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治疗 新进展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哪些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骨质疏松的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1、遗传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发现了多个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基因位点,如 LRP5、ESR1、VDR 等。

这些基因的变异可能影响骨代谢的过程,如骨形成、骨吸收和骨重塑等,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

2、激素调节激素在维持骨代谢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

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 D 等激素的异常变化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从而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此外,PTH 和维生素 D 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明,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3、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参与了骨质疏松的发病过程。

例如,RANKL/RANK/OPG 信号通路在骨吸收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RANKL 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表面的 RANK 受体结合,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而骨保护素(OPG)则可以与 RANKL 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

此外,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异常调节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4、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也与骨质疏松的发病有关。

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物质可以损伤骨细胞,影响骨代谢。

慢性炎症状态下,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的释放增加,促进骨吸收,抑制骨形成,从而导致骨量减少。

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1、骨密度测量技术双能 X 线吸收测定法(DXA)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药物治疗骨科疾病的新进展

药物治疗骨科疾病的新进展

药物治疗骨科疾病的新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药物治疗骨科疾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不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药物治疗骨科疾病的新进展,带您了解最新的治疗手段。

一、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新药物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少和骨骼易碎。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药物治疗方案。

1. 硼酸药物硼酸药物可以抑制骨质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根据研究,硼酸药物能够改善骨密度,并降低骨折的风险。

此外,硼酸药物还具有方便易用、副作用小等优点,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2. 二磷酸盐类药物二磷酸盐类药物是近年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抑制骨破骨细胞的功能,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研究表明,二磷酸盐类药物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并减少骨折的发生。

二、关节炎的新药物治疗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近年来,关节炎的治疗取得了许多突破,新的药物治疗方法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1. 抗炎药物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缓解关节炎症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副作用的限制,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被开发出来。

这些药物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效力,能够更有效地减轻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疼痛和活动能力。

2. 关节液替代疗法关节液替代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该治疗方法通过将人工关节液注入关节腔,改善关节内部的滑液功能,从而减轻关节疼痛。

研究表明,关节液替代疗法不仅可以缓解关节炎的症状,还能够延缓关节退化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骨折修复的新技术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骨折修复技术被应用于临床实践,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1. 生物活性材料生物活性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骨折修复材料,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促进骨骼再生和修复。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进展一、引言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容易导致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寿命延长,该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健康负担。

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深入了解以及有效治疗是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学1. 骨组织重塑失衡正常情况下,骨质更新通过成骨细胞和吸收细胞之间连续交替进行。

然而,在骨质疏松患者中,成骨过程减少或功能异常,而吸收过程增加。

这导致了新生骨量不足及其微结构异常。

2. 生化变化在骨质生成过程中,细胞因子、激素和生长因子等分子参与。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这些分子变化,如骨形态蛋白、卵巢激素、PTH等调节因子的异常,会对骨组织生成产生重要影响。

3. 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某些基因突变可以增加个体患上该疾病的风险;同时,暴露在长期低钙摄入、缺乏运动、吸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环境下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三、骨质疏松症治疗进展1. 药物治疗目前,抑制骨吸收药物已成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双膦类药物和雌激素替代治疗。

另外,钙和维生素D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治疗手段。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骨质疏松的综合治疗中有其显著效果。

例如,体重训练和力量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力量,改善患者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跌倒风险和骨折风险。

3. 骨转移治疗对于已经发生的骨转移性骨破坏,局部控制和减轻骨疼痛非常重要。

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内固定术、动脉栓塞以及靶向药物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四、新进展与挑战1. 药物治疗个体化随着个体代谢差异的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针对特定人群或基因突变开发的药物问世,使得药物治疗更加精确有效。

2. 骨组织工程学技术近年来,利用干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材料学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骨组织工程学技术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新希望。

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的最新进展

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的最新进展

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的最新进展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征是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和易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医疗资源和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的最新进展。

一、骨质疏松预防的最新进展1. 营养调理首先,合理的饮食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至关重要。

人们应增加对富含钙、维生素D及蛋白质的食物的摄入,如鱼类、豆类、奶制品等。

同时,过多的咖啡因、酒精、盐和糖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应适量摄入。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适量的户外活动,以增加皮肤细胞对阳光的吸收,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D是钙的重要调节因子,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2. 运动干预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新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性训练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显著。

有氧运动如快走、跳舞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强度,力量训练如举重等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骨密度,平衡性训练如瑜伽等有利于预防跌倒和骨折。

因此,合理规划运动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对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二、骨质疏松治疗的最新进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骨质疏松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吸收剂、骨形态发生调节剂和补钙剂。

抗吸收剂通过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流失;骨形态发生调节剂通过影响骨基质蛋白的合成和抑制骨重建过程,从而增加骨密度;补钙剂则可以提供钙质的补给。

2. 骨质疏松手术对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等严重情况,手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最新进展包括经皮骨水泥注射术、植入人工关节和植入内固定物等。

这些手术可以有效地修复骨折处,恢复骨骼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三、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综合治疗是骨质疏松治疗的一种综合手段,通过综合应用药物治疗、运动干预等多方面的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的研究表明,综合治疗对于改善骨质疏松的预后效果十分明显。

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治疗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治疗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治疗新进展骨质疏松症,这个看似陌生却又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疾病,正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医学领域在预防和治疗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进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情况。

简单来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它就像一座被悄悄侵蚀的大厦,表面看似完好,内部结构却已脆弱不堪,稍有外力作用,就可能轰然倒塌。

那么,哪些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呢?老年人、绝经后的女性、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的人群,以及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的人,都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在预防骨质疏松症方面,过去我们强调的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如今,新的研究发现,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至关重要。

饮食中,除了富含钙的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 K、镁等营养素也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例如,绿叶蔬菜是维生素 K 的良好来源,坚果富含镁元素。

运动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散步或慢跑,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也被纳入了预防的重要环节。

力量训练可以刺激肌肉收缩,增强骨骼的应力,促进骨形成;平衡训练则有助于减少跌倒的风险,从而降低骨折的发生几率。

此外,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内分泌平衡,保障骨代谢的正常进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方面,传统的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等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比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能够有效地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地舒单抗作为一种新型的抗骨质疏松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减少骨吸收。

除了药物治疗,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比如,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通过物理刺激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体外冲击波治疗则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激发骨细胞的活性。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I n t h i s p a pe r ,t h e n e w a d v a n c e s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t o f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we r e r e v i e we d. Ke y wo r d s: Os t e o p o r o s i s; T r e a t me n t ; Dr ug t he r a p y
1 概 述
年龄 5 0岁 以上 的 中老 年 人 每 年 有 将 近 3 5 0万 人 罹
患骨 质疏 松 , 而在 这 3 5 0万 人 t e o p o r o s i s , O P ) 是 一 种 以 骨量 减
低 和骨组 织微 结 构 破 坏 为 特 征 , 导 致 骨 质脆 性 增 加 和 易于骨 折 的全 身 骨 代 谢 性 疾 病 , 常 见 于绝 经后 妇
关键词 : 骨 质 疏 松 ; 治疗 方法 ; 治 疗 药 物
Pr o g r e s s o f The r a p y o n Os t e o po r o s i s
WA N G T o n g - t o n g , WE N Q i a n g ,H A N Y u - p i n g , WA N G T i n g ,G A O D a — p e n g ,
C HE N Mi n g — l o n g ,C HE N Yu,Z HAO J i e
( C h i n a - J a p a n U n i o n Ho s p i t a l , J i l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3 3 , C h i n a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药物治疗新进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药物治疗新进展

【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吸收 骨抑制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8 6 0 . 2 0 1 3 . 0 1 . 0 2 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 以骨量减少 , 骨组织 微细结构 退化 为 特 征的脆性增加 以及易于发生骨折 的一种多病 因的全身性 骨 骼疾病 J 。骨质疏松症每年导致超过 1 5 0万 例椎体或非椎 体 骨折 的发生 。现今 , 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 , 生活节奏加快 和 饮食结构 的不合理 , 骨质疏松症 已成为影响老年人 , 尤其是 老 年妇女生活质量 的一种多发病。特别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导 致 骨痛 、 骨折 、 骨病直接影响中老年人 的生存质量 。骨质疏 松 症 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抑 制骨吸 收药 、 促进 骨形成 药和双 重 作用制剂 。本文就 目前治疗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 1 .预 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分 类 预 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很多种 , 主要分为两大类 :
形成或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 抑制 骨吸收和减缓骨钙丢失 。 3 . 1 . 1 双膦酸盐 : 双膦酸盐类 药物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 的抗代谢性骨病的一类新药 , 目前 越来越广 泛地用 于抗骨 质 疏松症 的治疗 。唑来膦酸具有给药剂量小 , 给药方 便 , 高效 且 耐心受性好 j 。要 特别强 调 的是在 每周 的同一 天服 用一 线
1 . 3 双重作用 雷尼酸锶 、 维生素 k等 。
2 .预 防 骨质 疏 松 的基 础 药 物
此类药物主要有钙制 剂和维 生素 D类 , 是 防止 O P的基 础药物。补钙是治疗 O P最 常用的方法 , 可 以说任何治 疗 O P 的方法必须同时补钙 , 以便 提供矿物质 , 增加骨强度。补充钙 剂的方法 , 最好是食补 , 在 日常生 活中选择 高钙 的食 品 , 如海 产品 、 牛奶和豆浆 。对于普通 的成年人在 预 防骨 质疏松 或者 只有轻度的骨质疏松 而没有合并 其他疾 患的情况 下 , 建议可 以选用那些复合剂型 , 就是钙加维生素 D, 如迪巧 、 钙儿奇等 。 3 .抗骨质疏松的治 疗药物 3 . 1 抗骨吸收药 这类药 物 主要有雌 激素 、 降钙 素、 双

骨质疏松的研究新进展

骨质疏松的研究新进展

骨质疏松的研究新进展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它会导致骨骼变脆,容易断裂。

据统计,全球约有两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新的进展和发现一直在不断涌现。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关于骨质疏松的最新研究进展。

1. 最佳骨密度测试骨密度测试是评估一个人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关于什么是最佳的骨密度测试方法。

最近,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使用MRI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因为MRI可以测量整个骨骼的密度,而不仅仅是某些部位。

2. 温和的锻炼对骨骼的好处以前的研究显示,锻炼有助于减缓骨质疏松的进展,但是科学家们一直不确定何种程度的锻炼是最好的。

最新的研究表明,温和的锻炼对于骨骼的健康有好处,比如散步、骑自行车、瑜伽等都可以起到提高骨密度的作用。

3. 新发现的基因变异近期的研究表明,新发现的一种基因变异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

这种基因变异会影响骨细胞的生命周期,导致骨骼变薄。

研究人员希望这项对基因变异的了解可以帮助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4. 分子机制的研究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骨骼细胞如何响应不同的刺激和信号,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骨质疏松的进展。

一项近期的研究发现,一种名为LIN28的蛋白质可以促进骨骼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且有可能通过增加骨细胞数量来减缓骨质疏松的进展。

5. 治疗骨质疏松的新方法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像激素治疗和钙补充剂,科学家们还在探索更加先进的治疗方法,比如使用药物来干扰骨骼细胞的对抗氧化应激的能力。

总之,骨质疏松是一个复杂而且严重的问题。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了解这个问题的病理机制上有了重大进展,这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此之外,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大大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参加运动,这将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健康。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骨质 疏松 症 (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O P )是 世界 范 围 内
些 都增 加 了 OP治疗 的复 杂 性 。本文 就 上述两 个 问
题 展 开讨 论 ,作一 简要 综述 。

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 结构退化进而导致骨骼脆性增加为特 征的全身性 骨病 [ 1 1 。伴随着 社 会老 龄化 进 程加 剧 ,O P患病率持
续增高【 2 】 。美 国、 日本和欧洲 国家有 超过 7 5 0 0万 的

新兴 骨质 疏松 治疗药 物
目前 , 临床针 对 O P的 治疗 主要 是 通过 药物 ,
如 选择 性 雌激 素受 体 调节 剂 、二磷酸 盐 和狄 诺 塞麦 等 ,通 过抑 制骨 吸 收来 达 到临 床效 果 。然而 这 些药 物存 在不 同的缺 点 :长 期使 用选 择 性雌 激 素调 节 剂
f Ma o a n s h a nc z 0 1 , Ma a n s h a n2 4 3 0 0 0 , C h i n a
E ma i l : w s x l O 8 2 3 @s i n a . c o n r
[ A b s t r a c t ] Os t e o p o r o s i s i s t h e mo s t c o I m  ̄ O n b o n e d i s o r d e r wo r l d w i d e , wh i c h i s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综 述

骨质 疏松症 的治疗进展及 面临 的挑 战
许 琳

【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范 围内最 常见的骨骼疾病 ,以骨量减少 、结构破坏、易发生骨折 为特 点,易导致患者死亡或终身残疾 , 对 患者和社会造 成沉重经济负担 。 如何有效治 疗骨 质疏松症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的全身代谢性骨病,主要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等类型,有研究提出在年龄超出40岁的群体中,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该病由于骨皮质变薄、骨量及骨小梁降低而导致骨脆性增长,可诱发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引发骨折、脊柱变形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1-2]。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理论不断发展,对于辅助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日趋丰富,其可通过内治及外治等方式缓解临床症状,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3-4]。

1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将骨质疏松症归为“骨痿”范畴,其主张瘀毒及脏腑虚衰是骨质疏松致病的影响原因,其中脏腑虚衰是引发骨痿的根本因素,且肾虚是较为常见的病因之一,肾主藏精,精生髓化血以养骨,肾和骨之间存在紧密关联,若肾精充沛,那么可见骨骼强健,若肾精缺乏,则骨髓则可能为无水之源,髓不养骨。

有文献报道提出,肾虚证者的骨密度显著低下,肾虚则会影响钙磷代谢,继而引发骨质疏松;脾胃化生气血,是后天骨髓之本,如果患者脾虚不运,血无以化精,先天之精难以获取充养,可能会导致骨髓失养[5-6]。

在现代医学分析中,其认为脾不仅具有消化系统的相关功能,同时参与了人体免疫、物质代谢、神经调节等过程,利用这些途径能够对磷、骨钙等矿物质的吸收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引起骨质疏松。

此外,骨痿的发病率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升高,这可能和高龄者虚、瘀等体质相关,且虚、瘀均为骨痿发病的重要病机,两者互为因果,若患者脏腑虚衰,则无力行血,血滞则疲成,新血不生,导致虚更虚,促使肌肉、筋脉和骨髓难以获取营养,进一步引发痿废、疼痛等,加剧骨痿。

2骨质疏松的中医药应用2.1…单味及复方中药治疗现代研究认为多种中药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可取得确切疗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见中药包括当归、骨碎补、熟地黄、牛膝、淫羊藿等。

淫羊藿作为一种补益中药,淫羊藿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可发挥强筋健骨、温阳补肾、祛风除湿等效用。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常见的骨疾病,主要表现为骨组织的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和骨微结构的破坏,常见于老年人以及女性。

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如骨折、残疾等。

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一直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下面将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展开阐述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一、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研究进展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目前已发现的遗传因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如骨形态、骨密度、骨质代谢等,一些基因SNP等突变也被认为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

2. 激素因素雌激素在骨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雌激素缺乏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其他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副甲状腺激素等也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

3. 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包括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这些因素与骨密度和骨质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饮食中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会对骨密度产生负面影响。

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研究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下面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诊断方法。

1. 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

常用的骨密度检测方法包括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量子计算机体层摄影(QCT)。

2. 碎片骨检测碎片骨检测是骨质疏松症的新型诊断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检测尿样中的碎片骨蛋白来判断骨质疏松症的程度。

3. 彩超检测彩超检测可以通过评估骨骼的超声波传播速度来检测骨质疏松症。

该方法简单、无创伤、方便快捷,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三、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进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之一。

常见的药物种类包括双磷酸盐、钙剂、维生素D等,这些药物能够减少骨组织的破坏、促进骨密度的增加等。

2. 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最新发展的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修复骨组织来促进骨密度的增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新进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新进展

d u e a y n n d u h r p fti ie s r g t r p , o - r g te a y o s ds a e. h h
Ke r s P t n p u ; to r s r ame t Me iai n wi h n s r dt n lme ii e y wo d :  ̄ me o o s Ose p o i T t n ; dc t t c i e e t i o a d c n e e s e o h a i
吕 靖( 综述)马 彩 玲 ( , 审校)
( 疆 医 科 大 学 第一 附 属 医 院 妇科 , 鲁 木 齐 805 ) 新 乌 30 4 中圈 分 类 号 : 61 R 1 . R 8 ; 7 1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28 (0 70 . 6 .2 10 .04 20 ) 1 0 20 0
期进行妇科和乳腺检查 , B超 观 察 子 宫 内 膜 厚 度 等 以 减 少 危 险 性 。对 H T长 期 安 R
关键词 : 经后 ; 质疏松症; 疗; 药疗法 绝 骨 治 中
T ea hr ̄  ̄eo r o o ̄ eo slO t prs L n , a lg. Dpr eto 全 性 应 用 仍 需 进 一 步 研 究 。 rg ̄ fPsm n l a s o ooi mu e s V g MA C bi ( ea mn f n t G n e l y, h it4 yaco o g TeF r s H si l X n in Mei l nv s U q 8 0 5 C ia o t , i Ja pa g g d a i r  ̄,  ̄m i 3 0 4, hn ) c U ei
摘要 : 当今 随 着 绝 经 后 妇 女 人 数 增 加 , 绝经 相 关 的 骨 质 疏 松 症 日益 受 到 社 会 广 泛 关 法 存 在 潜 在 的致 病 危 险 , 大 于 利 。 应 与 弊 注 , 预 防 、 疗 已是 当前 许 多 国家 重 要 保 健 课 题 之 一 , 年 其 治 疗 进 展 迅 速 , 就 绝 经 后 用 H T应 严 格 掌 握 适 应 证 , 强 随 访 , 其 治 近 现 R 加 定 骨 质疏 松 症 的 药物 治 疗 、 药 物 治 疗 进 行 综 述 。 非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
间差 异= . % ,9 %C .~17 = . 0 ) 10 4 5 104 . ,P 00 9 ,但 两组 骨骨 质 量 增 加 了24 %( 5 I 0 .8 9 %C ,N=I 0 ) 而椎 体骨 3 3。
B MD均高 于 治 疗 前 的水 平 。但 其 他 类型 的骨 折 发 生 折 危 险性 下 降 了7 %( .0 5 0 RR 03 ,9 %CI ,N=1 5 ) 42,


一蘸 《
l程 豳 一 l 蕊
蚓藕—瓣慕I I 黼鞯 ————麟黼 瓣 曩——啊酾鞠_ 曛

中 图分 类号
关键词

A 文章编号
臼 } 1
骨质疏 松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
北京 协和 医院 内分泌科 池明 夏 维波
571 8 文献标 识码 17— 892 1)9 0 3— 8 2 2 0 (0 2 1- 0 3 0 6
致 骨骼 脆 性 增 加和 易 发 生 骨折 的代 用 于 临床 以来 ,对 其 侧 链 进 行 修 谢 性 骨 病 。 防治 骨 质 疏 松 症 的 最 饰 合 成 了 多 种 类 型 双 膦 酸 盐 类 药 】 终 目的是 减 少骨 折 的发 生 。 临床 上 物 。唑 来膦 酸 盐 可 能实 现 了生 产 商 采用 延 缓 和 减少 骨 量 丢失 ,争 取 重 和 患 者 的 共 同 梦想 —— 5 每 年注 mg 获骨 量 ,增 加 骨 骼 强度 而 达 到 此 目 射 1 的 剂 型 来 预 防 和 治 疗 骨 质 疏 次
后 妇 女 随 机 分 成 两 组 。 一 组 继 续 接 受 3 OL 疗 单 独使 用抗骨 吸 收剂 的治疗 。 年Z 治 (6 = 1) Z ,N 66;另一 组为对 照 组 ,接受 3 安慰 剂治 疗 年 H n5 对 多项 关于 特 立 帕肽对 B 和 骨 折 的治 a【 等 MD

华医网答案_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解读

华医网答案_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解读
A、胃肠道没有刺激作用
9、抗骨质疏松药物中,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是()
B、雷洛昔芬
10、对于某些肝肾功能异常体内的羟化功能受损害的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选用的维生素D剂型为()
A、双羟维生素D
三、骨质疏松患者如何合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1、( )是防治机钙不包括( )
C、氧化钙
3、骨质疏松症的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 )
C、调整生活方式
4、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不包括( )
B、遗传性骨质疏松症
5、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人群钙的RDA为:3岁至青春前期为( )
B、800mg
6、钙剂的副作用不包括:( )
A、过敏
7、防止骨质疏松症中,调整生活方式,包括:( )
D、以上皆对
8、补充钙质中,无机钙包括( )
D、以上全对
9、日常生活中选择高钙的食品,不包括( )
B、鸡蛋
10、钙剂和维生素D的复合剂型包括()
D、以上都对
四、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治疗--阿伦膦酸钠
1、以下( )属于第二代双膦酸盐
4、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判断包括()
D、以上都是
5、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C、雌激素的减少
6、临床上,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合理选择流程是()
C、初次选择-监测疗效-调整用药
7、对于胃肠条件差的患者可以选择的钙剂是()
A、有机钙
8、雷奈酸思和阿伦磷酸钠相比,其优点是()
五、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治疗--其他抗骨吸收药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鲑鱼降钙素是一个包含2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骨组织的质量和强度下降,容易引起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有新的药物研发和进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就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论述。

一、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目前,常用的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雌激素类、双膦酸盐类、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素类。

雌激素类药物主要通过替代体内缺乏的雌激素,减少骨质流失,保护骨骼健康。

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骨吸收细胞工作,降低骨骼破坏速度,达到保护骨质的效果。

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通过调节体内雌激素的作用,维持骨骼健康。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素类则可以促进骨骼再生和增加骨密度。

这些药物在不同的患者群体中有不同的治疗效果,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二、新药物治疗进展除了常规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外,近年来科研人员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药物。

以下是几种有前景的新药物治疗:1. 骨吸收抑制剂——洛汀新洛汀新是一种新型的骨吸收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破坏。

与传统的双膦酸盐类药物相比,洛汀新的抑制效果更强,副作用更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研究表明,洛汀新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2. 雌激素类药物——培美曲塞尔培美曲塞尔是一种目前已经上市的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通过模拟雌激素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减少骨质流失。

与传统的雌激素类药物相比,培美曲塞尔的副作用更小,更安全有效,对于一些不能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3. 维生素D类药物——阿拉骨化醇阿拉骨化醇是一种新型的维生素D类药物,通过调节体内钙磷代谢,提高骨骼钙化和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与传统的维生素D类药物相比,阿拉骨化醇对钙磷代谢的调节更精准,疗效更好。

此外,研究还发现阿拉骨化醇还具有抗肿瘤、抗炎症等多种作用,对于某些特定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骨质疏松症的非性激素药物治疗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非性激素药物治疗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非性激素药物治疗新进展董芒艳综述董进审校(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

发病率高,绝经后妇女可达50%以上,并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男性也在20%左右。

医疗费用高,病死率高。

骨质疏松的成功药物治疗要求临床医师须对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全面了解。

当前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吸收疗法和合成代谢疗法,钙和维生素D为基础用药。

抗吸收疗法主要是基于对抗骨动态平衡中的再吸收作用,包括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和二膦酸盐等。

合成代谢疗法主要针对促进骨形成,其中甲状旁腺激素的相关研究较多,效果肯定。

1钙钙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基础治疗,其主要机制可降低骨转换。

目前国内市场上钙制剂主要分为无机钙、有机钙、天然生物钙和氨基酸螯合钙。

无机钙主要有碳酸钙、碳酸氢钙、磷酸氢钙和氯化钙,含钙量分别为40%,24.6%,23.2%,27.2%。

有机钙主要有醋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苏氨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含钙量分别为22%,21%,13%,13%,9%。

天然钙是将天然贝壳经高温煅烧制成,有的另辅以中药,如盖天力、珍珠钙胶囊、龙牡壮骨冲剂等。

从生物学角度考虑上市的氨基酸螯合钙如乐力胶囊可在体内形成缓慢释放以减少高钙血症。

钙剂早晨空腹或餐前服用不存在食物中草酸盐、磷酸盐等物质抑制钙离子吸收的弊病,也不存在钙离子妨碍食物中铁吸收的弊病。

青春期前补充钙制剂有益骨矿化。

妊娠妇女由于胎儿和母体面临同时矿化过程,可能会导致骨密度降低及增加绝经期骨量丢失的危险。

哺乳妇女完全哺乳6个月,大约消耗母体骨骼中4%~6%的钙。

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对骨吸收增加,因此补钙能延缓绝经期妇女骨量丢失。

在老年人,骨钙出现丢失,尤其在绝经后的妇女,如发生髋部骨折,其总体钙丢失可达50%,因此老年人平时应从饮食中摄入足够量的钙。

骨质疏松症管理的新趋势生物制剂的应用

骨质疏松症管理的新趋势生物制剂的应用

骨质疏松症管理的新趋势生物制剂的应用骨质疏松症管理的新趋势:生物制剂的应用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质疾病,主要特点是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结构异常,导致骨骼容易发生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和个人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如何有效管理骨质疏松症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生物制剂在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管理骨质疏松症的新趋势。

一、生物制剂在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意义生物制剂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具有一定特定功能的药物,其优势包括高效性、高选择性、低毒性等。

在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生物制剂的应用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有效的治疗方案。

首先,生物制剂可以针对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生成来达到治疗效果。

而生物制剂可以通过靶向作用于特定的调控因子,如RANKL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和OPG (Osteoprotegerin),从而影响骨松解和骨生成的平衡,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其次,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更可靠。

生物制剂作为与自身调控系统相近的药物,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

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口服治疗相比,生物制剂能够更快速、更显著地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并减少骨折的风险。

再次,生物制剂具有较低的副作用。

由于生物制剂是依托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调控系统,其治疗过程中无需通过肝脏代谢和消化道吸收,因此具有较低的肝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

而传统的口服治疗常常会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限制了治疗的持续性。

综上所述,生物制剂在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应用意义重大,能够提供更加个体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二、目前应用较多的骨质疏松症治疗生物制剂目前,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已经有一些生物制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新方法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新方法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新方法近年来,骨质疏松症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2亿人受到骨质疏松症困扰。

这种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和骨结构退化为特征,容易导致骨折和身体功能下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和膳食调整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在骨质疏松症治疗领域涌现出了一些新方法。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种有前景的新方法,以期能为广大患者寻求更好地治愈途径。

一、干细胞移植治疗干细胞移植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的新型治疗方法,在骨质疏松领域也显示出了巨大潜力。

1. 干细胞制备和移植顾名思义,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科学家们将肺部、脐带等来源的成人干细胞提取后进行制备,并通过注射或移植到患者体内。

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为骨形成细胞,增加骨密度并促进骨组织再生。

2. 研究和应用前景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试验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改善,骨折风险也显著减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该方法还处于实验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二、生物电刺激技术治疗生物电刺激技术是一种利用外界电流或场来刺激人体组织功能恢复和修复的方法。

在骨质疏松治疗中可以借助生物电刺激来促进骨骼健康。

1. 生物电刺激原理生物电刺激技术基于细胞内外的生物电活动,通过对组织的生物电刺激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骨形成等过程。

这种方法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2. 具体应用与效果现阶段,常见的生物电刺激技术包括电磁场、超声波和脉冲电流等。

一些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生物电刺激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骨密度,并增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肌肉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方法显示出了治疗效果,但对于具体机制以及最优应用方式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三、基因治疗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前沿领域,近年来开始在骨质疏松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骨质疏松诊断(二)
Detected rate (%)
50
P=0.000
40
30 20
P=0.000
P=0.000
CCMD HAMD
10
0
PA
FN
TH
R+UUD
Comparison of two BMD reference databases for osteoporosis detected rates. PA posteroanterior spine (L2–L4), FN femoral neck, TH total hip, R + UUD radius + ulna ultradistal, CCMD current Chinese men database, HAMD Hologic’s “Asian men” database
副作用
1、增加深静脉血 栓发生率 2、增加热潮红的 发生率
其它
降低绝经后患骨质 疏松症女性乳腺癌 的发生率
药物(5)
甲状旁腺激素
可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 的骨质疏松患者
适用于有原发性或性腺 功能减退所致骨质疏松
的患者
降低65%脊柱骨折发生 率,53%非脊柱骨折发
生率
可出现小腿痛性痉挛 和眩晕
特立帕肽
增加小鼠骨肉瘤发生率
椎骨骨折妇女中仅 50%患者进行诊治
住院 有症状 无症状
危险因素及病因
危险因素&病因
药物
生活方式
遗传因素
其它
危险因素&病因
性腺减退
风湿免疫疾病
内分泌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
胃十二指肠疾病
骨质疏松症诊治新进展
危险因素及病因
低钙摄入 维D缺乏 咖啡 高盐 铝
生活方式因素
体力活动少 消瘦 制动 摔倒
a
51.4
40
49.9
45.2 34.2 41.5
30.7
20
34.9
35.5
32.1
16.3
18.9
0
PA
Lat
Lat
FN
TH
R+UUD
(vBMD)
中国标准和WHO标准诊断骨质疏松患病率的比较(年龄50-90岁,n=1166)。PA, posteroanterior; Lat, lateral; FN, femoral neck; TH, total hip; R+UUD, radius + ulna ultradistal; vBMD,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骨质疏松症诊治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诊治新进展
概述 危险因素&病因 诊断 治疗
骨质疏松症
一个全球问题
骨质疏松症(OP): 新定义
• 骨强度受损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导致骨折危险 性增加
• 骨强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骨量(骨密度)和 骨质量
• 骨质量包括微结构、骨转换率、损伤积累 (例如, 微骨折)、骨质强度和矿化情况
阴萎缩 • 保有子宫的
女性
药物(3)
雌激素/激素治疗
疗效
副作用
• 脊柱和髋关 节发生骨折 几率降低
34% • 其他部位降
低23%
• 增加心肌梗 死、中风、 侵润性乳腺 癌、肺栓塞、 深静脉炎的 发生几率
药物(4)
雌激素拮抗剂---雷洛昔芬
雷洛昔芬(伊维特)
疗效
1、降低既往有脊柱 骨折史的患者3年内 脊柱再发骨折几率的 30% 2、无骨折史降低55%
NI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JAMA. 2001;285:785-795.
骨质疏松症
正常骨
骨质疏松症
二膦酸盐
使用人群
1、绝经后患骨质疏松女性 2、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骨质疏松 患者
效果
阿仑膦酸钠
1、增加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量 2、降低有骨折病史病人3年内 约50%脊柱和髋关节骨折发生概 率、无骨折病史48%概率。
绝经后患骨质疏松女性
伊班膦酸
降低3年内发生脊柱骨折几率的 50%。
1、绝经后患骨质疏松女性 2、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骨质疏松 患者
获得
治疗
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摄入足量钙
摄入足量维D
锻炼
避免使用烟草
一般治疗
早期诊断治疗酗酒 治疗其它危险因素
钙:每天至少1200mg
维D:每天摄入800 至1000国际单位(IU)
适量摄入钙和维D
药物治疗
排除继发性骨质 疏松症
DXA测骨密度
药物治疗适用人群:
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药物治疗:
药物使用剂量
阿仑唑奈(福善美)
伊班膦酸
S 10mg片剂/天、70mg溶剂/周
70mg片剂/周合并2,800IU 或5,600IU维D3
W 2.5mg片剂/天
150mg片剂/月和 每3个月静脉注射3mg
利赛膦酸
二膦酸盐
唑来膦酸
O 5mg片剂/天
35mg片剂/周及6片500mg碳酸钙 每月连续两日服用75mg片剂
安全有效的治疗不该 超过两年
药物(5)
概述 抑制骨吸收也促进骨生成 降低骨折发生率同口服 二膦酸盐
使用 每次2g/袋,每日一次 睡前服用,或饭后2小时后
雷奈酸锶
不适用人群 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
副作用 常见为呕心和腹泻 既往有深静脉血栓病史 的病人警惕适用
The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JAMA 285:785-795, 2001
骨质疏松症:世界范围发病情况
影响全球女性1 - 年龄 50-70岁的女性中1/3 - 年龄80岁的女性中2/3
55 %美国中老年人,女性 80% 49 %日本中老年人
约30% 的年龄超过50岁的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Osteoporos Int 2008, 7:233 2. Dennison,2009
流行病学研究
T 每年静脉输注2mg (至少15分钟) 每两年静脉输注2mg
(至少15分钟)
二膦酸盐副作用
胃肠疾病
吞咽困难 食管炎 胃溃疡
下颌骨坏死
静脉注射 二膦酸盐 癌症患者
房颤
药物(2)
降钙素(鲑鱼降钙素)
治疗绝经5年后 女性骨质疏松症
200IU/天
副作用少
适用
• 骨质疏松症 • 缓解血管收
缩症状 • 绝经相关外
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
调整饮食及改善其它危险因素
评估病人10年OP性骨折发生率
是否及怎样治疗
是否药物治疗
避免或治疗与摔倒有关危险因素
非药物治疗
初评估不需要药物治疗的病人,复诊时需要重新评估
药物治疗的病人2年后或复诊时要行骨生化标记物和骨密度检查
药物
1 二膦酸盐 2 降钙素 3 雌激素/激素 4 雌激素拮抗剂 5 甲状旁腺激素 6 雷奈酸锶
其它评估方法
骨转化率的生化标志
骨重建的生化标志: 骨吸收标记物-血清碳端肽
(CTX)、尿NTX 骨形成标记物: 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 (BSAP)、血清骨钙素
椎体骨折评价(VFA)
影像学证实的椎体骨折可预 测新发椎体骨折。
国际临床密度协会推荐的适 用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VFA的时机可在
1、绝经后患骨质疏松女性 2、服用糖皮质激素不足12个月的 骨质疏松症患者 3、既往有低创伤性髋关节骨折
利赛膦酸
1、增加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量 2、降低3年内脊柱骨折发生率 41-49%,非脊柱骨折几率的36%
唑来膦酸
降低3年内约70%脊柱骨折发生率 (第一年最显著),41%髋关节骨 折发生率,25%非脊柱骨折发生率
BMD检测的适应征
65岁以上的妇女以及70岁以上的男性,不考虑是否有危险 因素
年轻的绝经后妇女和50至69岁男性要结合危险因素考虑
有低体重、发生过低创伤性骨折或有高危险性服药史等危险因 素的绝经过渡期妇女
50岁以后发生过骨折
有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或服药史(如每天糖皮质激素治疗, 泼尼松≥ 5 mg,或同类药≥3个月)的成人,合并低骨量或骨缺 失
WHO BMD诊断分类注意事项
BMD值来自DXA 检测腰椎和股骨颈
可用DXA检测三分之一 (33%)桡骨的BMD
绝经后妇女、 65岁以上 妇女、70岁以上男性, 应接受检测
不适用于绝经前的妇女、 50岁以下的男性、儿童
其它的骨密度测量方法有:
1 pDXA 2 QCT(重点了解骨的微结构) 3 QUS
饮酒(每天大于3次)
年龄
性别
吸烟 髋关节骨折家族史
WHO骨折风险评估模型 中的危险因素
既往有骨质疏松 相关骨折
低体重指数
继发性骨质疏松
风湿性关节炎
每天口服≥ 5 mg泼尼松 或同类药≥3个月
诊断(1)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建立在BMD的测定上。 在发生低创伤性骨折的高危人群中可以做出临床诊断。
骨密度
BMD测量是目前诊断低
抽烟(主动或被动) 喝酒(>3次/每天)
骨质疏松症诊治新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