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练习课

合集下载

沪粤版物理八下课时练习: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第2课时 习题课

沪粤版物理八下课时练习: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第2课时 习题课

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第2课时习题课一、选择题1.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

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中的()2.饺子在古代被称为“娇耳”,是我国传统美食之一,饺子刚下锅时沉在水底,排开水的体积为V1;煮熟后会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为V2,此时受到的浮力为F,重力为G。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G,V1>V2B.F>G,V1>V2C.F>G,V1<V2D.F=G,V1<V23.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的海水密度ρ1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2的关系是()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1=ρ2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1<ρ24.如图所示,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

水母身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腺能产生一氧化碳改变自身体积,从而能在水中上浮与下沉。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母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B.水母悬浮时,若体积变大则会上浮C.水母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D.水母漂浮时比沉在水底时排开水的重力小5.如图所示,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沉底,在乙杯中悬浮,在丙杯中漂浮,且各杯中液体的深度相同。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ρ丙B.鸡蛋排开三种液体的质量关系:m甲=m乙>m丙C.鸡蛋受到三种液体的浮力关系:F甲<F乙=F丙D.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6.三个体积相同、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放入同一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

(1)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2)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是()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D.ρ甲=ρ乙<ρ丙(3)它们自重的大小关系是()A.G甲=G乙=G丙B.G甲<G乙<G丙C.G甲<G乙=G丙D.G甲=G乙<G丙7.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B.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C.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D.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8.有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等;将三个小球缓慢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其状态如图所示,其中c球沉在容器底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二课时】集合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二课时】集合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二课时】集合练习课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集合中的元素。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3. 集合的分类和子集。

4.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和差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集合的元素和属性,集合的分类和子集。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运算,特别是并集、交集和差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集合练习题。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集合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集合的分类和子集的例子,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分类和子集的概念。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集合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集合的元素和属性3. 集合的分类和子集4.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和差集七、作业设计1. 做一些集合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通过PPT展示一些集合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展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对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练习,学生对集合的分类和子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讲解集合的运算时,发现部分学生对并集、交集和差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和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在这个部分中,需要详细规划每个步骤,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同时通过适当的互动和练习,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在导入阶段,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集合例子,如水果篮中的水果、文具盒中的文具等,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集合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排列的综合应用(习题课) 课件(30张)第二课时

 排列的综合应用(习题课) 课件(30张)第二课时
法二(元素分析法):因为甲不能站左右两端,故先让甲排在除左右两端之外的任一 位置上,有 A14种站法;再让余下的 5 个人站在其他 5 个位置上,有 A55种站法,由分步 乘法计数原理知,共有 A14A55=480 种站法.
法三(间接法):在排列时,我们对 6 个人不考虑甲站的位置全排列,有 A66种站法; 但其中包含甲在左端或右端的情况,因此减去甲站左端或右端的排列数 2A55,于是共有 A66-2A55=480(种)站法.
解决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法” 将 n 个不同的元素排成一排,其中 k 个元素互不相邻(k≤n-k+1),求不同排法的 种数,具体求解步骤如下: (1)将没有不相邻要求的元素共(n-k)个排成一排,其排列方法有 Ann--kk种; (2)将要求两两不相邻的 k 个元素插入(n-k+1)个空隙中,相当于从(n-k+1)个空 隙中选出 k 个分别分配给两两不相邻的 k 个元素,其排列方法有 Akn-k+1种; (3)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符合条件的排法有 Ann--kk·Akn-k+1种.
[跟踪训练]
某班上午有五节课,分别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一节课.要求语文与
化学相邻,数学与物理不相邻,则不同排课法的种数是
()
A.24
B.16
C.8
D.12
解析:根据题意,分 3 步进行分析:①要求语文与化学相邻,将语文与化学看成一个
整体,考虑其顺序,有 A22=2 种情况;②将这个整体与英语全排列,有 A22=2 种情况, 排好后,有 3 个空位;③数学与物理不相邻,有 3 个空位可选,有 A23=6 种情况,则 不同排课法的种数是 2×2×6=24(种). 答案:A
(2)法一(元素分析法):首先考虑特殊元素,让甲、乙先站两端,有 A22种站法;再 让其他 4 个人在中间 4 个位置全排列,有 A44种站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 A22 A44=48 种站法.

7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课时练习

7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课时练习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他正向古代典藉(钻研研究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jiǒnɡjiǒnɡ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弱衰微衰败)的民族开一剂(救良拯救救济)的文化药方。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地壳.()宝藏.()qiè()而不舍jiǒngjiǒng()目光(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段中的横线上。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中学举行中考前誓师大会,庄严的国旗下,十六个教学班方阵棋布操场,声震山河,气冲斗牛....,引得校园外的路人纷纷驻足,交口称赞。

B.他家的保姆是个品行端正的人,从来都是目不窥园....。

C.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练习就会遇到困难。

D.我们与父母在许多方面都是迥乎不同....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排斥父母的借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无法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我不但认识他,我妈妈也认识他。

4.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3)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4)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A.引用反复拟人排比B.对比反复比喻对偶C.对比引用拟人比喻D.引用引用比喻排比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二八原则”的简单定义是:花百分之二十的力气,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练习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练习
一、 《鸟的天堂》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
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 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 小的 花的 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 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 )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 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 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 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拍,边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 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 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静寂 )-----( 热闹 ) 2、这是作者第( 二 )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鸟飞的热闹 情景。
4、“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 来,有的在扑翅膀。”作者用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 了鸟的各种姿态,让我们感受到鸟儿的自由快乐。请试着用“有 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表达出同学们课间活动的自由 快乐。

二、《鸟的天堂》练习题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
3、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 大的 )、( 小的 ),描 写鸟的颜色的词有( 花的 )、( 黑的 ),描写鸟的动作的 词有( 站 )、( 飞 )、( 扑 )。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 句写出了鸟的各种( 姿态 或动作 ),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 堂里鸟的生活的( 快乐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热 爱 )和( 赞美 )之情。 4、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 种类 )多、( 数 量 )多,还能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 自由自在 )。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 4 2 2第二课时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应用(习题课)(含答案)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 4 2 2第二课时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应用(习题课)(含答案)

4.2.2 第二课时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及应用(习题课)[A 级 基础巩固]1.在项数为2n +1的等差数列中,所有奇数项的和为165,所有偶数项的和为150,则n 等于( )A .9B .10C .11D .12解析:选B ∵S 奇S 偶=n +1n ,∴165150=n +1n .∴n =10,故选B. 2.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它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n =(n +1)2+λ,则λ的值是( )A .-2B .-1C .0D .1解析:选B 等差数列前n 项和S n 的形式为S n =an 2+bn ,∴λ=-1.3.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OB ―→=a 1OA ―→+a 200OC ―→,且A ,B ,C 三点共线(该直线不过点O ),则S 200等于( )A .100B .101C .200D .201解析:选A 由A ,B ,C 三点共线得a 1+a 200=1,∴S 200=2002(a 1+a 200)=100. 4.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n 2-4n +2,则|a 1|+|a 2|+…+|a 10|等于( )A .15B .35C .66D .100 解析:选C 易得a n =⎩⎪⎨⎪⎧-1,n =1,2n -5,n ≥2. |a 1|=1,|a 2|=1,|a 3|=1,令a n >0则2n -5>0,∴n ≥3.∴|a 1|+|a 2|+…+|a 10|=1+1+a 3+…+a 10=2+(S 10-S 2)=2+[(102-4×10+2)-(22-4×2+2)]=66.5.设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若a 1+a 3+a 5=105,a 2+a 4+a 6=99,以S n 表示{a n }的前n 项和,则使S n 达到最大值的n 是( )A .18B .19C .20D .21解析:选C ∵a 1+a 3+a 5=105=3a 3,∴a 3=35,∵a 2+a 4+a 6=99=3a 4,∴a 4=33,∴d =a 4-a 3=-2,∴a n =a 3+(n -3)d =41-2n ,令a n >0,∴41-2n >0,∴n <412, ∴n ≤20.6.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S n 为其前n 项和,已知S 3=9,a 4+a 5+a 6=7,则S 9-S 6=________. 解析:∵S 3,S 6-S 3,S 9-S 6成等差数列,而S 3=9,S 6-S 3=a 4+a 5+a 6=7,∴S 9-S 6=5. 答案:57.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9n ,第k 项满足5<a k <8,则k =________.解析:∵a n =⎩⎪⎨⎪⎧S 1(n =1),S n -S n -1(n ≥2), ∴a n =2n -10.由5<2k -10<8,得7.5<k <9,又k ∈N *,∴k =8.答案:88.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0,a 203+a 204>0,a 203·a 204<0,则使前n 项和S n <0的最大自然数n 是________. 解析:由a 203+a 204>0知a 1+a 406>0,即S 406>0,又由a 1<0且a 203·a 204<0,知a 203<0,a 204>0,所以公差d >0,则数列{a n }的前203项都是负数,那么2a 203=a 1+a 405<0,所以S 405<0,所以使前n 项和S n <0的最大自然数n =405.答案:4059.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1=9,a 4+a 7=0.(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当n 为何值时,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取得最大值?解:(1)由a 1=9,a 4+a 7=0,得a 1+3d +a 1+6d =0,解得d =-2,∴a n =a 1+(n -1)·d =11-2n .(2)法一:由a 1=9,d =-2,得S n =9n +n (n -1)2·(-2)=-n 2+10n =-(n -5)2+25,∴当n =5时,S n 取得最大值.法二:由(1)知a 1=9,d =-2<0,∴{a n }是递减数列.令a n ≥0,则11-2n ≥0,解得n ≤112. ∵n ∈N *,∴n ≤5时,a n >0,n ≥6时,a n <0.∴当n =5时,S n 取得最大值.10.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13,d =-4,记T n =|a 1|+|a 2|+…+|a n |,求T n .解:∵a 1=13,d =-4,∴a n =17-4n .当n ≤4时,T n =|a 1|+|a 2|+…+|a n |=a 1+a 2+…+a n=na 1+n (n -1)2d =13n +n (n -1)2×(-4) =15n -2n 2;当n ≥5时,T n =|a 1|+|a 2|+…+|a n |=(a 1+a 2+a 3+a 4)-(a 5+a 6+…+a n )=S 4-(S n -S 4)=2S 4-S n=2×(13+1)×42-(15n -2n 2) =2n 2-15n +56.∴T n =⎩⎪⎨⎪⎧15n -2n 2(n ≤4),2n 2-15n +56(n ≥5). [B 级 综合运用]11.(多选)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公差为d .已知a 3=12,S 12>0,a 7<0,则( )A .a 6>0B .-247<d <-3 C .S n <0时,n 的最小值为13D .数列⎩⎨⎧⎭⎬⎫S n a n 中最小项为第7项 解析:选ABCD 依题意得a 3=a 1+2d =12,a 1=12-2d ,S 12=a 1+a 122×12=6(a 6+a 7). 而a 7<0,所以a 6>0,a 1>0,d <0,A 选项正确.且⎩⎪⎨⎪⎧ a 7=a 1+6d =12+4d <0,a 6=a 1+5d =12+3d >0,a 6+a 7=2a 1+11d =24+7d >0.解得-247<d <-3,B 选项正确. 由于S 13=a 1+a 132×13=13a 7<0,而S 12>0,所以S n <0时,n 的最小值为13.由上述分析可知,n ∈[1,6]时,a n >0,n ≥7时,a n <0;当n ∈[1,12]时,S n >0,当n ≥13时,S n <0.所以当n ∈[7,12]时,a n <0,S n >0,S n a n<0,且当n ∈[7,12]时,|a n |为递增数列,S n 为正数且为递减数列,所以数列⎩⎨⎧⎭⎬⎫S n a n 中最小项为第7项.故选A 、B 、C 、D.12.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S m -1=-2,S m =0,S m +1=3,则m 等于( )A .3B .4C .5D .6解析:选C a m =S m -S m -1=2,a m +1=S m +1-S m =3,所以公差d =a m +1-a m =1,由S m =m (a 1+a m )2=0,得a 1=-2,所以a m =-2+(m -1)·1=2,解得m =5,故选C.13.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前n 项和为S n ,且a 2a 3=45,S 4=28.(1)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________;(2)若b n =S n n +c(c 为非零常数),且数列{b n }也是等差数列,则c =________. 解析:(1)∵S 4=28,∴(a 1+a 4)×42=28,a 1+a 4=14,a 2+a 3=14, 又∵a 2a 3=45,公差d >0,∴a 2<a 3,∴a 2=5,a 3=9,∴⎩⎪⎨⎪⎧ a 1+d =5,a 1+2d =9,解得⎩⎪⎨⎪⎧a 1=1,d =4, ∴a n =4n -3.(2)由(1),知S n =2n 2-n ,∴b n =S n n +c =2n 2-n n +c , ∴b 1=11+c ,b 2=62+c ,b 3=153+c. 又∵{b n }也是等差数列,∴b 1+b 3=2b 2,即2×62+c =11+c +153+c, 解得c =-12(c =0舍去). 答案:(1)4n -3 (2)-1214.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23,a 25=-22.(1)数列{a n }前多少项和最大?(2)求{|a n |}的前n 项和S n .解:(1)由⎩⎪⎨⎪⎧ a 1+9d =23,a 1+24d =-22,得⎩⎪⎨⎪⎧a 1=50,d =-3, ∴a n =a 1+(n -1)d =-3n +53.令a n >0,得n <533, ∴当n ≤17,n ∈N *时,a n >0;当n ≥18,n ∈N *时,a n <0,∴{a n }的前17项和最大.(2)当n ≤17,n ∈N *时,|a 1|+|a 2|+…+|a n |=a 1+a 2+…+a n =na 1+n (n -1)2d =-32n 2+1032n . 当n ≥18,n ∈N *时,|a 1|+|a 2|+…+|a n |=a 1+a 2+…+a 17-a 18-a 19-…-a n=2(a 1+a 2+…+a 17)-(a 1+a 2+…+a n )=2⎝⎛⎭⎫-32×172+1032×17-⎝⎛⎭⎫-32n 2+1032n =32n 2-1032n +884. ∴S n=⎩⎨⎧ -32n 2+1032n ,n ≤17,n ∈N *,32n 2-1032n +884,n ≥18,n ∈N *.[C 级 拓展探究]15.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a 1=12,d =-2.(1)求S n ,并画出{S n }(1≤n ≤13)的图象;(2)分别求{S n }单调递增、单调递减的n 的取值范围,并求{S n }的最大(或最小)的项;(3){S n }有多少项大于零?解:(1)S n =na 1+n (n -1)2d =12n +n (n -1)2×(-2)=-n 2+13n .图象如图.(2)S n =-n 2+13n =-⎝⎛⎭⎫n -1322+1694,n ∈N *, ∴当n =6或n =7时,S n 最大;当1≤n ≤6时,{S n }单调递增;当n ≥7时,{S n }单调递减.{S n }有最大值,最大项是S 6,S 7,S 6=S 7=42.(3)由图象得{S n } 中有12项大于零.。

苏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2课时 练习课 (2)

苏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2课时 练习课 (2)

苏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2课时练习课 (2)第2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第88-89页练习十四第4-1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与比之间的内在联系。

3、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难点: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理解。

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说一说什么叫做百分数?2、出示判断题(1)一种商品降价15%,现价是原价的15%。

…………()(2)大于45%而小于46%的百分数不存在。

……………()(3)有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

…………()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师:如果把地球总面积看作100份,那么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占多少份?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指名说一说比是怎样改写成百分数的?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师问:你是怎样将百分数改写成比的?先读题,说一说题中两个百分数的含义。

独立完成并汇报。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先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口答第(1)题。

5、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指名口答。

思考:如果将65和35相加,结果是多少?6、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完成后师指出: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大于100。

思考:如果将佳美超市的营业额看作100份的话,至诚超市与大达超市各应看作是这样的多少份?7、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三、拓展延伸出示练习十四第11题。

师小结:若两校总人数相同,则女生人数也相同;若两校总人数不同,则女生人数也不同。

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见解四、课堂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哪些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教学反思: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某车间为了能高质量准时完成一批齿轮订单,对车间工人提前进行了加工齿轮效率的测试,经过统计测算,平均每个工人加工齿轮效率情况如图。

(1)加工小齿轮的效率比大齿轮高百分之几?(2)已知这个车间有工人68人,1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为一套,为了使大小齿轮能成套出厂,如果你是车间主任,怎样安排这68名工人最合理?(请计算说明)2.六年级举行“小制作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14,六(2)班交了多少件?3.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20km的两城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相遇。

第二课时小数乘整数练习课

第二课时小数乘整数练习课
4.8 4.8
2.要下雨了,小莉看见远处有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 声,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是0.33千米/秒。)
0.33 ×4=13.2(米) 答: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 13.2米。
三、拓展应用
某商店牛奶搞特卖活动,每盒牛奶1.4元,买四 赠一。小刚要买20盒牛奶,至少要带多少钱?
小数乘整数练习课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6.5×10= 65 3.78×100= 378 0.8×10= 8
0.56×100= 56 3.215×100= 32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08×100= 408
4.1×8= 32.8 1.2×3= 3.6 0.6×7= 4.2 0.23×3= 0.69 2.3×3= 6.9 2.2×4= 8.8 5.3×2= 10.6 6.1×4=24.4 0.01×4= 0.04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36×7= 2.52 4.2×16= 67.2 13.8×32= 441.6
二、指导练习
1.根据第一列的积,写出其他各列的积。
因数 因数 积
32 15 480
320 32 15 150 4800 4800
3.2 15 48
32 1.5
48
32 0.32 0.15 15
20÷(4+1)=4 1.4×4×4=22.4(元)
答:至少要带22.4元钱。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练习课,同学们对小数乘整 数是否有更深的了解?

第2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应用(习题课)

第2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应用(习题课)

[自主解答] (1)要使 mx2-mx-1<0 恒成立, 若 m=0,显然-1<0. 若 m≠0,Δm=<0பைடு நூலகம்,2+4m<0 ⇒-4<m<0. ∴-4<m≤0, 即 m 的取值范围是-4<m≤0.
(2)解法一 要使 y<-m+5 在 x∈[1,3]上恒成立,
就要使 mx-122+34m-6<0 在 1≤x≤3 上恒成立.
解析 设产销量为每年 x 万瓶,则销售收入为每年 70x 万元,从中征收税金为 70x·R% 万元,并且 x=100-10R.
由题意可知 70(100-10R)·R%≥112, 即 R2-10R+16≤0. ∴2≤R≤8,∴税率定在 2%~8%之间,年收附加税不少于 112 万元.
02
课后案 学业评价
6 m<7.
解法二 当 x∈[1,3]时,f(x)<-m+5 恒成立, 即当 1≤x≤3 时,m(x2-x+1)-6<0 恒成立. ∵x2-x+1=x-122+34>0, 又 m(x2-x+1)-6<0,∴m<x2-6x+1. ∵函数 y=x2-6x+1=x-1262+34在 1≤x≤3 上的最小值为67, ∴只需 m<67即可.∴m 的取值范围是 m<67.
题型三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某物流公司购买了一块长 AM=30 米,宽 AN=20 米的矩形地块,计划将图
中矩形 ABCD 建设为仓库,其余地方为道路和停车场,要求顶点 C 在地块对角线 MN 上,B,D 分别在边 AM,AN 上,假设 AB 的长度为 x 米.
(1)求矩形 ABCD 的面积 S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2)要使仓库占地 ABCD 的面积不少于 144 平方米,则 AB 的长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精品】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2课时_可能性练习课

【精品】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2课时_可能性练习课

第六单元可能性
第2课时可能性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红、蓝铅笔、正方体、红、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课练习内容,板书课题。

二、完成练习十第5—9题。

1、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转动每个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怎样的,再逐一回答书上的问题。

2、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放铅笔的方法,再按要求完成操作。

展示、交流。

3、第7题。

摸出的结果可能有多少种?
(共有9个样本,因而就是9种)
摸出单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双数的可能性大?
(单数几个?双数几个?)
4、第8题
学生做这样的正方体,同桌合作,试一试,并填写统计图。

5、第9题。

先估计再实验。

三、思考题
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进行判断。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第2课时练习课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第2课时练习课含答案
答案:一、(1)填表略 8 条 (2)6 3 5 6(答案不唯一) 二、3 小时 三、列表略 普通出租车:9 千米 豪华出租车:6 千米
第 2 课时 练习课
1、同学们去公园划船,公园有三种船:限乘 3 人,限乘 4 人,限乘 6 人。如果全部 租 4 人船,要 12 条,那么全部租 6 人船,要多少条? (1)先利用下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如果租两种船,那么可以怎么租? ( )条( )人船和( )条( )人船。(写出一种你认为合适的租船 方案)
2、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 375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两小时一共 行驶了 150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三、某市投放两种档次的出租车。普通出租车 3 千米内付费 7 元,以后每千米付 费 2 元;豪华出租车 3 千米内付费 10 元,以后每பைடு நூலகம்米付费 3 元。如果乘这两 种出租车各付费 19 元,那么你能算出各自打车的距离吗?(列表试试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 解决问题(第2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 解决问题(第2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凌 ,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上 ,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 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要求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实际就是求30里面有几个7,还余几
是有余数的除法
二、指导练习
6.一个星期有7天。 (1)六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30÷7=4(个)……2(天) 口答:六月份有4个星期,还多2天。
二、指导练习
6.一个星期有7天。 (2)如果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是星期几? 已知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 余下的这两天是星期六和星期日 把一个星期看作一组数据 第一天是星期六,第二天是星期日

我带了25元。 我带了23元。
一、基础练习
练习十五
3.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33÷8= 4 …… 1
34÷5= 6 …… 4
64÷9= 7 …… 1
28÷3= 9 …… 1
45÷7= 6 …… 3
十五
5.(1)第32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
按照三盆红花, 一盆黄花的规 律排列。
►1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因此,让我们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 练习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 练习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 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 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7×6=42(米)
看口诀写算式。 六七四十二 6×4=42
五七三十五 5×7=35
二七十四 2×7=14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更多资源
学习之路,时刻保持谦虚!熟能生巧,正像下面这 个故事说的一样!
故事再现
自学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 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二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6 单元 表 内 乘 法(二)
第 2 课时 练 习 课
开火车计算。
35
21
10
14
18
30Leabharlann 152542
24
28
49
7
0
12
16
游戏 : 找朋友。 二七(十四 ) 三七( 二十一 ) 四七( 二十八) ( 五 )七三十五
六七( 四十二 ) ( 七 )七四十九
一根绳子长7米,6根同样长的绳子共有多少米?
陈尧咨(善射)
神态 忿然 笑而遣之
卖油翁(善酌)
睨之
汝亦知射乎 语言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动作 笑而遣之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取置覆酌沥
对比

第2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2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2课时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教案、教学资源包。

2.学生练习册、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这节课我们将进行练习课,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课堂练习(1)分组练习师:同学们,我们将进行分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讨论。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解决问题。

(2)解题思路分享师: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一下你们的解题思路,其他小组认真听,看看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3)教师点评师:同学们,刚刚大家分享的解题思路都很棒,但是还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

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3.独立练习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

要求认真审题,规范解题,遇到问题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4.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家是否觉得自己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呢?希望大家在课后继续努力,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5.课后作业师:今天的课后作业是……(布置作业),请大家按时完成,下节课我们要进行作业讲评。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分组练习、解题思路分享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教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帮助学生找到了解题的不足之处,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不足之处:课堂练习时间安排不够充足,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

下次教学时,需要调整课堂练习的时间安排。

六、教学建议1.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合理安排课堂练习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练习中来。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第2课时练习课(1)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第2课时练习课(1)含答案

第2课时练习课
1、按要求涂色。

(1)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2)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

(3)摸出的可能是红球。

2、如图,有A、B、C、D四个转盘,小磊和小辉玩转盘游戏,指针停在灰色区域算
小磊赢,停在白色区域算小辉赢。

A B C D
、1、想让小磊获胜的可能性大,要在()转盘上玩。

、2、想让小辉获胜的可能性大,要在()转盘上玩。

、3、想让两人获胜的可能性均等,要在()转盘上玩。

三、在一个布袋里放6个球,如果要达到下面的要求,那么应该怎样放?(只有红
球和黑球)
(1)每次任意摸一球,放回后再摸,摸若干次,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黑球的次数少。

、2、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放回后再摸,摸若干次,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黑球的次数多。

、3、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放回后再摸,摸若干次,摸到红球和黑球的次数差不
多。

、4、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到红球。

、5、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黑球。

答案:一、略
二、(1)B (2)D (3)A或C
三、(1)红球1个,黑球5个或红球2个,黑球4个(2)红球5个,黑球1个
或红球4个,黑球2个(3)红球和黑球各3个(4)6个黑球(5)6
个黑球。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第2课时习题课)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第2课时习题课)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C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14、关于超声和次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超声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B.超声在水中比空气中传得快,传得远 C. 次声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D.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先前传播 15.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见声音,可能的
1、如图所示,是三种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
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
是 海豚 ,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是 海豚 。
2、 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 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 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
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 次 声波,动
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3、现代科学家已研制成功一种叫做“水母耳”海
上报警器,用来接收_次 声波,从而预报海上风 暴;科研人员还设计制造一种模仿蝙蝠的_超__声
波声音,放在农田或粮仓里播放,老鼠听到后会惊 恐不安,甚至相互残杀。
4 、 一 个 声 源 2min 内 振 动 了 720 次 , 它 的 频 率 为 是
原因有哪些? (1)声音的响度太小
(2)没有传声介质(在真空中)
(3)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
16、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 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 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 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 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B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第2课时 角的度量(练习课))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第2课时 角的度量(练习课))课件

四、课堂小结
1.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 (2)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3)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 2.认识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四、课堂小结
3.用量角器量角: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 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 个角的度数。 4.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复习引入
1.让学生比赛画以前学过的线。 2.教师课件出示射线、直线、线段和角。 师:这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端点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明确:端点可限制线段的长度,所以线段是有 长度的) 师:这是线段吗?(教师画有两个端点的曲线) 3.学生汇报角的构造、角的分类各类角的关系、角的度量方法与步骤、画角的步骤与方法。 师:我们都已经认识了射线、直线、线段和角,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巩固一下。[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练习课)]
∠1= 45˚
∠2= 145˚
∠3= 60˚
三、巩固练习
你能想办法知道下面两个角的度数吗?
360˚-90˚=270˚
360˚-130˚=230˚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吗?
90˚
45˚
135˚
动手试试看!
(2)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
可以得到45˚、90˚、135˚、180˚、225˚、 270˚、315˚、360˚的角。
一、复习引入
二、指导练习
先估计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3= 90˚
∠1= 30˚
∠2= 60˚ ∠3= 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A. 26
ab B.13
a+b C. 13
(2)从 1 里面连续减去( C )个15,结果等于15。
A.1
1 B.5
C.4
4.贝贝和丫丫做同一套口算题,在相同时间内,贝贝完成了192, 丫丫比贝贝少做这些口算题的112。丫丫完成了几分之几?
192-112=182=23
5.实验小学的学生参加各种兴趣活动的情况如下图。
(1)参加球类、手工、舞蹈的人数共占兴趣活动总人数的几分之 几?
154+114+134=194
(2)参加乐器的人数占兴趣活动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114-134-134-154=17
6.数学课上,刘老师用三根铁丝分别围成了长方形、平行四
边形和梯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平行四边形长 8 15
m,梯形的周长比
平行四边形短 2 15
m。长方形的周长与梯形的周长相差多少米?
185+125=23(m)
1 + 2 + 3 +…+2018
2019 2019 2019
2019
=20119 +22001189 ×1009
=1×1009
=1009
口算题卡
65+45+15=151 1-38-28=38 78-38-28=14 134+134+154=1114 1-49-29=13
97-27-37=47 150+130+120=1 132+152+122=56 172-132-112=14 171+131+111=1
6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练习课
基础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13+ 5 + 7 =25 36 36 36 36 1 + 7 +13= 7 30 30 30 10
87- 7 -13=67 72 72 72 72 1-116-156=58
2.在 里填上“>”“<”或“=”。
3.选择。
(1)1a3+1b3的结果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