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评估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颈椎病诊断
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前后受压
MRI、CT椎间盘突出
脊髓异常信号
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时,MRI可见受累颈髓弯曲、变形 ,向后移位,其内出现斑点状异常信号,提示脊髓水肿、 囊性变等。
瘢痕组织与椎间盘不易区分,CT、MRI增强扫描可鉴别
瘢痕组织明显强化 其内包绕的神经根呈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结构 突出的椎间盘或残留的椎间盘多数不强化 在延迟扫描时出现弥漫的强化或环形强化
3 观察邻近节段退变(ASD)
• 脊柱部分节段融合术后,可增加邻近未融合节段的应力,加速 其退变过程,出现ASD 。颈椎ASD 已成为颈椎病融合内固定术 后一个潜在的长期并发症,部分患者甚至不得不再次手术。
• 颈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髓核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症状和体征的波动性较大,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有效。
• 颈椎间盘脱出症:髓核穿过破裂的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突然出现较重的神经根及脊髓症状。早期行非手术治疗可 缓解,无效则行前路椎间盘摘除加固定融合术。
三、骨源性颈椎病期
增生的骨赘、骨化的后纵韧带等刺激或压迫脊髓及神经根、 交感神经、椎动脉所致。椎管矢状径的大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 重要意义。 • 中央型——脊髓前方受压,以运动障碍为主 • 侧后型——压迫脊髓侧方及神经根 • 钩椎关节型——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椎动脉 • 食管压迫型——椎体前方骨赘压迫食管,导致梗阻或吞咽困难
(2)纤维环改变:纤维环撕裂T2WI呈高信号。 (3)终板改变:终板退变分为三型
Ⅰ型 终板内裂隙形成、邻近骨髓内富含血管的纤维 组织形成。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椎管狭窄测量值诊断标准
椎管狭窄测量值诊断标准
椎管狭窄是指椎管内的空间变窄,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结合临床症状。
具体的测量值诊断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影像学方法进行评估。
对于X线检查,可以通过测量椎体前后径、椎间孔前后径和
椎间孔横径来评估狭窄程度。
一般来说,椎体前后径小于
13mm,椎间孔前后径小于15mm,椎间孔横径小于10mm,
则可诊断为椎管狭窄。
对于CT或MRI检查,可以通过测量椎管横径、椎间孔横径
和椎间盘突出程度来评估狭窄程度。
一般来说,椎管横径小于10mm,椎间孔横径小于10mm,或者椎间盘突出超过50%椎
间孔横径,则可诊断为椎管狭窄。
此外,临床症状也是椎管狭窄的重要诊断依据。
常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疼痛、活动受限等,这些症状与椎管狭窄引起的神经根受压有关。
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可以做出椎管狭窄的综合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标准可能在不同医学机构或专家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最好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椎管狭窄影像学诊断标准
椎管狭窄影像学诊断标准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临床上以腰椎和颈椎椎管狭窄最为常见。
椎管狭窄是指脊柱椎管内空间狭窄,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到压迫和牵拉,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诊断是椎管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椎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摄影、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
其中,MRI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多平面重建、软组织对比明显等优点,对于椎管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椎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标准1. 椎管横断面的横径测量:测量椎管横断面的最窄部位,一般以横径小于12mm作为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
同时还需注意测量椎管的横径和纵径的比值,一般小于0.8可诊断为椎管狭窄。
2. 神经根的受压表现:MRI可以清晰显示神经根的解剖位置和受压情况。
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脊髓囊肿等病变均可引起神经根的受压,表现为神经根的局部增粗、变形、信号异常等。
3. 脊髓的受压表现:MRI可以直接显示脊髓的解剖结构及其受压情况。
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脊髓囊肿等病变均可引起脊髓的受压,表现为脊髓的形态改变、信号异常、脊髓水肿等。
4. 椎间盘的退变和突出表现:椎间盘退变是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MRI可以准确显示椎间盘的退变情况。
退变的椎间盘可表现为信号减低、变平扁,突出的椎间盘可引起椎管狭窄,表现为椎间盘的突出程度和压迫范围。
5. 椎管狭窄的程度分级:根据椎管的狭窄程度,可以将椎管狭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一般来说,椎管狭窄轻度的特点是椎管横径在10-12mm之间,中度狭窄的特点是椎管横径在6-10mm之间,重度狭窄的特点是椎管横径小于6mm。
6. 伴发病变的诊断:椎管狭窄常伴随其他脊柱疾病的发生,如腰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同时发现这些伴发病变,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椎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只是辅助手段,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颈椎病的X线表现
颈椎病的X线表现时间:2010-09-22 10:04来源:杭州天目山医院作者:杭州天目山医院点击: 75次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X线检查是确诊颈椎病的常规性检查,也是选择治疗方法的最基本依据。
通常拍摄以下4种位置的X线片:1、正位片:主要观察两侧钩突有无骨质增生及其它异常,椎间隙有无狭窄及狭窄的程度,棘突有无偏歪或其它异常等。
2、自然侧位片:着重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骨刺及测量椎体矢状径与椎管矢状径。
颈椎生理曲度的消失或向后方反向隆凸,往往提示有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等急性伤或是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尤其是急性期)。
正常情况下椎体前缘椎间隙间距平均为3.8毫米± 0.5毫米,后缘椎隙为1.9毫米±0.28毫米。
椎间盘退变早期,由于韧带松可表现为椎体前缘椎间隙增宽,但随着病情发展,椎间隙则渐变窄,且日益明显。
骨刺一般出现在椎体前、后缘,部位以5—6颈椎、第4—5颈椎和第6—7颈椎多见。
骨刺的形态不一,一般以唇样增生较为多见。
椎体矢状径为椎体前缘中点椎体后缘连线的垂直线,正常人在第4—7颈椎段为18毫一22毫米;椎管矢状径为椎体后缘中点到椎板连线中点的短距离,正常人在第4—7颈椎段为15毫米一18毫米。
通过X线片对椎体矢状径和椎管矢状径的测量,可以判定骨性管是否狭窄。
用绝对值判定的标准为:椎管矢状径小于10米为绝对狭窄,10.1毫米一12毫米为相对狭窄,12.1毫米14毫米为临界椎管,大干14毫米为正常。
颈椎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椎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椎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因为颈椎间隙变窄
导致。
这种疾病通常会引起上肢麻木、无力、疼痛等不适症状,甚至
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正确的诊断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颈椎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供读者参考。
1.症状:颈椎椎管狭窄的主要症状包括上肢麻木、无力、疼痛以及手指冰冷等。
如果在患者生活和工作中出现这些症状,可以考虑颈椎椎管
狭窄的可能性。
2.体征:医生在体检时通常会注意查看患者的颈部压痛和颈部活动范围。
此外,如果患者出现了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等体征,也可能是颈椎椎
管狭窄的表现。
3.影像学检查:颈椎椎管狭窄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
X 线、CT和MRI都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展现颈椎
间隙的形态和大小等基本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4.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力测试和神经传导速度测试等。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是否正常,对病情的
评估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以上的诊断标准,颈椎椎管狭窄的确诊不应该只依赖某一个标准,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势
和适度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颈椎椎管狭窄的发生。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还应该强调,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
进行注射等医疗行为,因为这可能会加重病情。
颈椎相关X线读片
1、曲度:观察曲度整体情况,有无曲度 消失变直、后弓或生理曲度过大,进
一步观察曲度是上段后弓还是下段后
弓或者全颈椎后弓。要求投照时患者
下颌上仰使外耳孔至鼻翼连线与冠状
面垂直于水平线平行,患者头必须摆
正。临床上常以前弓消失作为肌肉痉 挛和脊椎病变的征象。评价x线所见时 要注意下颌骨体部影像应接近水平位 且不低于C4椎体,前弓消失才有意义。 脊诊检查时常以触及颈椎4椎体棘突与 其他椎体棘突平直为曲度变直的征象。
2、椎体序列:椎体 的序列,主要观察几 条线:即两侧横突连 线,椎弓根连线,钩 突连线,棘突连线。 看正位上下椎体横突 与横突、钩突与钩突、 椎体与椎体边缘是否 整齐一致,来全面了 解椎体在正位像上有 无旋转、移位。
颈椎椎体棘突偏离中线
3、棘突:观察棘突是否位于椎体垂直中线上, 有无左右偏移中线,棘突有无分叉,以及了解颈 椎棘突在轴位像上横断面的情况。棘突偏移主要 观察棘突根分叉部是否位于脊柱中线之上。正常 情况下2~7棘突常呈分叉状,分叉的两端常不对 称,脊诊查体时食指、中指位于棘突两侧,注意 棘突长短对脊诊诊断的影响。
2、颈椎张口位
第1、2颈椎张口位 摄影体位: 被检者仰卧摄影台上,身体正
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头稍向上仰。口尽量 张大,使上颌切牙咬合面中点与乳突尖连线 垂直于台面。 中心线: 经上颌切牙咬合面中心垂直射入 胶片。
张口正位片主要 是弥补常规颈椎 正位片难以清楚 显示。
多用来明确有 无寰、枢椎的侧 方脱位或旋转脱 位.也可观察枢椎 齿状突和寰椎有 无骨折。正常间 隙等宽(约3mm)。
颈椎体序列线
颈椎椎体移位序列线中断
6、椎间隙:颈椎间隙约为5mm。 观察关 节间隙变窄还是增宽,椎间隙前缘增宽 还是变窄,后缘增宽还是变窄。有利于 对脊柱间盘退变和小关节紊乱及椎间盘 突出急性期的推断。
颈椎及腰椎椎管狭窄标准值
颈椎及腰椎椎管狭窄标准值
颈椎和腰椎椎管狭窄的标准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医学标准和研究
结果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颈椎和腰椎椎管狭窄的诊断是通过影
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
些常见的标准值和参考范围:
1. 横断面积,椎管狭窄的诊断通常涉及到横断面积的测量。
一
般来说,颈椎椎管狭窄的横断面积小于 100平方毫米,腰椎椎管狭
窄的横断面积小于 100-130平方毫米可能被认为是异常的。
2. 椎管直径,另一种评估椎管狭窄的方法是测量椎管的直径。
在颈椎区域,椎管直径小于 13毫米可能被认为是异常的;在腰椎
区域,椎管直径小于 12毫米可能被认为是异常的。
3. 神经根压迫,除了椎管狭窄的程度,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神
经根受压的情况。
神经根受压可能会导致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应
该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因此,如果你或者你认
识的人有颈椎或腰椎椎管狭窄的症状,建议尽快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退行性颈椎狭窄椎板切除术治疗前后X线平片变化观察
治 疗后男 女患者椎 管矢状 径/ 体矢状 径 的比值分别 为 08 :. 椎 . 1 0和 08 :0 , 者 比较 , 5 0 .71 0 二 .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 .5 ; 0 ) 治疗 后椎 管矢 状径较 治疗 前变宽 , 与治疗 前 比较 , 差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 .5 ; P 00 ) 治疗 后椎 体矢 状 径与 治疗 前 比较 ,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00 ) .5 。治疗 后椎 管矢 状径/ 体矢 状径 的 比值较 治疗 前增 大 , 后 比较 ,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 椎 前 差 P 00 ) 男 性患者 和女 性患 者 C 、 C 、 .5 。 ,C 、 C 节段椎 管矢 状径 治疗后 长 于治疗 前 , 差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 . ) 男性 患者 P 00 ; 5 和 女性 患者 C 、 C 、 段治疗 前椎 管 矢状 径长 度 比较 , 异有统 计 学意 义 ( 0 5 , , 、 C 节 C 差 <. )男性 患者椎管矢状 径长 于女 o
性 。结论 : 退行性 颈椎狭窄行椎板 切除术前后 的 x线平 片变 化能够 评价 手术 的疗 效 , 并且 简单 方便 , 值得 临床 应用 。
『 键词1 行性 ; 关 退 颈椎 狭 窄 ; 板 切 除 ; 线 变化 锥 X
【 中图分 类号】 8 6 R 1. 8
颈椎X线诊断-判断椎体退变
颈项韧带钙化部位常提示相应节段的病变存在,并常在相 应节段还会发现其他异常X线征象的存在。
5.间指观察椎间隙变化。椎间隙是椎间盘所在位置,因此,椎间隙变 化也反映了椎间盘的变化。在30岁之后,人体椎间盘逐渐退变、脱水、 变窄。因此,X线平片上显示的椎间隙变窄就反映了该间隙的椎间盘 的退变。颈椎的退变最早发生在C 5、C6椎间盘上,因此, C 5、C6 椎间隙也最早发现变窄的征象。椎间盘退变或椎间盘吸收时,均可出 现椎间隙变窄。先天性变异时,可见椎体分节不全,出现融椎征象, 椎间隙完全或部分消失征象。颈椎骨性椎体为前低后高,而椎间盘则 为前高后低,因此,颈椎的生理性前凸,是由椎间盘的前高后低所形 成的。髓核突出,不仅在X线平片上可见椎间隙变窄,并且在正位片 上可见左、右间隙不等宽,髓核突出侧增宽;在侧位片上可见髓核突 出节段的椎间隙后部增宽(厚)。脊椎肿瘤及脊椎结核在X片上均可见 到病损部位的框体被破坏影像,但肿瘤仍可见到大致正常的椎间隙, 而结核病人的椎间隙也受到浸润破坏,间隙变窄不整,甚至消失。在 正常情况下,C2、3,C3、4和C4、5间隙大致相等,椎间隙前部为 3.8mm±0.5mm,后缘间隙为1.9mm±0.28mm。C5、6间隙较上为 宽,而C6、7间隙最宽,但C7、T1间隙又较窄。
四、如齿状突变短,说明枢椎俯旋移位; 如齿状突变长,说明枢椎仰旋移位。
椎管狭窄的检查诊断
椎管狭窄的检查诊断很多中老年人因为走路缓慢或者走不了远路到医院就诊,除了因为年龄大、体力下降等原因外,医生会告诉患者有“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是指椎管的容积变小,因椎管内壁向内突入,导致椎管管腔狭窄,压迫椎管内的脊髓、神经所致,常见于腰椎和颈椎。
一般表现为腿部、手臂或躯干疼痛、麻木,肢体无力、一瘸一拐、大小便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如何诊断椎管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中老年人的患病概率比较高,大多和患者的年龄以及生活习惯有关。
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使得患者出现背痛、腰痛、咳嗽、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出现站立或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椎管狭窄根据狭窄的部位,分为腰椎管狭窄、颈椎管狭窄和胸椎管狭窄,其中腰椎管狭窄最常见,但颈椎管狭窄更危险。
腰椎管狭窄时,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臀部及下肢放射痛,腰部后伸受限,随后出现下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
严重者造成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小便排不干净,大便不能自控,会阴区麻木,性功能下降。
最常见的症状是走路时出现间歇性跛行,具体为行走一定距离(数米至数百米)后出现一侧或者双侧腰腿疼、下肢麻木无力,当弯腰、站立或蹲坐休息后数分钟后又可以继续行走。
跛行的间歇距离因病情加重而缩短,严重者行走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症状与体征多不一致,所谓体征就是医生体格检查的情况。
对腰椎管狭窄而言,一般症状重而体征轻,尤其是住院患者经卧床休息后往往无明显体征。
这个时候就需要“负荷试验”来进一步检查,即请患者行走,诱发出平时的症状之后再行体格检查,往往能获得定位诊断。
椎管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一般来说,椎管狭窄可以通过X线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脊髓造影来进行诊断。
X线检查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平片,可以显示椎骨形状的变化情况,如椎体移位、关节退行性变等。
现在X线检查更多的是作为诊断的辅助检查,X线上可以观察脊柱曲度的改变,椎间高度的变化,有无椎体边缘骨赘,关节突关节形态,有无椎体不稳或滑脱。
颈椎病分型x线诊断标准
颈椎病分型x线诊断标准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颈椎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根据病变程度和影响范围的不同,颈椎病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而颈椎病的分型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治疗效果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颈椎病分型x线诊断标准。
一、颈椎病的分型1、颈椎生理曲度减少型:主要是由于颈椎在非正常的负重状态下,颈椎前凸度逐渐消失,出现颈椎反曲等症状。
2、椎间盘突出型:发生在颈椎椎间盘周围的膨出或突出,引起颈椎间隙变窄,压迫神经根、脊髓等。
3、椎管狭窄型:颈椎椎管狭窄导致神经损伤,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
4、骨质增生型:颈椎骨质增生引起颈椎退行性病变症状。
5、滑脱型:高位颈椎的前移或下位颈椎的后移导致颈椎滑脱,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或脊髓受压等症状。
6、颈椎关节半脱位型:关节面之间不良自相骨性限制,出现关节间隙增宽,颈椎移位等症状。
二、颈椎病分型x线诊断标准1、颈椎生理曲度减少型:颈椎平直或出现不规则曲度,C2-4前缘翘起,可见颈椎骨质硬化,椎间隙正常或关闭,椎体高度无变化。
颈椎侧位X线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角度小于20度。
2、椎间盘突出型:椎间盘弧形轮廓飘逸或平坦,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可见椎间盘的膨出或突出。
椎间隙变窄、椎间隙的轮廓不清楚、椎间盘形态的改变以及颈椎弓的缩小,均是颈椎椎间盘突出的标志。
CT或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及确定突出的程度和部位。
3、椎管狭窄型:颈椎椎管狭窄或闭合,可见颈椎横突增生,椎管狭窄,受压的神经根周围有早期的神经髓纤维损害症状,如感觉异常和肌力减退。
CT或MRI检查有助于确定患病程度。
4、骨质增生型:椎体缩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可见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内不规则突起、钩突、棘突等,椎间盘突出很少或不存在,其影响颈椎的功能主要是因骨质增生加重导致颈椎间隙的变窄所致。
5、滑脱型:颈椎前移或后移,超过3-4mm或相邻两椎体间距的25%以上,突然消失的未成熟的关节面,9度以上的角度变化。
(完整版)颈椎影像诊断
8、椎体双边、双凸、双凹影:椎体有无旋转。 在侧位像上以下三种情况具有临床意义:① 一个或两个颈椎椎间小关节突呈现有双像, 称为双凸现象;椎根切迹呈现双像,称为双 凹现象;椎体后缘呈现有双影,称为双边现 象,提示该部颈椎有旋转。②上部颈椎显影 正常,而下部颈椎呈现双凸、双边、双凹现 象;或下部正常而上部有类似的改变,这表 示其交界部有旋转现象。③颈椎的一个或两 个显影正常,而其余部分有双凸、双凹、双 边现象,提示显影正常的颈椎有旋转现象。 全部颈椎的后部呈现双凸、双凹、双边现象, 则系投照位置不正之故,无临床意义。
6、椎间隙颈椎间隙约为 5mm。 7、椎体双边影 8、环椎侧摆
9、关节突及关节间隙 10、变异椎 11、颈前软组织(咽后 壁、食管后壁、下颌淋
巴结、甲状软骨、项韧 带)C4以上椎前软组织 ,一般厚度约为3mm, C5以下椎前软组织,厚 度为6—7mm。 12、测量画线:测量① 生理曲度测量②枕齿突
8、甲状软骨:正常情 况下显影不清楚,在 一定情况下可清楚显 示两侧梨状隐窝积气 影,在四十岁以上一 些患者在颈椎5~7椎 体两侧与横突重叠之 条状2mm左右致密影。 甲状软骨骨质密度均 匀一致,注意与软组 织内钙化病变鉴别。
甲状软骨钙化
9、气管:气管 正常情况下与椎 体棘突垂直并重 叠,但在颈椎6 椎体上下可见狭 窄的气管声门裂 影。注意气管是 否垂直,宽度是 否一致,有无中 断、凹陷、移位、 受压切迹表现。 读片时注意与颈 椎隐性脊椎裂相 鉴别。
等宽,寰枢椎关节间隙不等宽综合判断。临床
上是引起头痛、头晕的常见原因。同时也是整 脊医生手法复位的重点。
3、椎体骨质密度情况.除了C1,2外,各椎体 呈方形,椎体上下面平整呈轻度凹陷。C4,5 椎体前部可稍扁窄,呈轻度楔形属正常现 象。各椎体骨增生,椎体前缘骨质增生一 般无临床症状,但骨质增生过于严重,尤 其在C4-7椎水平可引起食管受压型颈椎病。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尤为严重,即使轻度骨 质增生也可引起硬膜囊受压,骨性椎管腔 隙变小,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且手法治段 第一段
颈椎病x线诊断标准
颈椎病x线诊断标准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通常会导致颈部疼痛、僵硬和其他不适。
X线诊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以下是颈椎病X线诊断的一般标准:
1. 颈椎曲度,正常颈椎应该呈现生理性前凸曲度,X线检查可以确定颈椎的曲度是否正常。
2. 椎间隙,通过X线可以评估颈椎椎间盘的高度和间隙是否均匀,以及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或脱出。
3. 椎体形态,X线可以显示颈椎椎体的形态,包括是否存在椎体侧弯、椎体变形等情况。
4. 椎管狭窄,X线可以评估颈椎椎管的大小和是否存在狭窄,以及是否有骨赘或其他结构性病变导致的椎管狭窄。
5. 椎间关节,X线可以显示颈椎的椎间关节是否存在异常,如关节增生或关节融合等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X线检查可以全面评估颈椎的结构情况,包括曲度、椎间隙、椎体形态、椎管狭窄和椎间关节等,从而帮助医生确定颈椎病的诊断。
然而,X线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颈椎椎管狭窄—搜狗百科
颈椎椎管狭窄—搜狗百科(1)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颈椎由于发育因素,各颈椎的椎管容积较正常狭窄。
颈髓横断面,中央部较厚而两侧较薄。
在成人的颈髓中部前后径为8~10mm,椎管前后径如过于狭小,可以直接压迫颈髓、神经根及硬膜,支配部分软组织的交感神经纤维也容易被压迫而引起血管痉挛。
颈椎椎管发育性狭窄是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因素。
病人在青少年时期,虽然有颈椎椎管发育性狭窄的现象,但由于代偿功能,一般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成年以后,因为颈椎发生退变,而头颈部经常受到外伤或劳损,样可逐渐出现一些脊髓症状。
颈椎的X线片检查,多数病人颈椎排列良好,无明显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或移位,主要表现为椎管前后狭窄,在颈椎中下部椎管狭窄的程度较重。
无症状的成年人,颈椎2~7椎管的前后径在14.5mm以下属于发育性椎管狭窄。
(2)骨质增生性椎管狭窄病人年龄为40岁以上,由于颈椎椎间盘退变,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引起椎管前后呈不同程度的狭窄,为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或脊髓型颈椎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椎管狭窄部位在颈椎4~颈椎6,部分病人在颈椎3或颈椎7。
椎管狭窄还可以因为压迫脊髓而出现症状。
临床上不少成年人或老年人,虽然椎体骨质增生明显,但因为其椎管前后径较大,而没有任何症状。
(3)失稳性椎管狭窄颈椎失稳多为中年以上的病人,因颈椎间盘、韧带及关节囊等组织退变或损伤造成;年纪较轻的病人可因为颈部外伤而致颈椎半脱位;少数病人因颈椎病手术之后,相邻颈椎因为代偿性活动增大而失稳。
颈椎屈曲性损伤的病人,由于寰椎横韧带损伤,前曲时寰椎向前移位,寰齿间距达3~10mm。
后伸活动时,失稳颈椎可后移位1~4mm,后移颈椎的椎体下后缘和下一颈椎椎弓上缘形成椎管狭窄区。
症状较重者,颈部后伸活动常常受限,后颈部肌张力增高或肌肉痉挛;部分病人作颈部后伸活动时,肢体和躯干部有麻木感,下肢可出现肌肉抽搐,这是因为颈髓受压迫的病理现象。
(4)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椎体后面有后纵韧带附着,其韧带骨化后,由于体积增大,可使椎管前后径狭窄。
颈椎斜位椎间孔变窄的标准
颈椎斜位椎间孔变窄的标准
颈椎斜位椎间孔变窄的标准主要取决于椎间孔的大小以及与邻近椎体的相对关系。
一般来说,如果椎间孔的直径小于正常值,或者与邻近椎体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椎间孔变窄。
通常,正常的颈椎椎间孔直径在X线侧位片上应该在10~12毫米左右。
如果侧位片上椎间孔的直径小于8毫米,或者在斜位片上椎间孔的直径小于6毫米,就可以认为椎间孔变窄。
此外,如果椎间孔与邻近椎体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比如出现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原因导致椎间孔狭窄,也可以认为是椎间孔变窄。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标准可能因不同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而有所差异。
如果您有颈椎相关的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以确定颈椎的健康状况并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确诊颈椎椎管狭窄五大检查方法
确诊颈椎椎管狭窄五大检查方法
颈椎椎管狭窄是因发育性或退变因素造成骨性或纤维性退变引起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
颈椎椎管狭窄要进行积极的诊断治疗,对脊髓损害发展较快、症状较重者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那么,如何确诊颈椎椎管狭窄。
专家分享确诊颈椎椎管狭窄的五大检查方法。
检查颈椎椎管狭窄的五大方法:
一、临床表现:颈椎椎管狭窄多为中老年人,发病缓慢,逐渐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脊髓受压迫的症状。
患者四肢及躯干的感觉减退或消失,肌肉力量下降,肌张力升高,四肢肌腱反射增强或亢进,可引出病理反射。
二、CT扫描:患者做颈椎CT扫描,可见颈脊髓呈新月形,颈脊髓前后径小于4毫米(正常为6毫米~8毫米)。
如果颈椎椎管前后径小于10毫米,为发育性狭窄。
在CT扫描的不同的横断面上,可观察到颈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脊髓内可有囊性改变。
三、磁共振成像检查:可直接观察到颈椎椎管前后径变窄,颈部脊髓在椎管内受到前后夹击,即前方有颈椎问盘和后纵韧带的压迫,后方有黄韧带和椎板的压迫,使颈部脊髓呈串珠
样改变,同时可见软组织水肿或颈脊髓水肿现象。
四、X线片检查:在标准退行性颈椎椎管狭窄患者的侧位X线片上,可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减少或变直、多节段颈椎椎间隙狭窄、颈椎不稳定、关节突增生等现象的存在。
五、脊髓造影:造影剂通过脊髓颈椎段时,出现造影剂流动缓慢或受阻,亦可有造影剂变细现象,这都说明患者脊髓受到压迫,存在颈椎椎管狭窄情况。
温馨提示:对于颈椎椎管狭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的预防。
而当发现自己患有颈椎椎管狭窄后,更是不可小视疾病的严重性,应及时的选择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颈椎椎管狭窄测量标准
颈椎椎管狭窄测量标准
颈椎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也是导致颈椎神经根受压和颈部疼痛的主要原
因之一。
为了可靠地诊断颈椎椎管狭窄,医生必须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
些常用的颈椎椎管狭窄测量标准,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参考。
颈椎椎管狭窄,是指颈椎椎管内直径缩小,导致其中的脊髓和神经根受到压迫和损伤
的一种疾病。
颈椎椎管狭窄通常由于颈椎退行性变、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等原因引起。
该疾病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臂疼痛、手麻木无力等。
1. Cervical canal diameter (CCD)
颈椎椎管直径是评估颈椎椎管狭窄的最基本指标,通常使用MRI或CT成像来进行测量。
CCD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椎间孔的最窄处直径来完成。
一般来说,CCD应该大于17mm,小
于12mm时就被认为是椎管狭窄。
2. Anterior-posterior diameter (APD)
颈椎椎管的前后径通过测量前后椎体壁的距离来进行测量。
APD的正常值范围是
12-18mm,小于10mm时表明存在颈椎椎管狭窄。
5. Torg ratio
Torg比率是通过将横径与前后径相加后再除以前后径来计算的。
正常值范围是
0.8-1.0,小于0.8时表明存在颈椎椎管狭窄的风险。
总结
上述标准是临床上常用的颈椎椎管狭窄测量标准。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使用
不同的测量标准,结合病人临床表现综合评估,以确保能够对颈椎狭窄进行准确的诊断,
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表 # 不同性别各节段颈椎椎体中矢径测量结果 < " = #. >> ? ’($)*+(,(-. /$0*() 12 )$34..$0 54$,(.(+ 12 6(+/46$0 %159 4- 5422(+(-. 3(-5(+ < " = #. >> ?
注
5,+9: !! ! ; "4 "6
中华骨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 )*+%,-. /0*1% !""!. 2,34 !!. 5,4 #
<#?图 示颈椎无骨折、 脱位、 畸形和颈椎强直等表现; 片清晰, 包括全部颈椎。 二、 测量方法 < 一 ? 采用 J,*B 等 K 6 L 测量方法, 在颈椎侧位 @ 线 片上, 分别测量 $# M $N 椎体后缘中点到棘突椎板线 的最短距离, 即椎管矢状径 < 0 ? , 及其相应的椎体中 矢径 < I. 图 6) 。 < 二 ? 测量同一椎体下缘 < 因椎体的退变首发于 椎体上下缘 K O L ? 的椎体矢状径 < 1. 包括向椎管内突入 的骨嵴, 但不包括向椎体前方突出的骨嵴. 图 6 ? 。
A&B4 6
图 6 颈椎 @ 线片测量示意图 C0D&,B*0-%&1 >90EF*9>9’+ ,G 19*H&103 H9*+9I*09
体中矢径、颈椎退变椎体矢状径的组间差异无显著 性( ! W "4 "6) ;而颈椎管率、有效颈椎管率的组间
#$%& :
表 : 各节段的颈椎侧位 ; 线片测量结果 < " = # ? <$5413+$7=46 ,($)*+(,(-. /$0*() 12 6(+/46$0 )74-$0 12 /$+4(5 )(3,(-.) < " = # ?
三、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分析系统 ( 应用 PQPP ,分别得出椎管矢状径 < 0 ? 、椎体中矢径 R4 " 软件) <I?、 退变椎体矢状径 < 1 ? 、 颈椎管率 < 0 S I ? 和有效颈 ( ) 标准差。依据性别、 椎管率 K 0 T I U 1 S 1 L 的均数、 年龄分组比较,数值以 " = # 表示。行 $ 检验,! ; "4 "6 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一、正常值 颈椎侧位 @ 线片测量结果如表 6 所示。 二、 颈椎测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一)按性别分组: 颈椎测量资料按性别分组比 ( $ 检验) 较 , 结果如表 ! M 8 所示。 (二 ) 按年龄分组:颈椎测量资料按年龄分组比 ( $ 检验) 较 , 结果如表 N M 66 所示。 (三 ) 颈椎测量资料按椎体分组比较: 将所有个 体的颈椎管矢状径、 颈椎椎体中矢径、 颈椎退变椎体 矢状径、颈椎管率、 有效颈椎管率行椎间的 P U 5 U < ? 结果显示颈椎管矢状径、 颈椎椎 V 分析 两两比较 。 果
>7A >6 @ #A
分析比较, 提出诊 9 线片测量不同的骨性结构指标, 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 9 线依据。 资 料 与 方 法 一、 研究对象 选取 6"" 名无症状成年人颈椎侧位 9 线片,男 女各 8" 人; 年龄 !" C B8 岁, 平均 7!4 7 岁, 其中男性 平均年龄为 7!4 # 岁, 女性为 7!4 D 岁。 按年龄分为两 (!" C #\ 岁) 组: 其中男 !! 人、 女 !7 人 ; [组 7D 人, (7" 岁以上) 其中男 !^ 人、 女 !D 人。 颈椎 ]组 87 人, : 6 ; 无颈及肩部痛、 麻木、 运动 9 线片的选择标准为: 异常和颈椎外伤的病史及症状、 体征;: ! ; 9 线片显
颈椎管率(1H*K&103 J-&’03 10’03 *0+&,)为在颈椎 侧位 9 线片上测得的颈椎管矢状径及其相应椎体 的中矢径之比率。关于颈椎管率国内外众多学者已 经作了详尽的研究,基本上可排除 9 线摄片不同焦 距、 性别、 体型等因素的差异对颈椎管矢状径测量结 果的影响, 因而该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椎管狭窄已达成共识
注
5,+=> !! # ? "4 "6
"#$% 7
表 7 不同性别各节段颈椎管率测量结果 9 ! : " < &’#()*’+’,- .#/)’( 01 5’*.35#/ (83,#/ 5#,#/ *#-30 3, 4311’*’,- 2’,4’* 9 ! : " <
注
5,+=> !! # ? "4 "6
中华骨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 )*+%,-. /0*1% !""!. 2,34 !!. 5,4 #
・ 678・
・脊柱脊髓疾患・
颈椎侧位 9 线片测量评估退行性 颈椎管狭窄
李杰 胡有谷 刘宗礼 谭江威
【摘要 】 目的
应用新的 9 线片测量方法测量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确定诊断退行性颈椎 取 6"" 名不同年龄段的无症状的成年人颈椎侧位 9 线片, 测量颈椎管矢状 : 6 ; 不同年龄组的颈椎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 不同年龄组的有效
பைடு நூலகம்
"#$% 9
表 9 不同性别各节段有效颈椎管率测量结果 9 ! : " < &’#()*’+’,- .#/)’( 01 ’11’5-3.’ 5’*.35#/ (83,#/ 5#,#/ *#-30 3, 4311’*’,- 2’,4’* 9 ! : " <
注
5,+=> !! # ? "4 "6
"#$% :
。 国
内学者对依据颈椎管率低于 "4 B8 来诊断发育性颈 。但对因颈椎结构退行性变 所致狭窄的骨性测量研究较少。我们应用颈椎侧位
作者单位 S !D8!""
(李杰、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骨科 刘宗礼 ) ; 青岛
(胡有谷 ) (谭江威 ; 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万方数据
・ 678・
表 : 不同年龄各节段颈椎管矢状径测量结果 9 ! : ". ;; < &’#()*’+’,- .#/)’( 01 (#23--#/ 43#+’-’* 01 5’*.35#/ (83,#/ 5#,#/ 3, -;0 #2’ 2*0)8( 9 ! : ". ;; <
#$%& !
表 ! 不同性别各节段颈椎管矢状径测量结果 < " = #" >> ? ’($)*+(,(-. /$0*() 12 )$34..$0 54$,(.(+ 12 6(+/46$0 )74-$0 6$-$0 4- 5422(+(-. 3(-5(+ < " = #" >> ?
注
5,+9: ! ! W "4 "6
万方数据
中华骨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 )*+%,-. /0*1% !""!. 2,34 !!. 5,4 #
・ 678・
"#$% !
表 ! 不同性别各节段颈椎退变椎体矢状径测量结果 9 ! : ". ;; < &’#()*’+’,- .#/)’( 01 (#23--#/ 43#+’-’* 01 4’2’,’*#-3.’ 5’*.35#/ $046 3, 4311’*’,- 2’,4’* 9 ! : ". ;; <
管狭窄的敏感指标。方法
> 0 ? < @ 1) 椎体中矢径 : < ; 、 退变椎体矢状径 : 1 ; , 计算颈椎管率 : 0 = < ; 、 有效颈椎管率 ( 分性 径 :0;、 = 1A, 别、 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 ! E "4 "6 ) : # ; 男女之间 颈椎管率其差异在 $# 、 。 而在 $7 C $D 节段有非常显著性 $B 节段无统计学意义, 的颈椎管矢状径差异无显著性, 而椎体中矢径及退变椎体矢状径差异有显著性, 颈椎管率和有效颈椎 ( ! E "4 "6 ) 。 结论 管率男性小于女性 : 6 ; 颈椎管率是诊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指标, 有效颈椎管率是 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指标。: ! ; 有效颈椎管率低于 "4 D 时, 应考虑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 # ; 7" 岁以 还应考虑是否存在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上患者在 9 线侧位片上除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 【关键词 】 颈椎; 椎管狭窄; 摄影测量法 9 线; !"#$%&’"()$* +,"-.’,+,/0 1%’ ,2"3."0$%/ %1 #,&,/,’"0$2, *,’2$*"3 -($/"3 *"/"3 -0,/%-$"# $%&! ’ () ! *+,-,’ "#) .+/-0%’ &1 203 4&52617&/1 +8 961:+52&;%<=’ *2/12% >,/%<%520 "2%?2/- @&/1620 (+=5%120’ *2/12% ABCADD’ @:%/2 【45-0’"*0】 657,*0$2, F, GH+H*I&’H JH’J&+&KH &’G&1HJ L,* GHL&’&’M GHMH’H*0+&KH 1H*K&103 J-&’03 10’03 J+H’,J&J : N$O$O ; P&+% 0 ’HP *0G&,M*0M%&1 IH0JQ*HIH’+ IH+%,G4 8,0)%#)’H %Q’G*HG ’,*I03 30+H*03 *0R G&,M*0-%J ,L +%H 1H*K&103 J-&’H PH*H G&K&GHG &’+, +P, M*,Q-J 011,*G&’M +, 0MHJ4 F%H L,33,P&’M &’G&1HJ PH*H IH0JQ*HG ,* 1031Q30+HGS J0M&++03 G&0IH+H* ,L J-&’03 10’03 : 0 ; . J0M&++03 G&0IH+H* ,L 1H*K&103 <,GT : < ; . J0M&++03 G&0IH+H* ,L HGMH ,* GHMH’H*0+&KH 1H*K&103 <,GT : 1 ; . 1H*K&103 J-&’03 10’03 *0+&, > : 0 = < ; . $O$U A 0’G HLLH1+&KH 1H*K&103 J-&’03 10’03 *0+&, > : 0 ? < @ 1 ; = 1. V$O$U A 4 F%H 1,I-0*&J,’J ,L +%HJH &’G&1HJ <H+PHH’ +P, M*,Q-J PH*H -H*L,*IHG +, JH3H1+ +%H I,J+ JH’J&+&KH &’GHW L,* 13&’&103 *HLH*H’1H4 !,-.30F%H*H P0J ’, J&M’&L&10’+ G&LLH*R H’1H <H+PHH’ +%H +P, 0MH M*,Q-J &’ +H*IJ ,L 0. < 0’G 0 = <4 F%H 1,I-0*&J,’ ,L 1 0’G : 0 ? < @ 1 ; = 1 <H+PHH’ +P, 0MH M*,Q-J J%,PHG J&M’&L&10’+ G&LLH*H’1H 0+ +%H 3HKH3 ,L $7 . $8 0’G $D : ! E "4 "6 ; . <Q+ ’, G&LLH*H’1H 0+ $# 0’G $B4 F%H 1,I-0*&J,’ ,L V$O$U *HKH03HG J&M’&L&10’+ J+0+&J+&103 G&LLH*H’1H : ! E "4 "6 ; 4 9%/*3.-$%/ V$O$U &J 0 JH’J&+&KH &’GHW &’ *HL3H1+&’M GHMH’H*0+&KH 1H*K&103 J-&’03 10’03 J+H’,J&J4 NHMH’H*0+&KH 1H*K&103 J-&’03 10’03 J+H’,J&J J%,Q3G <H 1,’J&GH*HG P%H’ +%H K03QH ,L V$O$U &J 3HJJ +%0’ "4 D4 X,* 0M&’M -0+&H’+J P&+% 1H*K&103 -*,<3HIJ. ’,+ ,’3T GHKH3,-IH’+03 1H*K&103 J+H’,J&J J%,Q3G <H HK03Q0+HG. <Q+ 03J, GHMH’H*0+&KH J+H’,J&J &J JQ--,JHG +, <H HW13QGHG <T V$O$U4 【:,; <%’#-】 $H*K&103 KH*+H<*0HY O-&’03 J+H’,J&JY 9R*0TJY Z%,+,M*0II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