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

必修一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5分。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最新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

精品文档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注意方框中的字是考点)《兰亭集序》①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阿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抬头观望宇宙的广大无穷, 低头细察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纵目远眺,舒展胸怀,I 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极大的欢娱, 实在令人快乐。
②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 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I 之外。
,【翻译】人们生活在一起,|很快就度过了一生。
有的人喜欢聚集在室内,畅谈怀抱;有的人喜欢寄情于喜好的事物,放纵I I 自己,不拘形迹。
③ 同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 期于尽!【翻译】先前(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门下子就成了陈迹,而且还往往因此而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 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④ 固知二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P 在才明白,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诞,把长命与夭亡看做一回事纯是无稽之谈。
⑤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國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参加集会的人,录下他们的诗作,虽然时代不同,事情各异,但之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 同的。
后来读到这个集子的人,也会寸其中的作品产生同样的感慨。
《赤壁赋》(苏轼)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
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 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②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箫声)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帀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匚③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回其然也?”【翻译】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 |“为什么会这样|?”④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阿,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翻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丽的地方吗?⑤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必修二文言文翻译重点

一、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指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翻译时,若遇到通假字,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其本字。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2. 禹拜稽首,延颈而望。
(《尚书》)翻译:大禹跪拜行礼,伸长脖子抬头望。
二、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文言文中的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不同。
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其现代意义。
1. 贤者避世,不欲与俗人从事。
(《庄子》)翻译:有才德的人避开世俗,不愿与普通人交往。
2. 吾闻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
(《孟子》)翻译:我听说有才德的人学习,亲近自己的亲人,这就是仁爱;教育人民给予他们,这就是善良。
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文言文中的一些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
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其词性。
1.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翻译:这样才知道忧患能使人奋发,安乐会使人衰亡。
2. 鸿鹄将至,群鸟皆惊,乃援弓缴而射之。
(《庄子》)翻译:大雁将要飞来,群鸟都惊慌起来,于是他拿起弓箭射它。
四、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具有多种意义。
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其具体意义。
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翻译:老师,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论语》)翻译: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所学。
五、句子结构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翻译时需要分析句子结构,准确翻译。
1. 王师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利除弊,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出师表》)翻译:皇帝的军队北上定中原,我尽力发挥平庸之才,排除奸邪凶恶之人,兴办利事,除去弊端,政治畅通,人民和睦,各种事业都得到复兴。
2.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翻译:秦人没有时间去哀悼自己,而后人为他们哀悼;后人为他们哀悼却不去吸取教训,也会让后人再次为后人哀悼。
人教版必修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训练.

人等量齐观是虚妄的。
一一记下
著述
兴起感慨的原因
他们的情致(感慨死 生)是一样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聚会诸君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赋, 即使时代不同世事有别,人们因死生而产生感慨,这种情致则 是一样的。
赤 壁赋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 赤壁之下。
虚,太空。
离开人世
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 像长了翅膀一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面辽阔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 到什么地方;轻飘飘地像要脱离尘世,超然独立,无牵 无挂,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赤壁赋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
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训练
必 修 二(诗歌)
涉江采芙蓉
渡水
生有兰草的沼泽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赠送
远方
•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顾,回头看 故乡
形容无边无际
•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指感情深厚
指度过晚年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表达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写出了 欲归不得的愁苦心情。
渡过江水去采芙 蓉,生长兰花的 沼泽有许多种芳 香的花草。采集 芙蓉要送给谁? 我所思念的人她 在远方。回过头 来遥望故乡,长 路漫漫无边际。 相思情深却分隔 两地,只怕要愁 苦忧伤以至终老。
升在村落的炊烟。狗叫 (在)深巷中,鸡鸣(在) 桑树的顶端。门庭里没有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俗杂事,陋室里自有余
这首诗写诗人辞官归隐、回归自然的欢快之情。全诗采 用白描手法,把朴素的田园风光、平淡的农村生活与自 己再回田园的闲适愉悦交织在一起。
必修二语文文言文要句翻译

必修二语文文言文要句翻译(1)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山峰之间,常有悬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3、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5、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6、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鲜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1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1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完整word版)高中必修重点句子翻译(人教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必修一重点文言句子翻译下列句子《左传》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你放弃围攻郑国而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害处。
若:如果;行李:即行吏,出使的人。
即行吏;共:通“供”;乏困:缺少的东西。
2.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呢?厌:通“餍”,满足。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是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从哪里取得他所贪求的土地呢?既:已经;封:疆界,这里作动词;阙:侵损、削减;焉:哪里。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微:如果没有;夫人:那人,秦穆公。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因:依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通“智”;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荆轲刺秦王》6.“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微:假如没有;谒:请。
7.微斯人,吾谁与归?(划线句为宾语前置句)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一道呢?微:假如没有;斯:这样,这种。
8.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秦王一定很高兴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必:一定;说:同“悦”,喜欢,高兴。
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划线为定语后置句)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不久到了秦国,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优厚地赠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读wèi,赠送。
《鸿门宴》1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明天犒劳士兵,替我去打垮沛公的部队。
必修二重点文言文翻译

《兰亭集序》重点句子翻译
• 3、原文:或取诸怀抱, •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 外。 • • 4、原文:虽趋舍万殊, •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 所遇,暂得于己,快 然自足,不知老之将 至。 翻译:有的人喜欢倾 吐胸中抱负,在室内 面对面交谈;有的人 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 所爱好的事物,无拘 无束,旷达放纵。 翻译:虽然人们的追 求和舍弃千差万别, 恬静和躁动各不相同, 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 感到高兴,自己所要 的东西暂时得到了, 感到快乐满足,竟不 觉得老年将要到来。
《赤壁赋》重点句子翻译
• 9、原文:相与枕藉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 既白。 • • 翻译:大家互相在船上枕 着靠着睡,不知不觉东方 已经显出白色。
《阿房宫赋》重点句子翻译
• 1、原文:六王毕,四 • 翻译:六国覆灭,天下统 海一。蜀山兀,阿房 一。蜀地的山变得光秃了, 阿房宫出现了。 出。 • • 翻译:那长桥卧在水面上 (象蛟龙),(可是)没 • 2、原文:长桥卧波, 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龙出现?那楼阁之间的通 不霁何虹? 道架在半空(象彩虹), (可是)并非雨过天晴, 怎么会出现虹呢?
《赤壁赋》重点句子翻译
• 1、原文:纵一苇之所 如,凌万顷之茫然。 • • 2、原文:舞幽壑之潜 蛟,泣孤舟之嫠妇。 • 翻译:任由苇叶般的小船 去所去的地方,越过那广 阔的江面。 • 翻译:(箫声)使深谷中 的蛟龙起舞,又使孤舟上 的寡妇哭泣。
《赤壁赋》重点句子翻译
• 1、原文:纵一苇之所 如,凌万顷之茫然。 • • 2、原文:舞幽壑之潜 蛟,泣孤舟之嫠妇。 • 翻译:任由苇叶般的小船 去所去的地方,越过那广 阔的江面。 • 翻译:(箫声)使深谷中 的蛟龙起舞,又使孤舟上 的寡妇哭泣。
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烛之武退秦》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共同出兵)围困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晋国有二心而跟秦国亲近。
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现在事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文: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利,怎敢那这件事来麻烦您。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5.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减弱了。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译文:借助人家的力量又去损害他,是不仁道的;失掉了同盟者,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荆轲刺秦王》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译文:现今,那位樊於期将军,秦王正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封地悬赏收买他的头。
2。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译文:将军的父母以及宗族,全被杀死或收入官府做奴婢。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译文:今天去了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是无用的人。
4.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译文: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白帽子来给他送行。
5.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2译文:送行的人都怒目圆睁,连头发都(愤怒地)竖起来顶着帽子。
6.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译文:并且按照秦国法律规定,陪侍大殿上的臣子,不得带一点兵器。
《鸿门宴》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我)所以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氓》1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币来换丝。
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
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
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
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2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
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
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
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
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3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
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
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
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
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4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
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
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
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
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5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
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
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
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6“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
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
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
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
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采薇》1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2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3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4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
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5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
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
必修二语文文言文句子翻译

句子翻译阿房宫赋1.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六国灭亡,天下统一。
蜀地的山林砍光了,阿房宫出现了。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五步一幢楼,十步一座台阁;走廊像腰带一样萦回曲折,屋檐高高翘起像鸟嘴高啄;各依地势,攒聚对峙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出现云彩,怎么出现龙?(两层)通道跨跃天空,没雨过初晴,怎么出现虹?4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六国的嫔妃,王侯的女儿孙女,离开(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在早晨唱歌,在晚上弹曲,成为秦国的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星辰闪闪,是化妆是打开的明镜。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而秦人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玉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连绵不断,秦人看到这些宝物,也不觉得很可惜。
7.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使架房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8. 戍卒叫,函谷举。
陈胜率领的戍卒发出了呐喊,函谷关被(刘邦指挥的军队)攻取9.灭六国者,六国也消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10.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重蹈覆辙)了。
六国论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作战不得法,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
3.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儿辈和孙辈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来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高二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1、重点语句翻译: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翻译: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翻译: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鹏鸟借着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翻译: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2、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哈克贝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3、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4、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称王(名作动)5、三代:夏商周6、理解下列词语:《祝福》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
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惴惴不安: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
天有不测风云:(谚语)比喻世事吉凶难以预料。
7、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8、古今异义:以此下心意(忍耐受委屈/下定主意)9、第一部词典是:尔雅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文言翻译: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必修二读本重点句翻译

必修二读本重点句翻译35、、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36、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
37、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38、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39、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40、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天边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4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4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43、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4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45、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
4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47、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
48、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句翻译30句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句翻译30句《孔雀东南飞》1.为仲卿母所遣语法: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译文:(兰芝)被仲卿母亲休回娘家。
2.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语法:宾语前置句,“相”偏指一方,作宾语,这里可译为“我”。
正确语序是“…及时遣归相”。
译文:(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3.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语法:可怜:古今异义词,可爱。
译文:(她)体态可爱无比,我去替你说媒求婚。
4.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语法:宾语前置句,“相”偏指一方,作宾语,这里可译为“你”。
正确语序是“…会不从许相”。
译文:我对兰芝早已恩断义绝,决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5.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语法:归还:古今异义词,回来。
宾语前置句,“相”偏指一方,作宾语,这里可译为“你”。
正确语序是“…还必迎取相”。
译文:过不了多久我就能回来,回来后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来。
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语法:作息:偏义复词,偏指“作”,劳作。
译文:白天黑夜辛勤劳作,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折磨。
7.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语法:要:通“邀”,约定。
渠:代词,他。
译文:虽然我同仲卿有约在先,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
8.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语法:宾语前置句,“见”作宾语,译为“我”。
正确语序是“…君既若录见”。
译文:你既然这样记着我,还望你不久能来接我。
9.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语法:宾语前置句,“见”作宾语,译为“我”。
正确语序是“…府吏丁宁见”。
译文:我才回家时,仲卿再三叮咛我。
10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语法:省略句:两句都省略了“于”,补充后又是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是“(于)庭树下徘徊,(于)东南枝自挂”。
译文:仲卿在院中的树下徘徊一阵,就在向着东南方向的树枝上自缢而死了。
《赤壁赋》《游褒禅山记》1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语法:望:农历十五日;过了望日就是“既望”,农历十六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年老的、年少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有繁茂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围绕在亭子四周,引溪水把它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曲水旁边。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出一条溪流作为流觞的曲折水流,大家依次排列坐在岸边。
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有的人喜欢面对面聚集在室内,畅谈抱负。
有的人随着所喜欢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生活。
6、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尽管人们取向不一样,有安静和浮躁的不同。
但是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感到自得,快乐而满足,不知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
7、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过去喜欢的事物,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尚且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况且寿
8、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当我看到古人感慨生死的原因,(发现)像符契那样相合。
我曾经读古人的文章叹息感伤,但不明白于心。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10、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纵使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他们感慨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却是一样的。
《赤壁赋》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清风缓缓吹拂,水面波澜不起。
我端起酒杯劝客人喝酒,朗颂歌唱《诗经•月出》里的“窈窕”一章。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面多么辽阔啊,小船像凌空乘风而行,却不知将停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像脱离尘世,升入仙境。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潜藏在深谷中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
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任凭小船像苇叶一样漂去,越过宽阔苍茫的江面。
6、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的像大海里的一粒米。
哀叹我们生
7、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想与神仙一起来遨游,环抱明月一起长存于世。
知道(这想法)不可能突然得到,只好把感慨通过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中。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如果从变的一面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事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
从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
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美景。
取用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无穷无尽。
10、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江水总是像那样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只小船,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1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游褒禅山记》
1、有碑仆(于)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以辨认,叫做花山。
2、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所感叹: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地深入而且广泛。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典籍没有保存下来,后代的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且慎重选取的缘因。
5、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将要熄灭了。
”于是便都跟他一起退出来。
6、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大概我们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尚且还不到其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以至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到达的人便少《鸿门宴》9、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不前),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1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但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结果却未能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1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到达,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他笑吗?
《鸿门宴》
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将所有的)珍珠宝器完全占有了。
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掠取,妇女一个也不宠幸,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这些小的方面。
3、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土地都可以占有由你称王了。
4、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
5、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我进入关中,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官吏、居民,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的到来)。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明天你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8、不如因善遇之。
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要被他所俘虏!
10、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项庄拔出剑起舞。
项伯也拔出剑起舞,常常用身体掩护刘邦,
1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
1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1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1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