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在胸外科临床的应用体会
单孔胸腔镜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单孔胸腔镜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胸外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及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01月我科完成单孔胸腔镜手术97例,其中手汗症交感神经干切断4例,肺楔形切除48例,纵隔肿瘤切除和心包、胸膜活检18例,纵隔淋巴结活检4例,肺叶切除23例(24个肺叶,其中右中下肺叶联合切除1例),其中19例肺癌根治术。
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单孔VATS手术技术要点。
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
简单胸腔手术无中转开胸,纵隔肿瘤中转开胸1例,肺叶切除中转开胸2例,中转开胸率3%(3/97),肺叶切除中转开胸率8.6%(2/23)。
肺叶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192(90~310)min;术中平均出血108(20~1500)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2.7(1~8)d;术后平均住院5(3~12)d;肺癌患者清扫平均淋巴结数13.2(8~21)枚,淋巴结站数5.3(4~7)站。
结论:对于熟练掌握双孔VATS技术的胸外科腔镜医生,单孔VATS技术可行,安全。
单孔VATS肺叶切除还需更多病例积累,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曲线缩短该过程。
【关键词】胸腔镜;单孔;肺叶切除术;肺癌;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成为肺癌切除的主流与共识。
大规模临床试验确认了VATS肺癌切除手术安全、可行[1]。
传统的多孔VATS(包括四孔、三孔及两孔)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肺癌切除方式。
为了追求手术的进一步微创化,2004年Rocco G.完成第一例单孔胸腔镜手术[2],单孔胸腔镜手术逐渐得到应用。
2010年西班牙胸外科医师Gonzalez D.完成第一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3],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逐渐得到推广,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我科在前期三孔、双孔VATS肺叶切除的基础上,2014年10月起,开始开展单孔VATS简单胸腔手术,2015年5月起,开始开展单孔VATS肺叶切除,截至2016年01月底已完成单孔VATS手术97例,逐步完善单孔VATS技术学习曲线,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4年10月至2016年01月,我科累计完成97例单孔VATS手术。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胸外科就诊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单孔胸腔镜在胸外科可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不仅提升治疗效果,还可以维持手术指标。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胸外科;治疗效果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是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期间,可以通过最小的切口对患者达到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
不仅可以帮助患者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率,还可以缩短患者临床康复周期,具有最优质的临床治疗效果[1]。
在对患者进行胸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单孔胸腔镜治疗相比于传统手术来说,可减少患者出血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避免出现不良事件。
然而,在对患者进行单孔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注重对手术技术的提高,通过维持患者手术流程中的安全性,打造优质的临床手术措施,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更加符合我院的发展方向。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胸外科就诊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纳入标准:(1)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3)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精神类疾病。
1.2治疗方法在手术开始之前,应对两组患者进行医疗诊断措施,通过帮助患者进行合理确诊,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
在手术前给予患者临床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手术流程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
在手术结束后,临床应帮助患者使用抗生素等形式进行抗感染治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符合我院的发展方向。
胸外科实习心得体会锻炼胸腔手术操作的能力
胸外科实习心得体会锻炼胸腔手术操作的能力胸外科实习是医学生在临床阶段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锻炼胸腔手术操作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我进行胸外科实习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胸外科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手术操作的重要性。
胸外科手术是一门技术高度要求的学科,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熟练度对于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跟随经验丰富的导师参与了多场胸腔手术,亲眼目睹了手术中各种细致入微的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和不断纠正错误,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手术操作技能,并且加深了对手术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理解。
其次,在胸外科实习中,我学会了与团队合作,并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胸外科手术需要配合默契的团队合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多个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手术任务。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与协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所带来的高效与准确。
此外,在实习期间,我也了解到了胸外科手术的风险和挑战。
胸腔手术涉及到的器官复杂且要求高度敏感,手术风险也相对较高。
在实习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了手术的紧张和压力,但正是这种压力激发了我对于学习和进步的渴望。
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临床思维,增加了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最后,在胸外科实习中,我体验到了作为医生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关怀与责任。
胸外科手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大,术后的恢复也需要患者长时间的护理和康复。
在与患者的交流和接触中,我认识到患者的痛苦与需求,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决心,将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综上所述,胸外科实习是锻炼胸腔手术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操作和与团队合作,我提高了自己的手术技能和应变能力,也加深了对胸外科手术的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生对患者负有的责任和关怀。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在普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使用胸腔镜技术以来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1例病例均治愈出院,疗效满意。
结论:胸腔镜技术的使用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具有切口小、疤痕美观、术后疼痛轻、住院日缩短及住院费用降低等优点。
对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微创胸腔镜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内窥镜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胸腔镜作为电视内窥镜的一种其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代了很多的传统开胸手术。
我院自2010年下半年引进胸腔镜以来,运用胸腔镜开展了41例胸科手术,临床效果满意,其与传统剖胸探查手术相比较,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资料与方法41例病人中男33例,女8例;年龄17~63岁,平均45岁,急诊亚急诊36例,平诊5例。
自发性气胸5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1周效果不明显,胸片提示肺大疱,予以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行肺大疱切除术。
车祸伤及重物砸伤致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25例,刀刺伤致血气胸6例,作胸腔闭式引流后发现气体引流不尽或仍有活动性出血或凝固性血胸,予以行胸腔镜或小切口辅助胸腔镜下行血肿及凝血块清除、肺裂口修补、肋间断裂血管结扎止血、膈肌修补,肋骨骨折胸壁塌陷者同时予以可吸收肋骨钉固定。
5例平诊病例均为纵膈肿瘤。
结果病人术后疼痛轻,短期内即下床活动,术后护理工作轻松,未出现传统开胸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切口愈合后疤痕较小且无一例感染,41例病人均治愈出院。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有所降低。
讨论传统开胸手术切口较大,常约30~40cm,进胸时间长,需切断胸壁肌肉及肋间肌肉,有时还需切除1根肋骨,并强行撑开肋間约10~20cm,胸廓损伤重,术中出血量多,止血费力,导致输血量增加,胸腔的探查有时不能在直视下进行,导致手术操作困难,关闭切口时间亦长,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长,常达1周左右,术后切口愈合时间长,约需两周左右,有一定的感染率,病人早期因切口疼痛而不敢下床活动,不敢咳嗽、咳痰、可引起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而加重经济负担,术后因损伤太大而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体质恢复较慢,切口感染率增加,切口愈合后遗留疤痕大外形难看,易出现疤痕处疼痛及感觉异常等后遗症。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及体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及体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部手术,可以用于治疗肺癌、肺部感染等疾病。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我个人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时的一些心得如下:
1.手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手术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手术可行性。
同时需要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了解,包括手术步骤、可能的并发症等。
2.团队合作至关重要: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需要一个高度协调的团队进行操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紧密合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术后恢复需要时间:虽然胸腔镜手术相对传统手术来说创伤较小,但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
在术后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遵守医生的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4.术后的生活调整:手术后需要进行一些生活上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度的体力活动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确保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复发。
总的来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肺部手术方式,但仍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在手术前后认真配合,并遵循医嘱,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
果和康复效果。
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它通过在胸部穿刺一个小孔,将镜头引入胸腔内,然后通过更小的导管来进行手术。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
近年来,它在胸部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胸腔镜手术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胸腔镜手术可通过肺段切除、楔形切除、叶切除、胸膜切除等方式,对早期小肺癌进行治疗。
与传统的肺癌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的优点在于术后疤痕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同时,由于胸腔镜手术能够清楚地观察肺部病变的局部情况,因此能够保留更多的肺组织,从而减少了术后肺功能损失的风险。
除了治疗小肺癌外,胸腔镜手术还可以治疗部分晚期肺癌。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手术已经无法完全切除肿瘤时,胸腔镜手术也可以通过清除肿瘤周围的淋巴结和肺组织来发挥治疗作用。
因此,即使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中,胸腔镜手术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胸腔镜手术在纵隔气管瘤治疗中的应用纵隔气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发生在气管或纵隔内,常常给患者带来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传统的纵隔气管瘤手术需要在胸骨上方进行切口,然后将气管暴露出来进行手术。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肋骨切除,创伤大,患者痛苦较大。
而胸腔镜手术则能够通过一个小孔在胸部进行手术,从而保留了肋骨和肺组织,减轻了术后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由于气管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传统手术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而胸腔镜手术则能够更好地保护周围的结构,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胸腔镜手术在纵隔气管瘤的治疗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胸腔镜手术在胸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胸膜是包裹在肺部和胸壁之间的一个带状组织,由于胸膜感染、炎症或因其他原因导致胸膜积液,会引起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需要进行切开和引流,对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痛苦。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应用
学术交流活动
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 交流活动,促进医生之间 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它主要用于对不明原因的胸痛、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行诊断,以及在 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中发挥重要作用。
治疗性胸腔镜
治疗性胸腔镜是一种通过胸腔 镜进行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 用于治疗胸腔内的良性和恶性
肿瘤。
它可以通过胸腔镜切除肺大 泡、肺结节、肺癌等病变, 以及进行食管癌的根治手术
等。
3D胸腔镜技术
研发更先进的3D胸腔镜技术,提高手术视野和操作精度,减少手 术创伤。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
进一步推广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提高手术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临床研究与展望
扩大适应症范围
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探索胸腔镜 技术在更多普胸外科疾病中的应 用,如肺部良性疾病、食管良性
疾病等。
长期随访与评估
治疗性胸腔镜具有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 ,已成为普胸外科治疗中的重
要手段。
胸腔镜在特殊病例中的应用
01
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如严重粘连的胸腔、胸膜腔闭 锁等,胸腔镜手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02
它可以避免传统开胸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同时 能够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围不断扩大, 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03
胸腔镜手术的术前 准备与术后护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 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手术适应
症和手术风险。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胸腔镜手术的原 理、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内 容,以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手 术效果。
胸腔镜手术304例临床应用体会
胸腔镜手术304例临床应用体会内容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VATS)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回顾性总结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304例的体会。
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222例,纵隔肿瘤、囊肿切除29例,食管疾病手术10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15例,肺气肿减容手术4例,胸外伤手术18例,其他胸部疾病手术6例。
结果298例经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6例因胸腔粘连或恶性肿瘤未达到根治,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
主要并发症6例占2.98%,包括肺泡漏≥4天4例;1例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当即进行了修补;1例肺气肿减容术后肺内感染。
结论①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某些胸部良性疾病是VATS主要适应证,对胸部恶性肿瘤VATS手术应当持慎重的态度;②注重对胸外科医生VATS手术培训和掌握循环渐进的原则,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③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选择应当依据病情倡导个性化原则。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VATS)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回顾性总结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304例的体会。
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222例,纵隔肿瘤、囊肿切除29例,食管疾病手术10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15例,肺气肿减容手术4例,胸外伤手术18例,其他胸部疾病手术6例。
结果298例经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6例因胸腔粘连或恶性肿瘤未达到根治,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
主要并发症6例占2.98%,包括肺泡漏≥4天4例;1例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当即进行了修补;1例肺气肿减容术后肺内感染。
结论①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某些胸部良性疾病是VATS主要适应证,对胸部恶性肿瘤VATS手术应当持慎重的态度;②注重对胸外科医生VATS手术培训和掌握循环渐进的原则,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③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选择应当依据病情倡导个性化原则。
胸腔镜手术;微创外科;适应证;并发症自20世纪代初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在我国临床上应用以来,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医生的认可,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胸外科主要手术方法之一。
心胸外科实习医生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心得与经验分享
心胸外科实习医生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心得与经验分享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心胸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名实习医生,我有幸参与了多个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治疗,并从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与心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心得,希望对拟从事相关临床工作的医学生和实习医生有所帮助。
首先,在进行胸腔镜手术前,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手术内容及其相关器械。
胸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因此在手术前,实习医生应牢牢掌握手术流程、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可能遇到的并发症,并提前与主刀医生进行充分沟通。
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更好地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其次,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是胸腔镜手术的关键。
手术中,实习医生应根据医生的指令迅速、准确地将手术器械传递给主刀医生,配合其操作。
同时,实习医生自己也应熟练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如胸腔镜、钳子、剪刀等,并具备基本的操作技巧。
这不仅是为了能够高效地完成手术,还可以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在手术操作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理指标也是至关重要的。
实习医生需要关注病人的呼吸情况、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了解病人的生理状态有助于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例如术中出血、低氧血症等,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此外,良好的团队合作也是成功完成胸腔镜手术的关键。
实习医生应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中,及时传递器械、准确的口述记载等都需要团队的协作。
因此,实习医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并时刻保持团队意识。
此外,实习医生还需要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胸腔镜手术技术不断发展,新的器械和技术不断出现。
实习医生应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多阅读相关文献,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同时,实习医生还应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在胸腔镜手术中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总而言之,胸腔镜手术对实习医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能。
通过充分了解手术内容、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密切观察病人生理指标、良好的团队合作以及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实习医生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挑战性的任务,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胸外科疾病临床经验与体会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胸外科疾病临床经验与体会【摘要】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胸外科疾病的经验。
方法:选取2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术后临床效果。
结果:手术完成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vats诊治胸部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是非常有价值的手术方式,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胸外科;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13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05-02电视胸腔镜外科(vats)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欧美的一项全新的胸部微创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在多种胸外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vats已成为胸外科手术的标准术式,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将发挥重要作用[1]。
本文对200例胸外科患者术后临床效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 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0 例,其中男120例,女80 例。
年龄15~69岁,平均35岁,病程30 d~1年。
其中,自发性气胸110例,原发性肺癌19例,恶性胸腺瘤8例,结核性胸膜炎18例,纵隔肿瘤切除22例,重症肌无力5 例,包裹性脓胸3 例,胸膜肿瘤6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6例,乳糜胸3例。
1.2 手术方法:术前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双腔管气管插管,取健侧卧位。
两侧同时手术者,取胸部垫高的平卧位或侧卧位,术中变换体位。
trocar的位置根据具体手术而定。
胸壁1.5 cm切口2个,5 cm切口1个,分别进胸腔镜和器械。
1.2.1 自发性气胸手术:110例。
手术前全部做胸部ct 扫描,了解病变的大小、部位,排除肺内广泛病变等,严重粘连、病变广泛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选择小切口开胸手术。
所有病例均行双腔插管全身麻醉,间断经单肺通气后,常规行腋中线第6肋间放置胸腔镜观察孔,探查肺大疱及胸膜粘连带的位置后,于其附近建立第2个、第3个操作孔。
胸腔镜检查在临床诊断上有哪些应用
胸腔镜检查在临床诊断上有哪些应用?胸腔镜检查为肺科医生提供了了解和治疗胸膜疾病的重要途径。
胸腔积液、气胸和胸膜增厚是临床常见病,虽然X线胸片可发现胸膜异常病变,但要确定其病因则有时会遇到困难。
据统计,在胸腔穿刺、胸腔积液检查和闭合性胸膜活检以后,仍有大约25%的胸膜异常难以确定诊断。
为确定病因,临床医生必须选择其他更有效的检查方法,而胸腔镜检查已成功地被应用于对原因不明的胸膜疾病和某些肺实质病变的评价。
腔镜检查对胸膜和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是有帮助的,文献报道,在结核病和癌症中,舌检和刷检所得胸膜标本的诊断阳性率为93%~97%。
用胸腔镜获得的乳癌或卵激素受体测定可为治疗措施的确定提供重要信息。
对于支气管肺癌,胸腔镜检查答肿瘤是否已扩散到胸膜,或胸腔积液是否继发于静脉或淋巴管阻塞或是肺旁(parap-onic)积液。
因此可避免探查性胸廓切开术和确定是否适宜肺切除手术。
Weissberg 等用胸腔镜为45例肺癌和胸腔积液病人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37例为肿瘤侵犯胸膜,3例纵隔疾病,其余5例没有明显的转移病变,因此也没有肺切除术的禁忌证。
(1)胸腔积液Algorithms 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进行研究,按常规先做胸腔穿刺,抽取的胸腔积液作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或细胞学检查。
大量胸腔积液的反复细胞学检查,理想情况是60%~80%的转移性恶性病得以诊断,但对间皮瘤病人的诊断率小于20%,而且阳性(0.5%~1.5%)。
如果反复胸穿不能确定诊断,那么可随后进行经皮胸膜活检。
恶性胸腔积液病人经胸膜活检的确诊率为59%。
文献报道,经过应用各种无创伤性技术的详细检查以后,仍有 20%的胸腔积液难以明确病因。
这些病例必须继续进行检查,而胸腔镜检查往往是有决定性意义的,尽管可能有并发症发生。
文献还报道,胸腔积液中结核杆菌的检出率为14%~59%,恶性胸腔积液中细学的阳性率为42%~73%,至于其他试验,即很少提供特异性诊断,在渗出性胸腔积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胸膜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3D 胸腔镜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3D 胸腔镜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总结采用3D胸腔镜手术的体会。
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应用3D胸腔镜系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30例,3D胸腔镜系统单操作孔手术5例。
结果:35例手术患者,无中转开胸。
患者手术时间55-210min;术中失血10-225mL;术后24h引流量25-455mL;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1-5d;术后住院时间5-12d。
结论:3D胸腔镜具有视野高清立体的优点,在胸外科手术过程中,精度高,操作性强,手术安全性增大,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3D胸腔镜、VATS手术、单孔胸腔镜、肺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疼痛轻、保护肺功能等优势而逐渐取代传统开胸手术,广泛应用于胸外科领域治疗中[1]。
目前,3D胸腔镜手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发展技术,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2019年,我中心使用德国贝朗蛇牌 Complete-Set C4开展数例3D腔镜手术,本文以多年高清2D胸腔镜手术使用经验做基础,对比介绍3D胸腔镜手术体会。
器械:蛇牌Complete set c4 3D内窥镜影像系统由持镜器(EV.000007)、3D高清摄像和采集单元(EV.000017)、2D/3D适配器板(EV.000018)、摄像头(EV.000019)、无菌部件与非无菌部件连接口(EV.000028)、电缆组(EV.000051)及带隔离变压器的系统机柜(EV.000016)、2D显示器(EV.000046)、3D全高清显示器(EV.000047)及键盘(EV.000020)组成。
材料: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应用3D胸腔镜系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30例,3D胸腔镜系统单操作孔手术5例。
其中肺癌行肺叶或局部切除手术24例,良性病变肺切除3例,纵隔肿物3例,气胸5例。
(79-1)胸腔镜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电视门诊》(79)胸腔镜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片头、导视一胸腔镜外科手术全称电视辅助胸腔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它是一种微创手术,借助胸腔镜及电视影像的辅助,只须切开数个微小的创口即可完成过去需切开大伤口才能完成的手术。
随着光纤技术,高清晰度摄显像系统,高技术内镜手术器械和麻醉监护水平的迅猛发展,现代胸腔镜外科比传统胸腔镜技术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清晰的影像。
其适用范围也由传统的诊断为主转变为治疗为主的一种新颖的外科技术。
通过在患者胸壁开两到三个2公分左右的小口,通过配套器械在胸腔内操作手术完成患者胸内疾病的诊治工作。
详细内容请您收看正在播出的电视门诊节目。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电视门诊》节目。
今天我们节目请到了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的两位专家来和大家聊聊。
在我们的节目过程当中您如果有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播打我们屏幕下方的热线电话来直接的向专家进行咨询。
节目的一开始,让我们先通过专家档案来认识一下今天的三位嘉宾。
专家档案小片头【主持人】(问题一):1. 哪些疾病适用于胸腔镜外科手术因为VATS提供了清晰的手术野图像,如果再辅以内镜专用手术器械,可以完成多种疾病的手术治疗。
我科在皖东地区已经率先顺利完成目前最常见的胸腔镜手术1)胸腔积液标本采取,并明确病变范围及性质。
2)肺部、肺周围表面结节病变;转移瘤。
包括肺组织活检、肺结节性病灶切除、肺大疱切除、胸膜切除与活检、脓胸处理、肺膜粘连术。
3)肿瘤分期、淋巴结的活检。
4)纵膈肿瘤、纵隔囊肿切除。
5)心包积液开窗引流。
6)胸部外伤中血气胸的治疗。
7)肺叶切除、食管切除术。
8)胸导管结扎术。
9)迷走和交感神经选择性切除、动脉导管未闭缝闭术。
10)贲门痉挛松解术。
一些较复杂的胸腔手术也可选择性使用胸腔镜手术或使用胸腔镜辅助迷你开胸来完成。
【主持人】(问题二).怎样看待胸腔镜外科手术要认识到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先进性: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恢复快、切口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是其先进性的典型表现;它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其临床应用已经改变了一些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理念,尤其在重新界定某些疾病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入路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在国内、外许多先进的医疗中心,它已占到胸外科总手术例数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其应用比例和应用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医院胸外科的技术水平,因为目前衡量一个医生或一个科室手术水平的标准不外乎是:你是否做得比别人都好或你开展了别人不会的手术。
胸腔镜在胸外科临床初期的应用体会
me(lv i ,0 3 4 () dpodv 2 0 ,52: ) 9
4 张 坤 谋 . 内食 管 胃 吻 合 I瘘 的 再 手 术 治 疗 . 胸 Y l 中华 胸 心 血 管外 科 杂
志 ,0 1 1 ( ) 3 7 2 0 ,7 6 :5
5 Ch n n l N, n lE, e e a d F,ta ro a o n u i r f t e e y e Ar a P s h u e lPe fr tn a d r p t e o h u
对 于晚期 胸食 管瘘 的患者 .经过 积极 的手术 准 备 . 全身情 况能接 受手术 . 如 应采 取积 极 的治 疗外 科 手术治 疗 选 择恰 当手术 方式 .结合 良好 的术后 处
理 . 取得较 好 的治 疗效 果 能
4参考 文献
1黄 培 洁 , 艳 峰 , 开 河 . 张 李 自发 性食 管 破 裂 的 诊 疗 及 死 亡 原 因分 析 .
关键 词 电视 胸 腔镜 ; 胸外 科 疾 病 ; 断 ; 疗 诊 治 中 图分 类 号 : 6 5 R 5
我 院于 2 0 0 5年 5月 2 0 0 8年 6月 应用 电视胸
1 . 术方 法 : 组 患者 均 行 全身 麻 醉 . 管 插 双 腔 2手 本 气 管 f 中健侧单 肺 通气) 人 常规 取健 侧 卧位 9 。于 术 , 病 0. 腋 中线 第 6或 第 7肋 间切 1 c 口放 置 胸 腔镜 套 .m 5 管, 然后 在胸 腔镜 下根 据病 变确 定操 作孔 位 置. 一般 于 其 上 1 2肋 间 腋 前 线 和 腋 后 线 交 界 处 分 别 做 ~ 05 1 c 切 V置人 操作 器械 。必要 时 , .~ . m 0 I 在腋 中线 与 腋 前 线 和 腋后 线 交 界 处 再 做 1m 切 口置 人 另 一操 c 作 器械 。
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的应用
21世纪,医学 界最活跃、最令 人瞩目的发展是 微创外科和移植 外科
•微创外科
——使病人重获自信
•移植外科
——赋予病人新的生命
建立微创手术的技术标准
1.局部标准 近远期效果 手术切口缩小 径路缩短 手术范围缩小 组织 损伤减轻 操作时间缩 术后疼痛减轻 舒适感增加 2.全身标准 全身反应减轻 主要脏器功能的影响减小 对血液及生化指 标影响减小 3.心理标准 消除术前手术恐惧心理 持美观等) 4.社会标准 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容易推广
(四)动脉导管结扎术 • 1.体位:右侧卧位。 • 2.切口:腋后线第6或7肋间作第一切口 2~3cm;腋前线第3肋作第2个切口;正对 动脉导管的肋间作第3、4个切口。 • 3.手术操作:进镜后确定动脉导管位置后 剪开纵隔胸膜,游离动脉导管周围组织, 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免受损伤,动脉导管游 离后置人持夹器以钛夹夹闭动脉导管。
如何扩展全胸腔镜手术的范围 各种疾病胸腔镜手术模式的规范化 肺血管处理的安全性 重建手术的扩展 各种器械和技术的完善促进胸腔镜的 展
手术步骤
(三)纵隔肿瘤切除术(以胸腺瘤手术为例) • 1.取半侧卧位、侧卧位均可。 • 2.切口:3~4个。 • 3.手术操作:进镜后用内镜钳夹住肿瘤附 近的正常胸腺组织,剪开包膜,金属夹处 理胸腺动脉,以内镜器械用锐性和钝性分 离出整个肿瘤,所有粘连带均以金属夹夹 闭后切断,直至肿瘤摘除。
手术步骤
方 法
麻醉
体位 及 切口设计
主要技巧
基本手术程序及器械
●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 ●准备好常规开胸器械 ●胸腔镜 ●高分辨率电视监视器 ●胸壁辅助小切口 ●胸腔镜器械:内镜持物钳,剪,止血钳, 血管夹,放夹器 ●特殊器械Endo-GIA,Endo-TA,钛夹,肺钳, 胸膜固定器等 ●吸引器系统
胸腔镜在心胸外科临床的初期应用31例体会
胸 外科疾病
诊
di1. 9 9j i n 10 —64 . 0 9 o:0 36 /.s . 0 7 s 1x 20 .
0 07 7. 4
腋下辅助做 1个 6—8m 长的小切 1 , e 2 直 1
接切除缝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腔镜微创手术达 7年时 间, 具备 了娴熟 的
腔镜操作技术 ; 二是 我们有 长达 l 5年 以
例VT A S成 功 的临 床 经 验 和 体 会 。 结 果 :
熟练腔镜 操作技术 和胸外 科手 术是 初期开展 V T A S的必备基础 : 因胸腔镜微 创手术的优越性 , 决定了其具有强大的生 命力和 良好 的发展势 头。随着 电视 摄像 技术和手术器械 的不断更 新 以及手 术操 作技术的不断改进 , 更多种类 的胸外科手
利用了腹 腔镜 的光源摄像 ( 镜面 3 。 0 )系
统, 包括电凝钩 、 电凝 棒、 冲洗 吸引器 、 K P 刀、 打结器 、 切割吻合器等 , 再配备一些必
3 例 中无手术 死亡 , 术 时问 3 1 手 0—
意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资 料 与方 法
一
20分钟 , 4 平均 6 . 5 5分钟。术 中除 2例 自 发性血胸病 人输 血 40、0 ml1例第 三 0 50 , 次发作 自发性气胸病人因粘连重 、 分离粘 连 出血多而输血 6 0 l , 0 m 外 其余病例 均未 输血 。所有病例均经观察孔放置 2 4号硅 胶胸 引管 , 后胸 管引 流量 8 术 0~60 l 0 m, 术后 留置胸管时问 2— 6天 , 平均 3 3天。 .
关注 。
330 30 0江 西 景德 镇 市 第 一 医院 外 二 科
胸腔镜在心胸外科临床的初期应用31例体会
胸腔镜在心胸外科临床的初期应用31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对胸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总结2005年5月以来初期开展31例V ATS成功的临床经验和体会。
结果: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诊断符合率和治愈率均为100%,除恶性肿瘤者外均无复发,显示了其微创优势。
结论:应用V ATS诊断和治疗胸外科疾病,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正确选择适应证,具备相应条件的基层医院均能常规开展。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胸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我院2005年5月~2008年6月,初步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 ATS),对31例胸外科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25例(约占77.4%),女6例;年龄16~62岁,平均35岁;其中不明原因顽固性胸腔积液诊断3例(肺癌胸膜广泛转移2例,纤维板包裹性肺癌1例);肺占位活检3例;胸膜占位活检2例;纵隔淋巴结活检1例;孤立性肺周围结节切除4例(周围型肺癌1例,肺转移癌2例,肺结核瘤1例);自发性血胸2例;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16例(首次发作7例,第2次发作6例,第3次发作3例)。
手术方法:本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气管插双腔管(术中健侧单肺通气),病人常规取健侧卧位90°,于腋中线第6或第7肋间切1.5cm口放置胸腔镜套管,然后在胸腔镜下根据病变确定操作孔位置,一般于其上1~2肋间腋前线和腋后线交界处分别做0.5~1.0cm切口置入操作器械。
必要时,在腋中线与腋前线和腋后线交界处再做1cm切口置入另一操作器械。
对于孤立性肺周围结节,可用卵圆钳轻轻夹住肺结节,然后用切割吻合器作楔形切除。
对于顽固性胸水和肺或胸膜占位病例,可先将胸水吸去,取标本活检诊断,采用活检钳或剪刀剪切活检组织,淋巴结活检尽可能完整摘除,避免用电刀烧灼影响病理诊断,然后用电凝棒烧灼胸腔内的所有可见病灶,以使胸水不能产生。
对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血胸的患者,必须先将破裂漏气或出血的部位查找出,一般位于肺上叶尖端或下叶背段和肺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
为粘连束带断裂 出血 ) ;不 明原 因胸腔积液 5例 ( 肺癌胸膜转 移 3例,结核性胸膜炎 2例) ;脓胸 3 。 例
性血胸 4例 ( 均为肋 间动脉破裂 出血 ) 自发性血胸 2例 ( ; 均
胸腔镜外 科手术是 指使用现 代 电视摄像 技术和 高科 技手 术器械装 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 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 的微 创胸外科新技术 ,他通常是在 3 ~4个 1 c 的胸壁 小切 口下 .m 5
进行。医生是看着 电视用特殊的手术器械完成手术 , 这就等于 将医生的眼睛伸 到了病人 的胸腔 内进行手术操作【。胸腔镜改 I 1
长小切 口即可完成手术。部分疑难病例需辅助 5 0m 小切 ~1c 口,但不必强行撑开肋间。术后疼痛轻 :普通开胸手术因胸壁
21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血胸 、外伤性血胸治疗:肺大泡用切 . 割吻合器切除 ,直径最大一例达 1ea n,手术 辅助 一小切 1 1 l 2 将肺大泡切除。血胸最多达 2 0 ml 1例患者术后仅 留置胸 8 0 ,4 腔 闭式引流 2 ~3天。 22肺楔形切除及纵隔肿瘤 切除术后 复查 C ,肿瘤 消失 。 . T
中圈分类号lR 文献标识码lA 文章犏号l17-80(00 204-2 6 6476 2 1)0-16 0
【 要 】 目的: ̄i胸腔镜在胸外科临床 的应用。方法:回顾 性分析 20 年 1 摘 - . y 09 月至 2 0 年 1 09 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治 疗的 5 例胸外科疾病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5 例胸外科疾病患者均取得 满意疗效。结论:胸腔镜 下肺楔形切除、肺 大泡切除 5 5
..eeMe in 0 0年 V L() NO. l c unlo hns dc e 2 1 na J i O. 2 2
胸 腔 镜 在 胸 外 科 临 床 的 应 用 体 会
侯光来 杨海峰 ( 泰安市第一人 民医院 ,山东 泰安 ,2 10 ) 700
对 自发性气胸 的治疗 ,以往都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 ,有较高的 复发率 ( l%) 约 5 ,经胸腔镜探查发现 自发性气胸往往是 由肺
大泡破裂 引起 ,经胸腔镜行肺大泡切除术后能从根本上解决复
发。但术 中检查一定要彻底 ,不遗漏 ,尤其 当大泡多发时,要 将大泡全部切除或烧灼并确保无残余漏气。纵隔肿瘤如与周围 重要组织器官粘连紧密、 界不清 ,应将切 口扩 大行常规开胸 分 手术。肺楔型切除术需要使用切割吻合器 ,如考 虑费用 ,可将 切 1 1扩大至 3 c 2  ̄4m,用常规器械结合胸腔镜将肿瘤切除。 由于在胸腔镜指导下,根据病变的位 置选择小切 口部位,所以 切 口能选在最佳暴露位 置,既便于操作 ,切 11 2 又不要太大,
等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手术并发症少,在胸外科手术临床 中 值得推广应用。
【 . 】 胸腔镜 ;胸外科 ;应用 关.词 [
1 赉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回顾性分析 2 0 0 9年 1 月至 2 0 0 9年 l 2月在我 院行胸腔镜 手术治疗的 5 例胸外科疾 病患者的手术情况, 中男性 3 例 , 5 其 4 女性 2 例 ;年龄:1 ̄6 l 3 5岁,平均 3 . 67岁。病种包括 : 纵隔肿 瘤 2例 ( 均为结节病 ) ;肺周 围型肿瘤 4例 ( 食道癌术后转移 2 例 ,乳腺癌术后转移 2例 ) ;肺 大泡 、 自发性气胸 3 5例;外伤
裂出血者用 电凝烧灼 止血 ;肋间动脉破裂 出血者用 电凝或缝 扎 止血 ;肺癌胸膜转移引起大量胸腔积液采用胸膜活检及 胸腔 内
限等优 点外 ,还有 胸腔 镜辅助下视野大、 线好 ,并有放大作 光
用 ,更容 易发现细小病灶和消除肉眼死角。对恶性胸腔积液的
治疗 ,胸腔镜下行胸膜 活检 ,由于可 以直接看到胸腔 内病变 ,
同时肋骨撑开也有限,所 以并不增加 术后疼痛等创伤 。与单纯
小切 口开胸手术 比较,除了定位准 、切 11更小、 2 肋骨撑开有
1I .3其他胸腔镜手术方法 :全麻,单肺通气 ,9 2 O度侧卧位 下
进行。 电视内窥镜进路取腋中线第 6肋 间,于上一肋间腋前线 和腋后线分别做 lm 切 1 1置入胸腔镜操作器械。 e 2 粘连束带断
1 . 术方法 2手
20 0 9年 1月至 2 0 0 9年 l 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
5 5例胸外科疾病 患者 中,其中 自发性气胸 3 例 ,占比 6 .%。 5 3 6
1. . 1肺大泡切除及肺楔形切 除:全麻,单肺通气 ,9 2 0度侧卧 位下进行。 电视内窥镜进路取腋 中线第 6肋 间,于上一肋间腋 前线和腋 后线分别做 l 切 口置入胸腔镜操作器械 。找到肺大 c m 泡及肿瘤 ,用直线切割吻合钉切 除。 小的大泡 ( 0 ea < . r )可 以 5 用电凝烧灼 。 1. . 2纵隔肿瘤切 除:全麻 ,单肺通气,9 2 O度侧 卧位下进行。 电视 内窥镜进路取腋中线第 6 间,于上一肋 间腋前线和腋 后 肋 线分别做 l c m切 口置入胸腔镜操作器械 。打开纵隔胸膜 ,沿肿 瘤边缘小心分离肿瘤,切除肿瘤后 ,基底部予结扎。其中一例 因与主动脉粘连较紧,为避免损伤主动脉 ,将其 中一个切 口延 长至 8r,用常规器械分离后切除 。 ea
目前认为要较穿刺 活检 阳性率及准确率高【 。
胸腔 镜手术相对 于普通 开胸手 术的优点主要 在于手术创
喷洒红霉素 。脓胸者将脓 苔及脓液清除 ,冲洗胸腔并放置引流
管。
伤 小、术后疼痛轻 、手术创伤小、伤 口小 ,美观 等。手术创伤
2 结
果
小:普通开胸手术的创伤很大 ,切 口在 2 c 以上 ,胸壁 损伤 5m 严重 , 切断了胸壁各层肌 肉, 而且还要强行撑开肋 间 1  ̄2 c 0 0 m, 术后疼痛一直难以解 决。 胸腔镜手术 一般 在胸壁上开 3 1 c 个 . m 5