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课异构的“异”和“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同课异构的“异”和“同”
作者:王耀松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2年第4期
王耀松
2010年11月,江苏省天一中学举行了“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优
秀教师前来开课,聚焦课堂艺术,可谓精彩纷呈。仅语文课就有江苏省天一中学的卫晓燕、江
苏省常州中学的程代军、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陈莲香老师,共同执教刘亮程的散文《今生今世
的证据》。
三位老师面对众多听课老师,陌生的学生,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
风格,现概述如下。
卫老师通过文本分析“证据”,结合刘亮程《村庄的事情》《扛着铁锨进城》等文章片段,得出结论:物质的证据——证明以往的生活;内心的存在——精神的家园,拒绝精神的荒芜。进而联系现实,让学生与本单元其他怀乡的文章比较,谈“这样的笔触,这样的主题对我
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后,师谈自己体会:沉静、谦卑的情怀看社会、人事。最后以作家李锐的评价结束全课。
程代军老师通过对文本的范读和学生接力朗读,让学生寻找“证据”,院墙、草、土墙、圈棚、炉灶、房子——作者自证;通过反问“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这一切难道不是
一场一场的梦?”明确否定“我曾经生活过”——无证。教师引用了三则材料来说明自证是困
难的。引入黑泽明的《罗生门》,来说明“何处觅真相”。结论:道德层,不可靠。引入沈天
鸿的《邂逅》:没有人能将我们的邂逅证明。结论:回忆层,不可靠。引入心理学家韦斯克兰
茨的分析来说明虚假记忆的产生:信息之间自动的组合,导致不真实的回忆,就是虚假记忆。
结论:科学层,记忆不可靠。明确:外在的生存——物质证据——村庄;内心的生存——精神
证据——家园。意图从哲学的层面引发学生思考,生存的过程就是虚无的过程。并以相关图片
佐证:“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已经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陈莲香老师将本课放在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的背景下,通过设置情境导入课文,学
生看课文,寻找有关“证据”的语句,归纳这些证据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出这些句子,教师读
4-6段,师生共同解读“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得出结论:证据——情感——内心的生存。生齐读第7段,思考证据的意义,师明确:证据消失,无尽的感怀。师引用刘亮程的话,“故乡,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
生活的物化。”点明证据的意义。总结课文后,让学生探究“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
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结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最后拓展延伸:请唤醒你沉睡的记忆,回忆15年来生命中的某个片段、场景、异象、细节、情感,仿照第四段的文句写一段话。学生展示,老师展示人大附中学生写的片段和自己写的片段。
可以说,作为一次展示课,三位老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和实力,的确
达到了“异构”的目的。这通过上述的简介不难看出,这里不再赘述。
然而,在“异构”的同时,这种展示课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教师个人才华的展示,在
缺乏对学情了解的基础上,教学设计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不过是配合教师“表演”
的配角而已,课堂教学中一些应该共同追求、共同遵守的东西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所以,在“异构”的同时更要追求“同”,这些“同”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共同追求的原则。笔者
以为我们从备课到上课还应该遵循以下共同的原则。
一是对学情的把握应尽可能准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情。根据学情的前提,是
了解学情。“同课异构”一般是作为教研组、备课组通过深入的研讨,在共同备课的基础上,
研究怎么教和教什么,也就是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的框架,是建立在对学情的深入
了解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而作为借班教学的展示课,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根本没有时间了
解学生,至多是提前一天和学生见个面,布置一下预习的内容,应该说开课老师对学生的实际
学习情况是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够的,这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是否对学生
在高一起始阶段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呢?学生刚上高中才两个多月,基
本上还是初中毕业的水平,学生在课堂反馈预习情况时,已经说课文深奥、难懂了,我们还去
和他们谈黑泽明的《罗生门》、萨特,是否有点高深莫测呢?根据学生现在的阅读面,就是大
学生又有多少人能了解呢?真是勉为其难。还有我们许多老师上课,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之类,常常是讲完一篇课文,当堂就进行仿写或者片断练习,当学生对文本还懵懵懂懂、不甚了
解的时候,这样的训练有效果么?要么就是机械的模仿和套用,这样没有真情实感的训练,未
免有些急功近利了吧?当然,我不能排除这些方法用在他们自己训练过的学生身上是有效的,
但归根结底要根据学情来定。
二是对文本的理解要尽可能贴近作者的本意。毋庸讳言,由于教师所处的时代、家庭环境、受教育的经验以及教师在理解课程前所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形成的教育观念等方面的
不同,决定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而且,文本的解读本身就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
对文本的创造性的解读是应该鼓励和提倡的。但是当我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对文本进行再
创和建构的同时,也应当受解读对象即文本的制约。正如著名接受美学家伊塞尔所说:“文本
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的意
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
就《今生今世的证据》而言,作者究竟想言说的是什么?是简单地反映“精神家园的消失,拒绝精神的荒芜”吗?还是从哲学层面解读为“生存的过程就是虚无的过程”?这些观点
也许是可以的,但我觉得似乎是脱离了文本和作者的经历,作者的思想还得从对文本的仔细解
读中发现。笔者认为本文有两个难点需要解决。其一,作者以感伤的笔调对“证据”的消失而
遗憾,然而又说“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这是否矛盾?其实,作者是
在说:一个人内心孤独承受的苦难和创伤是无人能够证明和理解的,表达了“内心的生存”不
能被见证的忧思。他在《寒风吹彻》中记叙14岁时,赶着牛车去沙漠里拉柴禾,“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疼。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它永远地冻坏在那
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刻骨铭心的独特的痛苦体验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这与前文“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
生中”,以及后文所说的“无人感知的”孤独、惊恐是相照应的。所以,这“内心的生存”反
映的恰恰是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作者独特的心路历程无人能够证明。其二,第8段作者是以
“不知道”和“是否”来否定过去吗?显然不是,作者希望作为今生今世的证据,大红公鸡、
黑狗、夕阳不应该与尘土一样归于沉寂。“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
于今天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
迈上了虚无之途”,就是说“家园不能废失”、“证据不能消失”,即使是家园废失了,证据
对于人也是有意义的。即使证据消失了,一个人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亦
即人的经历、快乐、痛苦等心灵历程不应该变为“虚无”。我们在教一篇课文之前,自己能否
抛开参考资料,裸眼反复阅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意图,尽量避免解读不足或过度解读的倾向。
三是对语言的品味要尽可能多地留驻。所谓语言品味就是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通过揣摩、辨析文章语言,弄懂并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即它
表了什么意,传了什么情;另一方面,揣摩辨析它是如何表意传情的,即学习语言运用之妙。
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正确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