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13 鸦片战争

合集下载

岳麓版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说课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说课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说课教案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鸦片战争》(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鸦片战争》是必修一四单元第一课,是近代史的开端,学好本课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教材在前言中指出了列强侵略的目的,第一目虎门销烟主要讲述战争的导火线,而对战前的与世界一句话带过,第二目中主要讲解过程和影响。

第三目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给带来的变化。

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而言,战前的与世界的情况和两次战争对造成的影响两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补充说明。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关于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爆发及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②能够认识到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伟大意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③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

能力与方法:①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脑思考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战争造成损失的调查讨论,引导学生痛则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

②联系香港地区割失和今天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政局的影响。

4、教学方法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的模式以及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鸦片战争》一课,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教材内容讲述过于简单,对其背景,过程影响等的表述不够全面,学习中如果照搬课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次鸦片战争过程,识记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等历史事件以及中方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鸦片战争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运动,英国会不会发动鸦片战争?”的问题,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通过不平等条约内容的综合分析,得出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比较学习的方法阐释“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英勇不屈奋起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并从这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中,增强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难点:对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理解,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把握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开始形成。

三、【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比较分析法为主,辅以问题探究法教学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世界各国都要大规模销毁缴获的毒品,作禁毒宣传,而我们中国政府却早在6月3日就开始大规模的禁毒宣传,大家知道这是为纪念什么事件吗?生:……(虎门销烟)即1839年6月3日,林则徐把收缴的2376254斤鸦片在广东虎门镇口海滩当众销毁。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虎门销烟,找出销烟的背景、禁烟的概况、禁烟的意义【新课讲授】一、虎门销烟●1、背景●(1)工业革命(18C中期)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清王朝却闭关自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XXX《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研究、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研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得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对严峻危急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本钱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

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冲动听心的场面。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清楚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本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风险?英国为什么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什么中国会失利?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新课研究1、虎门销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中国封建主义,日益腐败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够出完成了工业反动,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军备废弛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封建统治,危急四伏船坚炮利殖民扩张本钱主义疾速崛起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政治日益糜烂,土地兼并严峻,阶级矛盾尖锐;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5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在制定本方案的过程中我通过百度搜索,查阅了很多的教学参考资料,这些资料使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式、教材等有了深入的理解,这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在找到的教学参考资料中,我也借鉴了一些优秀教学设计的内容,以使本教学设计更加符合课标要求,更完整。

《鸦片战争》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

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是教材专题四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开篇章。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此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中国人也开始了一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历史。

因此,就教材地位而言,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近代经济史、文化史专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就事件本身而言,是爱国情感教育的重要题材。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悉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导火索、结果,影响等史实;2、能够从教师展示的相关图片、资料,总结出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意识;3、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利用地图、图表数据等对两次鸦片战争进行比较,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能够从鸦片战争屈辱历史中,正确地思考历史,增强学生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感5、通过讲述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低,深度不足,而且抽象逻辑思维比较缺乏,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1岳麓版必修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1岳麓版必修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与处理1、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巨大,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知识结构特点:本课照旧版教材在知识结构和体系编排上有重大变化。

本课第一目“虎门销烟”,讲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第二目“《南京条约》及战后中国”,略讲经过,主要谈结果。

第三目“第二次鸦片战争”概述了战争起因、经过和结果及影响。

3、重点、难点分析及依据重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只有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战争前的中国与英国的形势和虎门销烟,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

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呢?学生会感到迷惑,因此分析战争对政局的影响是难点)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中国战败原因、《南京条约》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经过、结果、影响。

能力目标: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老师制作的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的根本原因和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读图、识图能力和分析引文、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法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

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体现知识。

层层剥笋法:利用学生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望强的心理特征,层层设疑,留下悬念,吸引学生,恰当点拨,步步推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学法指导:(1)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2课 鸦片战争 (教案1)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2课 鸦片战争 (教案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虎门销烟的基本史实以及《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认识战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4、通过讲述鸦片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情感教育。

5、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阐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影响。

本课脉络清晰,可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讨论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要注意贯彻新课标的精神,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将罂粟花图片制成ppt)这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它鲜丽夺目,娇艳欲滴,它的果实成熟饱满,但它却在美丽的外衣下包裹着罪恶,也是它引发了一场战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12课鸦片战争。

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标要求,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生:(齐读课标)师:我们知道:中英两国一个在亚欧大陆的东端,一个在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一)山雨欲来——探究篇析背景师:请大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

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

材料二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茶叶的总值为9600多万银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货物的总值仅为1600多万银元,只及茶叶的1/6。

高一历史教案 4.1 鸦片战争 (岳麓版必修1)

高一历史教案 4.1 鸦片战争 (岳麓版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腐朽没落;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清政府关于禁绝鸦片的争议;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的兴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历史材料的搜集,掌握从不同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通过运用多种史料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学会多角度地观察历史事实的方法。

通过对各类史料的研习,学会依据不同史料,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评价;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关于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应到学生痛定思痛、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联系香港地区割失和今天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理清中国战败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导入新课: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西方各国相继建立了资本主义政体。

继而,他们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命运,也开始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史。

;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耻辱和灾难,成为之后中国一系列苦难经历的开端。

一、虎门硝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学过的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学生答)根本原因是英国想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那么,林则徐为何要禁烟?(因为鸦片烟的种种危害已威胁到清朝的统治。

)鸦片从何而来?(英国走私。

)英国为何向中国走私鸦片?(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岳麓版必修一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一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岳麓书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必修(Ⅰ)第13课鸦片战争(1课时)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基于本册教材“政治文明历程”的主题,本课的着眼点注重西方侵略对我国政体外部的冲击,以及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本课是教材专题四“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开篇。

第一目“虎门销烟”,讲战争的原因;第二目“《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略讲经过,主要谈结果;第三目“第二次鸦片战争”概述了起因、经过和后果,其中包括洋务运动的发生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

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分析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①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关于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爆发及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弄清楚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之间的辨证关系。

②能够认识到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伟大意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③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2.能力与方法:①以生活化事件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②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③指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脑思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引导学生痛则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

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教案【岳麓版】

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教案【岳麓版】

鸦片战争说课稿说课的课题为《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在我国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2课,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本课教材的地位:在结构上: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在内容上:鸦片战争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对以后的学习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课标要求学生能“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在本课来说是要掌握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根据课标以及本课教材的特点,这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预设。

通过学习,我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过程,后果,并学会运用史料、地图等基本条件来辅助学习。

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比较等学习方法。

之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辩证的看待和分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以及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小组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达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以及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的目的。

是本节课的亮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具体介绍。

在情感上,由于本节课开始学习中国百年遭受列强欺辱的历史,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主要是让学生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其中在知识与能力上的目标为基本达到,逐步深化过程与方法,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中,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及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而难点呢,是要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历史本质,学会以史为鉴等能力辩证的看待和分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以及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鸦片战争 》教案 岳麓版必修1

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鸦片战争 》教案 岳麓版必修1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从中西历史比较中把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并结合中国政局的变化理解鸦片战争的双重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林那么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明确其顺应人民要求、积极应对列强侵略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和开明、开放的进取精神。

预习思考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有人认为是林那么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矛盾,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也有西方学者认为鸦片战争英国是为了维护正当的中外贸易而进行的正义的自卫战争。

你如何评价?3.鸦片战争的结果如何?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怎样迈出的?6.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较量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你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出什么启示?主体知识鸦片战争背景①必然性: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为争夺更广阔的而疯狂扩张。

而此时的清王朝,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②直接原因――禁烟运动原因:为扭转,以为主的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鸦片,烟毒肆虐,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19世纪30年代,清朝出现了的强烈呼声。

B.概况:任命林那么徐为,赴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林那么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

C.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经过:年6月,战争爆发。

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条约——中英《》。

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体制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了资本主义,开始了被迫的历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提出了的要求,被清政府断然拒绝。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 必修1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 必修1

鸦片战争一、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1、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难点: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和世界的差距。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能力培养:二、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式教学法。

引发学生思考,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归纳;提出目标学生自学的同时,老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客观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导入新课:(一开始便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先让学生看课本77页的阅读与思考两段材料:引导学生思考:1、18——19世纪中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比如英国的差距在哪里?2:林则徐禁烟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禁烟运动是不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第一个教学目标的突破:虎门销烟学情分析:学生对这一题目比较熟悉,问学生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针对学生不了解的而且与课标联系比较紧密的重点,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

2、教学步骤:1)设问激趣、引发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让学生结合课本,老师和学生共同找出答案:贸易逆差——鸦片走私——危害极深——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2)林则徐禁烟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培养学生初步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引导:非法的经济走私,已经严重危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林则徐站在民族立场上。

3)逆向思维,激发思考:西方有的学者认为:禁烟危害了英国的经济利益,就应该教训中国,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此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让学生发表意见后,在进一步提问: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老师概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而中国的闭关自守使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远远满足不了这一要求。

即使没有禁烟运动,他们侵略中国的战争也是迟早要发动的。

教学目标二:《南京条约》及战后的中国教学步骤:1)打出鸦片战争地图,简明介绍战争经过。

为了突出中国战败的原因。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回顾初中所学并结合课本内容简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2)通过阅读课本P50页小字文能够了解鸦片输入带来的危害。

(3)通过观看视频并结合教师讲述能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4)结合《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及教师提供的材料能够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社会性质理解掌握鸦片战争带来的危害。

(5)通过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对比填写表格,并能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6)依据第一次鸦片战争,结合课本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影响。

(7)小组通过阅读课本并观察图片合作探究鸦片战争怎样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8)小组通过对比两次鸦片战争来论证第二次鸦片战争审核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2、过程与方法(1)受到社会环境、时代差异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对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中国近代历史或慷慨愤怒或淡漠回避,这其实都不利于独立思维的培养和公民人格的塑造。

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内外课程资源,包括钓鱼岛的时事话题、陈旭麓与蒋廷黻的经典论述等,实事求是而又不失活泼地告诉学生直面历史、以史为鉴.(2)通过提供材料中英对比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到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夜郎自大。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的掌握运用。

(3)通过表格的填写让学生准确的掌握鸦片战争的核心知识点。

(4)通过张鸣教授“三妇心态”导入新课,用文明史观认识战败原因,让学生接触史学动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的三种心态和当今国际时事要闻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近代中国的历史。

(2)借助英国代表璞鼎查的言论引导学生思考鸦片的大量输入中国国民的历史责任,培养学生“慎独”的责任感。

(3)收集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分组展览或编写纪实报道。

体会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精神。

(4)通过战争前夕中英对比的图片、表格,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中两种文明的差距;体会战争失败的必然性;培养学生反思历史的情感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计划
No年月日
课题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和技能
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过程与方法
从生活化的事件中引起学生的兴趣
情感与态度
痛定思痛,激发爱国情感
重点
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
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关键
战争失败对中国失败的影响
教具
资料
课件辅助教学
5、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课堂设问:英国为什么选择在1856年发动战争?当时清政府正在忙什么?面对外敌入侵,清政府作何反应?结果如何呢?
6、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三、课堂小结
教材并为详细地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但这又是揭示中国战败原因的铺垫。结合教材的战争形势图,让学生记忆战争的大致经过,节省了时间
教师提示: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但大部分官员仍没有觉醒。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把虎门销烟、走私鸦片、烟毒肆虐、军备废弛等词汇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总结战争爆发的背景
演示林则徐的图片,让学生看书后共同完成简单的个人档案。突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作用。
5
5
55教学源自过程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
分配
3、鸦片战争的过程
课堂探究:播放鸦片战争的片断,学生注意事件的顺序
教师过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而引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4、南京条约的清顶及其影响
课堂设问: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是列强获得了哪些权益?给中国带来了那些灾难?
5、中国战败的原因:
课堂设问:为什么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远道而来的英国呢?
课堂探究:展示一幅漫画
学生自由发言,突破重点
课堂设问: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课堂探究:结合教材串讲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以致烟毒肆虐,中华民族深受其害。林则徐等主张严禁鸦片。我们如何评价林则徐?
2、中国的禁烟运动
课堂设问:英国对于虎门销烟这个正义之举采取了什么措施?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场战争能避免吗?
创设问题情景,
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解析与探究所给的材料。思考提出的问题。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结合课后的解析与探究材料,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区分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历史名词
学生看书并回答问题,共同构建教学结构
完成两次鸦片战争比较简表,深化知识
5
5
5
5


A层
课后题
B层
练习册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
分配
一、导入新课:
展示黄埔军校,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等图片,最后展现虎门销烟广场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并指出:在这些地方曾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
他们又分别承载着怎样的一段历史呢?
二、新授
1、鸦片战争的起因
课堂设问:19世纪上半叶,主要的航海工具是帆船。当时,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的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这场战争是有什么引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