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动力学小结
化学动力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化学动力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化学动力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以下是一些化学动力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1.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
的变化量,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来表示。
2. 反应级数:反应级数是指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
之间的关系。
一级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二级反
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以此类推。
3. 活化能:活化能是指反应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能够发生化学反
应的活化态所需的能量。
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慢。
4.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而自身在反应过
程中不被消耗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
5. 反应机理:反应机理是指化学反应的具体步骤和过程,包括反
应物分子如何相互作用形成过渡态以及过渡态如何转化为生成物。
6. 碰撞理论:碰撞理论认为化学反应是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导致的。
只有那些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在适当的取向下发生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7. 阿伦尼乌斯方程:阿伦尼乌斯方程是描述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它表明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成指数关系,活化能越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8. 稳态近似:稳态近似是一种处理快速平衡反应的方法,假设反应中间物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保持恒定。
这些是化学动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化学动力学在化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化学工程、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领域。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小结

(3)量子效率—
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
被吸收的光子物质的量
(4)温度对光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初级反应是光吸收过程与T无关,次级反应具
有热反应的特征,所以温度对它有影响.
催化剂
定义:加入少量就能显著加速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化 学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并不改变
特征:(1)催化剂与催化反应,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数量都不变 (2)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3)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系统的始末状态,当然也不会改变反应热. (4)催化剂对反应的加速作用具有选择性
催化反应的机理及k、Ea:
催化剂与反应物生成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改变了反应途径, 降低了 活化能,或增大了表观指前因子,所以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程
定积分式
ln k2 k1
Ea R
1 T2
1
T1
阿伦尼乌斯方程适用于所有的基元反应、具有明确级数且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非基元反应 甚至某些多相反应
基元反应的正逆反应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 Ea1-Ea,-1=△U, 恒V时,Qv= Ea1-Ea,-1
五.典型复合反应
对行反应(一级)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小结
主要研究内容
一定条件下化学变化的速率问题。
1 研究各种因素: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 溶剂、光照射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v=f(C、P、T、溶剂、光、催化剂)
2 研究宏观反应是经过那些具体步骤实现的— 即反应机理。
3 研究机理中每一步反应如何实现—即反应速 率理论。
3)求转化率
xA
动力学基础总结

t1/ 2
1 与 t 成线性关系。 ax
1 k2 a
引伸的特点: 对 a b 的二级反应, t1/ 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 t3 / 4 : t 7 / 8
返回
=1:3:7。
三级反应(a=b=c)的特点
1.速率系数 k 的单位为[浓度]-2[时间]-1 2.半衰期 t1/ 2
3 2k 3 a 2
1 3. 2 与t 呈线性关系 (a x)
引伸的特点有:
t1/2:t3/4:t7/8=1:5:2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零级反应的特点
1.速率系数k的单位为[浓度][时间]-1 2.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成正比:
t1/ 2 a 2k 0
3.x与t呈线性关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中间产物极大值的计算
在中间产物浓度y出现极大值时,它的一阶导数为零。
k1a k a k1t k2t - k1tm - k2tm 1 y (e e ) ym = (e - e k2 k1 k2 - k1 dym d k1a - k2 tm - k1tm = { [ k2 e - k1e ]} = 0 dt dt k2 - k1
Ea (1)指数式:k A exp( ) RT
E (2)对数式: ln k a B RT
(3)微分形式
(4)定积分形式:
d ln k Ea 2 dT RT
Ea 1 k2 1 ln ( ) k1 R T1 T2
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返回
十、由机理推导动力学方程
因为a 构0, k
化学动力学知识点概括

化学动力学知识点概括
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和反应过程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科。
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发生的速度,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消耗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确定。
2. 反应速率常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速率常数表示,速率常数越大说明反应速率越快。
3. 反应级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反应级数来描述,一般离子反应为一级反应,分子反应为二级反应。
4. 反应机理: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和顺序,包括反应物的解离、结合、形成中间体等。
5.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例如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6. 反应速率方程:通过实验数据得到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反应速率方程来表示,反应速率方程可以用于推导反应机理。
7. 反应平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平衡态,反应速率前后相等,在平衡态下反应速率为零。
8.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和阿伦尼乌斯方程,温度升高会引起反应体系内分子的热运动加剧,使碰撞频率和碰撞有效性增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以上是化学动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概括,涵盖了速率、级数、因素、机理、方程、平衡和温度等方面内容。
上海市考研化学专业常见化学动力学知识总结

上海市考研化学专业常见化学动力学知识总结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关于物质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的学科。
在上海市考研化学专业中,化学动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化学专业中常见的化学动力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化学反应物质在反应中转化的速率,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计算。
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质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反应物质浓度的变化,可以得到反应速率。
二、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速率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物质浓度之间关系的参数。
一般来说,速率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对于一般的反应,速率常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速率常数 k = A * e^(-Ea/RT)其中,A是指前因子,Ea是活化能,R是气体常数,T是反应温度。
反应级数指的是反应速率对于反应物质浓度的依赖关系。
常见的反应级数有一级反应、二级反应和零级反应。
一级反应速率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速率 = k * [A]二级反应速率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速率 = k * [A]^2零级反应速率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速率 = k三、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的确定速率方程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物质浓度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质浓度,可以确定速率方程。
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为:速率 = k * [A]^m * [B]^n其中,k是速率常数,[A]和[B]分别是反应物质A和B的浓度,m 和n是反应物质的反应级数。
确定速率常数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有初始速率法和积分法。
初始速率法是通过改变反应物质的浓度,测量初始反应速率和反应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确定速率常数。
积分法是通过测量反应与时间的关系,由此得到反应物质浓度和时间的表达式,进而确定速率常数。
四、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化学动力学的一个小结

关于化学动力学的一个小结摘要:本文对蔗糖水解、乙酸乙酯皂化、丙酮碘化、过氧化氢分解等有关化学动力学的实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关键词蔗糖水解乙酸乙酯皂化丙酮碘化过氧化氢分解归纳总结从表中可知:一、蔗糖水解由文献可知,蔗糖的浓度对于整个动力学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浓度比较低的情况下蔗糖水解反应才是一级反应,故实验在H+离子催化下,有大量水存在时进行。
由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dc A/dt=kc A(1)推导出lnc A=-kt + lnc A o (2)故,只要测出c At和c A o,即可通过作图得求出k值因为蔗糖是右旋,水解后产生葡萄糖也是右旋的,但果糖却是左旋的,而且果糖的旋光强度大于葡萄糖,故水解进行中混合液的右旋光度逐渐变小,最后变为左旋,依据旋光度的线性及加合性,从而确定水解过程中蔗糖浓度的变化情况。
已知,α=k B c B(k B为比例常数),(3)联立上式即可得ln (αt-α∞) = ln (α0 -α∞) –ktln (αt-α∞)对t作图如下:2.502.552.602.652.702.752.802.852.90Y A x i s T i t l eX Axis Title二、 乙酸乙酯皂化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作为一个典型的二级反应。
因为溶液中OH -离子的电导率比CH3 COO -离子的电导率大得多,因此在反应进行过程中,电导率大的OH -逐渐为电导率小的CH3 COO -所取代 ,溶液的电导率也随着下降。
在稀溶液中,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总电导率就等于组成溶液的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
根此实验测定方法是利用电导率仪测定出t 时刻反应体系的电导Gt ,再通过浓度与电导的关系计算出皂化反应的速率常k 、活化能Ea 等动力学数据。
数据处理原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CH 3 COOC 2 H 5+NaOHCH 3 COONa +C 2 H 5OH设反应物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的起始浓度均为C 0 , t 时刻反应物浓度为C ,则动力学方程为:-dc/dt=kc 2 (1)积分(1) 式得:1/C —1/C 0=kt (2) 由于溶液电导与电解质的浓度成正比关系,所以有:Gt=(G 0-Gt)/k c0t式中:G 0 、Gt 分别为t = 0 ,及t = t 时反应体系的电导C 0为反应物初始浓度从(3) 式可以看出,以Gt 对(G 0 – Gt )/t 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由直线的斜率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值 数据记录: T =35℃ Go =1.81作图如下:Y A x i s T i t l eX Axis Title处理数据可得:k 2(35℃)=13.09(L .mol -1.min -1)三、 丙酮碘化丙酮碘化是一个复杂反应, 其反应式为:CH 3COCH 3+I 2CH 3COCH 2 I+I-+H +其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r =kC丙pC碘qC H +r (1) 由比尔定律可知,对于指定波长的入射光,入射光强I 0、出射光强I 以及碘浓度有如下关系式: T (透光率)=I /I 0lg T=-k/l cI2 (2)中T 为透光率, I 和I 0分别为某一波长的光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的光强。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动力学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动力学总结化学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一杯茶的冷却到火焰的燃烧,都涉及了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动力学。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归纳出了一些关于能量变化和化学动力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本文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
一、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反应热反应热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根据反应热的正负,我们可以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指的是系统向周围放出热量,反应热为负值;吸热反应指的是系统从周围吸收热量,反应热为正值。
2. 焓变焓变是指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焓的变化。
焓变可以分为标准焓变和反应焓变。
标准焓变是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焓的变化;反应焓变是在非标准状态下,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焓的变化。
焓变的正负决定了反应的放热性质。
3. 摩尔反应焓摩尔反应焓是单位摩尔反应物参与反应时吸放热的大小。
根据摩尔反应焓的值,我们可以推断出反应的放热性质或吸热性质。
二、化学动力学1.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确定反应速率的大小。
2.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常来说,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浓度增大使得反应物的有效碰撞频率增加,增加了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3.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存在一个反应速率常数k的关系,即阿伦尼乌斯方程。
阿伦尼乌斯方程表明,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指数倍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使得反应物分子动能增加,有效碰撞的频率和能量都增加,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4.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提高反应速率的物质,但在反应结束时催化剂仍然保持不变。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的反应路径,降低了反应物之间的能垒,从而加速了反应过程。
总结:高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动力学的相关知识。
化学反应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6 化学反应动力学6.1本章重点与难点热力学只能预言在给定的条件下,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反应能不能发生,发生到什么的程度。
而要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就需要化学动力学的知识,化学动力学的基本任务:一是研究反应的速率以及各种因素(如分子结构、温度、压力、浓度、介质、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从而给人们提供选择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按我们所希望的速率进行。
化学动力学的基本任务之二是研究反应历程一即反应物究竟按什么途径,经过哪些步骤,才转化为最终产物。
6.2学习中应掌握以下主要内容:掌握等容反应速率的表示法以及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反应速率方程式等基本概念;简单级数反应(零级、一级、二级反应)的速率公式和它的特征,并能由实验数据确定简单反应的级数。
对三种复杂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要掌控其各自的特点并能对比较简单的反应能写出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的微分式;明确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阿化尼乌斯经验式中各项的含意,计算Ea 。
掌握链反应的特点,会应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等近处理方法。
6.3基本内容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速率,化学反应过程中诸内因(结构、性质等)和外因(浓度、温度、催化剂、辐射等)对反应速率(包括方向变化)的影响以及探讨能够解释这种反应速率规律的可能机理,为最优化提供理论根据,以满足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要求。
化学动力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现象的观察到理论的分析,从宏观的测量到微观的探索。
化学动力学与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都是物理化学两大重要分支学科,它们各有不同的研究内容。
化学热力学的任务是讨论化学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衡算以及解决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某一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它讨论体系的平衡性质,不考虑时间因素和过程细节。
而化学动力学研究完成化学反应过程所需时间、影响条件以及实现这一过程的具体步骤(机理)。
化学热力学只回答化学反应的可能性问题;而化学动力学才回答化学反应的现实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
平行反应
A
B
(k1)
C
(k2)
i.
ln
c A ,0 cA
( k1 k 2 ) t
ii.当各产物的起始浓度为零时,在任一瞬间, 各产物浓度之比等于速率系数之比,
k1 k2 cB cC
若各平行反应的级数不同,则无此特点。
物理化学
1-1连串反应
微分式
A
B
C
非基元反应:
kA-为反应速率系数(常数) ;
nA ,nB—反应物A或B的分级数;
n --反应总级数,n=nA+nB+...
物理化学
反应速率方程
用气体组分的分压表示速率方程
-dpA /dt =kppA
n
1-n kp=kc(RT)
物理化学
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1.零级反应(n=0,zeroth order reaction) 积分式: 动力学特征 i.线性关系: ii.半衰期: cA-t呈线性关系 t1/2=CA,0/(2k),正比于反应物初始浓度
(V 恒定)
1 dc B
B dt
反应物 A 的消耗速率: A
产物 Z的生成速率: Z
dc A
dt dc Z
dt
物理化学
反应速率方程
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 aA+bB+…
产物
= kc c c
a A b c B C
vA
dc A n k A cA A cn B B dt
化学动力学小结
第八组
2012年10月19日
物理化学
化学动力学小结
1
2 3
反应速率及反应方程
阿伦尼乌斯方程
典型的复合反应及复杂反应速率处理法
4
其他知识点
物理化学
化学动力学小结
一、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
物理化学
反应速率
1. 反应速率的定义
def
1
dnB
BV dt
对于一个给定 的反应,反应 速率v是唯一 确定的,反应 物的消耗速率 或产物的生成 速率随物质的 选择而异.
kt
( n 1)
物理化学
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
速率方程的一般 形式
反应级数的判断
根据反应的动力 学特征
计 算 K值的求算
物理化学
化学动力学1)指数式: k A exp(
(2)微分式
Ea RT
2
)
d ln k dT
Ea RT
Ea RT B
化学动力学小结
Click to edit company slogan .
第八组
c A ,0 c
A
k At
物理化学
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2.一级反应(n=1,first order reaction)
vA dc A dt k AcA
1
ln
c A ,0 cA
k At
动力学特征 i.线性关系: lncA-t呈线性关系
ii. 半衰期t1/2: 显然t1/2=ln2/k, 即 t1/2与cA,0无关
光化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光化学反应:在光(辐射)作用下进行的反应
(如光合作用、胶片感光等) 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次级过程和淬灭 初级过程——反应物吸收光能,使分子由基态变 到激发态 次级过程——初级过程后继续进行的一系列过程
淬灭——处于激发态的反应物恢复基态
物理化学
量子效率—
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 被吸收的光子物质的量
i)只有一种反应物: v A
dc A dt k AcA
2
ii)有两种反应物(nA+nB=2,且nA=nB=1)
vA dc A dt k Ac AcB
物理化学
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3.二级反应(n=2,second order reaction) 只有一种反应物: 1)速率方程: 定积分式:
vA
1 cA
dc A dt
1
k AcA
2
c A ,0
k At
1/c 动力学特征: i.线性关系: A-t呈线性关系 ii. 半衰期t1/2:t1/2=1/(kACA,0)
物理化学
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
1 n-1 ln
1 c
n-1
A
c
1
n-1
A ,0
kt
(n 1)
c A ,0 cA
k
1
dC 中 间 dt
0
3.平衡态近似法
k 1 C A C B k 1 C C
K c k1 / k 1
物理化学
化学动力学小结
四、其他知识点
物理化学
过渡状态理论
•1、过度状态理论的着眼点: 两反应物分子的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如何 实现 •2、过渡状态理论的核心概念: 活化络合物 它是指反应中新旧键交替过程中经历的过 渡状态
物理化学
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2.一级反应(n=1,first order reaction)
ln c A ,0 cA
转化率:
k At
ln
xA c
A ,0
1 1 xA
k At
cA
c
A ,0
物理化学
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3.二级反应(n=2,second order reaction)
1)速率方程:
dcA dt k 1c A
A B C
k1 k2
积分式
cA cA0e
cB c A0
k1t
dcB dt
dcC dt
k 1c A k 2c B
k 2cB
k1 k2 k
(e
k1 t
e
k2t
)
k2 e k1e cC cA0 1 k2 k1
k1t
k2t
物理化学
复合反应
1、1-1对峙反应
2、一级平行反应
3、1-1连串反应
物理化学
复杂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
1.选取控制步骤法(多步连串反应)
A 1 B 2 C 3
k k k
v总 v最慢
2.稳态近似法
1 2 C k D A B k
(3)不定积分式: ln k (4)定积分式
Ea 1 k2 1 ln ( ) k1 R T1 T 2
*阿伦尼乌斯方程适用于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物理化学
活化能 E a E 活 化 态 分 子 E 普 通 分 子
设基元反应为 A P
' 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E a 和 E a 可以用图表示。
物理化学
溶液中反应 笼罩效应
指反应物分子在周围溶剂分子构成的笼子中运动, 所产生的效应 若两反应物分子扩散到同一笼中,互相接触, 称为遭遇
A B {A
( 扩散
B } 反 应 产物
遭遇 )
反应活化能E反应 小 —— 扩散控制
E反应 大 —— 反应控制
物理化学
Ea------对基元反应,为能峰 Ea------对非基元反应,称表观活化能或经验活化能
物理化学
化学动力学小结
三、典型的复合反应及复 杂反应速率处理法
物理化学
对峙反应
微分形式: -dcA /dt=(k1+k-1)(cA-cA,e) 积分式为:ln(cA,0-cA,e)/(cA-cA,e)=(k1+k-1 )t t1/2=ln2/(k1+k-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