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5离骚版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2第5课《离骚》精选同步习题2(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2第5课《离骚》精选同步习题2(含答案)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屈原庙赋苏轼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
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②子之故乡。
伊③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
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
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
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
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
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
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教之以上诉。
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
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惸乎中浦。
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
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
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
黾勉③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
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
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
全身远害,亦或然兮。
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
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
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有删改)[注]①曰惟:句首语气词。
②伊:屈原。
③黾勉:勉力,努力。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屈原之遗.宫遗:生活过的B.去.家千里兮去:离开C.又或为之臣佐.佐:辅佐D.全.身远害全:全部试卷第2页,总17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古代一般专指长江,后来也用于通称一切江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5 离 骚 含答案
5离骚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怨恨,指责。
C.唯昭.质其犹未亏昭:光明,纯洁。
D.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解析A项,“察”,看清楚。
答案A2.导学号9511400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自汉武帝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B.“进”,即“进身”,到朝中做官;“退”,即“隐退”,拒绝或辞去官职。
C.“衣”与“裳”,古代有明显区分,上身穿的为衣,遮蔽下体的裙为“裳”。
”即“四方”,指辽阔大地。
“荒”,边远的地方。
解析A项,自秦始皇起,“朕”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答案A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
,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
解析A项,“想一切从头开始”不当,应为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B项,“对偶”错,由于有“兮”字,前后两句字数不相等。
D项,“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有误,没有对比。
答案C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最新高中语文第05课离骚(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3.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冠之岌岌”即“岌岌之冠”,“佩之陆离”即“陆离之佩”,“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羁”“替”,此处均为被动词:被约束,遭贬黜。)
1.下列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谣诼zhuó朝谇suì揽茝chǎi偭规矩miǎn
B.溘死kè鸷鸟zhì方枘ruì悔相道xiānɡ
C.攘诟rǎnɡ兰皋ɡāo可惩chěnɡ制芰荷jì
D.侘傺chà浩荡hào蕙纕xiānɡ好修姱hǎo
2.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的“穷”含义相同的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5离骚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离骚文言基础知识限时:15分钟1.下列各句节奏停顿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C.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D.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答案 D解析注意骚体诗的特征,再结合句意进行断句,D项,第一句的第一处应在“邑”后断开。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余冠之岌岌兮高:动词作形容词,高的。
B.鸷鸟之不群.兮群:名词作动词,合群。
C.謇朝.谇而夕替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D.固前圣之所厚.厚:形容词作动词,推崇。
答案 A解析高:形容词作动词,加高。
3.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B.《楚辞》是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的,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赋”“骚”等。
D.《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屈原创作。
屈原另著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答案 D解析《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4.下列对课文第一段的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表达了屈原不被人理解、遭人诽谤的不满和愤懑。
B.诗人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引出议论感叹。
C.诗中表明了诗人绝不墨守成规,要与世俗周旋的处世态度。
D.诗中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答案 C解析诗中表明的不是“诗人绝不墨守成规,要与世俗周旋的处世态度”,而是诗人对世俗的理解,突出世俗违背准绳,歪曲事实,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法度。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4分)译文:(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分)译文:(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分)译文:答案(1)世俗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人教版高中最新语文 必修二教学设计:第5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离骚【教学目标】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3.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2.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
【教具】配音朗读磁带、投影胶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毛泽东诗词导入。
二、屈原及相关简介结合注释了解屈原,由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屈原作品2.关于楚辞三、结合背景知识释题“离骚”二字,古来数种解释:1.司马迁:遭受忧患的意思。
“离”通“罹”,遭遇;“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班固亦同)2.王逸:离别的忧愁。
“离,别也。
骚,愁也。
”——因司马迁距屈原年代未久,故司马迁的说法最可信。
另外还有认为“离骚”二字当释为“牢骚”的。
又有认为《离骚》和《劳商》“同实而异名”,是楚地歌曲名称。
(游国恩)。
还有以离骚为“排解忧愁”之意。
(钱钟书)四、诵读1.播放录音范读,正音;2.学生朗读,要求:把握诗的节奏:《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
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
体味诗的情感:朗读时还要把握每一节的主旨,一节一节地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离骚》知识点梳理:(多媒体展示,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疏通句子)1.重点词语2.通假字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5.古今异义的词6.句式7.难句翻译六、阅读理解1.讨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明确: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2.了解“香草美人”的象征方法香草、美人是《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时作业24:第5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5课离骚一、基础知识检测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芳菲菲其弥章 B.忳郁邑余侘傺兮C.偭规矩而改错D.长太息以掩涕兮答案D解析A项“章”通“彰”,明显。
B项“邑”通“悒”,“郁悒"指忧愁苦闷。
C项“错”通“措",措施.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B.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C。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答案D解析A项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B项古义:荒唐,没有准则。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C 项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屈.心而抑志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C.高.余冠之岌岌兮D。
长.余佩之陆离答案B解析B项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A、C、D三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屈;使……高;使……长。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错误!B。
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C解析C项均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项介词,相当于“于”,在/语气词,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B项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表顺承关系。
D项虽然/即使.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错误!B。
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D解析D项均是“本来”的意思。
A项崇尚/善良,美好。
B项法度,准则/越过。
C项美/修建.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謇朝谇而夕替B。
步余马于兰皋兮C.不吾知其亦已兮D。
高余冠之岌岌兮答案A解析A项是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倒装句。
7.下列对《离骚》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善于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
如“冠之岌岌”“佩之陆离”,有力地突出了诗人高洁的品质。
2019-2020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5课 离骚及答案
第5课离骚开卷有益日月同辉静静汨罗,守护着他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他的忠贞。
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的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他的心,与日月争辉。
基础导学1.文学常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
战国楚国人,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礼乐制度。
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具有远大目光,主张与强秦对抗。
后因受小人陷害,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楚辞”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
揽茝.() 谣诼.()偭.规矩() 溘.死()方圜.() 侘傺..()()芰.荷() 兰皋.()岌.岌() 延伫.()贮.藏() 鸷.鸟()罹.难() 杂糅.()方枘.() 攘诟.()答案:hào kuāxiāng jījiǎn suìchǎi zhuómiǎn kèyuán chà chìjìgāo jízhùzhùzhìlíróu ruìgòu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偭规矩而改错()(2)忳郁邑余侘傺兮()(3)何方圜之能周兮()(4)进不入以离尤兮()(5)芳菲菲其弥章()答案:(1)错,通“措”,措施(2)邑,通“悒”,苦闷(3)圜,通“圆”,圆形,和“方”相对(4)离,通“罹”,遭受(5)章,通“彰”,明显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练习题
课时跟踪检测(五) 离骚(时间:40分钟满分:55分)一、基础巩固(20分,第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解析:选A B项,邑—悒,圜—圆;C项,反—返,离—罹;D 项,章—彰,错—措。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謇朝谇.而夕替(谏诤)固时俗之工.巧兮(技能)B.既替.余以蕙兮(接替)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孤独)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D.苟余情其信.芳(确实)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解析:选D A项,“工”,擅长,善于;B项,“替”,废弃,贬斥;C项,“独”,只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怨灵修之浩荡..兮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C.伏清白..以死直兮D.宁溘死以流亡..兮解析:选C A项,“浩荡”,古义为“荒唐”,今义为“水势大;广阔而壮大”;B项,“穷困”,古义为“处境困窘,走投无路”,今义为“生活贫困,经济困难”;D项,“流亡”,古义为“随着流水而消逝”,今义为“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4.下列对加点词活用的情况的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鸷鸟之不群.兮②屈.心而抑志兮③步.余马于兰皋兮④固前圣之所厚.⑤高.余冠之岌岌兮⑥回.朕车以复路兮⑦謇朝.谇而夕替⑧哀.民生之多艰A.①⑦/②③⑥/④⑤⑧B.①/②③⑥/④⑤/⑦⑧C.①⑦/②③⑥/④⑤/⑧D.①/②③⑥/④⑤/⑦/⑧解析:选D D项,依次为名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夫孰异道而.相安②偭规矩而.改错 B.⎩⎪⎨⎪⎧ ①哀民生之.多艰②高余冠之.岌岌兮 C.⎩⎪⎨⎪⎧ ①竞周容以.为度②集芙蓉以.为裳 D .⎩⎪⎨⎪⎧ ①余虽.好修姱以羁兮②虽.九死其犹未悔解析:选C C 项,都是介词,译为“把”。
5.《离骚》(高中语文必修二___人教版)
名句:
路 漫 漫 其 修 远 兮,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 ——立志寻求救国之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关心民生疾苦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 ——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课文总结: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 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自叙受屈遭贬的 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表现追求美政、九死 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 情。
我忧郁失意啊,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流而消亡逝:古;:今随:水因流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灾祸背井离乡
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6)名词动用,合群。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鹰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形容词用作名词,木
陆离:古为修长 的样子,今义是 色彩繁杂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 长而又长。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因为我的芳香与光泽杂糅在一起,所以唯独我光明纯 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12)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西南北去四处 观光。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2、深刻揭露了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诗人批 评了楚王的反复无常、听信谗言,更以激愤的心情 揭露了楚国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恶嘴脸。
3、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炽热的爱国激情、 对美好情操的执着追求、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强 意志、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等等。
文章特色
1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 的完美结合
既因为我用香蕙做佩带而贬黜我,又因为我采集白芷 而给我追加上罪名。
高一语文人教版课标必修2《5离骚》(共35张)
公孙接一见使者送来两颗桃子,立刻仰天长叹道:“晏婴是个智者,一定是他出
的主意,让主公叫我们三人争功火并。我虽然能看破他的阴谋,但如果不敢接受桃子,
也算不上勇士了。”于是他对田开疆和古冶子说:“三个人两颗桃,只好各摆功劳了。
我陪主公出去打猎,第一次杀死一头野猪,第二次杀死一头老虎。我大概有资格吃一
颗桃子吧?”于是他拿了一颗桃子。田开疆说:“我率领军队两次打败进攻齐国的敌
法 富于抒情色彩。
浪漫的精神
义无反顾的人生之路 :“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探讨:屈原之死的价值?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 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 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 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 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 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 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 自投汨罗以死。
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
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
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
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
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
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
的源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 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
(四)、浪漫的想象
纵横驰骋的想象,铺陈描叙的写法, “香草美人”的比兴构筑出一个瑰奇幻 丽的艺术境界。
【师说】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05离骚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5课离骚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謇朝谇而夕替.替:替换B.谣诼.谓余以善淫诼:诽谤C.忍尤.而攘诟尤:厉害D.岂余心之可惩.惩:惩罚【解析】A项应为“废弃,贬斥”,C项应为“责骂”,D项应为“受创而改变”。
【答案】 B2.对下列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B.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C.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D.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挫”,挫折【解析】“错”通“措”,措施。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怨灵修之浩荡..以死直兮..兮B.伏清白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D.固时俗之工巧..兮【解析】A项古义:荒唐。
今义:形容水势大或形容广阔而壮大。
C项古义:处境困窘。
今义:经济上困难。
D项古义:善于取巧。
今义:指技艺巧妙。
【答案】 B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背绳墨以.追曲兮②回朕车以.复路兮③固.时俗之工巧兮④固.前圣之所厚A.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固”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固”也不同。
【解析】①②均为连词,相当于“而”;③④均为本来。
【答案】 A5.从词类活用的情况看,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项是( )A .哀.民生之多艰B .伏清白以死.直兮 C .步.余马于兰皋兮 D .长.太息以掩涕兮 【解析】 C 项使动用法,使……缓行。
A 项形容词作动词,哀伤;B 项为动用法,为……死;D 项无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 C6.名句默写。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
(2)鸷鸟之不群兮,__________________。
(3)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5离骚(节选)课件
西汉末年,由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以 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一些作家的作品编辑 而成,其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离骚》是 《楚辞》的代表作。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 集。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 人。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 《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作者简介
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 年~前278年),名平, 字原,战国时期楚国 人,今湖北宜昌市秭 归县人,是楚国的同 姓贵族。
第一节写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因 而遭到小人诬陷、排挤,君主是非不分,疏远了 他。虽然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 志弥坚,毫无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 所厚”等就是对这种心志的表白。
第二节里写诗人打算 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 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 求变革。“悔相道之不察 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 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 远”是就在政治活动中的 进退来说的,并不意味着 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因此 前后并不矛盾。
下面请听朗诵——《离骚》
整体感知
《离骚》一诗的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 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课文节选部分通过象征、比喻、比较、对照手 法及夹叙夹议的运用,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和执 着追求的精神。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 写起,然后再否决自己退隐独善的想法,表明自 己绝不改变的爱国热情。
节选部分的第一节:
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意同 流合污的情怀,揭示“朝谇而夕替”的原因, 表达“九死未悔”的意志。
第二节:
检讨、检查自己的行为,表现追求美德、 体解不悔的高尚品德。
政治理想 哀民生 、施美政
第一部分 政治遭遇 灵修不察、众女嫉余
离 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训练: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 Word版含答案
《离骚》课文赏析与训练【美文探微】新奇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离骚》的表现手法赏析《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人以驰骋瑰丽的想象,塑造了诗人自己鲜明的艺术形象,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象征来表达思想感情。
运用幻想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将浓厚的爱国情操抒发在诗篇当中。
一、新奇的比喻和巧妙的象征。
古代诗歌中就常常以香草、美人喻君子美丽形象,屈原的《离骚》则发扬了这一传统,并将其推向极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还有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又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离骚》诗中就用了白芷、花椒、佩兰、菊花、桂、泽兰、辛夷、芰荷、芙蓉等多种香草。
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等,一部《离骚》中,通过大量的关于美人、香草等富于象征意义的辞藻铺陈,通过反复表述自己的心迹,重建了崇高的诗人自我形象。
《离骚》中的喻体既有自然界的鸟兽花草,也有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活动,甚至还有虚构的神话传说世界的各种事物,极富象征性。
如“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圆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以不与众鸟同群的“鸷鸟”自比, 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方”喻君子正直端方, “圆”喻小人圆滑奸诈, 以“方圆”不合,“异道”不相安为喻, 表明与谗佞小人不相为伍的态度。
通过这些比喻,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峻洁、高大。
二、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
《离骚》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形象编织幻想的境界。
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大胆而不失真实的夸张。
因为浪漫主义的作品往往要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
屈原在《离骚》里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12:第5课 离骚(含答案)
离骚【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其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
难点: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秋风,不知从何悄悄袭来,让洞庭生波,让木叶飘零,让山河变色,让我们心底生凉。
每每读到屈子的这两句诗,我的眼前便会倏然立着一位满身忧伤的诗人,面对浩浩汤汤的洞庭波涌,他形单影只,兀立于萧瑟的秋风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一个怎样的诗人?一个不断求索的诗人,一个不断追寻的诗人,一个时时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对人间邪恶不断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常常行吟江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
为什么他的诗能够穿越时间的长河走进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地打动我们?为什么他一次次地被提起,一次次地被颂扬?为什么他能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一座不论隔着多么远的时代依然能让我们看到的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离骚》,走进这个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的痛苦与人格魅力。
二、解题:①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
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练习
《离骚》评测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颛顼(zhuānfán)孟陬(zōu)揆余初度(kuí)肇事(zhào)B.扈江离(hù)纫秋兰(rèn)重之以修能(chónɡ)搴阰(qiānpí)宿莽(sù)污秽(huì)C.道夫先路(dǎo)骐骥(qí jì)纯粹(cuì)申椒(jiāo)D.窘步(jiǒnɡ)险隘(ài)踵武(zhǒnɡ)荃不察(quán)答案:A解析:A项中“顼”应读“x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苗裔摄提零落迟暮 B.驰骋纯粹菌桂蕙茞C.耿介遵道幽昧皇與 D.谗言踵武捷径败绩答案:C解析:C项中“與”应为“舆”。
3.下列各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皇考(大)嘉名(美、善)扈江离(被、披)搴阰(攀折)B.修能(长、美好)抚壮(持,凭借)纯粹(美德)耿介(大)C.踵武(脚步)惮灾(怕)中情(内心)灵修(远)D.羌中道(楚辞中特有的语气词)齌怒(疾速)捷径(邪出)皇舆(喻国家)答案:C解析:C项中“踵”的意思应为“脚后跟”。
此题问题缺失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答案:D解析:D项,作为。
A项,①发语词;②思、想;③只。
B项,①诗;②介词,同,跟;③连词,和。
项,代词;②助词,的;③取消独立性。
5.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这种诗体人们称为“楚辞”。
B.《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后人将它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C.《楚辞》是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作品的总集,由汉代刘向编成。
宋人朱熹有《楚辞集注》。
D.《离骚》的意思就是“罹忧”(遭受忧愁),是屈原晚年被放逐到江南时期的作品。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练习与答案详解【VIP专享】
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D. 苟余情其信芳(确实)
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 解析:A 项,“工”,擅长,善于;B 项,“替”,废弃,贬斥;C 项,“独”,只有。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怨灵修之浩荡兮 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伏清白以死直兮 D.宁溘死以流亡兮 解析:A 项,“浩荡”,古义为“荒唐”,今义为“水势大;广阔而壮大”;B 项,“穷困”,古 义为“处境困窘,走投无路”,今义为“生活贫困经济困难”;D 项,“流亡”,古义为“随着流 水而消逝”,今义为“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
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离骚(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同“ ”, 2.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 ”, 3.偭规矩而改错. “错”同“ ”, 4.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同“ ”, 5.伏.清白以死直兮 “伏”同“ ”, 6.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同“ ”,7.芳菲菲其弥章. “章”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度{①何不改此度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③道不通,度已失期2.信(①苟余情其信芳 ②信言不美③愿陛下亲之信之3.固{①固时俗之工巧兮 ②汝心之固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虽{①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5.以{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宁溘死以流亡兮 ③既替余以蕙纟襄兮④肇锡余以嘉名 ⑤谣诼谓余以善淫6.之{①帝高阳之苗裔兮 ②何方圜之能周兮 ③高余冠之岌岌兮7.乎{①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②延伫乎吾将反 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春与秋其代序..古义: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2.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今义:美貌的女子。
3.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5.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8.自前世而固然..古义: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9.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名.余曰正则兮 2.字.余曰灵均 3.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4.謇朝.谇而夕.替5.谣诼谓余以善淫.6.鸷鸟之不群.兮7.何方圜..之能周兮8.屈.心而抑.志兮9.伏清白以死.直兮 10.固前圣之所厚. 11.步.余马于兰皋兮 12.高.余冠之岌岌兮 13.长.余佩之陆离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羁(jī)朝谇.(suì)揽茝.(chǎi)B.谣诼.(zhuó)侘傺.(chì)鸷.鸟(zhì)C.攘诟.(ɡòu)相.道(xiànɡ)芰.荷(zī)D.缤.纷(bīn)岌.岌(jí)修姱.(kuā)思路解析C项,“芰”应读“jì”。
答案C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偭规矩而改错B.何方圜之能周兮C.唯昭质其犹未亏D.进不入以离尤兮思路解析A项,“错”通“措”;B项,“圜”通“圆”;D项,“离”通“罹”。
答案C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步.余马于兰皋兮步:缓行。
C.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
D.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思路解析A项,“察”的意思是“清楚”。
答案A4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B.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思路解析A、B两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C项,“高”“长”,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加长。
D项无活用。
答案D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①偭规矩而改错..其繁饰兮⑤自前..以游目兮④佩缤纷..乎此时也③忽反顾..②吾独穷困世而固然..兮⑦伏清白..以死直兮..⑥宁溘死以流亡A.①②⑤⑥B.③④⑤⑦C.①④⑤⑦D.②③⑤⑦思路解析①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②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⑤古义:“固”,本来;“然”,这样。
今义: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⑥古义:随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謇朝谇.而夕替谇:谏诤。
B.固时俗之工.巧兮工:仔细。
C.竞周容以为度.度:法度、准则。
D.宁溘.死以流亡兮溘:突然、忽然。
思路解析B项,“工”的意思是“善于”。
答案B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又申之以.揽茝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鸷鸟之.不群兮C.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忍尤而.攘诟D.①虽.九死其犹未悔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思路解析A项,“以”: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介词,因。
B项,“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D项,“虽”都是连词,“即使”。
答案A8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B.“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至“又申之以揽茝”四句,既写了诗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又点明其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说明当时楚国混乱,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作者将古代的圣贤作为榜样,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古代的圣贤。
思路解析B项,“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说法错误,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很注重修身洁行的。
答案B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思路解析这三个语句翻译的重点都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善”“九”“固”“工巧”“偭”“错”“伏”“死”“厚”等。
参考答案(1)这也是我内心所追求的啊,即使为此多次而死,我也绝不后悔。
(2)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3)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屈原列传(节选)《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娴:擅长。
B.平伐.其功伐:夸耀。
C.王怒而疏.屈平疏:疏远。
D.明.道德之广崇明:光明。
思路解析D项,“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阐明。
答案D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B.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C.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思路解析这组句子中“也”字表停顿的作用很明显,所以,断句较为容易,同时,“屈平”是主语,“疾”是谓语动词,“王听之不聪”是宾语。
因此,答案为D项。
答案D1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A.①②⑥B.③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思路解析④是《离骚》的内容;⑤是赞美屈原高洁的品行,不是原因。
排除这两句即可。
答案A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思路解析B项理解错误,不是“在楚怀王面前”,应为在《离骚》之中。
答案B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导学号)(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思路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词的含义:“为”,写作;“莫”,没有谁;“伐”,夸耀;“称”,描述;“容”,被容纳。
参考答案(1)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
每当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
(2)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所述的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见容于世。
参考译文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
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
他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的辞令。
在朝廷内与国王商量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
楚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夺国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
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这个法令还未定稿时,被上官大夫看见了,上官大夫想要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
他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
每当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起草这种法令’。
”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以致让邪恶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为朝廷所不容,所以屈原忧愁郁闷,写下了长诗《离骚》。
“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
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父母的。
屈原正道直行,用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智慧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挑拨离间,可以说是到了困难穷尽的境地。
他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怎么能没有怨恨呢?屈原创作《离骚》正是由这种怨恨引起的。
他在《离骚》中称赞远古的帝喾,称道近世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和周武王,用他们的史事来讽刺当时的政事。
他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透彻明白。
他的文笔简练,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志向高洁,他的行为清廉。
他的作品描写的事物虽然细小,但意义非常大,写得虽然浅近,但含义极其深远。
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所述的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见容于世。
他虽出自污泥之中,但就像蝉蜕壳一样,浮游于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污垢,清清白白,出污泥而不染。
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向,即使与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三、表达交流15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用四个字的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
(不得摘录原文短语)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他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战国七雄”。
楚人的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诸夏亲昵”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