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江雪》课件

合集下载

(塞课课件)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 江雪

(塞课课件)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 江雪
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 在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孤”与“独”构成了孤寂的情致, 而这孤寂出现在“千山”与“万径”这 个大背景下,似乎在向人们做着 一个 宣言。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寒冷的、寂静的环境里,忘掉 一切的老人却有着清高孤寂,甚至 凛然不可侵犯的心志。
“独钓寒江雪”扣题,将本无关 的江与雪联系起来。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这是一幅江上雪景图。遐景苍茫, 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 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 突出。
古往今来,有多少丹青妙手,以 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上雪景图。
图解结构
鸟飞绝 人踪灭 雪 蓑笠翁 寒江雪
雪大寒冷无所惧 傲然不屈真性情
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读《江雪》。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舟独 钓寒
字词乐园
左窄右宽的字: 独 钓 上中下结构的字: 寒 独体字: 舟 寒:与“赛”“塞”形近,注意区分。
字词乐园
会认的字: 绝=纟+色 孤=子+瓜 翁=公+羽
字词乐园
绝 人踪 孤舟 蓑笠
灭 江雪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绝—尽。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笠—蓑衣和斗笠,遮雨用具。 江雪—寒冷的江水。
随堂练习
1.请把正确读音划出来。
zōu 舟
zhōu
diào 钓
dào
随堂练习
2、按原文填空。 1._千__山____鸟飞绝,
_万__径____人踪灭。
2. __孤__舟____蓑笠翁, __独__钓____寒江雪。
作业
1.熟读并背诵古诗。 2.抄写生字和词语。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 25 古诗两首 《江雪》》精品课件_9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  25 古诗两首  《江雪》》精品课件_9
孤孤单单的小舟上,有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独自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景 ——寒冷、凄凉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人 ——孤独、顽强、
独钓寒江雪。
不畏严寒。
你认识哪些诗人?
请把你在课前用思维导图收集整理的材料, 和我们分享一下。
唐代.白居易
唐代.杜甫
一、知诗人,知背景。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所有的山
所有在小路 没有了,不见了
踪迹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蓑衣
斗笠
斗笠 : ( )斗笠
蓑笠翁
蓑衣: ()蓑衣
身( )蓑衣,头( )斗笠的老 翁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所有的山上都没有鸟在飞,所有的小路上,都不见人的踪迹。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古诗的学习三步法:
1、知诗人,知背景。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一、知诗人,知背景。
唐代 . 柳宗元
唐代诗人柳宗元,字子厚, 又名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
《江雪》的写作背景:柳宗元 参加政治变革运动失败,北贬 到荒芜的永州,还带着年老体 弱的老母亲,没有地方住,就 借住在破庙里,贫困交加,第 二年老母亲就生病去世了,他 的哪些政敌还继续迫害他,去 他住的地方放火烧他,派人监 视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非 常孤独无依,有一天,他看到 了一个老翁,冒着纷飞的大雪 ,不畏严寒,独自钓鱼。深受 鼓舞,写下了这首《江雪》。
唐代.贺知章
唐代.李白

《江雪》古诗词学习与鉴赏课件(一)

《江雪》古诗词学习与鉴赏课件(一)

谢 谢 观 赏
“独钓寒江雪”的含义与表达赏析
•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背景:
•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 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 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 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 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 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 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 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前两句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 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 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
• 后两句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 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 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香椿树苗批发
排水板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 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 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 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 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 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 诗中所写 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 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 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 垂钓。

《江雪》ppt课件

《江雪》ppt课件

精神—顽强不屈
心情— 孤独悲愤
环境— 寒冷凄凉
学生时间
1.熟读古诗,掌握诗句注解,理解重点词语 意思。 2.用自己的话表述这首古诗的意思。
诗句解读
一、环境——寒冷凄凉
1.“绝”和“灭”,凄凉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
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 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2.如果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热闹、繁华,生机勃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 “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变得如此荒凉。 3. “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 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 无法劳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课后作业
• 1.背诵古诗,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 2.根据这首诗,联系实际,发挥联想,个人 拓展写一篇寒江独钓图,字数200字左右。
1.千山:周围 的群山。 2.绝:绝迹,不 存在。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3.万径:数量 万径人踪灭。 很多的道路。 孤舟蓑笠翁, 4.踪:脚印。 5.灭:消灭,消 独钓寒江雪。 失(没有了)。
柳宗元
我国唐朝著名的文 学家,字子厚,世称 “柳河东”,与唐代 的韩愈、宋代的欧阳 修、苏洵、苏轼、苏 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 家” 。一生留诗文作 品达600余篇,其文的 成就大于诗。
题解
• “江雪”,顾名思义是指江上的雪。
由此可以看出本诗的创作季节是冬季,给人一种 寒冷凄凉的感觉。
(创作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政治治腐败黑暗, 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 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 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 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 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 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江雪》精品课件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江雪》精品课件
“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 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诗句解读
二 心情——孤独寂寞
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感受渔翁的心情。孤独、寂寞你是从哪句诗 体会到的?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句解读
三 精神——顽强不屈
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没有飞鸟,不见行人, 渔翁为什么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出来钓鱼呢?

(渔翁)
diào

(钓鱼)
hán
suō




(寒冷) (蓑衣) (斗笠)
跟我学生字
失踪
寒冷
跟我学生字
渔翁
钓鱼

译文解析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
译文
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迹。
一条孤零零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
独自一人冒着漫天飞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
千 山 周围的群山 鸟 飞 绝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一只飞鸟的影子,
足迹
小路 万 径 人 踪 灭 消失,没有了
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影。
孤 舟 蓑 笠 翁 孤零零的一 条小船
身披蓑衣,头 戴斗笠的老翁
一条孤零零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 头戴斗笠的老渔翁,
寒冷的江面
独钓 寒 江 雪
独自一人冒着漫天飞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
孤——独 心情— 孤独悲愤
诗句解读
一 环境——寒冷凄凉
“绝”和“灭”,道出了凄凉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 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 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如果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热闹、繁华,可 是“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变得如此凄凉。

语文二上18课《江雪》课件

语文二上18课《江雪》课件
拓展写一篇寒江独钓图,字数200字左右。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12 3
形作 三客 边,相 下的发 传 面某现 两 的种朋 千
看 图 数 友 多
案量家 年
一 , 关 用 前
看系砖 ,
看 看 , 铺 一
你同成 次 能学的 毕 发们地 达 现,面 哥 什我反 拉 么们映 斯 ?也直 去
来角朋 观三友 察角家
一、阅读课本 回答问题
(1)观察图3-1
3 1
正方形1中含有 9 个 小方格,即它的面积是
9 个单位面积。
2
图3-1
3 1
2
图3-2
正方形2的面积是 9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3的面积是 18 个单位面积。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一、阅读课本 回答问题
3 1
(2)在图中,正方 形1,2,3中各含有 多少个小方格?它们 的面积各是多少?
二、心情——孤独寂寞
• 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感受到渔翁的心情。 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独”——孤独
(2)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 即千万孤独。
三、精神——顽强不屈
1.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日子里, 没有飞鸟,不见行人,渔翁为什么不呆在 家中取暖,偏要出来钓鱼呢?
考一考:
1 求下列图中表示边的未知数x、y、z的值.
X225 144
81 144
5
3
5
169


③ z4
2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5、12,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3
3 在△ABC中,∠C=90°,如果c=10, a=6,那么△ABC的
24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雪》ppt课件1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雪》ppt课件1

学生时间
1.熟读古诗,掌握诗句注解,理解重点词语 意思。
2.用自己的话表述这首古诗的意思。
诗句解读
一、环境——寒冷凄凉 1.“绝〞和“灭〞,凄凉的程度——所有的
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 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 有别的生命! 2.如果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会是 一幅怎样的景象? 热闹、繁华,生机勃 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 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变得 如此荒凉。
• 这首诗即是一幅江上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 白,飞鸟绝迹,人迹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的形象精雕细琢,清 晰明朗,完整突出。本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 刚毅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 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 古诗词名篇?江雪?赏析 - 在线观看
一种寒冷凄凉的感觉。
• 〔创作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政 治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 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炽 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 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 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 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 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
• 独钓(diào)寒江雪。
作者简介
• 柳宗元
• 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 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 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 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 就大于诗。
题解
• “江雪〞,顾名思义是指江上的雪。 • 由此可以看出本诗的创作季节是冬季,给人
诗句注解
1.千山:周围的群山。 2.绝:断绝 。 3.万径:数量很多的道路。 4.踪:脚印。 5.灭:消灭,消失〔没有了〕。 6.孤舟: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7.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8.寒江:寒冷江面上。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雪》ppt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雪》ppt课件
古诗词名篇《江雪》赏析 - 在线观看
课后作业
1. 背诵古诗,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2. 根据这首诗,联系实际,发挥联想,个人拓展
写一篇寒江独钓图,字数200字左右。
《寒江垂钓图》
——
【名称】马远《寒江独钓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收藏
《江雪》 柳宗元
01
千山鸟飞绝,
03
孤舟蓑立翁,
02
万径人踪灭。
04
独钓寒江雪。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jué), 万径( jìng)人踪(zōng)灭。 孤舟蓑(suō)笠(lì)翁
(wēng), 独钓(diào)寒江雪。
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 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 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这首诗是他当时所 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 的再现。)
○ (根本:这位渔翁生活贫困,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来钓鱼 )
二. 尽管渔翁的心情孤独寂寞,但是他有没有被贫困吓倒?有没有被寒冷征服?从渔翁身上你看 到了一种什么精神?
○ (坚强、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坚韧不拔、毫无畏惧、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 思考:这首诗中,渔翁与大自然抗争的形象正是诗人柳宗元自己的精神写照,为什么这么说呢? (答: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
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8课《江雪》ppt教学课件

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8课《江雪》ppt教学课件
语文S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单元
古诗两首
江雪
雪景
你们看见 过在漫天大雪 里钓鱼的情景 吗?
雪景
雪地风光
听朗读,尽可能在 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 绘的画面。
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孤舟 独
蓑笠 翁
说一说,这首诗主 要写了什么内容?用自 己的话说出来。
节奏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的公式 S=vt ,求时间的公式 t=s/v 。
• 3、速度的主单位是 m/s ,交通运输中常
以 Km/h为单位。两者 m/s 是大单位,进率 是 3.6 。
• 三、匀速直线运动 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 1、在物理学中,把物体

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 为 变速直线运动 。
• 2、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
怎么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
答:比较路程长短,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 问题2:在校运会上跑100m的时候,裁判 怎么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 答:比较时间长短,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 问题3:如果运动员用10s跑完10m,另一 运动员用25s跑完100m,如何比较他们运 动的快慢?
答:比较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 ① 沿直线运动

• ② 速度大小不变

• 【预习自测】 • 1、完成下列的单位换算: • 2m/s= 7.2 km/h 54km/h= 15 m/s • 2、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
分别是13s和12.8s,则( B ) • A.甲的速度大 • B.乙的速度大 • C.两人的速度相同 • D.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1.3 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课件PPT
6
流传事迹二 兴办学堂
柳州一直以来处于封闭落后的环 境里,弊风陋俗长期取各 种方法鼓励小孩积极念书,从根 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质。在政事之 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 的拜访,对他们循循善诱。针对 当地百姓迷信落后的习俗,柳宗 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 同时推广医学,培养出当地自己 的医生为民众服务。
江雪
精品教学课件PPT
1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精品教学课件PPT
2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精品教学课件PPT
3
托物言志的作品
这首诗叫《江雪》,这是一幅动人的江天雪景独钓图,我们甚至能感 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寒意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江面之上一叶扁舟,一个 老渔翁,独自垂钓。天地辽阔之间,大雪纷纷而落,远观似万籁俱寂,走 近又一切可闻。
后两句写江心中一叶扁舟上孤独地坐着一位垂钓的老翁,他头戴斗笠 蓑衣,在冰天雪地的江上垂钓,有鱼会上钩吗?
精品教学课件PPT
4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 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今山西运城永 济)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 致力于倡导言之有物的“古文运动”, 反对中唐时期文人写文章不重内容、 空洞无物的弊病。他的文风朴素自然 淡雅而有意韵。我们的熟悉的《永州 八记》、《补蛇者说》等文章,都出 自柳宗元之手。他被后人列为“唐宋 八大家”之一,将他和韩愈并称为 “韩柳”。
唐顺宗时期,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 遭到宦官的阻挠,最终失败。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败让他身心都遭受了重创,为此他寄 情山水,用以宣泄自己的失意与愤懑。而《江雪》就写在这时。所以,这 其实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作品。
诗人柳宗元心情痛苦寂寞,因此便勾勒出这幅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渔翁独钓的画面,在诗人的眼里只有漫天飞雪、鸟 儿“飞绝”后高耸无依的山栾以及人迹消失后空荡无声的小路,这首诗前 两句虽然不沾“雪”字,却处处显示雪中气象,意韵空灵。
精品教学课件PPT
7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精品教学课件PPT
8
谢谢观赏
精品教学课件PPT
9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精品教学课件PPT
10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精品教学课件PPT
5
流传事迹一 开凿水井
柳宗元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播, 更致力于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 维方式。他使从来不敢打井的柳州, 接连打了好几眼井,世世代代靠天 吃饭,靠喝雨水和河水长大的柳州 人,从此喝上了干净甘甜的地下水, 这不能不说是柳州人民的生活中的 一件大事。喝水的方式改变是生活 方式改变的反映,从而也带动了人 们思维方式的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