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腔内治疗及护理进展
胸外科护理科普
胸外科护理科普1.引言1.1 概述概述胸外科护理是一门专注于提供护理照料给胸外科患者的护理学科。
胸外科手术是指对胸部内脏器官以及与胸腔相关的结构进行手术治疗的一种外科手术。
这些手术常常涉及到心脏、肺部、食管、胸膜等器官的疾病治疗和修复。
胸外科护理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术前准备、手术操作过程中的监护、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期的支持。
在术前准备阶段,护士需要进行患者的健康评估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术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护士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并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
术后护理则包括对患者的疼痛管理、伤口护理、病情观察和患者教育等。
在康复期,护士需要提供生活自理能力培训,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
胸外科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决定了胸外科护理的重要性。
胸外科患者往往需要面对手术的痛苦和恢复过程中的困难,护士的关爱和专业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和有效的护理。
胸外科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胸外科护理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同时,护士还要加强团队协作,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合作,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我相信胸外科护理将会在未来发展壮大,为更多需要胸外科治疗的患者提供关怀和帮助。
文章结构部分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结构来介绍胸外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和内容:第一部分:引言1.1 概述这一部分将会对胸外科护理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提供读者对该领域的基本认识。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使读者能够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3 目的在本节中,将会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明确指出为什么需要进行胸外科护理科普,并指出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收获。
第二部分:正文2.1 胸外科护理的定义和范围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胸外科护理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其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和职责,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胸外科护理的相关概念和工作领域。
胸外科护理常规
第三章胸外科护理常规第一节心脏损伤护理【概述】心脏损伤分为钝性心脏损伤与穿透性心脏损伤。
钝性心脏损伤多由胸部撞击、减压、挤压、冲击等暴力所致。
穿透性心脏损伤多由锐器伤及心脏所致,少数由钝性暴力导致。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外周组织灌注无效与心脏破裂和心脏及胸腔内出血、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有关。
2、急性疼痛与组织损伤有关。
3、潜在并发症:胸膜腔和肺部感染。
【护理目标】1、病人能维持正常的循环功能,血压稳定。
2、病人疼痛得到缓解或控制,自述疼痛减轻。
3、病人病情变化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胸膜腔或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㈠非手术治疗后护理/术前护理1、急救对怀疑有心脏压塞者,立即配合医师行心包腔穿刺减压术,并尽快做好剖胸探查术前准备。
2、补充血容量钝性心脏损伤病人输液速度宜慢,以防心力衰竭。
穿透性心脏损伤病人应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在检测中心静脉压的前提下输血和补液,维持有效血容量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卧床休息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中心静脉压、末梢血氧饱和度、尿量及有无心脏压塞等表现。
5、吸氧,纠正低氧血症6、缓解疼痛遵医嘱给予麻醉镇痛药;积极处理,包扎胸部伤口。
7、抗感染遵医嘱合理、足量、有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㈡术后护理参见气胸部分的相关内容。
【健康教育】参见气胸部分的相关内容。
【护理评价】通过治疗与护理,病人是否:①循环功能恢复正常,血压正常。
②疼痛减轻或消失。
③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或控制。
第二节肋骨骨折护理【概述】指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肋骨,使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气体交换障碍与肋骨骨折导致的疼痛、胸廓运动受限、反常呼吸运动有关。
2、急性疼痛与胸部组织损伤有关。
3、潜在的并发症:肺部和胸腔感染。
【护理目标】1、病人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平稳。
2、疼痛缓解与控制,自述疼痛减轻。
3、病情变化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胸腔或肺部感染。
胸外科常见的护理知识
胸外科常见的护理知识引言胸外科是一门专注于治疗胸部疾病的外科学科,包括肺、食管、心脏等器官的手术治疗。
作为胸外科护士,掌握一定的胸外科护理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胸外科常见的护理知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
一、术前准备1.安全评估:胸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心肺功能、过敏史、手术部位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胸部准备: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胸部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感染的可能性。
护士应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并确保患者的皮肤完整无损。
3.心理支持:胸外科手术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次重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需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缓解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二、术中护理1.无菌操作:胸外科手术需要保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无菌操作技巧,包括正确佩戴手套、口罩和帽子,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监测: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以及监测手术区域的出血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协助手术: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协助完成手术操作。
护士应熟悉手术器械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并做好记录,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三、术后护理1.观察:胸外科手术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区域是否有出血和感染的迹象。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采取合理的疼痛管理措施,如给予镇痛药物、调整体位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恢复训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恢复训练,以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呼吸训练、体位转换等,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4.管理引流:术后胸外科患者常常会留置胸腔引流管,护士需要进行引流的管理,注意引流量的监测、及时清洁引流管口等,以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与护理PPT课件
常低于血糖水平 多>500×106/L 中性或淋巴细胞为主
可找到细菌
11
临床表现
✓ 呼吸困难 ✓ 胸痛 ✓ 胸闷、气短(0.3L↓不明显,>0.5L渐明显) ✓ 原发病的表现
结核性胸膜炎症状特点:多见于青年人,常有发热、干 咳、胸痛,随着胸水量增加胸痛可缓解,但胸闷气促加 重
恶性胸腔积液症状特点:多见于中年以上, 一般无发热, 胸部隐痛,伴有消瘦和呼吸道或原发部位肿瘤的症状
12
相关检查——胸片
✓ 少量胸腔积液量300500ml时,X线仅见肋隔 角变钝
13
相关检查——胸片
✓中量积液显示有向外侧、向 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
✓液影掩盖一侧膈面不超过下 肺野范围
✓平卧时积液散开,使整个肺 野透 亮度降低
✓ 中青年患者中,结核病尤为常见 ✓ 中老年胸腔积液(尤其是血性胸液)应慎重考虑
恶性病变与恶性肿瘤 (肺癌、乳腺癌、淋巴瘤 )
9
漏出液
✓ 发生在影响胸膜腔液体形成或吸收的全身因素改 变时胸腔积液可为漏出液
✓ 当心包受累而产生心包积液 ✓ 因上腔静脉受阻,使血管内静水压升高 ✓ 因恶性肿瘤所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17
治疗
✓ 原发病或病因的治疗:
全身用药,抗痨、抗肿瘤、抗炎 局部用药
✓ 对症治疗:
抽胸水 支持、止痛
18
治疗
少量胸液一般不需抽液或只作诊断性穿刺。 中等量以上积液应当胸腔穿刺抽液
➢ 明确诊断; ➢ 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改善呼吸; ➢ 防止纤维蛋白沉着与胸膜增厚,使肺功能免受损伤; ➢ 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体温下降; ➢ 有助于被压迫的肺迅速复张。
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最佳证据总结及临床应用
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最佳证据总结及临床应用一、概述成人胸腔闭式引流(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CT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胸外科、呼吸科及重症医学科等领域的临床治疗方法。
它通过在胸腔内置入引流管,连接水封瓶等引流装置,以维持胸腔内负压,促进肺复张,排除胸腔内积液、积气或血液,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TD的护理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及临床应用,旨在整合当前关于CTD护理的最新研究和实践经验,为临床护士和医生提供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护理方案。
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分析不同护理策略对患者的影响,我们总结出了一系列护理最佳证据,包括引流管的维护、患者体位管理、疼痛控制、感染预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还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本文将对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最佳证据进行总结,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如何将这些护理措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期为提高CTD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简要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概念及其在成人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成人患者的胸部疾病治疗中。
它通过在患者胸腔内插入引流管,将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或血液等液体物质引出体外,从而恢复胸腔内的正常压力,防止肺部受压萎缩,维持呼吸功能。
这种技术对于治疗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胸部手术后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及时有效地排除胸腔内的异常物质,胸腔闭式引流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缓解疼痛,防止感染,促进肺部复张,从而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胸腔闭式引流在成人患者的胸部疾病治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 阐述本文目的,即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最佳证据,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最佳证据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探讨这些证据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胸壁外科疾病的治疗进展
胸壁外科疾病的治疗进展一、胸壁创伤的治疗胸壁创伤是最古老的胸外科病种。
在胸外科早年实践中,胸壁创伤救治几乎是胸外科工作的全部。
随着麻醉技术和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胸壁创伤诊治已非常成熟。
近年胸壁创伤研究重点主要于两方面:其一是重度胸壁外伤救治,其二为胸壁外伤微创治疗。
重度胸壁外伤一般不独立存在,常涉及胸腔内脏器的损伤,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心肺功能影响。
单纯连枷胸手术处理相对简单,当涉及心肺功能的问题时需要特殊技术支撑。
除经典连枷胸概念外,近年有学者提出胸壁软化(chest wall softening)概念,此概念包括经典连枷胸、多根多处骨折、轴线型骨折、内陷型骨折及胸廓碎裂伤等多种特殊情况。
此概念的提出,使胸壁创伤的手术治疗有了更充分的依据。
重度胸壁创伤救治多需要人工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对此类患者救治必不可少。
近年来无创通气逐渐被使用,此技术可通过面罩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并最终降低胸壁创伤死亡率。
但是,对于休克和昏迷患者不宜使用该技术。
1 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固定原则肋骨骨折固定绝对指征为不伴有严重肺挫伤的连枷胸患者。
而骨折断端移位明显,可能损伤邻近官组织者;粉碎性骨折,畸形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者;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差或脱机困难者;65 岁以上高龄并3 根以上肋骨骨折者是相对手术指征;对于同时需要手术探查的患者,应该同时做合适方式的骨折固定。
目前多采用“重点内固定”法,对于错位不明显,不影响胸壁稳定性的非多根多段骨折不需要固定。
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与胸外伤处理胸壁外伤微创治疗主要是指肋骨骨折的微创化处理。
较早的方法是使用MI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osteosynthesis)技术实施肋骨骨折的固定,近来更新技术则是通过胸腔镜实施肋骨骨折固定。
胸腔镜探查可辅助肋骨固定,选择精准切口,检测开放切口胸腔不易发现的视野盲点损伤,即更充分探查视野,微创处理胸腔的积血、肺裂伤等部分胸外伤。
胸外科护理创新举措
胸外科护理创新举措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胸外科手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胸外科手术的特殊性,胸外科患者需接受更为细致、复杂的护理。
因此,胸外科护理创新举措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针对胸外科手术后的护理1. 恢复期的呼吸训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呼吸训练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传统的呼吸训练方式主要是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等动作,但这种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因此,我们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呼吸训练方式——胸外科手术后恢复期的呼吸训练。
在这种训练方式中,我们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恢复期,针对不同的恢复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呼吸训练。
在早期恢复期,我们主要采用呼吸肌锻炼和气管刺激等方法,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在中期恢复期,我们则采用口腔吸气、肺活量训练等方法,以进一步增强肺功能;在晚期恢复期,我们则采用长时间深呼吸、平躺呼吸等方法,以巩固肺功能的恢复。
2. 疼痛管理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感。
传统的疼痛管理方式主要是使用镇痛药物,但这种方式容易导致药物依赖和副作用。
因此,我们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疼痛管理方式——综合性疼痛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中,我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疼痛管理。
首先,我们在手术前给予患者足够的信息,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疼痛感,以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我们采用局部麻醉和神经阻滞等方法,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最后,我们采用心理疏导和音乐疗法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
二、针对胸外科手术中的护理1. 气道管理胸外科手术中,患者需要接受气管插管和人工通气等操作。
传统的气道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护士的经验和技能,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我们推出了一种新型的气道管理方式——气道管理智能化。
在这种管理方式中,我们采用智能化设备进行气道管理。
首先,在手术前,我们使用智能化设备对患者的气道进行评估,确定最适合的气道管理方式;其次,在手术中,我们使用智能化设备对气道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气道问题;最后,在手术后,我们使用智能化设备对患者的气道进行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和安全。
胸外科护理
胸外科护理一、科室沿革1989年成立胸外科,位于病房楼中部二楼东侧,西邻手术室,张俊娥任护士长,与泌尿外科共用护理组。
1994年2月,病房搬入新启用外科楼(现住院三部)3楼,至2001年3月先后分别与眼科、普外二科、肝胆外科合用病房,设置床位16张,建立胸心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面积30平方米,内设监护床位1张、呼吸机1台、多功能监护仪1台。
1994年2月起,王爱珺、黄秀芝、王凤、王珍先后担任病区护士长。
2001年1月起,杨新芳任病区护士长。
2001年4月18日搬至外科楼10楼,胸心外科独立设置病房,护士14人,普通床位21张、监护床位增至3张,ICU面积增至50平方米,呼吸机2台、有创监护仪1台、无创监护仪4台、心电图机1台、除颤仪1台、血气分析仪1台、微量泵4台、臭氧消毒机1台、数字无创血液监护系统1台,布局更为合理,可以同时监护3位心脏术后病人。
至2008年底,护士15人。
2009年4月27日胸心外科分为胸外科和心脏外科两个独立专业。
胸外科杨新芳任护士长,护士14人。
病房搬入综合楼(住院一部)15楼东区,与口腔外科合用病房至2010年12月,设置床位23张;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12月与介入血管外科合用病房,设置床位31张。
二、业务发展1989年制定胸外科各疾病护理常规1994年建立胸心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制订工作制度和流程,设计护理记录单并应用。
1994年实施整体护理1998年根据心脏手术的特点,设计并应用心脏术后特护记录单1998年创建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法2001年5月,胸心外科独立设置病房,修订并完善胸心外科各疾病护理常规。
制定普通病区和ICU各班职责及心脏手术接手术流程。
2001年6月,对心脏外科特护记录单进行修证、完善、规范。
2001年创建硝普钠经微量泵给药新配制法2001年11月对全科护士进行呼吸机规范培训2001年对全科护士进行有创监护仪的使用培训,开展有创动脉压的监测、有创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胸外科护理常规修改
胸外科护理常规修改第一篇:胸外科护理常规修改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手术复杂,难度和危险系数大,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呼吸功能锻炼:指导病人每日进行缩唇腹式深呼吸运动,或使用呼吸功能锻炼仪,以增强肺功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3.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增加机体抵抗力,提高手术耐受力。
4.胃肠道准备注意口腔卫生;食道及贲门手术患者,术前安置胃管和十二指肠滴液管;术前禁食,有食物潴留者,术前晚用等渗盐水冲洗食管,有利于减轻组织水肿,降低术后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口服20%甘露醇250ml,观察病人排便的情况,如果排便次数增加,有不适的感觉,及时处理。
5.术前练习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床上排便等活动。
术后护理1.体位,患者回房后,麻醉未清醒前,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发生窒息,若有舌后坠应置口咽通气道,待患者清醒后取出,躁动不安者应设专人监护,防止损伤、坠床及身上所带管道的脱落,必要时给予安定10mg静脉注射,待患者清醒、血压、心率稳定后,给予半卧位,抬高床头30度~45度以利呼吸及胸腔引流,及时排出胸腔内的积液、积气,促使肺复张,并可防止局部受压过久致褥疮发生,同时患者也因改变了体位而增加了舒适感。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呼吸的变化患者回到病房后,24 h持续心电监护、血氧监测,每15~20 min测量1次生命体征,定时查血气分析。
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及浓度,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呼吸道的护理术后在保证患者充分休息的情况下。
鼓励其做有效的咳嗽及深呼吸,及时将痰液排出,防止发生肺不张,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使呼吸道湿润,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必要时协助患者拍背咳痰,叩击时应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进行,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以病人耐受为宜。
胸外科手术的护理与术后恢复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减 轻焦虑和恐惧,增强信心。
术前检查与评估
01
02
03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包括心肺功能、营养状 况、皮肤状况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 化检查等,了解患者的生 理指标和器官功能。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明 确病变部位、范围和与周 围组织的关系。
营养支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胃肠道并发症预防
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肠道菌群平衡;鼓励患者早期下床 活动,促进肠道蠕动;定期评估胃肠道功能,及时调整营 养支持方案。
代谢并发症预防
定期监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及时调整营养素的供给 量和比例;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提高代谢水平。
营养支持并发症处理
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应及时调整营养 支持方案;如出现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等代谢问题, 应积极治疗并调整营养素的供给。
胸外科手术的护理与术后恢复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术前准备与评估 • 术中护理配合 • 术后护理要点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 康复训练与功能恢复 • 心理护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01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术前教育
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预期 结果、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以 及术后恢复注意事项。
性能良好。
器械与物品准备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 、敷料、药品等,确保物品齐全、 无菌且处于有效期内。
设备检查
术前检查吸引器、电刀、监护仪等 设备的性能,确保术中正常运行。
术中患者体位与保暖措施
胸外科手术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进展
胸外科手术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进展胸外科手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呼吸和胸腔等疾病治疗的外科手术。
该领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疾病类型、手术方法以及手术后的护理等方面,介绍胸外科手术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
一、不同疾病类型的胸外科手术1. 心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是胸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
包括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以及心律失常等。
传统的心脏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心脏手术逐渐兴起,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和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2. 呼吸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胸外科手术中,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也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包括肺癌、肺结核、气胸等。
肺癌手术治疗主要有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等。
对于某些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还可以采用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术等技术。
3. 胸腔疾病的手术治疗胸腔疾病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胸腔积液、胸膜肿瘤等。
胸腔镜手术是胸外科手术中的重要进展,它在减少创伤、恢复快速等方面具有优势。
二、胸外科手术的治疗进展1. 微创技术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胸外科手术中微创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
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具有更小的创伤、恢复快速等优点。
目前,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2. 新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可以提高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另外,影像引导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手术操作。
三、胸外科手术后的护理1. 术后护理观察术后护理观察是胸外科手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等。
特别是心脏手术的患者,在术后还需要监测心电图、胸部CT等。
2.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胸外科手术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肺炎等。
护士需要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胸外科护理实习经验与总结
胸外科护理实习经验与总结引言:本次胸外科护理实习为期3个月,期间我在临床指导下,参与了各项胸外科病人的护理工作。
通过实习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胸外科疾病的护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操作和沟通技巧。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总结和经验分享。
一、疾病知识与护理经验1. 肺部疾病护理:包括肺炎、呼吸功能障碍等疾病。
实习期间,我掌握了合理使用雾化治疗、监测氧饱和度、协助行痰等关键知识与技能。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并及时处理呼吸突变的情况。
2. 胸腔引流管护理:了解了胸腔引流管的使用原理和护理重点。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观察胸腔引流管排液情况、检查引流管是否堵塞等操作技能。
同时,我也了解到胸腔引流管管理中的风险与注意事项,能够及时处理胸腔引流的并发症。
3. 心脏手术后护理:通过参与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我了解了不同类型心脏手术的术后护理要点。
我学会了监测血压、心率、血氧等关键指标,能够快速处理可能发生的术后并发症。
同时,我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法,并与团队成员配合默契,提高了抢救患者的效果。
二、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在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胸外科护士,与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和协作至关重要。
我积极参与团队会议,与医生、护士长以及其他护士进行交流,及时沟通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
我主动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病人的护理任务,并通过分享经验和观察结果促进团队合作。
三、人文关怀与患者教育胸外科护理中,人文关怀和患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习期间的经验,我了解到疾病治疗不仅仅是通过药物和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关怀。
我学会了与患者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适时提供支持。
同时,我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增加他们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的效果。
总结:通过这次胸外科护理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还加深了对患者护理和团队协作的理解。
在实践中,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胸外科术后护理
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排气:第二肋锁骨中线处 排液:腋中线或腋后线第七或八肋间 排脓:脓腔最低点 肺上、中叶、肺段切除术、胸膜剥脱术等一般放置2根引流管,上管排气,下管排液管; 肺下叶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一般只置一根引流管,排积液; 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平时夹闭,根据情况可短暂开放,以调节 胸腔内 压力,防止纵膈移位,因此也称调压管;
循环系统监测 切观察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心率不宜过快或过慢,维60-100次/min为宜;瓣膜置换术
胸膜损伤导致的胸膜腔积血,称为血胸。
后心律失常较常见,可根据心律失常不同类型给予抗心律失常药对症处理;对于心动过 缓,术中放置心内起搏导线者,也可使用临时起搏器治疗,心率设定在90次/min,对于严重 房颤者在药物难以控制心室率时,应及早用同步电复律;血压监测术后均采用有创动脉 测压法,有创血压数值通过压力传感器直接显示在监护仪上。测定时注意监护仪上的压 力波型。当压力曲线高低不均时,提示每搏输出量不等,此时血压高低不均。当曲线高度 低平时,可能管道部分阻塞,应及时排除。
气胸、血胸、脓胸
肺癌
食管癌
Plan
保持引流管通畅 急性脓胸:如病人能及时彻底排除脓液,使肺逐渐膨胀,胸腔闭合,一般可治愈。 慢性脓胸:①引流管不能过细,引流位置适当,勿插入太深,以免影响脓液排出。
②若脓胸明显缩小,脓液不多,纵膈已固定,可将闭式引流改为开放 式引流;
③开放式胸引膜流损时伤,导保致持的局胸部膜清腔洁积,血及,时称更为换血敷胸料。,妥善固定引流管, 防止滑脱
心脏
胃肠减压的护理: 术后3~4日持续胃肠减压,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出; 术后6~12小时内可从胃管内抽吸出少量血性液或咖啡色液,以后引流液颜色将 逐渐变浅。 严密观察引流量、性状、气味并准确记录,若引流出大量鲜血或血性液,病人 出现烦躁、血压下胸降膜、损伤脉导搏致增的快胸、膜尿腔量积减血少,称等为,血应胸考。虑吻合口出血,应立即通 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 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并及时回抽,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口张 力而并发吻合口瘘 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再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
术后胸腔引流护理措施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术后常用的治疗方法,旨在引流胸腔内的积液、积气,促进肺复张,防止感染,维持胸腔负压平衡。
以下为术后胸腔引流的具体护理措施:一、术前准备1. 环境准备:确保病房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备好必要的护理用品,如无菌敷料、引流瓶、止血钳等。
2.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术前嘱患者禁食、禁水。
二、术后护理1. 体位:术后患者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促进积液排出。
2. 引流管护理:(1)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
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观察引流液: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水柱波动情况。
正常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4-6cm。
若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防止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4)妥善固定:搬运患者时,双钳夹闭引流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患者胸腔。
3. 伤口护理:保持引流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4. 呼吸道护理:(1)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促进积液排出。
(2)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吹气球、腹式呼吸等。
5.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6. 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7.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1)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持引流管、引流瓶等物品清洁,预防感染。
胸部损伤胸膜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胸部损伤胸膜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治疗与护理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对治疗胸部疾患的效果。
方法应用整体护理的模式对我校第一附属医院114例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进行护理,掌握好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心理,通过护理措施有的放矢的对患者进行护理。
结果109例需做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护理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5.6%),顺利治愈出院。
结论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部疾患安全简便,临床疗效满意。
标签: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观察胸膜腔是维持肺膨胀与气体交换的条件,正常腔内压维持在-0.78~-0.98kPa (-8~-10cm H2O)。
胸腔闭式引流术主要用于排除胸腔内的积气、积液、心胸手术后的引流及防治感染等,其目的是引流胸腹膜腔内积气、血液和渗液;重建胸膜腔负压,保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的复张[1]。
同时引流管又是术后观察胸膜腔内变化的窗口,通过观察引流管内的压力以及引流液的内容、颜色、气味和引流量等可以间接了解胸膜腔内的变化情况,并可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若放置不当或处理不仔细,同时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增加患者和家属的负担[2]。
因此,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我院外科自2009年6月~2014年6月共对114例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114例中男70例,女44例;外伤性气胸47例,自发性气胸26例,早期脓胸11例,开胸术后30例。
109例顺利治愈出院,治愈率95.6%。
2 置管的种类与部位2.1 置管的种类用于排气的胸膜腔引流管宜选用质地较软,管径为1cm的塑胶管,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用于排液的胸腔引流管宜选用质地较硬、管径为1.5~2cm的橡胶管,不易打折堵塞而利于引流通畅[3]。
2.1 置管的部位根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的结果以明确胸腔内气体、液体的部位。
气体多积聚在胸腔的上部,因此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3肋间插管,液体多积聚于胸腔下部,因而引流液体选在腋中线或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脓胸常选在液体积聚的最低位置进行置管。
胸腔引流新技术、新理念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新技术、新理念的护理多功能引流系统的使用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操作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
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苴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英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适应证:急性脓胸、胸外伤、肺及其他胸腔大手术后、张力性气胸。
禁忌证:结核性脓胸。
因此,肺癌、食管癌术后虑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是我们胸外科护七重点之重的一项技术性操作。
传统胸腔引流系统的更换、引流液的观察以及患者携带式下床活动都为我们带来许多不便,怎样应用简便、多功能引流系统是困扰我们多年的理念。
今年年初我科引进了新型引流瓶一一多功能胸腔引流系统。
下而分別进行介绍:一、传统水封瓶装置:胸腔引流系统包括胸腔引流瓶和胸管,1、传统胸腔引流瓶一般为可容2500ml的广口玻璃瓶和一个贯穿两根长短不等玻璃管的橡胶塞及一根橡胶管组成,瓶内装入1/5左右(约1000ml)的无菌生理盐水,塞紧瓶塞,长玻璃管上端连接胸腔引流管,玻璃管下端浸入水而以下,短玻璃管上端与外界相通,下端以刚穿岀瓶塞为度,水封瓶的位置应低于胸腔60cm,水封瓶与病人胸腔连续畅通之后即可看到长玻璃管里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根据瓶内液平而上升的多少(一般贴标记),来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引流量。
缺点:引流瓶底液与引出的胸腔液都在引流瓶内,会导致引流量讣量不淸晰。
被底液稀释后不能正确分辨引流液的颜色。
2、胸管为内径lcm以上的韧度适宜的橡胶管,其总长要求60cm,中部有一玻璃观察管,内端剪成斜而并剪2个侧孔置入胸腔,但安置胸管时不要太靠下,更不可放到膈肌而上,以免随呼吸摩擦膈神经而引起疼痛。
外端为一较长玻璃管插入玻璃瓶水平而以下3cm左右,腔引流瓶内装入500〜700m 1的无菌生理盐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科腔内治疗及护理进展电视胸腔镜手术是兴起于90年代初的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多数采用直径10 mm的普通胸腔镜头,心胸外科的腔内治疗也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其代表就是内镜在各科的应用。
目前,电视胸腔镜手术已成为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可供选择的重要手段之一。
电视胸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对孤立的病灶和胸内淋巴结进行微创活检,明确病灶性质、病变分期,为治疗提供依据;而且对某些病变可以在胸腔镜下直接切除,实现诊断与治疗一期完成,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现综述如下:1、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护理肺大泡破裂可引起张力性气胸,是胸部外科一大紧急症状,如处理不当,轻者可发生自发性气胸、脓胸,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
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常不愿接受,而肺大泡是最能体现胸腔镜微创优越性的经典术式之一。
患者恢复快、痛苦轻、对肺功能影响小、住院时间短,且美容上有着开胸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
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各种管道护理,特别是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患者深呼吸及按压伤口后用力咳嗽,锻炼肺功能,协助翻身拍背排痰。
行心电监护,对症及支持疗法,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输液、输血过快?。
术后12~48h拔除胸腔引流管,无肺泡漏气等并发症发。
2、胸腔镜漏斗胸矫形术的护理指胸骨肋软骨及一部分肋骨向脊柱凹陷形成漏斗状。
发病率是0.01—0.03%男女比例4:1[1]?呈渐进式病变压迫心肺,造成心肺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心率加快,肺动脉高压,易发生肺内感染等临床并发症。
且影响外观,极易引起自卑心理,造成孤僻性格[2、3]。
如不及时手术治疗,随年龄增长,可出现胸痛,心悸,运动量减少。
其治疗可在胸腔镜下通过钢板内固定来矫正胸骨畸形,不需行骨切除,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因担心手术矫形的效果以及手术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故需消除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
病人术后伤口剧烈疼痛时,应及时给予药物止痛处理。
预防矫形板旋转和移位,术后矫形板旋转和移位可高达9.2%,直接关系到术后的矫形效果[4]。
鼓励病人术后第3天下床活动,行走时保持挺胸直立姿势、睡觉时要平卧,不睡软床。
出院后要加强安全意识,防止发生外伤,耐心且反复强调患儿及家长嘱患儿前4周不做弯腰、扭腰、翻滚等动作,保持良好姿势。
出院后仍坚持扩胸运动,8周内不搬重物,12周内不进剧烈运动。
术后1、2、3个月应行X线检查,了解钢板的位置,如有移位及时处理。
3个月后可适当做体育锻炼[5]。
3、电视胸腔镜治疗肺癌的护理随着肺癌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手术是肺癌治疗的基本措施。
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开展,为肺癌患者开辟了微创外科治疗技术[6]。
可以成功用于肺叶的切除手术,甚至可以切除全肺等一些高难度的肺部手术,同时还可以辅助小切口[7]。
电视胸腔镜手术能提供优于传统开胸手术的视野,纵隔暴露清楚,通过常规手术器械和内镜器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处理血管和支气管来完成肺叶切除。
打开纵隔胸膜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将淋巴结及其周围可切除的脂肪组织一起切除。
肺叶切除加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
患者侧卧,用双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腋中线的第6~7肋间置入胸腔镜[8],根据不同情况,按照三角原则,决定另二个切口。
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取45°,协助坐起咳嗽,左右半卧位与坐位交替[9]?,避免长时间处于健侧卧位使胸腔引流管处于高位,不利于引流。
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幅度、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注意维持血氧饱和度(SPO2)>95%,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吹气球,加强呼吸功能锻。
观察出血失液情况,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保持30~40滴/min左右,以免肺水肿发生。
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感染、术后肺膨胀不良、复张性肺水肿、肺漏气等。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鼓励患者做术侧肩关节及手臂的抬举运动,防止患侧肩下垂。
术前戒烟对术后肺功能恢复很重要,有报道指出,吸烟者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均为不吸烟者的3倍[10]。
故术前指导、术后细心护理,及术后康复是疾病康复的关键因素[11]。
4、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护理纵隔是位于两侧胸膜腔之间、胸骨之后、胸椎之前的腔隙。
纵隔内组织器官多、胚胎来源结构复杂,所以其内可发生许多种类肿瘤和囊肿。
其形态、大小、性质各异。
其中良性肿瘤占58%~75%[12]。
纵隔镜手术主要用于肺癌分期的诊断及纵隔疾病、纵隔肿瘤、纵隔肉芽肿和结节病的诊治[13]。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胸适应症相同,但胸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小疼痛轻,心肺功能影响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引流及胸流量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明显减少;护理工作强度相比开胸手术明显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术前常规行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
CT等检查提示肿物有外侵倾向,直径超过10cm的实质性肿块,其他部位的转移瘤则列为手术禁忌[14]。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动员呼气肌和吸气肌的主动收缩;占吸气功能80%的膈肌主动收缩,增强了气道纤毛清除功能[15]。
术后24h内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度的和度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患者连续单侧肺部通气,易导致术后低氧血症[16]。
加之气管插管刺激使气管分泌物增加更容易形成痰痂而堵塞呼吸道[17]?。
早期鼓励并协助患者咳痰促进肺深部痰液排出,或使用环甲膜刺激法刺激咳嗽咳痰,同时予超声雾化吸入。
观察痰液的性质、量,及时发现肺水肿,预防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肺不张[18]。
必要时气管镜下吸痰。
4.1 纵隔胸腺瘤术后伴重症肌无力的护理密切观察有无肌无力危象发生,如手握力、吞咽情况,加强对患者呼吸的监护,如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以呼吸机辅助呼吸。
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吡啶斯的明和糖皮质激素控制肌无力症状,待进入缓解期后才手术。
用药过程中注意按时给药,给患者喂服或督促患者服下后再离去。
白天一般餐前15~30 min给药,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肌无力症状有无改善,有无腹痛、腹泻、出汗、唾液分泌增加等药物不良反应,正确判断用药不足和用药过量的不同症状。
术后应尽量避免一切加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药物。
如吗啡、利多卡因及某些抗生素药等。
观察患者饮食情况,有食物返流可置鼻饲管参考文献[1]?李正元.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1-356.[2]?刘文英,王永刚,唐耘,等.漏斗胸患者心身健康调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2):178-179[3]?蔡莉.漏斗胸患儿Nuss手术前父母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12B):3222-3223.[4]?刘钢.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漏斗胸53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3):207-209.[5]?李红,喻娇花.Nuss技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6, 20(2B):428-429.[6]?郭剑波,朱成楚,叶加宏,等,电视胸腔外科并发症及对策[J]?中国护理杂志,2004,6(8):1090—1091.[7]?王海江,夏宗江,李红春,等.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32例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01.[8]?李受南.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现状[J].微创医学,2007,2(1)49-52?.[9]?胡建才,朱水波,张晓明,等.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血气胸200例报告.华南国防志,2008,22(3):62.[10]王化生,当代胸部外科实用手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11]?吕倩影,于晶晶.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46-47[12]?刘复生,刘彤华.肿瘤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464-484.[13] 任光国,周允中.胸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8.[14]?梁正,刘丹丹,等.胸腔镜纵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3):222-223.[15] 朱建华,呼吸操锻炼对脊柱侧弯患儿术前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41.[16] 李辉.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在中国的发展[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9):731-733.[17] 刘淑媛,陈永强.危重症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15.[18] 冯月亮,王秀军,王立娟,等.1例重症巨大纵隔畸胎瘤患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