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计量目标管理制度(含表格)
测量管理体系计量目标管理制度(含表格)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制定本公司测量体系的计量目标,实施考核目标的实现完成情况,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持续运行有效。
消除或降低因测量不正确而给企事业带来风险。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各目标考核。
3.0权责:3.1量测中心负责公司总计量目标的制定/考核和各分目标实施实现情况的监视。
3.2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实施本部门测量管理体系质量分目标,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统计考核。
3.3量测中心每月统计目标的考核结果汇总在《——部门20 年计量目标实现考核表》。
3.4高层管理者负责计量目标批准。
4.0定义:无。
5.0作业内容:测量体系计量目标实施过程的输入是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产品质量要求、公司管理与发展要求,输出是公司五笔字型目标和各分层次计量目标、其活动是计量目标的制定//考核、监视、评价、改进。
5.1计量目标的实施:5.1.1量测中心依据标准的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公司总计量目标。
5.1.2各职能部门根据总目标制定可量化的本部门分目标,并在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具体化,确保目标值的完成。
5.1.3对计量目标实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各职责部门可根据问题存在可能引起后果影响程度,采取纠正,纠正/预防措施。
5.1.4计量室对计量目标的实施情况每年度进行一次总结评价并形成文件。
并作为“管评”的输入资料信息,通过“管评”对计量目标实施持续改进。
5.2计量总目标:A、A,B类测量设备受检率达:100%B、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完好率:≧98%。
C、因测量不正确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1次/半年。
D、测量过程失控不超过一天。
E、测量过程/检验/测试的原始记录差错率:≦0.5%。
F、计量专、兼职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G、内、外顾客满意度:≧78分。
5.3各部门计量目标及考核办法:5.3.1量测中心A、每月对照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计划表,核查全公司A,B类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完成情况。
受检率=A,B类测设备已检/校台(件)数/计划检/校台(件)数*100%。
工程测量工作管理制度范本
工程测量工作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测量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测量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工程测量活动,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维修和拆除等各类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第三条工程测量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和高效性的原则,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测量依据。
第四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工程测量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测量工作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工程测量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测量单位承担,测量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仪器设备和良好的信誉。
第六条测量单位应建立健全测量管理体系,明确测量工作的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确保测量工作有序进行。
第七条测量单位应对测量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测量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第八条工程测量项目负责人应对测量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等方面负责,确保测量项目顺利完成。
第三章测量准备第九条测量前应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地形图、控制点资料等,并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交通、气象等情况。
第十条测量单位应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编制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人员配置、进度计划等。
第十一条测量方案应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四章测量实施第十二条测量工作应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十三条测量人员应熟练掌握测量仪器和测量软件的使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测量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测量数据的复核,防止数据错误。
测量数据应实行双人复核制度,重要测量数据应进行多人复核。
第十五条测量单位应做好测量原始数据的保存工作,保存期限应满足工程质量和档案管理的要求。
第五章测量成果管理第十六条测量成果应包括测量报告、测量图纸、测量数据等,测量成果应真实反映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
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制度1.总则为了加强我项目部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我公司的施工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维护我公司的利益,特制定了本计量管理制度。
2.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监视、测量和试验控制程序》3.职责3.1 计量管理人员及计量检定人员的归口管理部门为质量管理部。
并负责编制﹑修改计量管理制度;负责监督﹑管理各项计量管理制度的执行;配合有关部门组织计量人员培训。
3.2 计量检定人员负责对公司标准检定室检定范围内的检测设备进行检定、调整、修理;负责保持最高计量标准器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检定环境达到检定要求;负责整理、保存受检检测设备的原始鉴定纪录,并负责对其进行标识。
4.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编号规定4. 1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编号形式。
4.1.1检测设备(计量器具)有单位名称代号、器具类型代号、顺序号三部分组成。
4.1.2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编号如下:□□顺序号类型代号单位名称代号4.2 编号说明4.2.1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类型代号。
用习惯表示代号或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具体如下:各种电流表指针式 A 数字式 AS各种电压表指针式 V 数字式 VS各种伏安表指针式 VA功率表 W电能表 Wh频率表 H 数字式 HS万用表 M 数字式 MS各种桥 Q相位表Φ兆欧表 MΩ接地电阻测试仪 DΩ电阻箱Ω电压互感器 YH电流互感器 LH示波器 S录波器 LB光学仪器 GX精密长度仪器(精度为0.5mm以上) JL一般长度测量仪器 L压力表 (拉力表) YL各种衡器 HQ其它 QT(交流式的在代号底下画“~” )(直流式的在代号底下画“-” )5.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检定、修理5.1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检定5.1.1检定:为评定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计量管理制度模板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计量工作的部门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质量、技术、采购、销售等。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确保计量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计量管理方针和目标第四条计量管理方针:1. 强化计量基础建设,提高计量技术水平;2. 优化计量资源配置,提高计量工作效率;3. 严格计量器具管理,确保计量数据准确可靠;4. 增强全员计量意识,提高计量管理水平。
第五条计量管理目标:1. 完善计量保证体系,确保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100%;2. 提高计量数据准确度,为生产经营提供有力支持;3. 保障计量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4. 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三、计量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六条公司设立计量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计量工作的全面管理。
第七条计量管理部门职责:1. 制定和修订公司计量管理制度;2. 组织实施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和检定等工作;3. 监督检查各部门计量工作的执行情况;4. 组织计量培训和宣传教育;5. 指导和协调各部门的计量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计量工作,确保产品质量;2. 质量部门:负责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的计量工作,确保检验数据准确;3. 技术部门:负责技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的计量工作,提高技术含量;4.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过程中的计量工作,确保采购物资质量;5. 销售部门:负责销售过程中的计量工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计量器具管理第九条计量器具的分类:1.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 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 工作计量器具。
第十条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和检定:1. 采购:按照国家规定和公司需求,选择合格的计量器具;2. 验收:对采购的计量器具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3. 使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4. 维护、保养: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5. 检定:按照规定周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确保其准确度。
计量表管理制度
计量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更好地推进计量工作,规范计量表管理流程,建立计量管理制度,加强对计量表的管理和维护,提高计量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使用的各类计量表的管理、维护和使用。
三、制度主体内容1.计量表管理责任(1)公司经理为计量表管理的最高责任人,有权主持计量表管理工作,确保计量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保障计量表工作的可靠性。
(2)技术部门负责人负责计量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指导业务部门使用计量表,确保计量表的安全存放、使用和维护。
(3)所有员工负责保管自己携带的计量表,并如实使用计量表,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2.计量表的购置和验收(1)计量表的购置应严格按照《华商》公司采购管理程序执行。
购买前,技术部门负责人应对计量表进行初步鉴定和验收,确保计量表的品质符合使用要求。
(2)计量表进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技术部门的鉴定和验收。
对于不合格的计量表,应及时处理。
3.计量表的保养和维护(1)计量表的保养是指定期对计量表进行检查,清洁、充电、更换电池等维护工作。
(2)计量表的维护是指在计量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修。
不能自行修复的计量表,应送到专业的维修机构进行维修。
(3)技术部门负责人应制定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计量表,确保计量表的正常使用。
4.计量表的使用和借出(1)计量表的使用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使用。
当计量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技术部门报告。
(2)计量表的借出必须在相关部门的批准下进行,并记录借出人、时间、借出用途等信息。
借出的计量表必须如实记录使用情况,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5.计量表的检定和校准(1)计量表的检定应当按照规定周期进行,计量表的实用性应得到验证,确保计量的可靠性。
(2)计量表的校准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
技术部门应编制计量表校准计划,执行并记录计量表的校准结果,为计量表的正确使用提供保障。
四、制度执行流程1.计量表的采购流程(1)技术部门负责对所需的各类计量表进行需求评审,并制定采购计划。
计量管理制度(经典范本)
计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计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优化企业的计量管理,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条计量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各级计量管理部门、设备主管、设备组长和计量员等相关人员。
第三条计量管理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相关规定,贯彻执行计量法和计量管理制度。
第四条计量管理应注重精度和可追溯性,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障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第二章计量管理组织第五条计量管理由车间主任领导下的设备主管分管负责,设备组长是日常计量技术工作的对口人员,车间兼职计量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设备主管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根据公司设备管理部责任目标,编制本车间的计量计划,掌握全车间的计量动态,贯彻执行公司各项计量制度。
2.根据《测量设备确认间隔表》和周检计划,对计量器具进行检验,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根据车间生产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联系公司设备管理部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维修,并接受设备管理部的技术指导。
4.及时报告计量器具的异常情况和故障,并协助设备管理部进行处理。
5.组织计量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计量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效性。
第三章工作任务第七条计量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根据公司设备管理部的计量计划,按时对计量器具进行检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编制计量记录,详细记录计量器具的检验结果和问题情况,并及时汇报给设备主管。
3.及时进行计量器具的维护和校准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4.配合设备主管进行计量器具的追溯和故障处理,确保计量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参与计量器具的购置和报废工作,确保计量器具的合规性和适用性。
6.参与公司设备管理部的计量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不断提高计量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第四章工作程序第八条计量工作的流程如下:1.班组计量员:负责班组内计量器具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按照计量计划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和异常情况。
2.车间计量员:负责对班组计量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协调计量员之间的工作安排,及时汇总和报告计量情况给设备主管。
计量器具管理规程(含表格)
计量器具管理规程1.目的加强计量器具工作,确保量值统一、准确,为生产提供可靠检测数据。
2.范围全公司计量器具。
3.责任QA、生产部各车间、各职能部门主管领导和专职、兼职计量员对本程序的执行负责。
4.内容4.1 机构与人员4.1.1 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加强对计量工作的管理,确保量值的统一、准确、可靠,为生产、经营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以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
4.1.2 总经理直接领导计量工作,建立合适的计量机构,配备技术力量,贯彻落实计量法律、法规。
4.1.3设备部门具体负责全公司的计量工作,统一管理全公司工艺、质量、能源、环保、经营部门的计量器具。
4.1.4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各个部门应配备称职的兼职计量人员,形成一支专、兼相结合的计量管理队伍,统筹全厂计量管理工作。
4.2 计量器具的流转4.2.1 凡购置价值1000元以上的计量器具,由申购部门填写《设备购置申请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4.2.2 凡是新购置的计量器具(包括1000元以下的),必须通知计量人员检定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不合格的由采购人员办理调换或退货事宜。
4.2.3 对价值超过1000元的计量器具,会同使用部门进行开箱验收确认,填写《设备开箱验收报告单》。
4.2.4 新购置的计量器具由设备档案人员进行建帐、登记、编号、建档,依据国家有关检定规程确定检定周期,并按期进行送检。
4.2.5 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准确度降低时,可根据检定结果作降级使用,检定部门出示降级手续存入档案。
不能满足降级精密度等级的,填写设备计量器具报废单,报主管经理批准,由设备档案人员办理销号手续。
4.2.6 长期不用的计量器具,做好保养,进行封存,贴好封存标签。
4.3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保养:4.3.1 根据生产、质量、能源、经营的实际需要,对各个环节配备符合要求的计量器具,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4.3.2 操作者应严格执行计量器具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出现故障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修理,严禁自行拆卸、修理、调整,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人为造成计量器具报废者,要进行批评教育,重者要进行经济赔偿。
测量管理体系记录表格样式(汇总)
附录 A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记录编号:QJ/GY G11.033/01制表/日期:审核/日期:说明:本记录由测量过程管理部门的计量员填写,测量过程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审核。
一式一份,保存在测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永久保存,归口部门:生产管理部。
信息系统不能录入时需要填写纸质记录,部门计量员和负责人分别在“制表/日期”和“审核/日期”处签名及填写日期后保存在测量过程管理部门。
(201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计划QJ/GY G03.016/01说明:本记录由生产厂基建设备科负责人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负责人编制,生产厂分管计量的副厂长或技术中心分管计量的领导审核。
一式一份,保存在测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永久保存,归口部门:生产管理部。
信息系统不能录入时需要填写纸质记录,相应人员分别在“编制/日期”和“审核/日期”处签名及填写日期,填写后保存在生产厂基建设备科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实施计划编号:QJ/GY G03.016/02编制/日期:审核/日期:说明:本记录由生产厂基建设备科负责人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负责人编制,生产厂分管计量的副厂长或技术中心分管计量的领导审核。
一式一份,保存在测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永久保存,归口部门:生产管理部。
信息系统不能录入时需要填写纸质记录,部门计量员和负责人分别在“编制/日期”和“审核/日期”处签名及填写日期后保存在生产厂基建设备科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检查表受审核部门:编号:QJ/GYG03.016/03审核员:日期:说明:本记录由生产厂基建设备科计量管理员或技术中心计量管理员填写,生产厂基建设备科负责人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负责人审核。
一式一份,保存在测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永久保存,归口部门:生产管理部。
信息系统不能录入时需要填写纸质记录,计量管理员和相应负责人分别在“编制/日期”和“审核/日期”处签名及填写日期后保存在生产厂基建设备科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
附录D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报告编号:QJ/GY G03.016/04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报告编制:审核:日期:日期:说明:本记录由生产厂基建设备科负责人或技术中心品控管理室负责人填写,生产厂分管计量的副厂长或技术中心分管计量的领导审核。
技术制度及表格-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六)工程测量管理制度为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特制定本制度。
(1)工程测量工作在各级技术主管的领导下,实行公司、项目经理部二级管理。
对测量人员的使用及调配须征得测量专业技术委员会的批准。
(2)各级工程测量人员须坚持测量工作程序,遵循施工测量工作流程。
施工准备阶段,要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方案编制等工作;施工阶段,要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并做好测量记录;工程竣工阶段,做好竣工测量,及时准确地提出测量成果,以满足竣工验交的需要。
(3)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和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工程测量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应妥善归档保管,装订成册。
(4)总承包施工的测量管理纳入公司正常管理。
承包队伍的测量人员必须经过测量专业委员会的考评,合格后方可从事工程测量工作,承包队伍的测量工作纳入公司测量系统,统一管理。
(5)建立测量日志制度。
工程测量是先导,测量工作必须有序,坚持填写测量日志,做到一天一总结,一天一计划,有利于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公司测量专业委员会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测量人员的测量日志。
(七)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为更好地做好测量工作,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1) 测量员在技术员的领导下工作,要认真熟悉图纸,及时掌握设计变更及洽商。
2) 做好红线桩交线,确保测量精度。
3) 施工中要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工作,认真控制测量精度,为施工人员提供建筑物轴线、标高及细部主要尺寸,做好楼层观测记录,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垂直偏差检查,并做好记录。
4) 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施测人员要坚持复核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测量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并要装订成册,归档保存。
5) 测量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使用中避免仪器受震、倾倒和碰撞。
使用后要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及时擦拭,保持清洁。
6) 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永久和半永久的标桩必须设置牢固,有明显标志,并且加以保护。
测量管理制度
测量管理制度一、引言本规章制度旨在建立和规范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测量活动的准确性、精准明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有效的测量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为企业的可连续发展供应有力的支持。
二、管理标准2.1 测量设备管理1.在企业内,全部测量设备均应依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择、采购,并保持完好无损的状态。
2.对于紧要的测量设备,应订立定期的检验计划,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对于每一件测量设备,应有认真的设备档案,包含设备名称、编号、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日期、保养记录等信息。
4.全部测量设备应配备合适的附件和工装,以确保测量的精准明确性和可重复性。
2.2 测量过程管理1.全部测量活动必需依照规定的测量方法、程序和要求进行,不得随便转变、删减或添加步骤。
2.在进行测量前,必需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
3.测量过程中,必需保持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定期检查和校准测量设备,确保其准确度。
4.测量数据应及时记录,并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归档,以备后续查证和分析。
5.测量结果应依照企业标准和要求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2.3 测量结果的分析和学习1.对测量结果进行定期分析,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并采取合适的矫正措施。
2.将测量结果用于订立和优化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和质量掌控过程。
3.依据测量结果,及时更新并提升测量技术和流程。
三、考核标准3.1 考核指标1.测量设备管理考核指标:–测量设备的完好率和可靠性;–测量设备的定期校准和检验执行情况;–测量设备档案的完备性和规范性。
2.测量过程管理考核指标:–测量过程的规范性和可重复性;–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超出规定误差范围的测量活动矫正情况。
3.测量结果的分析和学习考核指标:–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情况;–测量结果对产品设计、制造和质量掌控的影响;–测量技术和流程的更新和提升情况。
3.2 考核方法1.定期组织内部审核,评估测量设备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对优秀部门和个人予以表扬。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全套表格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37 38 39
能源消耗量统计表 物料进出库2 DXC/CJL8.2.4-03 DXC/CJL8.2.4-04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表格目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名称
测量设备确认状态管理标识 内部审核日程及审核内容安排表 自制检验工装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目标分解表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目标考核表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目标分解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表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表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一览表 职工计量奖罚登记表 测量设备管理台帐 测量设备降级(报废)申请单 测量设备封存(启用)申请单 测量设备运行记录 测量设备维护保养项目表 测量设备事故记录 检验(测试)室温、湿度记录表 合格供方调查及评定记录表 测量设备外送检定计划表 测量设备检定记录 测量设备确认记录 测量设备确认间隔明细表 测量过程项目计划书 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技术要求 测量设备验证记录 关键/特殊测量过程监控记录 测量过程验收(确认)记录 测量过程控制项目检查表 测量不确定度计算表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表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表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记录表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计量监督检查情况记录
文件编号
/ / / DXC/CJL5.3-01 DXC/CJL5.3-02 DXC/CJL5.3-03 DXC/CJL5.4-01 DXC/CJL5.4-02 DXC/CJL6.1-01 DXC/CJL6.1-02 DXC/CJL6.3.1-01 DXC/CJL6.3.1-02 DXC/CJL6.3.1-03 DXC/CJL6.3.1-04 DXC/CJL6.3.1-05 DXC/CJL6.3.1-06 DXC/CJL6.3.2-01 DXC/CJL6.4-02 DXC/CJL7.1-01 DXC/CJL7.1-01-1 DXC/CJL7.1-02 DXC/CJL7.1-03 DXC/CJL7.2-01 DXC/CJL7.2-01-1 DXC/CJL7.2-01-2 DXC/CJL7.2-01-3 DXC/CJL7.2-02 DXC/CJL7.2-03 DXC/CJL7.3-01 DXC/CJL7.3-02 DXC/CJL8.2.3-01 DXC/CJL8.2.3-04 DXC/CJL8.2.3-05 DXC/CJL8.2.3-06 DXC/CJL8.2.3-07 DXC/CJL8.2.4-01
测量管理制度
测量管理制度
是一个组织内部用于衡量和评估工作绩效的规定和程序。
它旨在确定目标、设定指标、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测量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设定:确定组织的工作目标,并将其细化到各个部门和个人。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的。
2. 指标设定:根据工作目标,确定合适的指标和度量方法。
指标应该能够准确地反映工作绩效,并能够与目标进行对比。
3.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对工作绩效的评估和分析。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调查问卷、统计报表等方式进行。
4. 分析结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评估工作绩效的好坏。
分析结果可以通过比较实际结果与目标结果的差距,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5. 反馈和改进: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的部门和个人,并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
通过持续的反馈和改进,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和组织的整体效能。
测量管理制度可以帮助组织进行目标管理、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它可以帮助组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实现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第 1 页共 1 页。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范本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测量活动。
第二条测量工作原则(一)工程测量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性的原则。
(二)工程测量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测量标准和规范,确保测量成果符合国家要求。
(三)工程测量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不断提高测量水平。
第三条测量组织管理(一)工程测量工作由项目法人或者其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测量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二)项目法人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规模,合理配置测量人员、设备和经费。
(三)项目法人应对测量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测量活动合规、有序进行。
第四条测量计划与实施(一)项目法人应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编制测量工作计划,明确测量任务、内容、方法和时间节点。
(二)测量单位应按照工作计划,组织测量人员开展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成果符合设计要求。
(三)测量过程中应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测量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第五条测量成果管理(一)测量成果应真实、准确、完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二)测量成果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审批,确保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三)测量成果应纳入工程档案管理,便于查阅和利用。
第六条测量设备管理(一)测量单位应配备满足工程需求的测量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精度可靠。
(二)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三)测量设备的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损坏和人身安全事故。
第七条测量质量控制(一)项目法人应建立健全测量质量控制体系,对测量活动进行全面监督。
(二)测量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测量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测量成果满足工程需求。
(三)测量过程中应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八条测量安全与环境保护(一)测量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测量、计算管理制度(DOC)
测量、计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测量管理制度(一)测量仪器管理及维护第1条仪器检校测量小组每个月月底应对所有仪器进行自检,并填写相应的记录。
若仪器标定时间到期,应送往法定单位重新标定。
检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水准仪:圆水准器的水准轴应与仪器的旋转轴平行的检校;十字丝横丝应与仪器旋转轴垂直的检校;望远镜视准轴应与水准管的水准轴平行的检校.全站仪:双轴补偿纵、横向指标差;垂直编码度盘指标差;水平视准差;水平轴倾斜误差.第2条仪器使用所有测量作业中,作业人员务必小心使用仪器,使用时须轻拿轻放,实习生使用仪器必须有其师傅在场。
仪器若损坏,应立即停止该仪器的使用,并联系测量主管。
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使用前,须检查是否完好,尤其是计算器、经纬仪及矿灯电池,必须检查,交接清楚,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的过程中,须严加爱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并对上次测量成果重新做出评定.若仪器由于保管、使用不当造成损坏或丢失,由本人承担相关损失,故请技术人员务必交接清楚、爱护及保管好仪器。
(二)测量技术要求第3条布点。
①隧道内临时施工导线点(吊篮点),应布在距盾构机尾部10环以上位置,置镜点与后视点间距一般不超过盾构台车长度,且不宜小于20m。
②隧道内临时施工水准点,应与施工导线点一致。
③施工平面控制导线可分为地面控制导线与地下控制导线。
地面控制导线点采用设计院提供的点,地下控制导线点应交叉布设在隧道两边上,点应以强制对中的形势布设,且直线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平均边长150m,特殊情况下,不应短于100m。
曲线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宜布在曲线元素点上,一般边长不应小于60m。
④施工控制水准可分为地面控制水准与地下控制水准。
地面控制水准点应采用设计院提供的点,传递高程的地下近井点不应少于2个,地下控制水准点宜每200m设置一个,点应用膨胀螺丝钻进管片布置。
⑤布点后应做好成果(如点之记等)并归档,以便于后查找。
第4条施测①联系测量定向测量直接按精密导线测量要求往隧道里传递。
测量与计量管理制度
测量与计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确保医院测量与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订立本测量与计量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及相关人员,包含测量与计量设备的选用、校准、使用、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3.全部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测量与计量管理水平。
二、测量与计量设备管理2.1 设备选用与采购1.测量与计量设备的采购应依据医院的实际需求进行,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拥有合法的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文件。
2.采购人员应订立设备采购申请流程,明确部门审批程序和责任人,并做好设备采购记录的保管。
3.采购设备应依据使用需求,确保设备的准确度、可靠性和适用性,并选择具有肯定品牌知名度和售后服务保障的供应商。
2.2 设备校准与核查1.测量与计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校准间隔应符合设备的要求和厂家建议,并应有相关的校准证书。
2.设备校准应由专业的计量单位或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构进行,并保证校准记录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3.已校准设备应贴有标识或质量管理部门的手动标记,以示已校准的状态,并明确校准有效期。
2.3 设备使用与维护1.医院全部测量与计量设备的使用应依照设备说明书或操作手册进行,严禁擅自改装、调整或拆解设备。
2.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岗位培训,熟识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故障排出等,并遵守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3.设备维护负责人应建立设备定期维护计划,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安全可靠,并做好维护记录。
4.定期检查设备的外观、电源线、连接线等,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如发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修、更换或维护和修理。
三、测量与计量数据管理3.1 数据手记与录入1.测量与计量数据的手记应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人员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的录入应使用特地的测量与计量数据管理系统,并依照部门要求或操作规程进行,严禁私自更改或删除数据。
3.2 数据存储与备份1.测量与计量数据应有完整的存储档案,并依照保密要求和数据保护政策进行管理。
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施工现场计量监督管理,保证计量准确性,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项目部根据集团公司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健全计量机构,配备项目专(兼)职计量员,由计量员负责本项目的计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各项目部计量员要做好如下工作:(一)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令以及集团公司计量管理规定,编制本项目的计量管理台帐;(二)根据需要提出项目部购置计量器具计划;(三)组织开展计量检定,提供计量保证,负责项目部计量器具的管理及监督;第四条各项目部必须建立、完善以下计量台帐(一)测量设备管理台帐(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台帐(三)测量设备配置申请台帐(四)测量设备封存申请台帐(五)测量设备报废申请台帐第五条计量员应认真学习计量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要求,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第六条计量设备的配置及标识管理(一)项目部应根据集团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和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和配备适当的计量设备。
(二)凡项目部所需测量设备统一由计量员负责申请采购,由项目经理审批。
(三)各项目部计量员负责对测量设备送检,合格后做好登记和标识等手续。
凡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计量人员有权制止使用。
第七条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一)已到计量检定周期的器具应由项目部计量员及时负责送检。
(二)检定合格的设备,由计量员填写合格证标签并张贴在设备上。
(三)检定不合格的设备,设备调整后应复检,仍不合格者应做报废处理。
第八条计量器具的抽检(一)为保证量具的准确度,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生产服务,计量人员在检定周期内对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定。
(二)每个周期内,按规定规程抽查计量器具总数的10%,并做好记录。
(三)抽查不合格的测量设备应及时收回检修,不得继续使用。
(四)加强对分包单位计量器具的管理,实行对分包单位计量器具的项目经理部备案制度。
第九条计量设备的日常使用及保养(一)使用部门领用计量设备时,宜有严格的审批程序。
(二)计量设备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轻拿轻放、严禁磕、砸、摔等,使用后要保持清洁,并保存好合格证。
测量体系日常管理制度范本
测量体系日常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测量体系的正常运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测量设备的采购、安装、校准、使用、维护和管理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测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测量设备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第四条公司应按照科学、规范、严谨、高效的原则,对测量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二、测量设备的采购和管理第五条公司应选择合格供应商,采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测量设备。
第六条采购部门应建立健全测量设备采购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规格、技术参数、采购日期、供应商信息等。
第七条测量设备到货后,质检部门应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采购要求。
第八条测量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防尘、防震的环境中,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测量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第九条公司应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第十条校准部门应建立健全测量设备校准记录,记录设备校准日期、校准结果、校准人员等信息。
第十一条测量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维修部门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维修部门应建立健全测量设备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
四、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第十三条公司应制定测量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的要求和责任。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使用测量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第十六条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测量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第十七条公司应建立健全测量数据管理档案,记录测量数据、测量时间、测量人员等信息。
第十八条质量部门应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公司应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结果,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测量管理体系 记录表格
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计划
31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计划
32
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情况汇总表
33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情况汇总表(按测量设备)
34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情况汇总表(按使用部门)
35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记录
36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确定与调整记录
37
测量设备降级处理、报废审批表
38
测量过程汇总表
39
测量过程规范目录
16
体系外测量设备管理台帐
17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台帐
18
计量确认测量设备管理台帐
19
开展校准项目汇总表
20
计量标准管理台帐
21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22
测量设备配置申请单
23
测量设备验收单
24
供方评定记录表
25
合格供方名录
26
供方业绩评定表
27
测量设备测量能力分析表
28
测量设备校准规范目录
29
测量设备操作方法目录
测量管理体系记录表格目录
序号
名 称
编 号
保存期(年)
1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2
文件借阅、复制记录
3
部门受控文件清单
4
文件更改申请
5
文件销毁申请
6
测量管理体系记录清单
7
测量要求汇总表
8
管理评审计划
9
管理评审记录
10
管理评审报告
11
检定、校准人员汇总表
12
内部审核员汇总表
13
培训申请表
14
年度培训计划
15
培训记录表
计量工作管理制度(含表格)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加强计量管理,保证量值传递准确一致,使企业计量工作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0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计量管理规定、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规定、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规定、计量设备贮存和管理规定、不合格计量设备控制规定、计量原始记录和档案资料管理规定、计量事故处理规定、计量设备配置适用性管理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全厂各单位的计量工作。
3.0计量管理规定3.1 引用规定与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用能单位能源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3.2 计量组织机构及其职责3.2.1 公司设专职计量员。
专职计量员在质量管理领导下,由部长统一管理全厂计量工作的职能。
3.2.2 专职计量员职责和权限3.2.2.1 专职计量员是指专职从事计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使用计量单位的检查、量值传递、使用和检修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依期检定及报废申请,计量技术档案管理等工作。
3.2.2.2 宣传、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制定实施办法和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
3.2.2.3 负责计量文件的编写、修改或改版。
3.2.2.4 负责计量技术文件控制、发放和保管。
3.2.2.5 负责计量检定记录的归档、储存和保管。
3.2.2.6 制定本公司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计划,并依期检定和校准。
3.2.2.7 负责计量器具的验收、检定等工作,并制订送外检定、维修的计划。
3.2.2.8 建立计量器具总台帐、档案、计量原始记录以及计量技术档案。
3.2.2.9 办理计量器具的流转、封存和报废等手续。
3.2.2.10 编写计量器具操作规程,指导使用部门正确安装、使用计量器具,协助解决计量技术问题。
3.2.2.11 根据计量设备适用性要求,对各检测设备的检测能力进行分析。
3.2.2.12 协助技术工艺人员对不合格的检测设备进行评估及处理。
3.2.2.13 按规定填写各种计量记录,及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计量工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
制定本公司测量体系的计量目标,实施考核目标的实现完成情况,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持续运行有效。
消除或降低因测量不正确而给企事业带来风险。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各目标考核。
3.0权责:
3.1量测中心负责公司总计量目标的制定/考核和各分目标实施实现情况的监视。
3.2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实施本部门测量管理体系质量分目标,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统计考核。
3.3量测中心每月统计目标的考核结果汇总在《——部门20 年计量目标实现考核表》。
3.4高层管理者负责计量目标批准。
4.0定义:无。
5.0作业内容:
测量体系计量目标实施过程的输入是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产品质量要求、公司管理与发展要求,输出是公司五笔字型目标和各分层次计量目标、其活动是计量目标的制定//考核、监视、评价、改进。
5.1计量目标的实施:
5.1.1量测中心依据标准的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公司总计量目标。
5.1.2各职能部门根据总目标制定可量化的本部门分目标,并在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具体化,确保目标值的完成。
5.1.3对计量目标实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各职责部门可根据问题存在可能引起后果影响程度,采取纠正,纠正/预防措施。
5.1.4计量室对计量目标的实施情况每年度进行一次总结评价并形成文件。
并作为“管评”的输入资料信息,通过“管评”对计量目标实施持续改进。
5.2计量总目标:
A、A,B类测量设备受检率达:100%
B、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完好率:≧98%。
C、因测量不正确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1次/半年。
D、测量过程失控不超过一天。
E、测量过程/检验/测试的原始记录差错率:≦0.5%。
F、计量专、兼职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G、内、外顾客满意度:≧78分。
5.3各部门计量目标及考核办法:
5.3.1量测中心
A、每月对照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计划表,核查全公司A,B类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完成情况。
受检率=A,B类测设备已检/校台(件)数/计划检/校台(件)数*100%。
B、每月按测量设备台账总数的5%抽,巡查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封印状况。
完好率=抽检合格台(件)数/确定计划数*100%。
C、量没中心工作人员每月按计划检查测量过程/检验/测试原始记录,差错率=合格原始记录表数/实际检查原始表数*100%。
D、每天检查收集高度控制测量过程受控运行情况,失控不超过一天。
E、每月根据品质部发出的质量报告,跟进测量设备失准予的原因而造成过程产品、最终产品不合格证,统计因测量设备不正确测量而造成产品不合格的次数。
F、量测中心每季度与管理部协调沟通,检查专/兼职/检测人员调入与培训上岗情况。
测量管理体系/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应100%,转岗培训不及时不超过一个
月。
G、内/外顾客满意度每年统计一次。
5.3.2品管部
目标一:检验/测试原始记录差错率:≦0.5%。
考核方式:每月对检验/测试原始记录/报告进行统计。
差错率=差错数/检验/测试原始记录总数*100%。
目标二:测量过程失控不超过一天:
考核方式:查看本月测量设备使用记录有无因测量设备失控而测试事件/时间。
5.3.3业务
目标一:顾客满意度:≧78分。
考核方式:每年收集、整理、统计顾客
5.3.4管理部:
目标一:/测量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考核方式:每季检查、统计计算一次。
目标二:评价培训有效性达:100%。
考核方式:评价培训有效性次数/培训次数*100%。
5.3.5企划部
目标一:A/B类测量设备受率:≧100%。
考核方式:每月对照计量室下达的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计划,核查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实施情况。
受检率=完成检/校台(件)数/计划检/校(件)数*100%。
5.3.6生产部
目标一:A/B类测量设备受率:≧100%。
考核方式:每月对照计量室下达的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计划,查对本部门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实施情况。
受检率=完成检/校台(件)数/计划检/校(件)数*100%。
目标二:计量确认状态标识完好率:≧98%。
考核方式:完好状态标识÷本部门计量确认状态标识数*100%。
5.3.7资材部/财务课
目标一:测量过程失控不超过一天。
考核方式:查看本月测量设备使用记录有于因测量设备失控而测试事件/时间。
5.3.8工程部
目标一:A/B类测量设备受率:≧100%。
考核方式:每月对照计量室下达的检定/校准计划,查对本部门测量设备检/校情况,受检率=完成检/校台(件)数÷计划检/校台(件)数*100%。
6.0相关文件:
6.1计量职能管理程序
6.2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
7.0记录
7.1《XX部门2021年计量目标考核表》
计量目标分解考核
结果统计汇总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