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教案2(岳麓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岳麓版历史必修1《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word教案1

岳麓版历史必修1《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word教案1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采取课前探究,课上讨论、总结的步骤完成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情境意识、问题意识、和谐意识。

在学生讨论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强课堂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教学难点:宗法制教法: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P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先进的政治制度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而落后的政治制度则会破坏优秀的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洞察中外政治制度的演进变革,探究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巨大差异,思索未来发展应遵循的最佳政治模式。

我国古代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深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独特的政治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结合文字及图片材料提问:夏朝建立的时间和政治制度的特点?幻灯片显示:(1)、“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2)、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3)、图片: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回答: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特点:王位世袭制否定传统禅让制,产生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是文明时代的开端)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权力机构行使的权力。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的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及教学反思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的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及教学反思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的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人作为历史教师已经教授《的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材多年。

按照教材的顺序,本课时属于课程的前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较少,对于如何阅读历史材料的认识也不够深入。

因此,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牵出故事的各个节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材料,同时也能在遵循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理解《的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材的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材料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解析历史材料的方法。

4.鼓励学生通过互动和合作学习,分享知识和夯实基础。

5.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着重介绍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的历史发展轨迹,让学生了解胡服骑射、阴阳五行、封建制度等历史术语和概念。

•难点: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资料进行阅读和解析,让学生逐步理解历史事件的社会背景和深层次原因。

1. 创设情境引入通过给出一个场景,让学生感性理解《的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的故事情节,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掌握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讲解《的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印象。

3. 理解古代服饰介绍古代服饰的特点和风格,让学生了解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

4. 解析术语概念讲解阴阳五行、地胜天衰等历史术语和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材料的蕴含意义。

5. 解读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和资料,进一步了解内外服联盟、战国七雄、陈胜吴广等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同时能够领悟到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6. 拓展知识通过课外阅读、网络搜索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与《的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类似的历史事件和相关知识,从而加深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7. 总结复习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进行归纳和概括,巩固知识点。

1.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快速提高课堂氛围和效果的目的。

高中历史 1.1《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1.1《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岳麓版必修1

1.1《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过程与方法:归纳商代内服、外服制度的内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与影响。

初步了解如何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西周的宗法制、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课前探究:各小组通过对网络、书籍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找到与夏商周建立有关的资料。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大家高中的第一节历史课。

从这节课开始,同学们将和我一起来学习发生在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

首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看课文的导读部分的内容。

(引导学生共同看导读部分的内容,明确我们本书是讲述人类历史政治史的内容)教师:所谓政治,就是在国家产生以后,为了保障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而出现的国家机器的运行,各种机构、组织、制度的设置,以及相关的各种活动。

由此可见,国家的产生是政治史的开端。

那么,什么是国家,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生活的社会是什么样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生活在怎样的社会中。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生活在氏族之中,就是我们知道的原始氏族社会。

所谓的氏族就是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

人们根据血缘关系的不同生活在不同的氏族之中,共同生产劳动,共同生活。

国家就是由氏族发展而来的。

在原始社会恶劣的生活条件下,一个氏族往往无法抵抗一些自然灾害的侵袭。

所以,几个部落就联合起来,组成了部落。

由部落的力量来抵抗自然,改造自然。

但是,有时部落的力量也无法做到一些事情,例如面对大洪水时,一个部落的力量是无法治理水患的。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教学设计 教案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等历史基础知识,把握辛亥革命的整体过程,掌握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能力,逐渐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通过直观的音频、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探究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2、通过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为了振兴中华,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的事迹,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性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学重点/难点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

辛亥革命的整体过程,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1、用歌曲《走向共和》导入新课。

2、展示课标要求。

3、把新课的三个过程课件展示。

4、签定《辛丑条约》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清政府对帝国主义采取何种态度?采取什么措施挽救其统治危机?1.出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数据,问:数据说明什么?为辛亥革命准备了什么条件?2、展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图片问:这些组织的建立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否有必然关系?强调同盟会纲领,即三民主义,突出“三民主义”的分析。

3、思想基础:展示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图片。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1(岳麓版必修一)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1(岳麓版必修一)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1(岳麓版必修一)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宗源于夏、商,分封起自西周。

本课故此从夏、商讲起,但重点在西周。

第一目重点介绍商朝以“服”为核心的“内外服联盟”政治制度的建立;第二目“封邦建国”,讲西周在商朝“服”,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封制度”;第三目“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讲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的宗法制度。

本单元内容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即:一、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二、中央集权和专制皇制权的不断强化。

其中第1课主要进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种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生分析本课程是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相关内容,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建构能力,思维活跃,表现欲强。

但对模块式教学比较生疏,对问题的探究尚缺乏系统认识,对问题的理解有时容易偏激。

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熟悉商、周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1.归纳商代内服、外服制度的内容,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与影响,初步了解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2.简要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与商朝的内服、外服制度的不同及其利弊,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组成学习小组,分别收集夏商周的建立及三个朝代,创建人的故事、考古勘察的报道等,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2.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

认识到分封制的实行不仅是国家统治的需要,也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认识到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人教版2023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5篇

人教版2023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5篇

人教版2023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5篇人教版2023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1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能力目标(1)正确理解阐释历史概念,如宗法制,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特定时期的政治制度概况。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2)通过比较落实知识,如商代的方国与西周的封国的区别。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方法与能力。

(3)通过认识宗法制是为了巩固分封制而实行的一种措施。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并锻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对夏、商、周三代各个部分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情况的分析,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社会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

二、三点剖析重点:商代的内外服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分封制何以难主要因为它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变革而选定的,这个社会变革就是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

这个转变是使中国社会从早期古代向古代转变的关键,过去把这个转变说成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也是有道理的。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同一的,互相表里,讲分封制就一定要讲宗法制。

关系在下面具体还要讲。

三、教学方法初步尝试采用构建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协作会话,调动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四大要素,力争使学生能主动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四、课标体现1.构建主义教学思想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靠主动地探求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

基于以上认识,本教案试图通过向学生提供对知识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脚手架),把复杂的重复性的事物分解、抽象出共性的东西,以便于学习者去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

2.为适应研究性学习和3+_考试的需要,本节课的讲述试图通过政治、历史、地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并适当介绍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使学生能把微观知识与宏观知识结合起来,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Word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Word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纲要求: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建立 (二)地位 (三)特点(政治制度) (四)灭亡 (一)建立1)内服 1、内容 :内外服制度 2)外服 (二)政治制度 3)关系 2、主要特点: 1)积极 3、作用 2)消极 (三)灭亡(一)周族的发展 (二)建立1)背景: 2)目的 3)提出者 4)含义地位 ①同姓亲族 分封内容5)对象 诸侯国 功臣 诸侯国 ②异姓封国 原来的附属国 诸侯国 1、分封制 商代降族 诸侯国 6)内容:土地,物资,武器,人口7)国王与诸侯 ①权利 ②义务 8)影响 ①作用 ②弊端 9)特点 10)崩溃 1)目的 2)核心 3)内容 2、宗法制 4)性质 5)特点 6)影响 7)维护工具 1)目的 3、礼乐制度 2)内容 3)作用 (四)经济制度:井田制二、商( )知识结构:一、夏 ( )(三)政治制度 三、周 ( )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五)灭亡1、中国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①我国早期的公共权力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浓厚的血缘部族和宗法色彩,具有家国一体的特色②神权和王权的结合,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但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早期的政治制度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最终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体制体系。

2、分封制与内外服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①两者都是对地方的管理制度;②都有王族活动区域——内服和王畿;③附属国或诸侯国对王族都有一定的义务;④都保留着氏族部落的特征;⑤分封时内外服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不同点:①商王与附属国首领未必有血缘关系,西周的诸侯主要是同姓亲族。

②西周对同姓诸侯的分封到达边疆要地,扩大了周王的有效管辖范围。

③西周时期,被分封的诸侯国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

④周王不止是分封某人与某地域,而且还有全迁西某部落或在新占领土建立新的诸侯国⑤分封制下,贵族的等级观念比商代更严,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岳麓版]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岳麓版]
C、宗法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D、礼乐制度
6、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 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妻 妾一
一般称谓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C、大哥(25岁)
妾二
D、二哥(22岁)
7、《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 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 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 C、信仰 B、地域 D、血缘
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掌握古代早期王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朝代 夏 商 西周 年代(公元前) 约2070—约1600年 约1600—1046年 1046—771年 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出现公共权力 内服与外服制度
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分封制与宗法制 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宗法血缘为核心,与政治制度结合,带 有浓厚部族色彩和专制色彩
材料: 2003年,一位教授在一次讲座时说:“德国 教师来到会场,都大大方方先往前排和中间坐, 中国教师到会场大多先往偏僻角落。”请从宗法 礼乐制度等方面解释这一现象。 课后探究: 历史发展至今,宗法制虽已退出历史舞台, 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观念依然浓厚。宗法制 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结合材料,请你分析一 下它在当今社会现实中的积极和消极表现。
课后探究: 结合材料,请你分析一下宗法制在当今社会现 实中的积极和消极表现。 答案提示: 积极表现——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表现——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 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 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 的意识多少有些背离。
8、“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 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 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 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课件(岳麓版必修1)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课件(岳麓版必修1)

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 缘关系和亲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 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 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它的政治、 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 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用分封制作为治 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拔官吏 的基本方式。这种制度体系,以西周最为典型。
嫡长子(嫡长孙……)
天子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宗 (宗主)
小宗
大宗
诸侯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宗 卿 大夫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嫡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 余嫡子及庶子 与分封下去的众子: 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 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小宗 庶
“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嫡),则择立长。年 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 也。”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分配的原则 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
表 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
分封制
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
1.在家族体系内表现为宗法制,在政治体系内 就是分封制。政权与族权合二为一,家国一体。 2.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4.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



冠礼 婚礼 丧礼 祭礼 射礼 飨礼 朝礼 聘礼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1.周的兴起和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蕃)屏 周”
请思考: 1.分封的区域、对象? 2.受封者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3.分封制的作用和局限性是什么?

岳麓必修一第1课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岳麓必修一第1课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第1课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宗源于夏、商,分封起自西周。

本课故此从夏、商讲起,但重点在西周。

第一目重点介绍商朝以“服”为核心的“内外服联盟”政治制度的建立;第二目“封邦建国”,讲西周在商朝“服”,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封制度”;第三目“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讲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的宗法制度。

本单元内容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即:一、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二、中央集权和专制皇制权的不断强化。

其中第1课主要进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种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生分析本课程是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相关内容,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建构能力,思维活跃,表现欲强。

但对模块式教学比较生疏,对问题的探究尚缺乏系统认识,对问题的理解有时容易偏激。

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熟悉商、周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1.归纳商代内服、外服制度的内容,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与影响,初步了解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2.简要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与商朝的内服、外服制度的不同及其利弊,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组成学习小组,分别收集夏商周的建立及三个朝代平方根创建人的故事、考古勘察的报道等,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2.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早期的政治文明,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周礼与周朝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一发现问题一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教师引导、解决问题一延伸问题一课下探究、研讨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OWERPO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岳麓版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岳麓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内外服联盟和封邦建国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作用和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内外服联盟和封邦建国的基本概念。内外服联盟是夏商西周时期的一种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则是西周时期的一种政治制度。它们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内外服联盟和封邦建国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古代中国维持稳定和统一。
3.培养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和案例,对内外服联盟和封邦建国的演变过程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4.增强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5.提高合作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学生互评:
鼓励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彼此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学生可以互相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通过互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4.家长沟通: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与家长合作,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PPT教学课件1 岳麓版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PPT教学课件1 岳麓版

功臣 姻亲 殷商降族 古帝王之后
异姓封国
思考分析:
西周的分封制与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 有何异同?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什么是宗法制? 2、宗法制 宗法制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1)含义:宗法制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发展起 来,至周代逐渐完备;它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 带,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 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 (2)大宗和小宗(示意图)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作用和影响
同姓亲族
(3)分封对象
功臣 姻亲 殷商降族 古帝王之后
异姓封国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1、分封制
(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 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宗族姻亲和功臣, 广建封国,用以拱卫周王室。 (2)原因和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3、礼乐制度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重要工具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英国作家]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doc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doc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北京市大成学校陈素芳一、教学设计思想1、教学指导思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教师应当创设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新课程强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作为高中历史的第一课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启发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实现历史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2、理论依据: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充分发展和全面实现。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的发展与实现的过程,只要有一个恰当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凭借自身的巨大资源,自动、自我的完成学习。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第一章介绍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第一课,夏商周年代久远,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排斥感。

如何拉近历史的距离,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至关重要。

本课内容中概念多,讲起来艰涩不易理解,而且枯燥乏味。

故有必要通过各种历史材料(文字、地图),帮助学生对夏商政治制度有深入的理解。

重点是讲述西周政治制度,创设情境、研习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走进历史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把握历史。

最后给学生一个基本线索,对于夏商周的制度,用最简短的一句话体现各时期的特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面临着一个学习的转变和适应。

高一学生虽然学过两年历史,但是初中是通史体系,高…必修一是专题体系,而且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当薄弱。

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历史学习的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历史学习的信心。

所以进入高一的第一课,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历史课本,学会看各级子目的标题,学会如何预习。

阅读史料, 观察图片,都需要一步步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岳麓版必修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1.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等重要历史概念。

2.理解由夏、商内外服联盟到西周封邦建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征。

3.从宗法制、分封制的形成,认识制度变化的因果关系。

重点难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二)方法与过程: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1.归纳商代内服、外服制度的内容,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含义、作用与影响,初步了解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2.简要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与商朝的内服、外服制度的不同及其利弊,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

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二、教学方式采用PPT课件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分析导言部分:1、中国古代的朝代[中国古代主要有哪些朝代?——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2、关于单元序言:首先让学生阅读单元序言,让学生分析各段的大意。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唐加强,宋元强化,明清顶峰。

另外,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以及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个主要的问题。

3、解释重要的概念:中央集权,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对地方有绝对的控制。

导入新课: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中央集权制度,而我们知道,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很悠长的历史,这个制度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央集权制度的源头,那就是第一节的内容“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代公共权力的出现[课堂设问: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民主推选产生的。

这种方式被称做什么?——古代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方法称为禅让。

]夏朝以前,是实行禅让制选举领导的,但夏禹死后,其子启即位。

这就改变了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民主推选首领的禅让制,而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国家开始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种模式在中国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并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王权决定一切,不再受到来自内部的制约。

所谓公共权力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的权力。

二、商朝的内外服制度与神权色彩1、内外服制度后来商朝取代了夏朝,其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

[课堂设问(阅读课文):什么是内外服制度?商王靠什么来强化自己的权力?] ——“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

其中,内服是王畿,是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包括商王亲属的受封地和主动臣服或被征服部落的臣服地区。

在某种程度上,“外服”具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与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区共同构成国家的地方政权,这种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称为“内外服制度”。

[内服、外服的关系见图][课堂设问:通过内外服制度进行强有力的统治,是商王的政治理想。

但事实上,商王与附属国的关系是怎么样呢?]——商朝与其他外服部落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特征:一方面,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商王要求附属国承担义务;另一方面,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来的社会结构,商王的控制力是有限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会与商王发生战争,附属国的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

2、神权色彩另外,商王还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

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朝政治的一个特色。

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要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

甲骨上的文字很多就是卜辞。

[幻灯片]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思考分析:为什么商朝充满神权色彩?]——①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征服的有限,人们无法抗拒和解释疑难现象时,就会求助于神灵。

②商族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氏族,其他氏族还在图腾信仰的时候,商人就有了崇拜祖先的宗教,依靠这种信仰的主观因素,商人凝聚全族力量,战胜了其他部落,因此,祖先神灵显然比动植物图腾的旗帜是更有力的观念武器。

③商王是占卜的主体,也是庙祭活动的主体,商王通过宗教活动,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王既是人,也是神,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又是群巫之长。

以神支配人,以神权强化王权,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就是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周朝的政治制度前面讲到,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并不能很好地保证商王的权力,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那么继商而起的周朝又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来维护统治呢?——周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课堂设问(阅读课文):什么是分封制?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西周分封哪些人去做诸侯?](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宗族姻亲和功臣,广建子国,用以拱卫周王室。

(2)原因和目的: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因为周初延续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而这种制度又存在弊端,主要表现在外服的力量已经严重威胁到内服即周族的统治。

所以,周公实行分封,就是要克服商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巩固周王室的权力,实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分封的对象:①首先是同姓亲族,他们是分封的主体,相传在先后分封建立的71个诸侯国中,周王的亲族与同姓就占了53个。

②其次是异姓封国,包括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和古帝王之后。

(4)作用和评价:①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西周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分封制初期,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但由于社会落后、发展不平衡、交通信息不便等诸多原因,随着诸侯子孙与周王血缘关系的逐渐疏远,封建割据状态逐渐出现。

不过分封制毕竟大大加强了周王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向着后来形成的中央集权迈进了一大步。

[思考分析:西周的诸侯国与商王朝的外服有何不同?]2、宗法制分封制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巩固了统治,但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为解决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相结合的制度。

[课堂设问(阅读课文):什么是宗法制?其核心是什么?宗法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1)含义:宗法制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发展起来,至周代逐渐完备;它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

具体来说,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地位最尊贵,所以嫡长子也被成为宗子,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

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就是小宗。

大宗和小宗,即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即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具有家族等级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具有政治隶属关系。

当然,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结合课本的分支图进行分析]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

(3)作用: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礼乐制度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周朝还制定了礼乐制度,称为周礼。

[课堂设问:什么是礼乐制度?它是由谁制定的?起了什么作用?]——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礼乐制度是由周公制定的。

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

不同等级、身份的人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它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重要工具。

[思考分析:西周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至各地,建立诸侯国,目的是“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受封者必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为大宗,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

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为一。

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

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显示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三)教学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夏商周三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夏时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公共权力,商时形成了附属国联盟的行政结构,到西周发展为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体的天下共主局面。

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当时对巩固国家政权、扩大经济范围,都起了重大作用,发挥了显著效能。

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其具有无法避免的弱点和弊端。

到西周末年,这套制度就出现了问题。

下一节课我们再研究有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