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塞下曲_教案

塞下曲_教案

塞下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能力目标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3.情感目标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训练重点是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

这个训练从预习开始,学生要认真思考。

预习题的要求与内容。

课堂上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要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要动手查找字典,在重点字词旁作注释,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

更要动口回答问题,出声朗读,背诵课文等。

2.古诗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难点,教学时要抓住前后诗句的内在联系。

应从理解内容入手,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并指导朗读和背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听说过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李广的诗篇《塞下曲》。

诗中的李广是一位武艺高超,力大无比的将军。

这首诗通过对飞将军李广高超武艺的描写,赞美了这支卫国部队,使人感觉到这支队伍有着充分的信心和力量击败敌人。

二、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注意停顿。

)2.老师范读,学生再练习3.指名读三、学习《塞下曲》1.解题,介绍作者《塞下曲》:“塞”为边界的意思。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

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卢纶:曾经参过军,它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

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2.逐句讲解: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老师纠正(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夜晚的森林里,光线暗淡,辨不清楚,一阵风吹过,草丛突然动起来,就以为有野兽在活动。

那天夜里,飞将军李广听到草间有响声和动静,马上拉弓射箭。

(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广在天刚亮的时候,去寻找他夜晚时射出去的箭,发现自己由于拉弓时用力过猛,箭射进了石头棱里。

3.思考:《塞下曲》描写了怎样的一位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作业布置】1.抄古诗。

四年级语文下册《塞下曲》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塞下曲》教案、教学设计
3.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意象等。
4.学生在小组讨论、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及收获。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家庭作业一: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为《塞下曲》创作一幅插画,要求画面与诗歌内容相符,体现出边塞的氛围和将士的英勇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朗读等方式,深入理解《塞下曲》的内容和情感。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方法目标: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艺术特色:分析《塞下曲》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意象等,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诗句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精神?
2.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如何体现边塞的氛围?
3.你从诗歌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2.重难点二:古诗朗读节奏和韵律的掌握。学生在朗读古诗时,可能会出现节奏混乱、韵律不协调的现象。
设想:运用示范朗读、分组练习、互相评价等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韵律。同时,鼓励学生多读多练,提高朗读水平。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边塞将士保家卫国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设想五:巩固拓展。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创作一首以边塞为主题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与反思第【1】篇〗(封面)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塞下曲》优质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设计教材解读:《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

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

卢纶的《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

语多赞美之意。

我带领孩子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因此,我的教学思考也是从景入手,由景入情,前两句重点品读“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到雁惊感受单于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后两句由“满”入手,感受雪大、环境恶劣,将士不畏艰险,奋勇追敌的豪迈气概。

教学目标:一、读通诗句:读准字音,书写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读出诗的节奏。

二、品读诗句:了解诗所描写的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情景,由景入情,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无畏气概的赞美之情。

三、发挥想象,叙写古诗。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由题入手,简要了解《塞下曲》以及诗人卢纶。

二、引入古诗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这六首《塞下曲》中的其中一首,第三首。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3遍),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正音:这首诗中,有些字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出示:单于、遁逃、欲将、轻骑,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自主选择比较难写的字词写在田字格中,并说说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3、请个别同学朗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节奏。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朗读节奏和生词的含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诗句意境的深入理解,我会通过图片和音乐辅助讲解,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塞下曲》中的诗句,探讨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古诗韵律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朗读练习。通过集体朗读,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
-能正确朗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2.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古诗中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
-能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联系现实生活,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3.发展思维品质:通过对比分析三首塞下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如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更直观地感受诗中的画面。
-诗人情感的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古诗中复杂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分析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变化。
-生词的运用:学生在学习生词后,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语境中是一个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造句、编写小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词的用法。
-能分析并比较诗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情感表达,提出自己的见解。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生词和诗句,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能掌握课文中生词的含义,运用到日常交流和写作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朗读与理解:《塞下曲》的韵律美和意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精选14篇)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精选14篇)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精选14篇)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篇1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西汉名将李广。

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

2.哪位同学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3.谁能只用短短期20个字,把它复述下来呢?(卢纶可以)二、品读古诗1.板书课题、作者,指名读,齐读。

2.小组内先处理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

(注意指导“塞”、“曲”、“棱”的读音)3.小组展示(达到目标:通顺无错误)4.划节奏读----小组再试读----再次展示(达到目标:有清晰度、表现力。

适当的停顿)停顿是表达语意的重要手段使得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5.关键词语重读----加着重号-----再次重读展示(能说明重读它的理由,渲染环境,读出意境)6.师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演绎(配乐朗读)7.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试背《塞下曲》三、全诗整合。

1、诗中的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印象?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

好不好?师生合作。

四、拓展延伸。

李广作为我国历的一代名将,赞颂他的可不止卢纶一个,其中唐代的王昌龄也写了一首诗———《出塞》。

五、作业办一期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教案篇2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第1篇】27、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二、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从军行》。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二、图文结合,初读古诗。

(一)学习《从军行》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

(1)你喜欢这幅画吗?(2)图上的画是什么景象?——将士们在军营里的情景。

(3)你能找出课本中的词语来说吗?——故城、金甲、百战。

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板书课题:从军行。

3、全班齐读课题。

质疑。

4让我们走进那战争岁月吧!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吧!5、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

6、你读懂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唐朝伟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疆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

三、学习古诗《从军行》1、简介作者。

2、释题。

跟着作战的军队一起行进。

3、朗读诗歌。

4、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1)难理解的词、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

(2)串讲诗意。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的将士磨穿了盔甲战衣,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不回还。

(3)教师在学生串讲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5、出示问题,引导读、悟:(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你知道“暗”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们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家,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理解古诗《塞下曲》的内涵和意境。

2.能够背诵并朗读古诗《塞下曲》。

3.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古诗《塞下曲》。

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对儿时塞外风光的向往和热爱。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理解古诗《塞下曲》的意境和情感。

2.背诵古诗《塞下曲》。

难点
1.理解古诗中抒写的独特风景和情感。

2.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古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背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塞外风光。

2. 学习古诗《塞下曲》
1.逐句解读古诗的意义和意境,分析古诗中的诗情画意。

2.让学生反复朗读古诗,熟悉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3.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并进行朗读示范。

3. 情感抒发
组织学生以塞外风光为背景,自由创作诗歌或词句,展现对塞外的向往和感悟。

4. 总结与展望
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塞下曲》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四、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多表达、多思考,鼓励学生围绕古诗展开自由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语文教学的节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古诗《塞下曲》的美感和深意,还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为学生的情感文化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及反思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及反思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朗读出《塞下曲》全文。

2.能够运用课文所学的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归纳。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塞下曲》的内容。

二、教学准备1.《塞下曲》课文。

2.大黑板、粉笔。

3.课本和听力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播放《塞下曲》的录音,让学生听一遍,然后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首歌曲的名称和作者,并简单介绍《塞下曲》的背景。

2. 学习课文(30分钟)1.听读课文:播放录音,让学生边跟读边听录音并跟读。

2.理解课文:师生一起阅读全文并分析内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情景,从中找出关键词和生词,并通过解释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课文。

3.默读课文:放下书本,让学生默读课文,巩固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

3. 练习与拓展(15分钟)1.朗读练习: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出来,并尝试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含义。

2.自由练习:以《塞下曲》为题,鼓励学生写出一篇小作文,写自己的感受,思考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3.听力训练: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段音频,然后回答相关的听力问题。

4. 总结反思(10分钟)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的情况,并总结今天学到的新知识,课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进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因为这是一节语文课,学生是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亲身体验来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的。

因此,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要以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兴趣为导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细心、耐心地处理好各个环节,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知识,还要发现更多的东西,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整节课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尤其是塞北风光、长城文化以及边陲风情等方面。

此外,还应该加强老师对学生倾听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积极适应课程中的变化和挑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023年《塞下曲》教案

2023年《塞下曲》教案

2023年《塞下曲》教案2023年《塞下曲》教案1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学习新课a、初读课文,了解大意b、学习生字词c、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d、小组讨论、交流。

e、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3、指导感情朗读,入情入境4、小结,拓展延伸5、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学方法: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

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

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

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

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

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

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第【1】篇〗27、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二、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从军行》。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二、图文结合,初读古诗。

(一)学习《从军行》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

(1)你喜欢这幅画吗?(2)图上的画是什么景象?——将士们在军营里的情景。

(3)你能找出课本中的词语来说吗?——故城、金甲、百战。

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板书课题:从军行。

3、全班齐读课题。

质疑。

4让我们走进那战争岁月吧!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吧!5、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

6、你读懂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唐朝伟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疆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

三、学习古诗《从军行》1、简介作者。

2、释题。

跟着作战的军队一起行进。

3、朗读诗歌。

4、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1)难理解的词、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

(2)串讲诗意。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的将士磨穿了盔甲战衣,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不回还。

(3)教师在学生串讲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5、出示问题,引导读、悟:(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你知道“暗”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们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家,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塞下曲(卢纶)教案

塞下曲(卢纶)教案

塞下曲(卢纶)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卢纶的《塞下曲》的背景和主题,并能够正确理解其中表达的思想情感;2. 掌握《塞下曲》的诗歌特点,并能够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3.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细致观察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塞下曲》的背景、主题和表达的思想情感;2. 掌握诗歌特点和运用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塞下曲》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 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卢纶的行程背景和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人们常常会产生思乡之情。

【主体】1. 分析《塞下曲》的结构和主题,并让学生理解主要情节;2. 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让学生举例解释其作用;3. 阐述《塞下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4. 分组讨论:以自己的理解,由每个小组整理出卢纶《塞下曲》的诗歌特点。

【总结】1.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并进行互评;2. 总结《塞下曲》的主题、修辞手法和诗歌特点;3.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提出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五、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卢纶的作品,并进行概括和解读;2. 学生根据《塞下曲》的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六、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分析《塞下曲》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写出其作用和效果;2. 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卢纶,你会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七、板书设计《塞下曲》教学安排:引入- 卢纶的行程背景和写作动机- 人们的思乡之情主体- 结构和主题分析- 修辞手法解析- 思想情感表达总结- 诗歌特点总结- 学习收获回顾【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加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对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3.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激发艺术创造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交际沟通技巧。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英雄的价值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5.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尊重英雄、热爱祖国的价值观。
6.引导学生感受边塞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文化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塞下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的学习充满了热情。他们在朗读、背诵以及分析诗句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我想,这也许是我们成功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在情感体验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此感悟不深。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边塞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介绍边塞文化,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朗读与背诵:正确把握诗句的节奏、韵律,熟记《塞下曲》全文。
-词语理解:掌握诗中“鹫翎”、“燕尾”、“黄金甲”等边塞特色词语的含义。
-意境领悟:理解诗句描绘的壮阔场景,感受将士的英勇形象。
-修辞手法分析:识别并理解诗句中的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情感体验:体会诗人表达的对边塞将士的敬仰和爱国情怀。

塞下曲教研活动记录(3篇)

塞下曲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进一步提高我校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推动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音乐教研组于2023年10月26日开展了以“塞下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深入挖掘“塞下曲”的音乐内涵,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这首歌曲融入音乐教学中。

二、活动目标1. 深入理解“塞下曲”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

2.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塞下曲”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 主备教师:张丽华- 参与教师:李晓梅、王芳、刘洋、陈婷婷- 备课内容:《塞下曲》在集体备课环节,张丽华老师首先对《塞下曲》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包括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旋律特点等。

随后,各位教师针对如何将这首歌曲融入课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 课堂观摩- 观摩教师:张丽华- 观摩班级:八年级(1)班- 观摩课程:《塞下曲》张丽华老师以《塞下曲》为主题,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

她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塞下曲》的旋律和情感传达给学生。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3. 教学研讨- 研讨主题:《塞下曲》教学策略与方法- 参与教师:全体音乐教研组教师在研讨环节,各位教师针对张丽华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1)在导入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关于“塞下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2)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对歌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与《塞下曲》相关的作业,如音乐鉴赏、创作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教师们对《塞下曲》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教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教案第【1】篇〗古诗6塞下曲(其三)教学目标: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遁、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能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卢纶的诗《塞下曲(其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简单介绍:卢纶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3、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共六首,刚才同学们背的是第二首,今天我们要学的则是第三首。

二、教学古诗:1、朗读古诗:(1)要想学好古诗,必须首先要读好古诗,自己练习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教师指导。

(3)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4)再指名读,齐读。

2、自学古诗:(1)自学,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看图,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

(2)小组讨论,每位同学都说一说,小组长进行总结。

学习“单于、欲、将、逐”。

单于:匈奴首领。

欲:想要。

将:率领。

逐:追逐。

3、师生交流,初步理解古诗:(1)通过刚才的自学,说说你懂得了那个词、那句诗的意思?(2)初步学习“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在乌云遮月、雁飞无声的漆黑夜晚,敌军统帅单于带着部队悄悄地逃跑了。

(3)初步学习“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我方发觉后,正准备带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刹那间,纷纷的大雪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

三、深入品味古诗,欣赏诗歌。

1、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

“月黑”,无光也。

“雁飞高”,无声也。

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

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塞下曲》优质课课堂实录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塞下曲》优质课课堂实录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塞下曲》优质课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遁、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能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揭题。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卢纶的诗《塞下曲(其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生背诵: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师:卢纶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刚才同学们背的是第二首,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第三首。

师板书课题:《塞下曲(其三)》师:谁知道“塞下曲”这个“塞”字怎么读?生:读sài。

师:其实这个字还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āi,可组词耳塞;另一个是sè,可组词堵塞。

在本课读sài,表示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

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

“塞下曲”就是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古诗,自学生字。

师:想学好古诗,必须首先要读好古诗,自己练习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学生朗读古诗,自学生字。

)师:大家学得很认真!我来考考大家。

(师出示“遁、逐、单”三字。

)师:这三个字在文中怎么读呢?生:遁(dùn)、逐(zhú)、单(chán)。

师:“遁”和“逐”两字的结构相同,都是半包围。

“单”是多音字,读chán是表示中国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另外还有两种读音,dān 和shàn。

读dān时可以组词“单一”,读shàn时表示姓氏。

(师示范,生跟读)师:这首诗怎么读呢?我来请位同学读一下。

(师指名读)师:有些地方读得不准确。

读时要注意节奏和停顿。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生按节奏读。

)(二)再读古诗,感悟诗意师:结合注释,查资料,小组讨论,每位同学都说一说“月黑、单于、欲、将、逐”在诗句中的意思。

《塞下曲》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塞下曲》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塞下曲》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月黑雁飞高,单于夜循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

(老师板书课题)大家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然后看看书后注释,试着自己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学生自由读诗,指名学生读。

)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这首诗描写的是冬季的景色,你看“大雪满弓刀”,下大雪当然是在冬天里。

生:我反对。

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因为有大雁,诗中不是有大“雁”吗师:两位同学读书学习都非常认真,找出了诗中具有矛盾的景物。

再仔细读读,思考一番,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又一次细细地品读诗歌)生:老师,“月黑雁高飞”这句话有矛盾。

这里讲的是月亮被厚厚的云遮住了,夜色很黑,大雁飞得很高。

既然夜色很黑,大雁飞得高,能看得见吗?生:大雁边飞边叫,作者听见,当然知道是大雁飞过来了。

生:老师,我还发现一个矛盾。

“月黑雁飞高”与“欲将轻骑逐”这两句话相矛盾。

师:你说说理由。

生:“月黑雁飞高”讲的是月亮被厚厚的云遮住了,夜色很黑,大雁飞得很高。

刚才这位同学说大雁是由于叫声才被发现的。

而“欲将轻骑逐”讲的是将军率领将士骑着跑得快的战马去追赶单于,这时,马蹄声应该就在近前,怎么还会听到大雁的叫声呢?(面对学生的提问,老师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回答。

此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其他学生也把眼光一齐投向了老师。

)(过了一会儿。

)师:刚才大家在探讨问题时,把前三句的意思都解释了一番,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这就是学习的好方法。

现在,大家来把第四句诗解释一下。

生:将士们的弓箭和刀柄上都积了厚厚的雪。

师:(模仿学生提问)在很黑的夜色中,弓箭和刀柄上的雪能看得清吗?(学生一下子被问住了。

但还是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生:雪地里有比较淡的光线,还是看得清弓箭和刀柄上的积雪的。

生:我想,是将士们回到帐篷中(师纠正为兵营),作者看到了将士们的弓箭和刀柄上都有厚厚的积雪。

师:(在学生的回答中得到了启发,就从作者入手提问)作者为什么会看到“大雪满弓刀”呢?生:我想那里的雪一定很大,所以积了厚厚的雪。

塞下曲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塞下曲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塞下曲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塞下曲》教学设计一等奖 Part I一、教学目标1、了解《塞下曲》的文学背景、作品意义及创作背景;2、感受《塞下曲》的音乐风格、表现手法及演唱技巧;3、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的文学和音乐鉴赏及演唱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塞下曲》的文学背景、作品意义及创作背景 1课时《塞下曲》的音乐风格、表现手法及演唱技巧 1课时模仿《塞下曲》的风格,创作民歌 1课时小组合作,演唱《塞下曲》 1课时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塞下曲》的文学背景、作品意义及创作背景;感受《塞下曲》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提高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理解《塞下曲》的文学意义。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音乐鉴赏、小组合作五、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学生自主查阅《塞下曲》相关资料,了解其文学背景和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塞下曲》的文学背景、作品意义及创作背景1、播放视频《塞下曲》的歌曲MV,进行全班观看;2、教师简要介绍《塞下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塞下曲》的文学背景和作品意义;3、学生分组讨论《塞下曲》的创作背景,探讨其历史和人文背景;4、学生小组作品,将观点反馈给全班,教师点评补充。

第二课时:《塞下曲》的音乐风格、表现手法及演唱技巧1、播放《塞下曲》的音乐片段进行鉴赏;2、教师引领学生分析《塞下曲》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在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调式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探寻其中的旋律情感;3、教师慢速演唱片段,让学生模仿跟唱;4、学生分组练习《塞下曲》的演唱,逐步形成合唱效果。

第三课时:模仿《塞下曲》的风格,创作民歌1、教师播放多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让学生了解和领悟民歌的构成和风格;2、学生分组自主创作民歌,模仿《塞下曲》的音乐风格,展示其创作成果;3、全班观摩回顾,教师点评学生创作成果。

第四课时:小组合作,演唱《塞下曲》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塞下曲》进行合唱表演;2、学生在小组内协商分工、排练,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3、全班观摩听评,教师点评学生表演成果。

古诗三首《塞下曲》

古诗三首《塞下曲》

听课笔记课题:《古诗三首《塞下曲》》一、课题导入教师行为:1.播放一段激昂的边塞音乐,创造一种边塞的氛围,提问:“同学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哪些场景?有哪些感受?”2.引出课题:“这首音乐让我想起了古代的边塞,那里有英勇的将士,有辽阔的天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塞下曲》就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古诗。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份豪情壮志吧。

”学生活动:1.聆听音乐,感受其激昂的氛围,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2.对课题产生好奇心,期待学习古诗内容。

过程评价:教师利用边塞音乐作为导入,成功地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边塞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导学释题教师行为:1.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把握节奏和韵律。

2.提问:“在《塞下曲》中,你们看到了哪些边塞的景物?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3.引导学生逐句分析古诗,理解其中的意象、用词和修辞手法,如“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中的环境描写与战争氛围。

4.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生平,讲解古诗的主旨和情感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活动:1.认真朗读古诗,感受其韵律美。

2.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理解。

3.听讲并记笔记,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过程评价:教师在导学释题环节,通过朗读、提问、分析和讲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同时,通过讲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生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三、板书设计教师行为:提纲式板书设计如下:复制代码古诗三首《塞下曲》一、边塞景物1. 月黑雁飞高2. 大漠、雪山二、战争气氛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三、诗人情感对边塞将士的赞美对英勇精神的颂扬四、修辞手法1. 借景抒情:通过边塞景物描绘战争气氛2. 象征:用“雁”、“轻骑”等象征英勇将士学生活动:学生跟随教师的板书,梳理古诗中的边塞景物、战争气氛、诗人情感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法,形成清晰的思路。

过程评价:提纲式板书设计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快速把握古诗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三首第2课时《塞下曲》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三首第2课时《塞下曲》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三首第2课时《塞下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边塞诗的风格和特点。

2.掌握课文《塞下曲》的内容和意境。

3.能够朗读《塞下曲》并理解其中的抒情意义。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绪。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领会《塞下曲》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理解古代边塞诗的特点及其内涵。

三、教学准备1.课文《塞下曲》的课本或复印件。

2.课堂黑板和粉笔。

3.设计好的教学板书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准备1.师生热身,进行轻松简短的课前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前文,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熟悉《塞下曲》的题目,让学生先自行阅读一遍课文,理解整体意义。

2.请学生谈谈课文标题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边塞诗的特点和意义。

第三步分析课文1.逐句解析《塞下曲》的内容,分析词语的意义和诗句的蕴含。

2.讲解《塞下曲》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第四步听读课文1.教师朗读《塞下曲》,并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请学生闭目倾听,尽量理解并诠释作者表达的情感。

第五步情感表达1.请学生就课文中的抒情意境写一段感想,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生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内心的感受。

五、教学反馈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对《塞下曲》的感悟,并写一篇读后感。

2.教师在下节课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六、课后拓展1.鼓励学生自行查找其他古代边塞诗歌,了解不同风格和意境的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诵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塞下曲》这首古代边塞诗歌,同时也能提高诗歌的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也将在诗歌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下曲》教学实录一、激情引入,解题质疑.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边塞诗《从军行》,大家齐背一遍。

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今天在上课前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镇守边疆的大将军——李广(出示)。

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

(教师随机板书)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另一首边塞诗《塞下曲》,领略这位飞将军的风采!(指向课题)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师: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

师:(随机课件出示)解题意,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生:读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1、出示诗歌,齐读课题。

同学们这里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塞”,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书空一遍。

怎样记住这个字?这个字还可读什么音呢?指名答,师出示课件。

se堵塞闭塞 sai 塞外边塞 (木塞瓶塞)“塞”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塞:指边界险要的地方。

塞下曲:古代歌曲名。

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2.你们了解卢纶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出示PPT)3.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第114页,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生读,师巡视停下来,谁来读读,看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顺?点名读。

谁来评价,他读得怎么样?(生评价)你觉得他字音读得准吗?(后鼻音怎么样?)还有哪些是后鼻音的字呀?谁再来读一遍?指名读。

师:不错。

这首诗除了后鼻音外,多音字也较多,请同学们说说还有哪些多音字?点名说。

(曲,将、没)师:“没”字要注意,我们平常读mo是指淹没在水里,文中指的是“插进”。

谁再来把这首诗读一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读)这首诗除了“塞”字,还有个生字要掌握,是哪个?(棱),棱指的是“边”,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你能说说哪些地方有棱吗?我们诗中所说的棱是指石头的很多面。

我们刚才又学习了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将“塞”和“棱”在本子上书写两个。

师巡视这些生字还带来了一些朋友,谁来读一下。

出示PPT生字学习了,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看看谁能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能读出诗的节奏?点名读嗯,谁再来读一下,读出诗的节奏美?(师评价:我听出了节奏美。

)谁能像他这样再读一遍?这首诗我们一般都在第2个字这里停顿一下。

好的,现在我们进行男女比赛读,看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先男同学先来,好,女孩子来。

好的。

古诗还有很多种读法,等我们了解诗意,体会到诗的感情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过渡语:古诗读好了,想不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那么就快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吧!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在理解诗句的时候,用过怎样的学习方法?(联系看图、工具书、上下文、课下注释)(师出示)。

请同学们用这几种方法自由读古诗,不懂的做好标注,然后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等会告诉老师,你们读懂了什么?现在开始四人小组学习!1、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2、小组汇报、同学互动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刚才我看到同学们都很积极地交流学习成果,现在我们来汇报一下你不习这首古诗的情况,你学会了什么呢?“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的意思:_____________你从哪里知道是在昏暗的树林里呢?哪个字?正因为看不清楚,才让人觉得草惊动是一只猛虎。

谁再接着来说,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弄懂这句话的意思的?(联系上下文)谁再来把第2句意思说一遍。

你从哪个词语知道李广将军拉弓射箭呢?(每个词语的意思连起来,就就是词义相加。

)谁来说说第三句是什么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你怎么知道平明是早上的意思呢?(课下注解)把这个词语的意思连接起来就是这句话的意思。

谁再来把这句话的意再说一遍。

你是用什么方法我们理解诗句的方法有很多,还有谁理解了第四句诗的意思。

谁再来说一下?“没”这里指白羽刚刚我们每句话的意思,谁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遍?谁来再说一说?我们把每句诗连起来,就是这首诗的诗意,刚刚我们在学习古诗中运用了联系上下诗意弄明白了,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四、讲故事,内化积累,悟诗情。

每句诗就是一幅画面,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就一会出现一幅幅画面,把话面连起来就是一个故事,请大家大胆发挥想象,想想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又如何呢?可以先和同学两人先说说,呆会我请同学来说一说。

1.生讲故事。

谁来说一说?2.师讲故事,学生说相应诗句。

师: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背出相应的诗句。

好不好?师生合作。

1、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李广带着土兵昏暗的树林中射猎,在阴森森的树林里,草突然被风吹动,呼呼作响,真让人感到害怕紧张。

2、当人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早已失魂落魄,将军却连忙拿出弓箭,早已拉开弓,搭好箭,运足了气力,嗖的一声,射出了白箭。

将军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3、第二天,天刚亮,将军派士兵去昨天射虎的地方寻找那只白箭,4、大家发现,李广将军射中的不是一只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将军老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怎么也拔不出来。

3.你想对飞将军说什么?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的飞将军李广现在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特别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勇敢机智武艺高强神勇无比力大无穷师:这首故事给我们刻画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将军形象。

你们能通过朗读,让人感觉到夜色中的紧张,将军拉弓的镇定自若,士兵对将军的无比敬佩与赞叹之情吗?(能)4.齐读《塞下曲》。

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听了你们的背诵,我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12组,34组读)齐读《塞下曲》。

五、引导发现,尝试创作。

同学们,喜欢这首古诗吗?其实,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

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还有第3首“月黑雁飞高”十分有名。

请同学们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另一首《塞下曲》,作为课下的作业。

六、板书:塞下曲夜晚打猎林暗惊引弓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平明寻猎白羽没石棱威武将军师: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诗的含义及作者。

(课件出示)生:读。

师: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

师:这次读的要求就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谁还来读?生:3-4名读。

师:古诗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不明白的同桌之间交流,也可以做出标记。

生:读并思考。

师:好,我们来集体交流一下,谁来谈谈!生:我知道了夜里树林里光线很暗……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是从“林暗”一词了解到的。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你抓住了“林暗”这个字眼来学习古诗的!谁能像他这样学习!生:我知道了李广的箭射到了石头里……师:说说看,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没入石棱里”知道的。

师:“没”就是射入的含义,“石棱”就是石头的边角。

你理解的很到位。

你能读一读吗?生:读古诗的最后一句。

(边读边想想画面)师:在昏暗的光线下,发生了什么事?结合诗句来理解,谁来说说?生:李广听到了风吹动草的声音,于是就拉弓射去。

师:说的多好呀!说说你是从哪里理解到的?生:“草惊风”就是风把树林里的草吹动起来了,“将军夜引弓”就是李广将军在夜里拉弓射去。

师:把你理解到的通过读的形式给大家展示出来吧!生:读诗的前2句。

(多找学生读,体会诗所描写的意境)师:接着说……生:我知道了“平明”就是第二天早上,“白羽”就是射出去的箭。

师:快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通过预习指导的,古代的箭柄上插着白色的羽毛,所以叫“白羽”,“平明”是根据古诗的叙述理解到的。

师:结合预习和联系上下句的理解了解到古诗的含义,这是多么好的学习方法呀!师:古诗的含义基本理解了,请同学们默读古诗,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写的古诗情景。

生:默读。

三、反复诵读,深入理解思想感情:师:谁给大家读一读。

生:2-3名学生读。

师:谁能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生:讲故事。

师:请同学们走进这首古诗,大声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生:大声读古诗。

师:请同学们感情朗读古诗。

师:诗中的李光将军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结合相关的诗句进行说明。

生: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生:李光将军很勇敢!师:从哪句看出来的?生:“将军夜引弓”,黑夜里将军还能不怕风吹草动,毫不犹豫的射箭,真是勇敢。

师:(板书:勇敢)还有别的见解吗?生:李光将军力气很大。

因为石头很硬,将军却能把箭射到了石头里,力气多大呀!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板书:力大无比)同学们理解的非常透彻,这次请把李光将军的高大形象通过读的形式表达出来!生:齐读。

四、拓展训练:这个小故事取材于哪部著作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读出来。

有兴趣借助古诗的内容学习文言文所讲述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