3、暴露者的心理伤害


职业暴露后——紧张、恐惧、焦虑,工作效率和 生活质量降低 未暴露人员的过分担心——被刺伤,被接触,被 感染肝炎、艾滋病、梅毒 对所从事的职业失去信心——跳槽、脱离临床、 调离工作单位、重新选择职业
医疗机构面临挑战——医疗设备安全性、
劳动保障体系、职业防护体系遭到质疑
Lynda Anold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 床边、床 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 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 、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臵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 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 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 直接传递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


(一)锐器伤伤口紧急处理:


4、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 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 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 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 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臵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 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概念: 认定每一例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 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 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三个原则:一视同仁、双向防护、三种隔 离
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
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 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
联合疾控中心,组织 评估
暴露者预防性用药, 4H内实施,一般不超 过24H
暴 露 者 HbsAb(+) 不需处理, 定期查血、 随诊
暴 露 者 HbsAb(-) 24 小 时 内 注射乙肝 高效免疫 球蛋白并 接种乙肝 疫 苗( 0 、 1、 6月)
暴露者在 第4和6周, 第4和6个 月随访并 追踪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状况

经各种资料证实:在所有的直接(非直接)可能接 触患者或暴露于患者血源性物质中的医务人员,其 中实验室人员、医护人员、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 的监管工作人员、护工等被认为是职业暴露的高危 人群。其中以护士位居首位,据统计80%的护士有 针刺伤经历。
锐器伤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首位



7、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 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臵以代替口对口 人工呼吸方法。

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 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的方法
洗手、戴手套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 寻求帮助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 统连接
玻璃, 5% 其它, 4% 静脉导管针, 5% 手术刀, 8% 空心针, 36%
其它实心针, 10%
头皮针, 12% 缝合针, 20%
图 美国CDC监测引起锐器伤的器具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因素



客观因素:
1.工作性质:直接接触锐器的机会多,工作繁忙,编制不足
2.急救中患者病情凶险,意识错乱、挣扎,气管、口鼻以及血液
3 、锐器及病人无血源性传染病,则不需 要进行任何处理,仅密切观察
若源病人阳性,向科室负责人及感染管理科 报告并24小时内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对源患者和暴露者评估以确定治疗和随访
源病人艾滋病毒抗体 阳性 源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源 病 人 丙 肝 抗 体 阳 性 源病人梅毒血 清学阳性,TPPA 阳性
1、从近心端向Βιβλιοθήκη 心端在伤口周围挤出血液; 2.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充分冲洗3~5分钟 3.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伤口 4. 做必要的包扎处理 轻挤压 冲洗 消毒 上报 用药

(二)粘膜暴露的处理: 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报告流程
如没有伤口,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 的皮肤,如有伤口,做以下紧急处理 1 、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避 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 液 2 、肥皂和流动水清洗伤口,消毒液消毒, 包扎 核实病人带病情况,暴露者必要时检查相应 的抗原及抗体 粘膜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 从事临床诊疗、护理、手术、检验等职业 活动过程中,通过眼、口、鼻及其它粘膜、 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 血液、体液或潜在传染性物质(血液、体 液污染的器械、锐器、敷料、被服等)的 状态,并且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人体健康损 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暴露者预 防注射苄 星青霉素 240万u 每周一次, 连用3周
4周、8周、 12 周及 第 6 月随访和 追踪
第3、6、12月查血、随 访
停药后 1 个月和 3 个月抽 血监测梅毒抗体,并随 诊
实际上,最重要的是重视程度!
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报告、随访流程
从工作中寻找乐趣生命才精彩

希望各位是快乐的工作,而不是拼命的工作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正在与麻省护理 学会主席Karen Daley握手
你知道病人是否感染?—冰山图
10-15% AIDS明确诊断
不要认为只有在血
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个
体才具有传染性。很可 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
85-90% AIDS感染者未 被诊断
上去和健康人一样。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防护
关注

2004年4月,卫生部首次颁布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 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指出“在诊疗、护 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 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 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 离衣或者围裙。”

血源性病原体与职业暴露
你想过吗?




每30秒钟,在你和你的同行中便会发生一 次职业暴露。 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污染的针 头扎伤。 每30秒钟一次也就是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 头扎伤事故发生。 自有医护工作以来,医护人员就不经意地 暴露在这些病原菌地威胁之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